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班高中生心理典型个案
班级:高一9班 班主任:杨士进 学生姓名:孙某
问题:逆反心理
一、跟踪调查学生具体原因:
调查1:该生家庭条件好,在读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高中第一个学期时父母离婚,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对他期望过高,但关心很少。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与班上同学关系处理较差,不爱好参加学校各种活动。
调查2:该生在家与养母关系紧张,养母已把他看“扁”,父亲见他学习成绩下降,对他态度冷谈。时间长了他生母很想接近他、想念他,但他父亲不同意。他亲生母亲只能偶尔见一次,母亲见一次就过于宠爱一次。由此他对父亲和养母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常常话不到一处,个人生活环境十分忧郁。
调查3:通过与该生多次个别谈心、交流,发现该生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同时多次出现“无所谓,反正我是差生,习惯了”等自我厌弃的话语,在交谈过程中,该生表现也较随便,显示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二、分析:
该生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出现了心理异常情况;由于缺乏同龄学生所拥有的亲情关爱,加之其养母将其看“扁”,父亲对他冷谈,亲生母亲又另有她家,该生已由心理上的孤独感、冷漠感,逐渐发展到自我怨恨感,并外泄为异常行为。应从消除他原有的异常心理,帮助他通过新的生活体验入手,去逐渐重新感知、认知和把握自己。
三、操作:
1、我作为班主任通过主动与他进行“交心”,以爱心关心他、了解他、帮助他,与他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向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在学生时代,老师也写过检讨、也爱批平过,有时也受过委曲。你在我面前,就像一张白纸,你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师表明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过去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我只相信现在。我会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希望你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自我。通过多次接近,由相识到相知,彼此信任,建立了较为巩固的师生情感,也体现了老师和学校对他的关心。
2、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帮助其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培养他的信心,发展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情谊,提高他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初进班级时,他与班集体“绝缘”,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但我从他的作业中,发觉他写字很不错,字体工整大方、笔画有力,于是就安排他进了班级黑板报宣传小组,并及时肯定了他的成功,并将自己的摘抄本(名人名言)借给他,由他选择寄语的内容,建议他也每天摘抄一条,他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此他开始接近同学,走近集体,并被集体所融纳,集体观念和荣誉感不断地增强。
3、帮助其与养母建立起“亲合”的母子关系,改变其自我审视的角度,淡化其“自我怨恨”意识,使其对生活充满新的期待与追求。每次与他谈心,他总是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养母改变对他偏见、“看扁”的态度,不把其当亲生儿子看待,使他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心理“雪上加霜”。每当父亲与养母为此而吵架时,他就采用躲避方式离开了家庭。幼稚的人生观和孤独自卑的心理使他在闲荡中走向了网吧,上网成瘾,结识了几位游手好闲的社会不良青年,开始了抽烟、喝酒和赌博。经过几次“暗访”,我的行为感动了其父亲和其养母,与他达成了共识:决定家校密切联系,建议家长对李××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指责,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解除其的心理伤痕,弥补他的快乐,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勾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与学校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家访对于我的到来,李××同学深感意外和警觉。我出乎意料地在他父亲和养母面前大谈其进入高二后的变化和进步。在某些细节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其养母也在他面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今后会好好地看待他,关心他,做一个真正的母亲。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了。与他一起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具体措施。在班级向“三室一厅一吧”告别的签字活动中,他第一位走上讲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的坚信。
4、帮助其积极评价、认可自己,在扬长避短中学会自尊,培养面对挫折、克服挫折的能力,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效果:在心理上,由“孤独自弃”变为“乐观进取”;在行为上,由“我行我素、自暴放纵”变为“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在家能主动与父母交谈学习上的事,不再有旷课、欠交作业的现象了,能做到勤学好问。各科均能取在及格线以上的较好成绩。他已由一名差生转化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第二篇:心理辅导个案
一个肚子疼的孩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 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 徐缨
一、个案呈现
小玉(化名)是我班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周五上午,小玉肚子疼,一直趴在桌子上不断地哭着。于是,我请家长接他去医院看病。
周一早上,他仍旧没来上学。他爸爸来电请假说是在妇儿医院看病晚些来,经询问双休日正常。
第二节课,他来了,肚子还是疼,数学课上不住地哽咽着。
第三节是语文课,自学课文时,我看到他趴在那里还在抽泣。于是我走了过去,哭声放大。我没有理睬。这时同桌紧张地举起小手,我轻轻地安慰道:“没事的,医生已经检查了,他没病,你放心上课,不要因为他而分心。”继续上课,随之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睡着了。
语文课,我带着他来到办公室,为他倒了一杯水,关上门,面对面地交谈: 师:跟我聊聊你的肚子疼好吗? 玉:嗯。
师:回忆一下,寒假里,春节里,肚子疼过吗? 玉:没有。
师:都是在上学阶段肚子疼是吗? 玉:嗯。
师:每次肚子疼,爸爸都带你去医院吗? 玉:是的,还做过胃镜。师:这次肚子疼药吃了吗? 玉:打过吊针,吃过药。师:今天上午医生怎么说?
玉:医生说没关系。我一喝冷茶,吃油腻的就要肚子疼的。
师:医生说没关系,这下你该放心了吧。跟我说一遍:我没病,我很健康。玉:(迟疑片刻,轻声嘟囔着)师:那么,去上课好吗? 玉:(眼珠子一转,用手点着嘴唇,不吱声,也不起立。)师:你还想说什么?
玉:没有。可是,我还是肚子疼。
师:你马上就不疼了,下节是科学课,走,我陪你去。玉:(又犹豫一下)我想上厕所。师:行,我等你。
过了一会,我看到他从厕所跑了出来,看到我了,连忙放慢脚步,就这样一步一挪地走上了二楼。我把他送进了三楼教室。
中午,小玉的爸爸接他去吃饭,结果说饭吃不下,只吃了一些药。交流中,了解到双休日很正常,到周一早上,肚子就开始疼。
下午,品德与生活课,集体交流:
师:这个寒假我过得十分快乐。看书、看电影、打游戏、睡懒觉,真是自由自在。
生,下面随声附和:我也是我也是„„
师:可是一上班就不适应了。六点半闹钟把我从梦中惊醒,真不愿钻出被窝。生又一次附和:是的是的。
师:我用了将近一星期适应了,调整了生物钟,十点钟必须睡觉,不打游戏了,并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我很自豪,因为我战胜自己身上的小懒人。
小王:我用了四天时间调整生物钟,好累!小赵:我现在已经适应了。„„
师:一年多来,我们班上发生了许多的事情,我们为你们的坚强和勇敢而自豪。运动会上,格格(小玉的同桌)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跑。小项出鼻血了,塞上棉花,又继续认真学习。上学期期末大多数同学都得过重感冒,很多同学都不顾发烧、头昏脑胀带病坚持复习。(当然,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
大家都知道这几天小玉肚子疼,医生已经检查说没关系的。今天,他两顿饭都没吃,还坚持在这里学习。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吗?
小李:小玉,人是铁,饭是钢,你不吃饭不行,这样上课什么都听不进的。小夏:你要坚强,医生说没关系,你应该好了。
大家七嘴八舌,话语中流露着关爱和鼓励,渐渐地,小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节课下,看见他在飞快地抄作业,我及时地表扬,并请他带好书到办公室补课。
第二次交谈:
师:今天大家的劝告你能接受吗? 玉:(点点头。)
师:我也想对你说,你很正常,你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一定要坚强哦!玉:(又一次点头。)
师:(倒开水)吃点东西,这饼干小薇、小易都吃过,都说很好吃的。玉:(开始吃饼干,喝水)
接下来几天,他天天来上学,我密切关注他,随机减少他的作业。
二、个案分析
那么,小玉为什么在家正常,一上学就肚子疼呢?我通过访谈、查资料、询问等方法,分析如下: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个很腼腆的小男生,性格内向,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更不愿意大大方方地与老师进行眼神的交流,说出心里话。课堂上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后来在与家长交谈中了解到,他在假期里大部分时间用来打电脑游戏,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也做得很马虎,开学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但又担心老师检查和批评。他的肚子疼不是装的,是真的一到上学时候就感到不舒服了。
2.家庭因素
小玉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在他幼儿园时从江苏举家迁徙来甬,在企业打工。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另外,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他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过重的压力在孩子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导致孩子肩负重担,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厌学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对于这样一个内向、默默无闻的小男孩,作为教师了解不够,关注不多,一年多来,他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综上所述,这种肚子疼的多数都是学龄儿童。由于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导致出现厌学心理。这类孩子在学龄阶段为了减少心理的痛苦,心理自我防御机制被启动,出现心理退行,并转化为肚子痛的躯体化症状,以避开学校对自己不利的环境,躲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宣泄苦恼。这种症状在临床上被称为神经性疼痛,因此药物对这种疼痛是没有作用的。
三、辅导策略
针对这样的病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他以更多的关爱,更多地赞扬和认可孩子,避免放大他们的缺点,通过寻找他们的长处使他们重拾自信。同时,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同时再辅以一定的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
1.给予关爱
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师生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通过与老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朋友般的关爱,使精神更加愉快,生活更加充实,希望从老师这本无字的书中,学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课下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家常;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多与他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可以拥抱他,抚摸他,使他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同时爱上学校和班级。
教师不仅多和他接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一起玩,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2.榜样激励
鼓励这部分孩子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向他们学习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同时,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另外,在学习中,请身边的榜样与他找一对一的好朋友,专门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减轻负担。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应该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老师和家长也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家校沟通
良好的家教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谓是要风得风,唤雨得雨,家长对他们是百般宠爱、迁就。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往往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而使自己的人生轨道发生偏离。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的。我多次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知道,每个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有些爱只能放在心里,该严格的时候绝对不能姑息。我请他们一定要密切配合,一是坚决控制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二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答应让他留在家里。三是及时鼓励和表扬生活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各种活动愿意参加,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面对小玉的进步,让我更加认识到关爱和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小玉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第三篇:心理个案分析
论文类型论文题目 姓名 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例人际交往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个案分析
摘要: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求助者不能大胆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再加上错误的认知和时间的累积致使自己产生心理问题,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效率,给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了困扰。本文主要报告了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帮助其解决人际交往障。改变来访者认知方式 ,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和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学习构建人际支撑系统的原则与方法,经过五次咨询和心理辅导 ,来访者认知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际交往,认知行为疗法,交往问题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罗某某,女,汉族,24岁,研二,身高1.55米,体态端庄 ,偏胖,眉心略显惆怅;独生女,城市家庭,父母亲均务一般,家境中等;无精神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二)、个人成长史
罗某,足月顺产,家中独女,从小与父母一起居住,很受宠爱,性格内向。父母对其管教很严。小时候,住在安全设施不好的校区,父母因怕其被人贩子抱走,便在自己上班的时候把罗某关锁在家中而且还教育自己谁来都不能开门,就算是外公和舅舅也不行,爸爸妈妈回家也要认真确认才行。母亲对其生活学习各方面照顾周到,其与母亲关系较好,依赖性较强。从小比较任性,做事喜欢率性而为,很少顾及别人。上大学以前,未住过校,生活起居都由母亲照料。现在也还是由父母每周接送自己上学。
(三)、精神状态
感知觉良好,情绪略显低落,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情感反映自如一致,人格完整。
(四)、身体状态
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长,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偏胖,除感觉疲惫外无其他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社会功能
(五)、社会功能
不能与宿舍同学和睦相处,大学时候和全宿舍同学发生口角,后来因为害怕,打电话去老师那告状,因此遭到室友和班上同学的排斥。能正常常上课和学习,但学习效率较低,别人花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任务,自己要双倍的时间,甚至更多。
(六)、心理测验结果
SDS(标准分):55分,提示有轻微抑郁情绪;
SAS(标准分):62分,提示有中度焦虑情绪;
SCL-90:焦虑因子分2.6,躯体化因子1.3,抑郁因子1.8,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一)主诉
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平时吃饭都是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学交流,同学问自己也是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总是一个人坐在班级的角落里,远离人群。语言清晰有条理,迫切希望有所改变,有较强的求助欲。内心焦虑不安,晚上入睡困难,自己信赖的一位老师建议其前来咨询。
(二)个人陈述
父母亲对我要求一直很严格,我是家中的独生女,也是大家庭里我这一辈份中最小的孩子,我亲戚家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大学生,父母亲希望我也如他们一样,所以从小就对我的生活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学习方面,只要学习好,父母亲就很知足满意。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这也是我在整个中小学时期受老师和邻里家长喜欢我的原因之一。
高中时期,由于父母亲及家里亲戚对我的期望,他们时常对我讲:整个大家庭里你是最小的孩子了,你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为此,我一直以学习为重,一直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再加之高中的学习生活本来就很紧,只要学习成绩好,无论犯再大的错,老师都会原谅你,同学们也依然喜欢你,仰望你。
然而我并有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连二本线都还差十几分,于是我便选了个师范类的三本院校。同时,心里也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研,弥补这个缺憾。上了大学,我仍按照高中的生活作息,可是感觉过得并不快乐。老实讲,我对大学的很多地方都看不惯,例如:大学里的老师上完课就走,根本不管你学生是否学会了他讲的知识,就是想向老师问个问题,都没有机会。另外,大学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很少谈论学习,而是聊很多学习之外的话题,这一点,我很是看不惯,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大学的同学并不以此为重心,我觉得他们不务正事,自然不愿理睬他们。还有,虽然他们不怎么学习,可是每到考试时,仅学那么一个星期,成绩居然比每天埋头苦读的我不分上下,根本从成绩上区分不出优秀与否的学生,感觉对自己很不公平,心想这一学期又白辛苦了。更令人气愤的是,每到年终评优秀生时,总是没有我的份,虽然我的总成绩每次都在班级前茅。所有这一切,使得我对大学生活失去了兴趣,上大学是件痛苦事。但是我要成为研究生的目标一直激励着我,内心也还充实。大三那年,便进入紧张的复习了,我平常也都早出晚归,室友们也很少和我讲话,特意冷落我。有一次,我回宿舍后,她们在喝酒,讲话很大声,我没理她们,继续看我的书,可是到很晚了,她们还在吵,我感觉害怕,就跑出走廊,大声哭泣,打电话给班主任,想他哭诉这件事情。班主任觉得批评了她们,之后全班人都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我在班上就更没有朋友了。
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的压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考研上,虽然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但我知道我付出了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现如今,考上研究生后也便没有曾经想象的那么开心,我感觉我比班上的同学落后很多,别人都很优秀,做事效率也高。我不知道怎么去和同学相处了,又怕发生和大学一样的事情。有时看着别人一起欢快的玩耍,愉快的聊天,又好羡慕。我也努力过,可是我不知道聊什么,别人聊八卦这些的,我又不喜欢聊,文学红楼梦啊什么的别人又不喜欢聊。
近一个多月来情绪一直很低落,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总感觉心头有一块石头压着,开心不起来。上次回母校看望初中老师,她建议我来咨询咨询。
(三)咨询师的观察 来访者衣着整洁,样貌清秀,注意力集中,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偏内向。主动求助,表现出要解决问题,具有积极配合咨询的倾向。但表情有些拘谨,情绪有些紧张,低头,很少与咨询人员对视。
(四)他人反映
宿舍人反映来访者心地善良,别人生病时,他能主动拿出自己的药给同学,但是太自以为是,生活习惯很不好,不叠被子,不洗衣服,很少洗澡洗脚,衣服也随便放,老占用别人的位置,同学给他提意见,她说自己这里放不下,而且那很耽误时间,晚上睡觉晚,是因为自己喜欢晚上看书。其他同学(宿舍外)对他印象不深,很少交流。感觉挺乖的。辅导员反映来访者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除非有歌咏比赛,不参加打扫卫生、清理积雪的班级任务。
三、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1)生理原因:女性,24岁。属于青年期。无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
(2)社会原因:A.家庭中父母思想交流少,父亲对其学习要求严格。B.同龄朋友较少,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C.高考没有考上本科,对她打击很大,成为负性生活事件。和室友相处发生的争吵,班上同学的冷落,让她害怕与人相处。
(3)心理原因:
A.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人际支撑系统的构建 B.缺乏正确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C.人格特征:性格内向,追求完美,有较强的上进心。
(一)诊断: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人际交往不良,时间比较没有超过三个月,也没有泛华,心理冲突是常形冲突,没有妄想和幻觉。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排除精神病: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心理过程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行为。人格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活动。2.排除神经症:
求助者病程为一个来月,时间较短,学习生活效率虽有下降,但没有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求助者因无法进行良好的人际适应产生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人际问题而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从她意识到出现问题起至主动求助的时间约为一个来月,该问题虽引起求助者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效率下降等症状,但情绪反应还保持在理智控制之下,反应内容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三)鉴别诊断
1.与抑郁性神症相鉴别:虽有压抑烦闷情绪,但其兴趣无减退或丧失,对前途并没有悲观,也没有感到生命无意义、无退缩、自杀等意念,持续时间也未达到两年,时间较短仅一个多月。故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虽有焦虑情绪,但其内容无泛化;其焦虑有明显的事实依据;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故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缓解焦虑情绪;改善行为习惯
2、近期目标
调整认知方式,改变其不合理观念;,学习与训练相关的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良好信心。
3、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帮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帮助其重整与健全人格,完善求助者的个性 ,培养其独立的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积极重新认知自我与学会被他人接纳与认可;增强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六.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本案例采用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T)。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基础,理性情感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对此,Ellis并进一步提出了“ABC”理论。在“ABC”中,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激发事件;B指信念,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激发事件和信念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通常认为,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例如,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激发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由此可见,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的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是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双方确定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力与义务
1.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
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过程不满可要求更换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遵守咨询机关的有关规定;对咨询方案、时间等要遵守;按时咨询、有事提前通知。
2.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师要热爱工作,遵守国家法律;遵守中立原则和保密原则;如果来访者的类型或问题类型不适合自己要及时转介。3.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因为在学校,所以是免费的。
六、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评估与诊断;
第二阶段: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实施心理帮助;
第三阶段:巩固咨询效果和结束咨询阶段。第一阶段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第一次 2015年3月30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6.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资料,形成初步诊断。
7.初步让求助者知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介绍ABC理论中的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并说明A不会直接引起C,而是B引起C。
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领悟阶段(第二次和第三次)
第二次
2015年4月2日
此次咨询主要工作是咨询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第一次给求助者介绍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找出使自己产生负性情绪的诱发事件A(和朋友处不来),分析挖掘求助者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B(一些过分概括化和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探讨这些信念B与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C(孤独、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不良情绪体验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B。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目前的情绪状态之中?
求助者: 我感觉我和别人都谈不来,我不知道怎么和室友怎么聊天,总感觉融不进去。
咨询师:你想改变与室友们的关系吗?
求助者:想,但是我觉得很难,而且觉得自己和她们不是同龄人,我比她们大好多,我感觉自己不如她们,有时又觉得她们幼稚,所以我几乎不和她们来往,但是这件事让我很痛苦。
咨询师:你说这件事让你痛苦吗?
求助者:那当然了,要不是她们冷落我,我不会这么难受,感觉自己人际关系太糟了,感觉自己好失败。
咨询师:你前面说的事是生活中的常事,很多人都会遇到,包括我,但他人的反应不都像你一样,所以它们可能并不是你情绪困扰的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小事的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是这样吗?
咨询师:你觉得我们的心情会不会受想法控制呢?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卖雨伞的,小女儿家是卖盐的,晴天时,她担心大女儿家的雨伞卖不掉,下雨时她又担心小女儿家没办法晒盐。整天闷闷不乐,你说她怎样才能高兴起来呢?
求助者:哦,我明白了,她要是想晴天小女儿家卖盐,阴雨天大女儿家卖伞,老太太就高兴起来了。
咨询师:现在知道合理的想法、信念的重要性了吧?
求助者:恩„(点点头,好像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我的不快乐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并非存在的。................第三次
2015年4月9日
此次咨询工作主要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
(1)使求助者认识到是信念B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C,而不是诱发事件A本身;
(2)求助者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咨询过程摘录:让其领悟并且咨询师要检验求助者是否真的领悟,让他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个性化,主观推测,过分概括化)
咨询师:在上次的咨询中我们已经谈到是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事件本身。
求助者: 可我的情绪还是没有改变啊?我觉得她们不喜欢我,每次我主动和她们讲话,她们都随便敷衍我,不像和其她人一样热情,而且她们从不主动找我聊天。
咨询师:按你所说,你的室友没有向你喜欢她们一样喜欢你,所以你很苦恼,是吗?
求助者:肯定啊,这样显得我很不合群,连和室友的关系都处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多失败啊?
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成功是让每一个人都要喜欢你 求助者:对啊,差不多。
咨询师:那也就是说每一个成功的领袖,你都喜欢;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也也喜欢;每一个成功的明星,你也都喜欢。
求助者:嗯(不好意思),也不都是,有些明星我就不太喜欢,有些企业家虽然成功了,但却一损害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我也不喜欢;有些明星虽然很红,很多人也都很喜欢,但我却觉得不合口味,也不喜欢。咨询师:对于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有的你喜欢,有的你也不喜欢;而你和室友,却要求她们都喜欢你,要不然你就是失败的;你的想法 前后是存在矛盾的,对此,你是怎么解释的呢? 求助者:对啊,我也会有不喜欢的啊 咨询师:前面你说了,有些企业家尽管很成功,有些明星虽然很红,很多人喜欢,但你也是不喜欢,现在又要求你大家都要喜欢你。你的话前后存在着矛盾,请你解释下好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我,就像我也不是会喜欢所有人一样。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思考)我好像明白了,要求别人都要先主动和我讲话,都要喜欢我有些绝对了,更不能说就决定了我成功还是不成功。.........第四次
2015年4月16日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紧张情绪开始逐渐少,使之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
指导求助者学会主动和他人交往,当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有客观评价的时候心理是很放松的,没有太多的顾虑,并鼓励求助者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他人,赞美是爱的艺术,用爱去进行沟通交流。
第五次 2015年4月23日
最后一次咨询,让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情况,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肯定其在咨询过程中的积极改变。
指导求助者在以后学会利用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RSA来和自己来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利用放松训练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并交给求助者一些技能训练,如自信训练以提高求助者的自信心,社交技能训练以提高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的能力。和求助者父母商量,慢慢放手,让小孩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给她一定的空间。
经过双方同意,咨询关系结束,但要继续巩固和训练的效果,还需要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评
求助者:“我感觉以前自己太绝对化了,事事都要顺着我心,人人都要顺着我意。总感觉别人不喜欢我,其实当我真诚的接触她们时,发现她们挺友好的,现在我比以前和同学们交往的多了,沟通真好,我要主动关注她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不总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什么。多欣赏他人,关注他人,多多交流感情。”
(二)他人评估
1.家属评估
求助者说她母亲认为她比以前话多了,会自己洗衣服了,主动帮忙做家务了,也开朗了一些。
2.老师评估
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的也多了,关系也不那么紧张了,也开始主动参加院系里的活动了。”
3.同学评估
室友:“以前她不爱与我们几个交流,只专注在学习上,现在回到宿舍开始主动找我们聊天,感觉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也容易接触了,这样实在太好了。”
(三)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变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的认识更为客观,性格变得开朗了,人际交往向良性转变。
八、咨询总结
本次咨询由于咨询关系匹配较好,材料收集完整,分析详实,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的透彻,选用的咨询方法和理论针对性较强,故咨询效果较好。
不足是由于本人咨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够强,咨询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咨询的效率不高。以后努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咨询技能,做一名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优秀的咨询师!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修订版。
2015修订版。2015修订版。
第四篇:心理个案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解决策略
一个人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家长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不能很好地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学习心理辅导。加之应试教育思想严重,以考试分数决定一切,教法简单,题海战术,考试多,学生心理紧张,压力大。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冲击也很大。因此当前我国部分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差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九年级学生孟某,上课不注意听讲,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说谎不上课到网吧打游戏。这是目前初中生中典型的一个代表个案。上学期间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想利用打游戏找刺激来缓解压力。一次又一次的上网打游戏以至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家长和老师对洗也感到苦恼。要想转变这个孩子,就需要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明白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打游戏上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时间金钱没有了,知识才能却没有丝毫的增加,那又为何要这样做呢!上课经常提问他,鼓励他学好英语。另外也可让他明白,网络游戏软件的开发往往需要英语能力。你喜欢游戏如能自己开发出游戏软件那不更好吗?这样他慢慢地对英语就感兴趣了。随着英语成绩的提高,他有了成就感,心里有了一种满足感。渐渐地他就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课堂上多关注他,启发他了解学好英语的用处,这是他心理转变的关键,这样当他有了兴趣,树立了前进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有了一种快乐感,满足感,从而加倍地刺激他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实现他的既定目标。
部分初中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上课讲话,玩手机;考试作弊;下课期间因打闹搞的玩而大打出手;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不愿参与;作业抄袭不愿自己动脑;早恋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关系,师生关系,与父母之间关系等。所有这些日常表现我觉得都与他们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有关系。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努力,探索研究其中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从而能更好地把青少年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孩子,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五篇:高中生心理
高中生心理
我们学习压力好大,可是父母们没经过培训就开始上岗,给我们的溺爱,给我们无奈,我们时常觉得自己很幸福,却总是在幸福中迷失。初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住校生,父母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孩子转交给老师,开学时就给自己的孩子拿着拿那,生怕孩子累,其实每个孩子也不想这样,我们90后也会心疼父母,只是我们不想把它表达出来,时间久了,心里的距离开始拉开了,网络成了我们内心的母亲。
父母总是怕我们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上网成瘾啊,在每周星期天在家是父母就开始唠叨,却总是说不上一句重点,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开始拉开了,我们开始写日记,写日志,写心情,记叙着暗恋啊,同学啊,老师啊,自己学习啊、、、其实我们很想和父母心与心的交流,可是,父母只会觉得你还小,读书才是重要,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真的好无奈。高中,人间地狱啊,对吧。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压力大,男女关系压力大,与父母。好像没有了话题。、、、手机成了每个高中生的心灵吧。可是手机毕竟是机器,他没有喜怒哀乐。我们的心事只有给自己说或者自己的小男朋友或者小知己,可是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偷偷的、、、现在的家长,忙于工作,特别是有些家长长时间在外做生意,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家长会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亲子活动是家长会中比较时兴和有深刻德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中间准备节目,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竞赛,或者角色互换,让让父母体验学生一天的生活学习,这样的活动形式上既活泼生动,又有严肃的教育主题,更多是是对两代人的启示,与金钱权利世俗的东西相比,亲情才是最珍贵的。这种活动主要是情境、过程要精心设计,适合部分学生的家长,这样更能激发家长胝犊情深的感受和子女感恩戴德的情愫、距离就拉大了,等快要自己以为把人生看透了,原来,父母才是唯一的依靠。可是好像晚了,他们老了
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