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时间:2019-05-14 10:3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篇: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说课人:XXX XXX中学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3)通过“历史”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

(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你认为“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这种观点正确吗?

问题三: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意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在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意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在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避免因人机交互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14年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 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二篇: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㈠教材地位与作用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问矛盾的总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还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首先, 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 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 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其次, 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加快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 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 对国际关系的分析, 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 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学生分析

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 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 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中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 且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所以, 基于已有经验, 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 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表现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 论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 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 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掲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 明确战争引起革命, 革命制止战争, 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 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五)教学设计思想

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调动各种学习手段, 创设学习、对话的情景,让学生在交流、质疑、讨论中,掌据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口讲解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六)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 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 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 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同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七)教学流程: 程序一: 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l、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资料, 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心灵受到震撼, 启激学生憎J限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从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导入新课。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5分钟)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 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设计意图:

1、通过预;习完成基础知识目标要求, 并构建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 现知识共享。

3、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 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 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和学习的热情。这样,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白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因材施教。

环节二:利用多媒体展示基础知识检测题,从而检査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设计意图: 依据大纲的要求, 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 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 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 并展示讨论成果, 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投影«各国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图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

问题二: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投影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和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的话)问题三: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旧的平衡被打破, 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突破重点和难点。环节四:再現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演示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 将一战的史实活化, 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 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重点展示: 萨拉热窝事件

展示动画,学生感知事件经过,同时教师加以简要评价,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恐怖主义行动应坚决反对, 尤其是个人暗杀等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带来的巨大威胁!同时探讨减少或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树立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 ,可见其残酷性。对这个知识点的处理, 主要通过播放影视片, 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 感知战争的残酷, 以确凿而详实的文字叙述、统计数据得出 “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这一重要后果。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 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你怎样评价这场战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捜集査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同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 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设计意图: 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 革命制止战争, 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一: 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 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何感想? 问题二: 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环节七:总结并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 面对 2 1 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讨论,实现生生交流, 师生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 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 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环节八:课后检测题(见课件)设计意图: 再度明确教学目标尤其重难点。通过子目的知识联系, 围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西大军事集团一列强争霸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主线,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八)教学反思: l.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加强师生、生生问的情感交流.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 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真定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表现:帝国主义西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 凡尔登战役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三篇: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

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

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

(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

(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

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学生网页)同时教师

出示结构设计(在教师网页)

意图: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

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

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

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你认为“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这种观点正确吗?

问题三: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避免因人机交互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电子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授课的内容为华东师大版本教材世界史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下面是我对本节课在学案设计方面的几点做法,根据我校“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我的历史学案设计主要分了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反馈所要达到的程度,它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白了学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在目标设计时,我尽力做到目标的具体化、层次性,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规律。另外注意使用一下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比如本课设计了三个目标: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情况,2、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简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这里就用到“知道”、“了解”、“简述”、“认识”等行为动词。

第二板块学法指导

学有方法,方能事半功倍。设计学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如果说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那么方法就是路标。在这一板块中,我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抓住本节课的核心。然后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交待本节课可能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运用这些方法。

第三板块课前热身

所谓课前热身,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掌握的内容,这些都是本节课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有利于突破本课难点,我设计的这一板块是以知识填空的形式呈现,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中的要点。

第四板块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节板块的具体做法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规律。比如本节课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分别以哪个国家为核心?2、试画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大体位置示意图,想想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了什么后果?3、结合本课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请阅读课文后回答下列与萨拉热窝事件相关问题

(1)比一比:看看谁的口才好?讲讲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

(2)想一想:萨拉热窝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什么作用?

(3)谈一谈:在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对普林西普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这样一种看法:普林西普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罪魁祸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依据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主要从以下几环节来完成:

一、自主学习:上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对疑难问题做出标记,有新的疑惑可写出来留在组内讨论解决。

二、合作研讨:经过自主环节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争取解决,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要达到组内资源的共享。通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讨论中产生的新问题由小组记录员写到本组小黑板上。由其他完成的小组帮助解决。

三、展示讲解:由组内小主持抢题,对抢到的问题,由本小组展示,本组小主持可以选派小组代表发言,也可以全部同学参与展示。展示完毕后请求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评价得分。

四、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一般是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抓住知识点,编织知识结构。多采取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引导补充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知识升华的过程,找寻总结历史知识的规律。

第五板块巩固提升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也是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落实。这一板块我的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些有利于目标达成的题目,做到问题目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设置要注意有梯度,难度要做到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利于大多数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升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这节课就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第六板块学后记

主要是让学生记录本节课学习心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上完这节课后产生的疑惑。当然也可以是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做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坚决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老师坚决不讲。这节课我采取的是班级“小老师”,组内“小主持”的方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教师只是当好“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要大胆的把一切学习的权力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乐园里自由驰骋,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②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②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③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二、说教法

利用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性,引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线。同时利用历史地图、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对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导火线”引发的地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斐迪南大公遇刺画面

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名塞尔维亚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2、学习新课:

第一框题: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观看萨拉热窝事件的影片、出示斐迪南像),启发讲述,双边活动。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

(2)在讲解第一框题时重点讲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31页小字部分),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矛盾异常尖锐。让学生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第二框题: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引发的地点(观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大战提供了导火线。(阅读133页“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使学生获得以下信息:大战的爆发时间、地点、交战的双方、起因。

第三框题:空前的灾难

讲解凡尔登战役(指导学生阅读134页小字部分描述;观看凡尔登战役的影片),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使学生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时间、地点、双方、结局及对此战役的称呼。

同时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新式武器(幻灯片展示)及造成的后果。

大战的结局(观看幻灯片展示)——同盟国失败

讨论: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次,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最后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讨论,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4、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从课题入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略)

第四篇: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 年级 册第二单元第 课《 》。我将从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来展示这一课。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 685878 单元《 》 的第 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内容我计划用一个课时(45分钟)授完。具体过程有:

1、组织课堂教学;1分钟。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旧知识回顾,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导入);2分钟

3、展示教学目标;2分钟

4、新知识探究();30分钟

5、课堂小结;5分钟

6、巩固练习;5分钟

五、教具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多媒体(白板)电教设备。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读、讲、议、看、练”的综合教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给以讲解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解、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法(有三)

(1)本着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理解”、“合作探究”、“兴趣激励”等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的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视频观摩、分析归纳,达到“看—思——议”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3)练习巩固: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巩固。

六、教学过程(知识探究过程):

过程

1、导入新课。

第1种方法: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利用白班教学设备播放《 》 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第2种方法:导语导入,按说课内容编写导语,导入新课。第3种方法:引用课前导言导入,过程

2、出示课题,展示教学目标。(白板设备),过程

3、自读感知。我设计了两个环节:(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进入此环节后用白板设备出示涉及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非常重要,我对提出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图文结合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勾画出相关句段准备回答问题,教师做随堂指导。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B、知识领会——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指名学生回答、补充,领会课文知识内容。

C、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全文知识内容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理解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4、合作探究。

(1)、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讲解、归纳、总结0 在学生阅读、理解、回答、提问、探究的基础上,对本课的知识点教师点拨、讲解、分析,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4:

知识点5:

过程

5、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面《研习升级》中的智能开发、读史明理、知识拓展等内容,出示 相关 的图片,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过程

6、巩固练习:(见教学参考书练习题)

(1)填空题:

(2)选择题:

(3)简述题:

选择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总结反刍、自主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高效课堂的教改思路;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教师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质疑拓展。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按教师点拨、讲解、分析,和学生一起做的知识性总结要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概括,设计板书,使板书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八、反思教学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从教学设计的实施看:我预设的各版块活动多次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配合和电子白板手写文字、彩色绘图、资源图库、白板目录、放大镜及截图、遮屏、聚光灯等各种功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投入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步步构建知识,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基本实现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教学中的探究、讨论表现得十分积极,此外,他们对使用白板组织教学倍感新鲜与兴奋,并乐于尝试使用白板和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尤其在本课回顾的过程中,白板生成的目录成为让学生最有成就感的教学资源,令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倍增。

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看:我在教学设计中所用的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我认为只要以把握教学新理念为前提,经过潜心研究和精心设计,应该可以使电子白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交互功能可以即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资源库可以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生成性资源可以长久保留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依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彻底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上便是我在《 》一课中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体验,感谢大家的倾听,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

大同区祝三中学 说课人:李桂霞

尊敬的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法及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说教材。

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在港澳台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

本课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分三个子目,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其中,“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基本方针。

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这些都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一国两制”是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由于初二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深度有限,容易浮于表面,所以我确立的教学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作用;理解香港和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

在处理教学重点时,我采用课件直观展现,引导探究,指导学生巩固知识点的方法,在突破难点时,我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的方式进行的。

其次,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的学习,对长期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及台湾问题的由来已经形成了初步认识,他们已经能够主动有意识的探求社会热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讲解。

再次,说教法及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设置问题,课堂互动。

二、创设情景,发散思维。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这几种教学方法贯穿本堂教学始终,把教学信息的传递由单向性、双向性,向多向性转化。期间穿插图、文、声等综合信息手段,增强教学的新颖性、形象性,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应将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来看待,教学中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法及学法,本课教学过程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一、情境导入,诱发兴趣。

二、预留复习,合作探究。

三、师生互动,破解重、难点。

四、总结升华,拓展知识。

根据以上思路:

1、上课伊始我准备播放闻一多先生作词的《七子之歌----澳门》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中教师提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愿?歌声中所呼唤的澳门是否回来了呢?这样不仅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正轨,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入到教学活动中。

2、预留复习,合作探究。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本节课我设置的预留习题是,香港、澳门及台湾问题的由来。这样既能锻炼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我在处理本节课预留作业时,在课上我用播放课件的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回忆香港被占领的过程,然后请学生结合课件介绍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及台湾问题的产生,从而为下一步授课做好铺垫。

3、师生互动,破解重难点。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所以在“一国两制”这一子目上,设置了三个问题,既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2、“一国两制”提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首先针对哪个地方提出?

我给学生三分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点评,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深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让学生谈感受,谈启发。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新的知识,为此,在讲授香港回归时,我播放回归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谈感受,通过出示香港回归后繁荣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香港回归后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从而论证“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今天祖国的强盛。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澳门回归的过程及图片,出示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让学生说一说区旗的寓意及港澳回归时间,这里我不再演示。

关于两岸关系一节,我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体会两岸人民渴望统一之情。授课时,我出示中央人民政府在统一前两岸交往的原则,同时播放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友好往来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与此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比如,陈水扁提出的“一边一国”的两国论,“入联公投”等,让学生针对此现象发表自己的感言,学生会深切的呼唤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对部分台独论者义愤填膺。由此,爱国主义情感达到高潮。

4、总结升华,拓展知识。

课堂总结部分,我提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了什么体会?同时出示板书。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板书系统化、简约化、脉络化。

教师对学生的小结简单评价,点出重点。让学生明白“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的必然,坚定台湾回归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随后进行当堂巩固练习,根据重点、难点,我设置两个问题,既

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2、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答案,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此问题1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问题2的设置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后,我谈谈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在农远工程已在我省农村中小学全面开展,这为我们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到我们农村教师身旁,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向学生展示了港澳回归的过程,成功解决了学生没有亲历此历史事件,缺乏直观印象的缺憾。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而对此历史事件感悟深刻。

远程教育资源让我们教师真正做到了:从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指导方法为主;从单一讲解转向组合优化。远程教育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下载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鸦片战争》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

    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上册第21课 内容,现就这一课说说我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

    初中历史说课稿

    初中历史说课稿:《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 程海娣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朝的对外交往,......

    初中历史说课稿

    祖国五千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以下是初中历史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设计

    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

    初中历史说课稿格式

    初中历史说课稿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

    初中历史说课稿5篇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 说课稿 姓名:陈家宝 学号:20121201210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第8课《辛亥革命》。我将从......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