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阶段运用心里咨询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研1
《高三阶段运用心里咨询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研究》
阶段性总结
2011年12月
逊克一中
于娜
竞争是人生发展的加速器,它能给生命注入激情,激发潜能。在竞争条件下,人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竞争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和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为了取得优势,个人奖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和创造力。
班级情况简介,班级共有学生50名,中考成绩最好的是36名,中考前100名的学生13人,其余均为中考100——387名之间的学生,如何面对现状引领他们不断拼搏最终走向成功是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为此我发挥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科学备考。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高三阶段运用心里咨询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研究
二、采取的方法
(1)调查研究:把学生纳入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需要,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铸就自己班主任工作个性,做健康科学的研究。
(2)个案分析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经验筛选法:引进成功经验,更好的开拓学生高三复习策略的管理,调整好心态,以积极而又冷静的状态进入高效复习。
(4)心理测量和个别人心理疏导法:班主任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因地、因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促膝谈心,个别疏导等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和教育
三、本学期采取具体措施:
1、组建课题组
本课题研究起步于2011年8月,在得黑河市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后,我充分调动了我校心理教师和我的科任教师团队积极进行探讨研究,几个大家之力,逐渐使得本课题的研究走上了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课题的辅助成员组成如下:心理教师,科任教师 本课题只要想解决的问题是:
(1)高三学生的适应问题:学习心理指导、非智力因素培养,以及人际关系指导。
(2)高三考生梦想追求和自信心的培养(3)高考学生的考前的心理辅导辅导 大体上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针对每次测试进行现状调查; 第二步,对所获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第三步,研究分析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过程、特征与规律; 第四步,研究对学生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内容和方法以及对策。
因此,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利用班主任的优势,扩充了课题的的辅助成员,共同为我们2012届文科A班学生的高考加码。主要的成员有,校心理教师衣春风,我的科任教师刘景喜、许桂荣、杨红岩、韩忠、栾玉贤、方春梅等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以本本班50名在校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调查观察基础上,以有心理问题学生为重点对象。辅之以其他的个案对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本课题研究材料的基本来源。研究对象还包括影响高三备考的相关因素。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备考成长档案。
课题实验一开始,课题组就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查问卷,在高三学生用了“一个月后的我,高考后的我,上大学的我”图画测试,并存档,以本研究和咨询用,通过此种测试方式,有效的和学生沟通,激发学生对自己美好前途未来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同时还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有点”越多越好,把学生的自信心极大限度的激发起来。
对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测试,依据测量的结果解释,发现学习焦虑在8分的占受试者的百分之十左右,高分(8分以上):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针对这样的学生课题的成员实行包干制,分别帮助有学习焦虑的学生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目标,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焦虑是因为新课改形势下,对诸多学习科目产生厌倦,有的把高考看成是命运的转折点,有的学生是担负着全家的重托在学习,还有的大部分同学是文理兴趣明显的学生,对不喜欢的的科目产生的排斥造成的学习焦虑,例如,因为是文科生对数学有种恐惧感、焦虑等,都是学习焦虑的原因,课题组教师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心理疏导。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统计分析中发现,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和留守学生、从小在外住宿的学生中,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占比例较高,对人焦虑的高分(8分以上):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孤独倾向:高分(8分以上):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自责倾向:高分(8分以上):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过敏倾向高分(8分以上):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冲动倾向高分(8分以上):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针对这个心理测试,为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和留守学生、从小在外住宿的学生中的问题学生找到了突破口,找到了心理疏导的切入点。
研究初见成效,充满信心继续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把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高三阶段运用心里咨询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研究》
阶段性总结
2012年6月
逊克一中
于娜
如何根据心理咨询技能是高三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是高考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也是高三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学期我只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高学习成绩的引导方,运用心理咨询技能,为每个学生找到症结,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一起走向成功。
这个课题不仅为高三班主任提出了心的教育理念,也为实现新课程改革,转变班主任工作角色,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创造条件。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学生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了个体问题,共性问题在班会课和心理课上解决,个性问题做个体疏导和个案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提出了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高中生四大心理问题和烦恼,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心理疏导和教育的 “策略”研究。在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厌学心理、自卑心理、耐挫心理、人生价值观、代际沟通、异性交往等方面,重点进行心理疏导策略性研究的有效探索。
2、开辟了心理资料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咨询信箱、宣传橱窗,开展了心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探索了集体疏导和个别疏导的多种方法。
3、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理论素养。心理咨询主要流派的理论要点、方法技巧以及如何在学校心理疏导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心理教育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4、加强个案研究,致力于从心理层面上化解危机,密切同家长的配合,有效地避免了因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不良事故的发生,帮助和转化因心理偏执导致思想观点偏激、人生价值观偏差的人格障碍一起,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走出早恋误区多起。
5、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学生情商 有的学生学习不好,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影响所致。我们不断思考:怎样很好地促成学习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多次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如何让学生在多次考试所谓的“失败”中,不断鼓起勇气,不怕一次次的失败,勇敢的面对多次失败?所以我们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在学科中渗透,有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因为情商才是决定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6、强化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理念,将心理教育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中;树立了学生为目标理想努力的信念,怀着必胜的信心备战高考。
7、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课题组在实验对象中学期开展心理信息调查分析;抓住自己的阵地---心理咨询室。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坚持全天开放,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还设立了24小时热线电话,课题组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这个阵地,对前来咨询的特殊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零距离的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的特殊学生,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做好沟通,以平等尊重、保密、助人自助等为原则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沉默来应对或调节,抓住“火候”进行疏泄、劝慰、引导和鼓励。因为我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团委工作,和心理老师沟通后,在学校的校刊《白桦林》上开设了心理专栏,包括心理糖果屋,解决心理咨询信箱的问题,心理美文是心理教师以从容、淡泊、宁静文字作品为主的,让人获得心灵的舒缓的文章。设计了《白桦林》为高三学子专刊,营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8、心理课和学科渗透让课堂不再寂寞
我们征订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学校计划将心育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因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本课题研究中,不断地采取多种方法。如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三学生的考前辅导设计了《心向成功 收获高三》,针对高三学生选择专业的困惑设计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等团体活动课,并且请心理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都起到很好的效果。
9、为高考学生建立绿色通道.定期为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讲座,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高三学生轻装上阵.而这个调查的过程配合实际的教学和考试,有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信心,我还设计了“学生人生中三个阶段的辉煌”绘画配合文字设计,同学寄语互相鼓励。
10、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组织了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活动,在家长会上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和孩子做最深层的沟通
11、高三心语快递
高三学生是一个人生的关键点,由于学业的压力,成为了一个非常时期,所以让学生及时宣泄和倾述,也是心理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设计了高三心语活动,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写一封倾述信,抛掉烦恼,和自己心灵去诉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必胜的信念
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够把某件事情做得出色,并相信能够获得成功。与自信截然相反的一种心理品质则是自卑。如果一个人缺乏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给学习、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当一个人什么也做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越来越自卑,这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人就需要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心。无怪乎许多心理学家都将自信列入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中。然而,自信的作用不仅仅限于维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能刺进人获得成功,增强人的意志力,激发个体潜能的开发。
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了了一定的成效,班级50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38名学生过了普本线,并且有一名艺术生考了486分的高分。看到取得的成绩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二篇:2018年高考高三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2018年高考高三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做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第三篇:运用提问技能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运用提问技能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微格教学是提高在职教师教 学技能见效快的一种方法。提问 技能是教师运用出的问题,对 学生回答、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 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 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是学生思维的指挥棒。提问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参加微格培训后我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设计问题,并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让全体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教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设计问题才能恰到好处
教学,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通过教,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的问题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例如学习第四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例题(1)有7本书,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本?还剩几本?列式:7÷3=2(本)……1(本)。例(2)有7本书,每2本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给几个同学,还剩几本?列式:7÷2=3(个)……1(本)以前讲完这样的例题,我就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结果总有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把题的单位名称写错。这次在讲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认识到以前部分学生把单位名称写错,是学生没有把这节课重点难点掌握好。这次讲完例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道应用题都是平均分,都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但是它们的单位名称怎么不一样呢?”教师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正确的结论自然就产生了。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种不同含义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学生进一步地了解两种应用题的含义,知道了含义不同答案中的单位名称也有不同的道理。通过提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教“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因人因材,恰当的设计提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中,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容易,学生不需要多思考就可以回答,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设计的问题太难,超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恰当地设计课堂提问,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根据学生的认识范围和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求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激发学生需求的有效方法是创设问题的情境。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求和愿望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迫切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学习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静静地听,录音机里发出什么声音?孩子们瞪大眼睛侧耳静听,随着录音机内有节奏的”滴答、滴答……“的声音出现,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举着小手说:”这是钟表的声音“教师肯定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时间?怎样计算时间呢? “ 这样一问,孩子们回答不上来了。这时教师又说:”我们不会看时间,不会计算时间怎么行呢? “此时学习已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主动求知,积极地参与,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就会发展快提高的快。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循序渐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不能只满足教会了学生知识,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决定。在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动用己有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活动,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到终身受用的学与能力,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学习第一册《同样多、多些、小些》这部分知识,首先教师让学生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先摆3朵黄花,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3朵红花。然后教师问:”有多余的黄花吗“有多余的红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建立同样多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多些”。先摆2个桃子,用同样的方法摆3个苹果。教师又问:“苹果哪部分和桃同样多?谁是大数?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此基础再学习“少些”。先摆4个梨,再用同样的方法摆3个苹果,教师再问:“这回谁是大数了?谁是小数?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最后学生比较、观察这三幅图。教师再提出问题;“苹果和桃比是大数。苹果和梨比为什么又变成小数了?”这样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孩子们不仅明白了什么是“同样多”、“多些”、“少些”,而且也知道了:“同样多”、“多些”和“少些”是通过比较而得来的,不是一程不变的。教学通过有目的地提问解决了教学中重难点,也为今后学习各种加减类型的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悟出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才能有效地授人以“渔”使得法呢?关键在于在展示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地提问,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学会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第二册“补充条件”这部分知识。如题(1)学校买来10个篮球,_买来篮球和足球共多少个?(2)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30个,_买来多少足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会怎样补充这两道题的条件。按道理说这两道题就算讲完了,但教师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接着问学生“想一想,这两道应用题补充条件为什么不一样啊?”孩子们各抒己见,通过学生充分地说,总结出补充条件的规律。即:给应用题补充条件,即要看已知的条件,又要看所求的问题,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补充的另一个问题。如果教师讲完这道题后,教师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一年级小学生是很难悟出这个学习方法。恰当地运用提问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三、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设计各种水平的提问,让学生都参与,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回答难度低一些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学生有优、差之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听,有恰到好处的神色和亲切的目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回答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当学生回答问题感到吃力时,当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和认识程度加以引导和帮助;当学生回答问题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地调动他们回答问题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地调动他们回答问题和积极性,才能使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绝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问题。通过老师提问,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但是教师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恰当地设计并保护、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让提问当好学生的指挥棒,提高教学效果,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篇:合理运用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合理运用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案例】
教学构思:《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一课中识字量很大,有些字同音不同形,有些字不但同音字形也相近。根据这些难点我设计了多种识字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教学过程:
(以丁丁冬冬的对话引出本课的教学)……
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读“lín”的字呢? 生:林、淋……
师:我们把这些字可以叫做什么字呢? 生:同音字。
师: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字呢?
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地找到最好的方法。(竞赛识字)生1:根据部件记忆。生2:根据偏旁记忆。……
(学习读音为“yǒng”的生字)
师: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教过的识字方法学习“yǒng”字吗? 生:能。(声音洪亮)
师:那我就请你们同桌合作运用老师刚才教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新课教学快结束时,巩固识字阶段)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回音壁,好吗?
(回音壁:老师将以教学过的生字卡片交给部分学生,老师念到字的读音时,拿到该字卡片的学生就跑上讲台,高声教学生识字。)生(兴趣高昂):好。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本节课的识字教学都在活动中完成,学生的识字情况较好。【感悟】
寓教于乐是教师教学所必然追求的,而人 教版教材生字难、量大,又是教学重点,老师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寓教于乐,就必须在教学中想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让学生顺利识字、喜欢识字,那我们就从学生爱做的、喜欢的入手。在本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喜欢活动,喜欢游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去自主的识字,不但帮老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喜欢了识字,学生在课余也可用这些方法愉快地练习识字。
从识字教学来讲,我以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回音壁”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2、自主参与法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适当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见解,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3、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4、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
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青蛙跳高”、“优秀识字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较差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在识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教学,就能达到师生共益的效果。
第五篇:如何运用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运用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龙城第二小学 谭楷园
美术是种艺术,美术作品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运用鼓励教学的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艺术作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可以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下就如何运用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个性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有个性地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非常重要。同一幅作品,不同的审美者,不同的心境,不同情感个性,对作品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艺术作品,让学生的情感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个性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参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美术课上,鼓励学生自我参与非常重要,所谓自找参与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也不作示范,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反复触摸、琢磨、探索,自己去进行试验,去发现和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操作,从而发现制作步骤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制作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四年级的水彩画、中国画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去亲自去体验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注重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让学生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接触大自然,美术课我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写生,去学校植物园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造型特点,从而创作出丰富、生动的图案造型。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个性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使我所教学的年级跨度较大,但我还是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不管学生的作品画得夸张还是平淡,奔放还是含蓄,真实还是抽象,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艺术的表现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条条框框太多只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个性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此,在每次作业评讲时我会注意多表扬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给学 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同学们在平时的绘画中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更能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家乡风光”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或者到亲戚住的乡村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结合自己的观察,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美的感受,然后到讲台汇报。有的同学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幽静的塔山公园美;有的认为乡村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有的认为秋天金灿灿的稻田是丰收的美„„。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也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有的画水粉画,有的用线描淡彩画的形式画,有的以装饰画的形式体现„„个个都显得十分有个性与活力,并且较充分的体现了自己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