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

时间:2019-05-14 10:1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

第一篇: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

1.(×)要有良好的班级管理成效,凭教师的耐心与爱心就够了。2.(○)师生关系是否亲密也会影响教师班级管理的成败。

3.通常有效能的班级管理会有「三高五好七少」的特征?它指的是什么

答案:a.「三高」是指:学习动机、班务处理效能及常规自律程度高;b.「五好」是指:师生关系、同侪关系、环境质量、学习表现及团体荣誉好;c.「七少」是指:偏差行为、冲突争端、惩罚处分、苦闷烦恼、抱怨不满、对抗团体、疏离冷漠少。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这一社会系统之中。班级

1.学校最基本的组织之一;2.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3.学生分群的结果;4.具有心理认同与归属感的作用;5.存在看不见的班级气氛、文化、传统及风气;6.意味着不同的评价与标签作用;7.彷佛社会的小缩影。

班级组织是教师通过协调和经营班级内的各种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管理要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的过程,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报告等一般管理职能。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具有哪些重要理念?

平等:以学生为出发点 扎根:为学生寻找方向 包容:体谅学生的差异 关爱:接纳学生的不同 引导:提供正确的方向 同理:给予真诚的关怀 温暖:营造温馨的环境 接纳:了解个体的差异

请论述班级管理的重要模式及其应用。行为改变模式 现实治疗模式 教师效能训练模式 独断训练模式

班级常规包括规则(rules)和程序(procedures),两者在本质上都是有关行为的期望和规范。规则: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

程序:经过认可的做事方式或行为准则。

班级中的程序类班规多属(行为的规范),规则类班规倾向(认知的班规)。

2.(A)班级针对一些日常例行性团体工作和活动之必要方法与先后步骤予以界定为A.程序类班规B.规则类班规.影响班规之因素有那些?

答案:A.学校层面的因素B.家庭层面的因素C.社会层面的因素D.物理层面的因素。

班级常规的执行要领有哪些? 遵守公平原则 建立班级权威 立即处理原则 运用自治规范 团体制约策略 掌握机会教育 运用个别辅导 激励团体士气 积极鼓励原则 和谐温馨气氛

班级气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教师人格特质

教师期望(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标签理论)教师领导行为(勒温,李皮特:民主、独裁、放任自流)学校组织

学校所在地及学校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融洽的师生关系 合作的同学关系 积极的学习风气 多运用情绪暗示 多运用鼓励和强化 给予学习上的适时关怀 教师的以身作则学习

班级气氛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班级社会体系理论(Classroom as a social system)环境压力理论(Environmental Press Theory):B=f(P*E)

Behavior Person Environment 班级领导方式理论(leadership style):民主、独裁、放任 团体动力学理论(group dynamic theory)班集体理论

马卡连柯 在集体中 通过集体 为了集体

教室环境布置设计原则有哪些? 教育性 实用性 定期更换

整体性与美观性 创造性与生动性 经济性

师生共同参与

1班级是校内团体小社会,它已初具团体的形式,同时具备(共识)、(互动)、(规范)三个要素。2.(B)我们都知道,文化的结构是以:(A)人为核心(B)价值观念为核心(C)民间艺术为核心。

学生活动的形态有哪些? 个别的工作 分工的工作 竞争的工作

教室环境设备安排的原则有哪些?

教育性;实用性;安全性;整体性;独特性;创造性;生动性;经济性;美观性;发展性

座位安排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讲解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小组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互动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讨论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合作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游戏式教学的座位安排

简述创意教学的程序。选择适当的问题 组成脑力激荡小组 说明应遵守的规则 进行脑力激荡 评估各类构想

1.(○)有特殊适应行为的学生,对老师的班级管理而言常常是「头痛人物」。

2.(1)班级管理中,有些老师将学习迟缓误以为是(1)学习障碍(2)情绪障碍(3)适应缺陷。

3.以语文学习障碍为例,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类型?

答案:(1)听觉区辨能力障碍,学生可以听见声音但在语音的区辩上有显著的困难,以致常混淆造成错误。

(2)口语表达能力障碍,学生能够理解与使用的字汇与句型有限且较简易短少,往往无法真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致辞不达意或结巴词穷;

(3)阅读能力障碍,学生对于文字的构造无法正确的分辨,常常念错或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以致看似尚失阅读能力,如「曰」与「日」、「大」与「太」、「侧」与「恻」、「予」与「矛」或「女子」看成「子女」、「美好」看成「好美」等;(4)书写能力障碍学生在书写成「申」、「已经」写成「以经」等

(5)造句写作能力障碍,学生只能写单字、短词,而无法写具有句型的长剧或以流利的 句子构组完整文字表达等。除上述的表现类型外,有时会伴随出现注意力缺损、过动障碍、情绪障碍、记忆力障碍、知觉动作障碍、空间或时间定向障碍等。

学习是反应的习得(learning as response acquisition),是一种通过反复练习或强化,获得新的反应。学习是知识的建构(learning as knowledge construction),是一种控制认知的过程。

班级管理中行为纪律的管理要点有哪些? 管教学生应该以具体的行为为主 明确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减少惩罚不良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关怀并支持学生

公平善待学生并尊重他们 提供机会,让学生自我管理 发展班级的凝聚力和忠诚感

教师如何教导学生学习专注? 设定各部分的学习目标 经常变换不同的学习活动 提供各种练习的机会

提出问题,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以例证、故事来教学复杂概念 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实际中

为学生提供休息和整理学习活动的机会 监控学生的注意力

1.(2)当教师的教学与学校的目标和期望有差距时就会产生(1)情绪(2)压力(3)困扰 2.(×)对于修正学生的偏差行为的教育责任,应该由老师来负责。

领导:领导是团体过程的核心。领导是个性及其影响的重合。领导是一门引导和服从的艺术。领导即施加影响。领导是一种行动或行为。领导是一种说服的形式。领导是达成目标的手段。领导是相互作用的结构。领导是特别的角色。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和能力。

领导性格理论主要研究领导的哪些因素? 品格因素 知识因素 才能因素 情感因素

班级领导的技巧有哪些重点?

建立规则与程序(establishing rules and procedures)运用学生活动(student activities)运用学生谈话(student talk)保持一贯性(maintain consistency)预防偏差行为(prevent deviant behavior)

如何强化学生的自律性动机? 提供行为后果的强化 启发兴趣并激发好奇 提示努力后的情境 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怎样设计班级目标? 具有班级生活的理想性 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 具备民主理想和公平性 班级目标的共同一致性 班级目标的层次性 班级目标的可行性

谈谈班级活动的意义和功能。班级活动是课程的延伸和运用 班级活动是课内的整合与统整

班级活动是强化人际关系及相处的机会 班级活动强化学生做事的态度 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素养 班级活动发掘学生的各项才能 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 班级活动深化学生的经验及能力

班级活动设计的要领有哪些? 配合学生的特质与身心发展 结合班级组织结构与发展特性 注意方案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注意活动实施的安全性 有效地运用各种社会性资源

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笑话?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教学前的热身运动(warming-up)加深并强化学生的学习

协助引导对课程的理解 使教学活动更活泼有趣 解除师生间的尴尬气氛 改善各种沉闷的教学气氛 协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组织的功能有哪些?

⒈计划⒉组织⒊协调⒋指挥⒌控制⒍传递⒎家政⒏养育

简述班级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

班级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具有三个基本要素,首先,班级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学生以学习为己任,对班级具有归属感,虽然在班级编制时对学生具有强制性,不太考虑学生的愿望,但当班级成员组成一个集体后,他们就必须同舟共济,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在一个共同的班级里,不同和相同年龄的学生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共同的目标,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其三,班级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通的网络,班级中存在着正式的教育教学信息沟通,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分享网络和小道消息。信息沟通是班级组织的“神经”和“血液”,没有信息沟通,班级组织就没有活力,就会“干涸”。

简述班级的三种基本活动模式

班级是满足个人需要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活动与交往的机会。一般来说,班级中有三种基本的活动模式,第一种活动模式是教学活动,包括计划、组织、决策、陈述、解释、确定任务;第二种活动模式是评价活动,包括诊断(diagnosis)、估量(assessment)、记分(recording)、报告(reporting);第三种活动模式是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具有促进和维持两个主要功能。

试论班级编制的基本原理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班级编制的基本原理涉及四个基本方面:一是个性化原理;二是社会化原理;三是安全化原理;四是效率化原理。

个性化原理是指在班级编制时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性别、年龄、能力、兴趣、特长等个体特征,使班级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因过度满足班级组织和管理的便利而在体制上扼杀学生的个性。

社会化原理是指在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的情况下,注意让不同属性和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在班级的社会交往中发展其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班级社会关系,使班级具有社会的民主精神。

安全化原理是指把班级作为学生持续不断发展的基础,使班级充分发挥教育和保护的功能,使班级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集体关系,相互照顾、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场所。

效率化原理是指班级组织要以效率为管理的目标,班级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功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效的组织保证,使班级组织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

简述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认为:个体的社会形成是主我与客我的持续互动的过程,即self = I×me。班级组织的社会 6

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②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使青年一代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③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④培养社会角色。

简述班级组织的选择功能

班级组织的选择功能是指班级在儿童的社会地位选择中的职能。班级的选择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成绩等加强了学生的先天社会地位,为学生后天的获得性社会地位提供了活动的舞台;②通过学业指导和职业指导,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③通过班级社会系统塑造“社会的我”,使学生具有未来的社会适应性。

简述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

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是指使学生从社会化的对象转变为个性化的主体,也就是使学生从客体的我转变为主体的我。班级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组织为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②为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才能和职业倾向提供不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③在班级的社会学习、交往、活动、游戏、社会生活、集体自治等多种活动和交往中发展学生的个性;④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张扬。

简述班级组织的保护功能

班级组织的保护功能则主要是指对学生的生理照顾、心理依托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班级的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班级要根据学生的生理成熟程度和学习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②教育学生注意学习卫生,防止学生出现近视眼、肠胃病等“学校病”,把教育和教养结合起来;③团结班级成员,形成良好班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④改善班级桌椅、照明、通风、卫生等客观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简述班级组织的促进功能

班级组织的促进功能是指班级管理过程中造就良好的组织环境,以满足班级个体成员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班级组织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形成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教育任务;②制定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班级行为标准,协调班级成员的行为,增强群体的内聚力;③帮助学生获得解决班级群体问题的技能;④调整班级的组织结构,正确处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使班级成员之间形成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简述班级组织的维持功能

班级组织的维持功能是指在班级中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班集体保持长期的稳定性与活力,通过师生的持久合作,以达成班级组织的目标。班级组织的维持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维持优良的班风,保持班级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②协调和解决班级冲突,不断巩固和加强班集体建设;③帮助班级成员学会自我调节,更好地适应班级组织的变化和发展;④减少班级组织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持课堂纪律。

影响班级组织的因素有哪些? 学校的领导类型 班级的规模

班级的规范和制度 定型的期望

班级辅导的策略有哪些? 预防重于治疗的观点

班级辅导以关怀为原则(caring)适时地运用咨询与沟通的技巧 班级辅导应结合团体辅导

班级辅导应具有一致性与合理性 强化良好的典型和榜样 娴熟的班级辅导艺术 运用民主的讨论方法

认知疗法:觉察自我的思想、感受、生理反应、人际行为;改变当事人消极的、不当的内心对话(internal dialogue),代之以积极的“内在语言”;加强自我的信心,学习新的适应行为。

学生社会技巧的训练主题有哪些? 学生情绪出现反社会行为,通常是与学生对社会认识产生失调有关。学生社会技巧训练影响学生的情绪表达。训练主题有:表达怨言;对他人情感的反应;为有压力的会谈做准备;对愤怒的反应;避免吵架;帮助他人;处理被责骂;处理团体压力;表达情意;对失败的反应

学生多动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过多;行为冲动

多动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有哪些? 以专业的知识和精神对待多动行为 建立信任关系 提供练习的机会 减少刺激的空间安排 因材施教

增强注意的策略 加强亲师沟通

加强观察,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

简述学生不守秩序的形成原因 生理因素 感觉统合失调 需求无法满足 空间规划问题 运动量不足问题

师生沟通不良 观念差异问题 家庭环境因素

描述学生说谎行为的特征

面部表情:不自然、不对称、情绪异常、眼神闪烁 声音语调:支支吾吾、轻声细语、忽快忽慢 谈话内容:借口多、重复错字多、逃避主题 肢体动作:手忙脚乱、擦汗、吞口水

人身攻击暴力辅导策略。建立完善的辅导记录 培养健全的人格特质 培养良好的人际互动 运用惩罚提供自省空间 立即停止危险的人身攻击

学生偷窃行为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思虑型;非思虑型;偶发型;习惯型;选择型;随意型;单独型;集团型

两性关系的辅导策略有哪些? 提供两性合作学习的机会 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避免两性隔离现象的发生 提供两性平等的课程与教学 引导性别迷失的反省与检讨 运用两性活动与交往的策略

重视潜在课程进行心理和生理教育 实施团体性别辅导活动

戴明环理论

根据美国著名的“全面质量管理”(TQM)专家戴明(W.Edward Deming)的观点,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组成的,它们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圆环那样,沿着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螺旋上升,推动着管理过程的前进。

制定班级计划的要求

制定班级计划要求方向正确、切实可行;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分层落实、弹性控制;要求明确、便于检查。

简述班级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及其关系

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和职能。计划是班级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统帅整个管理过程;执行是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为计划的实施服务;检查是班级管理的中继环节,是对执行的监督,也是对计划的检验;总结是班级管理的终止环节,也为制定下一轮的班级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班级群体的类型有哪些?

班级群体可以分为:游戏性群体、兴趣性群体、倾吐性群体、互助性群体和冲突性群体五种类型。

从众是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识上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时尚趋求行为在中学生中则是从众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追求时尚的心理,他们对社会时尚比较敏感。

反抗行为是班级群体的常见现象,学生的反抗行为导源于学生群体中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实际上是学生群体对于班级教育和管理要求或对外部事物拒绝认同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其活动方向与外在刺激正好相反。

学生嫉妒行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嫉妒心理和行为也是班级群体的常见现象。嫉妒行为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条件不如自己或与自己相同者处于优势位置;自己所讨厌的人处于优势位置;同性者处于优势位置;强于自己但又爱炫耀的人处于优势位置。

班级正式群体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有统一的目标、规章制度和纪律。班委会、小组、团支部、少先队、科代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班级正式群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

班级正式群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即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个体具有个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班级非正式群体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是学生在共同学习与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

模仿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它再现了他人的一定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姿态、动作和行动。班级学生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模仿,在榜样的影响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某些活动的技能,而且会形成某种精神价值,趋向某些共同的思想、兴趣、倾向性和行为的风格。

流行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流行是一种社会风气和社会风尚,为许多人所仿效。班级管理要注意流行给班级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它与一定的社会规范相联系,并且也总是后者的一种表现形式。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它往往是不成文的,由模仿、暗示、舆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加以支持并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群体凝聚力是一个集体具有使其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吸引力,使其成员以集体为自豪、形成共同的看法、统一的步调,表现出对集体的忠诚。

班级气氛是班级中占优势的某些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当团体成员去完成共同任务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高涨的情绪,由这种精神状态所构成的气氛,通常叫做“士气”。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为特征。

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相互疏远、敌视的现象,它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行动对抗为特征。

人际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人际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学习或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班级纪律问题,直接扰乱班级秩序。

简述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外向型的攻击性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逃学、欺骗和偷窃等;

另一类是内向型的退缩性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

谈谈小学班级管理课程的学习体会(不少于300字)我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看法和理解(不少于300字)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不少于300字)

第二篇:幼儿园班级管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反了()A、实践性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2、为了建立并维持健康的班级环境,幼儿园应安排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小时。A、2 B、1 C、半 D、3

3、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成为教师对幼儿的态度()A、关心、爱护学生 B、成为朋友

C、经常鼓励、表扬学生 D、幼儿做错了就批评

4、在进餐时,老师发现某个幼儿安静地吃完了饭菜,就立刻表扬了他,希望他以后表现更好,该老师用了以下那种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行为训练法 C、及时强化法 D、图示图表法

5、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让他害怕二不敢哭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6、下列不属于培养幼儿独立性与生活自理性能力的是()A、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B、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 C、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D、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用具

7、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8、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9、下列不属于学前班的类型的是()

A、提高性班 B、过渡性班 C、强制性班 D、补偿性班

10、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小班可以容纳多少位幼儿()。A、20 B、25 C、30 D、35

11、告状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考虑问题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2、“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二、判断题

1.户外活动时,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要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2.幼儿进行室内活动时,幼儿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座位的排列形式。()3.桌角、门缝、玩具柜、饮水机等都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为此,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常规及标志性的图案。()4.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教师要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5.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6.幼儿园可接受家长送来的药物。()7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进行交接,表格中可以包括人数、服药情况、特殊说明等。()8.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突发疾病抢救不及时而造成的伤害。()9.起床时教师和幼儿都较忙,应加强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10.在组织园外集体散步、参观、郊游等活动时,必须要做到了解沿途路线,事先请幼儿做好外出时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简答题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幼儿园内不同区域的个性特征。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特点是什么?

2、每次喝水时,总是有很多小朋友来“告状”。“老师,有人插队!老师,有人挤我!你看他嘛!”经常会被他们吵得晕头转向的,尽管我针对此事多次教育孩子们。可是总有不听的。好像孩子们都是如此顽劣。

体育活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接水喝,秩序可想而知。我仍然听到杯子碰撞的声音,听到“老师,又有人插队了”的告状声,仍然能看到一片狼藉的地面。我也端起杯子径直往水桶走去,绕到孩子们前面去正准备接水,一边扭头对正在挤着插队的小尹说:“嘿!小尹!怎么能插队呢?都说几遍了,快!到后面排队去”小尹耷拉着小脑袋对我说:“老师,你不是也没排队吗?”此时,孩子们在小声地议论:“老师是没有排队,是不是大人就可以这样做?”这时的我收回正准备去拧水龙头的手。想了想:是啊这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于是,我走到队伍最后排起了队。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快看快看,老师也排队了。”“我们快快排好队。”顿时,队伍变得井然有序。杯子碰撞声音没有了,地上的水滩变小了,告状的声音消失了。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分析并回答: ①教师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②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怎样做?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

我的小学班级

回不去的东西,总是美好的,就像那逝去的童年,那段在文化殿堂和伙伴们一起遨游的日子,亦是美好的。

一二年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上学是干什么,每天很简单的课程,很多的休息时间,伙伴们总是在一起玩耍,时而笑的合不拢嘴,时而哭的稀里哗啦。那两年我们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上课时背着手端端正正的听课,那么听话的我们估计再也回不去了。

再大点,老实的同学还是秉承着善良的天性,但一些调皮的孩子还是开始琢磨着如何制造骚动一边引起老师的注意。但终归不成气候,被老师的威严狠狠地压了下去,这时候老师开始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要尊师重道,显然小些时候也跟我们说过,但毕竟现在还是提得多很多。

这个时候,我们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次,邻班的同学要他们去野炊,那时候的我只知道玩,就一个劲的跟着一个玩的好的邻居去了,还带了我那份锅,那时候我们从来没下过厨,不知道怎么开始,全都愣愣的站在那里,老师就开始告诉我们要怎么搞怎么做,然后分成几组,选一个组长分配任务,然后让我们自己放手去做,我们就开始忙活了,一阵下来,看像不怎么样的饭菜终于做好了,老师夸我们做得很好,很团结友爱,特别表扬了我,所以这次野炊是我记忆很深刻的户外活动之一。

五六年级就不再是玩了,也不再是学了,老师总是会提一个词,理想!每次老师总是说,为理想而奋斗!今天所做的一切要为未来打基础,我们要提身自我素质,要我们多看点书,要我们自己在书的海洋里感悟生命的真谛,也让我们在生活中体味人生百态。同时还不忘给我们施压,告诉我们升个好的初中才有可能升一个好的高中,才更可能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这样,我们这些农村里的孩子才可能为父母争光,才能出人头地。

于是我们在这些熏陶下开始慢慢地懂得学习才是王道,我们慢慢学会下课了也呆在教室提身自己,慢慢地开始不好动,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慢慢地让快乐的童年从指缝中溜走。

小学总是快乐的,不管是一年级刚入学的惊奇还是六年级考试的压力,所以我怀念我那不再的时光,如果时光能倒回,我还是愿意在小学里做到遵守班级秩序,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独立思考自主活动以及提升精神品质!这就是我的小学!我记忆里的小学!

第四篇:小学班级管理

我对课程的期待——课程目标

(1)树立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拥有对孩子真诚而又审慎的爱,以及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2)具有发现班级管理问题以及一定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包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演绎、归纳、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具备班级管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较为广阔的视野,以及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与有效常规管理的方法、技能与策略,使学生易于教育和管理,教学更有效率与效能;(4)系统了解和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改革信息,培养具有挑战自我、超越前人和自我、证明自我的勇气,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之中的信念和习惯。

研究的类型

(一)研究的种类

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文献综述

实证研究: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人种志研究、实验研究、体验研究、叙事研究 应用研究:行动研究

其他研究:教育随笔、读后感

(二)适合教师的研究

教育随笔、读后感、简单易行的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理论的应用研究(从教育理论以及其他学科理论,如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借鉴和移植)

理论的移植研究

心理学:儿童作业磨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罗森塔尔效应与班级管理、期望理论与班级管理 管理学: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木桶理论与班级管理、人际关系理论与班级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班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社会学:破窗效应 数学:《运用减法原理优化班级管理》

哲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等方面 行动研究

定义:顾名思义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由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当中,根据自己实践活动上所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研拟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方法,并透过实际行动付诸实施执行,进而加以评价反思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蔡清岳.1990年)行动研究的特征

1.为行动而研究2.对行动的研究3.在行动中研究4.由行动者研究 我国台湾省的学者描述的可操作的行动研究步骤

(1)发现问题。这是行动研究的起点,行动研究的问题通常就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分析问题。即对问题予以界定。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3)拟定计划。在计划中包括研究的目标,研究人员的任务分配,研究的假设以及搜集资料的方法。(4)搜集资料。应用有关的方法,如直接观察、问卷、调查、测验等,系统地来搜集所需要的资料。(5)批判与修正。凭借情境中提供的事实材料,来批判修正原计划中的缺失。(6)试行与检验。着手试行计划,并在试行之后仍要不断地搜集各种资料或证据,以考验假设,改进现状,直到能够有效地消除困难或解决问题为止。(7)提出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完整的报告,但须注意本身研究资料的特殊性,以免生硬类推到其他情境。

施良方等人的看法: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 发现和界定问题——问题的分析——计划——行动——观察和评价——反思——(问题界定——„„)

其间的每一步都可以考虑以下两个环节寻求帮助:

一是查阅文献,以获得在一般研究方法和特定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

二是思考可以合作的人员,例如学校同事、专家等等,让他们参与到行动研究中来。班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是小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地方。班级促进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帮助儿童继续学习和巩固儿童入学前所获得的社会规范,同时还帮助儿童学习和实践新的规范。

所谓社会性,就是人适应特定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班级为单位而承载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系统地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班级生活中使小学生在原有社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成长为“社会的人”。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1.班级生活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 2.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3.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的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认为非正式群体非法的危害:容易造成教师和部分学生之间的对立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和班级的教师则能够较好地把这些非正式群体加以利用并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促进班级建设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积极力量。

主要有三类:一致型、偏移型、冲突型 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和人际吸引型。非正式群体及其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1.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成长空间。

2.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常常还是小学生获得一些课程以外的知识的重要来源。3.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对小学生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4.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5.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的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儿童权利的内容: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儿童权利的核心是“儿童优先”。怎样了解学生?

(一)为什么要了解学生?

对全体: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个体:因材施教

(二)了解学生的任务 1.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

2.获取资源信息,为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条件。了解学生的方法 多角度 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其他;

物:档案(袋)、成绩册、作业(日记、周记)

手段:眼睛、耳朵、嘴巴等

媒介:面对面、QQ、邮箱、短信、手机、电话

场合:群居、独处;课内外、在家;顺境、逆境

内容:性格气质、兴趣、内心希望、习惯、喜怒哀乐、智力特征、身体健康;

多时空

过去教育影响,家庭环境

持续经常 不断充实、丰富;经常的好处

其他 作好记录、积累资料。这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怎样进入学生的心灵?

了解学生不同于侦探、律师,也应是一种引导、教育 态度:主动、平等

关爱学生:了解、理解学生的需要

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补人所缺

理解、不迁就;解释、沟通

体会心理感受、理解难言之隐、理解压力

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发展的眼光——偏见、成见,耐心、期待 良好的第一印象

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

常规化、经常化,创造时机:“每日一句” 第五章小学班集体建设 班级群体和班建设

(一)班级群体的结构

1.班级正式群体2.班级非正式群体

(二)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1.松散型2.集团性3.浮动性4.集体性。小学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及其标志 一)小学班集体及其形成发展阶段

1.初建时松散群体阶段2.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3.形成时的内聚集体阶段4.发展后的成熟集体阶段

(二)小学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3.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氛围4.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培养小学班集体的八大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第一印象”

(二)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三)确立班级共同目标

(四)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领导核心

(五)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六)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的班风

(七)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

(八)开好家长会 怎样进行班级文化管理?

(一)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

(三)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

(四)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

1.组织机构的设立2.班干部的选拔3.班干部的培养4.班干部的使用 班干部的使用:放手让学生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学生干部的免职 班干部的培养:分配职位;明确职责;培养意识;了解方法 班级环境应有的7个基本功能(1)让学生有安全感:让学生不受恶劣天气、噪音、高热、酷寒的侵袭;增加心理安全感,避免坚硬和有棱角的设施,确保教室的“柔软感”。

(2)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水平排列、内环排列、薇薇安娜马蹄形排列、佳内塔的成组摆放的布置、肯的适合小组活动的排列。(3)展示班集体的个性 把孩子们的相片、书画作品张贴起来,可以展示做的最好的作业或各个孩子做得最好的作业,可以留出告示牌,中国和世界地图(4)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5)让师生的心情愉悦:温馨、舒适、美、简洁

(6)促进学生成长:展示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2.班级制度文化的目的与作用:

制度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圆是指什么? 人类的目的:实现自身的自由、解放、幸福。

制度的实质:出于对协调、维持每一位成员实现其最大限度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及保障性措施。

班级制度的目的:协调和维持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最大限度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班级制度的功能:教育引导、警示、纠偏 3.怎样制定和完善班级制度?

考虑与国家、社会规范要求的一致;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相一致;全员参与、民主制定,符合一定的程序(制度制定的实质:博弈、妥协);制度的目的在于教育和引导;制度制定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4.制度的执行

抓好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增强制度意识

重在落实,通过检查、互查、自查养成良好习惯并重视持之以恒

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

做好批评、惩戒与表扬(讨论)。怎样设计教室环境

1.考虑教室面积、学生数量、活动特点 2.绘制教室平面图,让学生参与环境规划

3.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第六章

一、什么是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质就是班级程序化管理。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意义、价值与目的

意义:对班主任:可以提高教育与管理的效率;对学生:是一种公共生活方式的教育 目的:1.为了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自由,健康,利于发展。;2.班级常规管理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公共的生活方式。

三、常规管理内容与种类:内容: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种类:规则与程序

四、班级常规如何制定

什么是好的班级常规?其标准是什么?

1.合情、合理、必要2.具体、简明、扼要3.明文公布4.另一个分析的角度:班级常规的语言方式

怎样制定好的班级常规:方法科学:行动研究法;程序合法:民主;目的合法:利于每个学生的利益

五、班级常规如何执行

怎样提升执行的成效:对制度的敬畏;形式的创新、包装;公平公正;持之以恒。第七章

个别教育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意义:个别教育并非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而是指在班级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教育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必要性及意义:1.集体教育不能替代、否定个别教育,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仍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相对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对于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多样化的创新人才,不可或缺3.在做好个别教育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集体教育,是使教育走向深化的不二之选。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热爱学生2.严格要求、民主公正。

二、个别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根据德智体分类的不同学生的教育

(二)根据性格、气质因素的分类 1.性格的分类:内向与外向

2.气质的分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三)根据偏差行为的种类来进行教育

(四)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视角考察个别教育

三、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一)调查研究,掌握全过程

1.必须对偶发事件有一个基本分析2.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细致

(二)分析原因,弄清实质

1.坚持实事求是2.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3.坚持客观态度,教育为本

(三)慎重处理,以理服人

1.从教育者育人职责出发,做好思想工作,对症下药2.避免热处理,坚持冷处理 3.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定义: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 2.特点

(1)不可预测性:时间、地点、种类(2)出现的突然性(3)起因的多样性:(4)处理的紧迫性:第一时间,危及生命,当机立断(5)影响的重大性:处理适当与否,关涉师生关系、专业地位等等。

第八章

一、班级活动的定义

1、是班级内以“课外”时间为主的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活动。

2、是指一个班的全体成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全体成员参加的一切教育活动。

3、是指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由学生参与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4、是指班级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活动。它包括班级团队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参观旅游活动等。

5、是班级管理者指导学生依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班级活动的价值

1、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于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学校吸引力,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活泼快乐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3、是实现社会的个性化和个体的社会化的重要凭借

三、怎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一)给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

1.不要为活动而活动,开展活动要尊重孩子意愿,要善于选择和抓住并利用时机。2.让儿童在活动中施展才华 3.自主活动促进儿童成长

把活动的内容、主题、形式甚至是整个操作交由孩子们自己去思考、策划、设计,教师只从旁加以适当的点拨,孩子们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让孩子在活动中痛快地玩 1.抓住时机,让孩子在玩中学习2.尊重天性,让活动充满生机 3.换位思考,让孩子绽放梦想。

四、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3.选择

五、什么是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六、成功主题班会的特点: 1.主题鲜明突出,活动对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熏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吸引力;3.参加活动的学生多,群众性强;4.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的智慧和才干。第九章

一、整合班级教育力量,促进班级发展

1、整合的前提与一般策略:了解,能为我所用;互利、选择与保持

2、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3、整合家庭教育力量

4、整合社会/社区教育力量

5、调动班集体及学生自我的教育力量。

二、整合社会/社区教育力量

1、理念: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教材。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

2、资源的种类:学校的友好单位,学校所在社区企事业单位,自己和家长所认识的能提供相应资源的人和单位,以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整合家庭教育力量

1、自己与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也是教育者,是班主任的同事。

2、整合的前提:一是做好本职工作,选取重要时机,如学生生病时,以及学生家庭遇到困难时,主动联系甚至进行家访,关心、帮助学生及其家庭。二是了解家长及家庭(包括家庭成员,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特长、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故事、经历等等);做好相应的记录,建档备用。

3、了解的方法:尊重学生家长;评价学生时不吝赞美学生优点,怀着期待看待学生的不足;做好倾听者;做到常态化

4、整合目的:使家长成为教育好自己孩子及全班学生的教育资源及力量。

5、整合途径:一是联系的途径,包括家长会、家访、家访日、学校网络平台、班主任博客、书信、短信、电话、参加班队活动、平日见面以及其他场合等。

四、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一)赢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二)与任课教师构建教育共同体

(三)赢得学校其他同事的支持

五、与任课教师构建教育共同体

1.加强与任课教师间的沟通了解,统一教育思想,协调一致

2.密切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帮助、体谅、理解。

3.根据任课教师时间和精力,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参与织到班集体建设中来。一是制定班集体奋斗目标,要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二是重要的班级活动,一定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甚至根据各自特长,让他们充当相应的主要角色;三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定期向任课教师通报班级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四是对于学生个人以及集体出现的问题,无论涉及思想品德还是学习问题,都可以请教任课教师进行教育会诊。4.任课教师教育教学信息通过合适的渠道和方法及时反馈。

六、赢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1.学校领导的定义:主要指分管的学校领导,包括校长和分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其他领导。

3.多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苦衷,服从大局,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干好,以良好的班风和突出的效果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赞赏。

4.当自身的意见和领导不一致又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时,要避免莽撞,应加强沟通交流,并采取完善的配套措施,打消领导的顾虑,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做到理解、放心进而默许、支持。第十章

1.我们的课程目标

(1)系统了解和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改革信息;

(2)具有发现班级管理问题以及一定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包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演绎、归纳、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备班级管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较为广阔的视野,以及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与有效常规管理的方法、技能与策略,使学生易于教育和管理,教学更有效率与效能;

(4)帮助学生树立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拥有对孩子真诚而又审慎的爱,以及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5)培养学生具有挑战自我、超越前人和自我、证明自我的勇气,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之中的信念和习惯。

2.我们应该更为重视的目标: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 作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班主任,它的专业发展包含三个层次,首先他一定要有专业精神和追求,所谓专业精神就是他在对教育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要把班主任仅仅当成一种职业在做,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应该说,有这种精神的班主任现在并不很多;其次是班主任的教师修养与道德,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奉公守法、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等等;最后一点,班主任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懂得教育管理。现代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9个字:“识大势”,认清社会要求,“明大事”,知道现阶段自己要做什么,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做到“成大师”。

我们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应该说是“三强三弱”,即“整体素质比较强,领军人物总体比较弱;专业知识与技能比较强,专业精神比较弱;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比较强,原创能力和改革能力比较弱”。

生活方式:

1、加强锻炼,注意调试,保持身心健康。——只关注专业发展,也是将教师工具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形成良好的生活规

3、辩证的分析与系统的整合——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及生活方式

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立法 律。

第五篇:小学班级管理

专题讲座

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学校是培养健全人格,培养真人的场所。我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里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内部的骨干,它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后,应正确的选拔和培养班干部,让它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完成班级工作任务。

1、班干部的选拔:

(1)根据选择依据,慎重进行挑选。

在选拔班干部时,对选择依据要求非常高,它为班集体的形成和促进班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班主任要以一个开拓者的行为大胆地去选拔班干部,而且所选的班干部都要:有朝气、有热情、敢想敢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在挑选时,一定要慎重,一般选择对象的条件应符合以下三点:A、学习成绩较好的。B、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心班级。C、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其它方面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2)全面了解学生,再逐个排除。

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和选拔干部。了解的途径主要有:A、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B、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观察。

在这一点中,要注意观察一些品学兼优的,尤其是有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然后再通过全面的分析,用排除法来选择最能胜任该项工作的学生。对自己已经挑选好的班干部,先让其担任代理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进行考察,让他们在临时工作期间,用自己的能力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等待同学们对代理干部有一定的了解后,以民主选举的形式,来评选班干部。

2、班干部的培养:

(1)培养班干部是组织培养班集体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选定班干部后,班主任就要针对班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的提高成长。

激发班干部搞好工作的愿望,使他们认识到班级的好坏与自己担任的工作之间的关系,了解领导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意义。

(2)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要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热情帮助后进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别人,要抓住工作的主线,来推动工作的进展,提高工作的能力。这一方面对于低年级的班干部要进行特别指导,不仅要告诉他们做什么。还要具体教他们怎么做。教育班干部树立“一心为集体服务”的思想。要戒骄戒躁,与同学互相团结,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同学,来换回全班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3)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班干部有了成绩要及时的表扬,但犯了错误,就应该严肃批评,使他们了解到这是老师对自己的爱护,而且在班级内也能形成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学生”的环境气氛。在这一点中,班主任应注意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班干部健康的成长起来。

(4)要重视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班主任要及时的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当犯错时,应及时的予以批评和帮助,切不可放任不管或姑息袒护。这样会不利于小干部的成长,而且也会失去广大同学对班主任和小干部的信任。

(5)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壮大骨干队伍。班主任要随时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使每个同学都得到担任干部角色的机会,还可以减轻班干部的负担。

对于一些不负责任的班干部,也要做出及时的改造轮换,避免其产生优越感。当选班干部,不能认为它利用时间而影响了学习。只有使用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和竞争意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切不可忽视

四、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班主任要利用好学校的集体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的歌咏比赛,文艺表演,小学生运动会等),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加强班级的凝集力。

2、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这种气氛。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3、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

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1)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依赖于创建班级的最佳状态,即创建优秀班集体。因为,只有在优秀班集体优良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创造性;同时能减少班级的内耗、提高班级组织管理的有序化程度,使班级内的群体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目标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使班级内的所有力量融合成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一种新的力量,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群体和个体的潜在力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于充分发挥。因此,学期开始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校先进班集体),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在讨论中,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更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具有义务感和责任感。

(2)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立能力、发展创造能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让学生自我管理,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否则会造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形式,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班规的制定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

(3)激发自我教育欲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教育能激发起和发展人的自主性,使人能主动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需要,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和完善自我。并由此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充分地发展自已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制度的完善,使班级的管理工作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了,而成为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而教育也不再是外在的,强加于学生的,而成为一个自我教育的自觉过程。班级的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得于减轻,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五、班主任工作中的“度”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我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俗语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下载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班级管理试卷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班级管理浅谈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小学班级管理浅谈 学生姓名: 李芳准 考 证: 220112100187 指导老师: 裘老师专业:教育管理本科 学校:江西师大 摘要: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育管......

    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课程论文题 目 名 称小学班级管理之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学 生 姓 名李玉成学号111160130专 业 年 级师范教育学院11级小学教育1班2014年06月20 日摘要:班级作......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对学......

    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追求的课程理念是指教育民主:多元文化、 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09英语 姓名:武婷 学号:1093000137 摘要:班级是学校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出的学生单元,以及与其分配的相关教师所构......

    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一、激励为主题 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

    小学班级管理

    新手班主任成长记之 论述新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优势 摘要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

    1、请简要论述班主任老师应如何运用谈话法来处理解决学生的问题。(20分) 对于班主任来讲,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