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地域差异比较研究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地域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推行,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力求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自2009年9月以来,推动农村符合条件的人口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各个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取得全面的成功。本文对不同地区所取得的成效和当地的社会发展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寻能够推动新农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域因素;xx回归
1 前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属社会保障范畴,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该项制度是国家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9年9月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近年逐步扩大试点。对农民参与“新农保”行为的研究也是起于“新农保”政策的推行之后,至今只有近3年的时间。目前学者的研究大多从农民的个体特征,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出发,分析同一地区内农民参保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参保率的地域差异,从宏观角度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推动“新农保”政策的实行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2 综述:
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回顾:
国外在数十年上百年的社会发展中,大部分已经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各国的政策实施措施,目前可以讲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以日本、韩国、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养老制度,该模式实行先收现付与积累机制相结合的资金筹集与计发模式,强调农民养老的个人义务,但政府均给予较大的财政补贴。第二种是以瑞典、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福利保险型养老保险模式,实行此模式的大多为“福利国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调节的方式保证该国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第三种是以个别亚非国家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保险金的来源是职工与雇主,国家不给予任何财政补贴,但是会给予政策优惠[1]。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时间较短,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的存在,城市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比较迅速和完善,而农村社会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却相对滞后,发展进程一度停滞不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是以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简称旧农保)为标志的。随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获得了初步的发展,截止1998年底,全国参保人数有8025万人,覆盖全国农村人口的10%左右。1998 年后由于利率的持续走低和集体、政府补助的缺位等因素,许多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200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当时农保工作重点应当放在有条件的地方、有条件的群体以及影响农民社会保障的突出问题上,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制订相应的参保办法。截至2005 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仍不足目标人口的1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多年停滞不前,我国政府开始进一步探索建立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国务院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2009 年“新农保”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至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开启了全新的进程。
[2]2.2
“新农保”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
我国长期的城乡格局造成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也造成了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待遇区别。近年来,城乡格局逐渐被打破,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涌入城镇寻找工作。这部分农民在城镇定居、工作,既失去了土地,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如同城镇职工的待遇,其中就包括无法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于这部分特殊的群体有学者提出设想:一是认为应当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对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认为农民工应当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由在于:我国历史原因形成的二元体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打破,目前把农民工纳入到城镇保障体系中来不现实也不可行,可行的方案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时机成熟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接轨[3]。从第三种理由中可以看出,若新型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那么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万婕也曾提及:。新农保制度作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平台,应做好与目前农村现存的各项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工作。具体而言,一是做好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二是完善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机制。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合并,统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时不再区分城市和农村。四是积极探索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的新路径[4]。综上所述,“新农保”制度应该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完善,对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会起到很大作用。
另外,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按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当地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当地人口总量的比重达7%,则意味着该地区成为了“老年型地区”。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11月1日零食,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96%,基本达到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8.87%,我国成为了一个老龄化国家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倒置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即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截至2009 年底,在我国1.67 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已达到1.05 亿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5]。由此可见,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传统的大家庭结构已经逐渐被小型核心家庭代替,子女减少的同时,传统孝道观念也在弱化,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入法,在一定程度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次,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农民老年的保障程度被进一步削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土地养老模式已经无法较好地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6]。在目前的情形下,“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有相当的必要性。
“新农保”制度自2009年9月实施以来,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截止到2011年末,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1914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了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2643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22367万人。经过近三年的推广实施,“新农保”政策得到了较好的实施,至2011年末,参保人数占农村人口的49.71%,但相对于全覆盖的目标仍然有相当的距离。“新农保”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经办机构相关操作条例不够完善,经办人员缺乏专职经验。二是“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低,对农民吸引力不足。三是“新农保”基金增值保值压力大[7]。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农村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设想:社会养老模式:各级政府组织农村养老几个的建设甚至可以将农村养老机构作为产业来发展;家庭养老与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相结合: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在短期内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商业养老则可以为条件的老年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从基金的保值增值,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担,管理系统和人员的质量提高三方面抓起。龙梦洁曾从“配合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强调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9]。但从可行性,合理性等角度出发,大多是人则更为青睐目前的“新农保”政策,所以有大量学者对影响“新农保”参保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8]2.3
“新农保”推行影响因素研究:
由于“新农保”的推广和试验时间只有短短3年,目前,对该制度的推行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有限,大多是对某一地进行的抽样调查,从个体方面分析农民的参保行为,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就个别因素的显著程度存在差异。张红梅,马强于2009-2010年在湖北省内抽样选取了武汉、孝感和随州市的36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筹资机制、运作方式等因素对湖北省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影响湖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务工务农类型、筹资方式选择、养老方式、耕地利用情况、农保基金运作方式等6个因素对农民参与新农保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
[10]
。罗遐,舒仁美于2010年7月对安徽省当涂县183户农村居民调查的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最主要因素是参保者的年龄和村民家中是否有60周岁以上老人。村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参保选择有相关关系,而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差与参保选择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就家庭经济条件这个因素没有影响,罗遐等给出的评述是:从访谈得知:当涂县经济条件好,对很多村民来说一个月领取100多元的养老金太少了。很多人认为每个月拿100多钱是根本没办法养老的,还不如将钱存在银行里。这点从问卷分析的结果也能看出,在关于“参加新农保是否能解决您将来的养老问题”上,40%的村民认为不能解决其养老问题,48.5%的村民不清楚,仅有11.5%的村民认为参加新农保能解决其养老问题[11]。陈滢等于2011年2月在江苏、安徽、福建三省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以Logistic 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为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年龄、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农民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显著影响。在发放高龄养老补贴的地区,年龄越大的人群,参保率越高,直接补贴比强制性补贴效果好;在未实施高龄养老保险地区,政府的宣传力度对农民参保行为影响较大
[12]
。穆怀中、闫琳琳于2011年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 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13]。除了这些主流的研究,另有学者未通过数据分析,直接从经济、社会、市场方面论述制度推行的影响因素
[14],还有学者还利用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将来的参保人数做出了预测[15],这些研究都对养老保险的推行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3 总结:
综合看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显得非常必要,虽然该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但就目前看来,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各界对该制度的推行也非常关注,大部分学者主要对同一地区(同省或同县)的农民从个体特征层面,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层面分析了影响参保率的因素,只有少数学者对不同地区的农民参保行为进行对比研究,但在分析时仍然主要从个体特征方面进行分析。鉴于对比不同地区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弱化个体特征层面的因素,着重从宏观角度,研究比较不同地区的参保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完善“新农保”制度,推进“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提供可以参考的资料。
参考文献
[1]许佳佳,刘鑫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J].商业经济,2012,(3):22-23.[2]黄闯,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探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108-111.[3]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2013,(1):155-160.[4]万婕.统筹城乡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1):155-160.[5]杨靓.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8):88-89.[6]刘向红.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J].农业经济,2011,4:58-59.[7]陈伟潮,毛超.“新农保”实施背景下商业保险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7):39-40.[8]颜培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2,(2):200-201.[9]龙梦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J].保险研究,2007,(8):30-32.[10]张红梅,马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行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3):54-59.[11]罗遐,舒仁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28(2):3-5.[12]陈滢,郭彤,林紫茜.不同补贴政策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差异[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22(10):68-71.[13]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1):73-82.[14]Kehua Wang, Jieping Dong.Study on the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Tianjin[J].Soft Computing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158:307-314.[15] Guofeng Liu, Shaobin Huang, Tianyang Lv, Yuan Cheng.The Prediction of Continuity of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Based on Markov Chain and Actuarial[J].Recent Advances in CSIE,2012,136:33-40.
第二篇:惠东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流程图
惠东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办理规定
一、参保登记
(一)所需资料
携带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由社保机构指定的金融机构开具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银行存折》和委托银行结算协议到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
(二)办理程序
1、村代办员协助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参保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盖章,并将《参保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于每月20日前一并上报乡镇社保所业务员。
2、乡镇社保所业务员负责对参保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将参保登记信息及时录入社保信息系统,并及时将有关资料送县社保机构归档备案。
二、缴费管理
(一)缴费时间
参保人员可选择按月、按季或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并于规定的缴费截止日前,将当期的养老保险费存入银行存折。
(二)缴费方式
按月 当月20日前、按季 当季第二个月结束前、按年 当年3月31日前。
三、信息变更
(一)所需资料
及时携带相关证件及材料到村委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表》。
(二)办理程序
1、村委会代办员根据参保人员填写的《变更登记表》,检查有关证件和材料是否齐全,并于每月20日前将相关材料及《变更登记表》上报乡镇社保所业务员。
2、乡镇社保所业务员审核无误后,将需要更改的信息及时录入社保信息系统并及时将有关材料送县社保机构归档备案。
3、参保人员选择的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原则上一年不变,需要变更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的,应于每年11月20日前到村委会填写《变更登记表》,签字确认下一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未按规定时间填写《变更登记表》的人员,视同按上一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缴纳养老保险费。
四、注销登记
(一)所需材料
1、本人的有效身份证;
2、参保人员死亡的,应在参保人员死亡后30日内提供记载参保人员死亡日期的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以及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有效身份证明,能够确定其继承权的法律文书、公文证书等;人员失踪宣告死亡的,应提供司法部门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
3、出国(境)定居的,应提供出国(境)定居证明;
4、跨统筹范围转出的,应提供户籍关系转移证明;
5、变更为城镇户籍的,应提供户籍变更证明。
(二)办理程序
1、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办理注销登记可持相关材料到村委会提出注销登记申请。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
2、村委会代办员应检查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提交的《注销表》及有关证明材料是否齐全,并于每月20日前将《注销表》及有关证明材料上报乡镇社保所业务员。
3、乡镇社保所业务员审核无误后,将注销登记信息及时录入社保信息系统,并于每月25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并上报县社保机构。
4.、县社保机构结算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将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支付给参保人(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
5、支付成功后,对注销信息进行确认,终止其新社保关系,并及时将有关材料送县社保机构归档备案。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发放流程
景尚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
和待遇发放流程
一、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携带户口薄和居民身份证、照片等相关资料到村委会。
二、村协办员检查资料是否齐全。
(一)参保人员填写《参保登记表》,村协办员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
(二)向前补缴费的人员,填写《补缴申请表》,村协办员《补缴申请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
三、村协办员在将材料报乡劳保所初审。
四、乡劳保所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农保信息系统,按规定时限将《参保登记表》、户口薄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报市社保经办机构复核。
五、市经办机构应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参保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
(1)参保人员携带户口薄、身份证、照片、《待遇领取通知单》等相关材料,到乡劳保所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
(2)乡劳保所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本人及子女参保缴费情况等待遇领取资格,并将符合待遇领取资格人员的相关资料上报市社保经办机构。
(3)市社保经办机构复审后,于次月起通过指定银行代发养老金,并将发放人员名单及时告知乡劳保所,通知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到就近的代发银行领取养老金。
第四篇:影响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探究
影响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
探究
张元
2012-12-14 14:52:54
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24期
摘要:为了深层次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本文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抽样调查、深入访谈、查阅官方资料,结合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创新性地从农民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排除了传统所认为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收入、年龄、健康状况、行政推动等因素均具有较大影响。希望为新农保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新农保,参保意愿,影响因素
一、问题背景
现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特别在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且倾向于在城市生根落户,这样导致了农村老龄化问题相对于城市更加严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7.35%,城镇为6.3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己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但是农村的经济实力较弱,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支付能力不足,农民对养老保险的意识比较淡薄。长时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对城市倾斜较多,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处于忽视状态。农民的养老保障基本上是由家庭赡养,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依旧占了农村的主流。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日益增加,农村的社会养老情况日益受到关注。
针对这个情况,国务院于2009年推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从实施养老试点以来,到底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参保状况怎么样?参保的人数占农村符合条件人数的比例有多少?哪些因素阻碍了农民的参保,哪些因素对农民参保有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是基于农村推行试点时的情况,研究在试点阶段时的参保情况,通过对参保的比例以及参保人群特征等来对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样本选取说明和模型建立
本次调查选在金堂县。金堂县是我市20个区(市)县中最早申报全国的试点县。金堂县在2007年实施农民养老保险,至09年参保农民15万余人,领取养老金农民1.5万余人。笔者在金堂几个镇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5份,被调查对象主要年龄段在16-70岁之间。调查内容涉及:收入、学历、家庭人口数、健康状况、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是否投保、不参保原因等。
统计出数据之后,笔者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回归之前,利用Score检验,考察在建模之初根据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Score检验值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Score 检验结果,最终选取变量:X1年龄、X2收入、X3学历、X4家庭人口、X5健康状况、X6是否有养儿防老观念、X7是否知道新农保。
经过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数据平稳性检验、修正并考虑虚拟变量的影响,我们得到最终模型为:
三、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一)农民的收入、年龄、学历、家庭人口、健康、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及养老观念对农民参保与否都有着影响。
(二)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力最大。收入越高意味着有较高的缴费能力和保险需求。
(三)投保意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又由于年龄越大,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所以投保意愿随着健康状况的变差而增强。
(四)投保意愿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农村三代同堂的观念影响,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较重。新农保除了自己缴纳小部分的费用外,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减轻了农民的养老负担。
(五)投保意愿与学历相关性不大。这是由于农村邻里关系较亲密,决策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众人的决策往往能够弥补个人学识上的不足,因此投保意愿与学历并无相关性。
(六)农民的养老观念对参保意愿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最后,本文对将来如何更好的开展新农保,进一步满足农户的需求,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转移支付,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加大对于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在对农民宣传的过程中,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得农民能真正理解新农保政策。
(三)建立其他社会保险与新农保之间的转换机制。新农保实施后,老农保可以停止办理,将账户内的资金全部划入新农保的个人账户。如有集体补助,划入基础养老金账户。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以借鉴个人账户的保险质押贷款经验。鉴于在调查中一部分农民因为对于在15年间是否会发生意外不确定而选择不参保,建议在农民遇到生病、孩子的教育,或发生意外等情况急需资金时,可以将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抵押贷款,以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使得农民不会有急需用钱而“无钱可用”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刘翠霄。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法学研究,2001(06)。
[2]周莹等。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确实问题研究[J].南方人口,2005(04)。
作者简介:张元(1991-),女,重庆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五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退休政策
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退休政策
一、正常退休
1、条件:(1)男年满60周岁,女在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5周岁、在生产(工勤)岗位年满50周岁的职工。(2)参保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灵活方式就业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国家和省政策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2、程序:由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其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并发放职工退休证,社保经办机构凭职工退休证计算退休待遇。
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1、条件:(1)在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且男年满55周岁、女在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0周岁、生产(工勤)岗位年满45周岁的人员。(2)原在全民所有制及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已达到规定年限,现到其他类型企业工作或从事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特殊工种只能按国家劳动保障部门及1985年3月4日至1993年7月3日之间国务院各部委下发的特殊工种文件认定的目录范围执行,不得跨行业(部门)参照执行。
2、程序:(1)各县(市)由县(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中央、省
属驻楚企业及州属企业由企业劳资部门将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人员的档案及补充资料、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手册等相关材料收集汇总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科。按省劳动保障厅要求,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集中一次办理审批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工作。各县(市)、各企业劳资部门将本内上半年达到提前退休条件的相关材料于上年12月15日之前报送、下半年达到提前退休条件的相关材料于当年6月15日之前报送。逾期报送的,州劳动保障局不予受理,责任由各县(市)、各企业自负。
三、劳动能力鉴定提前退休
1、条件: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参保职工,因病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系统治疗不能治愈的,可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精神病需5年以上病史,2次以上住院依据;其它疾病需2年以上病史,住院系统治疗不能治愈的),经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提前退休。
2、程序:各县(市)、各企业按原程序将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的档案、养老保险缴费手册及相关病历材料报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经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讨论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州劳动保障局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批。
四、相关规定
(一)视同缴费起始时间认定
1、面向社会招收的人员视同缴费起始时间认定:(1)有招工表的按
招工表确定;(2)招工表已无法查找的,按转正定级表确定;(3)以上两表都没有的,由用人单位负责查找招工时的原始资料(如公安部门的户口迁移资料、参加工作当年工资发放表等)后再上报。
2、依照劳动部(56)中劳配字第342号、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厅函〔2002〕323号 等文件的规定,1986年9月30日以前单位面向社会招收的临时工,应提供劳动人事等部门批准同意招收为临时工的原始依据,视同缴费年限以批准招收为临时工之日计算;未经批准的属于计划外用工,应以正式批准招收录用之日起计算。
3、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乡知青、60年代精简、退职等人员再次参加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按相关政策执行。
4、退休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中断过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去掉中断缴费时间,把前后缴费年限累计相加往后类推,以类推出的作为享受退休待遇(含调整待遇)的计算时间。
(二)出生年月认定
按劳社发〔1999〕8号文件规定,出生年月以本人档案盖有公章的第一张记载出生年月表格为准(体格检查表除外);第一张表格只记载了出生年份或年龄,但人事档案的其它资料所记载的出生年月与第一张表格是一致的,可按明确的出生年月认定;若人事档案的其它资料出现多个出生年月的,应由用人单位或代管人事档案的机构到公安部门查找其第一张表格之前的户口登记资料;查找不到户口登记资料的,其出生年月以第一张表格出生年份的12月份认定。
(三)岗位变动认定
职工的岗位发生变动时,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变更、鉴证和备案手续,其从事新岗位的时间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鉴证之日起计算。
(四)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认定
职工人事档案中记载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经历的两个表格时间间隔超过三年以上的,须补充相关原始资料后,方可认定此时段已从事特殊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