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时间:2019-05-14 12:4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第一篇: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2006—2007学年度 得分 阅卷人

1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合同法

1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战略方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14、实现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1980年B、1984年C、1988年D、1992年

15、解放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粉碎“四人帮”D、中共八大

16、以下对APEC会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C、它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

D、它是为加强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立的一个协商组织

17、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A、书籍B、报刊C、计算机网络D、广播

18、以前因粮食供应不足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人民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B、说明人们都有怀旧心理,对过去的苦日子念念不忘

C、说明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D、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由于原有制度存在明显弊端,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C、改革前后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费用支付均由国家和单位支付,均实行社会化管理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20、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A、邓小平B、陈云C、江泽民D、胡锦涛2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布成立,六个成员国中不包括()

A、吉尔吉斯斯坦B、哈萨克斯坦C、俄罗斯D、阿塞拜疆22、2001年7月我国申奥成功,取得主办权的城市和时间是()

A、北京、2006年B、上海、2006年C、北京、2008年D、上海、2008年

得分 阅卷人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上面这段话出自于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了什么?(3分)

(2)中美建交三原则具体是指哪三个原则?(3分)

(3)中美正式建交的于何时?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2)

得分 阅卷人

三、问答题(20分)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外交政策?(8分)

25、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其中“两弹一星”代表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高科技成果,它指什么发明?(3分)

(2)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一位领导人认为,新中国最有实力夺得诺贝

尔奖的科学发现是什么?(2分)

(3)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了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纲要,又被称为什么计划?并提出什么基本国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2分)

(4)“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0月15日指出的,这次成功发射的飞船被命名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叫▁▁▁▁▁。(2分)

(5)请你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发明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3分)

宿迁市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8分)

23、(1)上海公报(上海联合公报或中美联合公报)。1分

表明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2分

(2)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3分

(3)1979年,台湾问题。2分

三、问答题(20分)

24、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3分

(如学生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和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可酌情给分)

25、(1)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3分

(2)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分(如学生答,胰岛素或牛胰岛素给1分)

(3)“863”计划,科教兴国。2分

(4)神舟五号,杨利伟。2分

(5)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提高了我国的核防御力量和国防实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或回答,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仅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为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或回答,杂交水稻的培育,为粮食大面积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学生回答其它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并能说明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也可以得分)3分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大综合试卷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4、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5、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9、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

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1、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射第一枚进程导弹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2、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1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5、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C)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日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B)A、学以致用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3、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D)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4、1969年10月,欧洲有一场著名的足球赛,下列哪个国家的人不能看到现场直播?(A)A、中国

B、苏联

C、日本

D、法国

5、“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C)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工业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

6、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C)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7、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C)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C、“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C)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

9、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A)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10、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D)

A、东京

B、北京

C、纽约

D、上海

11、如果现在杨振宁再次回国探亲,问你:“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美国核物理学家)?”你应该回答是(D)

A、钱学森

B、钱三强

C、王大珩

D、邓稼先

12、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B)A、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3、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B)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14、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A、内蒙古

B、西藏

C、广西

D、宁夏

1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B)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16、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D)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

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17、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是指(D)

A.日本

B.越南

C.韩国

D.美国

18、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C)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19、新时期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A)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D、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20、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优秀运动员是谁?(B)

A、容国团

B、许海峰

C、李宁

D、邓亚萍

二、填空题

21、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王进喜,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2、“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江青、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全面内乱”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2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会议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4、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1976年秋,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四、材料分析题

27、阅读下列我国北方某地部分统计资料:

请回答:(1)1977年,该地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反而下降了,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搞政治运动,背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人民公社制度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

(2)试从地理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分析1999年粮食大幅增产的原因。

通过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风沙,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粮食增产提供了条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8、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

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解放战争(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五四运动;鸦片战争

(4)列举出上述三个时期的著名英雄人物:林则徐;董存瑞

(5)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先烈

怎样的革命精神?

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立志报国,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精神

(6)假如今天让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续写一段碑文,你准备如何写?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

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

(2)材料二制定后,党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针对材料二,谈谈当时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条社会主义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所以犯了一系列错误

五、分析探究题

30、[材料一]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材料二]江泽民在1997年3月26日发表声明:“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这种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是指什么问题?后来邓小平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政策? 祖国统一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能收回香港和澳门吗?说说理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陈水扁是鼓吹台独的“积极分子”,常与国际反华势力遥相呼应。请你以中国历

史研究所的名义发表一个声明,用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对台政策 的变化,并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清朝时,设台湾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要解放台湾。随着形势的变化,党和政府又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新时期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和平主张。历史昭示着一个事实,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目前,陈水扁和国际反华势力狼狈为奸,企图策划“对台政策”,这种丑恶行径必将遭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这种阴谋分裂祖国的活动必将徒劳无功。在此,我们正告陈水扁和国际反华势力尊重历史,认清形势,迅速停止所有反华行径,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决不允许分裂!

1-5 CDCDB

6-10 BD A AD

11-15 CCC A A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日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歌词的用意是()

A、学以致用

B、奋发图强

C、知耻后勇

D、居安思危

3、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战争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4、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标志着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是在:()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A、无条件没收

B、走合作化道路

C、走集体化道路

D、公私合营

8、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9、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因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大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10、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A、人口多

B、面积广

C、设备齐

D、一大二公

11、“铁人”王进喜是以下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石油工业

D、航天工业

12、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时期的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13、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应为()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社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5、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16-20 DC A AC

21-25 DBCD 17、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④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19、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平等互惠

D、互不侵犯

20、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 APEC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

21、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2、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D、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制度

2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扫盲阶段

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24、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海洋高技术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29、“有一位老人”指谁?“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指什么?具体有哪些? 30、本来只是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成 “一夜崛起之城”的是什么?

31、改革开放政策是在会中正式 制定的。

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一: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见面,周恩来总理礼节性地伸出了双手,而杜勒斯却拒绝和周恩来握手。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

请回答下列问题:

33、在材料一中,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是因为他不懂礼貌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4、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主动和周恩来紧紧握手,其中的历史原因是什么?(4分)

35、1972年尼克松访华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签署了《

》,之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

(二)材料一: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材料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余光中 《乡愁》

请回答下列问题:

36、材料一中“┄┄┄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这种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是指什么问题?(1分)后来邓小平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政策?(2分)这一政策的前提是什么?(1分

37、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许多台湾人民都把大陆当作自己的故乡,两岸同根同源,请你列举出两岸在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至少3个)(3分)

38、为了推动和平统一,政府和个人都做出了贡献,请你列举出国家领导人或个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活动。(至少3个)(3分)

39、请你结合史实,发挥想象力,合理预测一下台湾问题的未来。

26、香港

澳门

27、英国

28、“一国两制”

1997年

1999年

29、邓小平

经济特区

海南岛、珠海、深圳、汕头、厦门 30、深圳

31、十一届三中全会

33、不是,他们的行为代表国家,当时美国尚未同中国建交,仇视中国

34、由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被迫改变对华政策

35、《中美联合公报》

一个中国(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6、台湾问题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前提是“一个中国”

37、(可以从民俗、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经济等各方面,言之有理即可,至少三个)

38、(可以举例邓小平“一国两制”、汪辜会谈、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反分裂法》、连战、宋楚瑜等人大陆行,)

39、(发挥想象,言之有理即可,但祖国统一是全民族的希望和不断努力)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15年1月21日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总体来看命题者注意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立意,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难度较大。从考试结果来看一个对历史有着很好的兴趣、注意思考的学生,和一个只是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成绩上会显示巨大的差异。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选择题注重在变式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出题者通过创设情景变更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角度,以突出对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的考察。其中在变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史料的引用漫画、地图、时间标尺变式较为新颖、丰富。

2、出题者还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注重对历史事件根本原因如:5.、17小题;事件的本质目的如2、3鸦片战争题;现象反应的本质如:27张謇题;历史事件的原因如28题。注意对知识易错点的考查如:26《南京条约》题,注意历史事件的纵向比较如:《马关条约》题。还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再认如:

3、15,17题。

3、注重从宏观视角考察以及课本内容考察。如:非选择题26题,27题28题及29题反映的事件有很好的概括性。

二、答题分析

本校八年级参加期末考试人数413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35.9分。班级最高平均分42分,班级最低平均分26分。学生个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4分。80分以上人数只占3.8%,60分以下人数却占19.6%。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第7、10、11、12、15、16、17、小题上。

第 7题,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时间上混乱。第10题,对辛亥革命叙述不理解。

第11题,错误率最高,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分不清。第12题,是已经做过的题目,不知道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第15题,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理解。

第16题,错误率很高。学生对课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不清楚。

第17题,对漫画所要表达的历史事件不了解。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几乎没有学生做全对。

27题失分较多。大量学生失分在于对洋务运动表述不精确。(2)审题不细致。28题,部分学生失分,在于对抗日战争的不理解,答非所问全错。许多学生做题疏忽。

29题也是失分重灾区,对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内容不理解。试题商榷之处:

1、从考试最终成绩来看,是否略难,是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是个打击。

2、考察比例不够均衡。

3、一些题目偏考老师的教学深度较多。

三、教学反思

1、老师们教的很认真,学生背的很辛苦,成绩却如此之低,真的难以交代。如何从知识的背诵,转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2、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挖掘“为什么”,想办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抓住历史事件最核心本质特征、根本原因等。

3、平时教学要多从宏观角度、阶级类别角度总结、归纳历史事件。

4、要培养学生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注意思考的同学考分很高,而对历史学习没有热情,靠临时死记硬背的同学则考的很差。

5、要有充分的有深度的练习。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6、要注意运用课本小字部分教学,以及把彩图、照片充分运用在教学中。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试卷

:密

号 座

线

:名

姓内

:级班作

名:校2008—2009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末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请正确的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A、1949年10月1日B、1949年8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49年7月1日

2、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届国家主席和总理分别是()

A、毛泽东,刘少奇B、毛泽东,周恩来

C、江泽民,周恩来

D、刘少奇,周恩来

3、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奇瑞汽车公司

D、沈阳飞帆制造厂

4、在哪一届会议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十三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四大

5、下列哪个城市不是1980年确定的经济特区()A、深圳

B、上海

C、汕头

D、厦门

6、“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由下列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刘少奇

D、江泽民

7、“一国两制”是针对哪个地方提出的方针()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8、我国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合法席位()

A、23届

B、25届

C、26届

D、27届

9、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获得者是()

A、容国团

B、李宁

C、许海峰

D、马琳

10、北京申奥成功的具体时间()

A、2001年7月1日

B、2002年7月13日

C、2003年8月13日

D、2001年7月13日

二、填空。(每空3分,共33分)

1、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解放战士,石油战线的“铁人”,都是英雄模范人物。3、1984年,我国又开放了、、、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年月,我国如入W70。

5、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大学。

三、问答题。(37分)

1、请你谈谈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认识?(17分)

2、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应用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请说出它的影响。(20分)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2017年——2018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考号: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2017·内江)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 B.英国、俄国 C.法国、俄国 D.美国、英国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沙俄 D.日本

4.见下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A.林则徐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

5.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一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一一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民族、民权、民生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9.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两位著名人物是()

①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张之洞 ④谭嗣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1.(2017·襄阳)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12.(2017·齐齐哈尔)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虎门销烟 1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 维新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④③ 15.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6.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和求富 B.民主和自由 C.自由和平等 D.民主和科学

1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魏源 B.严复 C.李大钊 D.胡适

18.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9.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20.(2017·巴中)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 21.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五四爱国运动 ③南昌起义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2.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昌起义

24.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指()

A.上海 B.南昌 C.庐山 D.井冈山 25.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地区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材料二

材料三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四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材料五

材料六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4)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5)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五的漫画,判断它的含义是什么。

(6)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他的话反映了列强对哪里的抢劫?

(7)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伟 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9.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 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 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 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请完成:

(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3)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4)“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5)“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5)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

2.【答案】A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英法两国在美国和俄国的支持下,寻找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故答案为A。

【点评】分清四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扮演的角色,结合选项做出判断。

3.【答案】C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常考题目,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小。

4.【答案】D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邓世昌,他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邓世昌的事迹。本题难度不大。

5.【答案】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奴仆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6.【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A.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B.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侵华战争。

7.【答案】C

【考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答案选C,A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核心主张,B项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D项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口号。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

8.【答案】C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阻止条约签订,发起了公车上书运动,这一运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之后,成立强学会、创办报纸,宣传变法。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作用。本题难度较易。

9.【答案】A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康有为、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梁启超的历史功绩。

10.【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是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政治改良运动,目的是变法图强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B项是辛亥革命的目的,与戊戌变法没有关系,ACD都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

11.【答案】B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知道,孙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2.【答案】A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故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武昌起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13.【答案】A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BCD是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4.【答案】B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19世纪60――90年代,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1915年开始,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④ 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这些口号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化的探索。

15.【答案】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其作者是陈独秀,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新青年》的创办者陈独秀的准确识记。

16.【答案】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选择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17.【答案】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十月革命后,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8.【答案】B

【考点】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其他三项都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B项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没有起到促进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的作用。所以答案选择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废除的知识点。

19.【答案】B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提议,并把中国的青岛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重大失败,消息传到北京,长期积压在人民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五四运动爆发,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

20.【答案】A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北京举行示威游行,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之后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中这种“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就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概括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21.【答案】C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五四爱国运动是1919年,南昌起义是1927年。故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排除ABD,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2.【答案】C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C项符合题意。A项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B项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由此分析ABD三项不符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

23.【答案】A

【考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反映的就是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24.【答案】D

【考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分析】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冈山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5.【答案】A

【考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认识。

26.【答案】D

【考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二.材料分析题

27.【答案】(1)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2)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上升趋势。(3)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4)俄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北京。

(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中《南京条约》的签订,致使英国资产阶级想到与中国的开放贸易像发了疯似的,据此判断其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据此分析回答第(1)题。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及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激增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三的图片链接所学直接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四的描述链接所学可知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据此回答第(4)题。根据材料五漫画中的“CHINA”及着装各异的列强各国,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据此回答第(5)题。

根据材料六的出处“庚子”“1900年”判断瓦德西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来到中国,据此链接此次战争的影响回答第(6)(7)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图、文、表史料,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答案】(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2)《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钊》。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观念,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后期内容的认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9.【答案】(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外争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2)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五四精神:①忧国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③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第一问,通过材料分析答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导火线;第二问答出五四运动的影响及意义,第三问答出五四精神。

【点评】考查五四运动

30.【答案】(1)义和团运动。(2)《辛丑条约》。

(3)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

(4)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5)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史实的识记。(1)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一子目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中的内 容:“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义和团运动先后在山东、直隶等地广泛开展起来。”“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他们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可知,材料中“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2)依据“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俄、法、英、德、意、奥、美、日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可知,材料所指“不平等 条约”的名称是《辛丑条约》。(3)“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的危害有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4)依据“条约 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可知,《辛丑条约》中关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规定,明确表明了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 国的工具,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5)依据“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可知,《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概况和影响。

下载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推荐)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复习,进一步提高八年级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八年级历史本学期内容多,而且课时少(每周只有2......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桑镇二中 彭保卫 2008年元月23日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范文合集

    2012-2013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一、关于对试卷的分析 1、体现新课标理念,与中考精神接轨。 本次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凸显了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教学措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考生共有208人,其中35分以上60人,19分以上100人,平均分20.67。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

    历史试卷八年级5篇范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并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中)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B) A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B中国开始沦为半......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5-2016年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分析 (1)试题的评价: 张翠英 试题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的灵活性,实用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对历史......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从总体上看,今年八年级历史统考成绩比较好,及格人数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材料分析、问答试题都做得很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和判断题满分共50......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doc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 为了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对初二历史学科进行质量检测。下面从命题的意图、试题的基本特点、考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方面对本次质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