第一篇: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古代文学
1.俄林波斯神系 :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员的活动。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这组神话反映了父系制社会的生活,宙斯权力高于一切,也是氏族首领权利增长的表现。
2.不和的金苹果: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古希腊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忒提斯举行婚礼时,邀请了众神而唯独忘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气恼之下,来到婚筵扔下一个刻有“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弗洛狄忒的争夺。他们争执不下,宙斯让他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分别许给帕里斯以富贵、智勇和美女,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许他以美女的阿弗洛狄忒、,并因此得到希腊绝世佳人海伦为妻,还劫走了大批财产。这惹怒了希腊各部落,他们集结了10万大军去攻打特洛伊城,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在西方,“不和的金苹果”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因争夺某种巨大利益而造成不幸争端的根源。
3.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是希腊神话故事,特洛伊战争末期,希腊军队久攻特洛伊不下。联军智多星俄底修斯想了一条妙计,他们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藏满精兵,与特洛伊人交战时,佯装撤退,唯把木马丢在城外。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拖进城内。夜半,木马中的将士爬出来,乘特洛伊人好梦正酣、毫无准备之时发出信号,与城外联军里应外合,一举攻占了特洛伊。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比喻巧妙打击敌人内部以歼(兼)灭之的计谋。4.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中善于使用比喻。其特点是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比喻,既贴切生动、新鲜奇特,又丰富多彩。例如,把阿喀琉斯的急驰比喻为灌水车向百花盛开的园中注下的急流;把两军投石作战的场面比作“石头像雪片般秘密落下,仿佛像严冬一日。”荷马史诗中大量使用这样的比喻,称之为“荷马的比喻”。
5.羊人剧:又译为“萨提洛斯剧”,是古希腊戏剧中类似喜剧的一种轻松戏剧,因剧中歌队装扮成希腊神话中的小神“羊人”而得名。悲剧比赛时,参赛诗人要拿出三部悲剧和一部“羊人剧”。因观众连续看完三出悲剧,心情未免沉重,借以冲淡悲剧气氛,调节情绪。它不一定有什么完美的戏剧结构和独立的意义。
6.三联剧:又称“三部曲”,是古希腊悲剧的一种形式。这类悲剧由三部分组成,每部既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互有联系,递进发展。这种合则为一,分则为三的剧作,通称“三联剧”。首先采用三联剧形式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他现存唯一完整的三联剧是《俄瑞斯忒斯》。这种形式后来被索福克勒斯打破,不过至今仍有不少剧作家采用。
7.牧歌:又称“田园诗”。牧歌源于古希腊,是一种描写牧人生活和农村田园生活的抒情短诗,后泛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情趣的抒情诗。古希腊诗人俄克里托斯首创牧歌,有29首传世之作。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牧歌不及希腊的质朴,但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影响较深远。
8.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9、古希腊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10、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这些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些道理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狼和小羊》、《农夫与蛇》、《说大话的人》和《龟兔赛跑》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名篇。《伊索寓言》富含哲理,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开欧洲寓言的先河。
11、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12、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强烈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13、新喜剧 :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化时期,是相对于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旧喜剧”(讽刺喜剧)相比而言的。由于马其顿的入侵和统治,希腊本土文学趋于衰落。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上层社会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迎合这一需要而出现。新喜剧回避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往往通过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艺术上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剧中没有天神,也没有合唱队。代表作家是米南德。他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的喜剧是《恨世者》。
14.古罗马三大诗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具有独立民族风格的罗马文学正式形成,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的成就的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
15、麦凯纳斯文学集团: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作家群体。屋大维掌权后,重视文学创作,并竭力把文学创作纳入政治轨道,为巩固新政权服务。他通过助手麦凯纳斯把当时最有才华的作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史称“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都是其中的成员。
16.史诗:所谓史诗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英雄史诗以诗行组合了历史和英雄,但史诗中的历史诗传说时代的历史,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史诗中的英雄诗理性化的英雄,多数具有神的血统,被赋予超人的能力。
17.替罪羊:在古代埃及,如果某年发生了天灾,庄稼受损,人民就会认为事自己犯了罪惹怒了神,神降祸下来,就把一群羊赶到荒野里让羊替人类赎洗罪过。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1.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和基督教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其题材主要取自《圣经》;其内容是宣传基督教义,宣扬神权思想和禁欲主义、来世思想;其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圣者言行录、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和教诲诗等;艺术上一般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的缺点。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文学中占有统治地位。
2.梦幻文学: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文学惯用梦幻故事形式和象征、寓意手法的影响,使得欧洲中世纪文学在表现作品内容时也常常采用这类形式和手法。这类作品成为梦幻文学,其代表作品有市民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玫瑰传奇》。但丁的《神曲》也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
3.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流传基础上以描写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英雄行为为内容的一种世俗文学。中世纪欧洲的英雄史诗分为两类:早期英雄史诗流传于各民族大迁徙的时期,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它反映了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歌颂部落英雄,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代表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物甫(夫)》。中期英雄史诗产生于封建制度形成和繁荣时期,以歌颂英雄的武功和国家的统一为内容。这类英雄史诗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英雄人物英勇善战、忠君爱国,虽有传奇色彩而无神话性质。代表作是法国的《罗兰之歌》。4.骑士文学:中世纪特有的一种世俗封建主义文学,是骑士制度的产物,它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骑士文学虽然也宣扬封建意识和基督精神,但因描写了骑士的世俗爱情而具有反教会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亦称骑士传奇),在内容上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故事和他们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骑士抒情诗以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兴盛,其中又以“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叙事诗盛行于法国北部,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流传甚广,《特里斯丹与倚瑟》是其中出色的作品。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抒情诗和长篇小说的发展影响极大。
5.骑士传奇: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不列颠岛凯尔特族领袖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6.普罗旺斯抒情诗:是指12世纪初至13世纪流行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骑士抒情诗。其内容主要描写骑士与恋人的悲欢离合,讴歌骑士之爱,即所谓的“典雅爱情”,具有反封建等级制度和禁欲主义的倾向。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的种类有:牧歌、情歌、怨歌、夜歌、破晓歌及感性诗等。它从民间诗歌中汲取营养,形式多样、诗律严谨、语言精炼,心理描写突出。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不仅对当时法国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抒情诗的发展也同样影响深远。
7.市民文学:又称城市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壮大而兴起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在内容上,它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要是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恶行败德,赞扬人民的智慧等。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市民文学的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叙事诗、市民抒情诗和市民戏剧。法国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的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8、温柔的新体诗派:亦称“清新诗派”。它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交替时期在意大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流派,与中世纪的宗教抒情诗和骑士抒情诗有着明显的区别,并把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它歌颂人们对世间女子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情,并把所爱慕的女性理想化、圣母化。这是对中世纪轻视女性思想的反驳,也较早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温柔的新体诗以朴素明快的诗体,流畅生动的语言,奇妙的构思,形成柔美清新的风格。但丁是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作品《新生》代表了该诗派创作的最高成就。
9、西西里爱情诗:意大利最早的文人诗歌,是13世纪前半叶西西里(现在的意大利境内)王和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宫廷的西西里诗派的抒情诗,这一诗派继承普罗旺斯诗歌的传统,以爱情为主题,使用提炼过的典雅化的西西里方言,运用繁难复杂的格律,作品大多缺乏真实的情感,但对意大利文学用语的形成起了相当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这个诗派最著名的诗人诗贾科米诺·普利艾塞和雅科波达·连蒂尼,后者相传诗十四行诗的开创者。西西里王国于1268年被法国所灭。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文艺复兴:产生于14世纪至17世纪初期,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携带古代希腊文物流入西欧;同时在罗马废墟中又发掘出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对抗的积极因素。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们纷纷学习希腊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湮没的古典文化重新“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因此得名。文艺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以摧毁中世纪神权统治,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化。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其目的是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舆论准备。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它针对基督教所鼓吹的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的反动神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因此被称为人文主义。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人权,反对神权;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崇尚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反对中世纪经院教育;主张模仿自然,描写人生,反对神秘、梦幻文学;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在促进人类意识的觉醒、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
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
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
4、乌托邦:意译为“乌有之乡”、“极乐岛”、“乐土”,指不存在的地方或虚构的国家。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的著作中,虚构了乌托邦上的理想国,描写了依靠“人类的良心”而建立起来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后来,人们就用乌托邦来称呼那些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学说。
5、十四行诗:音译为“商籁体”,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最初流行于英、法、德各国,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彼特拉克是最早的十四行诗的作者,并使这种诗体臻于完善。他写的格式被称为“意大利体”或“彼特拉克体”,有两个4行和两个3行构成。诗句每行11个音节,一般为抑扬格,韵式为:ABAB.ABBA.CDC.DCD或ABBA.ABBA.CDC.DED。16世纪初,英国诗人魏阿特和萨利把这种诗体移植到了英国,改为3节4行和1节2行对句,其韵脚排列又有多种变化。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人中成就最大者。他的十四行诗被后人称为“莎士比亚体”或“伊丽莎白体”。诗句每行10个音节,抑扬格。韵式是ABAB.CDCD.EFEF.GG十九世纪初叶,俄国诗人普希金在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创造了十四行四音步抑扬格的“奥涅金诗节”,使十四行四音步抑扬格的“奥涅金诗节”,使十四行诗由抒情变为叙事。
6、双韵体:英国格律诗的一种。以重音节为基调,由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诗人乔叟所创。其格式为每行10个音节,抑扬格,两行一押韵,故名“双韵体”。后来成了英国诗歌中最流行的一种诗体。
7、无韵体:英国格律诗的一种,也称“素体诗”。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萨利首创的一种诗体。因为这种诗体不押韵,故名“无韵体”。“无韵体”每行以5个抑扬格音步即10个音节组成,每首诗行数不拘。这种诗体在英国诗坛影响深远。莎士比亚、弥尔顿都用这种诗体写过剧本和叙事诗。
8、斯宾塞体:它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埃德门·斯宾塞首创的一种抒情诗体,故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诗体脱胎于意大利诗人亚里奥斯多的著名作品《奥兰多·福里奥索》。该诗体节数不限,每行9节,前8行每行包括5音步即10个音节,最后一行则是6音步即12个音节;诗的韵律为抑扬格,9行内要换3个重复几次的韵脚,韵式是ABABBCBCC。该诗体完美,诗句响亮动听,富有音乐性。这种结构形式在英国诗中具有特殊意义。斯宾塞本人的长诗《仙后》,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等均采用这种诗体。
9、七星诗社:是十六世纪中叶出现在法国的以龙沙为首的贵族派人文主义诗人社团。由龙沙、杜倍雷、巴伊夫、佩勒蒂耶、德·蒂亚尔、若尔代六位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老师希腊语学者多拉七人组成,因号称七星而得名。其成员的创作具有明显的脱离实际、轻视民间文学、迎合宫廷趣味的贵族倾向,但是他们在诗歌理论和诗歌语言改革方面,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起过一定的意义积极作用。由杜倍雷执笔的论文《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该社的宣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流派宣言。龙沙被称为法国第一位近代诗人。七星诗人肯定生活、热爱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强调向希腊语和拉丁语假借词语,对法国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但他们一味模仿古人,轻视民间文学和人民语言,并强调作家必须“出身高贵”,带有明显的贵族偏见。
10、大学才子派:指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作家。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的新思想,富有才华,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大学才子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倾向还是风格都不尽相同,但都为英国戏剧做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主要代表作家有:黎里、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将浮士德塑造成打破宗教教条,追求现世享受,强调知识和科学,改造社会和征服自然的巨人。
11、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流浪生涯,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的腐朽、黑暗、弱肉强食,充满了幽默辛辣的讽刺,但也有结构松散的缺点。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流浪汉小说对欧洲近代小说颇有影响。
12、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是恩格斯1859年5月24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著名命题。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人物,是一个破落骑士和封建社会崩溃时期冒险家的典型。莎士比亚通过这个人物的活动,既描绘了宫廷生活,又真实再现了酒店、妓院等“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其历史剧提供了一幅十分广阔的背景,恩格斯称之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旨在要求作家要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的、错综复杂的典型环境中再现生活。
13、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致拉萨尔的信中针对他的剧本《济金根》中“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所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强调把作者的倾向、见解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14、游历冒险小说:纵览文艺复兴至18世纪这几百年间的欧洲小说创作时,不能不注意到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处在这一近代小说初创时期的作品,几乎都把游历冒险人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一连串的游历冒险活动,罗列展示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并由此而制约生成这类小说所特有的“漫游式结构"即“一线串珠式结构”。这种不约而同的文学价值趋向,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与其他时期作品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小说风范。对于这类小说我们称之为游历冒险小说。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1、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创作典范而得名,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相妥协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2、沙龙文学:沙龙即法语“客厅”之意。在17世纪,日渐没落的法国贵族常在沙龙中聚会,谈论文艺和政治。沙龙文学指在沙龙中朗读或演出的文学作品,以矫揉造作作为其基本特征。作品多为抒情诗歌、田园小说及艳情故事,追求怪异神秘的内容和晦涩难懂的沙龙语言,自命风雅,取悦贵妇人。沙龙文学反映了17世纪贵族阶级日趋没落时的庸俗趣味。
3、三一律:“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它要求时间、地点、情节的三个整一,即一个剧本全部剧情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服从统一的主题。在理论上把“三一律”系统化的是布瓦洛。“三一律”的优点是可使戏剧情节高度集中,矛盾突出,结构紧凑。但作为一种创作规范,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它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学的代表。
5、古今之争:发生在17世纪末法国的一场文艺论战。1687年1月27日,作家沙尔·佩罗针对古典主义者崇古薄今的时尚,在法兰西学士院宣读《路易十四的世纪》一诗,力主厚今薄古,明确提出在艺术上今人应超过古人,不必墨守成规。而古典主义的理论权威布瓦洛坚持认为今人永远不可能超过古人,古代文学是最高典范,支持者有拉辛、拉·封丹和拉布吕耶尔等,由此展开了古今之争。双方相持争论不下,后佩罗同意由布瓦洛出面写公开信,表示双方停战,保留各自观点。争论以双方互相让步暂告停息。但问题却远未解决。其后时其时起时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古今之争说明了一批有觉悟的作家已不愿意再盲目崇古,再接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这种文学上的革新要求,是资产阶级在对封建制度发起冲击前进行舆论准备的表现,它加速了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形成。
6、清教徒: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16世纪60 年代形成与英国,原属英国国教圣公会的加尔文派,主张从英国国教内清除罗马教会繁琐的教义、教阶制度,主张教徒应过“勤俭清洁”的生活,追求道德上的纯洁与完美,因而被称为清教徒。16世纪末分化为温和派和独立派,独立派由中小资产阶级贵族和城市贫民组成。1649年掌握政权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转而镇压人民革命运动。近代清教徒派别已只是标榜资产阶级道德,失去了革命的意义。清教徒精神在文学上的代表是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1、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第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政治革命运动,是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进行思想准备的阶段,比文艺复兴运动带有更加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启蒙主义者提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以“理性”为核心,认为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为建立“理性的王国”,以唯物论、自然神论、无神论反对宗教迷信;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僧侣和贵族特权。主张用近代的科学文化去教育民众,启迪人们摆脱愚昧状态,故有启蒙运动之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2、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3、哲理小说: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首创的一种新型小说,追求的是通过形象巧妙地表现哲理,是最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文学样式之一。这种小说往往通过带有明显寓意的形象表现作者对于哲学、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见解,而不重视对现实生活本身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哲理小说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诲性和哲理性。形式有书信体、对话体、叙事体等。哲理小说的代表作有伏尔泰的《天真汉》《老实人或乐观主义》等。
4、百科全书派:产生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其首领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他为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头脑,自1751—1772年用20年的时间组织编撰了《科学、艺术与工艺的百科全书》共37卷,因这一巨大工程而团结了一批名流学者,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的工作,总结了几百年来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全面批判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广造舆论。
5、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18世纪70—80年代中叶发生的一次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成就较大的主要有赫尔德、歌德、席勒等。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崇拜“天才”,要求个性解放;第二,否定现存社会,接受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第三,强调向民间学习,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狂飙突进运动带有自发性和狂热的个人主义因素,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6、感伤主义: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以斯泰恩(Laurence Sterne,1713-1768)•的《感伤的旅行》(1768)而得名。是软弱的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找不到出路,因而产生伤感情绪。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觉,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它为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斯泰恩、哥尔德斯和法国的卢梭等。
7、德国教育小说:是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产生的一种小说的形式,以一位年轻人的成长、发展经历为主题,专门描写其性格形成时期生活的叙事文学作品,亦称“性格发展小说”。这类小说虽可能具有较浓的怀旧情绪或自传色彩,但大都以积极的调子结尾,表现主人公年轻时代的许多幻想虽在生活的磨炼和挫折中破灭,但也因此找到了大有所为的新生活。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是德国教育小说的代表作。
8、哥特式小说:gothic原意指哥特人(古日耳曼族的一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小说是18世纪后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新变体。在英国,比以理查逊和菲尔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稍晚,出现了贺拉斯·沃波尔等人创作的这类小说,而且在18世纪末形成一股相当强的潮流。主要描写由于争夺财产或满足个人情欲而引起的谋杀、迫害,主要人物往往是病态的,它们多以中古时期的城堡为背景,充满恐怖、神秘气氛和骇人听闻的超自然事件。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很多小说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9、席勒式:“席勒式”是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提出来的,与“莎士比亚化”相对应。“席勒式”指席勒在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着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倾向。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替代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作品的倾向更多的是通过脱离人物内在的思想性格逻辑、脱离情节的大段大段的议论或说教“指点出来”,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的东西”的错误。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实际上是对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创作方法、创作原则的概括。
10、墓园诗派:是产生于18世纪中期英国的一种诗歌派别。因为这时期一些诗人常用死、坟墓为题材写诗而得名。创始人是爱德华·扬格。他继承了苏格兰诗人詹姆斯·汤姆生的感伤主义风格,其代表作是《控诉,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全诗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感伤情绪和神秘主义思想。代表诗人是托马斯·葛雷,其代表作是《墓畔哀吟》,墓园派就取名于此诗。属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感伤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更多的反映了感伤主义的消极面。
11.严肃剧:亦称市民剧,即今日所称的正剧,它是现代话剧的祖宗。是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裁。狄德罗首创。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戏剧。严肃剧有两个特征,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肖伯纳等人的“问题剧”脱胎于严肃剧。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欧洲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运动,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各国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和成就不尽相同,德国最早,成就最高的是英国和法国。
2、湖畔诗人: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由是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为《抒情歌谣集》在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湖畔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3、耶拿派:“耶拿派”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派别,它以创办于耶拿的文艺刊物《雅典娜神庙》为阵地,因此称“耶拿派”。它的代表人物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耶拿派”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反对古典主义理论,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诺瓦利斯歌颂黑夜与死亡的《夜的颂歌》就是一例。
4、拜伦式英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具有非凡性格和鲜明特征的一系列人物的总称。他们不满“文明”社会的现实,敢于蔑视一切现存的制度和丑恶的势力,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的反抗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性质,目的不外是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或爱情幸福。他们既倔强高傲,又孤独无援;既脱离群众又脱离社会斗争,因而最后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而告终。因这些形象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诗人本人的高傲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故称之为“拜伦式的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5、“欧那尼决战”:指围绕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演出展开的一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决定胜负的斗争。早在1827年,雨果因《克伦威尔·序言》而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1830年2月,他的剧本《欧那尼》上演。剧本一反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和传统特点,从题材、主题、戏剧手法等方面都实践了他的浪漫主义审美原则,引起了古典主义者的强烈抗议,但却受到广大青年和市民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筹备剧本上演和演出的过程中,浪漫主义者与古典主义者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最后以古典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这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取得胜利的标志。
6、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艺术原则。在《序言》中,针对古典主义将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截然分开的做法,雨果认为大自然并非完全屈从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绝对地优美崇高,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紧靠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艺术通过对照,使美丑分明,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古典主义一味追求匀称、规则,不内真实地表现自然,应用浪漫主义取而代之。
7、超验主义: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与19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超验主义”思潮有密切关系。超验主义认为大自然内蕴着终极真理,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人凭借着直觉就能感悟宇宙精神,应该充分信赖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超验主义虽带神秘主义色彩,但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潮,它所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和庸人哲学,具有积极意义。美国不少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中都浸淫着超验主义崇尚自我、解放个性的思想。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法、英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全欧洲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宪章派文学: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的文学运动。宪章派的作家们大多是产业工人、手工业者和工人活动家,他们以诗歌为武器进行宣传鼓动,直接为宪章运动服务,政治目标明确,具有强烈的战斗性、鼓动性和群众性。宪章派文学不仅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朽残暴,而且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棉毛,充分表现了产业工人远大的革命理想。宪章派诗歌短小精悍,文字浅显,形象生动,节奏明快。琼斯是其代表作家。
3、《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巴尔扎克立意写一部当代法国社会的“风俗史”,受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的启发,把他的小说总集称为《人间喜剧》。巴尔扎克通过“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整个《人间喜剧》组成规模宏大的艺术整体。《人间喜剧》反映了十九世纪前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了贵族阶级日取灭亡和资产阶级日益上升的历史发展趋势,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4、分类整理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的90多部作品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巴尔扎克从小说反映生活的不同角度出发,把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主体,又分为六个场景。此种方法将诸多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众多小说分门别类地各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历史地全面地描写了现实。
5、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方法之一,即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多部小说联系起来,才反映出这一人物性格的全貌。据统计《人间喜剧》大约写了2400多个人物,其中,约有400多个人物多次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人物再现法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这以宏伟艺术大厦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6、巴黎公社文学:是在抗击普鲁士入侵、反对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创建个人阶级政权的生死搏斗中诞生的,它的历史一般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到80年代末期为止。它宣告了无产阶级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公社文学生动地描述了战士为推翻专制制度而进行的浴血斗争,讴歌了他们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控诉了资产阶级对革命的血醒镇压,同时表达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公社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政论、诗歌、戏剧等,以诗歌成就最大。主要作家有鲍狄埃、路易斯·米雪尔等。最著名的诗人是《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
7、威塞克斯小说:是19世纪后期英国作家哈代的一组小说的总称。因这些小说都以哈代的故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农村地区为背景,而这一地区古称威塞克斯,故称威塞克斯小说。属于这组小说的作品主要有:《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8、多余人:这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出现的一类特别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另外还有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1840)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罗亭(1856),冈察洛甫的《奥勃洛摩夫》(1859)中的奥勃洛摩夫等。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奥勃洛摩夫的出现,标志着这类人物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9、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称。它要求文学创作真实反映生活,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现实,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文坛出现了一批所谓“果戈理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布尔加林他们是只写黑暗的“自然派”,别林斯基则在以自己的理论著作接过这个名词,肯定“自然派”的创作,并加以理论总结。于是,“自然派”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10、十二月党诗人: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19世纪初期的贵族革命家,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十二月党诗人”主要有雷列耶夫、奥陀耶夫斯基和别斯土舍夫等。这些诗人认为,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关心人民命运。他们的作品与贵族革命运动紧密联系,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理想。“十二月党诗人”是俄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的较为激进的作家,雷列耶夫的《致宠臣》和《沉思》等诗篇对普希金等进步作家产生过影响。
11、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是俄国文学中最后一个“多余人”的典型。他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懒惰与冷漠。他无所事事,感觉迟钝,没有从事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像一具僵尸一样,连做梦都梦见睡觉。他也曾有过要做什么的愿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一切。如果说在奥涅金、毕巧林身上还有对专制制度的消极反抗,在罗亭身上还有对农奴制度的激烈抨击和对新生活的热烈向往,那么到了奥勃洛摩夫,就只剩下对就生活方式的适应和满足了,因循懒惰、停滞无为、轻视劳动、惧怕新事物的代名词。冈察洛夫深刻地指出,奥勃洛摩夫性格的产生,源于不劳而获的贵族生活和贵族教育,是腐朽、寄生的农奴制的必然产物。它宣告了贵族阶级进步性已丧失殆尽,预示着新的时代、新的人物的到来。
12、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13、卡拉马佐夫气质:“卡拉马佐夫气质”一词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作品中刻画了卡拉马佐夫家族成员在社会大动荡大转折面前,表现出悲观失望、道德沦丧、情欲横流,反映出一部分俄国贵族阶级在农奴制分崩离析和资本主义长足发展的状况下,看不到出路,悲观厌世,无可奈何而自甘堕落,他们的性格带有极大的时代典型性,因而称之为“卡拉马佐夫气质”。
14、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思想情绪的瞬间变化,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心理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人物。
15、精神探索型人物:托尔斯泰一系列重要作品中带有作家自传性质、表现作者精神探索历程的人物。他们思想敏锐,对社会问题敏感,并紧张探索,努力寻找答案。但是不到结果时,他们往往转向宗教,从宗教中寻找启示。《战争与和平》中的比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等就是这类人物。
16、“忏悔贵族”:指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开明贵族地主形象,是19世纪后半期一些想背叛本阶级却没有背叛得了的贵族知识分子。这些人物以鲜明的深刻反省与精神探索为主要特征,他们的人生多表现为一种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比起“多余人”,他们的认识要深刻,行动要坚决,有时成为人民的辩护士,但他们最终仍是一个贵族,因此被称为“忏悔贵族”。托尔斯泰通过一系列忏悔贵族形象,表现了他的社会探索和精神探索,揭露沙皇俄国的社会罪恶,也宣扬了“托尔斯泰主义”。《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著名的忏悔贵族的形象。
17、托尔斯泰式主人公:托尔斯泰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在思想上一脉相承的独特的主人公形象。这些形象有各自的个性,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如不倦地探索人生的意义,不满贵族阶级的腐朽道德和社会黑暗,寻找与人民接近的途径等。这些形象体现了作家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中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也表现了俄国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力图从平民化中寻找出路的时代趋向。这一类形象主要有:伊尔倩耶夫、奥列宁、安德烈、彼埃尔和聂赫留道夫等。
18、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和人类社会的政治、道德主张。其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博爱”。“托尔斯泰主义”是作家精神探索的结果,有其合理的部分。但是,其基本面是空想的,与时代脱节的,它是俄国宗法制农民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19、别里科夫性格:别里科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是变态的顽固保守的反动知识分子的典型。别里科夫性格的突出特征是多疑胆怯、保守顽固。他把自己及其物品都用套子裹着,思想也套上了套子,而且还把别人也装进套子里,以“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统辖周围环境,造成压抑气氛。别里科夫性格是沙皇反动统治制度造成的。他惧怕屈从于沙皇反动统治,并成为反动统治的卫道士。作为旧制度、旧思想的维护者、警犬,他是凶狠的;但他保守、腐朽的本质使他在新事物面前不堪一击,他有时脆弱的。别里科夫的凶狠、脆弱正反映了造就其性格的沙皇专制统治的残暴和脆弱,也表明这种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俄国必须要变革。20、社会问题剧:19世纪60-90年代,易卜生针对挪威社会存在的道德、法律、婚姻、教育、妇女解放和民主政治等问题,写出了十多部剧本。这些剧本真实地描写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冷酷无情的法律、以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婚姻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自由主义政客的丑恶。这些剧本被称为“社会问题剧”。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以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剧坛,并引发了19世纪末的欧洲戏剧的一场革命。
21、废奴文学: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废奴运动的产物。废奴文学站在反对蓄奴制度的进步立场上,描写黑奴的非人生活,揭露奴隶主压迫奴隶的残暴行为,批评蓄奴制的野蛮性和反动性,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并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主要作品有希尔德烈斯的《白奴》和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22、欧·亨利手法:他在不少小说中,都把全篇的重心安排在结尾部分,小说故事极其平常,主人公页很普通,给我们的感觉是作者文笔简洁,语言幽默,娓娓说来,充满风趣。当看到小说结尾时,作者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使读者在惊愕之后,豁然开朗,人物的性格特征显得更加深刻。故事耐人寻味,在承认事件合情合理和赞叹作者构思巧妙的同时,感到作品揭示的社会意义很深刻。因此“欧·亨利手法”可以说是以结尾取胜的手法,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文学
1、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定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先驱是法国作家波德莱尔,主要成就是诗歌。象征主义喜欢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幻觉;喜欢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来表现内在的“最高真实”,重视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追求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再次掀起高潮。此时的象征主义诗人力图超越个人情感的局限,用作品反映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成就更高,影响更大。前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马拉美、魏尔伦和韩波,后期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叶芝、俄国的勃洛克、美国的庞德等。
2、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3、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4、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19世纪60年大出现在法国,因《当代巴那斯》诗集而得名,提倡“美和崇拜”,以造型美与雕塑美为追求目标,宣扬艺术至上,主张诗歌脱离社会,不问政治,标榜“冷静”“客观”“无我”,反对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实际上也为自然主义在诗歌领域里作了开拓和示范。巴那斯派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先驱。
第九章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
1、福尔赛主义: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在他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中对福尔塞家族精神的总结。索米斯·福尔赛是这个家族的精神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即强烈的占有欲和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他人不择手段地榨取。这种性格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贪得无厌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在英国上流社会具有普遍意义。
2、冰山原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短篇小说《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主张。他以冰山比喻创作,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在水面。”即他认为作者只应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水下的八分之七是留给读者的丰富的想象余地。这一创作原则使海明威形成了简约含蓄精炼深沉的艺术风格,在散文文体上开了一代新风。
3、迷惘的一代:是美国20年代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厌战反战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这一流派的作家大多数参加过这场战争,他们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受,因此,精神蒙受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又因找不到出路而灰心失望、苦闷彷徨、迷惘不知所措。他们不再相信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以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消极反抗。“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
4、“硬汉子”性格:海明威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海明威的小说多一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为主人公,他在这些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险困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显示了男性特有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这些形象都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所以他们都是海明威式的英雄。
5、美国犹太文学:美国犹太文学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犹太民族在历史上屡遭磨难,失去祖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惨痛经历,使他们旧恨未除又添新仇,他们一方面努力恪守民族传统,以此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利于抵御外侮;另一方面又必须顺应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法制法规,利于生存和发展。因此往往生产深刻思想矛盾和精神危机。处于异己世界的恐惧和困惑、自我人格的分裂和异化就成了美国犹太文学的经久不衰的主题,而彷徨焦虑的边缘人占据了作品的中心位置。重要作家有:辛格、马拉默德、罗思和贝娄等。
7、“愤怒的青年”:英国战后出现了“愤怒的青年”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主要是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们对中产阶级的道德与习惯不满,抨击严格的阶级等级划分,他们大多来自社会下层,同情劳动人民。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对社会作了多方面的抨击,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代表作家还有:艾米斯、韦恩和西利托等。
8、“跨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冷战政策的推行和麦卡锡主义的猖獗,美国知识分子人人自危,文坛一片沉寂。此时,被称作“垮掉的一代”的一批文学青年首先发出了叛逆的呼声。他们不满中产阶级中规中矩的刻板生活,藐视明哲保身的庸人哲学,为了表示反抗,他们抛弃正常的家庭生活,四处流浪,吸毒群居,放荡形骸。他们的作品大多是自己流浪生活的实录,其放肆无忌的言行既表露了颠覆主流文化的叛逆精神,又宣扬了放纵情欲、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代表作家有:凯鲁亚克和金斯堡等。
更多
1.奥林帕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乃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2.潘多拉的匣子──灾难和后患无穷的代名词。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恼恨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在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同时,迁怒于人类。他让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漂亮少女,•命神使赫耳墨斯将其送给普罗米修斯在人间的傻弟厄庇墨透斯为妻。时潘多拉打开了随身带着的金匣子,于是,灾难、祸患、瘟疫疾病、死亡等变成虫子飞向人间,而希望却被关在匣底。从此,人类开始了苦难而悲惨的生活。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的.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7.伊甸园──神话传说中至善至美至福之地。据《旧约.创世纪》,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并把他们放在东方的乐园─伊甸园中。此园四季如春,清泉潺潺,百花盛开,遍地是黄金和宝石。后亚当和夏娃经不起蛇的诱惑,偷吃了智慧之果,遂被上帝逐出了乐园。
8.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罗马帝国,•保护文人,鼓励创作。他的亲信麦凯纳斯笼络许多卓有才华的作家组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中括当时的三个一流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史称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它代表着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9.三联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10.•荷马问题──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作者和史诗形成的问题,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肯定它们为荷马所作,但与同时,也有人对荷马的出生地点.生活年代和诗歌创作提出了疑问。18世纪之前,文学史家虽然注意到了上述疑问,但并不否认两部史诗系荷马所作。1795年以后,德国学者沃尔夫等发表专著,指出荷马史诗并非一人所作,于是引起西方学者的长期争论,从而形成了著名的“荷马问题”。
11.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取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12.•温柔的新体诗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受南法普罗旺斯情歌影响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一个抒情诗派别,由圭尼泽利创立,盛行于13─14世纪。该诗派一反轻视女性的传统思想,把女性圣母化,最早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把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中古文学向文艺复兴过渡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家有卡瓦尔坎蒂.但丁。其最高成就为但丁的《新生》。
13.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的故事,如《特里斯丹和绮瑟》。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长时代。
14.•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15.人文主义──19•世纪西方史学家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总称。中世纪以后,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些市民开办的世俗学校。这些学校开设了一些与神学.经院哲学相对抗,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当时那些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和世俗学科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用人性论反对以神和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
16.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点的理论概括。在莎士比亚笔下,福斯塔夫是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破落骑士,作者以他为中心,再现了五光十色和平民社会,给历史剧中帝王将相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广阔而深刻地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风习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17.大学才子派──系指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从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8.流浪汉小说──欧洲最典型的一种流派小说,起源于上古时期。•它大多描写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因其主人公多为失业者(流浪汉)而得名。16世纪中叶,流浪汉小说在西班牙获得了蓬勃发展,最著名的作品为《小癞子》。此后,它扩展到欧洲各国,至今仍有流风遗响。
19.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作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古典,重视规则。
20.三一律──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的戏剧创作法规,•又称“三整一律”,指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中事件。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
21.沙龙文学──17世纪法国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因其多在巴黎贵妇人的客厅中形成而得名。其体裁有爱情小说.田园小说和抒情诗。沙龙文学美化骑士生活,缅怀中古,内容怪异神秘,艺术矫揉造作,语言晦涩难懂。代表作家为伏瓦蒂尔。
22.巴罗克文学──又称“矫饰文学”,流行于17•世纪欧洲的表现贵族阶级思想情趣的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如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冈果拉诗派”等。巴罗克文学追求虚无混乱的思想感情.艰涩的词藻和神秘隐晦的诗风。
23.玄学派──17•世纪初在英国形成的以多恩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诗人屈莱顿批评多恩“诗中的玄学成份太多了”而得名。这一流派的诗歌一般写爱情.隐居的生活和宗教感情。他们脱离现实,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以意象奇幻取胜,因而内容晦涩难懂。
24.启蒙戏剧──又称严肃喜剧或正剧,乃18•世纪法国剧作家狄德罗创建的新的戏剧形式,它冲破古典主义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严格界限,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第三等级”的现代人为主人公。启蒙戏剧语言通俗,强调教育作用,这近代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戏剧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5.哲理小说──18世纪启蒙文学独创并单词采用的文学形式,•它既有很强的哲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又有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和人物。哲理小说往往过分注意哲理而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环境的描绘,文学形象不丰满。26.黄金国──伏尔泰《老实人》中的理想国度。•此国处在南美的崇山峻岭之中,政通人和,民风淳朴,丰衣足食,科学昌明,视黄金、白玉为泥土,乃伏尔泰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27.百科全书派──指法国第二代启蒙主义者。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进入全盛时期,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参加了狄德罗和达朗贝主编的《百科全书》的编篡工作,因而得名。
28.维特热──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后,轰动一时,•许多不满现实的青年狂热地欢迎这部作品,不少人刻意摹仿维特的服饰穿戴,甚至学维特而自杀,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
29.魏玛古典主义──18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的德国古典时期的文0338学,因歌德和席勒在魏玛合作而得名。•时他们刻意追求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主观瑟客观之间的和谐统一,推崇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宁静、纯朴的美,主张以此来改造人的个性,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是德国启蒙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30.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其杰出代表为青年歌德和席勒。这一运动在政治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歌颂自然。“狂飙突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年代中便衰落了。
31.回返自然──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提出的一个口号。卢梭认为,•处在原始状态五的人是自然的人,他们没有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一切恶习,因此变革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人回返自然。这个口号有批判社会弊端的一面,也有否定社会文明和科学的一面。
32.回返中古──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浪漫主义文学反击资本主义文明,认为宗法制统治下的中古社会是一个神秘的、富有诗意的、和谐的时代,因此提倡回返中古。
33.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因斯泰恩小说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它产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感伤情绪。感伤主义作家用感情和仁爱代替理发作为批判工具,着意刻画人的内心活动,描写人的悲惨命运,以唤起读者的同情与共鸣,不少作品常常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调。感伤主义影响了狄德罗、卢梭等作家遥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34.湖畔派诗人──19世纪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支和骚塞的别称。他们憎恶资本主义文明,隐居在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歌颂湖光山色.缅怀中古.讴歌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崮而得名。他们的诗歌一扫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新题材.新韶律.新语言,具有清新.明朗.恬静.深遽的风格。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推动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35.耶拿派──德国早斯浪漫派的别称。1898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浪漫派杂志《雅典那谟》,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一个史称耶拿派的文学派别。他们与魏玛古典主义相对立,提倡创作自由,强调文艺的主观性,重视民间文学传统,其创作带朋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重要作品有诺瓦利斯的诗歌《夜颂》、蒂克的《民间童话集》等。36.世纪病──亦称时代病。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之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
37.拜伦式英雄──拜伦笔下特有的主人公。他们都是一些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宁折不弯,但又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只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所以均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带有诗人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38.南方诗篇──普希金创作中由《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系俄罗斯文学中典范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39.东方叙事诗──拜伦创作中由《异教徒》、《阿比多斯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它们以南欧和东方为背景,描写了一些孤独.高傲的叛逆英雄,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40.《欧那尼》决战──指法国浪漫派和古典派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1830年,雨果在巴黎上滨了浪漫剧《欧那尼》。此剧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全作情节曲折离奇,时间地点随意转换,因而遭到了古典派的顽强抵抗。他们与浪漫派在剧场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抗争,最后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41.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创作主张。•雨果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42.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代表作家为左拉.龚古尔兄弟.都德以及德国的霍普特曼。自然主义是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把创作当作科学实验,提倡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主张照相式地复制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并主张从种族、环境去分析解剖人的生活,用生理学、遗传学和病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存在。
43.唯美主义──19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作家王尔德和佩特。•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提倡超越现实.游离人生的纯粹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和教育作用,但却又是对西方艺术庸俗化的反抗,它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能力和范围。
44.《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总称,•系受《神曲》启发而命名,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1部。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连成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巴黎生活、乡村生活、外省生活、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六大场景。
45.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46.“多余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特殊的艺术形象。他们反叛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又远离人民,因而找不到出路。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到后来则逐渐丧失了进步性。
47.《梅塘之夜》──19世纪70年代法国六位作家的作品集。当时,•左拉.莫泊桑等六位作家经常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标榜自然主义,被称为梅塘集团。1879年的一个夏夜,•左拉提议每人讲一个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后商定以《梅塘之夜》为名出版,•即左拉的《磨坊之围》、于斯曼的《背上书包》等,•六作中最佳之作则是当时文坛上的无名之辈莫泊桑的《羊脂球》,于是,莫就此一举成名。
48.“俄罗斯少女”──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首创的一类贵族妇女的理想形象,她们植根在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既有俄罗斯民族纯朴.热情和善良的品格,又有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从而以其高尚、纯洁、美丽、善良、迷人的性格成为民族的灵魂。
49.“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一组小说的总称。•威塞克斯是哈代的家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附近地区的古称。作家以它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19世纪70─9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农村后小农经济破产的悲惨状况。
50.民粹派──19世纪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因其发起到民间去的运动而又自称为民众的精华而得名。•民粹派因脱离俄国社会实际而很快失败,到了80年代蜕变为恐怖组织“民意党”,•以刺杀沙皇而著称。51.“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俄罗斯现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它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于自然(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专制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语言和技巧方面都有所创新。•“自然派”本是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称,别林斯基则通过理论上的阐述,•赋予其新的含义。52.“西欧派”──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
53.勃朗特三姊妹──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三位姊妹作家的总称,•即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著者为夏绿蒂和爱米莉两姊妹,其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和《呼啸山庄》。
54.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55.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独创出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讨论而著称。•这些剧本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6.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的代名词。•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成了一个十足的寄生虫,•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
57.“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58.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提出的一种反动的.•空想的政治和道德主张,指作家经常鼓吹的禁欲主义、悲观主义、•僧侣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其理论基础是基督教人道主义,•本质和核心为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59.•“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括。托尔斯泰的创作一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著称于世,•他根据心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则,•特别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
60.小剧场运动──美国戏剧的实验运动。•本世纪初期美国的戏剧舞台主要上演欧洲时兴的剧本,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一战之后,•这种商业性戏剧趋于萧条,非商业性的.实验性的小剧场兴旺起来。•许多戏剧爱好者在中小城市、在小剧场组织小规模演出。•他们注意向欧洲戏剧学习,力求运用新精神.新手法去反映美国现实。•这种业余或半业余的剧团约50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滨奥尼尔剧作的“普罗温斯顿剧艺社”。这个运动是美国戏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61.欧.亨利手法──评论界对欧.亨利作品的巧妙的情节构思的称誉。他的短篇小说大都构思新颖,尤以出人意外的结尾取胜。•他的小说往往让人按故事发展线索去猜测结尾,可到时却情节突变,•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结局,读来倍感新颖而又耐人寻味。
62.四十七号车间──本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先开设戏剧写作课,由贝克教授主持。贝克第一次把写戏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崇高地们,•为当时的“小剧场运动”包括奥尼尔在内的大批剧作家、导演等戏剧人才。因该课编号为“四十七”,故称“四十七号车间”。
71.冰山原则──海明威提出的创作原则。1932年,•他在《死在午后》中指出,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72.卡夫卡学──本世纪兴起的研究卡夫卡的学科。据瑞典哈里·夹夫的统计,截止1936年,世界上研究卡夫卡的专著.文章达5000多种;•到70年代起码翻了一番,•因而在文学研究中形成了一门探讨卡夫卡创作的新学科──卡夫卡学。
73.境遇剧──又称情境剧、自由剧,•是萨特为宣扬存在主义哲学而创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戏剧。•它注重在舞台上展现人物在特这培遇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突出人物进行选择时左右为难的心态,•从而对人物的困境.人的生存作出存在主义的阐释。萨特的11个剧本都是境遇剧,它们在本世纪中期产生过巨大影响。
74.诺贝尔文学奖──本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文学大奖,•诺贝尔奖的一种。诺贝尔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无烟火药的发明者。他在遗嘱中规定,以其遗产一部约920万美元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种奖,1968年起增设经济学奖。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每一种奖可发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如当年无适当人选也可不发。•除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五人委员会评定外,其它各项奖均由瑞典有关科研机构评定。
75.美感静止论──乔伊斯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他在《美学》一书中提出,“不管是通过喜剧或悲剧形式,•旨在引起欲望与厌恶这些感情的艺术皆非正当艺术。正当的艺术应导致‘心灵的静止状态’”。•他又借《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斯蒂芬之口说“美感情绪是静止的。它抓住人们的心灵,使之高踞于欲望和厌恶之上。”他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非个人化的过程,作家不应在作品中评论是非曲直,进行道德说教。
76.迷惘的一代──一战之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派别,•名称源出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后由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引用,•遂成为一个文学派别的名称。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团体。•其共同特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因而思想消沉颓丧,对人生感到迷惘。他们讲究艺术表现方法,文体含蓄简约,•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77.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派别,首先兴起在本世纪20•年代的绘画界,逐步形成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思潮。著者有斯特林堡.卡夫卡和奥尼尔。表现主义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注•重探讨抽象的哲理性问题,人物类型化,广泛使用象征手法,•情节荒诞离奇,变化突兀。
78.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后期象征主义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著者有艾略特的《荒原》、比利时梅特林克的《青鸟》等。•象征主义这一称谓是法国诗人莫雷亚斯于1886年提出来的。•它刻意挖掘并表现微妙的内心世界,强调间接暗示和诗歌的音乐性,•用有声有色的物象表现作者抽象的意念和思想感情,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中世纪文学
(1)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①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上。其次,也体现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与蛮族落后文化
的融合上。
②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主要体现在欧洲本土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融合上。③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一是基督教文化在对古希腊以来的世俗文化精神大
肆排斥和毁灭的同时,又将某些世俗文化的材料(如古代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说等)、体裁(如故事、诗歌、戏剧传奇等)和艺术手法等,经过改造,纳入到基督教文化体系之中。二是在中世纪出现的很多世俗作品里,都
包含着宗教性的内容,有些作品宗教的因素还很强烈。(2)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有些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表现了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也有
些作品,仅仅带有崇奉基督教思想的特点。这反映了基督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②突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很多作品描写和反映社会现实,歌颂为保卫国家献身的英雄人物,赞美英明帝王。有
些作品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
③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领统治地位的 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3)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题材进入了文学艺术
创作领域,从而极大扩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②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古代文学比较起来,艺
术形式更加成熟。中世纪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其中有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等,各种诗歌样式相互交融和
影响,从而使诗歌形式发展更加精雅和完备。
③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充分反映了中世纪欧洲作家对古代和各民族、各种
不同性质文学艺术形式的吸收能力,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思维的发展逐渐走向复杂化的现实。
④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儿女的内心情感的挖掘是当时出现的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这是
中世纪欧洲艺术上的一个重大进展,此时用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更趋于自觉和强化。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新兴资产阶级想要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要与阻碍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而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体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所以,新兴资产阶级不仅要用商品经济取代
自然经济,还要求用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的和宗教的精神禁锢,为资产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②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更独特和直接的原因。
③中世纪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始终是并存的,处于不断的矛盾和斗争中的。两种文化体系的激烈碰撞为文化精神的突变提供了可能。④13世纪前后出现了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
建、反教会倾向。它反映的是中世纪独特阶层的城市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在艺术上也表现出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⑤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新兴资产阶级从古代希腊罗马优秀的文学
艺术作品中发现了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抗衡的积极因素,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2)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世纪文学
(1)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
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遵循理性与秩序,形成和繁荣于法国,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
通知需要的统一规范。
(2)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古典主义作家的创作。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是: ①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
非常紧密。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
表现出拥护中央王权的强烈政治倾向。
②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
只能放在第二位。
③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揭露社会
上的恶习和弊端。
④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这是宫廷和贵族上层生活的折射。(3)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①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②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③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最有代表性。高乃依的语言具有雄辩阳刚
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拉辛的语言则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处,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④人物塑造类型化。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成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18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①此时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封建势力同一般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化,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先后受到欧洲各国的重视。在文化领域,产生了被称为“启
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②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发现,人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反封建的情绪空前高涨。英国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等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诞生产生了直接影响。③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出现了“百科全书派”。
④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他们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启蒙学者崇拜理性的学说受到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学说的影响,但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就是没有受封建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不同于 17世纪崇尚君主和教条的理性主义。
⑤他们宣传唯物论或自然神论,从理论上深刻批判封建蒙昧和宗教神秘主义,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真实感觉和“自然
理性”去认识世界。他们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宣传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内容的人道主义。
⑥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继承了文艺复兴
时期幻想小说的传统,热情而真诚地虚构出乌托邦的美好图景。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他们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做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成功塑造了如鲁滨逊、维特、浮士德等一
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⑦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是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这种特点在哲理小说
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
⑧在文体方面,启蒙作家为了宣扬启蒙思想,扬弃了古典主义对于体裁的严格限制,平等的采用小说、诗歌、戏剧
等各种文体,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哲理小说成就最为杰出。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
①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此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
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其次,对于资产者来说,启蒙运动所描
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感到失望、苦闷、彷徨,这种社会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的主观性提供
了理论依据,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从另一个角度给浪漫主义输送了思想。
③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手法,古已有之。它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
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①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②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
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思想的社会图景。
③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浪漫主义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
写的内容。但他们不重视是否反映了历史的本质面貌,往往只摄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
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
④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主张。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
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寄优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乐于描绘异国风光。(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①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他们把抒发感情放在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浪漫派
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②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
造。这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息。③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
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大力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贵族倾向的作
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感到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①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②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
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③人在挣脱了政治束缚并获得一定的自由后,又在物质面前丧失精神的自由,在热衷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
对人的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启蒙运动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不过是肥皂泡而已,浪漫主义所描绘的理想也不过是画饼充饥,所以,他们不得不以冷静的眼光去重新看待
现实社会,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方法。
④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这种心理和风气反映在作家的创作上就是:
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的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于是,一种写实性与批
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应运而生了。
⑤19世纪发展的自然科学也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这更多是经由哲学来实现此种影响的。哲学观念的更新使
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如黑格尔的辩证法。总之,自然科学和哲学从又一角度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①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
价值。19世纪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
究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文学中的历史意识重新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作家的自觉选择。
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现实主
义作家在分析与研究社会的过程中,既看到了金钱社会中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卑劣,也看
到了下层人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触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根。他们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良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③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他
们着重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
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警告人们不可沉湎于物质的追求中而忘却人的精神本质。(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①现实主义作家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他们格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主张在作 品中隐退“自我”,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具有同构
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
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他们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
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
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十分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③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各自审美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在真实地反映生活时,在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艺术把握上就有所侧重。因此,现实主义的成就既表现在反映外部
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上,又表现在内部心灵世界表现的深刻性上。
④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此时叙事性的小说比抒情性的诗歌更具
优势,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通常都是广泛概括和分析现实生活的社会小说,它往往在科学意识和历史意识指导下,综合地反映整个时代,真实地展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历史画面。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2)自然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①它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以及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写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
件。他们强调环境和社会状况的作用,也就是将真实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之上。他们还提出要运用实证主义
批评家的方法,研究制约人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他们认为“不要夸张,也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②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但是他们不发掘事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因而在反应现实的深度上不如前期现实主义。
③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从生理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原因。左拉认为应当像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非生物及生理学家研究生物那样,去研究性格、感情、人类和社
会现象,他没有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观点去观察和理解人,过分强调遗传的作用,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去洞察人和社会现象,因为未能正确地反映一个家族的变迁。(3)自然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①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左拉提出艺术家只是一名
记录员,只需陈述事实,对自然不作任何改变和缩减。这种论点违反了艺术应该高于现实的原则,未能真正反映
生活的本质。
②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性格不再突出,更注意研究气质而不是性格,比如人物的果敢、刚毅、正义等,都只是人物的气
质表现,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他们并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
③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左拉主张情节要像生活一
样平淡无奇。
④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显得生动、形象。这一特点主要体现
在左拉的作品中。
(4)康德哲学是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提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他强调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
纯粹性,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唯美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是:
①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的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主张艺术有其独立的生命,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只注重形式美,着力探索文学形式,以增强文学表现力。②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在心的领域瞬间存在可以达到永恒,狭小的空间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强调艺术至高无上。③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他们否定
现实,向往远古时代、未来、梦幻求美。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20世纪文学思想的特点是:
①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
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在作品中不留余力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种
种罪恶,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貌。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但时不时地会用阶
级观点或者社会主义观点去观察问题。
②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④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
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2)20世纪文学的艺术特点是:
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它并非可以无限地写下去,一般
都在100万字至150万字之间,长篇小说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充分而又有节制的利用。长河小说以一个家庭或一个
家族为线索,可以说是将《卢贡-马卡尔家族》变成用一部作品来完成,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容
量更大。
②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较之19世纪作家更倾向于人物的心灵世界的开掘,他们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
③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与传统现实主义明显不同。
第二篇: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奥林波斯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乃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即奥林波斯十二主神,其代表有:宙斯、赫拉、阿波罗、阿尔忒弥斯、雅典娜、阿瑞斯、赫淮斯托斯、阿芙洛狄特、赫尔墨斯、得墨忒尔、波塞东、哈得斯。
2、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
3、《荷马史诗》: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4、不和的金苹果: 金苹果最重要的一次出现,是在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均受邀参加婚礼,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受到邀请。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上将一个金苹果呈现给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这个金苹果争执不下,其他神祗害怕得罪女神都不敢发言,天神宙斯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分别开出诱人地条件:赫拉他给他无上的权利,并保佑他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鼓励他有勇气去冒险,闯出一条英雄般辉煌的路;阿芙罗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她,并做他的妻子。帕里斯想来想去,觉得权利和统治他等以后继承他父亲的王位就可以了,英雄的道路他自己有的是一身好本事大胆去闯,但爱情却不是每天都可以遇到的。于是就将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忒。后来,帕里斯在阿芙罗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的王后——美女海伦,从而成为了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
5、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①埃斯库罗斯 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参加过希波战争。代表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神话。②索福克勒斯 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俄底浦斯王》取材于神话。③欧里庇得斯 与索福克勒斯一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的全盛时期,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写实手法 和 心理刻画,是“问题剧”的创始者,主要作品《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
7、《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作品描述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本书主题是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诗人承认命运的存在,同时谴责命运的邪恶,赞颂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亚里士多得高度评价《俄狄浦斯王》的结构,把它视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8、骑士文学: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一种,是新兴封建贵族的思想,主要写冒险精神和骑士贵妇的爱情故事,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9、城市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 文学,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具有反封 建。反教会的倾向。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抒情诗和戏剧等。
10、中世纪英雄史诗:中世纪主要文学类型之一。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发展而来。前期多反映后期氏族社会生活,后期多歌颂民族英雄,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歌颂祖国统一。英雄史诗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基础,对民族文学的产生造成巨大影响。
11、但丁: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2、《神曲》:神曲,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净界)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1] 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13、《新生》: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早期的代表作,记述他对贝雅特丽齐(后来成为他一生的缪斯)的爱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剧。一个关于灵魂危机和成长的寓言,融合了散文与诗歌,记叙与沉思,梦幻、歌曲和祈祷,这部有着水晶般的晶莹美丽和迷人的复杂性的作品,一直是爱情文学中最高的启示之一。《新生》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1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欧洲特定历史时期,是指十三世纪末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中世纪末期,随着奥斯曼对东罗马帝国的不断侵略,东罗马人民在逃难的同时,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和艺术珍品带到了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15、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16、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莎士比亚之前活跃在英国剧坛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富有才华,并锐意创新,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大,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大学才子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派别,但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17、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埃纳雷斯堡,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堂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唐·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塞万提斯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巨大,甚至连西班牙语都因此被称为“塞万提斯的语言”。
18、堂吉诃德:曼查的落魄乡绅,《堂吉诃德》书中的主人公。喜好读骑士小说,整日耽于幻想,立志恢复古代的骑士道。一番荒诞的“证险”后,他返回故里,临终时幡然醒悟。《堂吉诃德》:《唐·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19、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为一个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他也不滥用暴力。他是为正义而死,死得伟大,但是也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1] 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20、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所提倡的概念。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西方古典主义包含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21、《伪君子》:《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2、答丢夫:答尔丢夫这个形象是莫里哀(出自《伪君子》)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由于这一形象的典型概括性,答尔丢夫一词在法语中已经成了“伪君子”的同义语。又由于莫里哀成功地调动全部构思和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伪善的性格,这出戏剧也成了一部典型的性格喜剧,在欧洲古典主义喜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23、三一律: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的戏剧创作法规,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中事件。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4、启蒙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总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和科学对文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们又作为思想内容,包含在每一部文学作品当中。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启蒙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扬启蒙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强烈的战斗气息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25、哲理小说:哲理小说是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哲理小说是18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的描写个性和细致的描写历史环境,而在于以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形式,使读者了解作者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它常常通过传奇的故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实,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阐明哲理和宣传启蒙思想。其手法灵活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狄德罗《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等。
26、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27、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它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得名。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文学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
28、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主编是狄德罗,副主编是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百科全书》全面总结了启蒙运动的成果,实际上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到宗教、文化、艺术,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启蒙思想家们以此作为工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仰,使得当时的法国人称启蒙运动为百科全书派运动。
29、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主情的、自由的文学。它是法国大革命自由精神在文学领域的反响和体现。思想的自由,民族、民主意识的高涨、民族解放运动的崛起以及对启蒙理想的失望是浪漫文学产生的时代土壤,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感伤主义、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以及反古典主义的要求是文学自身解放的要求。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崇尚情感,偏重理想,内心生活。自然崇拜与自我崇拜。厌恶城市文明,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与他乡异国情调。离奇超凡的情节,孤独、叛逆的人物形象与对比手法。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诺瓦里斯;英国的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史达尔夫人、雨果;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等。
30、湖畔派:19世纪初期出现于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他们憎恶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生活方式,隐居在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歌颂湖光山色、缅怀中古、讴歌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而得名。他们的诗歌一扫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新题材、新韵律、新语言,具有清新、深遽的风格。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推动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代表作家有华兹华斯、科勒律治和骚塞。
31、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东方叙事诗”和《曼弗雷德》等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又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看不到前途,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这类形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战士的斗争精神,但也有浓厚的悲观色彩。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32、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克伦威尔· 序言》中提出的美学原则,即强调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结合,以打破古典主义悲喜剧严格对立、美丑截然分开的做法。雨果认为生活是矛盾的整体,“大自然是永恒的双面像”,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必须写出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矛盾,事物在矛盾对立中相互关联、依存、演化。因此强调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隐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共存,黑暗与光明共生”。
3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33、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方法之一,即让同一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多部小说联系起来,才反映出这一人物性格的全貌。人物的这种反复出现也使他们生活的不同阶段和侧面得以展现,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整体。据统计《人间喜剧》大约写了二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约有四百多个人物多次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人物再现法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这一宏伟艺术大厦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34、分类整理法:分类整理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的90多部作品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巴尔扎克从小说反映生活的不同角度出发,把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主体,又分为六个场景,即“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此种方法将诸多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众多小说分门别类地各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历史且全面的描写了现实。
35、《人间喜剧》:19世纪法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91部小说的总称。作者采用分类整理法和人物再现法将这些作品联结成一个整体。具体将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是这部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内容最丰富。这些作品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真实和风俗人情,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及新的社会罪恶,成为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从而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中主要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
第三篇: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3、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帐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的等业务活动。
4、商业银行体系:指一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然后这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组成该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结构。
5、流动性目标: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6、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
7、银行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8、风险加权资产:银行在风险权数给定的基础上,利用加权平均法,将各项资产的货币数额乘以其风险等级权数得到该项资产的风险加权值,然后得到的累加值即为银行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它是确定银行资本限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9、分母对策: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尽可能选择转换系数较小及相应风险权数小的表外资产,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额,提高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
10、分子对策:针对《巴塞尔协议》中的资产计算方法,尽量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
(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是建立在《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概念之上的。试图通过加大分子——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压缩分母——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来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降低经营风险,改善经营效益。)
11、存款工具创新:银行根据客户的动机和需求,创造并推出新的存款品种,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12、次级债: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13、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
14、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
15、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16、现金资产: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库存)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在途资金。
17、超额准备金:广义的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狭义的超额准备金则是指在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保有的用于日常支付和债权债务清算的资金。
18、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它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是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支付手段。可用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资金,它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19、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20、贷款承诺费: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21、补偿余额:是借款人应银行要求而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的定期存款。这通常要作为银行同意发放贷款的条件,写进贷款协议中。
22、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23、担保贷款:是指银行要求借款人根据规定的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24、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25、不良贷款: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26、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27、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28、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29、经营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指的是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租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
30、融资性租赁:是以融资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租赁活动,是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性质(特征)的信用交易,是企业进行长期资本融通的一种手段。P186
31、转租赁:是指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厂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租出。
32、回租租赁:指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33、杠杆租赁:也称衡平租赁或代偿贷款租赁。指银行租赁部门若一时无能力购买巨额价值的设备,可在小部分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向其他银行或保险公司筹借大部分贷款(一般占 60% ~ 80%)并以所购设备作为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力作为贷款的额外保证,然后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以收取的租金偿还贷款。
34、委托贷款:指委托单位将信托基金预先交存银行,并委托银行按其指定的对象和用途发放贷款,银行负责贷款的审查、发放和监督使用,并到期收回贷款,银行只收取手续费。P201
35、信托投资:指由信托机构将个人、企业、团体的投资资金集中起来,代替投资者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最后将投资收益和本金偿还给收益人,银行收取手续费的金融信托业务。P203
36、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37、备用信用证:又称担保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对申请人开立的承诺承担某种义务的凭证。
38、商业信用证:是指进口商请求当地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
39、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中期的(一般期限为5—7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循环融资承诺,属银行的承诺业务。根据这种承诺,客户(借款人)可以在协议期限内用自己的名义以不高于预定利率的水平发行短期票据筹集资金,银行承诺购买客户未能在市场上出售的票据或向客户负责包销或提供没有销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票据发行便利实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是借款人(银行客户)与投资者(票据购买人)之间的直接信用关系,银行充当的是包销商(余额包销)的角色。
40、远期利率协议:是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时期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按照约定利率借贷一笔约定数额和币种的名义本金的契约。
41、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对手方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
42、贷款承诺:是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
43、贷款出售:是指商业银行扬弃了简单地持有贷款,单向开展贷款业务的传统经营哲学理念,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将贷款债权出售给其他投资者,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
44、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45、代理融通:又叫代收账款或应收账款权益售与,指的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为收取应收账款,并为委托者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中间业务。
46、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购买票据的方式购买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前提供融通资金之外的各项服务,如信用分析等。
47、资产管理思想: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银行不可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资产方面项目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和经营目标。
48、负债管理思想:商业银行资产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现银行的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49、资产负债管理思想:又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
50、利率敏感性资金:又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金,意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51、融资缺口:由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表示。
52、敏感性比率:是融资缺口的另一种表达,它是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
第四篇: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保付代理:指保付代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以承购应收账款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性金融服务.2.补偿贷款:指基金组织针对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下降而设立的专项贷款.后来因进口价格上升面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也可以申请此项货款.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4.出口信贷:是指发达国家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资本货物的出口,通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利息补贴的办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中长期贸易融资.5.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在货物运出后,持银行要求的单证为抵押的贷款,是短期贸易融资中使用最多的融资方式.6.打包放款:是指银行以国外开来的信任证为抵押,向出口商提供装船前的贸易融资.7.贷款债券的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以贷款债权为担保的证券,以证券交易的方式实现贷款债权的转移和流动.8.低于协定利率的差额的交易.它主要被浮动利率存款者和固定利率负债者用于防止利率下降的风险.9.掉期交易:是指人们同时进行不同交割期限同一笔外汇的两笔反向交易.10.福费廷:即包买远期票据业务,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向出口商提供中期贸易融资.11.国际储备: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来支持该国汇率.12.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规定制度和建立国际组织,对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和国际支付所做出的一系列安排.13.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于1956 年7 月设立的专门对成员国私人企业提供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14.国际金融市场:资金融通活动涉及到非居民,形成跨越国界的资金借贷关系,就是国际金融 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是资本国际流动的中介和渠道.15.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而且这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危机大爆发.16.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交易.1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报表.18.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不能按期如数地偿还债务,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它们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19.回购协议:是在买卖证券时出售者向买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如数购回证券的协议.20.汇率:又称汇价,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例,或者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的数量表示的价格.根据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汇款方式,汇率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21.汇率制度:是指由各国政策、法律、国际协定和惯例对汇率决定和变动所做出的基本安排和规定.22.会计风险:指经济实体在将各种外币资产负债转换成记账货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报率波动而出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23.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再巾现率、调节法定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影响总需求.24.交易风险: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贸易、非贸易收支活动中,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25.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金铸币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在国际间可自由输出输入.26.金融安全:是指一国具备的抗拒金融风险、免遭金融危机的能力.27.金融创新:当一个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被人们广泛接受用来代替或补充已有的金融工具、机构或业务流程等,就可称之为创新性的,即金融创新.28.利率互换:它是在一段时间内交易双方根据事先确定的协议,在一笔象征性本金数额的基础上互相交换,具有有同特点的一系列利息款项支付.29.买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为资助资本货物的出口,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中长期融资.30.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通过有关业务银行,对欧洲货币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31.欧洲债券: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的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
32.抛补套利:是指拥有短期资金者把资金从甲国调往乙国,以取得利息的同时,往往还通过外汇市场卖出远期的乙国的货币,买进远期的甲国货币,以避免投资期间汇率风险的一种外汇交易.33.期货交易所:是从事外汇期货交易的当事人依照法律所组成的一种自主管理的非盈利性的会员制团体组织.34.双币债券:是以某一种货币为债券面值货币,并以该货币购买和支付息票,但本金的偿还按事先确定的汇率以另一种货币支付.双币债券实际上是普通债券与远期外汇合同的结合物.35.套汇:指套汇者利用不同地点汇价上的差异进行贱买可贵卖,并从中牟利的一种外汇交易.36.套利交易:是指资金持有者利用两个不同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调往利率较高的国家,以赚取利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37.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 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度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38.提货担保:是在货物比单据先到的情况下,银行根据进口商的“提货担保申请书”,向海运公司出具担保,请它凭担保先行放货的授信方式.39.提前错后法:即在国际支付中,通过预测支付货币汇率变动趋势,提前或错后了结外币债权债务关系,来避免外汇或获取风险报酬.40.外国债券: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在一国债券市场上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国际债券.41.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汇票、支票、本票、银行存款凭证和邮政储蓄凭证等.42.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43.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因外汇汇率的变动,使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涨跌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44.外汇管制:狭义是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广义是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汇流入和流出的活动进行限制性管理.45.外汇期货:指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买卖外汇期货合同的交易.46.外汇期权:是种选择权契约,指期权买方以一定保险金为代价,获得是否在一定时间按照协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资产的选择权.47.外债: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48.狭义的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49.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合约.50.扬基债券:是外国发行人在美国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51.有效利率:指能够真实反映全部中长期贷款成本的年费用率.52.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先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的币种,金额和汇率,由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一种预约性外汇交易.53.债务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外汇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指标.54.直接标价法:指以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应付若干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55.自由外汇: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又称“现汇”、“多边结算的外汇”。在国际结算中广泛使用,在国际上得到偿付并可以自由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
56.直接套汇:是指当两个不同地点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汇率出现差异时,外汇交易者同时在这两个市场买贱卖贵,从中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
57.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商业贷款。
58.间接套汇:是指利用三个或多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中三种或多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三个或多个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以赚取汇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与直接套汇成为地点套汇的两种形式。
59.清算所:是负责对期货交易所内买卖的期货合同进行统一交割、对冲和结算的独立机构。
60.外汇市场: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61.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
第五篇:名词解释
火山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薄弱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火山由火山堆、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是多种多样的,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伴有地震,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它也带来一些好处,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形成岛屿,扩大陆地的面积;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
诺贝尔
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以他的财产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截止2015年共有14位中国人和华人获得诺贝尔奖。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益处,才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
达芬奇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擅长绘画、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最大的成就是绘画,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蝴蝶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头上有对复眼,两双单眼,复眼间细长的触角可感觉,头下方的口器课伸长吸食花蜜。胸部着生三对步行脚,两对翅膀。生长周分为卵、幼虫(毛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 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多彩的翅膀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恐龙
恐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陆栖动物群,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生活于地球上的恐龙很可能在1000种以上,但是恐龙时代和我们相距如此遥远,我们只能通过已发现的化石去了解它们。被发现的恐龙有上百种。随着恐龙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我们所知的恐龙种类还会不断增加。
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万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万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万种开花植物,1.5万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植物不但能够给动物提供食物,还可以为动物提供居住场所,比如树洞,可以藏身及育儿.植物对人类作用最大.人类利用植物的种子做为主要食品,比如,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植物还为人类提供纤维纺布,做衣被;抵御风寒.总之植物是维持一切生物和动物生命的主要食物来源,植物和人类及动物是密不可分的。
植物的美观用途十分广泛,成千的植物物种被种植用来美化环境、提供绿荫、调节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人们会在室内放臵切花、干燥花和室内盆栽,室外则会设臵草坪、荫树、观景树、灌木、藤蔓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坛花草。观赏植物有时会影响到历史,如郁金香狂热。植物是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产业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园、历史园林、国家公国、郁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叶的森林等地的旅行。丰富多样的植物使大自然和人类绚丽多姿。
海洋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水球”.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 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 如我国的东海、南海,世界上的加勒比海、地中海,日本海等,海的深度较浅,从几米到二、三千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
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各种鱼类和水生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矿物资源,如石油、海盐等,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海洋中也有。此外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潮汐和波浪发电,海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待于人类去开发利用。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不仅解决全球水源问题,而且还提供人类70%的氧气。
茶叶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西晋以后普及民间成为普通饮料。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叶酸、泛酸等成分,长期饮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中国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茶叶远销世界各地,创立了许多名茶品牌,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
苹 果
苹果(Apple),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其果实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苹果通常为红色,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苹果有温带水果之王的美称。我国的苹果主要种植在北方,以山东、辽宁、河北、陕西新疆等省区种植规模大。当然现在苹果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水果,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苹果的特殊意义,乔布斯以其名字创立著名的苹果公司。而苹果的产品也是受到年轻人青睐。
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它使大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甚至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应当引起全人类的警醒。全球共同行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臵),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过只有3—5 年,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我们还有一定优势。
中国的汽车产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也会小得多。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
高铁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的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若采用二分法简单地把铁路分为普铁和快铁,则快铁包含了高铁。若采用三分法则可分为高铁、快铁、普铁。)高铁有一下特点
1、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
2、高速铁路的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
3、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4、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
5、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成。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组成。“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推进舱呈圆柱形,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从神舟一号到神州十号飞船历经十三年多,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技术越来越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也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
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万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万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万种开花植物,1.5万种苔藓植物。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生物能。植物不仅是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原料。
植物长期适应环境,会形成很多对环境有指示作用的体态特征。如:滴水叶尖、旗形树冠、叶片退化成针状等。
云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
各种云体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有很厚的满布全天的层状云,孤立数处的积状云,最高最白的卷层云,个体小布满天空并且像鱼鳞一样的卷积云,呈波浪状连成一片或棋盘状交织的高积云。
地球以外行星也会有云,但水不一定是其它行星的云的主要成分,如金星的硫酸云
太阳
太阳是我们唯一能观测到表面细节的恒星。我们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虽然就总体而言,太阳是一个稳定、平衡、发光的气体球,但它的大气层却处于局部的激烈运动之中。如:黑子群的出没,日珥的变化,耀斑的爆发等等。太阳活动现象的发生与太阳磁场密切相关。太阳周围的空间也充满从太阳喷射出来的剧烈运动着的气体和磁场。太阳是一颗自己会发光的恒星,它源源不断地把光和热送给地球,使世界上的作物生长,是地球上生命和能量的来源。我们生活的地球,围着太阳运动,形成了日、夜和四季。太阳是一个大火球,日珥是喷出太阳 表现的巨大红色火焰;黑子是炽热的气体漩涡,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暗些。而日食的形成则是当地球、月亮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的阴影将太阳遮住而出现的天文现象。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光
光是一种肉眼可以看见的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光源之所以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原子、分子的运动。光是沿射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也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宇宙中已知最快的速度,取为3×10m/s.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而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目前我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光的本质应该认为是“光子”,它具有波粒二相性。但这里的波的含义并不是如声波、水波那样的机械波,而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波,也就是说大量光子的行为所体现的波的性质。同时光具有动态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算出其质量。
8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到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才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做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在可看见的未来,电想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空气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对人类的生存 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喀斯特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候地貌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水(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有,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我国的云贵高原及滇南谷地,古巴、牙买加和越南中北部地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