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案例一:
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他们看到一个个儿高的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老师正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个儿高的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对这种过失行为,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并没有贸然地加以训斥和批评。他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做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这位同学听到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心里十分激动,同时感到十分内疚,脸唰地一下红了。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这位男同学不时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李老师又具体告诉这位同学,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然后将矛盾的双方劝开,把情况了解清楚,分清谁是谁非,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千万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化矛盾。实事求是的分析,真诚恳切的态度,使这位学生深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评析: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李老师没有贸然地批评与训斥,也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定,在冷静、客观分析之后,辨明情况,做出“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的判断。然后,大胆肯定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满足他们“想做好人好事”的道德需要,以此强化他们正确的道德动机;在此前提下,严肃地指出他们行为方式的差错,这就容易激起他们的思想矛盾和斗争:为什么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不到好的结果呢?于是产生内疚、悔恨、不安的心情,从而推动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最后再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了。李老师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一打人事件,是他掌握了少年儿童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
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课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后,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次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学生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主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了学生们的意料,而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动了学生们的心灵。第二天,不少同学都交出了忏悔、悔恨的“心灵答卷”。
评析:冯老师在处理这次作弊行为时,没有采用严厉批评追查责任的管用方法,而是依据学生做了错事心里不安、知错欲改的心理,采取了一个足以震动学生心灵的措施——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并写出心得体会,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情境中,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学生把这种教育要求当做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执行。这样,学生及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又不感到自己是教育对象。冯老师在处理这起作弊事件中,根据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分寸得当,采取“宽恕”态度激起了学生自我谴责、自我教育的意识,这种宽恕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要强烈得多。冯老师运用教育机智的精当和巧妙,确实令人赞叹。
案例三
有一次,班上举行“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诗歌朗诵比赛,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吕在同学的带动下走上讲台,他一口气吐出“长征路上”四个字后,好不容易才把“百花开”三个字蹦出来。这时,班主任发现坐在本班末排的一个学生努着嘴在学他,眼看他再继续朗诵下去会引起哄堂大笑,既会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朗诵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立刻示意学生们鼓掌。掌声一停,班主任鼓励大家说:“同学们,小吕同学决心学习红军不怕难得精神,上台来朗诵,这很好。看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助他!”同学们大声回答。“对!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这才是红军的好作风。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和他朗诵。”顿时,整个教室响起响亮的朗读声,小吕的声音融汇在大家的声音里。朗诵完毕,小吕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评析: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老师对学生要有师爱,同时,老师对全班同学的个性特征要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有敏锐的观察,最关键的是老师要能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如果老师对教育事业没有敬业精神、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话,就不会有老师对全班几十位学生的了解,不可能有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敏锐的探察能力,也就更谈不上教育机智了。这正是教育案例要告诉我们的答案,教育机智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敬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个体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深刻了解之上的。
案例四
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教育的好时机,于是,他指着地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来,我们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看了一下地面却无动于衷,上座位去了;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腰捡了起来。全班同学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脸上也掠过一丝微笑,他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到表扬的是这位捡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评析:教育机智突出表现为因势利导的教育艺术,上述教育案例中的教师正是利用因势利导的教育机智,引导和激发学生认识并改正乱丢纸屑的坏习惯,树立了班级的正风。教育机智中的因势利导技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第二,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关注,才会比较客观的发现学生优点和缺点。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会受到伤害,蕴藏在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第三,取决于教师的观察与发现,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在瞬间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临场表现的积极因素,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朝着良性成长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美的一面得到展示。
第二篇:教育机智案例
教育机智案例
就职演讲
这是一位新任教差班的班主任的第一次任职演讲。
各位同学,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你们送来的各种“礼品”,而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惊讶、疑惑)。这“礼品”不是好吃的,也不是好玩的,更不是好用的,而是用金子买不到的目光!(哄堂大笑),这些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有无所谓的,在我看来都是你们送给我的玫瑰、玉兰、仙人掌,还有霸王鞭(大笑),但是有什么样的目光礼品我都收下了,谢谢大家(热烈鼓掌)。我们这个班是个欠债多的“亏损单位”(笑),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初步了解认为最重要的是内部缺乏相互理解和团结奋斗,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两名时髦话:换位思考和理解万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性格、观点、兴趣、追求,只有换位想一想,才能理解别人,沟通思想,只有团结友爱,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大家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他们的集体中,唐僧心善,位居领导,但有时真假不辨,凭感情乱念紧箍咒,无辜伤害最能干的孙悟空,因此郭沫若要“千刀万剐唐僧肉”,(大笑)而孙悟空大概学过毛泽东同志的诗“僧是愚泯犹可训”,理解唐僧,照样认师傅(笑声);孙悟空武艺高强,工作成绩突出,但他任性自大,没有花帽约束收不了野性;猪八戒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但他贪吃贪睡,还见不得花姑娘(大笑)。尽管师徒们性格不同,各有长短,内部常有矛盾,但共同的取经事业,使他们相互理解,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一路降妖斩魔,终于取得了真经(热烈鼓掌)。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几个脚印对于沙漠算不了什么,但对骆驼却象征着希望;一个绿芽对于春天微不足道,但对于你们的历史却是影响重要的一笔啊!(掌声如雷),当你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你在成长;当你以读书为乐的时候,你在进步;当你尊敬父母、老师,友爱同学时,你在成熟;当你热爱集体,为集体奋斗的时候,你在腾飞(全班热烈鼓掌)。有志者事竟成,尽管我们面前困难很多,与兄弟班级差距较大,只要树雄心,立壮志,将45=45(一人一条心)的公式变成46=1(包括班主任在内拧成一股绳),我们同样能争先创优,让他们眼中的“癞蛤蟆”飞上天,追赶“天鹅”,吃到美味的“天鹅”肉!(群情激奋,掌声热烈持久)。
点评:这位班主任的语言非常幽默,将班风建设用诗一样的语言,用情浓、话甜、幽默的讲话,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疙瘩,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相比之下,我们很多班主任在班会上、家长会上板着面孔,数落学生,哪一个效果更好呢?
家长会上的演讲
背景:某差班的班主任,在某次考试后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想解决考试后学生拿着试卷回家,受到家长们的不同“礼遇”的问题,考高分的学生在接受家长表扬的同时,家长提出更高要求,考低分的同学,家长下了“死命令”,下次不考80分就不要来见我。为此这位班主任做了一下一段演讲。
各位家长,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深受教育和鞭策,当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应试教育”的幽灵在伤害着孩子们的心,有些家长被幽灵迷了心窍,无情地挥舞着“分数大棒”,摧残自己的子女,他们盼分心切,不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按照自己的主观设计,硬逼孩子考高分,这叫逼“雏鸡下蛋”(大笑),甚至更有心急的家长,鸡蛋刚放入鸡窝就要“鸡蛋生鸡蛋呢?”(哄堂大笑),倘若生的蛋少,轻则整训体罚,重则“棍棒伺候”(笑声),但人比鸡聪明,你逼紧了,他就抄袭,下个假蛋弄你(大笑),我认为那些平时不用功,考试得高分的同学十之八九是家长逼着下的假蛋(热烈鼓掌),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养成了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家长们,警惕啊!(掌声如雷)。
家长同志们,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心愿不能代替孩子的自身发展。今天的教育应是一种点灯的事业,引导孩子进步而不能当作矿物定型。化学教育家戴安邦说:好人才=知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由于孩子们的先天因素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必然参差不齐,孩子是否成长,成什么样的才,家长既不能硬性规定,也不能用考分去衡量,要看综合素质。人才是有层次的,不能结出果实,那么就让他做一朵鲜花;最终绽不开花冠,那么就允许他做一片绿叶。月亮不会因为太阳的光辉而失去自己存在的意义(掌声阵阵),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个专家或学者对社会作出贡献,做个普通劳动者对社会也可以做出贡献。大森林中的树木并不是每一棵都一样高大,都能做栋梁,但有用处就是做贡献,能做擎天的柱就做擎天的柱,能做摇船的橹就做摇船的橹,社会需要金银铜铁,也需要煤,金子发光,煤也发光!(热烈掌声),家长何必赶鸭子上架,逼孩子在期望的一棵树上吊死,脚下自有成才路,只要努力肯登攀(雷鸣般的掌声),生命于人,无论是高贵的,低贱的,富有的,贫穷的,都自有一次,这一次不管是悠长的还是短暂的,我们都要善待这一次,美丽这一次,灿烂这一次,作为家长对孩子,善待就要顺其自然,积极引导,美丽就要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去奋斗,灿烂就要严把孩子做人关,造福社会,不做坏事,至于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求,强求的结果只能是毁了孩子。(掌声如雷)如果你的孩子是秧,那就不要逼他结辣椒,冬瓜虽不红,但比辣椒大;(大笑,鼓掌)如果你的孩子是辣椒苗,那也不要逼他结冬瓜,冬瓜虽大,但却不如辣椒红。(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座谈会解开了学生心头的疙瘩,扫除了学生脸上的愁云,教室里又响起了学生的笑声和歌声。
点评:家长会一般模式是:介绍本班情况,学生考试成绩,对差生家长反复要抓紧啦,要请家教啦等等,这位班主任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用诗一样的语言鼓励孩子,相信家长听了这番话,肯定会滋润心田的。
反劝小烟民
学生学着大人抽烟,以为好玩,正面教育有逆反心理,倒不如学学这位老师的做法。“同学们,告诉你们专家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吸烟的好处,这一说出乎学生们的意料,好奇地洗耳恭听。”专家们广泛调查,综合分析考证,最后得出结论:吸烟至少有三点好处:
一、吸烟者在室内,小偷不敢行窃;
二、吸烟者出门,狗不敢咬;
三、吸烟者永不衰老。”
同学惊讶地睁大眼睛:
“吸烟者夜间咳嗽,贼自然不敢入室。”
“吸烟者身体虚弱,走路时拐杖引路,狗自然不敢咬。”
“吸烟者身体易得肺癌、心脏病,很难活到老,所以永不衰老。” 从此以后,班上再没有吸烟的现象了。
点评:不良习惯劝改是一门学问,抽烟、吃零食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位老师干脆来个正话反说,收到奇效。
志愿者
新学期开始后的第一次卫生扫除,因座位、值日、班干没有确定,我就宣布为义务劳动,自愿参加,离开教室后,我在楼梯口观察谁先出教室不准备参加劳动。这实际是一次隐性测 2 试,测试班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自觉自愿程度如何,很快,有一人从后门探头观察,看到我没走远就缩回教室,紧接着,有先后从后门溜出了三人,都是逃避劳动的。我转身迎住这三人,自言自语:“一、二、三够了。”接着,我将这三人带回教室,并大声宣布:“刚才,这三位同学率先到楼梯口向我报名参加今天的教室卫生大扫除,我高兴地宣布他们三人是第一批志愿者。”真正的志愿者们哈哈大笑,这三人不好意思地从真正志愿者手中接过抹布、扫把和簸箕。反常的安排,幽默的效果,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点评:反常合理的幽默: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处理问题的方式选择上,违反解决的常规,别出心裁,出其不意,却又是合情合理,易于接受,形成一种新颖式的幽默。
查理为什么迟到了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有一个例子。老师问查理为什么迟到了,查理说因为头天晚上十一点才睡,老师问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查理说我忘了做作业,我是看英德两国足球赛电视了。老师问哪个队赢了,查理说:“太不像话了!德国队2:1赢了我们。我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输了?”老师说:“大概他们头天晚上也晚睡觉了吧!”
点评:这也是一个不失幽默的教育学生的例子,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状况,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导启发,真不失其巧妙、自然、亲切,使学生容易接受。这足见幽默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的教师们,在遇到紧张、突发事件时别忘了说上一两句幽默话。
偷和拿
有一所小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刚入学的学生,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就顺手拿了一个吃起来。营业员抓住他,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孩子“偷店里东西”。是不是“偷”呢?班主任老师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才了解到他在家里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拿的,这一回看到店里放着苹果,想吃也就拿了,根本不懂得“拿”和“偷”的区别。于是,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的例子讲起,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别人的东西和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循循善诱地指出,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使用别人的东西的。要是拿了,别人要说你,这是“难为情”的事。教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
点评: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像医生治病一样,仔细地察看病人的病情,然后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工作,就在于他思想上真正确立了尊重学生的观念。
巧妙处理口角事件
课间,两位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让他们进教室,一位学生很快进了教室,另一位学生因吃了亏,不愿进教室。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也没有去批评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小黑板拿进教室吗?”这位同学看了看老师,就接过小黑板提进了教室。老师马上对大家说:“刚才有两位同学发生矛盾,但是有位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帮助老师拿小黑板进来,我相信他一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不迟。”那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老师讲课。
点评:本文讲述的是学校中一件普通的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转化为影响正常教学的大事,处理这样的事情,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做底蕴,才有可能处乱不惊,处理问题才能够当机立断,游刃有余。所以教师机智的形成是和教师长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分 3 不开的,丰厚的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机智”的良好基础。
“我办事真粗心”
一次,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上船时,发现少了一个学生的船费。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把钱添上,但又忘记是哪位同学未交船费。钱,老师可以添,没有交费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何添补呢?即使疏忽忘记交钱,心无不良动机,也有个教育问题。这位教师没有开会专门讲这件事情,没有把问题扩大,而是在一次班会结束的时候,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老师说:“上次我们乘船外出秋游,由于我粗心大意,少收了一个同学的船费,我办事真粗心,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希望同学们吸取我的教训。从现在起,我们要培养细心严谨的作风。”下课后,老师还未走出教室,一个学生红着脸走到老师跟前:“老师,开始是我忘了交船费,后来想起来了又故意不想交,我错了。”边说边将钱交给了老师。
点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如上教育‘案例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做法是多么令人意想不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机智的支撑,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也就不可能具有教育机智。
“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准备”
上课铃响了,几十个孩子像野马归槽似的奔进教室,小脸通红,汗水涔涔,脑子里还在回味着有趣的游戏。面对这个场面,老师一点不发急。她想如果板着面孔来训斥一通,教室里也会安静下来,但一颗颗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都收拢回来,那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她和颜悦色地说:“有点小朋友还没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准备。”说罢慢慢地走出教室。说也奇怪,当她再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坐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点评:优秀演员声情并茂的精彩唱段,常常会使全场屏息,听者动容,而优秀教师的几句简单的话,重新跨进教师门的简单动作,就使得“像野马归槽似的”学生一个个全神贯注,这真是教育艺术的魅力!
对付“后进生”
某中学杨老师给初中某班上第一堂课时,一向调皮捣乱的李同学突然站起来发表声明:“杨老师„„我落后生李XX借贵班一块宝地,落脚谋生,还希望你今后多多照应。”另几个后进生呼应道:“好说,好说。”引得哄堂大笑。但是,杨老师没有发火,也没有感到意外。他严肃而又诚恳地说:“我知道,李XX同学在小学是三好学生,脑子反应快,很聪明,如果把这股劲用在学习上,是会很快进步的。”又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人总是有犯错误的时候,我就经常犯错误,何况你们青年?问题是如何对待错误。我对每位同学都是向前看,过去落后,现在变好了,就是进步,就应该受表扬。后进只是相对的,后进是可变的。李XX同学认为自己是落后生,只要努力改正缺点,是可以赶上先进的,这对每个同学都一样。”这段诚挚的讲话,打动了后进生受损伤的心灵,使一时混乱的教师变得鸦雀无声了。
点评:在教学中常遇到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干扰教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不要中断教学去批评、指责违反纪律的学生,因为这样做本身就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新因素。4 最好结合教学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并要违反纪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既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有解决了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也有时发生非一般纪律问题。例如:学生打起来了,或是个别学生恶作剧,是老师不得不中断教学,及时排除干扰。这时需要教师镇定、机智、果断,既能压住场,又能教育学生。
红帽子
某天上课,一男生大热天戴着一顶红帽子,赫然醒目,引得众多学生的眼光不时地朝着他瞟来瞟去。教师让其脱下,不料,该生似乎未听见,正坐不动。教师大怒,再次厉声让他脱下,然而其仍然静坐不动(尽管有些紧张)。顿时,课堂气氛有如乌云密布,异常紧张。这位教师想到该男生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的个性特点,微微一笑:“XX同学大概是头痛了是吗?”该生:“嗯„„嗯„„”(有些支支吾吾)于是,矛盾冰消雪融,其他同学无意再去注视那顶红帽子了。
点评: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矛盾而引起的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和教师唱对台戏。如学生上课故意发出怪声,故意接老师的话茬,说一些离题的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却洋洋得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可大耍威风,暴跳如雷,又不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教师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关键是要循其个性,提供台阶,以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处理恶作剧
一天下午,一个班主任老师在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时准备到班上去看看,正在这时,班长从教室出来悄悄告诉他:“王强、李飞他们搞恶作剧,准备把扫帚平放在半开的教室门上,再把半盆水放在扫帚上,上面再放上撮箕,等英语老师来上课,一推门就全打泼在老师身上,你快去看看吧?”班主任老师急忙走进教室,见他们正在行动,心里十分气愤:怎么如此不尊敬老师?他真想把他们揪出教室,狠狠地训斥一顿。但又一想,这样做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装着不知道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批评他们,只是说:同学们,你们的教师太脏了,本来应该在下午由值日生打扫,现在王强他们做好事,打来了水,找来了扫帚、撮箕,那我们就破例耽误几分钟,希望大家协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打扫完地再上课。于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清扫工作开始了,王强浇水,李飞扫地,大家帮忙,一会儿便把教师扫干净了。当大家回到座位坐好以后,他还有意表扬了他们。看得出来,当班主任表扬的时候,他俩低垂着头,有点神色不安。这场恶作剧就这样被制止了,而且收到了积极的教育效果。课后,这两位同学主动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搞恶作剧了,一定要尊重老师,努力学习。
点评:这位班主任老师在处理这一恶作剧时,一不批评、二不训斥,而是以装糊涂的办法,随机应变地将恶作剧行为巧妙地转化为一次有特殊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使学生不露痕迹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比起那些生硬的批评、训斥的制止办法,有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舌舌”事件
一位刚实习上任的老师在第一次上课点名时,当点到25号同学时,一个陌生罕见的字出现在他眼前“铦(xian),此时这位老师只好有边读边了,把这个同学叫成“舌舌”,引起了哄堂大笑。
点评:假如,这位老师灵机一动,把这个学生的名字暂时跳过去的话,等点完名再问“还 5 有哪位同学没点到名,请举手。”相信这位同学会马上举手站起来,道出他的名字,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中,要深入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是完全必要的。
以褒代贬
以为小学教师刚踏入讲台,一只纸飞机飞到讲台桌前。教师没有训斥学生,而是面带微笑地说:“宇宙飞船上天,是人类为了征服太空所为;这只飞机在上课前飞向讲台,它的发射者一定是为了获得知识。”平时这位恶作剧的学生对批评满不在乎,这一表扬,他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接下来他听得特别认真,效果很好。
点评:课堂上对于爱出风头,搞恶作剧的学生要根据情况,可以批评,但最好能以褒代贬,通过表扬,树立他的主人翁精神,使他能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课堂上凡是好出风头或搞恶作剧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调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否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激化矛盾,产生不良效果,对于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更应如此。
比如,上课铃响了,学生却还沉浸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某件事中,议论纷纷、无法安静。这时,拼命呵斥是愚蠢的。索性顺着学生的注意力,对该事作一番评论或处理,在因势利导进入新课。这样做,表面上损失了几分钟,实际上,却成功地扭转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情绪,效果比匆忙上课好得多,真是疏胜于堵、事半功倍。这种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不仅仅属于教育机智,它更是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理解学生、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努力达到教学合一境界的表现。
一鸣惊人
《演讲与口才》曾刊登了河南刘海英老师《一鸣惊人》一文,全文是这样的: 一次,我主持“一分钟演技”,由于是初次搞,同学们都有点紧张,没人愿“打头炮”,我只好点了名。那位被点名同学犹豫了片刻,鼓足勇气“嗖”地站了起来。“砰!”他把窗台上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愣在那儿看到这种局面,我灵机一动,说:“哈!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好,请大家用掌声请他上台演讲!”
气氛扭转过来了,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镇定了情绪,从容地走上讲台。点评:这个例子很幽默,教师在突发情况面前,因势利导,把与演讲无关的宣传色瓶子落地与演讲联系起来,恰到好处,使尴尬的局面变成了热烈的气氛。可想而知,假如教师责备、批评甚至挖苦他两句,那将会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以至活动无法再进行下去。
一声猫叫
踏着上课铃声,新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
新老师用亲切的目光望着同学们,开始作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姓缪„„”说罢,转过身子,板书“缪”字。就在这个时候,教室里不知从哪个座位上发出一声猫叫,显然是某个同学听到老师说“缪”,就联想到猫叫,于是一声“喵”就脱口而出,且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一声猫叫,可把其他同学逗笑了,于是教室里一下子乱哄哄的。这时,新老师写罢转过身来,同学们立即止住笑,预感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不料,新老师并没有翻脸,他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先别忙着夸我‘妙’。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到时候再请你们给我作评价,到底妙不妙。”
同学们听了缪老师这番精彩的话,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点评:从“喵”巧妙地转移到“妙”,缪老师这种随意应变的教育机智,你说,妙不妙?
“重唱”和“齐唱”
学生情绪低落,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时若能幽上一默,对活跃课堂气氛会起到很到作用。
记得一个夏日的午后上课,笔者让学生齐读课文,但由于学生困倦欲睡,齐读却变成了杂读。于是笔者笑着说道:“大家的多重唱真是棒极了,不过老师想听听大家的齐唱,我们再读一遍好吗?”“好!”学生们齐声答道。这一群栖息的“鸥鹭”顿时精神了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
幽默的开场白,往往能够提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兴趣,有“热堂”的功效。
“老师,您不要再拖堂了!” 一位教师下课经常拖堂,学生们非常反感。一次,下课铃响后,他还在津津有味地讲着,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气愤地说道:“老师,您不要再拖堂了!”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教室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讲台上的老师,而这位老师呢,却未被这一情况窘住,在惊讶之余机智地说道:“谢谢XX同学的提醒,现在,我郑重地向大家保证,以后绝不再做‘堂老压’”。这幽默的一语,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笑声中,刚才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尴尬的局面,此时若能幽上一默,会收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效果。
课堂交响曲
有一位老教师被学校分配去当一个乱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一些学生经常在自习课时“大闹天宫”。他想到一个好办法。这天上课时,老师带来了一台收录机,“这节课我请大家欣赏交响乐”。于是他打开机子,放了一段《森林交响曲》,赢得了一片掌声。学生要求再来一个,“好吧,再来一段《班级交响曲》。”学生一听,全是吵闹声、尖叫声,这才明白了那是自己的“杰作”,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原来老师趁学生不注意,早已录下来学生恶作剧时的吵闹声。这时,班主任进行了美与丑、高尚与庸俗的对比教育,把批评、启发、诱导融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自习课再也没有出现“恶作剧”了。也有的教师有时一句话不说,也能处理好一个恶作剧。例如,一位教师上课,刚踏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像,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位教师思索几秒钟后,便不慌不忙地拿起黑板擦,将漫画擦掉了。然后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教室,一些想看笑话的学生讨了个没趣。你能不佩服这位教师的“教育机智”吗?
点评:当“恶作剧”平息之后,教师应该仔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出于好奇心呢,还是出于无知胡闹?是对教师有成见呢,还是学生之间矛盾的大爆发?是闲得没事干呢,还是紧张劳累后的情绪发泄?„„然后,教师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耐心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以防范下次再度发生。
第三篇:教学机智案例
教学机智案例
[摘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 摘要]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在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学机智的方 法主要有: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承认自己不足,以诚感人;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直引主题;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参与 体验等等。教学机智的运用,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 计划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机智 运用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从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要教会 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方式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 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在课 堂中的机智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分析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 机调控,以做到教学机智的正确运用呢?下面我们
就这个问题结合具体的例子来 加以分析:
1.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教师出错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 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 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 ‚老师你错了,‘高 粱’的‘粱’底下是‘米’。‛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 的失误。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 微笑,神情自若地说: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以 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接着老师又问: ‚你们知 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 ‚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接着,老师强调: ‚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 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 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 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 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 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懂装懂,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 极性和求知欲。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这样,既能让师 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
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如果问题仍 然解决不了,则可留在课后解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西湖》。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 ‚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看着同 学们等待答案时的充满渴求的目光,老师坦白地说: ‚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 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吗?有谁愿意来说说 啊?‛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但没有一人能说全。老师想了想,说: 2 ‚这个问题,老师也说不准,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 州十景之一的西湖。‛课后,老师通过查资料,把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们都为 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课堂上,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古怪的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引导,巧妙地把学生又拉回到课堂 教学的主题上来。例如,有一次,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一文,学生突然提出 一个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 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当时钱梦龙 先生是这样应对的: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 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钱梦龙先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放失,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行动,是一种直接指向学生的行动。范梅南指出: ‚教 育机智不仅仅在于以巧妙 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关注儿童成长的 环境和过程,保护孩子的脆弱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不恰当的语 言、行为都会伤害孩子们脆弱的心灵。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借 着出现的问题,伺机发挥。试想,假如老师一味地责备、批评和挖苦学生,那将 多么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甚至使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巧妙、出奇、适度地采取一定的措施,让 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双丰收。实习时,在讲授新课《做一片美的叶子》介绍作者金波的时候,有位学生开 玩笑地问: ‚老师,吴金波和金波有什么关系吗?‛这时,另外一个学生在下面 起哄,‚有什么关系啊,金波爷爷可是作家,可是吴金波是个差生!‛同学们听了 都哈哈大笑。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吴金波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个突然的 局面,我冷静地思索了一下,然后说: ‚谁说没有关系呢,金波爷爷和我们每一 位同学都有关系,他写的文章我们都很喜欢,而且我相信吴金波同学也喜欢,或 许还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呢!对吗,吴金波同学?说不定啊,以后他还会成为一名 大作家,我们大家还要找他签名呢!‛这时,同学们又笑了,但笑的感觉已经变 了,吴金波同学也面带会心地微笑重新抬起了头。
5.‚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种种不和谐的音符,但课堂突发事件是随 机性很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些由课堂周围的环境引起的突发事件,都 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取 ‚不行动‛ 的方式,正如范梅南所说的 ‚有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这样也可以使学生 很快地安静下来,再加上教师的一句 ‚刚才讲到哪里了‛的提示,以此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原来的课堂教学中来。还记得曾上过这样一堂课:语文老师正在上课,突然,粘在黑板上的词语卡 片脱开一角斜在那里,前排的一位同学低声指
出: ‚老师,卡片掉了!‛只见这位 教师瞪了他一眼,说: ‚别管它!‛于是,这位‚紧急报告者‛情绪明显低落下来,再也不见他举手发言了。记得在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类似的事件。在一堂课上,‚啪‛ 忽然 的一声脆响,一块挂着的小黑板掉了下来,大家都吓了一跳。教师不慌不忙地把 小黑板拾起重新挂起来,接着问: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哪里了?‛学生们的 目光一下子又投到课本上,断开的思路又被重新连缀起来了。两相比较,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明智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总结古希腊哲学家说: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此同理,一个教师 4 即使是执教同一内容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课堂如河流,它是流动的、发 展的、向前的。课堂永远处于千变万化的动态中,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但综观以上多个教学机智 运用的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1.目的是明确的 教学机智是偶然发生的,它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在课堂中,我们不知道 何时会产生一点小状况,也不知道会采用何种方法来应付。但是,不管教师采用 什么方法,他们的目的总是明确的,就是保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使学生在掌 握知识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情感。
2.情感是好的 每一节语文课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好教学机智。观察上面的教学案例,发现要发挥好教学机智,教师都是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学生的真诚与亲切。他们发挥教学机智是发自于内心的,是来源于真实情感的感动,他们都愿意用微 笑代替责备,因为他们的情感是好的,都饱含了对学生浓浓的情感。
3.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中的意外千变万化,教师就必须在这
些千变万化的意外情况下,因时而 变,因情而变,甚至因错而变,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捕捉教学挈机,这就表 示处理课堂意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小事化大,强化处理;有的却是大 事化小;有的甚至是不处理,教师一笑置之……
二、运用教学机智时应注意的问题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是为 了表现机智而机智,他们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 识、获得情感的陶冶。他们只是觉得运用教学机智会使课堂变得精彩,而没有考 虑到自己使用的教学机智是不是适用于这堂课,是不是适用于这些学生,从而让 学生们觉得老师是在顾弄玄虚,是在使用小伎俩,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机智的运用追求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收到的应该是‚大雪 无痕‛‚点石成金‛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教师在 课堂上使用教学机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运用应充分为学生服务,全面关注学生范梅南说过: ‚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 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指向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 态,从而发展着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教学机智。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对人的 关注,只有关注学生,才会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机智是装 不来的,虚伪的机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在必要时运用教学机智,切忌滥用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会使课堂精彩异常,但是不合时宜地运用教学机智却只 能弄巧成拙。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使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 意外,他们以为这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错了,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 教育机智,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
《学记》有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因愤而启,因悱才发,这才是教学机智。如果教师一味滥用教学机智,用 得多了,教学机智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或许还会有碍于课堂良好效果的获得。
(三)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模式,应灵活运用教学机智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时,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机智来解决突发情况,有好多教师在运用教学 机智时喜欢给教学机智安上一种模式,准备每次照搬来解决课堂中的突然情况,这种机械地使用教学机智是大错特错的。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特定的时间和 环境,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固定的模式,而应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保证课堂教学 有序地进行。
(四)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学机智不是信手拈来的,它是在许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教师的知识 积累和教学经验等。教学机智不是临机一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 ‚把教学 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 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3]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 主动权。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新理念,落实新理念,就一 定能品味到新理念指导教学所带来的甘甜。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刻苦磨砺,恰当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科研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 地。
教学机智案例 曾美霞
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里他们可以“疯”,可以“玩”。
殊不知,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控制好学生的“疯”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大家知道,体育课有别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上课地点的不同,一个室内,一个室外。相对来说,室外的环境存在多变性、复杂性、危险性,所以对于课堂的引导者来讲要保证一节有质量、有安全且孩子又喜欢的课,除了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巧外,更应该学会如何随机应变,驾奴课堂。
我有个体会。
那一天,我心情特别爽。上课了,我热情地跟学生问好,希望把我愉快的心情带给学生,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可是我却在门槛上栽了跟头,没想到一开课,学生的心情比我更“爽”,队伍里的人唧唧喳喳,兴奋极了,原来有个学生趁我不注意时,把我准备好的上课器材----大喇叭在玩,而且正向同学炫耀呢,一时间一大堆同学围了上去,左看看,右瞧瞧,还找到开关在“海啸”,此时此刻不但影响了上课的秩序,还无形中养成了坏习惯,现在不控制的话或许以后就乱套了,所以我急啊。怎么办?严厉呵斥?还是给一个理解,换一个法子?就那一瞬间,我走过去,并说了一句:我教你,开关在这呢!并顺势把大喇叭接了过来。然后继续上课。那节课我特意改变了一下内容,进行了2次的30M接力竞赛,同学们个个乐得不亦乐乎。最后我特意将剩余的10分钟作了放松:体育委员集好队后,我让每个学生轻轻闭上眼睛认真听,刚才上课时我给学生示范的开关是:录音。学生很惊讶:因为里面有他们在接力赛时的呐喊声、胜利时的欢呼声,集队时的悄悄话,甚至还有意见不合时的争吵声、、、、、、学生听后先是一阵大笑,接着是异常的安静。我只说了一句话:以后要借大喇叭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哦,下课!、、、、、、后面传来的又是一片笑声。
自从那次,以后的他们就更喜欢上体育课咯
数学教学中的小故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记得第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整齐的摆放新华书店补发的《课外阅读》书。便灵机一动,何不就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诉大家这本书有74页,如果现在有12本这样的书,一共多少页呢?怎样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并指名学生板书。分别让学生列竖式解答。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所以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完全可
以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通过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学,主要是利用题组,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出积的末尾的0的确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并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三、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
1、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氛围是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计算时,许多学生多对单调的计算感到乏味,显得心不在焉,特别是对“先约分后计算”这一计算要点不能很好运用。这时我就讲了这样一个小幽默:每个分数都是一位穿着棉袄的工人,每次相乘都是一次工作。工作时当然都要尽可能脱掉不必要的棉袄(能约分要先约分),要不然工作起来不方便。不过,天实在冷的话(不能约分时)不仅不要脱棉袄,还要凑在一起想办法取暖呢(分数乘法计算法则)!听了这个小幽默,学生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一笑,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调整了学生情绪,更让学生回味无穷。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创设轻松氛围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那种无聊乏味、一味追求轻松气氛的幽默,那种喧宾夺主,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的幽默,绝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机智应有的表现。
2、充分把握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匹260米长的布,做上衣可做60
件,若做裤子可做120条,问这匹布可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有学生提出质疑,做衣服用布多少应该是面积单位的,为什么题中用长度单位呢?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却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因为大多数布匹的宽度是一定的,所以布匹的长度足以说明布匹面积的大小,再加上缝衣的实际需要等原因,人们通常就用布匹的长度来说明用布量的多少。表面问题解决了,但探索的步子并没有停。接着,我又问学生:“你们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这种现象吗?”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说明布匹的宽度一定,长与面积成正比例,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积。现在宽不变,也就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随着扩大。因此布匹越长,用布量越多。”还有的说:“缝衣时,可以将所需的布匹面积预先算好,宽不变,就可以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宽就求出长。所以买布时知道布匹的长度,就等于得知了布匹面积。”„„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就这样应发了学生如此多的创新思考。
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3、灵活反馈调节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的新授结束后,为了辨别比较,我要求学生分别计算一个底为2米,高为1.5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结果一部分后进生由于定势干扰,都采用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来列式。列式为
S平行四边形=(2+)×1.5÷2 s三角形=(2+)×1.5÷2。
进行错误分析时,学生们哄堂大笑。原因很明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考虑成了梯形。但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在特定情形下能不能作为梯形来考虑面积计算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同时适用这三种图形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先是笑着直觉地表示反对,一部分学生则是模糊不定。但经过进一步引导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成了一个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成是上底和下底等长的特殊梯形;当梯形上底无限缩短为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改变能同时适用三种图形。变式分别是
s平行四边形=(a+a)×h÷2 s三角形=(a+0)×h÷2 s梯形=(a+b)×h÷2。
在这里,由于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作了较为灵活的调节,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成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型”题材。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置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第四篇:发挥教育机智
发挥教育机智,应对意外事件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周云
班上位学生叫杨楼浩,从接班以来我一直认为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她的自控能力较差,课上喜欢和同学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有一次我在课堂讲得正带劲,发现她又在和同学叽叽喳喳说话了,我很生气,就责问他:“杨楼浩,你在干什么?”我等待着华的回答,按照经验,她或者会惭愧的低下头,或者会小声给我一个解释,没想到她却头一横,眼一瞪,大声说:“我在说话,怎么着!”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感到血一阵一阵往脸上涌。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深深埋下了头,似乎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这尴尬的几分钟是如此漫长,但我终于还是定了定神,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发火。发了火又怎么样;她情绪反常,必定有其他原因。”于是,慢慢调整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对全班说:“老师看得出来,你今天心情不好,是吗?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也是。不过老师的经验是,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一个办法,你想试一试吗?” 她疑惑的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顺势接着说:“一个人情绪不好时,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刚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给大家读一遍.,怎么样?”她开始读了,虽然声音不大,但教室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课后,我并没有急于找学生谈话训导,而是先找了他的几个好朋友,了解他情绪反常的原因。通过这一层面的接触,我了解到华最近家里出现一些问题,父母关系不和,近些日子正在闹离婚,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晚上回家后,我又给他母亲打了个电话,证实了这个情况;同时,委婉的劝告其要关心孩子,以孩子的学业为重,不能因为父母的原因影响孩子。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我感到情况都了解了,胸有成竹了;同时,学生的情绪估计也已平静下来,这才找她长谈了一次,并在她父母的问题上和她交流了看法,给了她一些建议。这件事后我发现她的态度好多了,课上也在尽量控制着不开小差,不随便讲话,有时还会帮着管其他同学。
在平时与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以上的例子就是。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我的体会是:
首先,切忌当场动怒,要学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例如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若当场大发脾气,势必造成师生间的剑拔弩张之势,两个情绪失控的人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陷于瘫痪,并且还极有可能落下“后遗症”。因此,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学会低调处理这类容易让人头脑发热的事。不急不躁,可以使我们在难堪的处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依然能作出冷静准确的判断,教育教学的智慧或许就会在这一瞬间闪现,这就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赢得了主动。
其次,要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和疏导工作,找到问题的根子。
通过这个事件,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以上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师对这些意外事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教育机智》——读后感
《教育机智》——读后感
海盐县博才实验学校 沈伟
俄国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育机智》一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使我更感受到教育机智在教学实际中的重要。
对待教育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让学生特别是那些个性有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发展得以正常地发展。
有首诗写得好:当园丁——用我们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五彩缤纷;当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的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这正是我们广大教师真实的写照。
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作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积累各方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让灵动的教学机智奏出精彩的乐章。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视野非常开阔。有时候我们教师不怎么了解的事,他们却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我们必须灵活对待,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们不妨可以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我们可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谈谈,同时我们也可以听一下其他同学们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解决问题。现在不少的学生都是根据对老师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兴趣,因此教学能否成功,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机智要以丰富的学识做后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随时积累,更新观念,扩充知识面,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
2、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做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既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不能回答致使课堂教学陷入被动;也不能低看学生水平,否则,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3、要学会倾听
懂得倾听的教师其实不仅仅在听学生的发言,更是在收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寻找点拨提升学生的最佳契机,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教师要在学生中间安插“间谍”,这种交流应该是开诚布公的;教师要学会机智用语,当出现偶发事件时,切忌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拖泥带水,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学习或者做事的时候不要以自己为中心,也要考虑考虑其他同学。
总之,教育的智慧源于对孩子的爱、强烈的教育责任心、源于对孩子的尊重、理解,源于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现代化的新型的反馈机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