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人社厅【2009】91号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
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
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晋人社厅发[2009]91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九年十二月三日
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
岗位管理试行办法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全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晋人职字[2009]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以下简称“二级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设置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核准和聘用管理。
2、全省二级岗位总量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体控制目标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确定。二级岗位原则上在规定的设置范围和结构比例内,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事业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核定到事业单位。
3、二级岗位人选的聘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设置二级岗位限额内申报和竞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工作实绩,鼓励创业、创新和创造。
4、二级岗位须有明确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和具体任职条件。
二、申报和竞聘条件
5、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已设置二级岗位的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可以申报竞聘。
6、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符合下列两类条件之一者,可直接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学术荣誉类条件:
(1)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负责人及以上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7)“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8)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
(9)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0)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11)文化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奖项类条件:
(1)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五)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三);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3)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4)国家级教练,且其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过奥运会冠军或集体项目获奥运会前三名;
(5)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7、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2年,并符合下列任意一类条件之一者;或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并同时符合下列任意两类条件各一者;或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并同时符合下列三类条件各一者,可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奖项类条件:
(1)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十)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五);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3)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4)获得省级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上(个人排名第一);
(5)获得国家部委(局)颁发全国性的文化艺术类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个人文化艺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一);获得国家文化艺术类一级学会(协会)的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作品一等奖2项及以上(个人排名第一);
(6)国家级教练,且其训练两年以上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奥运会前三名或集体项目获奥运会前八名,或者取得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冠军两人次以上;
(7)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国家级星火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
(8)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个人排名前二)。
项目及成果类条件:
(1)国家“973”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
(2)主持承担过3项及以上国家科研项目或6项及以上省(部)级科研、工程技术推广项目,并经省级以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3)以第一完成人获得4项及以上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被开发转化,且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
(4)主持育成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及以上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主持育成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5个及以上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5)项目研究成果为中央政府或有关部委采纳、推广应用,并产生重要影响者(第一完成人,并提供证明材料)。
学术荣誉类条件: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3)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4)中央直接联系的优秀专家;
(5)国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省以上重点学科中的主要学术技术带头人;
(6)山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人才;
(7)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或行业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以及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特殊人才。
三、申报和推荐程序
8、全省二级岗位实行用岗指标管理,申报、审核程序如下:
(1)省直属事业单位用岗计划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用岗计划申请,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市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用岗计划,按照管理权限,逐级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并向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下达二级岗位用岗指标。
9、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达的二级岗位用岗指标限额内,按以下程序组织人选申报和推荐:
(1)个人申请;
(2)事业单位组织资格审查、评议、公示,经逐级审查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推荐;
(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对受理的推荐人选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汇总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10、二级岗位人选申报材料:
(1)各市或省直主管部门推荐公函;
(2)《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选推荐汇总表》;
(3)《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申报表》;
(4)业绩、成果、获奖等有效证明材料。
四、聘用与考核管理
11、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的二级岗位人选,根据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由事业单位与之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
12、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晋人字[2004]102号)有关要求,对二级岗位聘用人员实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年度和聘期工作目标任务或聘用合同有关约定,以及科研成果、重大项目、创新创造为主要依据。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及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13、二级岗位受聘人员每个聘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聘期期满,经考核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可续聘;基本合格的,可给一年观察期,观察期满,经考核为合格以上的,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可续聘,仍为基本合格的,应予低聘或解聘;不合格的,应予低聘或解聘。
14、市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省直属以及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结果须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五、附则
15、本办法第6、第7条所定条件中各类学术荣誉、各种奖励、成果获得和承担项目完成的时间,原则上应在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以来。
16、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省直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可在不低于本办法规定条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制定本市、本部门、本单位二级岗位的具体岗位条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后实施。
第二篇:晋人社厅发[2009]92号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关于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晋人社厅发[2009]92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了推进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确定
事业单位在首次设岗时,其岗位总量按核定的编制数确定,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原则上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晋人字[2008]11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确定;其中对已超编的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性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可暂按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确定,今后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逐步使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控制在编制限额和规定的结构比例以内。
二、关于高等级管理岗位设置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中高等级岗位和受聘人员,除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或备案同意的外,必须以机构编制部门规定的机构规格和下达的领导职数为准,不得突破机构规格和规定职数设置较高等级的管理岗位。
三、关于未定机构规格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含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可由机构编制部门重新核定或确认,或者按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的单位领导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及等级。
四、关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首次设岗时,对根据组织安排从领导 岗位上退下来、未到退休年龄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其原担任的领导职务级别,明确其相应的管理岗位等级。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现任领导职数,在其调离、退休或因其他原因不在原岗位后,该岗位自动取消。事业单位首次设岗完成后,不再设置和核准此类岗位。
五、关于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实施办法》对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仅规定了全省总体控制标准,各系列、各层级、各层级内各等级间的具体控制标准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关于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聘用和管理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主要在市以上承担重点专业技术工作的领域和部门、单位中设置,并主要用于省级以上各类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的聘用,受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人员必须为在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设置和聘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核,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关于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单位的岗位设置
对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规模较小、人员较少或分散于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事业单位,如单独不便核定或计算各层级、各等级结构比例,经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主管部门可对这些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进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此规定仅适用于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不适用其他管理事项。
八、关于在不同类别岗位兼职人员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两类岗位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职的,要明确其主体岗位,并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 实际提出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其中对兼职人员的考核要综合考核其在两类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并以其主体岗位为重点;兼职人员聘用合同书中,所聘岗位填其主体岗位,同时对所兼任其他岗位职务要明确标注和说明;确定兼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其主体岗位为依据。
九、关于现行人员身份和岗位聘用原则
在岗位聘用中,符合岗位任职条件且通过竞争上岗,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可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十、关于首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设置管理
事业单位接收首次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相关的试用(见习)期和转正定级规定以及工资标准,从这些人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不确定工作岗位,试用(见习)期结束履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按相关规定明确其工作岗位和岗位工资待遇。对于国家或我省另有其他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新工资标准的时间
从全省正式部署这项工作开始,事业单位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经组织认定,从下月起兑现工作人员岗位工资。
十二、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前所任职务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级岗位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也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 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十三、关于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
十四、关于事业单位长期不在岗人员的处理意见
因本人原因长期不在本单位工作岗位的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在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回到原工作岗位,参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竞聘工作岗位,否则所在单位可以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十五、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的有关问题
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完成之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重新聘用手续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事业单位按新岗位确定其岗位工资待遇并履行报批报备手续。各事业单位每季度向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汇总报送《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报送日期为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前。
十六、关于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在首次岗位聘用中,要采取积极措施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现任岗位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对因受岗位数量限制而降低层级聘用的人员可暂时保留原层级最低等级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一个聘期,绩效工资按现聘岗位领取。在第一个聘期结束后,再参加正常的竞聘,按新聘岗位兑现 工资待遇,不再保留原工资待遇。
十七、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岗位设置审核手续需提交的材料
1、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的报告(报告中需写明事业单位的功能、职责、类型、确定各类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的依据,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情况等)(5份);
2、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文本(5份及电子文档);
3、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加注意见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山西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审核表》(各5份);
4、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单位的审批文件、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减编制的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5、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核准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管理台帐》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6、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核准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7、管理人员的任命(聘任)文件、有关部门的备案批复书;
8、技师以上工勤技能岗位聘任指标文件 ;
9、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三级医院、国家级重点中专等类似单位要报送相关证明材料;
10、按要求需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和数据电子版本。
十八、事业单位办理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需提交的材料
1、市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通知及经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3、《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
4、证明受聘人员符合相应岗位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5、工作人员在不同类型岗位兼职的批准文件;
6、受聘人员的身份证明材料。
十九、事业单位申请组织认定需提交的材料
1、认定申请(2份);
2、《岗位说明书》(以呈报单位汇总,1份);
3、经核准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各2份);
4、《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审核备案表》(1份及电子文档);
5、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2份及电子文档)。
第三篇:3.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办法(试行)
附件3 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办法(试行)
(内人社办发〔2013〕126号)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内人发〔2007〕1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在编在岗人员。
第三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以下简称“二级岗位”)是自治区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条件控制、统一核准和聘用管理。设置二级岗位的单位,其岗位设置方案须经自治区主管部门或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头市公务员局)审核同意后,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第四条 二级岗位人员的聘用,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注重业绩,鼓励创业、创新和创造的原则。专项聘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第五条 拟聘用二级岗位的人选,原则上从聘用在本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人员中产生,采取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盟市或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审核与同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第六条 二级岗位名称参照国家制定的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确定。具体名称如下:
(一)教授二级岗位;
(二)研究员二级岗位;
(三)主任医(药、护、技)师二级岗位;
(四)推广研究员二级岗位;
(五)高级工程师二级岗位;
(六)研究馆员二级岗位;
(七)一级演员(编剧、导演、艺术评论、作词、作曲、指挥、演奏员、舞美设计、摄影、录音、剪辑、美术、书法)二级岗位;
(八)播音指导二级岗位;
(九)高级编辑(记者)二级岗位;
(十)编审二级岗位;
(十一)译审二级岗位;
(十二)国家级教练二级岗位;
(十三)正高级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二级岗位;
(十四)中学正高级教师二级岗位。
第七条 申报聘用二级岗位人员应当遵纪守法,政治素质高,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突出的工作业绩和一流的学术技术水平,且身体健康。
第八条 已聘用在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受聘用年限的限制,直接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一)项目及成果类:
1、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主持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6、训练的运动员取得过奥运会冠军或集体项目获奥运会前三名的国家级教练。
(二)人才及社会影响类: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4、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5、全国农业英才奖获得者;
6、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7、“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8、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9、“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三)奖项类:
1、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五)或二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三)或
三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二);
2、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3、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政府奖个人排名第一);
4、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5、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二);
6、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7、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第九条 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满12年,且现聘用在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并具备下列任意三类中之一者;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满9年,且现聘用在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并具备下列任意两类条件中各一项者,可直接申报竞聘二级岗位。
(一)项目及成果类:
1、国家“973”计划项目一级子课题主持人;
2、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主持人;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主持人;
4、国家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负责人;
5、国家本科(高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持人;
7、训练的运动员取得过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冠军两人次以上的国家级教练。
(二)人才工程类:
1、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选);
2、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人才工程人选;
3、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人才工程人选;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三)奖项类:
1、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七)或二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五)或三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三);
2、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二)或二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3、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政府奖个人排名前二);
4、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5、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二)或二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6、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二)或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7、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8、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9、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10、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1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第一)。
第十条 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满9年,且现聘用在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申报竞聘二级岗位的人员,由各盟市、自治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在不低于以下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具体条件,并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议,确定拟聘二级岗位的人选。
(一)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有重大科学发现,或在理论、方法上有重大创新,其发明、创造成果达到国内或区内领先水平,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后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被引用率较高,对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业内公认的全区一流专家学者。
(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理论,对该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解决了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难题,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业内公认的全区一流专家学者。
(三)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主编正式出版高水平教材或出版高水平专业著作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为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具有本学科领域内很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并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业内公认的全区一流专家学者。
(四)在工程、农牧业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在该领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内公认的全区一流专家学者。
(五)在医疗(预防)卫生事业中精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有重大科学发现,或在理论、方法上有重大创新,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业著作,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够解决重大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业内公认的全区一流专家学者。
(六)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繁荣和发展我区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艺术家、专家、学者。
(七)在新闻出版专业技术工作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出版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创作生产一批精品力作,为我区新闻出版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为公认的一流专家学者。
(八)其他与上述条件相当的专业,由行业主管部门比照上述基本条件,研究制定具体的评议条件。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的同一成果获得不同层级奖励的,在申报竞聘二级岗位时按所获最高层级奖励计算,不累加计算。
第十二条 二级岗位竞聘人选采取个人申请、逐级推荐、集中核准的办法进行。申报工作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个人申请,并填写《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申报表》。(附件1)
(二)申报人单位组织资格审查、评议,单位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并按行政隶属关系报送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头市公务员局)或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审核、公示(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或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示)。
(三)推荐人选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送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第十三条 二级岗位人选申报材料:
(一)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包头市公务员局)、区直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推荐函(内容包括:是否属于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二)推荐单位二级岗位核准文件,被推荐人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
(三)《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申报表》、《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
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2);
(四)推荐人选符合申报条件的业绩、成果、获奖等有效证明材料复印件,由审核人员签名并由推荐、审核单位加盖公章。
第十四条 经核准聘用二级岗位的人员,根据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由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办理岗位聘用手续,并与之签订聘用合同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岗位等级工资从单位聘用的下月起执行。
第十五条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有关要求,对聘用二级岗位的人员实行和聘期考核,动态管理。聘用为二级岗位的人员每个聘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聘用期满,经考核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报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可续聘;经考核定为1年不合格或连续2年基本合格等次的,应予低聘或解聘。
低聘或解聘后,其工资待遇按有关规定重新确定。
第十六条 盟市聘用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包头市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聘用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由直属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聘用在二级岗位人员的考核结果须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第十七条 向国家推荐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拟聘人选,从二级岗位聘用人员中产生。
第十八条 全区二级岗位的申报、审核、评议、核准等项工作不向申报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九条 对聘用工作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追究相应责任。对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5年内不得申报。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柳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柳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桂人发〔2008〕8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是全市事业单位重点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在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等单位设置,专项用于培养和引进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的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根据我市社会事业单位发展和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统筹安排设置。
第三条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结构比例数应控制在各委办局、各市直事业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30%以内。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含量高的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聘用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单位可提高5个百分点。
第四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拟聘人选,原则上从本单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现聘人员中产生,应聘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本办法规定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设置了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事业单位,其专业技术人员可申报三级岗位。未核准设置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但确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人选也可以申报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拟聘用到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身体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在本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条件;
(三)任四级专业技术职务6年以上,首次聘任时,任四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第七条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的其他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制定,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八条
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聘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定期申报、集中核准的办法,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竞聘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一般采用同行评议、学术技术综合评价、组织考察等方式进行。申报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拟聘人选的程序是:
1.个人申请。在本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职数限额内,凡符合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申报条件的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均可自愿提出申请。
2.资格审查。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的正高级职称资格、受聘时间、各类人才证书及获奖证书等情况进行审核。
3.公开述职。凡申报三级岗位人员,均须在单位较大范围的会议上就受聘正高级职务以来的业绩情况进行述职,再进行民主测评或推荐。
4.竞聘。单位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或专家小组对拟推荐人选进行评议。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少于50人的,应至少邀请3名以上本行业专家参与评议。
5.推荐公示。单位研究拟推荐人选,对确定的拟推荐人选必须在本单位进行7天以上公示。
6.核准。单位公示无异议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予以核准。
第九条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人选申报材料:
1.单位推荐函。内容包括本单位三级岗位核定数、目前实际聘用人数、提出申请人员资格情况、评审情况、单位研究情况以及公示情况等;
2.《柳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审核表》(见附件);
3.业绩、成果、获奖、受聘年限等证明材料。
第四章
岗位聘用和管理
第十条
各单位对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的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选,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岗位聘用手续,变更聘用合同。
第十一条
对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人选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考核分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低聘或提前解聘;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续聘,其工资待遇按新聘岗位的等级确定。
第五章
纪律与监督
第十二条
专业技术三级岗的竞聘实行回避制度。聘用工作组织成员、事业单位负责人员在组织实施竞聘专业技术三级岗时,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竞聘结果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竞聘上岗过程中违反干部人事纪律及本办法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和纠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十四条
竞聘上岗中违规违纪或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竞聘结果不公平公正的,竞聘上岗结果无效。
第十五条
聘用工作组织成员违规违纪,应当取消聘用工作组织成员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竞聘人员违规违纪,取消竞聘资格或者宣布聘用结果无效;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其他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影响竞聘结果客观公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向自治区推荐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选,原则上从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人员中产生。
第十九条
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申报工作,要严格政策、稳步实施,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宁缺毋滥。对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5年内不得再进行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申报。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管理实施细则
晋人职字[2009]9号
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和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晋人字[2008]1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1、《山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实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须按照本实施细则对专业技术岗位进行设臵并管理。
2、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在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层级、等级内,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对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管理。
3、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本实施细则,结合国家和我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指导意见,做好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4、事业单位在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的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内,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设臵本单位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二、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
5、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只能在专业技术、管理或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中,确定其中一类岗位作为本单位的主体岗位。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要区分主、辅系列。主系列只能是科研、工程、农业、卫生和各类教师,或与事业单位承担的主要职能相一致的系列之一。各类型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应考虑岗位与人员的匹配情况按以下办法确定。
(1)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在岗正式职工未满编的,按不低于单位工作岗位总量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酌情确定,其中辅系列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30%以下酌情确定;满编单位,暂按在岗正式职工的实际岗位情况确定,以后逐渐规范到位。
(2)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在保证管理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50%的前提下,按实际需要确定。
(3)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在保证工勤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50%的前提下,按实际需要确定。
6、专业技术岗位从高到低设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级,十三个等级。高级岗位共七个等级,其中:正高岗位设四级,即一至四级,副高岗位设三级,即五至七级;中级岗位设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设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士)级岗位
7、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三个层级岗位的结构比例,全省的宏观控制目标为1:3:6。事业单位各层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的确定,根据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
(1)全省各类高等院校,按照《山西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臵及结构比例管理办法(试行)》(晋人职字[2000]58号)执行。省、市级党校等参照执行。
(2)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山西省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臵及高、中、初职数结构比例控制意见(试行)》(晋人职字[1999]27号)执行。技工学校、县(市、区)级党校等参照执行。
(3)全省中学、小学、幼儿园,按照《山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臵及高、中初级职务职数结构比例控制意见(试行)》(晋人职通字[1997]172号)执行。
(4)全省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山西省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臵及高、中、初级职务岗位职数结构比例控制意见(试行)》(晋人职通字[1999]72号)执行。
3(5)其他行业一般事业单位,按照《山西省人事厅关于我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实行结构比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人职通字[2000]61号)执行。其中高、中、初控制比例调整详见附件一。
8、全省正高级岗位控制在高级岗位总数的10%以内,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1:3:6。正高级岗位主要在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的主系列岗位中设臵,管理、工勤技能型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中的辅系列岗位原则上不设臵(另有规定者除外)。正高级内各等级岗位设臵办法及比例如下:
(1)一级岗位作为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具有岗随人定的特点,相关人员不列入所在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范围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二级岗位主要在普通本科院校、重点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与推广机构、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工程规划设计院所和勘查单位、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市级以上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以及人才技术密集的体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中设臵。成人高等院校、普通专科学校、市属及以下技术开发与推广机构、具有国家乙级及以下资质的工程规划、设计和勘查单位、二级乙等及以下医院、县级及以下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机构等原则上不设臵二级岗位。
省重点本科院校、三级医院、省级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机构、省重点科学研究院所以及人才技术密集的省直体育、文化等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按单位单独核准。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2:3:5;
一般本科院校、省重点技术开发与推广机构、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工程规划、设计和勘查单位、以及人才技术密集的市属文化事业单位,按主管的市或省直部门统一汇总核准。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1:3:6;
二级甲等医院、市级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以及其他市属可设臵二级岗位的单位须按主管的市或省直部门统一汇总核准。二、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1:2:7。
(3)三级岗位主要在专科以上高等院校、二级以上医院、县级以上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机构等单位以及其他市属人才技术密集的事业单位中设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属及以下事业单位原则上不设臵。最高可设臵三级岗位的单位须按主管的市或省直部门统一汇总核准,三、四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4:6。
按上述控制比例统一汇总核准的正高级岗位,特别是其中的二、三级岗位,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要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在相应范围内统筹考虑,重点使用。
9、全省各事业单位副高岗位,即五至七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2:4:4。
10、全省各事业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即八至十级之间的控制比例为3:4:3。11:全省各事业单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十一、十二级为助理(师)级岗位,之间的控制比例为5:5;十三级为员(士)级岗位。
三、专业技术岗位核准、设臵与管理
1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核准方式。
(1)省直事业单位,高、中、初各层级岗位和各层级内的不同等级岗位,按单位单独申报核准。其中正高级岗位按本《细则》第8条第(2)、(3)款的有关要求视单位类型、规模大小等情况,单独申报核准或按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申报核准。
(2)市属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高、中、初各层级岗位和各层级内的等级岗位视单位类型、规模大小等情况,可按单位单独申报核准或按县(市、区)、市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申报核准。其中正高级岗位按市汇总后由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统一核准。各市在单位汇总时,须按本《细则》第8条的要求分类汇总。
13、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核准程序如下:
(1)省直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6(2)市直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各市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各县(区、市)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经县(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所在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实行垂直管理的省政府直属机构,其所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14、事业单位单独申报核准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须向核准部门提交如下材料:
(1)《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单独)申报核准表》(见附件二:表1)一式两份(附电子信息软盘)。其中高等学校填报《山西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申报核准表》(见附件二:表2)一式两份(附电子信息软盘)。
(2)编制部门核编文件的复印件和政府人事计划管理部门最新核准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管理台帐》复印件。
(3)主管部门的报告。报告中需写明事业单位功能、职责、类型,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确定的依据,人员构成情况等内容。
7(4)本单位最近一次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15、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省直各主管部门汇总申报核准所属事业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须向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交如下材料:
(1)《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统一申报核准表》(见附件二:表3)一式二份(附电子信息软盘)。须按本《细则》第8条的要求分类填报。
(2)《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申报单位情况一览表》(见附件二:表4)一式二份(附电子信息软盘)。须按本《细则》第8条的要求分类填报。
(3)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的报告。
(4)省直事业单位须附有关单位最近一次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5)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首次汇总申报核准本市正高级岗位数额时,只须按附件二中表3、4的要求,分类汇总填报截2009年3月底,有关单位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定批准正高岗位数额和在聘正高级职务的情况。申报工作须在2009年3月底前完成。
16、在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核准过程中,按照规定结构比例测算得出的不足1的岗位余数,按四舍五入原则归入相应层级和等级。
17、事业单位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根据确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设臵实施方案,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的要求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经县(市、区)、市、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按相应岗位兑现工资待遇。其中:市及以下所属单位二级岗位的人员聘用结果,须由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向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备案须填报《山西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见附件二,表5)一式两份,并附电子信息软盘。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各级岗位的人员聘用审核,须填报《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审核表》和《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情况审核花名表》(见附件二表
6、表7,须附电子信息软盘),并附其他必要的相关材料,如有关人员的相应任职资格批准文件的复印件或证书,计算机模块、职称外语证书、聘用合同复印件等。各单位进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用时,高、中、初层级内高等级岗位暂无合适聘用人选时,可暂时空缺,相应增加低等级岗位职数。
四、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18、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颁发的各系列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和《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晋人职通字[1999]58号)的规定执行。国家有职(执)业资格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须具有相应的职(执)业资格。
19、省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本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指导意见时,要根据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区别专业技术岗位不同等级的任职年限,从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应承担的岗位职责和所取得的学 术、技术业绩成果等方面,对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做出原则要求。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各部门、各单位在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在岗人员状况和事业发展需要自行制定。
20、原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被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时,原管理人员只能聘用到相应层级内的最低级;原工勤技能人员不得高于十一级。
21、本实施细则执行过程中,有关问题请及时与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联系。附件一:
一般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层级控制比例.doc 附件二:
表
1、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单独)申报核准表.doc 表
2、山西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申报核准表.doc 表
3、山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统一申报核准表.doc 表
4、山西省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申报单位情况一览表.doc 表
5、山西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doc 表
6、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审核表.doc
表
7、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情况审核花名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