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教育案例
真 诚、赏 识、耐 心
——谈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班主任之于学生就如农民之于庄稼,送走了一茬又来一茬。2016年8月 又迎来了新一届的莘莘学子。当初听说这些学生分数比往届高,我不由得兴奋起来,满怀期待。
没想到刚开学不到一个月间,学生们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可以说有点像“女儿国”。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超强,有时甚至自以为是,劳动意识淡薄;不分场合地点的大说特说;对师长缺少敬畏之心;懒惰不愿出力。这样一群学生我该怎么做?
基于班级女生较多的特点,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中,我充分考虑了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不训斥,采取了感化教育方式。把教师的爱体现在日常的细微之处,细微之处见真情。学生胃疼,给她一杯热乎的胃乐新,给学生贴一贴暖宝;学生午休,悄悄地给他们披上棉衣;天气变冷,温情地告诉学生多加件衣服;学生趴桌子,先轻轻地问一句,“你不舒服吗?”;天寒地冻,适时嘱咐学生上下学路上要小心……
学生不会劳动,我带领大家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做;学生怕脏怕累,我便徒手拧拖布给他们看;学生随手扔垃圾,我便会在走廊、教室随时弯腰拾起垃圾;学生稀里糊涂地做广播操,我便站在学生队伍中间,一板一眼地认真做好每个动作;学生对待学习马马虎虎,我就要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时时刻刻用自己的表率来影响学生,就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善表扬,巧批评,树典型
在一个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而后进生,总是容易受到老师的忽视。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真诚的师生关系,加以适当的引导教育,才能较好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达到教育的目标。
高一下学期分班之后,美术班的学生也分在了我的班级中,原来这些孩子在一个班级中都是学美术的,都是艺术生,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但和正常班的学生在一起时,他们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刚来到这个班时,科任老师都来我这告状:这些美术生在课堂上有的画画、雕刻,有的在照镜子、聊天。面对他们早已习惯了的状态,只是说教很难起到教育作用。我认识到,要改变他们,先得和他们建立感情,取得他们的信赖,以此打开语言沟通和感情交流的大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些孩子虽然有很多毛病,但是他们有个性也很有才华。于是我从他们中选了三名同学做了班级的团支书,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让他们设计班级的手抄报和黑板报。他们做出的作品让同学们露出钦佩的目光。于是,我趁热打铁,站在他们的角度,促膝谈心。我没有站在老师的高度,居高临下的告诉他们你该怎样做。我用赏识的眼光去找到他们自身的闪光点,表达我对他们的期待和盼望。告诉他们我愿意像知心朋友一样为他们出谋划策。
除了这样开诚布公的谈心之外,我还细心留意他们平时的表现,适时适度地对他们的学习、日常表现多加关注。就这样,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变化,谈心时也愿意把他们虽然出格但却是真实的想法告诉我。直到现在有一年的光景,已无法分出他们是美术生,因为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上课尽力去学文化课,遵守班级纪律,不在课堂上做和课堂无关的事情。班级活动和同学们一样积极参加。看着他们的变化,我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必竟是孩子,只要对他们用心,定会有收获。
从以上的班主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中,我总结如下:(一)用真诚获取学生的信任。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真诚是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师生的相互信任又是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中,点化他们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尤其是特殊生,只要发现他们现在比过去好,今天比昨天好,哪怕是点滴进步,都应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特殊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应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的谈心他们就能幡然醒悟、彻底改好。班主任一定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改正不良习惯。
(四)充分利用“自己人”心理效应,拉近师生的距离。在工作中不要把学生当做管制对象,也不把他当做批评对象,而是把他当做“自己人”,视他为第二自我,使双方心理距离拉近,相互没有心理压力,没有心理防范,达到心理吸引,情感共鸣。让学生变成自己的人,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
此外,作为教师,使学生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我想,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我想即使有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批评得过火一点,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于改正的。师生关系如此,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此更值得惬意呢?.
第二篇: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负责人、管理者、引导者,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德育方面承担起主要的引路人。多年班主任的生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无数,却有哪么一件事,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深深地让我反思与促进。
这是由过生日引起的故事。星期天的一个晚上,突然接到管级主任来电,反应周六上自修时,我班里的一个学生过生日,邀请了十几个同学去宾馆吃饭,然后又去K歌,直到十一点多才陆续回家,男女生差不多对半数。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立马赶到班级,怒气冲天,先找那个过生日的学生询问事情先后确认无误后,准备第二天星期一班会课上进行训斥,给他们一个处分。第二天上课时,我特别留意哪些参加过生日的学生,发现他们个个都呵欠连连,于是袭击检查这他们的作业,果不其然,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没完成作业,我耐不住气在课上看着那些人,向同学们阐述周末的一些人一些事,最后板着脸孔说下午班会课再来好好整顿。看着那些学生,各个脸色惨白,低着头,抿着嘴,有些惊恐,有些垂头丧气,我心里的怒火多少下去了一些。下课回家,中午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意思是承认错误,因为孩子参加活动的事家长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后来会变了样。然后家长跟我反馈,其实孩子们已经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所有的领导行政包括班主任在内一人一遍遍的追究这件事,孩子们会被一棒子打垮,因为毕竟还是孩子;而且他们认错的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也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与其家长通完电话,我细思很久,到底是继续我的教育使命继续“革命”,杀鸡儆猴呢,还是以另外一种风格,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呢?经过打探,确实已经有好多位老师在班级就这件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警告。那个中午我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我想明白了,我选择自己的第二个方案,和风细雨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于是在周一的班会课上了,我特意举办了一个特殊的主题的班会——如何过生日,在这个班会中,我先阐述了我当时像他们这么大时跟同学朋友是怎么过生日的,然后让班会的同学都列举下自己过生日的情况,最后解释过生日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该在生日当天最感谢谁,应该跟谁一起过才最有意义„„在进行班会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的引导。孩子们再一次把头低下来了,但从他们的眼神当中我发现他们感悟了,我相信,这次他们低下的是悔悟的头,等下抬起的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头。我很有成就感,换种教育方式,孩子们很乐意接受。
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你越是跟他们较劲,他们越不买你的账。所以就要看老师能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而此时正需要我们的爱心!面对学生严重性的犯错,考验的就是教师们的耐
心与容量,狂风暴雨地给予一顿批评,还是静下心来与之交流,其实毕竟还是孩子。想想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当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我们要多想想我们还是孩子时,表现又如何呢?当我们抑制不住要对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对自己说:“他们还是孩子。”当我们要动用教鞭教训孩子时,我们要对自己说:“他们还是孩子。”从这件事中我发觉,其实 一件事情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要看每个老师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方式。
第三篇: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推荐]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一)文/李志刚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八年。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有这样一件事情,虽然不大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让我看到其实班主任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师生间的理解才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那天下午第6节才下课,我就接到宿管员李老师的电话,“今天巡宿舍时,我班的王X同学跟他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出口脏’,骂得非常难听,他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接完电话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王X!这是一个在全年级都很有名气的学生。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晚自习第三节还有30分钟时,我走进教室,到王X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他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他说:“要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发现他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有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王X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拒绝的,但是他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晚自习下后,他正在劝说没有按时值日的同学干快点,声音大了一点被管理员听到了,就说他不按时休息,这样就要扣班级量化管理评分。听此,他就觉得管理员太过分啦,就跟管理员争吵起来。”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管理员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他们。他认为管理员不会尊重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他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他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他做得对。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他说得有道理,管理员有时候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不妥。但是王X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管理员老师也是老师呀,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素质。最后,我还说,王X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高中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难管学生犯了错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虚心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乐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那样班主任工作就更难做。所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务事情时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高中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世界。
担任了七年的班主任了,我累过,也笑过。但是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教育学生关键是一个“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去充实。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二)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这就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己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
一、个案背景:
1、个案的基本情况
李冠,男,17岁,由职高辍学转入,2009年进入我校高一学习,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无兴趣,打架,大喊大叫,甚至有点在女同学面前动手动脚。2010年留级进入我班学习。
2、个案的家庭情况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李冠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能力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
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向家长提出:“多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个人卫生自己动手,多做家务。”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其次,要求家长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李冠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跑步在班级里数一数二,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上课也会积极发言……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首先,我在课堂中,多为李冠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3、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我利用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李冠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形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交往,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5、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天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朝着要什么了。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了校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李冠的特殊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的娇惯、放任、养成了他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对老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李冠同学的进步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
第四篇: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郭小东)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郭 小 东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17年。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的。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我所带的高三二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差,但该生学习不努力,经常违纪。
一、案例背景:
1、案例学生的基本情况
吴洪涛,男,18岁,15年入学,该生一直在我所带的班级学习,该生学习无兴趣,爱美,衣服、鞋子都穿时髦的,在校穿校服期间,把裤腿改小,与大多数学生格格不入,上课睡觉。
2、学生的家庭情况
其父亲在孩子初三时意外离世,其母改嫁到外地,父亲离世后由爷爷奶奶抚养,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他们年纪大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简单说教。
二、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吴洪涛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其爷爷奶奶总是有求必应,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
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该生属于低保家庭,只要学校有一些特困资助,我都给学生努力申请,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向家长提出:“多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多做家务。”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2、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吴洪涛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跑步在班级里数一数二,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我在课堂中,多为吴洪涛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3、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我利用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吴洪涛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形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交往,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四、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学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违纪,积极为集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了校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吴洪涛的特殊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的娇惯、放任、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对老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吴洪涛同学的进步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
第五篇:高中教学小故事 教育案例
反其道 正其心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看到这么一个理论,我便有意识地试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运用。
我有收纠错本的习惯,为此我还专门想了一个办法,制作了一些“免检”的标签,给一部分放心的学生贴上。这样,一来给学生了一定的自由度,二来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来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那些自觉性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班有个学生张敏,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这天,我还是按照以往那样的收纠错本,收上来后看看大都很满意,可一看到张敏的纠错本,我先是一惊,惊其今次的纠错本为什么记这么好,再仔细一看笔迹,明显不是他的,应该是我们班已经“免检”的纠错本,我平时都一直奉守自己作为老师的准则,平静,平等,平心。可这是我三番五次和他们强调的事啊。一个学生他可以不记纠错本给我交上来,我会赞其诚实,一个学生可以做多少给我交上来多少,我会爱其正直,可他为什么要把别人的纠错本给我交上来,我该怎样面对欺骗呢?怒火在不断灼烧着我,恨铁不成钢的思维在我身上同 ——记我的一个教学小故事 样有了反应。难道我平时没有强调吗?我总是跟他们说都已经是高中生了,应该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负责。我应该怎样去做,是把他叫出教室狠狠的批评他一顿,看到他低头认错的样子吗?还是把他叫到办公室然后告诉他老师不是傻子,你这点伎俩早就过时了?抑或是让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杀鸡给猴看,让他们也领教我的厉害?这是一瞬间涌上来的处理办法,招招让自己血脉喷张,舒心畅快。但又想想这样做的后果,果真可以让他心服口服吗?
因当时没有我的课,为了想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就出外面走走,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草地,让我的心很快的平静下来。这时我恰好遇到一个同事,我有意无意的把这件事和同事说了,也是想商量出个办法。我的同事跟我随口说道,一件小事想那么多干什么,批评啦,写检查啦,小孩子嘛,总是要自作聪明的,让他受几回挫,就长心了。这种事我们做老师的总不至于表扬吧!同事说着有事就先走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心中豁然开朗,我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表扬表扬他呢?
但是我又想:如果我只表扬他,他会不会觉得我是在挖苦他呢,于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刻意的把他的纠错本混在几个做得好的纠错本中,还是如以前一样平静的说,今天我要表扬的是我们班纠错本记的最好的几位同学,他们分别是:王芳、上官飞、张敏、樊晓慧。同学们立刻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更多的目光当然都投在了张敏的身上,大概因为他平时在数学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差吧。这时我开始注意张敏的表情,他低下了头,一副羞愧的样子。日子还四平八稳的过着,几天后的一个自习,我故意收了张敏所在这一排的纠错本,我看到最上层是一本崭新的纠错本,翻开一看,果然是他的,里面还压了一张纸条,说:老师,对不起,我欺骗了您,那本纠错本不是我的,是马浩的,您放心,我会以我的行动像您证明,我是认真的。我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的给他回了一封信:你能勇敢的承认错误,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你的认真,老师也相信你,相信你以后的认真,相信你以后的刻苦,相信你以后的努力。老师关注你。后面我还画了一个笑脸。
当天晚上的自习就进行了数学测验,收上来的时候,我特意的看了一下他的卷子,真有立竿见影的意思,他虽然还是有不少错误,但是态度分明好多了。以后的日子,他竟然这样一直坚持着,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我在他的脸上读到了骄傲,我也为我有这么一次明智之举感到高兴。在放假的一次网上聊天中,他告诉我,他的父母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他们从来只注重他的绝对成绩,而不注重他的进步,他为有我这么一位老师而高兴。
曾记,教育家布贝尔说,教师绝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
事情如烟般的散去,但事后的反思还在继续,良药是可以甜的,忠言也是可以顺耳的,学生们有不认真的表现应该多考虑些处理的方法,然后逐一删选,用适当的药剂,治疗他们的心病。简单粗暴只会激起巨浪,过后除了彼此伤害,什么也没留下。
让教学中多些鼓励,多些期许,多些善意的提醒吧。有时候你的一句话甚至可以影响到他的一生。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歇斯底里的批评啊。
阳城一中
李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