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10:2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第一篇: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是写作文时迎着春风绽开的花蕾,是作文世界里明亮的太阳。

有家长问我,孩子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脑袋里词汇少?也有家长问我,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观察的少,是不是观察多了也就会写了?我很简单地回答,不是,不是因为词汇少,也不是因为观察少,就是因为想象力不够。

总体看,小学生书读的少,语言文字涉猎不多,但这不是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诚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应用起来捉襟见肘,然而词汇的选用是不拘一格的,一个意思的表达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总是能说明白的。词语是写作的前提,但不是写作的现实,也就是说,不是词语越多的人就一定越会写文章,词语少的人就一定不会写文章。最简单地说,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了,写作文就是写话并把这些话连成完整的文章,如果说字词是一块块的砖头,写话、写文章就是用砖头砌墙,盖成房子,对学生来说,所缺少的不是砖头,而是构建房子的能力。而构建文章的房子,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想象力。词语是孤立的,死寂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想象是联系的,活跃的,形成作文的内容,想象之源使语言之水汹涌澎湃。学生写不出作文,不是因为词少,而是没有想象,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使语言成了无水之鱼,晒在沙滩上干死了。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写作文的前提,但也不是写作文的现实,只有观察没有想象也写不成作文(能写出来观察记录)。从观察这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边观察边写作,不可能写看着妈妈就写妈妈,写蚂蚁就看着蚂蚁就写蚂蚁;从写作这头来说,不可能写妈妈就让妈妈到跟前来,写蚂蚁就抓只蚂蚁来。并且,好多写作的对象,写作文之前不是没接触过,甚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笔、写不出来,比如孩子和妈妈天天在一起,但是能够写好妈妈的并不多,似乎越是熟悉的事物越陌生了。顺便说一句,作家写出的情景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作家,艺术想象力远远高于常人。正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象;观察是外在的,死寂的,孤立的,想象是内在的,活跃的,联系的,想象之源使得笔下的生活之水源源不断。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外在的,思维的任务正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写作正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艺术结晶。说通俗点儿,俗语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对写作文来说,天有地有不如自己头脑里有,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感觉和联系才能写出作文来。

在作文领域,一提到“想象”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想象作文,比如我来到了金星、火星人的地球一日、喜羊羊新传等等不着边际的当前还不能实现的情形——非现实想象作文。其实,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仅存在于这种“想象作文”当中,还存在于各种作文当中。

“想象”一词的含义极为丰富,各个学科都从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对作文写作来说,也可把想象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做样的,或许作文的一句话中包含了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把这些想象初步地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形象回忆、形象联想和形象设想(假想)。作文中大量的想象是形象回忆,就是通过回忆,在头脑中再现经验过的事物的形象,把外在的事物形象移植到头脑中来,建立起思维中的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这种形象是全方位的,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不光是视觉,我们写作文,是要写出文中应有的、需要的形象。形象建立得好,作文才会写得好。形象回忆贯穿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司空见惯。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这位朋友是我在小记者班认识的同学,她那富于变化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今年11岁,在绥芬河市第二小学五年五班学习。她的个子在班里不高也不矮,在班里坐第一排呢!但是她是一个小胖墩,走起路来就像一个高傲的小企鹅,再加上她穿着时髦,在同学们中间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黑天鹅。她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娃娃脸,黑里泛红,再加上那双弯弯的柳叶眉和杏仁般的大眼晴,显得特别的精神。平时,她的脸上总写着快乐,那双眼睛就好像是总在说话,特别是那张樱桃小嘴,真的总是说个不停。长长的头发披到腰间,有时也梳成那么一种高高的发型,显得很典雅,再戴上一对儿红色的发卡和头花,好像是两颗红玛瑙吸引着一只红蝴蝶,看起来十分俏皮。

这个段落是对这位同学肖像形象的回忆,写的主要是视觉感,把同学的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了读者。

星期天下午,我从英语班出来,高兴地拿了一张100分的英语卷回家了。

我刚一推开家门,高兴得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正在低头扫地的妈妈抬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是不是英语考100分了。”

我灵机一动,心想先试探一下妈妈,就支支吾吾:“嗯嗯„„我我„„可是„„那个„„”

妈妈被我支吾毛了,像一只被拔了毛的老虎,瞪着眼睛没好气地追问:“到底英语考了多少分!啊!”脸色立马由晴转阴了。

我说:“考了100分。”这时,妈妈的脸色又由阴转晴了,紧紧地抱住了我。作者: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禹

这几个段落向我们传达出了作者和妈妈之间的声音、表情、动作、心理等形象。

和形象回忆不同,形象联想是作文中更高级的想象形式,运用也很多。形象联想就是把不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作文的语言和内容。形象联想是以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来实现的,不同的事物之间总会有着某种的相似或者某种属性的联系,写作正是要发掘和利用这些联系。通过形象联想,我们开拓了思维,跨越了事物间的鸿沟,见异思迁,由此及彼,阐发联想,这正是写作应有的境地,靠着这一能力,我们实现了艺术创作,创作出了新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形象回忆是对事物的个体再现,那么,形象联想是对事物的关系艺术的再现。形象联想使作文的内容实现了转换,在转换中丰富起来,使语言活跃起来,生动而形象。

先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初春的傍晚,一个人在家正等着父母下班回家。作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抬头望着窗外,微微的风吹动着树的枝条,天空透彻的蓝,没有一丝云朵。最让人难忘的,是西方橘黄色的夕阳。

我的双眼,锁定在那一刻,橘黄色的光辉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同学们的笑脸,开玩笑的话语,老师祥和,父母的教导…….这些都是我朝夕相处的人,夕阳的光束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对我说:“蒙蒙,这个学期可要加油哦……”“蒙蒙,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老师的关心问候,父母的爱与教育,印在夕阳中,温暖着我稚嫩的心灵。本文是《窗外的夕阳》中的两个段落,转自芭比小女生博客。你看,在她的笔下,由夕阳联想到了同学、老师、父母,这样写,使得文笔产生了转动,像旋转的舞姿。当然,这篇文章通篇都充满了联想。凭借形象联想这个平台,可以形成多种文章结构,比如借物言志、借物抒情、情景作文等等。联想,不仅可以是外在形象相似性的联想,还可以是内在某种东西的联想,如,看到大树的翠绿想到青春的活力,看到搬东西的蚂蚁想到人的力量。

形象联想当中有一类是类比想象,就是把两个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其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在作文写作中用得也很广泛。先看一些例句:

夏夜的月亮就像妈妈的笑脸,温馨而美丽。

夏夜的月亮,就像老师的眼睛,充满爱意地盯着着我。

夏夜的月亮,就是我朋友的心,纯洁而善良。

夏夜的月亮,好比挂在天上的月饼,好像是中秋节已经来临了。

夏夜的月亮若是我家的一面明镜多好啊,我会用它来梳妆。

视觉: 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不可能有那么大)视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不可能有那么高)

听觉: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声音的频率人耳根本听不见)

雪花落地的扑簌声是最悦耳的音乐(这音乐也只有神仙能听得到了)嗅觉:幸福是心灵的香味(根本闻不到这种味道)

前一类通过联想形成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后一类形成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我把这些修辞方法形成的句子统统称作想象语言。因为这些句子都是通过类比想象实现的,联想中的比较(把不同事物在头脑中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是形成这类句子的源泉。

对未来情景的设想也是作文中很有用的一种想象。此不赘述。

想象乃人类的传家宝。在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上,由于有了想象(那时也许还没有语言),人类高于了其他所有的动物,当古猿看到山上的大火,他们就联想到曾经吃过的被烧死的动物的熟肉,又由此联想到人工取火;他们看到海里的水,就想到没水喝的时候,就把江河里的水装进陶罐埋在地下以备后用,如今,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一切都是想象的花朵。今天的我们传承着人类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接过人类的传家宝,在作文写作中重视想象,善于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艺术的蓝天里遨游!

注:这篇文章是重发的,原因是上一次没被百度搜索录入。敬请博友谅解。

第二篇: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

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

感知是内化的吸收,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认识、发现、理解的过程,是学生感知世界逐渐丰富、自我精神逐渐提升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外化的表达,是学生将自己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抒写出来的过程,是自我感知与他人、外部世界的交流、对话。因此,感知是基础,是写作的起点和根本,是自我成长为内涵丰富的人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呢?

一、学会观察,处处留心。

培养学生积极用感官观察体验周围的事物.观察引路。这是写作的根基。有一次我们写《可爱的校园》,按理说要写每天朝夕相处的校园是不难的,我没有布置课前观察任务,上课就开始900秒作文,孩子们写的挺快,准时交了作文,但是内容相当概括,没有特点,你可以说它是任何一个学校。随后我布置观察任务,如操场西侧画的什么画,标语什么?小亭子上写了什么字?草坪上有几只白鹤?校园中什么树最多,象什么?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写在哪里?晨读时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同学们走出教室去细心观察,然后再写,感觉不一样了,他们有写不完的话。感官观察体验的同时,主要应侧重手脑并用,启发想象,提高他们的协作感知能力,做一个处处留心的人。

二、走进自然,全方位地感知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读不完的万卷书,名山大川、旅游胜地,固然蕴含了自然的千姿百态和博大。感知自然,就是要全方位地调动感觉器官全方位感知自然的丰富蕴藉。首先,感知忌平面、单一,要全方位,要多角度,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去看、去听、去触、去嗅,如看物体的形状、颜色、构造、特点与功能;听事物远、近的声音和事物内部细微的气息;触摸事物的质地、干湿、冷热、软硬;嗅(闻)事物的浓烈的气味与若有若无的气息等

三、多角度地感知人物

全方位地调动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整体感知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在人物的语言中,根据人物说话内容的词语、组合、感情以及说话的语调、速度、神态、动作等感知人物的性格、爱好、情感、情操;在某一事件中,根据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和事情的具体经过感知人物的性格、情感等。总之,感知是基础,是写作的起点和根本。

第三篇:想象思维在中学作文中的运用

想象思维在中学作文中的运用

学号:092f3za006杨俊荣

指导老师:黄秀莲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一些写作差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绝大多数写作一般的同学,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则往往人云亦云。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想象生活与知识教材形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近几年来想像作文的考试也在竞相争放,层出不穷。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想问题思路更开阔,能激发学生学文化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战胜自我与改造世界的决心。”顺理成章,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应成为作文教学的核心。按照这个要求,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尽快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呢?

一、想象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形式的。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象则是对形象的理性认识,是思维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广的内容;想象是思维主体对意象进行能动的加工组合,形成可供显示、描述的整体形象的过程;显示、描述,则是用语言描述形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难看出,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

1、狗尾续貂──续写作文。续写是让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重新创作,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往往在续写中得以充分表现。一次我让学生续写《孔乙己》,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写孔乙己被人救后大彻大悟,参加了革命党;有的写孔乙己遭遇老同学范进,倍受奚落羞辱;有的写孔乙己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今天的都市大街,竟傻乎乎的去给“一网情深”网吧纠正招牌的错别字;有的写孔乙己冥冥中来到鬼城,竟在阎王欲发签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之时,与阎王争辩“死”有多少个同义词,秉性难改,酸气十足„„

2、风智见仁──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既可考查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力,更可考查学生对画外内容的想象力。一些风景画、连环画主要是画面内容的描绘,而一些漫画则主要是看学生从中受到何启发。看图作文很能看出学生个性思维,同样的题材“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3、异想天开──幻想作文。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要敢于让学生去对陌生的未知世界进行想象,要鼓励学生去幻想。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某一点触发其想象的闸门,从而展开想象去写。也可设计一些这方面的命题作文,如《二零三零年元旦,月球上我等你》、《三十年后的相聚》、《假如我是火星使者》、《人脑与电脑的对接方法》等等

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求异创新

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一些学生,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老师,迷信书本,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一步,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教师很有必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另辟蹊径、推陈出新,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和方法。

1、开放想象训练。训练学生多写想象类文章,从写作内容的构思入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从而打开发散桎梏。

2、语言创新训练。训练学生用新奇的词句代替色彩一般的词句,鼓励学生用优美新颖的语言写作,使文章文采斐然。

3、可训练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以借鉴模仿,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更新奇优美。语言这种外在形式的新颖会和思想的新颖相互促进,使学生更乐于创新,善于表达,写出佳作。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写作内容的构思时说:“在定了题目后,我取了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些题目四面八方地想,不拘大小,不拘次序,想得三五个字,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直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为止。”这就是自由想象,也即作文构思中的发散思维。

通过自由想像,学生打开了发散思维的桎梏,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但不能把林林总总的联想和想像都写进作文。想像训练的目的是写出佳作。因此,对写作内容的训练,在“广”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精”,即精心确定发散点。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选材是关键,只有详写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文章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发散点就应该确定在这些地方。只有围绕写作要求驰骋想像,然后精心选择发散的关键所在,才有可能写出精品作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诚信漂流记》《昭君的选择》《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等佳作就是既能驰骋想象,又能精心确立发散点的成功范例。

三、语言创新训练。训练学生用新奇的词句代替色彩一般的词句,鼓励学生用优美新颖的语言写作,使文章文采斐然。

(一)是运用多向思维,开拓学生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论,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如以“回报”为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立意: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勤劳的付出必能得到丰硕的回报;

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善因得善果,教育人们应存善去恶;

3、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应懂得知恩图报,有一颗感恩之心。

(二)是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问题作反方向思考。如阅读《愚公移山》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许多学生通常从赞颂愚公移山精神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命题为“有志者事竞成”、“坚持就能成功”等。可有名学生展开逆向思维,对“愚公移山”的行为提出质疑,提出了“愚公搬家”的新观点。这名学生敢于质疑,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有新意的观点,很有创意。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心理,来激发学生敢于不囿于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来。

(三)是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众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如写“水”这个题目,一般学生会从对水资源的保护方面立意,但给人面目陈旧之感。如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则还可以从水的脆弱与坚强想到人的脆弱与坚强,启发人们思考怎样做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与水有机结合起来,揭示“水滴石穿”的锲而不舍、“心如止水”的冷静镇定的水的精神等等。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多的挖掘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慎思、明辨的前提下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四、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狭窄;有的列出题纲到写文时却用不上„„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一)利用课文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比如,学习了《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记叙文后,可指导学生抓住这篇文章的主线“我的感情发展”学习写《一枝珍贵的钢笔》或《一张珍贵的照片》;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写《赞×××》„„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法,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写的文章能有一条比较好的思路。

(二)通过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结构方式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已掌握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的要素,那么怎样将记叙的要素比较自如地运用到所写的文章中去呢?在写记叙文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眼后,列出提纲,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学生完成这几项之后,文章大体脉络已经出来了,行文时就顺手多了。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议论文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出几个题目:《谈恒心》《谈毅力》《说勤》《谈勤能补拙》《说聪明》《天才来自勤奋》,讲清每个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去选择对路的题目,然后将确定的论点,以及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选择的材料)概括成提纲,写在成文之前。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选择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是能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而且也明确了这就是理清思路、分析问题的过程。

五、思维创造性的训练

写作离不开联想,联想往往能使文章别开生面,独具神韵。比如,科学家们从鸟的自由飞翔受到启发而设计出飞机、飞船,从鱼的上浮下沉受到启发而制造出军舰、潜艇等。正是由于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才有了可能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联想。联想是开拓思路、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方法,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联想开拓求异。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既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灵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

(二)通过“寻找联系”“举一反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面对这样的题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制约,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出现了何种局面”等问题上,即是说,他们对课文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如要打破旧框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可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厉王(相反)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相关)等。如此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在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的大脑中,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心理环境——思维振荡场,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根据——“优势灶”,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

六、灵活评价,激励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有目的地分层次在教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创造,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作文,我们的评价应该采取灵活的鼓励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色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因此,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教师应多方面正确地、客观地去评价,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的文章才有个性,才能创出新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看出现代教育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这一点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其意义就远非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解决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语文老师就更需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造灵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使学生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境界。

参考资料:

①《人民日报》2006年4月20日第四版。

②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③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

第四篇:作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作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李明

2015.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但适当的联想与想象也十分必要,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那么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恰当”二字。恰当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恰当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恰当的联系,就比较不恰当。恰当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规律(某些科学幻想类的想象也应当基于现实科学的基础上,让读者感到你的推想是可信的、可以接受的)。比如金钊的作文所想象的张叔叔因吸烟而发生的两个笑话,就合乎情理,但是如果他写道张叔叔为了吸烟而满街检烟头,就不恰当了,因为这不符合张叔叔这个人物的身份,太离奇了。

其次要在平时注意积累联想和想象的材料。同样是想象,有的同学就生动、有新意,有的就很干瘪、简单,个别同学甚至想象不出题目所要求的基本情节。按照作文的术语,就是有的同学联想和想象的材料丰富,而有的同学则缺少这些材料。材料来自哪里?一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联想和想象的故事情节可能是虚构的,甚至有的是神话故事,但是即使是神话故事里面的神仙、妖精,他们的动作、语言也是与普通人生活中的动作、语言相联系的,一提起猪八戒的贪吃好色,人们就会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的真实的人,反过来说,西游记的作者在描写猪八戒的形象时,一定离不开他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观察。二来自有心的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故事,注意积累间接的生活材料。你想一想,让你写一篇有关宇宙航行的科学幻想作文,你对宇宙航行的科学知识一点没读过、看过、听过,你能写好吗?本讲例文的小作者就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课本上、课外读物上的故事,把这些故事作为自己作文的材料,他如果不有心地阅读、积累,这篇作文就可能写不成功。总之我们一定要记住:联想和想象必须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结伴,平时要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浮想联翩、左右逢源、文思泉涌,写出好的文章来。

最后要注意,联想和想象的作文也要符合作文的一般要求,比如,题目、立意药新颖、深刻,要处理好篇章结构、详写略写,要使用好语言,运用好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等等。不要认为联想和想象,只要编出一个好的故事就能写出好作文,而不注意作文的其它要求,这往往也写不成功。我们特别要注意联想和想象也要有创造性,比如同样是看见一个圆,有的人想到太阳、月亮,有的人想到车轮,就比较一般,难于写出好的有新意的作文,而有的人想到雨中的一把小红伞,由此引发出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就比较新颖独特,有创意。有的人运用逆向思维,想到真正十全十美的圆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即使太阳、地球也不是几何上的正圆,所以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这就更有创意了。

第五篇:在作文中成长

在作文中成长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在我一年级就会了,可想不到竟然会在我身上发生了。

在我二年级时,我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每次写作文总会让我头疼,那时我总是想不出用什么材料写作文。又一次,我发现班上有许多同学拿作文书来抄袭,于是,我也加入了抄作文的行列。我为了避免老师的发现,我常常这本抄一点,那本抄一点,然后成了自己的。

有许多次,我尝试着自己写,可无论怎么写,都写不出好的作文,我觉得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后来,妈妈发现了,对我说:女儿,老师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多试几次,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

听了妈妈的话,我信心十足,每次写作的不看作文书,写完后拿给妈妈看,并牢牢记犯住错误,下次不再犯。渐渐地,我的作文从60到70,再到80。以后每次写作,我都觉得易如反掌,有时老师还当范文读,我心里甜滋滋的,我知道,这离不开妈妈的鼓励。

成长中,作文成了我不可少的一部分;成长中,作文成了我不可少的粮食;成长中,作文成了我不可少的一员。

三年级:你好包包yes

下载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题记在作文中的作用

    题记在作文中的作用 翻阅近两年的中考作文,不少佳作都运用了题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有一种责任是神圣的,有一种关爱是无私的。有生活就有关爱,有关爱就有感动。”(03年河北......

    想像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 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想象在文学创......

    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

    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四川 欧阳杰)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作文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

    想象作文中的求真务实(精选5篇)

    想象作文中的求真务实 古交十三小周小燕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在人们认识观世界、理解他人体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人们探索新领......

    感知能力在作文中的作用(合集五篇)

    作文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最能体现的是作文水平的能力,学生的作文能力好,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掌握就到家了,而作文水平能力弱,则学生......

    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高二语文组吕小军 我们总是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学生怕写作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

    让想象之花在作文中盛开_1_

    在语文教学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平顶山市叶县廉村镇中张新丽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只是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使知识进化的源......

    议论文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议论文结尾作用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一篇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文中的位置虽然没有开头那样显赫,但也不容忽视。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议论文的结尾更“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