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机智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教学机智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参考答案]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案例5]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案例11] “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
[案例12]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案例13]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案例14]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案例18] 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案例19] 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案例20] 欣赏“每一个”学生
--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质。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案例24] 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案例25] 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案例28] 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
[案例29]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那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都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试对上例作出分析。
[参考答案](1)珍妮的例子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观点。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且具有建设性,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人性就能够不断向善、美的方向发展。人总是追求自我完善。
(2)珍妮的例子表明: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3)珍妮的例子表明: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案例研究是科学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可以对现行的理论、政策和措施提供反馈,也可以从学校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发现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见解,从而找到改进学校工作的新的生长点。不同的研究者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有不同的话语系统。高等学校理论工作者擅长的是概念的演绎和理性的思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作为实践的研究者,最适合于他们自身用于学校研究的话语系统是案例研究。正是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清楚明白地阐明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决策,可以将教师明确的知识“内化”,将默会的知识“外显”。
三、如何答好教育教学案例题
答好教育教学案例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是答好题的基础。(教学案例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考察教育理论知识及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因此自身的教育理论功底是最基本的条件。本题中属于什么类型的案例?此案例的目的是什么?跟哪些教育理论有关?);其次是解题技巧,即如何分析教育教学案例,这是答好题的关键。(关键问题是什么?谁充当了主要角色?该如何充当?要围绕问题展开分析。需注意从两个基本角度进行分析:①当事者角度,不是旁人,要进入角色②教师角度,教育教学案例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教师的行为当然是关键。);最后是掌握答题技巧,这取得高分的手段。(答题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依据是什么?要寻求理论上的支持。)
接下来以县学科带头人评选教育教学理论试题为例作一分析: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也就是怎样教书育人方面的知识。
(2)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①信息能力。教师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②教学能力。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
④组织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许多案例都会涉及这方面内容)
⑤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包含一种扩展的专业知识能力)
(此外,还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与原有的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相比,现代教师将更富有创造性,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现代教育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此道题的设问与案例本身的关联性较少。
【案例三】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案例五】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
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五年级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从学着做。)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
(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
(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早就有教育专家研究过了,就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在办公室里等许老师来。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我想他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展的这么好,我一定要认真向他请教。
许老师来了,他说,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首先因为我们是中学老师,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要想向教育家式地进行实验研究,这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大量的调查来进行研究,也不现实。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再找几期进行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文章的,再看看当前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些文章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将这些文章复印下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根据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材料,对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然后根据教育学书的叙述,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很简单,你按照我的说法做,一定会有收获的。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
上课铃响了,我急忙走向教室,心中十分困惑:教育、教学研究就是这样的的吗?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这么简单?
1、你对案例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
2、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教研工作的有关知识:
(1)教研工作的必要性:A: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教科研能力。开展教育研究,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开放、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够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显然,这是专业研究者所无法替代的。B: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1)、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单凭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基础和原有教学实践经验是不够的,难以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把教育原理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育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2)、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开展教育研究,教师不再成为理论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理论运用与实践于一体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教育研究,研究的问题提出和假设完全是依照实践的需要,是实践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实践也为教育理论运用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实例,因此,教育研究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C、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2)教研工作的定位与方法:
A:定位:立足点-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生长点-改革创新出精品。B:方法:
1、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教师具有兼任“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研究技能之外,还要培养起研究的心向和责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研究者,要结合课题研究,解决自身工作中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1、蚂蚁唱歌(摘自《人民教育》)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参考答案
答: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1)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课改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教育理论要点(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学生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2、动物学校(节选自加拿大的一篇教育童话)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9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章,了解到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等等,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论文撰写等等,可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确定研究的问题”就把我难住了,我思考了很久,不是我想到的问题早就有教育专家研究过了,就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在办公室里等许老师来。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我想他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展的这么好,我一定要认真向他请教。
许老师来了,他说,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首先因为我们是中学老师,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要想向教育家式地进行实验研究,这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大量的调查来进行研究,也不现实。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再找几期进行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文章的,再看看当前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些文章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将这些文章复印下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根据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材料,对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然后根据教育学书的叙述,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很简单,你按照我的说法做,一定会有收获的。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
上课铃响了,我急忙走向教室,心中十分困惑:教育、教学研究就是这样的的吗?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这么简单?
1、你对案例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
2、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答案
答:
1、在动机上,许老师从事教学研究是以达到功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发表文章,而不是作为职业者和研究者的角度,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动机缺乏持久性;在方式上,许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没有自身的的实践,没有自己的创新,因而其教学研究是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特色的。
2、①要提高认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教师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多的,除了必学“两学一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本学科报纸杂志(至少订阅3~5种)外,还有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撰写的专著及教育教学理论。
②要要熟知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③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投身于教学改革。
④要要注重行动与研究的结合,要合二为一,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文章,要不断总结教学、教研、教改经验,写出一些有较价值的论文(含经验总结、实验报告),以指导学科教学。每篇论文应力求突破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⑤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教育研究务求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教师搞研究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从身边的问题入手,研究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以及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参考答案
答:(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教育理论要点 后进生的特点: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反复。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5、喝彩(摘自《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上海市的一位青年教师王红曾讲述过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内在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试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学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学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教育理论要点 后进生的特点: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反复。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7、三毛学数学(选自《教育必读》)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三毛在这样的侮辱和屈辱下,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器官全部封闭起来”,再也不能去上学,只能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感受到安全。从13岁到20岁,7年中三毛只与三个人说话,爸爸、妈妈和教她画画的顾福生先生。每个星期只出门两次,向顾福生先生学画。
1、试析案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2、反思教师观和学生观
参考答案
答:
1、教师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首先是教育的责任感问题。三毛的数学老师是个眼光锐利、思路清晰、责任感强的老师,但她具有的并不是一种教育责任感,而更像是警察、看守或猎狗的责任感。她的负责,表现在她发现了三毛学数学的问题,发现了三毛为学好数学运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发现了三毛6个100分是假的。于是她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解决三毛的问题。然而这样的一种负责其实并不是教育的责任感,因为教育的责任感是建立在人性、道德与良心的基础上,失去了这一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就失去了支撑,就成为非教育和反教育的东西。教育的责任感应始终闪烁着人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也不清楚,你们愿意在课下和教师一起查阅资料再共同探讨吗?”就这样一节没进行完的公开课结束了。
1、试析上述案例
2、你认为什么样的课才算优质课
参考答案
答:
1、一节没有上完的数学课,令人久久难忘,如果这位教师知识底蕴再厚一些,整堂课该多么完美!学生动手、动脑、合作、质疑、似乎都那么自然,知识传授水到渠成,而且对数学内涵也能揭示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教师对质疑迎刃而解,我相信这班孩子的课堂所得将远远大于按部就班接受老师循规蹈矩的教学所得,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呼唤优秀的教师,我们做教师的真应该博学多才,即使无雄韬伟略,亦必得才高八斗,否则真难立三尺讲台。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节课,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有了狼狈之处,这面子丢的值,先不说激发了教师求知求学之心,这位老师并没有为面子压制学生,就这不失为一节真实新颖的课,课是讲给学生用的,不是“表演”给谁看的,几年前,刚刚教育改革的时候,有人曾不冷不热地说:教师也吃青春饭了,做公开课的教师就是演员,只要有好导演,讲课者只要有一张青春的脸,甜甜的笑,脆脆的声,再有个好记性(记住教案)就能上一节好课„„。时间荏苒,现在我们呼唤的是真实,请教师由课堂的独奏者快点过渡到伴奏者吧,把主角还给学生,什么时候课堂上或欢呼、或沉思、或进、或退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主动性,教师成了组织者,伴奏者的时候,课堂的活力也就焕发了,让这位没有表演完的“失败” 教师做个开路先锋吧,让我们共同呼唤真实的课堂,正象苏格拉底所主张的: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师生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2、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带着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那么它就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堂优质的好课往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它的丰富性,跌荡起伏的多变性,而这些往往是学生创造的,而并非教师预料好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教师预先设定的想法,却可以引发辩论的焦点,擦亮探知的目光。课堂有了教师的“意料之外”也许才呈现了此起彼伏的求知的海洋,这才是真正的美妙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啊!
看似“失败”的一节课不但给教师的学识提出高要求,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实课堂的可贵,这节课更赋予了我们教师以后教学的使命,那就是培养好学生追求真理,既能互容又能互驳的肚量和勇气;营造一个融洽的学习气氛,激活几十个学生的思维,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培养的人才就不是书呆子了,课堂上将一呼百应、群呼群应、互学互通,把课堂变为研究会、交流场、辩论地。思考问题是多维的,求异的;提出问题是尖锐的有针对的;争论问题是滔滔不绝、各抒已见的;如果课堂上激活了每一个个体细胞(每个学生),那么课堂就会涌现出无限生机。
9、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北京市汇文中学的解海涛副校长给记者讲过一个难忘的故事。前年他带着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学生登山夏令营。吃饭的时候一个台湾孩子悄悄提醒一个北京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解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来之前我只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团结、爱国,没有教过吃饭要吃干净、小便要尿在池子里这样的小事情。惭愧!可是学校没有教,家长也没有教吗?”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理念教育。小孩子似懂非懂先被灌输了一通空洞的大道理,大学毕业工作了,还不知道基本的行为处事。宽甸县一所朝鲜族中学的校长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但是很多孩子却不不知道爱教室的门,7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②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积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③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④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0、初春的路---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
小蒋同学是初一时从黄岩转入我班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家境相当富裕。他从小倍受宠爱,常被带出去“见世面”,据说四五岁就开始学会了喝酒。平时下饭馆、去美容厅、穿名牌,十足的阔少派头。由于他目空一切,在家乡打架闹事,实在“混”不下去了。父母亲无奈之下将他转来上海读书,并寄宿在一位老师家中,希望他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刚来的小蒋犹如一匹放荡不羁的野马突然被套上笼头一样,怎么也踏不准步子。既适应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平日里也不肯穿校服,戴红领巾。我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时,班中的小蒋与三班的小浦同学谈起了“恋爱”,早接晚送,经常约会,成了全年级的焦点人物。
我不想对小蒋的行为进行武断的批评,但作为他的老师,放任自流显然有悖我的职责。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小蒋“早恋”的原因:(1)小蒋在家一直深受父母亲的宠爱,众友相随,如众星捧月好不热闹。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单调枯燥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一下子感到很孤独。也许有了女友,就有了固定的倾听者,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2)小蒋从小一直过着优人一等的生活,习惯于别人羡慕的眼光,陶醉于人无我有、与众不同的优越感中,加之这个年龄特别强烈的逆反心理,出现“早恋”也就不足为怪了。(3)小蒋原本就不好学习,一想到学校就头疼。如今,那儿有了个“心上人”,似乎学校也变得明亮起来,课堂也似乎不那么让人生厌了。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青春萌发的男女生之间相互吸引,产生爱意属于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但这种情感又极不稳定、极不成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在心理上留下深深的伤痕。因此,对小蒋的教育,我觉得必须从人性的基本规律出发,从调整其心态入手,采用综合性的辅导策略,通过倾听、分析、肯定、鼓励、提示,以心换心,求得信任,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避免他的抵触情绪,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找小蒋正式谈话之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有时即便是一件小事,也可能使学生如沐春风,感到内心的温暖。我了解到,小蒋的午餐常常只是小摊上的一份盒饭,于是我联合其他的任课老师为他买好热菜热饭,送到他手上,直到他的午餐得到妥善的安排。对于他的学习,我也暂时放低要求,只要他上课认真听讲,懂的题目不必反复做。
这期间,小蒋因一时冲动,与一位同学打架。政教处的张老师不顾生病的女儿,顾不上吃晚饭,和我一起批评教育小蒋,并买了水果等营养品,亲自陪他登门道歉。老师的良苦用心终于感动了小蒋,他开始敞开了心扉。于是,我决定找他好好谈谈。
记得第一次谈话是10月10日,我先从他打架的事谈起,我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打架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一种学习,一个男人一辈子没打过架,也许是一种缺憾。关键是打架之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二、转变观念,耐心教育。老师和家长在学生早恋问题方面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很难接受孩子早恋的事实。许多家长这样认为“这简直是胡闹”,“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要脸”,“把父母的脸丢尽了!”,而老师也往往认为是败坏了班风和学风。
三、以案说理,实施引导。早恋常常带来的不良后果,其中最直接的便是影响学习,因此早恋不能任其发展,需要实施有效的引导。发现学生早恋,老师、父母如果向学生说的话是“你们必须停止来往”。学生肯定接受不了。粗暴的阻止,对学生进行压制,很容易产生矛盾。而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引导。
四、消除神秘,正常交往。有实验表明,孩子成长各阶段缺乏正常异性伙伴的交往经验,恰恰是造成青春期一见钟情的原因,异性之间越感到神秘,就越是好奇。因此,限制与异性交往,不是解决早恋问题的好办法,真正的解决方法,应该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了解自己身体正在发生的变化,消除其神秘感,倡导男女正常的交往,并且,要使青少年懂得,作为有意志有理性的人,应该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抑制力。
五、培养兴趣,转移目标。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文体艺术项目。
11、分苹果的启示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分苹果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答: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示:一是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去造就扭曲的人格;二是要利用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懂得索取与付出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让孩子懂得公平,即使是竞争也要讲究公平和公正,不要想歪点子;四是教育无小事,特别是道德教育。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打下什么印记,最后就会收获什么果实。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借支铅笔,为了不打扰学生写作业,便顺手打开最近一位学生的文具盒,陡然撞见底层藏着一簇塑料管儿编的“小星星”!我压住火气,不动声色地又查看了另外几位学生的文具盒,或多或少都有!我陷入了沉思……
看来,那塑料管儿并没有被我一掌击退,我那道禁令无非是让它成了“地下党”。是再次把它揪出来示众,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在星期五下午的班队课上,我宣布了一个令全体学生大吃一惊的决定:星期日的家庭作业是——编塑料管儿。想必是由于塑料管儿的平反过于突然,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说不出话来,只是瞪着疑惑的眼睛,呆呆的看着我。我向他们露出爽朗的微笑,诚恳地解释道:“同学们喜欢编织塑料管儿,这本身并没什么错,关键是不能影响学习。老师一律禁止是不对的。下星期咱们举行一个编塑料管儿比赛,看哪位同学编得多编得好,看谁的手儿巧!”我的一席话,赢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巧手大赛”终于来到了。每一位学生准备了若干根不同颜色的塑料管儿,以小队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作品最多、质量最好者得冠军。各小队长负责组织、协调,我担任主持。准备就绪后,我一声令下:开始!只见一根根塑料管儿在他们灵巧的手中弯来折去,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件件情趣盎然的艺术品。比赛结束后,师生共同验收、欣赏作品。作品多姿多彩、琳琅满目,极具创意。有美丽的“小星星”;有怒放的“玫瑰花”;有精巧的“莲蓬座”;有逼真的“小戒指”……,整个教室仿佛是一个充满遐想的童话世界,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第二节课以本次“巧手大赛”为题进行作文练习。这次作文,大多数学生显得得心应手,产生了不少真切、感人的好文章。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次比赛,我们小队获得了冠军。我真是太高兴了!然而更使我高兴的是,原本那么沉闷、刻板的课堂竟也能闪烁出如此绚丽的色彩。臵身于这个充满生机的课堂里,我应当更好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小队,为自己,也为敬爱的老师赢得更多的荣誉。”
上述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要点:
1、“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参天大树始于毫末。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座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学校教育无小事,事事都在教育人。
2、黄河之水不可堵,只可导。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思想品德教育,都必须疏导,这也是教育的好方法。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判断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明智的,用一个老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的爱好更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关系。这才是一条健康的育人之路。
15、温馨短信连亲情
今年“三八”节,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军军的妈妈,收到了儿子发来的一条短信留言:“妈妈,今天是妇女节,是您的节日。时光荏苒,岁月的痕迹无情地爬上了您的双鬓,但它不是衰老的标志。感谢您为全家人尤其是对我无私的付出。祝您节日快乐!” 看到这条短信,军军的妈妈激动地说:“孩子开始知道当妈妈的辛苦了,这真是不容易!我一定要把这条信息好好保存起来!”
这是实验一小为了开发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潜能,组织学生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实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这时,我内心不禁生疑:莫非事情真有出入?难道真是冤枉他了?转念于此,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未免武断,在下结论之前确实是应该作一番调查的。于是我又找其他几位知情的学生作了核实,结果证实他并没有撒谎。
我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自己的急噪,让小A受了委屈,觉得若不坦诚道歉,有悖情理;另一方面,自己身为师长,总得顾及一点师道尊严,向学生认错,岂不有损脸面?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作出决定: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向小A承认自己的过失。我诚恳地说:“对不起小A同学,请原谅老师的冲动。同时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凡事不可不调查清楚就轻率地下结论。”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小A,显得格外激动,向我深深地投以钦佩的目光。事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以前确曾有过欺负同学的事,并表示今后要像老师那样,知错就改,做一个正直、勤奋的好学生。
自那以后,小A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新一轮的小干部改选中,他当上了小队长。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他带领的小队每学期都被评为先进。
上述案例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参考答案
答: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误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关键是如何面对已出现的错误。
仔细分析上述案例,可以说老师很有教育机智,他抓住了教育契机,巧妙地将真诚、敢于认错、敢于道歉这些做人的优秀品质展示给学生,真可谓是身教重于言教。
因为对小A的印象导致了老师对他的错误判断,这也提示我们不要让学生的案底变成有色眼镜,阻碍对学生行为的判断,另外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老师的做法确实需要勇气,因为她面临的可能是教师威信的动摇,但是出于教育民主的理念,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契机,通过自己真诚地道歉,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老师威信不但没有受损反而有所提升,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民主与融洽。同时通过这一事件对小A以及全体同学起到了原本的教育目的,那就是不能持强凌弱,蛮横霸道,要帮助弱小、要有善心,做一个正直、勤奋的好学生。
教育理论要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也说过“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
懂得道歉是一种责任,是良知的体现,是道义的担当,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懂得道歉的老师不仅是受人尊重的老师,更是能够培养健全人格的老师。
17、欲擒故纵(摘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到关键处,孩子们学的正投入。忽然,教室窗外传来了鼓号声,孩子们循声望去,原来是学校的鼓号队、花束队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在临时彩排呢。孩子们不时地望望窗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数学老师拍拍黑板,叫学生们把注意力收回来,学生们虽然表面上把眼镜转回了黑板,但是老师能看出来,学生的心没有回来。数学老师正要发脾气,忽然心生一计,笑呵呵地对学生说:“我们学校的鼓乐队很有气魄,花束队绚丽无比,这样吧,转过头我们一起欣赏三分钟,好好过过瘾。”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开始有点怀疑,确信后看了不到两分钟就全都坐好等着老师上课了。结果虽然外面有伴奏,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没有受多少影响。
结合上述案例谈一谈处理课堂意外情况的技巧与方法。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答:本案例中老师对待学生上课睡觉采用的方法,可谓匠心独运,教育成功,效果很好。对待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老师要冷静的分析其原因,而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千万不要把学生叫起来大批特批,那样智慧造成学生的抵抗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很可能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原因,因为一个充满新意和激情的课堂是很难让人睡着的。
对待学生上课睡觉,首先要客观分析原因,其次采取相应措施:①用活动法提高学生兴奋性②采用缓和的方法让学生减少课堂睡觉时间。
19、“打板子”与“摸脑瓜”
在美国某学校,有这样两位女孩:一个叫麦克穆林,一个叫伊丽莎白。在一次考试中,麦克穆林抄袭了伊丽莎白递过来的答案,被老师发现了。她们承认错误后,老师拿起一个松木板子,要对她们进行惩罚。老师叫她们各自趴在中间隔着一张大办公桌的两把椅子的椅背上,不许互相看。“啪”的一声,惩罚开始了。麦克穆林觉得是伊丽莎白在替自己挨揍,她流着眼泪哀求老师不要打伊丽莎白而应该打自己。但紧接着又是“啪”的一声,似乎每板子都打在伊丽莎白背上,麦克穆林再三哀求也无济于事。但在伊丽莎白听来,板子却是一下一下打在麦克穆林身上。过了一会儿,她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来,看到老师在加了垫子的木椅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
北京景山学校有一位小学老师,上课后过了20分钟,孩子们累了,老师叫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只摸一下自己的脑瓜儿,似乎只有自己独享老师的爱抚,其实老师在每个孩子头上都摸了一下——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
1、在上述案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说出批评与表扬的几条原则?
参考答案
答:两位老师都成功地运用了儿童心理学。
1、犯了错误的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别人代己受罚会更加懊悔。“心”惩比“体”罚更能令学生悔过!每人都夸等于没夸,只夸一两人,大多数灰心激不起上进心。艺术地运用赏罚规则,达到教育目的,真可谓匠心独运。
2、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正确运用好批评与表扬,会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批评的原则:其一要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其二要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其三教师要注意安抚技巧,消除感情隔膜。批评的方法:①暗示 ②引导 ③谈心 ④说理 ⑤自纠。
表扬的原则:其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其二要善于挖掘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其三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其四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其五微笑也是一种赞扬。
20、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摘自《班主任专业成长》)
英国著名科学家迈克劳德小学时非常淘气,有一次他竟然把校长心爱的狗给杀了。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校长以宽阔的心胸宽容了他,同时机智地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校长罚迈克劳德干两件事,一是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二是画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正是在校长的的处罚下,激发了小迈克劳德对生物学的兴趣,导致了他日后发现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著名化学家瓦拉赫在读中学时,几乎门门功课不及格。当时学校老师普遍认为,这样的7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在各类学校意外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要占去相当大的比例,国外有的专家统计,体育课发生的事故要占去全部学校事故的30%--40%。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系因体育活动性质所定。体育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在中小学体育课上,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导致学生不幸受伤,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70年代中期,加拿大某省一中学的体育课上,教师让学生在体操房里自由活动,自己则在一旁填写学生成绩卡。几个学生于是拿来了垫子、跳箱和跳板,开始练习跳箱运动。练习中一学生在做腾空翻越跳箱动作时,不幸人越过了垫子,头部先落在地板上,造成头部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后经医院抢救脱险,但该学生已终身瘫痪。事后,法官以活动设施不当和没有尽到有效管理为由,判定体育教师的行为构成失职,最后由学校投保的保险公司支付了近90万元的巨额赔偿费用。
日本某中学上体育课,教师组织学生踢足球,一学生守门员在扑球时不幸头部重重地撞到了球门柱上,当即昏迷不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家长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法院裁决学校没有过错,事故纯属意外,由社会保险基金会按意外事件给予了补偿。
上海郊区某中学前几年一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时不幸身亡,法医事后验定该学生患先天性心脏玻家长认为学校必须为该生之死负责,法院经调查后认为,该生家长没有按规定向学校报告孩子的病情,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属正当的教学活动,故学校对此事故不负责任。
江苏莱县一小学四年级的一次体育课上,教师在32米距离内用板凳设四道障碍,要求学生往返跑一次。该班一学生在返回跨越第二道障碍时因左腿磕碰板凳摔伤,不得已住院手术治疗。学生家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调查认定,该小学在体育课上违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活动强度和难度均超过四年级学生的承受能力,故判决校方支付全部医疗费用及其他费用。
1、体育课上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2、上体育课时教师应必须做好哪些工作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答案
答:
1、第一,活动要求不规范,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第二,体育活动设施不当,或教师没有尽到有效管理的责任。第三,纯属意外的原因。第四,学生自身的健康原因。当然,体育课上发生事故的原因还远远不止这些,有些事故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如既有设施不当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违反活动规则或上课纪律,再加上教师的一时疏忽等原因,结果酿成不幸,并且也为日后的处理带来难度。
2、(1)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切不可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正确指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动作和要领,切勿操之过急,急于求成;(3)体育课大的设施、器材和设备一定要符合规范和安全标准,腐朽的设施要拆除,陈旧老化的设施要及时维修,活动器材要安放得当;(4)鉴于体育课较易发生意外的事实,体育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教师本人不仅要在场,而且要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活动安排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以便随时排除事故的隐患;
23、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在校园里散步,发现有两名男生在打架,一个高个子手里拿着个尖石子,正准备向另一个同学砸去。陶行知急忙吆喝了一声,那“高个子”停手了。陶行知便问:“为什么打架?”“他欺负女同学!”高个子回答说。“那么,今天,是谁先打人的?”“我!”高个子说。“那好,你明天上午上学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第二天,陶行知到办公室的时候,那个“高个子”正等着。陶行知笑笑说:“你过来,我奖你一块糖。奖你很讲信用。我问你,为什么要打人?”,“他欺负女生!”,“好!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奖你有正义感。我也有同感,不过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我心里很难受,也很感动。
1、怎样看待全班同学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
2、体育竞赛对班集体建设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答:
1、首先同学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而这两点正是一个优秀班级所应有的良好品质。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搞好班级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通过不断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共同营造的相互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和协作精神、竞争取胜精神而形成的健康向上的良好风貌,是他们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同学们所表现出上场下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场、败不馁的精神和遭遇挫折时的健康心理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同时对对方的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也说明班级具有良好的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
2、体育竞赛不仅能锻炼学生健康体魄而且能健全学生人格,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最有力措施。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体育竞赛在班级建设中的教育功能,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对班级建设的一致性,要主动地将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服务于班级建设。特别是集体性的运动项目需要同伴的配合,通过队友的配合,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会奉献爱心,学会公平竞争,学会宽容,学会忍耐,遵守规则,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透过体育竞赛可以看到人在赛场的拼搏进取。看到人类对健康、欢乐、美丽、勇敢、公正、友谊、和平、爱国、进步的向往。由此可见,体育竞赛活动就是服务于班级建设,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对形成良好班集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6、反差
北京景山学校组织师生观看《刘胡兰》电影,当片中出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场景时,许多老师都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可是有许多学生竟然鼓起了掌,并且还发出笑声。事后老师们十分气氛,纷纷议论,现在的孩子们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应当怎样教育他们。
时隔不久,中国足球队在一次很重要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失去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机会。第二天上早自习,许多班级的学生甚至一些女同学又是拍桌子又是踢凳子,替中国队惋惜的同时,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情感。
1、从上述案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说一说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答案
答:案例中反映的其实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两种德育观,即规范化德育观和主体性德育观。
1、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传统德育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去。应该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学校德育大体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规范化的德育模式,—种是主体性德育模式。规范化德育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不允许学生对学校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顺从,在家里是“遵父母言的好孩子”,在学校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所以在德育实践中,长期以来,老师是说一不二的道德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德育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冲突事件的做法。
参考答案
答: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做法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9、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30、“等级”组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
案例分析汇总liujinhua刘金花
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33、成长记录袋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一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孙坚力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案例11: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1、“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2、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参考答案
答:优点:“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的评价学生;
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不足:
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
3、主观心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
第二篇:教学机智案例
教学机智案例
[摘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 摘要]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在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学机智的方 法主要有: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承认自己不足,以诚感人;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直引主题;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参与 体验等等。教学机智的运用,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 计划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机智 运用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从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要教会 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方式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 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在课 堂中的机智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分析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 机调控,以做到教学机智的正确运用呢?下面我们
就这个问题结合具体的例子来 加以分析:
1.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教师出错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 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 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 ‚老师你错了,‘高 粱’的‘粱’底下是‘米’。‛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 的失误。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 微笑,神情自若地说: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以 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接着老师又问: ‚你们知 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 ‚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接着,老师强调: ‚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 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 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 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 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 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懂装懂,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 极性和求知欲。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这样,既能让师 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
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如果问题仍 然解决不了,则可留在课后解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西湖》。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 ‚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看着同 学们等待答案时的充满渴求的目光,老师坦白地说: ‚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 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吗?有谁愿意来说说 啊?‛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但没有一人能说全。老师想了想,说: 2 ‚这个问题,老师也说不准,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 州十景之一的西湖。‛课后,老师通过查资料,把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们都为 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课堂上,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古怪的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引导,巧妙地把学生又拉回到课堂 教学的主题上来。例如,有一次,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一文,学生突然提出 一个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 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当时钱梦龙 先生是这样应对的: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 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钱梦龙先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放失,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行动,是一种直接指向学生的行动。范梅南指出: ‚教 育机智不仅仅在于以巧妙 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关注儿童成长的 环境和过程,保护孩子的脆弱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不恰当的语 言、行为都会伤害孩子们脆弱的心灵。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借 着出现的问题,伺机发挥。试想,假如老师一味地责备、批评和挖苦学生,那将 多么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甚至使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巧妙、出奇、适度地采取一定的措施,让 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双丰收。实习时,在讲授新课《做一片美的叶子》介绍作者金波的时候,有位学生开 玩笑地问: ‚老师,吴金波和金波有什么关系吗?‛这时,另外一个学生在下面 起哄,‚有什么关系啊,金波爷爷可是作家,可是吴金波是个差生!‛同学们听了 都哈哈大笑。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吴金波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个突然的 局面,我冷静地思索了一下,然后说: ‚谁说没有关系呢,金波爷爷和我们每一 位同学都有关系,他写的文章我们都很喜欢,而且我相信吴金波同学也喜欢,或 许还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呢!对吗,吴金波同学?说不定啊,以后他还会成为一名 大作家,我们大家还要找他签名呢!‛这时,同学们又笑了,但笑的感觉已经变 了,吴金波同学也面带会心地微笑重新抬起了头。
5.‚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种种不和谐的音符,但课堂突发事件是随 机性很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些由课堂周围的环境引起的突发事件,都 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取 ‚不行动‛ 的方式,正如范梅南所说的 ‚有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这样也可以使学生 很快地安静下来,再加上教师的一句 ‚刚才讲到哪里了‛的提示,以此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原来的课堂教学中来。还记得曾上过这样一堂课:语文老师正在上课,突然,粘在黑板上的词语卡 片脱开一角斜在那里,前排的一位同学低声指
出: ‚老师,卡片掉了!‛只见这位 教师瞪了他一眼,说: ‚别管它!‛于是,这位‚紧急报告者‛情绪明显低落下来,再也不见他举手发言了。记得在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类似的事件。在一堂课上,‚啪‛ 忽然 的一声脆响,一块挂着的小黑板掉了下来,大家都吓了一跳。教师不慌不忙地把 小黑板拾起重新挂起来,接着问: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哪里了?‛学生们的 目光一下子又投到课本上,断开的思路又被重新连缀起来了。两相比较,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明智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总结古希腊哲学家说: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此同理,一个教师 4 即使是执教同一内容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课堂如河流,它是流动的、发 展的、向前的。课堂永远处于千变万化的动态中,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但综观以上多个教学机智 运用的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1.目的是明确的 教学机智是偶然发生的,它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在课堂中,我们不知道 何时会产生一点小状况,也不知道会采用何种方法来应付。但是,不管教师采用 什么方法,他们的目的总是明确的,就是保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使学生在掌 握知识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情感。
2.情感是好的 每一节语文课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好教学机智。观察上面的教学案例,发现要发挥好教学机智,教师都是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学生的真诚与亲切。他们发挥教学机智是发自于内心的,是来源于真实情感的感动,他们都愿意用微 笑代替责备,因为他们的情感是好的,都饱含了对学生浓浓的情感。
3.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中的意外千变万化,教师就必须在这
些千变万化的意外情况下,因时而 变,因情而变,甚至因错而变,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捕捉教学挈机,这就表 示处理课堂意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小事化大,强化处理;有的却是大 事化小;有的甚至是不处理,教师一笑置之……
二、运用教学机智时应注意的问题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是为 了表现机智而机智,他们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 识、获得情感的陶冶。他们只是觉得运用教学机智会使课堂变得精彩,而没有考 虑到自己使用的教学机智是不是适用于这堂课,是不是适用于这些学生,从而让 学生们觉得老师是在顾弄玄虚,是在使用小伎俩,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机智的运用追求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收到的应该是‚大雪 无痕‛‚点石成金‛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教师在 课堂上使用教学机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运用应充分为学生服务,全面关注学生范梅南说过: ‚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 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指向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 态,从而发展着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教学机智。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对人的 关注,只有关注学生,才会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机智是装 不来的,虚伪的机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在必要时运用教学机智,切忌滥用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会使课堂精彩异常,但是不合时宜地运用教学机智却只 能弄巧成拙。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使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 意外,他们以为这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错了,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 教育机智,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
《学记》有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因愤而启,因悱才发,这才是教学机智。如果教师一味滥用教学机智,用 得多了,教学机智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或许还会有碍于课堂良好效果的获得。
(三)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模式,应灵活运用教学机智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时,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机智来解决突发情况,有好多教师在运用教学 机智时喜欢给教学机智安上一种模式,准备每次照搬来解决课堂中的突然情况,这种机械地使用教学机智是大错特错的。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特定的时间和 环境,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固定的模式,而应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保证课堂教学 有序地进行。
(四)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学机智不是信手拈来的,它是在许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教师的知识 积累和教学经验等。教学机智不是临机一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 ‚把教学 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 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3]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 主动权。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新理念,落实新理念,就一 定能品味到新理念指导教学所带来的甘甜。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刻苦磨砺,恰当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科研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 地。
教学机智案例 曾美霞
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里他们可以“疯”,可以“玩”。
殊不知,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控制好学生的“疯”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大家知道,体育课有别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上课地点的不同,一个室内,一个室外。相对来说,室外的环境存在多变性、复杂性、危险性,所以对于课堂的引导者来讲要保证一节有质量、有安全且孩子又喜欢的课,除了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巧外,更应该学会如何随机应变,驾奴课堂。
我有个体会。
那一天,我心情特别爽。上课了,我热情地跟学生问好,希望把我愉快的心情带给学生,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可是我却在门槛上栽了跟头,没想到一开课,学生的心情比我更“爽”,队伍里的人唧唧喳喳,兴奋极了,原来有个学生趁我不注意时,把我准备好的上课器材----大喇叭在玩,而且正向同学炫耀呢,一时间一大堆同学围了上去,左看看,右瞧瞧,还找到开关在“海啸”,此时此刻不但影响了上课的秩序,还无形中养成了坏习惯,现在不控制的话或许以后就乱套了,所以我急啊。怎么办?严厉呵斥?还是给一个理解,换一个法子?就那一瞬间,我走过去,并说了一句:我教你,开关在这呢!并顺势把大喇叭接了过来。然后继续上课。那节课我特意改变了一下内容,进行了2次的30M接力竞赛,同学们个个乐得不亦乐乎。最后我特意将剩余的10分钟作了放松:体育委员集好队后,我让每个学生轻轻闭上眼睛认真听,刚才上课时我给学生示范的开关是:录音。学生很惊讶:因为里面有他们在接力赛时的呐喊声、胜利时的欢呼声,集队时的悄悄话,甚至还有意见不合时的争吵声、、、、、、学生听后先是一阵大笑,接着是异常的安静。我只说了一句话:以后要借大喇叭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哦,下课!、、、、、、后面传来的又是一片笑声。
自从那次,以后的他们就更喜欢上体育课咯
数学教学中的小故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记得第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整齐的摆放新华书店补发的《课外阅读》书。便灵机一动,何不就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诉大家这本书有74页,如果现在有12本这样的书,一共多少页呢?怎样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并指名学生板书。分别让学生列竖式解答。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所以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完全可
以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通过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学,主要是利用题组,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出积的末尾的0的确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并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三、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
1、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氛围是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计算时,许多学生多对单调的计算感到乏味,显得心不在焉,特别是对“先约分后计算”这一计算要点不能很好运用。这时我就讲了这样一个小幽默:每个分数都是一位穿着棉袄的工人,每次相乘都是一次工作。工作时当然都要尽可能脱掉不必要的棉袄(能约分要先约分),要不然工作起来不方便。不过,天实在冷的话(不能约分时)不仅不要脱棉袄,还要凑在一起想办法取暖呢(分数乘法计算法则)!听了这个小幽默,学生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一笑,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调整了学生情绪,更让学生回味无穷。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创设轻松氛围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那种无聊乏味、一味追求轻松气氛的幽默,那种喧宾夺主,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的幽默,绝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应有的表现。
2、充分把握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匹260米长的布,做上衣可做60
件,若做裤子可做120条,问这匹布可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有学生提出质疑,做衣服用布多少应该是面积单位的,为什么题中用长度单位呢?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却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因为大多数布匹的宽度是一定的,所以布匹的长度足以说明布匹面积的大小,再加上缝衣的实际需要等原因,人们通常就用布匹的长度来说明用布量的多少。表面问题解决了,但探索的步子并没有停。接着,我又问学生:“你们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这种现象吗?”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说明布匹的宽度一定,长与面积成正比例,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积。现在宽不变,也就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随着扩大。因此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还有的说:“缝衣时,可以将所需的布匹面积预先算好,宽不变,就可以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宽就求出长。所以买布时知道布匹的长度,就等于得知了布匹面积。”„„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就这样应发了学生如此多的创新思考。
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3、灵活反馈调节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的新授结束后,为了辨别比较,我要求学生分别计算一个底为2米,高为1.5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结果一部分后进生由于定势干扰,都采用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来列式。列式为
S平行四边形=(2+)×1.5÷2 s三角形=(2+)×1.5÷2。
进行错误分析时,学生们哄堂大笑。原因很明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考虑成了梯形。但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在特定情形下能不能作为梯形来考虑面积计算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同时适用这三种图形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先是笑着直觉地表示反对,一部分学生则是模糊不定。但经过进一步引导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成了一个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成是上底和下底等长的特殊梯形;当梯形上底无限缩短为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改变能同时适用三种图形。变式分别是
s平行四边形=(a+a)×h÷2 s三角形=(a+0)×h÷2 s梯形=(a+b)×h÷2。
在这里,由于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作了较为灵活的调节,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成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型”题材。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置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第三篇:教学机智的运用案例
常铁校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我校目前问题比较多,即所谓“积重难返”。本人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校领导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一、教育方面
(一)学生管理
1、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开除的不开除,严重损害了校风校纪。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开除学生后收不到学费,影响学校经济,这也反映了部分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有问题;二是有些学生走了上层路线,使自己被“妥善处理”。如电0852班的王朝,因严重违纪被学校开除后不久又回到原班,令人不解。我认为从办学者的责任和学校长远利益的角度必须严肃校纪校风,这与一个企业不顾长远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校的不良声誉证明了这一点。
2、对学生缺乏生命的关怀。现在常州市许多职业学校都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我校曾经也设立过心理咨询室,但因领导不重视而名存实亡。我认为为了教育事业,为了我校的长远利益应该从严管理学生,按规章制度办事;恢复心理咨询室,引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当辅导教师,使我校学生在青春期心理变化时有人进行疏导。
(二)班主任管理
我校领导明明知道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但就是没有真正的措施,导致大部分班主任积极性不高,造成班风差,学生违纪率高。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待遇过低,津贴每月150元,一般学校都在500元左右,优秀班主任奖励100元。二是赏罚不分明,班主任做得好不好区别不大,甚至有几位中层干部班主任做得一塌糊涂也没有影响他们的仕途。三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至今没有设立德育工作机制,包括德育工作研讨、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奖励等。四是以没钱的借口取消了每任班主任有一次旅游的待遇。我认为学校领导要树立育人第一,教书第二的思想,成立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我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至于班主任工作制度我校已有,只要作适当地修改即可。
(三)学生预就业
教育部规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可提前一年顶岗实习,这个规定本身就是错误的。它违反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过早地把学生推向社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学生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应该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及文化熏陶,以便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证明!现在教育部长换了,已开始转向。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绿林指出:“我们要摒弃两种观念:一个是摒弃那种在发展高职教育中片面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度,片面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职业性的短视观念,把高等教育办成技能培训。另一个是片面彰显所谓的高教性,沿袭普通的本科模式,照搬学科性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学生预就业高职提前到第八个学期,甚至第七个学期,中职提前到第四个学期,许多重要的专业课学生都没有好好学。说好听点是不负责任,说难听点是作孽!更有甚者,为了使学生提前预就业,颠倒教学基本规律,把基础课挪到后面去上,把专业课挪到前面来上。这种做法与农民无异,我几次产生想控告领导的冲动。我认为必须马上改变这种做法,按教学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学生的预就业高职安排在第十个学期,中职安排在第六个学期,让学生在校多学一年,以便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虽然会有许多人反对,但这是教育的责任和发展方向,我校可以走在前面。
二、教学方面
(一)我校目前的教学主流是儿戏。大部分学生知道平时上课不用认真听,作业也不用认真做,因为到考试时老师自然会把考题发下来,只要稍微背背就行了。不行补考更容易,再不行毕业补考只要抄一遍就行。其原因是校领导不真正注重教学质量,平时提倡的教学改革和抓教学质量那是忽悠人的,并多次在大会上厉声质问教师,为什么不及格率这么高?这种暗示教师们心领神会,不再注重教学质量。这使得教风和学风日益下降,造成今天的状况。其原因是领导不是把学校当学校来管理,而是把学校当企业来经营,怎么省事、省钱怎么做。我多次向校领导提出,他们推说其他学校也这样。其实这种情况在职业教育行业中只是少数,大多数职业学校还是注重教学质量的,如刘国钧职教中心就非常重视教学质量,这使得它的招生和就业非常好。我校领导在教育教学方面已堕入到向差的看齐的地步。毕业补考放水的现象不改变,所有的教学常规管理都变得毫无意义。必须改变!
(二)第七学期的体育课不知什么原因全部砍掉,实在荒唐!一个学校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规律都不遵守还办什么教育?!
(三)我校的教研活动极不正常。平时的教研活动要么不进行,要么大家坐下来扯扯蛋,很少大家坐下来研究一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大家都看出领导好形式主义,真正搞教研活动还被人笑话。等到要评估了,就大量伪造材料。这样做似乎我校也混得不错,但造成形式主义在我校盛行。我认为就以上的问题只要按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就行了。
三、专业建设方面
(一)专业开设趋势
我校专业建设受制于费用紧张,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就业前景好、教学成本低、面向服务行业的专业,如市场营销、物流、连锁经营等。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将越来越重,我校应顺应这个潮流。而我校领导开设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感,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如无缘无故停办物流专业;2006年就有人提出办城轨专业,直到去年才开设。
(二)专业建设问题
1、专业建设对职业学校来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又是头等大事之一。我校2009年就制定了专业负责人制度,是我在职代会上提的提案,但耐人寻味的就是不执行,我多次向校领导提出要切实推行,但校领导就是不接受。我认为应立即推行该制度,进行公开竞聘,使我校专业建设纳入正轨。
2、现有专业许多设备闲置。如自动焊接机,据说没人会用,这价值上百万的设备闲置在那里,造成巨大的浪费。我校焊接专业的名称是“焊接自动化”,可学生学的仍然是最基本的手工焊接,专业名不副实。为了提升我校焊接专业的内涵,应启用自动焊接机。办法有三:一是送教师出去培训;二是重金鼓励教师攻克该项目;三是聘请专家指导。还有检测设备、原来的教学实验设备等,都应该清理启用。
四、管理方面
我校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有章不依,领导缺乏依法行政的观念。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比较齐全的,这倒也不是校领导好规章制度建设,而是因为各种评估的需要,评估完了,就束之高阁,平时管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尤其是领导往往自己破坏自己订的规章制度。如校务公开条例、职代会条例、学生管理条例等。那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造成我校管理混乱。我认为只要把我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清理一下,需要修改的修改,其他的按制度管理就行了。但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度肯定很大,校领导这方面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但校领导在重大决策时只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在综合多方意见后再做决定。这样做虽然会增加决策成本,有时甚至很高的成本,但是可以大大减少决策错误,这已被历史所证明的。另外在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时要考虑到我校是教育单位,不能照搬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前我校曾今这样做过,效果很不好。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机器,弹性很大,如教师晚上要备课,班主任遇到学生有事随时要来处理,这些都不能算账。要是像企业那样计较作息时间,教师会觉得不公平。重要的是教师情绪不好,会把它转嫁到学生头上,严重影响教育。因此懂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导非常注重营造一个宽松祥和的环境。我认为我校的规章制度应主要参照江苏省职业学校管理条例更合适。
五、招生
招生是我校的头等大事,关系到我校的经济命脉。但校领导对这事习惯于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多次向他们提出要按科学的方法来做,他们就是听不进。这种非理性令人困惑,导致我校的招生每况愈下。我认为就我校目前的情况,应成立招生特别小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来制订招生策略,并做好计划、实施、调控、总结各环节工作。做计划时,重点是制定招生策略,即怎样招;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情况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招生结束时要求各招生老师及时以书面的形式总结自己在招生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反馈招生市场的信息,以供下次制定招生计划时用,这样才能使我校招生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只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个人观点,可能有错误或不当之处,但我有勇气就以上问题与学校任何人当众PK.。
李时英
第四篇:教育机智案例
教育机智案例
就职演讲
这是一位新任教差班的班主任的第一次任职演讲。
各位同学,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你们送来的各种“礼品”,而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惊讶、疑惑)。这“礼品”不是好吃的,也不是好玩的,更不是好用的,而是用金子买不到的目光!(哄堂大笑),这些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有无所谓的,在我看来都是你们送给我的玫瑰、玉兰、仙人掌,还有霸王鞭(大笑),但是有什么样的目光礼品我都收下了,谢谢大家(热烈鼓掌)。我们这个班是个欠债多的“亏损单位”(笑),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初步了解认为最重要的是内部缺乏相互理解和团结奋斗,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两名时髦话:换位思考和理解万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性格、观点、兴趣、追求,只有换位想一想,才能理解别人,沟通思想,只有团结友爱,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大家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他们的集体中,唐僧心善,位居领导,但有时真假不辨,凭感情乱念紧箍咒,无辜伤害最能干的孙悟空,因此郭沫若要“千刀万剐唐僧肉”,(大笑)而孙悟空大概学过毛泽东同志的诗“僧是愚泯犹可训”,理解唐僧,照样认师傅(笑声);孙悟空武艺高强,工作成绩突出,但他任性自大,没有花帽约束收不了野性;猪八戒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但他贪吃贪睡,还见不得花姑娘(大笑)。尽管师徒们性格不同,各有长短,内部常有矛盾,但共同的取经事业,使他们相互理解,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一路降妖斩魔,终于取得了真经(热烈鼓掌)。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几个脚印对于沙漠算不了什么,但对骆驼却象征着希望;一个绿芽对于春天微不足道,但对于你们的历史却是影响重要的一笔啊!(掌声如雷),当你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你在成长;当你以读书为乐的时候,你在进步;当你尊敬父母、老师,友爱同学时,你在成熟;当你热爱集体,为集体奋斗的时候,你在腾飞(全班热烈鼓掌)。有志者事竟成,尽管我们面前困难很多,与兄弟班级差距较大,只要树雄心,立壮志,将45=45(一人一条心)的公式变成46=1(包括班主任在内拧成一股绳),我们同样能争先创优,让他们眼中的“癞蛤蟆”飞上天,追赶“天鹅”,吃到美味的“天鹅”肉!(群情激奋,掌声热烈持久)。
点评:这位班主任的语言非常幽默,将班风建设用诗一样的语言,用情浓、话甜、幽默的讲话,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疙瘩,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相比之下,我们很多班主任在班会上、家长会上板着面孔,数落学生,哪一个效果更好呢?
家长会上的演讲
背景:某差班的班主任,在某次考试后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想解决考试后学生拿着试卷回家,受到家长们的不同“礼遇”的问题,考高分的学生在接受家长表扬的同时,家长提出更高要求,考低分的同学,家长下了“死命令”,下次不考80分就不要来见我。为此这位班主任做了一下一段演讲。
各位家长,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深受教育和鞭策,当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应试教育”的幽灵在伤害着孩子们的心,有些家长被幽灵迷了心窍,无情地挥舞着“分数大棒”,摧残自己的子女,他们盼分心切,不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按照自己的主观设计,硬逼孩子考高分,这叫逼“雏鸡下蛋”(大笑),甚至更有心急的家长,鸡蛋刚放入鸡窝就要“鸡蛋生鸡蛋呢?”(哄堂大笑),倘若生的蛋少,轻则整训体罚,重则“棍棒伺候”(笑声),但人比鸡聪明,你逼紧了,他就抄袭,下个假蛋弄你(大笑),我认为那些平时不用功,考试得高分的同学十之八九是家长逼着下的假蛋(热烈鼓掌),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养成了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家长们,警惕啊!(掌声如雷)。
家长同志们,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心愿不能代替孩子的自身发展。今天的教育应是一种点灯的事业,引导孩子进步而不能当作矿物定型。化学教育家戴安邦说:好人才=知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由于孩子们的先天因素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必然参差不齐,孩子是否成长,成什么样的才,家长既不能硬性规定,也不能用考分去衡量,要看综合素质。人才是有层次的,不能结出果实,那么就让他做一朵鲜花;最终绽不开花冠,那么就允许他做一片绿叶。月亮不会因为太阳的光辉而失去自己存在的意义(掌声阵阵),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个专家或学者对社会作出贡献,做个普通劳动者对社会也可以做出贡献。大森林中的树木并不是每一棵都一样高大,都能做栋梁,但有用处就是做贡献,能做擎天的柱就做擎天的柱,能做摇船的橹就做摇船的橹,社会需要金银铜铁,也需要煤,金子发光,煤也发光!(热烈掌声),家长何必赶鸭子上架,逼孩子在期望的一棵树上吊死,脚下自有成才路,只要努力肯登攀(雷鸣般的掌声),生命于人,无论是高贵的,低贱的,富有的,贫穷的,都自有一次,这一次不管是悠长的还是短暂的,我们都要善待这一次,美丽这一次,灿烂这一次,作为家长对孩子,善待就要顺其自然,积极引导,美丽就要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去奋斗,灿烂就要严把孩子做人关,造福社会,不做坏事,至于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求,强求的结果只能是毁了孩子。(掌声如雷)如果你的孩子是秧,那就不要逼他结辣椒,冬瓜虽不红,但比辣椒大;(大笑,鼓掌)如果你的孩子是辣椒苗,那也不要逼他结冬瓜,冬瓜虽大,但却不如辣椒红。(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座谈会解开了学生心头的疙瘩,扫除了学生脸上的愁云,教室里又响起了学生的笑声和歌声。
点评:家长会一般模式是:介绍本班情况,学生考试成绩,对差生家长反复要抓紧啦,要请家教啦等等,这位班主任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用诗一样的语言鼓励孩子,相信家长听了这番话,肯定会滋润心田的。
反劝小烟民
学生学着大人抽烟,以为好玩,正面教育有逆反心理,倒不如学学这位老师的做法。“同学们,告诉你们专家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吸烟的好处,这一说出乎学生们的意料,好奇地洗耳恭听。”专家们广泛调查,综合分析考证,最后得出结论:吸烟至少有三点好处:
一、吸烟者在室内,小偷不敢行窃;
二、吸烟者出门,狗不敢咬;
三、吸烟者永不衰老。”
同学惊讶地睁大眼睛:
“吸烟者夜间咳嗽,贼自然不敢入室。”
“吸烟者身体虚弱,走路时拐杖引路,狗自然不敢咬。”
“吸烟者身体易得肺癌、心脏病,很难活到老,所以永不衰老。” 从此以后,班上再没有吸烟的现象了。
点评:不良习惯劝改是一门学问,抽烟、吃零食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位老师干脆来个正话反说,收到奇效。
志愿者
新学期开始后的第一次卫生扫除,因座位、值日、班干没有确定,我就宣布为义务劳动,自愿参加,离开教室后,我在楼梯口观察谁先出教室不准备参加劳动。这实际是一次隐性测 2 试,测试班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自觉自愿程度如何,很快,有一人从后门探头观察,看到我没走远就缩回教室,紧接着,有先后从后门溜出了三人,都是逃避劳动的。我转身迎住这三人,自言自语:“一、二、三够了。”接着,我将这三人带回教室,并大声宣布:“刚才,这三位同学率先到楼梯口向我报名参加今天的教室卫生大扫除,我高兴地宣布他们三人是第一批志愿者。”真正的志愿者们哈哈大笑,这三人不好意思地从真正志愿者手中接过抹布、扫把和簸箕。反常的安排,幽默的效果,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点评:反常合理的幽默: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处理问题的方式选择上,违反解决的常规,别出心裁,出其不意,却又是合情合理,易于接受,形成一种新颖式的幽默。
查理为什么迟到了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有一个例子。老师问查理为什么迟到了,查理说因为头天晚上十一点才睡,老师问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查理说我忘了做作业,我是看英德两国足球赛电视了。老师问哪个队赢了,查理说:“太不像话了!德国队2:1赢了我们。我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输了?”老师说:“大概他们头天晚上也晚睡觉了吧!”
点评:这也是一个不失幽默的教育学生的例子,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状况,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导启发,真不失其巧妙、自然、亲切,使学生容易接受。这足见幽默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的教师们,在遇到紧张、突发事件时别忘了说上一两句幽默话。
偷和拿
有一所小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刚入学的学生,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就顺手拿了一个吃起来。营业员抓住他,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孩子“偷店里东西”。是不是“偷”呢?班主任老师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才了解到他在家里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拿的,这一回看到店里放着苹果,想吃也就拿了,根本不懂得“拿”和“偷”的区别。于是,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的例子讲起,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别人的东西和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循循善诱地指出,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使用别人的东西的。要是拿了,别人要说你,这是“难为情”的事。教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
点评: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像医生治病一样,仔细地察看病人的病情,然后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工作,就在于他思想上真正确立了尊重学生的观念。
巧妙处理口角事件
课间,两位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让他们进教室,一位学生很快进了教室,另一位学生因吃了亏,不愿进教室。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也没有去批评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小黑板拿进教室吗?”这位同学看了看老师,就接过小黑板提进了教室。老师马上对大家说:“刚才有两位同学发生矛盾,但是有位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帮助老师拿小黑板进来,我相信他一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不迟。”那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老师讲课。
点评:本文讲述的是学校中一件普通的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转化为影响正常教学的大事,处理这样的事情,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做底蕴,才有可能处乱不惊,处理问题才能够当机立断,游刃有余。所以教师机智的形成是和教师长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分 3 不开的,丰厚的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机智”的良好基础。
“我办事真粗心”
一次,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上船时,发现少了一个学生的船费。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把钱添上,但又忘记是哪位同学未交船费。钱,老师可以添,没有交费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何添补呢?即使疏忽忘记交钱,心无不良动机,也有个教育问题。这位教师没有开会专门讲这件事情,没有把问题扩大,而是在一次班会结束的时候,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老师说:“上次我们乘船外出秋游,由于我粗心大意,少收了一个同学的船费,我办事真粗心,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希望同学们吸取我的教训。从现在起,我们要培养细心严谨的作风。”下课后,老师还未走出教室,一个学生红着脸走到老师跟前:“老师,开始是我忘了交船费,后来想起来了又故意不想交,我错了。”边说边将钱交给了老师。
点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如上教育‘案例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做法是多么令人意想不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机智的支撑,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也就不可能具有教育机智。
“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准备”
上课铃响了,几十个孩子像野马归槽似的奔进教室,小脸通红,汗水涔涔,脑子里还在回味着有趣的游戏。面对这个场面,老师一点不发急。她想如果板着面孔来训斥一通,教室里也会安静下来,但一颗颗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都收拢回来,那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她和颜悦色地说:“有点小朋友还没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准备。”说罢慢慢地走出教室。说也奇怪,当她再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坐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点评:优秀演员声情并茂的精彩唱段,常常会使全场屏息,听者动容,而优秀教师的几句简单的话,重新跨进教师门的简单动作,就使得“像野马归槽似的”学生一个个全神贯注,这真是教育艺术的魅力!
对付“后进生”
某中学杨老师给初中某班上第一堂课时,一向调皮捣乱的李同学突然站起来发表声明:“杨老师„„我落后生李XX借贵班一块宝地,落脚谋生,还希望你今后多多照应。”另几个后进生呼应道:“好说,好说。”引得哄堂大笑。但是,杨老师没有发火,也没有感到意外。他严肃而又诚恳地说:“我知道,李XX同学在小学是三好学生,脑子反应快,很聪明,如果把这股劲用在学习上,是会很快进步的。”又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人总是有犯错误的时候,我就经常犯错误,何况你们青年?问题是如何对待错误。我对每位同学都是向前看,过去落后,现在变好了,就是进步,就应该受表扬。后进只是相对的,后进是可变的。李XX同学认为自己是落后生,只要努力改正缺点,是可以赶上先进的,这对每个同学都一样。”这段诚挚的讲话,打动了后进生受损伤的心灵,使一时混乱的教师变得鸦雀无声了。
点评:在教学中常遇到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干扰教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不要中断教学去批评、指责违反纪律的学生,因为这样做本身就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新因素。4 最好结合教学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并要违反纪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既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有解决了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也有时发生非一般纪律问题。例如:学生打起来了,或是个别学生恶作剧,是老师不得不中断教学,及时排除干扰。这时需要教师镇定、机智、果断,既能压住场,又能教育学生。
红帽子
某天上课,一男生大热天戴着一顶红帽子,赫然醒目,引得众多学生的眼光不时地朝着他瞟来瞟去。教师让其脱下,不料,该生似乎未听见,正坐不动。教师大怒,再次厉声让他脱下,然而其仍然静坐不动(尽管有些紧张)。顿时,课堂气氛有如乌云密布,异常紧张。这位教师想到该男生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的个性特点,微微一笑:“XX同学大概是头痛了是吗?”该生:“嗯„„嗯„„”(有些支支吾吾)于是,矛盾冰消雪融,其他同学无意再去注视那顶红帽子了。
点评: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矛盾而引起的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和教师唱对台戏。如学生上课故意发出怪声,故意接老师的话茬,说一些离题的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却洋洋得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可大耍威风,暴跳如雷,又不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教师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关键是要循其个性,提供台阶,以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处理恶作剧
一天下午,一个班主任老师在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时准备到班上去看看,正在这时,班长从教室出来悄悄告诉他:“王强、李飞他们搞恶作剧,准备把扫帚平放在半开的教室门上,再把半盆水放在扫帚上,上面再放上撮箕,等英语老师来上课,一推门就全打泼在老师身上,你快去看看吧?”班主任老师急忙走进教室,见他们正在行动,心里十分气愤:怎么如此不尊敬老师?他真想把他们揪出教室,狠狠地训斥一顿。但又一想,这样做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装着不知道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批评他们,只是说:同学们,你们的教师太脏了,本来应该在下午由值日生打扫,现在王强他们做好事,打来了水,找来了扫帚、撮箕,那我们就破例耽误几分钟,希望大家协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打扫完地再上课。于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清扫工作开始了,王强浇水,李飞扫地,大家帮忙,一会儿便把教师扫干净了。当大家回到座位坐好以后,他还有意表扬了他们。看得出来,当班主任表扬的时候,他俩低垂着头,有点神色不安。这场恶作剧就这样被制止了,而且收到了积极的教育效果。课后,这两位同学主动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搞恶作剧了,一定要尊重老师,努力学习。
点评:这位班主任老师在处理这一恶作剧时,一不批评、二不训斥,而是以装糊涂的办法,随机应变地将恶作剧行为巧妙地转化为一次有特殊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使学生不露痕迹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比起那些生硬的批评、训斥的制止办法,有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舌舌”事件
一位刚实习上任的老师在第一次上课点名时,当点到25号同学时,一个陌生罕见的字出现在他眼前“铦(xian),此时这位老师只好有边读边了,把这个同学叫成“舌舌”,引起了哄堂大笑。
点评:假如,这位老师灵机一动,把这个学生的名字暂时跳过去的话,等点完名再问“还 5 有哪位同学没点到名,请举手。”相信这位同学会马上举手站起来,道出他的名字,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中,要深入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是完全必要的。
以褒代贬
以为小学教师刚踏入讲台,一只纸飞机飞到讲台桌前。教师没有训斥学生,而是面带微笑地说:“宇宙飞船上天,是人类为了征服太空所为;这只飞机在上课前飞向讲台,它的发射者一定是为了获得知识。”平时这位恶作剧的学生对批评满不在乎,这一表扬,他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接下来他听得特别认真,效果很好。
点评:课堂上对于爱出风头,搞恶作剧的学生要根据情况,可以批评,但最好能以褒代贬,通过表扬,树立他的主人翁精神,使他能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课堂上凡是好出风头或搞恶作剧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调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否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激化矛盾,产生不良效果,对于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更应如此。
比如,上课铃响了,学生却还沉浸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某件事中,议论纷纷、无法安静。这时,拼命呵斥是愚蠢的。索性顺着学生的注意力,对该事作一番评论或处理,在因势利导进入新课。这样做,表面上损失了几分钟,实际上,却成功地扭转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情绪,效果比匆忙上课好得多,真是疏胜于堵、事半功倍。这种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不仅仅属于教育机智,它更是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理解学生、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努力达到教学合一境界的表现。
一鸣惊人
《演讲与口才》曾刊登了河南刘海英老师《一鸣惊人》一文,全文是这样的: 一次,我主持“一分钟演技”,由于是初次搞,同学们都有点紧张,没人愿“打头炮”,我只好点了名。那位被点名同学犹豫了片刻,鼓足勇气“嗖”地站了起来。“砰!”他把窗台上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愣在那儿看到这种局面,我灵机一动,说:“哈!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好,请大家用掌声请他上台演讲!”
气氛扭转过来了,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镇定了情绪,从容地走上讲台。点评:这个例子很幽默,教师在突发情况面前,因势利导,把与演讲无关的宣传色瓶子落地与演讲联系起来,恰到好处,使尴尬的局面变成了热烈的气氛。可想而知,假如教师责备、批评甚至挖苦他两句,那将会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以至活动无法再进行下去。
一声猫叫
踏着上课铃声,新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
新老师用亲切的目光望着同学们,开始作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姓缪„„”说罢,转过身子,板书“缪”字。就在这个时候,教室里不知从哪个座位上发出一声猫叫,显然是某个同学听到老师说“缪”,就联想到猫叫,于是一声“喵”就脱口而出,且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一声猫叫,可把其他同学逗笑了,于是教室里一下子乱哄哄的。这时,新老师写罢转过身来,同学们立即止住笑,预感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不料,新老师并没有翻脸,他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先别忙着夸我‘妙’。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到时候再请你们给我作评价,到底妙不妙。”
同学们听了缪老师这番精彩的话,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点评:从“喵”巧妙地转移到“妙”,缪老师这种随意应变的教育机智,你说,妙不妙?
“重唱”和“齐唱”
学生情绪低落,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时若能幽上一默,对活跃课堂气氛会起到很到作用。
记得一个夏日的午后上课,笔者让学生齐读课文,但由于学生困倦欲睡,齐读却变成了杂读。于是笔者笑着说道:“大家的多重唱真是棒极了,不过老师想听听大家的齐唱,我们再读一遍好吗?”“好!”学生们齐声答道。这一群栖息的“鸥鹭”顿时精神了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
幽默的开场白,往往能够提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兴趣,有“热堂”的功效。
“老师,您不要再拖堂了!” 一位教师下课经常拖堂,学生们非常反感。一次,下课铃响后,他还在津津有味地讲着,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气愤地说道:“老师,您不要再拖堂了!”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教室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讲台上的老师,而这位老师呢,却未被这一情况窘住,在惊讶之余机智地说道:“谢谢XX同学的提醒,现在,我郑重地向大家保证,以后绝不再做‘堂老压’”。这幽默的一语,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笑声中,刚才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尴尬的局面,此时若能幽上一默,会收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效果。
课堂交响曲
有一位老教师被学校分配去当一个乱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一些学生经常在自习课时“大闹天宫”。他想到一个好办法。这天上课时,老师带来了一台收录机,“这节课我请大家欣赏交响乐”。于是他打开机子,放了一段《森林交响曲》,赢得了一片掌声。学生要求再来一个,“好吧,再来一段《班级交响曲》。”学生一听,全是吵闹声、尖叫声,这才明白了那是自己的“杰作”,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原来老师趁学生不注意,早已录下来学生恶作剧时的吵闹声。这时,班主任进行了美与丑、高尚与庸俗的对比教育,把批评、启发、诱导融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自习课再也没有出现“恶作剧”了。也有的教师有时一句话不说,也能处理好一个恶作剧。例如,一位教师上课,刚踏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像,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位教师思索几秒钟后,便不慌不忙地拿起黑板擦,将漫画擦掉了。然后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教室,一些想看笑话的学生讨了个没趣。你能不佩服这位教师的“教育机智”吗?
点评:当“恶作剧”平息之后,教师应该仔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出于好奇心呢,还是出于无知胡闹?是对教师有成见呢,还是学生之间矛盾的大爆发?是闲得没事干呢,还是紧张劳累后的情绪发泄?„„然后,教师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耐心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以防范下次再度发生。
第五篇:数学教学机智案例(写写帮推荐)
数学教学机智案例
临时变卦——这里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状态等,及时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从而顺应学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例l:“角的度量”:
(学生开始自己练习量角。教师巡视,发现正确率很高,人人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可意外发生了。)小鹏: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一个角没量呢,怎么办? 师:哦!(略停顿)大家看,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了两半,它还能量角吗? 生l:那小半块肯定不行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中心点。生2:那大半块上面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应该可以量。
生3:可是小鹏还没量的是个钝角,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用呀!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每个小组相互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1: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90°,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
小组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角的度数后再相加。
小组3:可先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角的度数,再用180°相减就行了。„„
课堂上的一次偶然,却产生了更有创意的方法。教师只有及时地根据课堂上获得的反馈信息,充分利用课堂中临时出现的教学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顺水推舟——这里指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意料之外,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推进教学。课例2:“厘米的认识”
(让学生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小组l:我们量得桌子有3本书长。小组2:桌子比2个铅笔盒长还要多一些。小组3:桌子有2“尺”长多一些。小组4:桌子有5柞长。
师:我们量同样的桌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生l:因为我们用的测量工具不同。生2:我们的测量工具不一样长。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统一的测量结果呢? 生3:我们可以都用尺来量。生4:可尺也是有长有短的呀!生5:对了,我妈商店里的尺和我的身高差不多呢!生6:那我们干脆一起来创造一个一样长的工具。师:大家认为呢? 生:就创造一个一样长的工具吧。师:商量一下,该怎么创造呢? 生l:我们先用短一点的尺,就这么长,然后把其他的尺照这短的尺分一分,可以在上面做上记号,看看有几个这样的“短尺”。
生2:我们干脆剪一根长长的硬纸条,然后用这一样长的短尺去分一分,分出10个“尺”出来,做上记号,这样量起来就快了。
生3:大家快看,尺子上就有这样的一个个记号、小细线。生4:咦,我们的尺上也有。
原先的教案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提出都用尺来量以后,就出示尺,然后通过观察来认识尺。可学生的“尺也是有长有短的”疑问把教学拉出了预设的轨道,教师抓住契机,顺水推舟——让学生去感受和经历“尺”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在“创造尺”的过程中体会了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进而认识了厘米。教学从新生成的思路上走过来,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走出了个性,走出了学生的创造。
故弄玄虚——这里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干扰教学的进程,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还难以解释清楚,这时教师可以把疑问暂时搁置一下,让它成为一个悬念。这样既不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鼓励他们分析问题,激发继续探索的热情。课例3:“认识角”
师:(出示一个五角星)这是什么呀? 生l:五角星。
师:我们为什么叫它五角星呢? 生2:因为它有5个角。
师:角在哪儿呢?谁能圈给大家看看呢? 师:圈出的这部分是不是角呢? 生l:是。生2:不是。
师:它到底是不是角呢?老师暂时不回答,同学们也不用争,只要我们认真地学完这一课就有答案了。
师:(板书)这是角吗? 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随着扇子的不断打开,最边上的两根扇骨间形成了不同的角,由此感知实物的面上也存在着大小不同的角。但学生却把视线投向了“非角”的地方。显然,学生受到生活概念中的“角落”“边角”的干扰,误把认为角了。教师如果此时去解释,那只能“强词夺理”或“硬灌死塞”,只好来个“故弄玄虚”,不能不说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