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湖口县金砂湾学校 陈 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纪小,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期,可以改变的空间有很大。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然,长大后再进行校正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一、从规范抓起,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孩子一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大的方面包括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能力培养、文体活动等;小的方面诸如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会十分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每当接到新的班级,我的做法与别人不太相同,就是不去特别看重学生的分数,也不忙于去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
1、强化认识,严格要求
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首先抓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活动,接着结合《学校校纪校规》、《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细则》,制定了《班规班约》、《优秀学生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力求每人都要努力做到。
2、细致教育,规范行为
培养学生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坐不好则反复强化训练,直到坐端正为止。学习上要求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想了以后还不懂,再举手问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提问的质量高,而且也培养了勤思考的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事有条理,从书包怎么放,作业怎么交,预备铃后干什么等细节问题一一加以规范训练。
在生活习惯方面,我一直要求学生必须打扫好教室,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可有的老师不一定这么想,认为学习这么紧张,卫生可以随便点。但我坚持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道理,一个生活邋遢,随便的人怎会有大的作为?为了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我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条线,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每个同学要净化自己脚下的一块地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
3、制定计划,讲究实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落到实处。学期初,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计划,突出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重点,具体细化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培养目标。比如:每天打扫卫生,我就要求学生快速地完成地面的清扫、墙壁、栏杆的擦拭、玻璃的擦洗等任务。这样时时抓、日日抓、常抓不懈,学生不仅学会劳动了,回家也乐意做家务,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4、开展活动,形式多变
每周,学校安排了主题活动。我依据主题,有针对性地细化要求,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各方面的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生。
5、留心观察,及时表扬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观察,多走动,多思考,多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比如课间活动,教师要留心观察,对善于思考、遵守纪律的学生及时当场表扬,对于爱搞恶作剧、追逐打闹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这样不仅提高活动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大减少了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二、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老师良好形象。例如:老师带头读书、写好规范字;带头用规范的普通话交流,带头捡起地上的垃圾。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养成习惯。
第二,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的一举一动随时影响着学生。有些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怎样养成?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开展系列活动,一方面可以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又能真实地了解家长的意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措施,弥补教育中的不足,更加有效地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三、班主任的耐心、关心和爱心一样都不能少
养成教育要想深入人心,让学生乐于接受,用真心换真情是这一工作的精髓。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班里有位小女生叫谢巧玲.,分到这个班的成绩就是倒数。还不止是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也非常差。她的作业不但错误特别多,而且书写尤其潦草。多次教育,收效甚微。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又怎么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呢?课余,我单独跟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只要求她的作业要完成,从不管孩子的作业书写情况。也就是从这时起,我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有一次她忘带桌布,要去打公用电话给爷爷,我就把我手机给她打电话;她忘带钱买本子,我就悄悄地送给她几个本子。她作业不会,我就找同学帮助她。纠正学生的一些不好习惯是很难的,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为了纠正谢巧玲同学的一些坏习惯,我经常仔细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中发现她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总是加以扩大,及时表扬。终于我的关心和爱心换来了她对我的信任,渐渐地孩子变了,字写得端正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细致、长期、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坚持。为了孩子们的终身幸福,我愿意终生为之努力。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纪小,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期,可以改变的空间有很大。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然,长大后再进行校正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一、从规范抓起,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孩子一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大的方面包括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能力培养、文体活动等;小的方面诸如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会十分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每当接到新的班级,我的做法与别人不太相同,就是不去特别看重学生的分数,也不忙于去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
1、强化认识,严格要求
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首先抓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活动,接着结合《学校校纪校规》、《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细则》,制定了《班规班约》、《优秀学生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力求每人都要努力做到。
2、细致教育,规范行为
培养学生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坐不好则反复强化训练,直到坐端正为止。学习上要求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想了以后还不懂,再举手问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提问的质量高,而且也培养了勤思考的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事有条理,从书包怎么放,作业怎么交,预备铃后干什么等细节问题一一加以规范训练。
在生活习惯方面,我一直要求学生必须打扫好教室,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可有的老师不一定这么想,认为学习这么紧张,卫生可以随便点。但我坚持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道理,一个生活邋遢,随便的人怎会有大的作为?为了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我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条线,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每个同学要净化自己脚下的一块地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
3、制定计划,讲究实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落到实处。学期初,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计划,突出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重点,具体细化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培养目标。比如:每天打扫卫生,我就要求学生快速地完成地面的清扫、墙壁、栏杆的擦拭、玻璃的擦洗等任务。这样时时抓、日日抓、常抓不懈,学生不仅学会劳动了,回家也乐意做家务,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4、开展活动,形式多变
每周,学校安排了主题活动。我依据主题,有针对性地细化要求,利用班队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各方面的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生。
5、留心观察,及时表扬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观察,多走动,多思考,多总 2
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比如课间活动,教师要留心观察,对善于思考、遵守纪律的学生及时当场表扬,对于爱搞恶作剧、追逐打闹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这样不仅提高活动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大减少了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二、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老师良好形象。例如:老师带头读书、写好规范字;带头用规范的普通话交流,带头捡起地上的垃圾。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养成习惯。
第二,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的一举一动随时影响着学生。有些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怎样养成?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开展系列活动,一方面可以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又能真实地了解家长的意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措施,弥补教育中的不足,更加有效地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三、班主任的耐心、关心和爱心一样都不能少
养成教育要想深入人心,让学生乐于接受,用真心换真情是这一工作的精髓。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 3
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班里有位小女生叫刘莲.,分到这个班的成绩就是倒数。还不止是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也非常差。她的作业不但错误特别多,而且书写尤其潦草。多次教育,收效甚微。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又怎么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呢?课余,我单独跟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只要求她的作业要完成,从不管孩子的作业书写情况。也就是从这时起,我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有一次她忘带桌布,要去打公用电话给爷爷,我就把我手机给她打电话;她忘带钱买本子,我就悄悄地送给她几个本子。她作业不会,我就找同学帮助她。纠正学生的一些不好习惯是很难的,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为了纠正谢巧玲同学的一些坏习惯,我经常仔细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中发现她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总是加以扩大,及时表扬。终于我的关心和爱心换来了她对我的信任,渐渐地孩子变了,字写得端正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细致、长期、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坚持。为了孩子们的终身幸福,我愿意终生为之努力。
惜身体 有担当 求上进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它准确而又太过宽泛,能评判却没有固定标准。我眼中的好学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惜身体、有担当、求上进”。
惜身体。人常说: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但世事未必尽如人意,有些孩子天生体弱甚至残疾,终其一生也难以健康强壮。我眼中的好学生不一定有强健的体魄,但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这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未必能理解。但只要他们在父母的培养下,能够养成不挑食、爱运动的良好习惯,那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我眼中的好学生。
有担当。其实,担当这个词很重、很大,一个成年人能被大家称作有担当的人,那也足以值得骄傲、自豪。但是,学生也应该由与其年龄、经历相适合的担当。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不依赖老师、家长和别人,当自己犯了错误时,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心甘情愿接受应有的惩罚,这就是他们的担当。担当勇气和责任意识从小养成,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对国家负责任的人。
求上进。花开百样,各有不同。学生开窍早晚不同,学生天分参差不齐。不同的人付出了相同的努力,未必然能取
得一样的成绩。有些学生平时听课认真、学习刻苦,却总是成绩一般,有些孩子看似不太用功,却往往能够名列前茅。我眼中的好学生不一定有优异的成绩,但一定是一个不甘落后、充满自信、追求上进的孩子。只要努力了,最终纸上成绩不必太过认真。养成了好的习惯,有上进的意识,即使学业一般,将来也必定有所作为。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这就是我眼中的好学生。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平凡的班主任工作,是让学生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塑造人格的工作,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而它又是琐碎、繁忙的。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和努力。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1)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学期,我结合学校的班级量化评比,经常利用班会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和班级量化标准,并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能做好,还有少数几个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教育才做好一阵儿,以后还要加强教育。(2)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在语言行动上,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说声老师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拾到东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从他们的行动已经可以看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发出美的明芽。(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现在,在教育报刊上,经常提到要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等字眼。在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分小组自读自议课文,画出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用游戏形式巩固生字,用表演形式体会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感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口头表达和扮演角色的能力。
二、妥善处理学生间的纠纷 孩子年龄越大,事情越杂,纠纷越多,而我班学生数多,调皮的学生也多,因此学生间的矛盾就比较多。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就成了家常便饭。面对他们的不懂事,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用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学生倾吐了所受委屈,情绪容易稳定,这样问题更易解决。如果我们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会使事情雪上加霜。当然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让他们凡事都换个角度想想别人,别光想自己。最后切中要害,点明事理。让他们认清这件事中互相存在哪些不对的地方,我通常会给他们列列123,这是处理纠纷的关键,也是目的。
第四篇:班主任论坛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苦思冥想总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多是我的前辈,班主任经验丰富,我不敢班门弄斧。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论坛,更多的是粗浅地谈一谈我在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亦非一日之功。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培养一个好习惯绝非易事。
那么,作为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明确要求,规范内容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好习惯的要求和内容有哪些,如:安全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这些内容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方面都有涉及,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二、不断重复,强化训练
空洞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百说不如一练”,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若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做起,有目的地反复训练,持之以恒,不断强化,让学生“习惯成自然”。比如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晨训、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出操训练,礼貌待人的训练等。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训练,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同时,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首先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用人格塑造人!用自己去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教师的身教往往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分言教,七分身教,教育者要做到未曾开口人先服,关键在于率先垂范。
四、树立威信,做到尊重
作为班主任,树立威信很重要。只有树立威信才更具有力量去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否则道理讲得再动听也苍白无力。很多人认为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期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能做到长久的和谐是很好的。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点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在普通班。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有的也很叛逆。与学生打成一片,可能会有一时的和气,却可能会因为他们犯错给予一些批评与惩罚,他们就不高兴,翻脸了,赌气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学生,我严肃地讲明是非,让他们知道是非。树立起威信,宁愿让学生敬畏,敬而远之,这样更有利于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保持师生间的距离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原则性。这是为学生好。我想,学生终究会长大成人的,将来会理解的。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举止文明和良好自制能力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的严肃和原则。
与此同时,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当他们有不良表现或犯下错误时,我常单独找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当众不批评,私下不留情。在单独谈话时,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找准时机,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五、开展活动,凝聚力量
活动是班级生命力所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有些习惯必须在群体性的活动中才有可能养成,比如与他人合作共事,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通过举办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学校提倡什么,从而按此方向去塑造自己。一般活动不在乎具体形式,关键是要贯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通过开展活动还能团结班集体,凝聚班级力量,增强班级向心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六、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教育孩子,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配合,才会产生1+1>2的效果。作为家长,完全可以塑造孩子的优秀性格,完全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部分家庭教育的不得力、家长的溺爱对教师的管理教育是一种障碍,特别是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和压力,家长溺爱、纵容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所以,为了让习惯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加强家校沟通,联合家长,让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管,不断督促和强化,防止他们坏习惯的滋生反复。
总之,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工作,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有计划、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才能把学生的好习惯培养起来。虽然我们班与其他班仍有差距,但同学们都在努力改变,不断进步,我想总有一天学生会还我们一份惊喜的!
最后,作为班主任,我想以以下两句话作为我发言的结束语:
1、坚持就是胜利。九次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努力做到十次。
2、给学生快乐,你才能快乐。批评永远没有鼓励带来的效果明显。以上是我对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些粗浅看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和各位同仁探讨,向各位同仁学习。谢谢!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班主任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苏南谈教育 2017-11-01 19:01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苦累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他不仅是老师,又是保姆,要带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确实不容易。教了四年的书,我就教过四个一年级了,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今天就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存在的困惑。
一、手把手的教
印度有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何等重要。一年级学生刚踏入一个新的学校,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手把手的教学生。怎么拿书、怎么读书、怎么坐、怎么站、怎么举手 ……如:打扫卫生,教学生扫地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谁扫地,谁拖地,谁倒垃圾,怎么拿扫把,从哪里开始扫,怎么摆桌子,桌子摆放在哪条线等等都得给他们讲清楚,并要一一示范一下,许多的小细节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以指正。其次,要制定一些卫生管理条例,我是这样制定具体条例的: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苦累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不仅是老师,又是保姆,要带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确实不容易。教了四年的书,我就教过四个一年级了,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今天就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存在的困惑。
一、手把手的教
印度有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何等重要。一年级学生刚踏入一个新的学校,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手把手的教学生。怎么拿书、怎么读书、怎么坐、怎么站、怎么举手 ……如:打扫卫生,教学生扫地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谁扫地,谁拖地,谁倒垃圾,怎么拿扫把,从哪里开始扫,怎么摆桌子,桌子摆放在哪条线等等都得给他们讲清楚,并要一一示范一下,许多的小细节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以指正。其次,要制定一些卫生管理条例,我是这样制定具体条例的:
1、值日同学一天一次晨扫,不要拖,铃声响完成任务。提前完成任务受表扬。
2、值日工作表现突出、做事认真会受到老师表扬。
3、要爱护所有的卫生工具,轻拿轻放。注意及时摆放整齐。
4、同学之间相互提醒
二、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儿歌,而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对学生又具有吸引力。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写字歌、上课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三、教师一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教师的纪律可以简单地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走课等,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样事情都会过问、检查,学生根本上就不会存在有偷工减料、偷懒等情况。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慢光甘露,润物无声.四、多给孩子一点宽容,改变自身形象
就以前而言,老师们肯定认为我是一个十分严格的老师,十年的教书生涯改变我,现在的我可跟以前不一样了,我学会了宽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小学生的心是稚弱的,如果老师说话不考虑后果,不讲求方法,就极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至于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小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
另外,一年级的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错误。对此,班主任老师要能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群单纯的孩子呢?当他们犯错误时,班主任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应该对他们犯错误的具体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说。这样做,容易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比如第一周:让我们一起学会听别人说话吧。第二周:站队时我最快,最安静。第三周:看我的桌子最整齐。第四周:垃圾也要有个家。第五周:课间我最文明。第六周:我最爱劳动。第七周:回答问题我的声音最洪亮。第八周:我最懂礼貌。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