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故事
心理健康 教育故事 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关爱和激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
又逢紧张的期末复习,恰在这时,我在教室后面学生的手抄报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大意是:临近考试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学生的手都写酸了,老师也显得很急躁,一分钟恨不得分成十分钟,就连提问题也是“争分夺秒”,问和答的中间几乎不能有时间间隙,答不出来就会受到批评。末了学生发自心底地呼喊:“老师,如果您不这么急躁,给我一点点思考的时间,我一定能回答对您的问题。”看完了题目,我没有挪步,虽然这道题目读完就能马上解答,但我还是挪不开脚步。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想想这两周的复习,看看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哪一个不是这篇文章的真实写照——生怕内容复习不完,生怕知识点复习不全,生怕讲得太少练得不够,生怕练习量不够。虽然这篇文章不到一百字,生动有趣的语言却把“复习的真谛”概括得惟妙惟肖。是呀,老师,请你们不要急躁,万丈高楼平地起,这靠的是扎实的基础,不是两周的复习来决定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更不是用一次两次的分数来考核学生的素质的。这么紧张的复习老师和学生都疲惫不堪,但收获未必能成正比,甚至效果还会远不尽人意。老师,虽然你的心意是为学生好,但你一定也知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我是数学老师,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办公室看到我们班学生的作文,题目内容是“说说你的心里话”。大部分作文是写给父 母的,情真意切,道出了孩子的心声。写给老师的不多,但也有几篇,要不说感谢的话,要不说希望老师给他们更多玩耍的时间,唯有一篇,恳切地对老师说:“老师,请您表扬我。”她述说着自己的心声:每次作业,因为书写漂亮,往往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表扬后,心里甜滋滋的,高兴得无法形容,所以一到做作业,就想着要写得更漂亮;可每次回答问题,尽管自己认为是认真思考了的,虽然老师很宽容,答错了也不会批评,但要得到老师的表扬谈何容易,除非答得很精彩,所以老师提问后,心里想好的答案,却犹豫再三才敢举起小手,回答完后也几乎没有什么欢喜可言,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很笨,总是得不到表扬?”但她又说:“老师,我是多么希望能得到您的表扬啊?”扪心自问,自己在教学时确实忽略了孩子说的这一点。对回答问题的孩子,积极举手的,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时候会表扬他们发言积极,但每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真的很少给予赞赏,除非回答得与众不同或是特别精准。要知道:这些举手的孩子,都是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大胆发表意见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表扬,为什么不能在表扬的尺度上多几把尺子呢?静心想想,我们忽略了太多孩子的期盼,欠了太多表扬的债,扼杀了太多孩子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老师,请您不要急躁”、“老师,请您表扬我”、如果让学生按“老师,请您......”为题,写一篇话题作文的话,该会写出多少个不同版本的心声啊。其实,这些要求并不高,这些要求也不难做到。但就是这些不高也不难的要求,我们却习以为常地忽略了,就那么随 3 性那么自然地“急躁着”、“漠然着”内心深处,一直固执地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不知,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心灵的伤害!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通过这几年的从教经历,我简单的回顾了一下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一、我平时的做法是:以心交心。
多和学生谈心,交心,和学生零距离,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对征才药。身教重于言教、心教重于身教。不要一味地向学生提要求,说个不停,有时一个行为就能影响或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从心理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多表扬、鼓励为主。人还是喜欢听好话的,特别是表扬自己的话。要因材因地教育学生。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不一样,教育场合的选择有时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还要重视挫折教育。让他们不断磨练,既能接受表扬又能接受批评。有心理承受力。
二、我也有一些想法: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
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否则还怎么来教书育人呀!教师是神啊!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健康地心理。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我们既然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只有努力的教育好学生——改善自身,从我做起。每个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更要开设心理课,农村留守学生多,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学校开设这样的课,让我们的学生有个心理的家。学校及社会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好的学生环境,也有好的学习效果,不是说“环境弄人”吗?
三、我的工作中也有不足之处。
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对学生的爱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学困生耐心不够。心理健康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时还不够开明开朗 ——如涉及人体生理方面的知识泛泛而谈,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解答。有时还是只注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关注。
“孩子的自尊心是个非常脆弱的东西,要像对待荷叶上摇摇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每次当我因学生犯错而欲怒时,我脑海中总会即时地蹦出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令我发热的神经马上清醒过来,我握紧的拳头渐渐松开了,脸上僵硬的线条也渐渐柔和,我开始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说话了,而我的孩子,竟也出乎意料地变得那么心服口服。
“爱、尊重、激励”这五个字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我的思想的琼浆越来越清亮。“爱、尊重、激励”,这不就是幸福教育的筹码吗?回想着曾经的我,是那么不留情面地嘲笑挖苦学生,又是那么苛刻总想逃离,因为我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而迷惘又无助的我,从没在自己身上找过一次原因。如今,我越来越透彻地认识到了幸福教育的本质,那就是“爱、尊重、激励”,如果我想成为幸福教育下的幸福者,我必须用我全部的爱心奉献给我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激励孩子,平等民主地与每个孩子和谐相处,充分信任每个孩子,相信我和我的学生都能成为幸福教育下的幸福者。
总之,我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我们相信,在国培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力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人际,感恩:
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洛丽塔》
一百万能买套房,住着安逸;十万块买不到房,却能买辆车,来去方便;一万块买不到车,却能买个钻戒,情定终身;一千块买不到钻戒,却能买块表,掌控时间;一百块买不到表,却能买套书,充实头脑;十块钱买不到书,却能买碗面,起码管饱;一块钱买不起面,却能给乞丐,奉献爱心。
一老者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团团转,决定用手捉它上岸来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老者无惧,再次伸出手打算把蝎子捧出水面,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老者答:“蜇人是蝎子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自我认识: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茫然。“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梦想:
比尔盖茨创业之初,发誓要让全世界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摆上一台微软电脑。马云带领18个伙伴创立阿里巴巴时,在一间漏水的房子里喊出:“要做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口号!(大胆地向世人宣告你的梦想,不是为了刻意去震撼别人,而是为了强大自己的信念。梦想一旦公之于众,你就没有了退路)心态:
三个人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地说:“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终点,这就是心态的力量。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小故事
我是什么样的人
一天,大哲学家叔本华在街边的花园中散步。一个花匠看到这个表情古怪的人一会儿俯下身去与灌木丛交谈,一会儿又侧头,凝视屏气地把耳朵贴向飘落在肩上的花瓣上。花匠担心这位行为怪诞的年轻人可能神经有毛病,就问他是谁。叔本华扬起头,带着满脸困惑盯住那个花匠,说道:“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会十分感激你的。”当那个花匠惊愕得目瞪口呆时,叔本华已经匆匆走开了。
“我是谁?”,当你看到这儿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到惊诧,甚至觉得好笑:“叔本华真是笨啊,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这样的人还是哲学家,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
斯芬克斯之谜
在古希腊的时候,人类存在着大量的烧、杀、抢、掠等各种罪行。神觉得人类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就决定让人类认识自己的同时也顺便惩罚一下人类。于是神就派了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到人间。它作为神的使者,带着对人类的忠告——“人,认识你自己。”从奥林匹斯山来到了古希腊的忒拜城堡,驻扎在城堡通向外部的惟一的一条道路上。它每天都向过路的行人重复着一个谜语,如果行人能够答对谜底它就放他们过去,否则就把他们吃掉。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从没有人回答出怪兽的问题。所以,众多的行人就成了怪兽的口中之物。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从这儿路过,这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又让他猜那个日益重复的谜语,怪兽说:“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而到了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俄狄浦斯想了想说,“这不就是人吗!人刚出生不久的时候好比是早上,这个时候我们是爬行,所以说是用四条腿走路;而到了青壮年的时候,就相当于人生的正午,这个时候我们是直立行走,所以说是用两条腿走路;而到了晚年,就相当于走到人生的傍晚,这个时候由于我们年迈体衰,我们需要借助拐杖行走,所以说是用三条腿走路。”怪兽一听,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一气之下跳悬崖自杀了。
这个故事就是“斯芬克斯之谜”。故事中“狮身人面”的怪兽可以说是我们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当俄狄浦斯回答出谜底“人”,即当我们真正了解我们人类成长、发展过程的时候,障碍就会逐渐消失了。所以,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排除生活中的一切障碍,使自己顺利前行。既然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如此重要,那我们应如何了解自己呢?
做自己的主人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了,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要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泛出幽幽蓝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就能认出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喜上眉梢,他兴奋地推想着箭杆、箭头的模样,耳边仿佛有箭嗖嗖地从身旁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即将获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倒塌了。
结果不难想象,儿子惨死于敌军的冲杀中。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假如儿子拥有坚强的意志,学会自我控制,不至于在鸣金收兵时死于乱军之中。它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控制它的只能是自己。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自我控制,不善于自我控制的人,往往被消极的情绪所困扰,把事情搞糟或酿成悲剧。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一块钢板的价值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是马蹄掌还是指针。
学会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德国精神治疗专家迈克·蒂兹说过:“我们似乎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人人都拼命地表现,期望获得成功,达不到这些标准心里就会不痛快,便产生耻辱感。”作为一名教师,工作的组合不再是单一的教书上课、批改作业、迎接考试„„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各级论文大赛、学生的各项竞赛纷纷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可是,两军交战,必有胜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有淘汰,光环笼罩的永远只是少数人。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给我们大多数教师带来的是更多的烦恼和无奈,甚至于更多的是经历失败后的颓丧与消沉,那巨大沉闷的失败感就像是滔天巨浪反复拍打着我们的自信和自尊,又似层层冰水时不时侵蚀着我们的斗志与热情。有的人因此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意志消沉;有的人整天学着阿Q,逃避现实,使原本压力就很大的教师职业变得更加压抑,原本就不太宽松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令人窒息。要想做一名乐观的挑战者,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面带着微笑走出自己的艳阳天,最好的医生还是自己,为自己煨一碗健康乐观的心灵鸡汤是非常必要的。
定好自己的飞行高度,能飞多高就飞多高。
“人以适意为悦,乐莫善于如意。”许多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非常高,可总是实现不了,频频接受失败的打击,于是越来越灰心,最终什么目标也没有了,所以目标的制定是很有学问的。首先,制定人生奋斗目标要适当,好高骛远只能让自己永远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其次,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定目标要具备可调控性,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节;第三,制定目标还要有坡度性,一口是吃不成一个大胖子的。
从哪儿摔倒了,打哪儿爬起来。
“竹高千尺为有节,梅香四野为凌寒。”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开导他们“成功了别骄傲,失败了也不要灰心,正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其实,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不仅仅送给学生,也要送给自己,在心底珍藏。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在成功和失败的交错间流逝,挫折是人生旅程必经的站点。不管成败是与否,我们永远都不要停下追求的脚步,只有追求过、奋斗过,才无怨无悔,这样的生活才会充满激情和欢乐。经得起挫折吧,从哪儿摔倒了,打哪儿爬起来!风雨之后才见彩虹,切莫让挫折击败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学做飞机上的“黑匣子”。
优质课评选,名落孙山,后悔自己没找评委打点;基本功比赛淘汰出局,怨叹对手太强;论文大赛未能获奖,责怪评委太没眼光;学生竞赛未能夺冠,抱怨家长没有配合„„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说明自己还是存在问题的。乐观地看问题不是一味地为自己申辩。不愿承认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只会让自己被前进队伍甩得更远。经一亏,长一智,我们要学做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方面飞机坠毁了它还能保持自身的坚硬完整,另一方面经历了失败它还能客观地记录下失事的过程。失败后,我们要及肘寻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升自我。我想,这也是各级各类大赛的组织方所期待的效果:比赛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大家在历经各项赛事的过程中成熟了、提高了,更加完美了。
学会偶尔地放弃。
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固然可嘉,但是偶尔地学会放弃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鲁迅放弃了学医,从此文学界诞生了一位文学巨匠;梵高放弃了做传教士,却铸就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画家。放弃是对自己的莺新认识,放弃是对人生新的领悟。放弃不等于丢弃,偶尔地放弃是为了更牢更好地抓起;放弃不等于结束,而是新的目标新的希望的开始。
合理地制定目标,乐观地面对失败,妥善地解决问题,偶尔地学会放弃,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载满愉悦,你的人生旅程一定会阳光满地!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2
心理健康教育小故事
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因此,健康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但这些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后者。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心里真的一下子明朗了好多,想想自己的教学确实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班里同学的情况谈一谈见解和体会。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毕业班的语文课,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各门课程的基础,但在今年的班里边,真的出现了让人头疼的学生,班里有一名叫杨泽林的学生,头脑聪明,却经常完不成作业,就是抄写的作业也不认真做,每次还满是理由,多次教育都不起作用,每次说他的时候,从不反驳,也肯承认错误,但就是日后依旧是原样。
又是一堂语文课,杨泽林同学依旧没有完成作业,写了的也是字迹潦草,组长也总是反映他不让检查作业,其他同学也都知道他这样,每次一说作业都会看着他,这样的事情一段时间以来在我的课堂上反复出现。肇事者杨泽林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但却不用功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我行我素,一旦被老师批评,便低头认错。日后还是原样,在同学当中,影响很是不好。
心理疏导
杨泽林这个孩子,脑子并不是很笨,只是过于懒惰,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恐吓,对他也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针对他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育方法:
一、以“爱”做桥梁,增进相互的沟通
于是,课堂上,对杨泽林,我不再吝啬我的表扬,当他做得稍微好一点是,我会说:“请大家像杨泽林同学一样天天进步!”当他拿起书本时,我会说:“瞧,杨泽林,也开始认真学习了。”当他举手时,我会说:“请把掌声送给杨泽林!”当然,他还会偶尔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但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他自己悄悄地把改变着。课后,我们之间谈话的次数多了,但决非我单方面的说教,我和他聊他的爸爸妈妈,听他讲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梦想,听他说自己的烦恼。这样几次下来,他开始对我说他的心里话,经常在课后围到我的桌前,帮我拿作业,课上他爱听了,刻下完成作业情况也好多了。
二、以“行为规范”为准则,让他明辨是非
尽管杨泽林在语文课上表现进步了,但其他课上,他还是重倒覆辙,可见他的表现取决于老师对他的态度,而非真正的转变。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规范,只有自我。我选他做了小组长,让他负责检查奇特学生的作业,他非常激动,也非常负责,一开始,他把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带到我身边时,我就让他自己负责教育他们,告诉他们错在那里,应该怎么做。一段时间下来,我问他:“当你看到同学们完不成作业时,你心里怎样想的?”他说:“看见了非常难过,非常着急。”“对,其实老师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当看见不认真的孩子时,老师会难过,为他们浪费时间而难过。老师不会真正讨厌一个孩子,只是真诚地希望孩子们都能认真起来。”听了我的话杨泽林很难为情,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之后去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他有进步了。看来,教育面对千面学生,不变的是老师的爱,在爱的旋律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月,在我的疏导和关心下,杨泽林同学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在一点点进步,我对他的表扬也没有终止,对所有的学生也是一样,也相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一点:教师并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健康的人。也相信从几位老师的教导中我会找到教育学生的更好的方法,让我的学生们都能身心愉悦的、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