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

时间:2019-05-14 10: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

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

太原

王子虎

大都督八面威风

用法:

(1)对照课本,一页一页过。该背会的背会。简略之处,可以补充明确。地图册也结合课本过一遍。

(2)复习时,要有意识的思考:某一课考试会怎么考?哪些知识能联系在一起考?什么图会考出来?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属于高频考点?哪些地方可能会考查历史认识和历史思维?(3)自信、严谨、冷静。

第11 课 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

P56(1)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2)民族区域自治确立的原因。(3)行政分级。(注意五大自治区广西、宁夏有“族”,另三个没有)。(4)意义。2.各民族共同发展。(1)政策。(2)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时间等;西藏成为重要牧区。(3)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4)西部大开发战略。(5)孔繁森援藏。3.**的册立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第12 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 与祖国统一大业 :

一国两制: 目的: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由邓小平正式提出。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施: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②澳门回归1999 年12月20日

港澳回归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认识: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2.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P64(能识别)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湾政策的演变

P65(1)新中国成立后

(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使命)明确提出 解放台湾的思想。(2)20世纪50年代

确立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

确立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P65 注意《薪传》表现了什么、台湾高度自治的表现)2.改革开放以后两岸关系进展

P66(1)台湾调整“三不”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2)两个民间团体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辜振甫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汪道涵

(3)1992年汪辜会谈

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3.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作用(内容大致知道即可)。

第14课

钢铁长城

1.海军的建立:(1)新中国成立前夕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解放军第一只海军)(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1971 导弹驱逐舰。

(3)1974 第一艘核潜艇。

(4)海军兵种。(如今中国有两艘航母)2.人民空军:(1)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蒋道平)(:2)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又制造各种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导弹部队(原名“二炮”,今称“火箭军”)1966年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77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2)1953年 我国政府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西藏问题,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互不侵犯 3.故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惠 5.和平共处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1953年 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日内瓦会议 1954年 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大展风采。(印度支那即今越南、老挝、缅甸)。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关系正常化

P80(1)中美敌对的原因、关系改善的原因。

(2)1971年,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3)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对抗结束。

(4)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外交新局面

(1)1971.10.25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建交热,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P82(2)2001.10.21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2001年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承办的原因(同外交成就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立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试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3)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成立、意义

P83(4)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意义。

(5)注意85页活动课前三段、活动目标,结合课文认真理解。(6)1997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也属于外交成就。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1.两弹一星

(1)1964.10.16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邓稼先)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64.6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10 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1970年 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1999年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3.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作用。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1.863计划

P94

(注意小字 为什么重视发展科技)

1986年3月,4位老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自动化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将 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2.互联网的作用和网络安全、文明公约。

3.生物技术。1999年,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1986年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年 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实施素质教育。

(3)1989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高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的繁荣。1956年的“双百方针”;著名作家、代表作。优秀的艺术作品代表作。2.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毛泽东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体育课列为重点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

(2)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3)从乒乓球(荣国团)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射击运动(许海峰),获得中国第一枚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

(4)1990年 中国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5)2008年 中国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6)P105小字提到的第23届奥运会、女排、李宁等。(7)P109 的曲目示例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变迁

(1)变化原因: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变化前后的表现(作比较)

(2)20世纪末,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制度变化的表现;社会保障制度趋向成熟的表现(几个具体制度的名称)。3.P115票证取消和14大的联系。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归纳

材料题考点归纳如下:

一、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

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1999年12月20日(澳门)

2、被割占出去的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北京条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3、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一国两制。提出者——邓小平,最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

4、一国两制应该坚持的最重要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84年中英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6、首任行政长官:香港——董建华、澳门——何厚铧、现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

7、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8、今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1997年7月1日-2007年7月1日)。对这一事件的感受:①中国百年耻辱得以血洗,作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自豪,高兴,振奋等。②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使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④香港澳门能够成功收回,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⑤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二、台湾问题

1、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3、台湾问题发展的几个阶段: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董事长

4、经过两岸的努力,目前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5、近年来两岸 已实现通航、通邮、通商、(三通)。2000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第三次握手。2008年6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会长江敏昆举行会谈。

6、目前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是: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和外国反华势力的干预。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元朝时、加强琉球的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8、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台湾被分裂出去的史实有:

1894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达半个世纪之久。抗战胜利后回归。

国民党内战失败后盘踞台湾,海峡两岸分裂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占据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9、我们中学生能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作些什么?

(1)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决抵制台独分子分裂国家的任何言论或行动

(2)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台湾的过去与未来。

(3)关注台湾的发展情况,以主人翁的心态来关心国家大事。

(4)可以以书信的方式来与台湾的小朋友联系,增强友谊。

三、十一界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目的:解决文革期间遗留下来的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2)背景:文革后,中央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3)性质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意义:为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

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3、在十一界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

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4、内容:(1)政治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经济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四、改革开放

1、时间:1978年。

2、开端:十一界三中全会

3、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部分。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4、特区:(五个)1980年设的广东省的三个: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加上1986年增设的海南岛。

其中,深圳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或“一夜崛起之城”。

5、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7、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

8、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978年——2008年),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1)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顺利回归。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到了提升。(2)两岸局势有所缓和,1993

年,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目前两岸已实现了三通(3)能够独立举办一些国际会议,如2001年亚

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举行。(4)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了

亚运会,第27界奥运会时,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排名第三的好成绩。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5)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0月,三峡工程顺利完成截流。(6)1986

年,863计划启动。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7)2006年10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事例说明了什么?有何感受?

答;以上这事例说明,我国对外开放决策的正确性,伟大性,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国家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有力保证。无数的事例说明,四、西藏问题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1995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后,坚赞诺布正式被册立为第十一世**。“金瓶 签”是事关民族团结的一件大事。

3、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顺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唐朝:以内地联系紧密

元朝:设理藩院,把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清朝:通过册封**和**及驻藏大臣等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西藏能够获得和平解放的原因:

①新中国政府从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希望和平解放。

②西藏各族人民拥护新中国,渴望和平解放。

③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坦诚谈判沟通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支持。

5、当前西藏面临的问题:

由于一些外国分裂分子的支持,3月14日,**(十四世)集团在拉萨发动了打砸抢烧事件,给西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在我过驻英,美,等国的驻外大使馆进行骚扰,冲击。在国际上发表各种言论,诋毁中国政府。其目的是想分裂西藏,造成西藏的独立。

**集团的这一行为,是严重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究其本质,是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应该受到谴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以任何借口分裂西藏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有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完整,并与各种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我们中学生要坚决抵制各种分裂言论,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并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五、有关土地1、1950年的土地改革 依据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目的: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时间:1950年冬开始——1952年,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见教材13页 2、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见教材42页。

六、法律

(一)宪法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国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体)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二)其它法律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七、为什么说邓小平是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或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有什么贡献?

答: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有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1982年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③1987年十三大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解决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八、军事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4、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

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路战队等多种兵种组成。

6、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第一架歼5型歼击机剪彩。

7、1966年,中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

九、外交(略)

十、科技(略)见17、18 课

十一、教育19课

十二、文学

十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十四、一五计划:19

53十五、2008

十六、人物十七、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

十八、体育

十九、社会生活

年——1966年)《人民公社、大跃进》 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 年——1976年)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所选出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你能说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A.56个 B.55个 C.54个 D.50个

2、中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A.中共成立时 B.筹建新中国时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中共“八大”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发展

4、我国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A.5 B.6 C.7 D.345、跳板同秋千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 妇女喜爱的一种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的传统体育项目。(见右图)

A.蒙古族 B.朝鲜族 C.藏族 D.傣族

6、长年居住在平均海拔4千米的高原上,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献“哈达”是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这个民族是

A.回族 B.哈尼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7、人们用这样的一幅挽联来悼念他,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他是:

A.雷锋 B.周恩来 C.辜振甫 D.孔繁森

8、西藏地区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1年

C.20世纪6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初

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第_____橡胶基地。

A.一 B.二 C.三 D.四

10、“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瘦也不胖;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这首民歌由 创作。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彝族 D.高山族

11、高瞻远瞩,首先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江泽民

12、中英、中葡联合声明分别于 年签署。

A、1997和1999 B、1985和1986

C、1987和1984 D、1984和198713、下图是一个让亿万炎黄子孙激动万分并将记过铭记在心的历史时刻,它发生在A.1945年 B.1982年

C.1997年 D.1999年

14、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5、右图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某代表团入场,这个代表团是

A.中国体育代表团 B.中国香港代表团

C.中国澳门代表团 D.中国台北代表团16、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17、“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A.沿海经济特区 B.台、港、澳地区 C.各地开发区 D.少数民族地区

18、有关“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由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

B.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C.首先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

D.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

1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哀歌《望大陆》反映了台湾人民希望:()

A.反攻大陆B.葬于大陆C.祖国统一D.台湾独立

20、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现在对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B.澳门C.西藏D.台湾

2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是在20世纪的A.50年代中期 B.70年代后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初期

22、常言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两岸关系上,提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23、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后 C.澳门回归后 D.香港回归后2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结束了海峡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1895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6年

25、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26、第一次“汪辜会谈”的举办地是

A.台湾 B.北京 C.香港 D.新加坡

27、在“汪辜会谈”中,汪道涵的身份是

A.台湾海协会会长 B.大陆海基会董事长

C.台湾海基会董事长 D.大陆海协会会长28、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得;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9、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

B.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

D.台湾当局阻挠台湾商人到大陆投资30、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这项浩大工程将把我国西部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长江三角洲。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多,(青海)海东地区130多万农民群众,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01年以来的3年,海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 年的增幅分别为11.53%、11.64%和11.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1.24%、11.27%和11.23%。

①材料一中提到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项目?

②结合材料二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3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82年 9月 22日早晨,我在从东京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 1842年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决条件。我们事先也商量过了,决定把谈判立场建立在英国至少对一部分香港领土拥有主权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此立住脚,然后把主权让出,以换取对香港继续管治的权利。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

材料二 “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小平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希望用两年时间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如到时还不能解决,中国将单方面作出宣布。”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人为制造的**,“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回归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周南《他才是中英谈判的首席代表》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②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③通过谈判,最后中英双方于什么时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问答题:

33、“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二句话进行说明。

34、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D 7D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D 15B 16D 17B 18D 19C 20D 21A 22A 23B 24C 25C 26D 27D 28A 29B 30C31、①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等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以至民族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32、①以主权换治权,继续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②单方面宣布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收回香港)。因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不能容忍自己的领土被侵占。③1984年底,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3、指的是在一个中国前提一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4、提示: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少数“台独”分子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少数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极力阻挠中国统一,纵容“台独”势力。但统一不可逆转,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强劲势头和两岸要求直接“三通”的呼声就是民心向所。“台独”不能得逞,统一必将实现。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

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B.中共八大的决议C.十年“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

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

失误()

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

种行为属于()

A.瞎指挥B.“共产风”C.高指标D.浮夸风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③要加强阶级斗争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

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

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

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

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

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A.香港已回归祖国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24.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③都处在奴隶社会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

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

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

26.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②都诞生于亚洲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个庞大帝国。其中就包括()

①古罗马的屋大维②迦太基的汉尼拔③法兰克国王丕平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8.10世纪时的欧洲,东边是繁荣的拜占廷帝国,西边是黑暗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国。二者之所

以区别如此之大,主要表现在()

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④

29.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②亚历山大东征③赤壁之战④楚汉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

①《马可·波罗行纪》 ②《天方夜谭》 ③《伊利亚特》 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6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4分)

33.活动与探究(12分)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

参考答案

1.C2.A3.B4.D5.A6.D7.B8.B9.C10.A11.B12.A13.D14.D15.C16.A 17.C

18.D19.A20.A21.C22.A23.C24.A25.C26.B27.D28.A29.A30.B

31.(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

(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32.(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

(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33.(1)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A.香港已回归祖国 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34.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的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个伟人的不同要求,也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邓小平把教育的视野引出了国门,引向了世界,引向了未来。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理解。(6分)35.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6.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1)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A.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D.“铁人”。

E.“两弹元勋”。

F.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H.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I.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J.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2)他们仅仅是历史的天空中闪烁过的几颗星,请你谈谈你答这道题的感受。(4分)37.活动与探究(12分)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C 22.A 23.C 31.(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32.(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33.(1)称大秦。

(2)中国的丝织品。

(3)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到洛阳进谒汉桓帝,送给汉桓帝象牙等珍贵物品。3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必须靠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35.(1)错误:1949年9月10日。改正:1949年10月1日。(2)错误: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3)错误:十一届五中全会。改正:十一届三中全会。(4)错误:温饱。改正:小康。(5)错误:28。改正:29。

36(1)A毛泽东,B黄继光,C周恩来,D王进喜,E邓稼先,F焦裕禄,G.雷锋,H邓小平,I袁隆平,J容国团。(2)略。

37.(1)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3)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下载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考试重点和提纲(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 第一单元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的成立, 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筹备新中国于北平召开了第一届政治协......

    历史期末提纲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0-13课)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 2、爆......

    201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考试

    201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教学总结1 20xx-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反思 教师:尹传圣时间:2012年7月5日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八年级历史教学任务,现将本期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以备今后教学吸取经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八年级历史......

    2015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5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拿 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