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

时间:2019-05-14 10:1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

第一篇: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

如何成立学习小组? 一)挑选认真负责,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小组长

l 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有担当精神和牺牲精神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小组长的产生步骤:准备候选人→竞选演讲→确定小组长

如何成立学习小组? 二)分配组员:即成立形式上的学习小组

成立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以异质形态分组,每个学习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智力水平、个性特征、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组间同质”即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力求均衡,并无明显差异。“组内异质”是互助合作的基础,“组间同质”是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

操作方案:

方案一:之字分配/平等微调/学生意见/修改定案

方案二:双向选择/协调互选/临时“婆家”

如何成立学习小组? 三)建章立制:即成立行政意义上的学习小组,赋予学习小组行政功能

(1)进行事务分工

*有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仪表组长、文明组长、考评组长等等

*增强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每个成员都感觉到自己在组内很重要,自觉自愿地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在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应该遵守的一些要求以及相关的奖罚规定。

(3)起组名、写组训等

作用:凝聚人心,激励小组成员,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4)编代号

*将小组成员按照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进行编号,依次为A1、A2、B1、B2、C1、C2;

*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 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

*便于教

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利于分层教学。

(5)订小组学期计划

*制订小组学习目标

*设计小组活动

*安排小组值日表 如何培训小组长? 一)培训内容

主要培训内容:明确组长工作职责和作用;学习组长工作方法;学习心理调适法;经验交流 二)培训方法:

小组长上岗培训会议;小组长工作会议;强化“当好小组长“的意识;小组长个别谈话;单个小组的全体会。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把知识让学困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二)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三)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

四)对学困生的每一次展示,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几倍于尖子生的课堂评分,即使答错了,也奖励勇敢分和思考分,使小组自发地帮助学困生,自觉地将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给予学困生,从而激发起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五)进行合作形式的指导: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

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作用

预习课上:个体学习/合作交流

展示前期:任务分工/确定展示形式/必要预演

展示课上:展示任务/点评质疑补充

课外:学科补课

小组评价策略

一)课堂评价标准:展示小组成员的参与面;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声音是否洪亮,口齿清楚;是否有询问质疑补充点评;课堂纪律等。

二)课堂评价方式:

1.量化评分方式

2.等级评分方式,即:根据小组成员的序号评分,如一号回答满分为一分,三号回答满分为三分,五号回答满分为五分。

三)课堂评价主体:学生和老师

小组奖励机制

一)综合方面的奖励:周优秀小组、月优秀小组、学期优秀小组 二)学科测验方面的奖励:差额计算法

三)奖励方式:口头表扬、鼓掌祝贺、营养绿叶、介绍成功经验、物质奖励、张榜表彰等

小组建设中教师的作用

班主任是小组建设的“定海神针”,任课老师是小组建设的“助推器”。

第二篇: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

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交流与学习的机会。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一线教师对小组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呢?我认为关键是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建设、小组培训、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下面就我班的情况来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划分学习小组

(一)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因为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在分组时,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在分组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语文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所以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二)具体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大组套小组的方式,既3大组,12小组,每组5-6人,这样每小组之间都存在竞争,同时一大组中的四小组又存在合作互助的关系。

小组内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班组内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和成绩较好者)。中等生和待优生在两边,这样学生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待优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同时有利于组长监督指导全体组员。

每个小组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及时的进行调整。尽量能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

二、小组综合性培训

(一)组长培训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要使学习小组能正常运转,合作有效,必须培养一名成绩优异、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1、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我班的培训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愁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培训小组长时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4)、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做出保证,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2、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荣耀感,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

3、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

(二)小组成员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

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待优生学习,把知识让待优生也学得会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待优化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合作精神,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至关重要,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同时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5、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堂规范的要求,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1)独学过程不许借用东西,不许问问题和交头接耳。要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学案。

(2)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即由对学到组学。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交流时不要拥挤。

(3)展示时展示者提前做好准备,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

三、学习小组的评价

评价是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的形式是发展性评价,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课后主要是评价学生整理导学案的情况。

(一)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有效地做好课堂评价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性

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由记分员作好记录,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呈现在评价表中。这样以便于让组员结合当天的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2、客观性

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1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额外加分(3-5分),如发表了文章、参加了大型活动、获得了大奖等。如果是重大违规行为则适当扣分(3-5分)。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班长、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监督,同时我班还成立了监督委员会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避免徇私舞弊的现象。

4、激励性

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再有,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

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即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二)小组评比的落实

从评价时间上来讲,要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从评价对象上来讲,体现对组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从评价内容上来讲,可以评价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或评价整堂课;从评价的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师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可以是生生互评。

小组评价要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学期总结。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受到口头表扬、鼓掌祝贺,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

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进步,把每人的成绩与他们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才是公平的。实质上是比较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有利于激励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为评比出的结果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展示高手、质疑之星、点评专家、进步之星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表扬专栏。同样每月进行一次总评选,评比出“优秀小组”,“潜力小组”,并给予奖励。

四、我们小组实施的现状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对课改的盲目感逐渐消除,认同感逐渐增强,自我学习改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都发生了变化,具体如下: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小组评分制的建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和小组的积分,积极思考探究、积极展示交流、积极合作互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体现。

2、学生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小组内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的积分相关,为了不因自己的不良表现而影响小组积分,为了提高自己的积分和组内排名,学生在课堂上、在班级事务中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尽力表现自我,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3、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小组建设中,小组既是一个学习单位、又是一个管理单位,评价、奖惩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即“对组不对人”。但小组内个人的表现却与小组的积分息息相关,小组得到奖励或惩罚,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组员身上。这种机制,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集体意识明显增强。特别在小组刚刚形成时,有的学优生不愿意给后进生讲题、帮扶,一味地个人表现,但在小组考评中却落后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小组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4、育人氛围十分浓厚

小组奖惩过程中,我将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日常行为纳入了奖惩范围(如:选出一位座位附近有垃圾者,主动打扫教室一天,扣小组一分),这将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成才更要成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之中,教室内吵闹的现象减少了、卫生保持清洁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正逐步形成。

通过这断时间高效课堂的实践,孩子们都在成长、在进步。他们上课发言无比积极,小组内部学习氛围浓厚,并且开始学会为他人着想,这一切都是高效课堂模式带给我们班的变化,但还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如:

1、表面热闹,浅层参与。现在的课堂,学生是动了,课堂是活了,课堂中学生讲的多了,动的多了,表演的多了,可是思考的却不多,探究的却不多。对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们是否得到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能到能的发展,“让学生动起来”除了“激情飞扬、快乐洋溢”外还要有“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深得吾心„„”

2、个别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大,少数学困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学习与讨论。

3、作业、检测有抄袭现象,交流时有按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

4、小组交流时,作为优秀生的组长的意见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影响或左右了其他组员的正常思维。

当然,我们在探索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有了问题不可怕,问题就是机遇,我们只要意志坚定,只要充满激情,一定能够克服问题,战胜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如何发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小组,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第三篇: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

(一)小组组成

第一:学习小组概念及内涵: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与学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对子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2)划分依据:即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至九个小组。

(3)具体操作:

第一步:确定组长人选:组长必须认真负责、有一定工作能力,认知水平、智力水平、性格特点、习惯爱好等应该处于A等。可以通过演讲、自荐以及班干部的推选等方式确定。

学习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他不仅要领导、团结小组成员,承担向组员分配独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学习任务,还要带领一组同学达成学习目标,更担负着管理、考核小组成员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综合表现的职责,是班主任的最重要的帮手。所以小组长的选拔是小组建设的关键。

第二步:确定组员进行分组。将班上学生按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分为A、B、C三个层次(约各占三分之一)。分组的时候不只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比例,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尽量做到每组都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性格较为外向,敢于质疑和展示的,使每个小组的实力尽量平衡为佳。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

第三步:确定学科组长。学科组长主要负责本学科的学习。

(二)小组培训。第一:组长培训:

⑴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⑵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

⑶让小组长享有一定的权利。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⑷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其自我价值实现。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

第二:组员培训:

⑴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

⑵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⑶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⑷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

第三:高效课堂常规培训:

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

(三)小组管理 第一:文化建设:(1)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激励每一个组员。

(2)在制定组名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办学特色以及班级文化主题和班级特色,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名字,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制定规章制度

(1)制定在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应该遵守的一些要求以及相关的奖罚规定。(2)进行事务分工。增强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每个成员都感觉到自己在组内很重要,自觉自愿地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小组评价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而教学评价则占据着核心地位,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学习成绩的评价比较直观,每学期就是月考、期中、期末几次的考试成绩,而是否能取得好成绩就主要看学习过程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是靠的各班级黑板上印制的评分表格以及各科课代表手中的教学过程评价表,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评分细则。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现在就教学过程评价表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制定评分标准: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评分细则,当然,教师课堂运用评分系统时,要因题而定,简单的题可以分值少些,难的题可以分值多些。预习、交流、板书、质疑、展示的分数要有差别,不能够全部都是一样的分数,否则学生便没了竞争的趣味,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同时还可以因人而异,比如一学生从来没上台讲过话,胆子特别小,上台展示却并不优秀,甚至出了错,老师也不要批评打击这个学生,要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这个时候鼓励分数是必要的。教师在给预习、交流、板书、质疑、展示等项评价时,最高分数最好不要超过五分,以便于学生统计分数时不至于分值过高。为了鼓励学生质疑,质疑的分值可以比板书、展示等适当高1-2分。黑板上的评价表上除了常规学习的这几栏外还有一个“其他”栏,这个可以作为课堂纪律分数去约束各个小组,比如:第六组某一学生上课在睡觉,教师就可以适当扣掉这个组1-3分,这样该组组长便会给那个睡觉的学生扣1-3分,每个班级都会有班级的规章制度和日活动评分记载,班干部管组,组长管自己的组员,他们手中都有我专门制定的日活动评分记载表和学习过程记载表,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上课睡觉违反了班规,理所当然要扣分。

(二)课代表计分:班级设立记分员,由距离黑板最近的组担任,其组员轮流担任。各科的课代表在每节的展示课一结束就迅速把黑板上教学过程评价表上的分数转载到每学期学校发到他们手中的教学过程评价表上,导学案收交后教师批阅时也应该做适当的评价,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比如:第六组政治导学案有一个人没订正,该生作业扣一分,第七组有两个学生因为没做完各扣了3分,那么第六组扣一分,而第七组就扣了6分。课代表如实记载第六组扣一分,第七组扣6分,而且课代表还必须把第六组、第七组谁扣的分,扣了多少分记载下来。如果课代表在统计的时候发现了有没交的学生,将不仅扣掉这个学生五分的作业基础分,而且还扣掉其组五分。如果不交的次数多了,在学习过程认定的时候他的分数自然就低了,被评为不合格他也就无话可说了。这个也可以根据各科的特点进行评价。课代表的评分记载表也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三)学习组长计分: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各学习小组长便会统计本节课自己组员的学习过程分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数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各班在进行班级建设的时候要确立每个学习小组的各学科组长,学科组长负责从课代表那里接受科任教师的展示任务。课代表用抽签的方式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而各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可以用多种方式决定板书、展示的人选,可以抽签,也可以轮流,也可以指派,为了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课堂学习,指派的方式建议少用。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学习组长便把组员板书、展示、质疑等分数记载下来,一周下来,每个组员都有学习过程的分数,分数有高有低,谁的学习能力强也就见分晓了。

(四)班委会团支部统计分数:每天学习委员把各组各科的学习过程分数汇总统计,算出每天各组的学习过程总分,每周六收集课代表手中的作业记载情况,再算出各组本周的学习过程总分。班长带领班委会团支部算出本周各项总分最高的组为优秀团队;展示、质疑分数最高的为展示、质疑之星;各项评分记载一分都没扣,而且举止文明,学习认真,严格要求自己者为文明素质之星;优秀学习组长由班干部依据班规评选优秀的标准评选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干部和课代表由各学习小组长推选评定。每项评定必须是扣除日活动评分记载上扣分和加分之后的最后得分。例如我班有一个组每周学习过程分数基本上是数一数二,但是因为纪律扣分屡次和优秀团队无缘,他们二话不说,只怨组员不守纪律,组长自己想办法整顿,这一周纪律扣分虽然没有了,但是因为考试质疑展示的机会减少了,所以没评上优秀团队,不过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被评上的。

(五)奖励优秀:每周评选一次班级优秀团队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文明素质之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习组长、优秀课代表,进行班级公示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每个月要评选学校优秀小组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预习之星、合作之星和文明素质之星,学校对优秀小组进行全校表彰,以此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评选依据有如下:一是各学习小组组长的学习过程评分记载表;二是各科课代表手中的评分记载表;三是班干部和学习组长手中的日活动评分记载表以及寝室长手中的寝室纪律评分记载表。统计分数由班干部负责。每周六晚夕会时班干部就会就会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统计评选,各项都是量化所以既公平又简单,每学期的综合素质评分认定学习过程占百分之四十,纪律占百分之三十,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统计出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就简单多了。

具体到课堂评价操作的办法,远不止上面介绍的这些。各个班级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评价方式与评价办法。比如受网络虚拟积分的启发,有的教师联想到“QQ式”等级评价(星星、月亮、太阳、黄钻)或者发QQ币,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对小组学习愿景的共同期望;有的班级创造性地将军衔制引入小组评价;有的班级课堂颁发小证书,比如“××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表现出色,特发此证,以资鼓励。”这不仅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沟通了家校情感;对评价积分赋予特权等级,比如利用学校师生资源或者教育教学设施资源乃至娱乐资源等,向学生开放,不同等级享有的特权不同。当然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由以上课堂评价的种种方式或操作办法,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已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更多地以质性评价的方式出现,以评价小组和个人结合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形式出现,以多元的丰富的富有创造性的评价方式出现。

第四篇:齐心协力: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

齐心协力班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报告

封丽娜

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大家下午好!目前我校正在实施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根本的目的是要打造高效课堂。今天就高效课堂下班级管理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

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学习和管理,高效课堂的小组是一个学习的管理的小集体。小组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学的多变互助,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划分班级小组

主要做好以下三各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基本情况,第二确定分组依据、选好小组长,第三小组建设好文化、激发小组兴趣。其目的就是形成一种互补,每小组6人为宜。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可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组内充分交流和合作探究,促进组间相互学习。每学期可调整至少一次的小组划分,以便于让学生有更多的交往空间。小组学习时,让学生有条理性思考,说清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会用语言陈述逻辑思维过程,做到说理有据,层次分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组向全班交流学习成果时,要鼓励其他小组积极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时,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探究,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纠正并正确引导。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实施“兵教兵”学习,要求较好的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还要帮助较差成员实现个人目标,以便实现小组目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不仅有利于生生互动,而且有利于了解他人学习方法,从而增进学生之间彼此感情,互相借鉴学习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学习的效果的目的。

二、培养管理班级小组

班级小组建立以后,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训和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培养好小组长。因为学习小组里的小组长在小组的学习和管理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组长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助推器,所以培养好小组长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长不仅要学有余力,能率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小组长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但这些都不是天生的,需要老师加以培养和教育。老师要经常找小组长谈心交流,了解小组内的情况,教会他们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赢得同学的信任等,提高他们的组织管

理能力。

2、培训好小组成员。小组成员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不托小组后腿。告诉他们每一个人对小组很重要,每一个小组对我们班更重要,只有每位组员都进步了小组才能进步,只有每个小组都进步了我们的班级才能进步,让他们知道一荣全组全班都光荣、一损全组全班都受损的荣辱观。找小组谈话要把他们看成一个集体,交流存在的问题,帮他们树立小组目标鼓励每个学生制定目标,教他们如何合作,很自然他们就感觉到是个整体。使他们各个方面团结互助,促尽学习上的合作。

三、做好小组评价,发挥小组功能

有无评价机制是小组能否发挥小组功能的关键,而评价机制是否长效却决定着班级小组的生命力。所以做好小组评价至关重要,首先设计好总体情况评价表,分专人专项管理:五班从班级副班主任、班长到组长、分管各科代表责任到人,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随心所欲,要实事求是经得起各小组的监督和质疑,不给自己小组多加分不给其他小组多减分。做到加分有理扣分有据(犯错必须写出书面说明书,存档保留),谁的问题谁负责。特殊情况下需要加分减分的须经班委会通过,之后再班会课上向全班学生说明,树立好榜样和让同学们引以为戒的典例:优秀班干部、小组长及个人颁发班级标志佩戴一是可以让他们更优秀二

是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其次评价时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减分除了减自己的还减小组的分,加分时除了表扬个人以外还要给他和他所在的小组加分。让他们深刻的体会一损全组全班都受损、一荣全组全班都光荣的荣辱观。这样不仅可以使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还可以使各小组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得班级内各小组成员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使小组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集体,班级外各小组相互团结、相互帮组使得班级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第三评价结果要兑现,短期的周周兑现如:周考核最后一名的小组,周扣分最多组员为班级捐献个人劳动成果一件,周考核优秀的小组、组员得班级标志小笑脸一枚等,长期的半学期、一学期一兑现如:期中期末分别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半学期和一学期表现最佳的小组发奖一次,让他们发表一下自己的获奖感言,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和班级评优对做的好可以提高评价级别或优先推荐。第四所有的评价都是以班委会的名义进行,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可以树立班委的威信。

总之,小组上连班级,下接个体。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成长,可以通过小组的互动得到机会,得到肯定或修正,班级小组的建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在支持与约束的环境中。有利于他们获得知识和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二)创建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铸造了班级之魂,也正是因为有了班级之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才会步入育人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创建竞争擂台

时代无处不存在着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要生存发展要适应社会就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必须学会竞争。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为学生创建了擂台。就是学生之间的挑战:我给全班同学发起倡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据此制定合理的晋级方案,看谁先晋级成为将军,开展竞争活动不仅仅在于通过活动使竞争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也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还在于使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特别是在经历了失败的阵痛之后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与心理平衡的再调整对参与者至关重要。一个志在必得、永不服输的竞争者就必须具备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战斗精神。在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形成书面材料后,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审阅并采用批语的形式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肯地指出该生存在的不足。对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的学生

班主任在批语中对他的努力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赏鼓其斗志,并坦诚地指出造成失败的各种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指点学生愿意接受。

二、搭建梦想舞台

学校是孩子实现梦想的舞台,班级是孩子放飞梦想的空间,通过班级文化让每个学生明确今后的目标,使之成为努力的动力。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一)创建“青春梦想”专栏,让学生自己设计梦想图片并张贴在专栏。

(二)开办“警言录”,学生自由写下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还可以张贴自己心中伟人的照片,以此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

课堂的高效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无论是小组建设还是班级文化都要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真正的课堂高效。

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与评价讲稿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与评价培训讲稿

骑龙小学何迎春

一、学习小组组建意义

(一)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专家们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1.学会求知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要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要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这是终身教育的根本。

2.学会做事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要求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3.学会共处的能力,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4.学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能力。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每个人若要求得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二)课程改革《纲要》要求

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 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已逐步深入到课堂教学。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合作精神及合作技能的提高。

(三)教育家观点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其实质是儿童在其发展的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却能借助于成年人或具有相关知识的同龄人的指导与合作而学会解决。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的两种情况是:交流共享和互助合作

①互助合作

它是几个小组成员针对一个个人不能完成或不能完成得很好的学习任务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

②交流共享

它主要是指信息的交流与一些共享。对于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或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可能让学生或教师一个一个地都列举出来,就需小组成员或者小组之间交流信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信息容量。

③寻求提供帮助,促进共同进步。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3.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学生为了共同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必然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做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同伴提供更多的帮助,学会谦让、合作、团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调动、激励,引起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暴露自己的思想,加强沟通,分享共同的成果;它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够对成员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根据成员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不断反省、自我提高。

二、学习小组组建原则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分配小组时如果简单地按成绩分,不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如果男女生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等事项就成问题。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生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生形象思维较好;男生粗心大意,女生细心认真。这样男女生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学生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学生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 4 待优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优生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 原则

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也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

三、学习小组组建方法

1.学习小组类别

每个班级都有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两种形式并存。行政小组既是学校、班级日常管理评价的团队,也是学习管理评价的团队,有班主任负责;学科小组主要是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学习管理评价团队,有任课教师负责。

2.学习小组具体分组方法(1)选拔小组长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组长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①学习成绩要优秀

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 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负责任,也不会让同学信服。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②性格应外向

小组长不但学习成绩要好,而且性格应外向一些。作为老师应挑选外向的同学做小组长,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③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所以老师在选小组长时,必须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④自身标准要高

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度高,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做事严谨认真,要做到自身标准高。小组长标准高了,才能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不到位,才能及时整改。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会很勇敢,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绝对强不了。

⑤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教师指定:评选小组长的方式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老师经常指定小组长,自己感觉谁可以就让谁当,但是当管理中出现问题后老师批评时,他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不愿再做小组长的念头。毕竟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代 6 价的,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指责会让他感到处处不如意,所以我们在选拔小组长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毛遂自荐:除了老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老师在评选小组长前,先给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当小组长的好处,如当小组长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现在社会上缺乏的不是纯知识性的人才,而是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小组长恰恰能够培养自己这些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毛遂自荐,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心甘情愿,即使被同学误解、老师批评,也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方式改变,但是意义却不一样,人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工作效果也不一样。

组员民主推选:群众路线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放手发动学生民主推举胜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更便于管理。自己推选的带头人更具有感召力,同学们更乐于服从管理,因此这种选拔组长的方式是最民主的。

(2)学生分类

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 A、B、C 三类。组长也在这样的分类里。

(3)确定组员

让组长和组员互相选择,组成学习小组。这样选择出来的小组比较民主化,但不一定科学合理,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搭配。

学习小组的设置人数以6人为宜。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3.小组附件建设

7(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畅游太空、终极一组等等。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3)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4)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要求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5)完善机构:每小组设行政组长、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考评组长等等。行政组长抓学习,其他组长抓常规(纪律、卫生、日常行为等),分工合作。学科组长每科一人,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收发导学案、指定本组展示代表、发言代表、收集问题向学科班长反映等),学科组长要能够调动、激发小组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小组分配

给各小组及每个学生编一个相应的代号。小组代号可直接用数字表示,如1、2、3、4等;每个学习小组 6 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 A、B、C 三类,学生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也可以用数字代表相应的层次,编为①②③④⑤⑥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

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利于分层教学——A、B、C 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 A 对 A、B 对 B、C 对 C 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 A 教 B、B 教 C 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 “ 最近发展区 ” 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 A 与 A、B 与 B、C 与 C 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 A 帮 B、B 帮 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学习小组培训使用

(一)小组长培训

组长是小组学习的关键,组长管理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开展,更是提升高效学习的关键点。但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因此,经常性的开展小组长的各项培训至关重要。一方面及时总结过去的好的经验,另一方面及时改正出现的不好方面的表现,应以解决学习和日常当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重视培训的实效性。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科任老师不定期培训

(1)班主任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都要与小组长进行沟通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以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

①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周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在开学之初或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在交流时,有的同学可能会 提出,作为小组长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会很快提升。过一段时间后,老师就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②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

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结合同学们的评价,结合平时的各项工作选出优秀的小组长进行表彰,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让小组长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得到认可,从而能对自己分担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作为班主任,要想培养好小组长,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也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激励,让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

(2)任课老师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任课老师的不定期培训,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在完成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后,他们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职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培训内容:组长职责、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小组长的职责:

(1)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团队。

(2)协同学习小组长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3)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主学习秩序。

(4)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作 业。

(5)协同学习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

(6)经常反思小组管理中的问题,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7)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表。小组长的作用:(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愁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①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

②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③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④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待优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 育的最高境界。老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说班长是联系老师与同学的纽带,那么小组长就是联系组员与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好小组长,那么我相信你的班级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老师不可能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做出保证,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二)小组成员培训

1、培养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作用,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在学习和活动中,使 “ 自主、团队 ”的文化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①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把知识让学困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 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②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③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

④对学困生的每一次展示,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几倍于尖子生的课堂评分,即使答错了,也奖励勇敢分和思考分,使小组自发地帮助学困生,自觉地将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给予学困生,从而激发起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⑤进行合作形式的指导: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

2、培养学生树立互助意识

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待优生学习,把知识让待优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习惯

新课程讲求个性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个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合作精神,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新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5、培养学生质疑对抗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提出质疑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6、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 堂规范的要求,遵守课堂秩序,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7、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的学生AA、BB、CC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学习小组管理评价

高效课堂的成败关键在于小组建设,小组建设的关键是小组评价。合理的小组评价能够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努力使自己的团队在竞争中获胜;不合理的小组评价则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小组活力。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建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意义

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倍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交流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看上去很热闹,实际参与度小”,表面化和形式化倾向比较突出。课堂上多数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有时甚至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课堂秩序乱得的像一锅粥,以至于教师对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惧怕的心理。

2、小组内成员合作意识不强,以自我为中心,把辩论变成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战场,使社会上不平等的交往方式在这里重演。

3、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求他怎样讨论。讨论时或夸张做作,或犹豫不决。或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赞许而竭力表演,或是害怕在同伴面前丢脸,坐在那里无所事事。

4、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每个小组成员在讨论和探究中的表现没有得到及时地表扬和评定,没能调动其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5、学习好的学生经常处于主要地位,承担了讨论及汇报任务,学习差的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或被忽略。学优生潜能往往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而一些待优生则参与的主动性欠缺,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从一定意义说,他们的学习权利被剥夺了。

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这些偏差,主要原因是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不够深入。作为教师来说,缺乏组织合作学习的技能,对学生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更重要的是缺乏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有监督和调控作用,是对优秀学习品质的强化。通过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较高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是较低的评价,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学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二)评价的原则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要坚持以下八个方面的原则:

1、差异性原则

高效课堂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出客观公正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由于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发展需要、意愿、倾向、优势和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从学 15 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使每一名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在高效课堂中,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学生与自身比较的进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只看到一些学生的现有水平,看不到他们的进步,从而给予不恰当的评价,就很容易导致他们放弃努力,自暴自弃。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过去,诊断他们现在,还要预测他们的未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仅要清楚他们的“所知所能”,还要了解他们的“可知可能”。

3、鼓励性原则

有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能对学生适时而恰当的表扬,就会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增强成功的信心。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的情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生动了起来,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让教学效率提高了起来。

4、主体性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评价才真正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评价活动中。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确定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

5、多元化原则。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6、及时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习方面的,也包括行为规范和习惯方面。不管哪个方面,教师都应做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尽快地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发扬长处,及时地纠正错误。

7、引导性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知道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又让他们找到了症结,既解决了问题,又保护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8、真诚性原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产生震动,才会真心地接受评价,自愿地去改正。另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亦需要真诚。在学生眼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因此,要真诚地给对方指出优点或缺点,而不是戏谑或嘲讽。

只有符合这些原则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才真正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教学不断走向高效,才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学习动机:相信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来自内部动力。

4、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四)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五)评价的方式 1.日常行为评价

“ 严格规范管理 + 课堂教学改革 = 谁都能成功 ” 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严格规范管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是学生成功的基础。

学校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制定出规章制度,各科室对学生进行检查量化,量化结果具体到学生个体并反馈到班级,学生个体考核作为学生发展报告填写的依据之一;班级利用各项量化结果考核行政小组,作为评选优秀团队的依据。

2.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要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况。针对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⑴ 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每节课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课堂讲解)、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①运用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组内互评

为使学生在对同伴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态度,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因此,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

组际互评

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应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评价内容: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探究的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等。

②教师激励评价,促使学生进步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从三方面着手: 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例如对于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他们:“你们真是同学们的领头羊,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而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学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可以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助。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表扬。可以这样进行评价:“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即效果良好。

③学生自我评价,实现自我完善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对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

⑵ 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

教师评价到学习小组,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⑶ 量化赋分

第一种:标准分数 ①学案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及质量分为、、分

② 课前板书:根据板书质量及完成情况分为

、、分

③ 讲解展示:根据讲解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

、、分

④质疑点评:产生质疑一次

第二种:分类分数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不同类别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分别赋给不同的分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A 类学生展示、质疑按照标准分数赋分,B 类学生展示、质疑的加倍赋分,C 类学生展示、质疑的三倍赋分。

第三种:鼓励分数

在板书、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示特别优秀,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一直认可的,一次加

分。

⑷ 记录方法

每天安排一个行政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一天的情况;而每节课由行政小组长安排本学习小组内的两名学生分别记录,轮流进行,这样避免负担过重的问题出现。记录内容为各个学习小组课堂学习情况的量化,如板书、展示、质疑点评等环节进行量化赋分。安排一个学科学习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本学科一周的情况。

⑸ 统计方法

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分别统计汇总。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由行政学习小组组长进行汇总统计,将一天来全班每个学习小组团队及个人量化情况记录结果报送班主任;每周学科小组有课代表汇总统计,结果报送任课教师。

⑹ 结果利用

每月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由此可以评选班级个人“预习之星 ”、“展示明星”、“质疑明星”,在学习小组中评选“优秀团队”等。

这种学习小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 能防止只有部分优秀学生频繁展示现象的出现。

3.综合评价

期中、期末每次模块考试后,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及格率情况,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进行激励评价。

(六)小组的评价策略

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督促,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从学生内部和外部进行对其进行激励的激励措施。我们学校使用的是小组课堂评价和总体评价。现提供几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供大家参考。

1、等级加分型

①在小组内部按成绩给每个成员排好序号,分别为1—6号,小组的1—6号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体现。这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是公平的竞争。

②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小组的几号成员回答满分则是几分。如:1号回答满分为1分,3号回答满分为3分,5号回答满分为5分。

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加分。

④每节课结束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值日班长记录好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⑤好处:能调动班级各个层次尤其是优等生和待优生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机制,利于班级整体尤其是待优生的提高。

2、小组总体评价型

①每节课有专门的一个小组负责评价,对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监测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小组每节课一轮换。

②评价小组对每个小组回答的每个问题都进行评价,给出分值,下课前对每个小组进行总评。

③这种小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评 价中来。

3、小组互评型

①老师在讨论前先说明(或在幻灯片上做好要求)本节课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是学生能够对自己展示或评价的题目进行讨论,以便明确答案、明确标准,是自己在评价时能够有所准备,增加公平性和准确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②评价时老师可以点评价小组的任意一名同学进行评价,一面出现评价小组只有一人进行评价,其他人因为没有任务而导致懒散、走神的现象。

③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在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小组既是展示的一份子,又是评价的一份子,还可以保证与其他小组一样进行思考、展示,不会因为评价而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受到影响。

④评价内容:展示小组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等。

对于小组评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再引入个人自评、小组自评两种方式。小组自评也称为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来的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小组自评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小组每个成员对能力的提高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组参与课堂的积极度;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合作、探究程度;课堂、自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或者注重学科知识等原因,不少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这是小组自我激励,准确的查出自身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措施和增强小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学生对于自己小组内存在什么问题他们自己最清楚,他们提出的措施也是小组成员协商得出的,是每个组员都能够接受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也更能体现小组的自主管理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 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档案要定期进行。

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两者各有侧重。学生自评主要是从学生内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自己的合作、展示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为这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小组自评侧重于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引发学生的自我肯定及满足感,将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内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班级可以举办“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等论坛对学生以往参与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认定,面向学生的“过去”;“将来的我”可以让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结果来认准自己今后的主要努力目标。让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促进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七)小组奖励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他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积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整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对小组的表现进行汇总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小组总体评价最好是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内容包含这一段时间内各科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纪律、卫生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于班级奖励,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如在班级设立“明星小组”、“准明星小组”、“待优小组”或“反思小组”,根据小组各项累计评价得分为评价依据,为明星小组颁奖,奖品可以由反思小组提供、也可以由班级提供。班主任一 定要重视对优秀小组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可以为优秀小组颁发标志牌,集体合影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表彰,给予他们荣誉。深入到“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中去,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给予帮助、监督,争取尽快打个翻身仗。

在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和进步大的小组进行奖励,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八)评价方案示例

1、大石门小学高效课堂学生评价标准及赋分细则

2、达州新世纪学校高效课堂学生学习小组量化评价参考方案

3、阆中东风中学校合作学习小组及学生个人激励评价方案

4、西安十八中高效课堂学生教师评价制度

5、苏村一中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九)我校合作学习评价制度(讨论稿)

下载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建设与评价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单位: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作者: 袁 延 彬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课改倡......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共同进步宁爱平马中华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共同进步学生学习方式是高效课堂实施策略改革的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法又是课改倡导的主要......

    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 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相关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达到“先成人、后成才”......

    高效课堂下如何建设学习小组

    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建设四城子小学李 巍 巍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建设 学习小组自古就有,只不过名字不同罢了,直到现在,很多学校以及教育机构都在使用。俗话说的好,存在就是价值,这就说......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和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和小组建设 通榆八中 梁 军 在校委会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八中的124高效课堂模式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可谓是高歌猛进,效果极佳。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

    语文高效课堂模式与小组建设(推荐5篇)

    高一语文课堂模式 一、新授课课堂模式 (一)总论 1.指导原则。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原则。每个环节都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潜能,注重培养学......

    高效课堂与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与小组建设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与评价得分法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与评价标准 一、小组积分 1、课堂展示 合作探究后主动展示 2分 展示精彩有价值 2分 指定展示完成 2分基本完成1分未完成0分 课堂无展示或老师不要求展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