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时间:2019-05-14 10:5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第一篇: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说:音yuâ,同悦,愉快、高兴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亦(yì):同样、也是

自:从

知:了解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知:领悟。可:可以。以:凭借。为:做

罔(wǎng):迷惑

殆(dài):这里指有害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诲:教,传授。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凋:凋谢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一言:一句话。行:奉行。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施:施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同乡说:“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如何参与呢?”曹刿说:“掌权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去觐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答:“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答:“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尽力(为人民)做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从你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殆尽而我方的士气高涨,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先帝创立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我蜀汉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处于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然而侍卫大臣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战场上舍身忘死,这都是为了追念先帝给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臣们进谏的道路。

皇宫的侍卫和朝廷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皇宫中或在朝廷外而异。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尽忠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不应该偏袒有私心,使宫廷内和朝廷外的刑赏之法有所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皇宫的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会获得更大好处。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务,在从前试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良忠臣,疏远奸佞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奸佞小人,疏远贤良忠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讨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于桓帝、灵帝二帝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耕种,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拿当今天下的大事来询问我,我深为感动而奋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接受命令,那时以来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受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担心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圣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充足,应当勉励并率领三军将士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有限的才智,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回到京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恰当的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托付给我,如果没有实现就治我的重罪,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光大美德的言论,就责怪攸之、祎、允等的疏忽,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考,来询问治国的道理,明察,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的追念先帝遗留下来的诏书,我深为感动而奋发。

现在要出征远行了,面对奏章,我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过什么了。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î)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â)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î)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ï),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â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â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处就没有了。便:于是,就。得:看见。仿佛:隐隐约约。若:好像。舍:放弃。初:起初,刚开始。才:仅仅。通:通过。复:又。行:行走。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平:平坦。旷:宽阔。舍:房屋。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种作:耕种劳作。悉:全,都。外人:世外之人。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乃:竟。大:很,非常。从来:从„„地方来。具:通“俱”,详细、详尽。要(yāo):通“邀”,邀请。咸:都,全。问讯:询问打探(消息)。云:说。先世:祖先。妻子:指妻子、儿女。邑人:同乡的人。乡邻。率:率领。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遂:于是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间隔:隔绝 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为:给。具言:详细地说。(具:通“俱”详细、具体。)闻:知道,听说)叹惋:感叹惊讶。延至:邀请到。(延,邀请。)停:停留。辞:告辞。去:离开 语:对„„说,告诉。不足:不值得。为:向、对。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原来的。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及:到达。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诣:拜访。如此:像这样。即:立即,马上。遣:派遣。寻向所志: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标记。向:原来的。遂:最终。复:再。得:找到。高尚:品德高尚。士:隐士 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打算。果:实现。寻:不久。终:死亡。问津:津:渡口。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三峡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从,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停午:一作“亭午”,中午。夜分:半夜。曦(xī):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有时。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奔: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以:这里当作“似”。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飞漱:飞流冲荡。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漱,喷射。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属(zhǔ):动词。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沾:打湿。自: 从。阙: 通缺,缺口。自: 向来、从来。非: 不是、不到。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注释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里。祗:只是 辱,埋没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4、不以千里称也:不因为是千里马而著称。以,凭借。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6、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à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不译(转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哀叹,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20、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âi)环,心乐(lâ)之。伐竹取道,下见(通“现”)小潭,水尤清冽(liâ)。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î)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ã)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编辑本段 译文

我们从小土丘向西走了百来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悦耳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出现了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色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凭空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穿透水面,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静静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起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看得清楚。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坐在小石潭的岸边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下了所有的景色后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清澈见底的潭水

编辑本段

注释 1.从:自,由。2.小丘:小山,3.西:向西 4.行:走。5.篁(huáng)竹,泛指竹子。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7.乐:以„„为乐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9 下:向下,往下。10.见:看见。11.水尤清冽(liâ):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 :清凉。清,清澈。冽:寒冷。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宾语前置,“以全石为底”)。以:用来。为:作为13近,靠近。岸,岸边.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15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16.青树翠蔓,蒙络(luî)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翠蔓,翠绿的藤蔓。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皆:全,都。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布:照映,分布。彻:透过。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22.往来翕(xī)忽:游来游去动作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23.乐:逗乐。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斗”与“蛇”是事物名词作状语,该类活用一般翻译句式为“像„„那

(一)样”。)26.明灭可见:若隐若现,有时亮,有时暗。27.差互:势:形状。(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其:那。28 知:不能够知道。可:能够 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使动用法)使„„寒冷。30 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冷清清。3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33 游者:共同游玩的人。36 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37 小生:两个年轻人。小生: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38 曰:叫

岸势:两岸的地形 庆历四年春,滕(tãng)子京谪(zhã)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刻唐代和现代(宋)名人的诗词文章在上面,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洞庭湖。连接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间的阴晴变化,气象万千。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直到(至)巫峡,南面远通潇湘水,降职远调者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集,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心情,难道没有不同吗?

像那连绵的雨下个不停,接连数日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群星隐去了光辉,大小山峰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阴风浊浪的声势犹如老虎怒吼,猿猴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望去,一片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着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很浓,颜色很青。然而有的时候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的感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是快乐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注释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过,及,到。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和:和乐 废:荒废 具:通“俱”,全,皆。兴:兴办乃:于是。增:扩大。旧制:旧时的规模 制:规模。属:通“嘱”,嘱托。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夫:那。一:全 胜状:胜景,好景色。衔:衔接。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横:广远。际涯:边。(际 涯 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朝晖夕阴: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 阴:阴天 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完全,详尽。矣:语气词“了”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北:向北南:向南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这里指恍然矢志的诗人 会:聚集。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无„„乎:莫非„„吧

览:观赏

异:不同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阴:阴冷。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隐曜:隐藏了光辉。曜:光耀岳:高大的山。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潜:潜藏。行:形迹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斯:这个。则:就。有:产生。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国:国都。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说坏话,讥讽嘲笑自己。畏:害怕。谗:谗言。讥:讥讽。萧然:凄凉的样子。感:感慨。极:到极

而:顺接连词

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

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芷:一种香草。

汀:水边平地。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一并,一作”皆"

临:迎着。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嗟夫:唉。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以: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在朝廷。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是:这样。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必:一定。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夜(2张)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里,便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月色;月光

入;进

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hâng):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

闲:清闲。

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 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6]走:跑。[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7]以是:因此 [8]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11]尝:曾经。[12]趋:奔向。[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0] 叱咄:训斥,呵责。[21]至:周到。[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24]负箧(qiâ)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伺的人 [30]汤:热水。[31]沃灌:浇灌。

[32]衾:(qīn)被子。[33]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34]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5]烨(yâ)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6]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7]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4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辈:同辈的人。

[4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43]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44]夷:平和。

[45]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46]与游:相互交往。[47]趋:快走。[48]慕:仰慕。[49]拥覆:围盖起来。[50]色愈恭:态度更加恭恭敬。[51]乃和:才得暖和。乃,才。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第二篇:《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品简介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作品原文

刻舟求剑(战 国)

楚人有涉①江者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③契④(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⑤。”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⑥,而剑不行,求剑若⑦此⑧,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词语注释

1、涉:过,渡。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遽(jù):立即,匆忙。

4、契(qì):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吾剑:我的剑。

7、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之,助词,不译,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使谓词成分“从坠”体词化,提取“从坠”的处所.8、矣:了。

9、若:像。

10、此:这样。

1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2、行:<动词>运行。《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13、之:指“剑”。

14、坠:落。

15、求:寻找。

16、于:到。(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7.舟止,止:停止

原文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故事启示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摘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表水涉澭、引婴投江、按图索骥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成语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成语寓意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292—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第三篇:《咏雪》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咏雪》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雪》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简介《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作品原文

谢太傅⑴寒雪日内集⑵,与儿女⑶讲论文义⑷。俄而⑸雪骤⑹,公欣然⑺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⑻?”兄子胡儿⑼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⑽。”兄女曰:“未若⑾柳絮因⑿风起。”公大笑乐⒀。即公大兄无奕女⒁,左将军王凝之⒂妻也。

注释译文

⑴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ǎ)(现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⑵内集:家庭聚会。

⑶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⑷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⑸俄而:不久,一会儿。

⑹骤:急(速),紧。

⑺欣然:高兴的'样子。

⑻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⑼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⑽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⑾未若:比不上。

⑿因:凭借。

⒀乐:通“悦”,形容高兴的样子。

⒁即:是。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⒂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

白话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咏雪》就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作品鉴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又有别,“撒盐空中”即使轻风起时也不能随风飘扬。用来比喻“白雪纷纷”并不是很恰当。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名家点评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范子烨:本文塑造了鲜明的聪慧才女谢道韫的形象,作者着意刻画的魏晋新女性的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后世影响

宋代苏轼在他的《谢人见和雪夜诗》中写道:“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道出了对谢道韫比喻的称赞和对“渔蓑”佳句的赞美。谢道韫有了一个别名:“咏絮女”。之后,“咏絮女”成为才女的代名词。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样的判词,其中“咏絮才”指的就是谢道韫,也是借指《红楼梦》中的才女。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另有《幽明录》,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诡异之事。

第四篇:《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叶公好龙》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yè【shè】 gōng hào lóng):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出自 汉·刘向《新序·杂事》。

作品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⑽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此文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作品注释

1、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2、子高:叶公的`字。

3、钩:衣服上的带钩。

4、写:画。

5、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6、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7、“文”通“纹”。

8、以:在。

9、闻:听说。

10、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11、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12、牖(yǒu):窗户。

13、施(yì):延伸,同“拖”。

14、堂:厅堂。

15、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假字),通“旋”。

16、走:逃跑。

17、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18、是:由此看来。

19、好:喜欢。

20、夫:这,那。

21、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作品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词语辨析

叶公好龙是指表面很喜欢,实际上不喜欢,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含义用反,下面的例句就是使用错误:

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成语解释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好:喜好。

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成语用法

示例:~,好其是而非者。★清·梁启超《敬告国人之误解宪政者》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有什么两样!”

借事喻人,用叶公式的人比喻社会的现象。

寓意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今江苏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第五篇:《一叶障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一叶障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叶障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人贫居(2),读《淮南子》(3),得“螳螂伺(4)蝉自障叶(5)可以(6)隐形”,遂⑦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8)。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9),问其妻曰:“汝见我不(10)?”妻始时恒(11)答言“见”,经日(12),乃厌倦不堪(13),绐(14)云“不见”。嘿(15)然(16)大喜,赍(17)叶入市,对面取人物(18)。吏(19)遂(20)缚诣(21)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作品注释

(1)选自《笑林》。邯郸淳,姓邯郸,名淳,三国时人。

(2)【贫居】:生活贫困。居:处于。

(3)【《淮南子》】:一种讲医学的书

(4)【伺】:等待,侦候。

(5)【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同“障”,遮蔽。

(6)【可以】:可以用来。

(7)【遂】:于是,就。

(8)【分别】:分辨。

(9)【障】:遮蔽。

(10)【不】:同“否”。

(11)【恒】:经常,常常。

(12)【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

(13)【不堪】:不能忍受。

(14)【绐(dài)】:哄骗。

(15)【嘿】:(同“默”字)

(16)【然】:……的样子。

(17)【赍(jī)】:携带。

(18)【对面取人物】:当面拿人家的东西。

(19)【吏】:指县里的公差。

(20)【遂】:立刻。

(21)【诣(yì)】:到……去。

多音/通假字注:

①不:同“否”。

②绐:读dài,哄骗。

③嘿:同“默”。

④鄣:同“障”。

作品译文

楚国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 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县衙门。县官知道后,楚人把事情的原委说给县官听,县官大笑,放他走了。

作品启示

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

作品意义

批评了那些死读书,完全相信书本而自己却不动脑、没有主见的人。

成语:楚人隐形中楚人是十分愚蠢的人,用成语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作品简评

这篇讽刺性的寓言,作者用寥寥数笔,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丑角一样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们发笑,引起我们思索。

《楚人隐形》中的楚人,令人发笑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他对书上的荒唐内容信以为真;由无知的天真产生了无知的行动。他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楚人的想法和行为闹到了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愚昧无知引来了愚蠢行为,让他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这样可悲的下场。

《楚人隐形》引人发笑,但又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些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自以为是。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

作品总结

楚人是一个愚蠢、自私、总想不劳而获的人。

我们不要向他学习,要脚踏实地,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品出处

《笑林》古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撰。三卷。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原书已佚,今存二十余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较完备。

作者简介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给事中。工书,诸体皆能。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载其篆书师法曹喜,楷书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并认为蔡以嘲讽愚庸的笑话故事见长,其一些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该书已亡佚,现仅存29则。后世的一些笑话书,是我国最早一部笑话集,都受《笑林》一书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笑林》祖师。邯郸淳,善篆书,有名。卫恒《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邯郸淳的书法成就很大,《魏略》言其“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可惜其墨迹早巳不传。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善写“虫篆”与八分隶书。曾得曹操器重。魏黄初(222)中,官为博士、给事中。因其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著《笑林》3卷,被宋代人增添至10卷。原书今已不见,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下载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重庆中考十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精选合集)

    《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问题来了,你......

    《陈情表》李密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范文大全]

    《陈情表》李密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情表》李......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五篇模版]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为了帮助大家......

    《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最终定稿)

    《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2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范文大全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为了让......

    《滥竽充数》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小编整理)

    《滥竽充数》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言文的......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精选多篇]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五篇范文)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