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对策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对策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转化后进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其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但有难度不是不可能实现,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采取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每个班的优生、差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成为所谓的后进生。有许多老师说:“这孩子没治了”“这孩子脑瓜特别笨,要把他教育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等等。作为教师,常常被后进生的问题围绕着,但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促使后进生的转化,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成绩较差,而且身上还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因此,他们在班级中长期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消极、被动、多变的情感和行为表现。
(一)“我就是差”的自卑心理。
后进生缺乏自信心,而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因后进生成绩差,所以会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冷落或嘲讽,形成他们思想上的消极、被动。有时一段时间内他们曾努力学习了,但因基础差或其他原因,而一考试成绩仍然没有进步,这时容易使他们更加灰心。这样就会更加重后进生“我就是差”的心理阴影。
(二)严重的对立逆反情绪。后进生由于很少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因而他们对同学及老师的帮助教育会表现出严重的对立情绪。他们对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把对自己的管理看成是一种压制。如当班干部对违反纪律的后进生提出批评时,他马上反驳:“那么多同学都在说话,你为什么单管我?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告状吗?你去告吧!我不怕!”等语言进行反击,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而自鸣得意。伴随着这种对立情绪,同时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破坏性行为,如故意把桌椅弄得叮当作响,偷偷毁坏公物或在课间故意大喊大叫等,以发泄自己受压抑的情绪。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
后进生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大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干什么也不行,表现得畏手畏脚,如课堂上极少大胆举手发言,即使让他们回答问题,也常是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声若蚊鸣。
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地想表现一下,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如在班集体劳动时,他们会表现出比其他同学更大的热情和干劲,时常会干得大汗淋漓、灰头泥脸也毫不在意。
(四)意志的软弱性。
后进生们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意志软弱和自制力差的缺点。有时候他们也会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但他们往往是坚持不住,又受不了挫折,没有战胜困难的恒心和勇气。更严重的是,有些后进生往往言行不一,刚才还哭天抹泪信誓旦旦,但一转身就又故伎重演。这样又会招致一些老师更严厉的批评,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后进生的转化要从心理特点入手,重在疏导,做到六个字:尊重、期待、激励。
二、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一)尽可能地给予尊重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前提,也是后进生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如果说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那么尊重则是让这一美德升华、最大化的更具教育意义的原则。作为后进生,他们通常遭遇到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打击,长久以来,内心已逐渐麻木闭合,而尊重就是激发起内心斗志,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呼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可见,尊重是沟通师生心灵通道的润滑剂,它有利于培养一个健康、融洽、充满友谊和温暖的环境,能使后进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价值观,增强模仿和认同他人的趋向,从而养成奋发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掌握待人处世的适当方式。反之,歧视、冷漠、缺乏同情和关怀会使师生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障碍,加剧后进生的敌视、抵制、逆反心理。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也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学校而言,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氛围,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教 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能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融洽,在后进生转化教育中意义极为深刻。
1、尊重首先要了解,并给予充分理解。
教师要了解后进生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后进生的习惯、言谈举止,经常留心后进生不同阶段的思想情绪变化。
2、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后进生的交流、交往。
和后进生谈心,取得成绩时谈进步的原因,成绩下降时谈失利的因素和对策。后进生违反纪律或遇到困难都能适时与之交流,提出建议,切忌在这个时候翻老帐,随意夸大错误和困难的程度,更不能恐吓、压制、责罚。
3、再次,教师要特别尊重后进生的参与权。
把参与过程看作是后进生进步的过程。有些教师在举行集体活动如广播操比赛、爬山活动时,担心后进生拉后腿,担心损害集体的形象、荣誉,怕出乱子、添麻烦,就故意不安排后进生参与或设置障碍阻挠参与。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严重侵犯了后进生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丧失了教育转化后进生,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良机,对于班风、校风建设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会自觉地尊重后进生的参与权,甚至是想方设法创造让后进生平等参与活动的条件。
(二)科学地传递期望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仅仅是表示与其他学生相比某一方 面存在差距。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中有竞争必然就有先进与落后。我们称之为后进生,就是指这部分学生也能进步,只不过进步的幅度比较慢而已。但实际教育过程中,后进生作为弱势群体通常不被关注看好,遭遇各方的冷落,或被作为“危险分子”严加防范。在学生沦为后进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他们不断遭受挫折,进取心逐渐淡漠,自信心逐渐丧失,弱者的意识被反复强化,内心逐渐走向封闭;另一方面,外界对之期望或严重不足或人为拔高,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十分注意提出合理期望并适时地传递给学生。
1、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教师对自己的期盼。通常,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丝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激励和慰籍。
2、其次,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期望目标。期望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最好是后进生“跳一跳够得着”,要考虑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基础、家庭环境,帮助他们分析各自实现期望的条件,激活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把期望内化为自觉行动,调动学生发展的内在潜能。期望目标确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实现的平台。虽然期望实现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构建实现的平台。
第一,要营造环境。教师要与班主任加强协作,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时还需要取得班里其他同学的支持,形成推动后进生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合力; 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堂答疑和课外活动安排均能考虑后进生的实际,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去思考问题,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天赋;
第三,要善于为后进生排忧解难,做到及时评价,积极帮助,对后进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应毫不吝啬地予以肯定、表扬。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往往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总是对学生满怀信心,包括对较差的学生也充满期望。作为一种综合情感表现的期望,它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真挚纯朴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的确对唤醒诱导学生内因,促进学生潜能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学生始终处于恰当的期望水平中。
(三)巧妙地进行激励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给予适当的激励,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并受到鼓舞,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激励是促使其奋发进取的最有效的推动力。
激励是一种艺术,需要教育者巧妙运用,时机和环境都要注意选择。如:后进生失利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加以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取得成绩,要及时指出其成功和不足,提出下阶段新的目标,激发起更大的斗志。激励的场合既可以是课堂问答,也可以是课后交流;既可以是群体活动,也可以是单独相处。
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言交流,作业点评,物质奖励等。激励需要强化,对后进生的行为给予某种刺激——奖励或惩罚,促使其 增强、减弱、激发或抑制。一般来说,奖励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惩罚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境之中,产生焦虑,不仅破坏当前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整个知识领域的厌恶,导致对学习的自暴自弃或适得其反的不切实际的志向水平。奖励能引起后进生成功的体验,不仅对动机起强化作用,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自我满足感,愉悦整个身心。正强化更有利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激励最好能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教师的一种故意安排,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们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现代社会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更需要和谐发展的人。从某个角度讲,转化一个后进生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培养一个尖子生。“学校应当以此为目标: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理应把爱因斯坦的告诫铭记于心,积极探索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方式、方法,加大教育转化的力度,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篇:后进生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
后进生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
宜城市雷河中学
赵波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较差,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虽然他们只占班级的一小部分,但能量大、影响坏,是最让班主任头痛的一个特殊群体。研究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一直都是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掌握他们的心理,正确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其向良好的方向转化,意义非常重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后进生观察与沟通,发现他们的心理大都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卑又自尊
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差,犯了错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弄,自己对此又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看法和评价,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的同学低人一等,逐渐丧失了上进的勇气和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行,屡战屡败,而后妄自菲薄,继而破罐破摔,自信心严重受损,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唯恐别人看不起自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容他人侵犯,把自己的缺点封闭起来,偏执而又意志薄弱,过分敏感而又多疑,相当在乎自己是否惹人注意。这样,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性,使之丧失了上进的能力和勇气。有一个学生一谈到学习头就低到桌下,很自卑;但看到别的同学表现不好时他总是多加批评以显示自己,如若自己犯了错误在班上公开批评他,则往往十分倔强有明显抵触情绪。
二、感性又偏激
后进生生活中会遇到老师的重言轻语,同学的冷嘲热讽,家长的唠
唠叨叨,因长期生活在这种漠视、受歧视的环境中,较少感受到温暖、关爱。一旦别人对他们倾注爱心,他们会倍加珍惜与感念。因此,不少
老师经常感慨:毕业的学生中最感激老师、尊重老师的往往不是那些成绩优异受老师重视的优等生,而恰恰是那些原先默默无闻经常被老师找
去谈话的后进生们!也正因为他们对外界敏感,如果有意无意地伤害了
他们,他们就对别人敌视,轻则故我依然,重则抵触反搞,做出过激的行为来。如我班同学王某,初一时打架、上网、经常被别人“投诉”老
师训了一次又一次屡教不改,遂约法三章,只要不捣乱班纪、影响别人
学习随其怎样。该生上课睡觉、看小说,作业一字不写,成绩直线下降
且独来独往,不愿与任何人交流。
三“眼高”又“手低”
这类学生,由于有失偏颇的自尊影响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虽对自
己有上进的要求,也想做一名好学生,但往往对自身问题作不出正确归
因,找别人的原因多找自己的少,找客观原因多,找主观原因少。而且
急于求成,致使他们对自己效能期望过高而又不切实际,这就是欲话所
说“眼高手低”。因此要使效能期望成为现实,困难重重,而他们又意志薄弱,缺乏应有的毅力,没有找到失败的原因(也不愿找),点滴欲望的诱惑,丝缕情绪的干扰,都能使成功的希望付诸东流。如此反复,必然加大成功期望与失败现实之间的鸿沟,最后使他们一蹶不振、再不努力。如有些学生在找其谈话时经常表示“我也想学好,可就是学不好。” 那么,如何转化这类后进生呢?在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倾注爱心
爱是转化后进生催化齐,爱就是教育,没有爱教育无从谈起。后进生的心就像久旱的禾苗,迫切需要老师爱心的浇注。老师的爱心能触及后进生的情感点,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达到与后进生的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之效果。不能板着面孔跟学生谈心,而要营造一个宽松随意的环境,和颜悦色、语重心长。末了,满怀信心地叮嘱:老师看你的行动让后进生体验到老师的爱和期待,从而诱发其积极性,主动性,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化。
二、给予信心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只有信任他们,帮助其树立信心,教育才会为学生所接受。同样学生如果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也会转化成激励的力量,对后进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必须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对其学习上的自卑消极情绪,我们要创设一个乐观并鼓励他们上进的环境,使他们切身感到老师对他们是热情的、信任的和尊重的,从而得到鼓励和激励。我经常在班上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重要的是犯了错误能及时纠正,使自己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发掘闪光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总有其长处,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只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消极因素占了优势,长处和积极因素被掩盖了,加上人们对他们形成了习惯看法,致使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被忽视。实际上,只要留心注意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身上存在“闪光点”。他们当中不少人就有某种特殊的才干,如文体突出、有组织才能等。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列造条件让这些“闪光点”闪闪发光,获得成功,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就会重新点燃起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火种,从而克服自卑等心理,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四、正视反复、常抓不懈
经过教育后,许多后进生认识到了自己和缺点,出现了转化的动机。但由于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差,或者外因诱惑,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一时难以克服,就会出现反复,改正了的错误还会重犯。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老师必须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现象,应时时观察,常常提醒,要对具体情况作正确分析,要有信心和恒心,只有抓“反复”和“反复”抓,才能促进后进生的彻底转化。
当然,转化后进生还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家庭情况,要时常与后进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努力改变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总之,转化后进生老师不能失去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应把这项工作看作我们份内的事,坚守水滴石穿的信念,那么后进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宜城市雷河中学教育督导评估
汇报材料
提纲:
一、党员争创三个模范,充分发挥三个作用
二、人本管理成效显著,工会监督比翼双飞
三、德育教育深入人心,班级管理再展新姿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深化课程改革
五、教育科研常抓不懈,专题研究硕果累累
六、向内挖潜向外使劲,努力改善校园环境
七、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汇报材料正文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自去年接受督导评估以来,我们一方面总结和推广取得的成绩,同时高度重视贵室提出的问题,找症结、挖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宜城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襄樊市文明单位”、“襄樊市五四红旗团委”、“勤工俭学先进单位”、中考和体育运动会都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勤工俭学创收稳中有升,学校各项建设投入得到保障,教学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党员争创三个模范,充分发挥三个作用。
(1)争创做人模范、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党员无论是在遵守制度方面,还是在工作态度方面,以规范的言行教育人。以良好的形象鼓舞人,以崇高的信念感召人,以优异的成绩带动人,校长杨明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动极不方便,走路时间稍长,便疼得大汗淋漓,他一边打吊针,进行理疗,一边还坚持工作。后来他根本不顾大家劝阻,硬是将吊针挂到了办公室,他所抓的课程改革一刻也没有放松,自己还坚持深入课堂,每周在七、八年级各讲一节公开课,并指导教师制作课件,在全市校长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效显著。(2)争创带班模范,发挥党员的辐射作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校风的建设,良好的班风必须要具有良好素质的班主任来培养,为此我们特别注重选拔党员班主任,靠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模范作用。以带动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强化班级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大好局面。共产党员王国先是我校年龄最大的班主任,他一手抓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一手抓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并将自己总结出的成功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向年轻班主任毫无保留地进行言传身教,共产党员班主任李秀华、张宏海、李家明、秦建波等都发挥了旗帜引路的作用。(3)争创上课模范,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一部分青年教师精力充沛、热情有余,但工作经验缺少,如何把这些转化成一种优势,我们采取了“老带新”、“师帮徒”的方法,再一次把一批党员推到了教师培训的前沿,一方面我们制定了新教师帮带协定,从制定上加以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老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通过讲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向青年教师献身说法,传经送宝,再就
是要求从编制教案到研究教材、从教学到学法等都要进行帮扶,使得我校年轻教师能力日新日异,党员的带头作用为雷河中学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
二、人本管理成效显著、工会监督比翼双飞
(1)确保教师主人翁地位
在提出“以人为本、治理学校”的大政方针后,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日益凸显。现在凡是学校的大事一定要通过教代会,重大的决策要经过“三步曲”,第一步是在领导班子会上意向讨论、拿出初稿。第二步是召开教代会,逐条讨论通过,凡有争议的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凡不能通过的,坚决不能实施。第三步是根据讨论结果,形成正式文件,打印后人手一份,在全体教职工会上通过,于是就成了雷河中学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这样的操作使每一位教职工心服口服,大家称之为“阳光操作”本学期共通过了八项制度,由于制度代表群众意志,所以在制度兑现方面毫无怨言,并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热情。
(2)领导和教师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领导和教师在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既树立了学校制度的权威,同时也由于领导率先垂范,更能使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走上良性循环,使得学校用制度管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人和事都由相应的制度来管理。(3)领导管理方式要走人本主义道路
领导在工作中也在不断运用“人本主义”原理,改进工作方法,如再对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时,要详细说明目的条件,意义和方法,并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尤其是教师对完成该任务的困难。使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任务,避免那种“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作法,使教师工作心情愉快,再次学校领导干部要赞赏教师的优点长处,对教师短处不要求全责备,对教师要求严格而不苛刻,并根据各个教师特点,分配工作注意扬长避短,使教师感受到被尊重并形成积极进取的心理,凝集人心、形成正气,促进学校超常规发展。(4)工会发挥“催化剂”、“助进剂”作用
工会通过职代会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外,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学校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发挥“催化剂”、“助进剂”的作用。如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少数教师家属或子女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经济保障,学校将他们妥善地安排在大厨房或锅炉房,自行车棚或男、女生寝室管理员等岗位,同时关心生病的教职工,教职工只要住院,学校都要会同工会带礼品和慰问金到医院看望,以减轻病人精神痛苦。今年盛夏,教师王宪珍在武汉确诊为乳腺癌。闻风后,校长、工会主席带礼品和现金顶着酷暑,马不停蹄地赶往武流肿瘤医院。探望病人,并设法与医生取得联系,要求他们以一流的技术为病人治病。当时的作法感动了许多在场的病人,同时也感动了医生。在我校也被传为佳话。学校的人本管理也通过工会的这种“催化”“助进”作用达到了锦上添花。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深化课程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此我们一是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以先进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二是积极倡导三种观念。(1)民主观念、倡导教师不要摆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而要与学生平等交流。(2)是期待学生成功的观念,尽量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我能行”的想法。(3)是教学生学会思考的观念,培养学生形成多问好思的习惯,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2、规范教学制度、实施全程监控
备课要作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说课作到说: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讲课作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突出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评课做到“讲课人自评—教师互评—骨干教师点评—讲课教师谈体会—听课教师谈感受”,每个学期将“六个一”活动纳入监控,“六个一”即“结一个对子”,“设计一份最满意的教案”,“上一节自己认为最满意的课”,“整理一份听课记录”,“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转化一名差生”。
3、优化课堂结构、落实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狠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采取“三管齐下”方式:一是典型示范,由优质课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党员教师讲示范课。二是用评价标准评价督促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每次评课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进行,对不合格的教师限期整改。三是用“大练兵、大比武”的方式激励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练兵比武中不看资格,单看能力、不讲人情、只讲水
平,使得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中、老年教师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进取氛围。
四、教育科研常抓不懈、专题研究硕果累累
(1)创造学习条件、培养科研骨干
一方面我校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先后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35人到武汉、宜昌、襄樊等地取经,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而且只要有学习机会就一定派教师去。另一方面,购买了各地教育专家课堂教学录相带,对专家所讲每一节课、反复播放、学习先进谈体会,对照自己找差距。(2)抓好专题研究、营造教研氛围
在专题研究方面,我们确立了“结合实际、选准课题、定点实验、全面推广”的指导思想,要求专题研究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小结、学期有成果。在2003年12月,学校政治组承担“5105”教研专题成功结题,并获襄樊市好评,心理学会教研专题《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因与对策》也顺利结题,并受市教科所表彰。目前,《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专题已正式立项,教育部规划课题全纳性教育子课题《中学生心理缺陷与教育补偿研究》已正式挂牌,这是宜城市所承担的唯一一个部级课题。
3、领导率先垂范、教研锦上添花
校长杨明山同志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之中,并积极参加学生心理研究活动,作为襄樊市心理学会理事,他一方面积极地进行自主研究,所写论文多篇在襄樊市交流或发表。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学会成员,并指导他们开展心理研究活动。在襄樊市心理学会2004学术大会上,他所写的论文《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被指定为大会特邀发言,进行交流的文章。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我校教师教研如虎添翼,一学年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学生参加竞赛二十余人次获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五、向内控潜向外使劲 努力改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达到育人无声胜有声的目的,为此一年来,我校一是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墙,内容包括时事通讯、学法点拔、文字欣赏、解题技巧、谜语故事等,容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二是添置了各类标语牌,标语牌内容有名人名言、规范用语,对学生既有警示作用,又有教育作用。三是教室内更换了磁性黑板,有助于学生改善视力。四是整修了男生寝室楼、女生院,达到学校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五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兴建学生饭堂,以期解决学生吃饭受风吹雨淋的困境。六是积极与市教通局,发展区政府联系,投资12万元将学校至长岗路口路面修建成高标准水泥路,以结束我校师生“行路难”的历史。正是由于向内挖潜向外使劲,使学校环境日益改善,办学条件日益提高,就学人数日益增多,达到我校办学以来最好效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年来虽然我校向内挖潜、向外使劲,但仍面临经费不足的现状,从而导致许多急需配套的现代教育设施无力添置。
2、是课程改革深度不足,由于进入课改时间较短,部分教师对教材、课标还没钻研透彻,不能准确理解课标意图,今后还需强化。
第三篇: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郑梁梅中学 徐蓝溪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优生在不断减少,后进生在逐渐增多,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后进生在班集体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方法欠佳,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1)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后进生的产生也不是孤立的现象,例如两三个贪玩的学生串通一气,因贪玩而贻误学习和使纪律松懈等.在家庭里,有的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致使青少年长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心理受到创伤,感情受到折磨,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有的家庭有大打麻将等赌博行为,有的行为不轨,使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目濡耳染,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差,学习掉队等.社会上不健康的录像,变相赌博性质的电子游戏机,没有公德心的乱丢乱扔等等不良影响,也会直接毒害青少年.(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其一是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多批评指责,翻“老帐”,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使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其二是某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引导教育又片面简单,适得其反.二、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1)学生的意志薄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3)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这样的学生将会越学越好。相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
(6)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后进。
总之,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发展个性的区别,摒弃事事包办的传统习惯,做好心理辅导,培养健康的自主心理,以克服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差生的兴趣。
学习成绩反映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兴趣不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对差生降低要求,恢复其自信心,对某一个知识点,有了一点进步,就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如:某某同学这次作业做得很好,很正确,并且比以前写得更工整了;又如某某同学这个思路很正确,继续动脑筋。这样一次次的表扬,鼓励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己从心理上觉得他们会进步,会学好的。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渐渐地提高了。(2)热爱差生,尊重和信任他们。
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称赞和对学生真诚的赞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评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暗示,会尽量按老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克服缺点,努力上进,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就会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渐渐形成。
第二步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则要求学生身体力行,身生于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作法要“持之以恒”,但感情适度,即是说教师对他们要有感情,有理智,有行动,有恒心,有效果,做到耐心和信心持久,才能引起学生持之以恒。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和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有的后进生在智育上差一点,但这些后进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如有位同学,成绩较差,但他爱好体育,每次的体育项目比赛都能取得第一名,并且团结同学,表现较好,就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在他身上我就采用了上述的赞赏、夸奖、鼓励、榜样法,通过一学期的实践他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几位上升到前几名,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差生的成绩也有显著的提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3)依靠良好的班风、学风,依靠集体的力量从多方面影响和带动差生。
要转变一个后进生单方面是不行的,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而同学的影响最大。可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两个优生一个后进生一组,良好、中差生各一个为一组,定目标,定计划,全方位地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进行考核,这样也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4)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协助。
在后进生的家长面前,多鼓励学生的进步,有一点突出的表现,有一点进步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促进转化。
总之,对后进生,给他们以同等的爱。让后进生同优生一样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第四篇:“后进生”特征分析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特征分析及转化对策
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
兰志鹏
“后进生”特征分析及转化对策
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 兰志鹏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习自觉性缺乏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差、操行差的学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总是良莠不齐,会出现“优生”和“差生”,往往“优生”受人重视,而“差生”被人冷落。作为一个教师,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认真研究“差生”的主要表现,仔细分析“差生”的形成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促其转变,尽其所能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每一位教师的应尽之责,对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对于“问题学生”而言,最简单的肯定,赞扬之言可难蕴含着最深奥的哲理,在适当的时机说出得体的称赞性的话语,能给予良性刺激,激发他们自我教育和发展的功力,增强其自尊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此外,激励还能培养“问题学生”具有成功的心得,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一种成功感,成长感,产生一种“我进步了”、“我能行”、“我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了”等积极感受,从而形成心理主动发展趋势。
一、“后进生”的特征
“后进生”也称“问题学生”,在这儿不是指由于学生基础很差或智力发展障碍而造成成绩不良的学生,而是心于种种心理障碍,形成不良或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大多学习成绩也差,主要原因是无心向学所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方面的特征
恐惧心理 表现为思想包袱沉重,顾虑重重,惶惶不安,甚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害怕在公共场合受到老师批评。
压抑心理 因为自己各方面都不令人满意,在班级里地位低下,他们的爱好特长没有施展的机会,甚至到处“碰壁”,他们倍感痛苦,于是常常会从消极的角度发展自己的特长,并以反常手段寻求补偿。
自卑心理 表现为自暴自弃,做事缺乏动力,他们总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少、批评多,没有出头之日,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说不上话,到处只能听到责怪和批评。
应付心理 主要表现为认识兴趣低下,对学习的社会义务感差,对于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缺乏学习需要,没有形成一宣扬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力差,加上学校教育跟不上,家庭缺乏指导,学习屡遭挫折,从而形成了他们对学习及任何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逆反心理 自认为反正在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心中没有好印象,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理,索性破罐子破摔,与老师顶撞,对优生挖苦,对集体漠不关心,情绪上消极,行动上对立。
(二)情感与意志的特征
任性执拗在家里已习惯了任何愿望和要求都得到满足,他们对集体行为的规范理解差,只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集体的行为规范与他个人的愿望发生矛盾时,用固执性的方式来拒绝他应该做的事,有时还有意破坏纪律以示对抗。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兴奋过程与意志过程发展不平衡,高级情感发展较同龄人低,有的表现为道理上明白了要怎样做,但坏习惯多,控制不住自己;有的责任为害怕困难,对学习和工作缺乏坚持性;有的表现为言行不一致或有意撒谎以逃避惩罚等。
(三)人际关系特征
人际关系矛盾重重这些学习渴望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得到的却是家长、教师的严厉管教与限制;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希望人人能听取和重视自己的意见,但他们得到的却是很低的评价,甚至不屑一顾以及永远低下的地位;有时他有意无意违反了规范,因此影响了班级的集体荣誉,于是大家一致指责说:“又是你”。于是更加深了他们与老师、伙伴、集体之间的矛盾,大家都看作“害群之马”,连他们自己也觉得:反正我是落后分子。
对周围人的态度不健康主要表现为对一些人产生敌对和冷淡的感情,如对家长、教师或其他要施加限制压力惩罚的人,在这些人面前装得“老老实实”,背后却另搞一套。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采用激励的策略
所谓激励,就是便受激者感奋的一种外界导向,它通过语言或事物触及人的某种需要,从而引起从头心理活动的一系列的反映,把人的潜在的尚未意识到的需要引发出来。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对而言,精神激励的作用更大、更持久。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尝试中,班主任要从增强自尊感,自信心着手,进而激发积极性、创造性等。
(一)重心理权益,保护自尊心
学生的心理权益有很多,如被接纳,理解和爱的权利,一个人活在群体中,总是希望在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要有一定的声誉,得到良好的评价。这些都有助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学生”同样存着自尊心只是由于长期不良处境的结果,使它变得脆弱甚至扭曲而已,每当这些学生被成为众矢之的,在大庭广众数落不是的时候,我总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辩解,以此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李某成绩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一次习作课上,临结束时,学习委员大声告诉我,李某东张西望,一篇作文还未动笔,我不由怒火中烧,但随即平静下来,说道“李××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一定是在周密构思,我相信他会交出一篇他满意的作文。”李某的脸微红了一下,第二天,我收到了他上交的作文,我的评语写道:这是我看到的佳作文之一,请继续努力。
(二)注意扬长避短,唤起自信心
素质教育极力提倡要尊重学生个性,要把教育回归活生生的人的教育,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它必然是真善美于假丑恶并存的世界。“问题学生”虽然有种种“问题”,但也有各自的闪光点,心理学研究声明:改变了人的自我观念,就会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当一个人想变得更好时,他们缺点、错误自然而然就会改正,而很少能通过老师的教育改正缺点和错误,因此,我们老师的责任不是去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然后进行教育,而是挖掘他们的优点、长处,并加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知我观念。学生赵某,中途插班,据说以前是个“刺头”,科任教师都惧他三分。进班后我见他体格高壮,让他参加班级篮球队,每打一场比赛,我都对他加以表扬,他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增强,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后来还竞选上了班级体育委员。
(三)利用情境暗示,调动积极性
情境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师采用消极暗示强调学生的缺点,他会觉得自己很差,或者越来越差;反之,老师采用积极暗示强调学生的优点,他就觉得自己很好或越来越好。让“问题学生”每天记录一条自己的优点,用积极暗示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使学校生活变得对他们富有吸引力,从而变得爱学校,爱班集体,这是很重要的手段。……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表扬对一个来说可能是最大的转折,每天一条优点的记录的确使这些改进了许多,尽管在班集体总结或评议时,总有学生提出他们在这里都有做得还不好,取得的进步微不足道等等,但我始终肯定:只要有进步就好,并且不失时机热情赞赏他们点滴的成绩,一再强调这些小进步来之不易,凝聚着他们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学会用显微镜看他们身上的不足,用放大镜看他们身上的优点,相信他们会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得更好人。
(四)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创造性
成功能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感觉,更能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一位专家曾说:“越是不能在正当方面显示的才能越是在歪门邪道中显示,应给予学生一个创造才能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帮助“问题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潜力。
第五篇:后进生情况分析及对策-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受创的心灵里将会留下更深的伤痕。苏联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的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后进生在学习上可能差,但在其它方面却不一定差。我们应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大力加以挖掘、表扬和鼓励,做到有的放矢,充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善心。作为老师,要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与长处,大力扬长。因为找长处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的过程,就是发掘其动力的过程,就是帮助其克服缺点的过程,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我从思想上改变他们,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他们主观思想的转变。如智力较好,但由于好动贪玩,不注意听讲的后进生,就对他们进行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的教育,帮助他们一星期改正一个缺点;而对那些智力较低,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教育。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了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坚持思想教育的结果,使每个后进生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上进心,从行动上表现出是学习的主人。
二、降低要求,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人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因此,应时不时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其进步。只有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我发觉后进生成绩落后的原因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所以基础差,书写习惯不好所以字迹模糊。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抓住他们认真倾听,发言积极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使其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行。下课后,为他们补习,指导其学习方法,使他们听懂课,会做练习题,并将他们每次作业的点滴进步在全班展示加以肯定。作为老师,只要以真诚的爱心善待自己的学生,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四、改变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后进学生不是各方面都弱,有的是学习弱,有的是行为习惯弱。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的条件,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后进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拴在手腕上,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为此,我重点做了:创建良好的班风,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开展互帮互学,使后进生学有人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后进生不断提高表现才能的舞台。这些后进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受到了感化,他们思想变了,学习努力了,有的已成为班上的骨干力量,有的在各项活动中为集体争得了荣誉。
五、因人而异,恰当布置作业
一直以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没有过多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这使后进生在做作业时感到畏惧。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型,布置难度不同的题目。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程度,逐步缩小与优生的差距。教师关键是要帮助后进生找到作业出问题的原因,帮助其弥补知识上和技能上的缺陷,鼓励其独立有效地完成作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
六、加强联系,多与家长沟通
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为此,我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用身边的最典型的事例去感染他们,争取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使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可是却极少有人知道:在我们的“花园”里,最美的花,最甜的果不是一张张满分的试卷,而是看到后进生的进步,这是我们用爱心才能浇灌出来的。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特别是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犯下的任何错误,在我们教师的眼中都不要把他看成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他能否改过自新重归征途,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只要我们的一切思考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爱他、帮他,就一定能收到效果,因为爱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