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02年,彭山县被列入全省37个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县行列,率先在眉山市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把“新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改革实验研究”作为课改实验的重点和三大主攻方向之一。针对传统教育评价“重甄别与选拔、重量化客观、重共性与一般、重静止的结论”的弊端,在思想和行为上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不断探索评价规律,初步建构起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对这一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及其有关因素中的状态与绩效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为了加快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3]2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参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川省郫县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在“多元智能理论”和相关“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彭山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彭山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彭山县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对全县2005和2006两届初中毕业生进行了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措施
(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三级组织机构
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县、校、班”三级组织。县教育局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各学校成立校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各班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其人员组成和职责为:
1、一级组织——县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教育局局长担任主任,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教育局相关股室负责人、部分中校长、教师、家长等组成。其职能是制定或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督学校评价程序,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质询、申诉和举报,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
2、二级组织——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校长负责,成员由教导主任、教师、家长等组成。其职责是制定学校评价方案,拟定出学校具体的评价程序,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3、三级组织——班级评价小组,由所在班班主任任组长,成员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3~5人组成,其成员在所在班授课或管理的时间不少于1年。评价小组在正式成立之前,其成员应向所在班级全体学生公示,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其中的成员持反对意见,应对该成员进行撤换。
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确定后报县评价委员会备案。
(二)确立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教育部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列出的6个方面基础发展目标为内容,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根据这6个维度,我们将其细化为22个评价要素和44个关键表现,制定出“彭山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表”作为学校实施评价的依据。(后附“彭山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表”)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法
1、实证材料和数据评价法。为了便于操作,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根据综合评价的内容要求,制定出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说明,明确反映各维度发展状况所要提供的相关实证材料和各等级在材料质量和数量要求上的具体评价标准。学校按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供的实证材料和数据,分ABCD四个等级评定各维度的等级,然后再将各维度的等级进行综合评定,以ABCD等级呈现。
2、学期和学年评价方法。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主要包含有:学生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体检表、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学年评语表、参加各类活动获奖证书复印件、探究实践活动记载、各类作品记载、学生自评互评记载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的系列评价表册)。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表现,注重对学生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成长记录袋由学校派人专人保管。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等方法,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按照综合素质表现评价表和等级标准,每学期进行一次初评、学年进行一次总评,第六学期进行综合素质表现终结评价。评价关注了学生的整体表现,客观公正,避免了以偏概全。
3、终结评价方法。评价小组将学生各学期、学年评价结果作为终结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标准,按照程序,对所在班级学生独立进行逐一评价。小组集中各成员的评价结果,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对学生的终结评价结论,对于重大分歧,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仲裁。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两级培训
为了保证评价工作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操作方法与程序等有明确一致的认识与理解。在正式实施该项工作前,由县级评价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学校评委会成员和班级评价小组组长进行培训。学校评价委员会再组织对本校相关人员的培训,使所有参评人员明确评价标准,掌握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方式
1、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初中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性评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整体描述,并展示学生的个人潜能和特长。第二部分为三年综合评价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级。
评价结果的公布。初中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每学年结束前的适当时候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布。毕业生终结评价工作在每年的4月底以前完成,评价结果在学生学业考试前的适当时候在全校公布。
2、评价结果的使用。学年评价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记入学生档案袋并交由学校专人管理,作为终结评价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学生中途转学证明材料,随学生档案转入就读学校。终结性评价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县、校两级评价委员会备案;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的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价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价记录备查。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全面反映,我们将其作为对初中学生毕业毕业评价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
(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四项保障制度
1、建立公示制度。在评价工作展开前,学校要将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方法和程序、评价结果使用、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和各班评价小组名单向学生、家长、社会公示。设立举报电话;评价工作结束后,将评价结果向学生通报,并全校公布,接受学生的质询。
2、建立诚信制度。为了防止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县评价委员会与学校评价委员会、学校评价委员会与参评教师要签订诚信协议。各级建立诚信档案,并以此纳入到对学校年终评估和教师师德考核工作。
3、建立监督制度。由县教育局纪委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及其他社会人士对综合评价操作程序不透明、评价结果失真,可向县、校两级评价委员会逐级进行举报或申诉。两级评价委员会要对举报或申诉作出答复或处理,并对各项举报、申诉及查处过程与结果作详细记录。
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
通过近五年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不断总结与反思,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对评价改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形成了我县较为完善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在思想观念、操作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产生了较为满意的综合效应: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以往的评价来,学校、考生和家长只重纸笔考试,一味关注分数和升学,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智慧、学识和情意及其内在结构。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思想和观念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习方法、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还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赋于了教育新的思想和观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我们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理念。我们通过构建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评价理论的学习、培训、实践,并及时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进行宣传报道,已在我县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社会氛围。几年来,我们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有效地综合性评价,在评价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思想和观念有了实质性突破,“先做人,再升学”的意识已经形成,综合素质评价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后,学校自觉开齐开足了课程,教师更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潜能的开发、过程的进步,更加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学生学习兴趣广泛,偏科现象不断减少,每个学生更加重视自生人格的培养和提高;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且更关注孩子的品行修养和全面发展。不合格,就不能升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学生升入高中的一道门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改变了传统的升学制度,有力地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
(二)操作方式的突破
我县初升高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道门槛,一张试卷论成败的考试体系结束,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与特长、运动与健康等多方面的测评,来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如何评价,就必须解决操作方式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不断总结校正,并形成了如下操作策略。
1、评价依据。初中生综合表现记录袋,主要通过以下六项资料予以体现。
(1)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各学期各学科期末考试综合成绩。
(2)关键的表现性作业。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的背景所完成的真正任务,如探究报告等,学生每个学期至少提交一份自认为最能体现自己的作业。
(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次数、参与的类型、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后的成果、参与后的个人感悟(如对自己的影响等)。有关证明材料或资料由学生自己提供。
(4)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参加各级(国际、国家、省级、市县级、学校级)各类(音乐、美术等类型)比赛、竞赛的获奖或者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等。
(5)自我描述:即学生对于自己的一个整体性评价。每学期提交一次,字数大约在100~300字左右。(6)关键他人评语:班主任所给出的评语。
2、评价的内容。以《教育部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6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彭山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所列出的22个要素及44个关键表现为基本依据,作出对学生最终评价结果。
3、评价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通过学生对照22个评价要素以班为单位在进行自我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小组要尊重学生自我评价,并在学生互评和综合表现记录(成长记录)的基础上,各成员逐一对学生进行独立评价,然后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时应注重对原始材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为等级制。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A—优,B—良,C—合格,D—待努力。每个评价维度按等级标准评出A、B、C、D四级,然后分别赋予每个维度等级A、B、C、D的分值为10、9、7、4分,算出六个维度的总分后,依据评价等级比例从高到低决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A、B、C、D等级。评为D等的应经校评价委员会审核,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并报县评价委员会批准。
5、评价等级的比例。A等占10%,B等占50~60%,C等占30~40%,D等要从严控制。2004年年末学校综合评估为一等奖的学校A等人数可上浮2%,三等奖的学校下浮2%。学校可对优秀毕业班A等比例实行上浮制。
6、学生综合性评语的撰写。(1)综合性评语要概括反映学生在三学年中在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方面的实际表现,并以文字加以定性描述。注意语言表述准确,言简意赅,关注个体差异,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2)综合性评语要展示学生的个人潜能和特长。如通过三年学习,发现学生在学科竞赛、音乐才能、表演技巧、绘画艺术、文学创作、语言表达、软件制作、程序设计、科技小发明、班务管理等多方面确实有突出表现的,应以简洁的文字展示其潜质和特长。(3)综合性评语须由班级评价小组成员集体研究,形成共识,并由专人认真填写。
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反思
在回顾与反思我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尽管在思想观念和评价方式方法上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评价效果,但是仍存以下问题需要进步去探索。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只作为初升高的一道门槛是不够的,还需逐步纳入升学考试成绩。那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究竟占中考总成绩的多大比例?
2、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中,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的方式,但受评价能力的限制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其评价结果可信度有多大?
3、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间跨度大(三年六个学期),评价内容多,工作繁烦,工作量大,怎样才能设计一套既科学合理、操作简便,又能保证其评价结果客观与公证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后附:《彭山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级_______班 学号_______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贴照片处(骑缝章)
住址
政治面貌
电话
担任职务
-------------------------评定维度
序号
评价要素
关键表现
评定等级
道德品质
爱祖国 爱家乡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等爱国活动;
2、无有损祖国、家乡及学校利益的言行。
爱劳动
1、积极参加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2、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爱科学
1、热爱学习科学知识;
2、事实求是,自觉抵制邪教及封建迷信活动。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1、对老师有礼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2、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为同学服务。
关心集体
1、珍视集体荣誉,积极维护集体利益;
2、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力争为集体争光添彩。
遵纪守法
1、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纪校规;
2、抵制违纪违规行为。
公民素养
社会责任感
1、关心社会和他人,乐于助人;
2、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自信自尊 自强自律
1、能自我接纳;追求进步;
2、能自我控制和约束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
正直守信
1、真诚待人,守信;
2、诚实,不作弊。
安全意识及 环保意识
1、具有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2、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和安全知识活动。
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及 态度
1、喜欢学习,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课堂内外学习态度端正,抓紧时间学习。
学习方法
1、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
计划与反思
1、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2、善于在学习中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提高。
独立学习
1、能独立思考;
2、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评定维度
序号
评价要素
关键表现
评定等级
交流与合作
合作探究 能力
1、主动地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能创造性地思考;
2、认真倾听同学意见,积极辨析观点,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团队精神
1、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2、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沟通与分享
1、能够尊重并理解他人;
2、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运动与健康
热爱运动
1、喜欢并积极参与运动;
2、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坚持锻炼身体。
身心健康
1、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2、心理健康。
健康的 生活方式
1、无不良嗜好;
2、讲究个人卫生。
审美与表现
审美情趣
1、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热爱并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艺术活动与表现
1、积极参加艺术活动;
2、能用各种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个人 潜质(特长)表现
总评 等级
评定 组成 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 签名
年 月 日
校长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第二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垣曲县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学校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机构健全了评定工作组织机构(1)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成员组成广泛,具有代表性。校长段红星任主任,副校长李银东副主任,成员有中层领导3人、教师代表2人、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各1人,共9人。委员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程序及要求》,任免评定小组成员,组织监督评定工作。
(2)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指导小组”。校长段红星任组长,副校长李银东任副组长,成员7人,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3)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班3人。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制定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完成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三、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评定委员会及下设机构成员向社会及全校公示,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向班级的学生公布,一周之内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个教师作为评定者,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替换。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和考核挂钩。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四、内容方法
1、评定内容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内容整合为六个方面:(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
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内容及其细化表现作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
2、评定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互评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的前一个月,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先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年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并在班内公示。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委员会备案。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
3、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 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原则上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占班级人数25%,并且评为A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班级学业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前40%的学生,各班级要严格控制这个比例,B级占50%,C、D占25%。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非常慎重,原则上学生只有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被评为D级,被评为D级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清楚明白地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做好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结果:
① 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结果来确定学生的评定结果。② 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评定的成绩来确定该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总评成绩。
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同学,严格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A级同学的名单,名额比例为25%。如若出现分值相同,同进A级又超过25%的情况,将参考这些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与材料裁定。25%以外的,总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总评成绩良的同学确定为B级。总评成绩为合格的定为C级,不合格的定为D级;也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予公正的评价。
(5)评定的记载: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档案。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学校对学生在初中学习三年来的基础性发展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毕业成绩以初中阶段三个学年评定的成绩之和来确定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
七、其他
本方案自2012—2013学年起执行,如与上级即将出台的评价方案有出入,以上级的方案为主,学校方案另行修订。
本方案的解释权属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2014年 9月1日
第三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确保我校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标准及要求 项目
等第
评价标准及要求
责任人
一、道 德 品 质
合格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3、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行为要符合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违反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而被学校记通报以上处分的,至今仍未撤消处分的。
二、公 民 素 养
合格
1、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2、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学校布置的各种有益的活动;
3、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1、在校期间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曾经发生不文明行为的,且在师生中产生很坏影响的;
2、经常去营业性网吧,看不健康书籍,有不正当交往,且经多方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学习能 力
合格
1、各考试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2、考查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3、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县级以上等级奖的;
4、被评为百优少年的。
5、在各种学科比赛活动中,曾获校级以上表彰的。
学部
不合格 学习成绩差,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
四、交 流 与 合 作
合格
1、平时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为实现目标探究合作的;能约束自己行为的;
2、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部
不合格
平时不与他人合作,性格孤癖,长期有自闭行为的;从不参与探究活动的。
五、运 动 与 健 康
合格
热爱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学习评价成绩较好,在校级以上各种体育竞赛中获奖的学部 体育组
不合格 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学习成绩评价为较差的。
六、审 美 与 表 现
合格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校内外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比赛中获奖的;
2、其他有突出表现的。
3、艺术课程评价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学部 团委 音体美组
不合格
没有完成艺术课程的学习,音乐和美术学科考核成绩不及格或较差的。
三、评价组织
为加强对我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确定学校的评价方案,制定学校的评价程序;指导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学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的纠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组织教师对全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对全校初中部教师和初中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和解释工作。
2、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监控学校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接受学校有关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处理。
3、班级评价小组:各班级要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课任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5-7人。小组中的学生成员不参与评分,但应参加实证材料审核,评价细则讨论等决策过程。
四、评价工作原则
一是“三公”原则。坚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保障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二是“三化”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均参与评价工作;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操作信息化。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及时把相关评价信息电子化,在评价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与客观性。三是“三结合”原则。坚持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评价方法与程序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每学年组织一次,第一、二学年在学期末进行,第三学年在5月底前结束,第三学年在评价时,既要参考第一、二学年的评价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发展情况。
1、资料建设。各班级要全面建设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
成长记录档案袋主要记录和收集学生日常主要行为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实证材料。实证材料必须是原始、真实、完整、全面的。学校建议主要收集以下八类实证材料:1)各类课程学生等级评价表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现的统计材料;3)关键性作品、作业;4)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5)各类表彰、奖励以及处分证明、证件;6)关键性评语;7)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认可的特长鉴定;8)自我成长计划和成长小结;9)《成长的足迹》;10)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表;11)家长通知书;12)学生荣誉申评表;13)《学生学习成长记录》册;14)其它有效材料。
2、评价程序: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先由学生本人作出自我评价,上交班级评价小组。然后按评价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最后评价材料如实填写于相应记录中,并将材料放入成长档案袋。
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鉴定。
2)学生互评:学生所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参与,集体形成评价结果。
3)教师评价:评价小组的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照评价标准,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量分。
4)结果合成:每个维度的评价,学生互评占20分,教师评价占30分,统一考试、考查等硬性评价结果占50分。学生自评不纳入结果合成,无统一考查的等级评价,学生互评占40分,教师评价占60分。
毕业生最终评价结果的合成:七年级评价结果占30%,八年级评价结果占30%,九年级评价结果占40%。
5)结果审定: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并负责解释。
6)反馈与公示:各班级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及家长,评定等级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由班级评价小组研究后给予答复。
7)监察与投诉: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也可直接向县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学校负责调查与处理。学校在接到投诉后1周内作出答复。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和请求复议;
8)对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降低标准,以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六、呈现与使用
1、评价结果: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两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价等级
1)综合性评语:学生自我评语,教师综合性评语。
2)评价等级: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对学生某一维度评价为D等级时应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须的交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核,对符合直接认定为A等级条件的,必须在学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方可认定。
3)等级比例:学和毕业生最终评价均以学校为单位划分等级,其中公民道德素养维度A等级不受比例限制,其他四个维度A等占实际参加测评人数30%,B等占35%,C等占30%,D等不高于5%。
2、评价结果的使用
1)用于指导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2)作为学校评估和监控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3)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4)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9、本细则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七、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
1、全体师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合理,要签订诚信责任状。
2、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一、二项等第均为“不合格”。
3、如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核实,将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挂钩。
以上细则未尽事宜,待后完善,解释权归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第四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八角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对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确保我校初中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标准、评价细目表(附后)
三、评价组织
为加强对我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初中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审核领导小组
组长:吴续香
副组长:叶华桥
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
具体办公:
主要职责:确定学校的评价方案,制定学校的评价程序;指导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学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的纠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组织教师对全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对全校初中部教师和初中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和解释工作。
2、班级学生评价小组:
组长:各班班长
成员:5——7名学生
3、教师评价小组:各班级要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课任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5-7人(其中班主任为组长,另由文科、理科教师各1名,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教师可交叉),参与评价的教师在该班级任课不少于一年,并且有良好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
四、评价工作原则
一是“三公”原则:坚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保障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二是“三化”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均参与评价工作;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操作信息化。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及时把相关评价信息电子化,在评价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与客观性。三是“三结合”原则:坚持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评价方法与程序
4月底前结束,5月中旬完成上报数据材料等工作。
1、资料建设。各班级要全面建设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
成长记录档案袋主要记录和收集学生日常主要行为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实证材料。实证材料必须是原始、真实、完整、全面的。学校建议主要收集以下八类实证材料:
1)各类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或终结性考试或考查成绩;
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现的统计材料;
3)关键性作品、作业;
4)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
5)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奖励证明、证件;
6)关键性评语;
7)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认可的特长鉴定;
8)自我描述。
填写内容主要包括学业成绩记录、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情况描述、学生特长发展的有关信息以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评价等评定等级和阶段性、总结性评语。
2、评价程序: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先由学生本人作出自我评价,经家长签字同意后,上交班级评价小组。然后按评价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最后评价结果如实填写。
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鉴定,并写出描述性评语,描述性评语应在100——150字内。
2)同学互评:每一位学生对照标准,对本班每一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价量分。
3)教师评价:评价小组的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照评价标准,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量分。
4)结果审定: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并负责解释。对学生某一基础性发展目标被评价为D等级或A等级的,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将上报县评价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
5)反馈与公示:各班级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及家长,评定等级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由班级评价小组研究后给予答复。
6)监察与投诉: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也可直接向县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学校负责调查与处理。学校在接到投诉后1周内作出答复。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和请求复议;
7)对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降低标准,以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六、呈现与使用
1、评价结果: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两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价等级
1)综合性评语:学生自我评语,教师综合性评语。
2)评价等级: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学生某一维度评价为D等级时应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须的交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核,对符合直接认定为A等级条件的,必须在学
校张榜公示15日后报县教委评价工作委员会审核认定。
3)等级比例:学和毕业生最终评价均以学校为单位划分等级,其中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维度合格等级不受比例限制,分为“合格”,“不合格”的方式呈现(凡受学校记过以上处分未撤消者或因违法犯罪被刑事拘留或判刑,或两维度中四项要素不合格者,维度成绩为不合格),其他四个维度A等级原则上不超过毕业生参加测评人总数的30%,评定学生某一方面为“不合格”时应十分慎重。
2、评价结果的使用
1)用于指导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2)作为学校评估和监控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3)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4)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细则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七、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
1、全体师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合理,要签订诚信责任状。
2、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一、二项等级均为“不合格”。
3、如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核实,将不再担任评价工作,并受到相应的处理,同时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挂钩。
以上细则未尽事宜,待后完善,解释权归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师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和《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初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具体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第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附件)反映,除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外,其它各项均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
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
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打等第,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
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凡符合基本标准者,视情况可得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D;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得A。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例如: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A:综合实践活动成绩显著,得到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其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A: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四级水平;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主力队员、市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主力队员;其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A:在校内外大型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含集体项目);参加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含集体项目);其他。
3.综合素质的总评:
(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为合格,其它8项中有6项以上(含6项)评为A,且无C、D者,总评为A等;
(2)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为合格,其它8项中有4项评为A,无D者,总评为B等;
(3)8项中有2项以上(含2项)评为D者,或本学年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者,总评为D等;
(4)其余的情况总评为C等。
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描述。
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此表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三、组织实施
(一)工作机构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名单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应包括明确的评价标准、清晰的评价程序以及相关责任人等内容),并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
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有条件的也可聘请家长或社会人士参加),班主任任组长,具体负责对班级中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二)评价程序及规定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按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的程序进行。
1.学生自评:评价前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评价方案》,广泛宣传评价目的、意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展示自己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对照《评价方案》的六个方面要求进行自我评定。
2.同学互评。全班(或小组)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班主任组织汇总。
3.教师评价。班主任牵头召集学科教师共同按六项考评内容逐条为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员应参加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考察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主动了解被评价学生的情况。
4.学校评价。各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综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意见,确定被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第,报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评价结果必须在班级公示。
5.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三)评价要求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每个学生每学期一张,并在六个学期表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三年的总表。
2.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学期的评价表、三年的总表,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
3.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4.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应在校园内公示15日以上。
四、保障制度
(一)公示制度。在开展评价工作期间,学校要将综合素质评价
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使用、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各班级评价小组名单等向社会公示,评价结果要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调查处理。
(二)举报和申诉制度。学校要设立举报电话,学生、家长、教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若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结果等环节的公正性存在质疑,可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领导机构逐级举报或申诉,评价领导机构要对举报或申诉做出答复或处理,并对各项举报、申诉及处理过程和结果作详细记录。
(三)信用记录制度。为了防止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对所有参与评价人员及学校建立信用记录,将信用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个人的年终评估。对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评价人员弄虚作假的,除取消其评价资格外,三年内不得晋级、评先,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查处,追究相应责任。
(四)监督制度。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质量评估,及时改进和纠正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不定期组织对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A等第的学生进行抽测。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评价程序操作的,一律取消其相应的等第,并将抽测学生的有关情况记录在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