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2019-05-14 10:5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篇: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禹 B、嬴政 C、刘邦 D、杨坚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3、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土地兼并严重 C、权臣当道 D、隋末农民起义

4、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她重用人才,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陶瓷业在唐朝很发达,其中闻名于世界的艺术珍品是()

A、彩瓷 B、青瓷 C、白瓷器 D、唐三彩

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9、唐朝的城市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10、作为小历史学家,如果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半岛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1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作发明,右图()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曲辕犁

12、唐都长安城宏伟壮丽,城中有市、坊,“市”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D、商业区和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1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原因是()

A、有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建筑具有独特风格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14、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

1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张旭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16、唐朝时期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C、吴道子 D、顾恺之

17、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打退辽军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边境战斗C、女真起兵抗辽的斗争D、岳飞抗金的战斗

18、宋代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太湖流域

19、在宋朝统治区内,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黍 20、两宋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

A、纺织业中心 B、棉织业中心 C、造船业中心D、著名的瓷都

21、两宋时期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外贸 C、转运使 D、蕃市

22、宋代时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23、北宋的“瓦子 ”,是一种()

A、家庭聚会B、街上围观人群C、娱乐和经营商业的场所、D手工业作坊

24、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5、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

26、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27、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国最早对台湾进行行政管理的是()

A、三国 B、元朝 C、清朝 D、明朝

28、下图是新的灌溉工具()A、曲辕犁 B、筒车 C、水排 D、耧车

29、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是在()

A、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后期 B、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 C、隋唐时期 D、宋朝

30、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 B、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C、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_____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作品是《金刚经》。

3、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的是____鉴真____和尚,他在日本建造的_____________,被日本奉为艺术明珠。

4、隋朝杰出的工匠____李冰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赵州桥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5、唐朝时,两次将公主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这个民族是___吐蕃_____,它是___藏___族的祖先。

6、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_。7、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后来回纥改名为_________,双方关系友好。

8、意大利旅行家_____马可·波罗_____,在_____元世祖_____时来华,他的《马可·波罗形迹》描绘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填表题(每空1分,共10分)诗人 称谓

创作风格 代表作

李白 “诗圣” 《早发白帝城》 《秦中吟》《 》

四、识图填空题题(共17分)

1、)请填写上图中的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呢?(10分)

你能写出元朝开通的两段新运河吗? 2)、(5分)在左图方框中填出金、南宋、西夏政权

1141年,宋金议和规定,双方以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一线为界,形成对峙局面。

五、材料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题13分,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10分)

材料一 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你知道材料一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的意思吗? 材料二中的“长策”指什么?

你能说一说材料二中的“长策”是怎样完善吗?

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受益最大的是谁?

(二)、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材料一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2分)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的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什么?

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哪一地区?(4分)

“琉球”指的现在哪一地区?“大都”指的今天哪一个城市?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6分)

④观察材料二,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并生活在今山东地区,那么你将会受到图中哪个机构的管辖?(1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5、DCACD 6—

10、DDABD 11—

15、DAAAC 16—20、CDDBD 21—

25、AACDB 26—30、BBBD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618年 李渊 长安

2、《金刚经》

3、鉴真(唐)招提寺

4、李春 赵州桥

5、吐蕃 藏 6、960 赵匡胤 陈桥驿 东京(开封)

四、唐玄宗 怀仁可汗 回鹘

8、马可•波罗 元世祖 《马可•波罗行纪》

(三)填表题(每空1分,共10分)李白 诗仙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蜀道难 杜甫 诗圣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三吏 三别 白居易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长乐府

(四)填图题(共17分)

(一)、三点四段(7分):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作用(2分):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分)通惠河 会通河

(二)(5分)金 南宋 西夏 淮水 大散关

二、材料题

(一)、10分

(2分)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1分)科举制

(6分)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 武则天开创殿试增设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二)、(2分)1271年 1276年

(10分)行省 西藏 台湾 北京 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市(1分)中书省

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

第二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今年的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细小,知识点比较碎。学生考试的成绩还比较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5小题,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相似于哪一组?应该是西晋与东晋;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6小题,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突出原因?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第二题考查的是连线题,学生答得也很好。

第三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都做过很多遍了,因此学生答得都比较好。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都是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考查了唐代的民族政策以及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等重要知识点,这部分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识图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探究题,也比较简单,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好。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第三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特别细小,知识点比较碎。但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应该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应该是科举制,但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应该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内容。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情况,基本常识,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第四篇: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特别细小,知识点比较碎。但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少,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有所提高,说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有点入门。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5小题,说明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应该选c从黄河流域转移长江流域说明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清。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25题没有讲过,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还有一个是21题学生失分最多,主要是莫高窟,学生出现错别字失分。

第三题是材料题,27题科技与发明还没学,学生对基本常识根本掌握,基本没得分。28题主要错在第三问,材料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这应该由于我的原因可能我没讲解到位,导致学生失分。

第四题是探究题,考查了唐朝重要知识点,由于平常平时讲的较多,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有点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第五篇:2010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0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禹

B、嬴政

C、刘邦

D、杨坚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3、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土地兼并严重

C、权臣当道

D、隋

末农民起义

4、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她重用人才,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陶瓷业在唐朝很发达,其中闻名于世界的艺术珍品是()

A、彩瓷

B、青瓷

C、白瓷器

D、唐三彩

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9、唐朝的城市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10、作为小历史学家,如果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半岛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1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作发明,右图是()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曲辕犁

12、唐都长安城宏伟壮丽,城中有市、坊,“市”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D、商业区和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1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原因是()

A、有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建筑具有独特风格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14、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

1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张旭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16、唐朝时期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C、吴道子 D、顾恺之

17、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打退辽军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边境战斗 C、女真起兵抗辽的斗争 D、岳飞抗金的战斗

18、宋代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太湖流域

19、在宋朝统治区内,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黍

20、两宋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

A、纺织业中心

B、棉织业中心 C、造船业中心D、著名的瓷都

21、两宋时期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外贸

C、转运使

D、蕃市

22、宋代时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23、北宋的“瓦子 ”,是一种()

A、家庭聚会B、街上围观人群C、娱乐和经营商业的场所、D手工业作坊

24、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5、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

26、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27、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国最早对台湾进行行政管理的是()

A、三国

B、元朝

C、清朝

D、明朝

28、下图是新的灌溉工具()

A、曲辕犁

B、筒车 C、水排 D、耧车

29、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是在()

A、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后期

B、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

C、隋唐时期

D、宋朝 30、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B、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C、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_____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作品是___________。

3、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的是________和尚,他在日本建造的_____________,被日本奉为艺术明珠。

4、隋朝杰出的工匠____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5、唐朝时,两次将公主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这个民族是________,它是_______族的祖先。

6、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_。

7、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后来回纥改名为_________,双方关系友好。

8、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在__________时来华,他的《______________》描绘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填表题(每空1分,共10分)

诗人 称谓 创作风格 代表作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诗圣”

《秦中吟》《

四、识图填空题题(共17分)

1、)请填写上图中的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呢?(10分)

你能写出元朝开通的两段新运河吗?

2)、(5分)在左图方框中填出金、南宋、西夏政权

1141年,宋金议和规定,双方以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一线为界,形成对峙局面。

五、材料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题13分,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10分)

材料一

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你知道材料一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的意思吗?

材料二中的“长策”指什么?

你能说一说材料二中的“长策”是怎样完善吗?

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受益最大的是谁?

(二)、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材料一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2分)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的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什么?

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哪一地区?(4分)“琉球”指的现在哪一地区?“大都”指的今天哪一个城市?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6分)

④观察材料二,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并生活在今山东地区,那么你将会受到图中哪个机构的管辖?(1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5、DCACD

6—

10、DDABD 11—

15、DAAAC

16—20、CDDBD 21—

25、AACDB

26—30、BBBD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618年 李渊 长安

2、《金刚经》

3、鉴真

(唐)招提寺

4、李春

赵州桥

5、吐蕃

藏6、960 赵匡胤

陈桥驿 东京(开封)

四、唐玄宗 怀仁可汗 回鹘

8、马可•波罗

元世祖 《马可•波罗行纪》

(三)填表题(每空1分,共10分)李白 诗仙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蜀道难 杜甫 诗圣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三吏 三别 白居易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长乐府

(四)填图题(共17分)

(一)、三点四段(7分):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作用(2分):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分)通惠河 会通河

(二)(5分)金 南宋 西夏

淮水 大散关

二、材料题

(一)、10分

(2分)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1分)科举制

(6分)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创殿试增设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二)、(2分)1271年 1276年

(10分)行省 西藏 台湾 北京 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

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1分)中书省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25分钟

总分:2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A.581年

B.589年

C.681年

D.1206年、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会通河、江南河、邗沟

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在()

A.武则天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玄宗时

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洛阳

B.长安

C.刘家港

D.泉州

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A.宋景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6、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水车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都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A.在城市内,马车往来,摩肩接踵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0、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

B、玄奘

C、空海

D、鉴真

1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A.南朝与北朝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1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费无极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1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4、“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5、“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二、材料阅读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4分)

(1)该诗描绘了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结合课本内容回答:(6分)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

参考答案

BCCBC

BBDAD

ACDAA(1)唐玄宗、开元盛世

(2)真实、愿意。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

或(2)不真实、不愿意,因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压迫广大贫苦农民的基础上的!诗中描绘的只是少部分地主阶级的情况,对于广大人民来说生活可能仍然是贫困的,只是相对隋朝来说可能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22、(1)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太湖流域(2)交子。

历史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 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老天爷不助隋朝

2.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 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打击政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 ②翻车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7.创立于隋朝,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内阁制 D丞相制

8.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 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禁止贵族做官

9.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

10.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唐僧 D孙悟空

11.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A.骑马 B.肩舆 C.骑驴 D.驿驴

12.著名的赵州桥建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秦朝

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14.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A东汉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5.武则天称帝在哪一个王朝期间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明律》

18.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南方战乱较少 B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灾害频繁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金元券

20.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

A焦碳 B木炭 C石炭(煤炭)D石油气

21.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

A居民区 B小店铺 C官府 D娱乐场所 22.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3.元朝时,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2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民族融合 C有效统治全国 D实现国家的统一

25.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纺织家是

A李时珍 B黄道婆 C沈括 D王安石

26.元朝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在A浙江 B江南 C松江 D广州

27.元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 B纤维 C蚕丝 D麻

2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

29.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3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苏轼 D韩愈

31.下列人物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白居易

32.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33.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C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34.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行省制度确立 B三省六部制创立 C科举制度确立 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35.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 ①北厂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叫八股取士,这种制度

A 鼓励读书人追求实际学问 B败坏学风,败坏人才

C是对隋唐时期科举制不足之处的修正 D激励考生开拓进取

37.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的“文字狱”就是

A不准写文章 B以文字或言论治罪 C抄袭别人的文章 D玩文字游戏

38.“**额尔德尼”是清初统治者授予哪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A回族 B藏族 C壮族 D满族

39.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

A防御匈奴 B防御蒙古骑兵 C旅游观光 D保卫都城北京

40.《本草纲目》是一部

A药物学著作 B畜牧业著作 C宗教著作 D农书 41.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42.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化专制 ②受到西方侵略 ③闭关锁国 ④鸦片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3.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戚继光 B吴承恩 C徐霞客 D郑和

44.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一切中国的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关闭国门,断绝人员往来 D一慨排斥西方事物

45.清朝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的评价是

A有百利而无一害 B危害甚巨 C无害无利 D利大于弊

46.清朝出现的“康乾盛世”与下列哪一个帝王有关

A顺治 B乾隆 C道光 D光绪

47.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8.历史上的东厂和锦衣卫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9.李时珍是一位

A医药学家 B地质学家 C数学家 D天文学家

50.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以“八股文”作答,这主要是为了

A鼓励读书人追求真才实学 B严格考试制度 C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 D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5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①南洋 ②印度洋 ③红海沿岸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近代活跃在东莞地区的东江纵队是一支

A民乐队 B军乐队 C文艺队 D抗日军队

53.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是在哪一年

A1982 B1985 C1988 D1990

54.民国初年编修《东莞县志》的人是

A谢志光 B王炳耀 C邓植仪 D陈伯陶

55.东莞运河开凿于1957年,曾经对东莞的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你认为现在的运河最突出的问题是

A河道太窄 B河道弯曲 C水量太小 D污染严重

56.东莞现在是

A省级市 B地级市 C县级市 D区级市

57.东江纵队成立时其司令员是

A王作荛 B尹林平C曾生 D姚永光

二.填空题 1.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史称_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____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清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史称----------。

2.唐朝有二位著名的僧人: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的是------------,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3.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

4.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叫------------,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5.写出任意两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

6.北宋时期,平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印刷术。

7.唐太宗是_________族的杰出代表,成吉思汗是_________族的杰出代表。

8.赵州桥建于_________朝,紫禁城建于_________朝。隋朝以后的朝代是_________,明朝以后的朝代是_________。

9.明清皇帝居住的皇宫,现在称为_________。明长城东起_________,西至 _________,全长六千多米。

10.明朝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政府规定考试内容只许在_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叫做_________。

11.中国四大名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孙悟空这个可爱形象的小说是_________,描写梁山好汉的小说是_________。

13.1961年到_________年,东莞人外逃_________的现象非常严重。1978年,我市第一间来料加工企业_________手袋厂成立。

14.近代东莞最有名的书院是石龙的_________。我国最早提出使用标点符号的是东莞人_________。祖籍东莞石排的_________是世界著名的肿瘤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 D C D C 6-10 C B B D B 11-15 A A C D B 16-20 B C D A C 21-25 D D C C B 26-30 C A A B A 31-35 D C A D B 36-40 B B B B A 41-45 D B D B B 46-50 B C C A C 51-55 B D C D D 56 B 57 C

二.1.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康乾盛世。2.鉴真,玄奘。3.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4.占城稻,水稻。5.铁木真,忽必烈等。6.毕升,活字。7.汉,蒙古。8.唐,明;唐朝,清朝。

9.故宫;鸭绿江,嘉峪关。10.四书五经,八股文。1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2.《西游记》,《水浒传》。13.1962,香港;太平。14.龙溪书院;王炳耀;王以敦。

下载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 年 级 下 册 期 中 试 卷 学校: 坐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五则)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汇总姓名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汇总姓名:分数一、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并回答问题。(14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2分) B.余杭指今(2分) (2)想一想:隋炀帝为什么......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我国土地改革底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历史)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为七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考试,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答题的方法,学生在答题和解题中暴漏一些问题,所以对本次考试要做一个彻底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如第22题中的《中国历史纪年表......

    初一历史试卷

    初一上期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D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2、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