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1:2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的美术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火花、贺卡和书籍作品。学习习近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规律的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掌握色彩的明度、色相对比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设计贺卡或其他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五、教学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深入钻研教材,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4、利用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七、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第一课 外国的传世名作 2 第二周 第二课 用线画人物 第三课 色彩风景 1 1 第三周 第四课 奇妙的新画笔 第五课 奇思妙想 1 第四周 第六课 会动的“画” 机动 1 1 第五周 第七课 巧妙的包装 2 第六周 第八课 展示设计 2 第七周 第九课 纸塑 机动 1 1 第八周 第十课 竹 2 第九周 第十一课 青花瓷 第十二课 美无处不在 1 第十周 第十三课 祖国美景知多少 第十一周 第十四课 拍一部小电影 机动 1 1 第十二周 第十五课 我们的课本剧 2 第十三周 第十六课 东阳木雕 第十四周 第十七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第十五周 复习2 第十六周 考核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外国的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教学过程 1.导人,揭题。

这是一幅世界地图,红色圆圈里的是西欧,西欧主要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准备由这里(浙江)出发,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2.欣赏建筑:巴黎圣母院。

(1)激发好奇。我们到的第一站是法国。这是深秋的上午,人们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休息。你看那远处的三道大门,会是什么建筑?(巴黎圣母院,是一

个教堂。)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那么“巴黎圣母院”是一支什么样的交响乐呢?

(2)感悟式欣赏。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高大、雄伟等,教师概括出“高”。)(3)形式欣赏。

①这里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门或说钟楼部分,你能找到哪些线?最多的是什么线?大量的直线给人以什么感觉?(挺拔、高耸、严肃等,教师概括出“直”。)②局部欣赏大门,这是一道值得惊叹的大门,哪些地方让你惊叹?门上面设计成拱起的样子,拱起的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形状,升腾、轻巧、高耸等,教师概括出“尖”。)

③尖尖的不仅是门的设计,更让人神往的是塔尖的设计,这样高耸如云的塔尖让你产生什么遐想?

④小结三大特征。

巴黎圣母院正因为具备雄伟、挺拔、轻巧,即高、直、尖的三大特征,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引领了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建筑风格。人们把这种具有“直、高、尖”特色的建筑叫做哥特式建筑。

⑤比较。之前的教堂建筑往往低矮笨重,空间阴暗。(4)自主欣赏。

那么巴黎圣母院的内部空间又是怎样的呢?带给你什么感觉?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哥特式”的三大特征?

(5)教师: “石头的交响乐”是怎样的交响乐? 3.欣赏古罗马大角斗场。

(1)感悟。饱览了巴黎圣母院,我们暂时离开法国去意大利。这是古罗马大角斗场,它带给你什么感觉?(2)古罗马大角斗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略显椭圆形,最大直径188米,小直径156米,高57米,四层,外部全都由大理石包裹,下面两层,每层各有80个圆拱。角斗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教师简介时需要做一些比喻,使学生感受到它的庞大。)

(3)细节欣赏。角斗台好像找不到,在哪里?原来中间我们看到的是地底下的管道和洞口,这里用于储存道具、牲畜和角斗士。上面原来是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间有一些暗口。开始角斗时,工作人员拉开暗口的盖子,把野兽和角斗士从下面吊上来。

4.欣赏帕提侬神庙。

(1)下一站是希腊,它有一座现存至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希腊建筑,就是2500多年前的帕提依神庙。神庙长约70米,宽约31米,由46根高大的大理石柱环绕,虽然只剩下石柱林立的外壳,但你依然可以体会到什么?(磅礴的气势。)

(2)请看神庙东面三角形墙面上,本来有一组非常神奇的完整的雕塑,在300多年前随着整座神庙被炸而毁灭了,幸好留下了一些残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2500年前雕塑的神奇,这些残片在大英博物馆,我们马上去英国。

5.欣赏《三女神》。

(1)这是用大理石雕成的《三女神》,说说这组石雕有什么神奇之处?(纤细而又繁复的衣褶紧紧贴着身体,好像她们刚刚从水里走出来一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女性饱满的身形,你几乎可以感觉到她们的身体随着呼吸在微微地起伏。这时你完全忘记了这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活人体。)

(2)你知道希腊神话中三女神的故事吗?(老师讲述故事。)我想雕塑原来肯

定是她们丈量和剪断生命线的形象,你能从残片中复原当时的形象吗?三人小组讨论模仿图片动作,然后推断出三个女神各自的角色。

6.欣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大卫》。

(1)希腊的故事让人称奇,《三女神》的雕像让人称奇,然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法国卢浮宫,因为它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我们返回法国去巴黎卢浮宫,这件雕塑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她的美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健康之美。

(2)如果你运气好,意大利的另一件杰出的人体雕刻也会来到法国展览。它就是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大卫》是男性雕像中最美的雕像,它的美同样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刚毅之美。两座雕像相隔2000多年,遥相呼应。

(3)介绍米开朗基罗。他的艺术风格正是学习了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这样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精华,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7.欣赏《加莱义民》。

(1)米开朗基罗完成《大卫》这件作品时,引起了整个意大利的轰动,300多年后,另一件作品在法国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就是罗丹的《加莱义民》,它讲述了一个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故事。(老师讲述故事。)

(2)细节欣赏,学生尝试表演。

①雕塑分两组,前面三个一组,后面三个一组。看,前面的右边两个人是怎样的动怍与表情?可以站起来模仿一下(坚强、刚毅、悲愤、视死如归等。)。他们是不是英雄?

②雕塑右边前后两个人在做什么?(说话。)根据动作猜猜他们在说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抗议、无奈等。)他们是不是英雄?

③雕塑后排另两个人是怎样的动作?模仿一下他们(害怕、痛苦、胆小。)。他们是不是英雄?

④小结。(让学生理解“以彻底逼近真实的心理刻画,强烈地震撼着人民的心”这句话。)

⑤组雕表演。请六位志愿者上台尝试表演。8.课堂小结。

教师:从西欧转了一圈欣赏了这么多的传世名作,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教科书。(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介绍资料、油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其实这是一个恶作剧,原作是500年前的一张油画《蒙娜丽莎》。

(2)介绍油画工具。2.欣赏油画人物。

(1)《蒙娜丽莎》与《椅中圣母》。

①油画的特点是可以把对象画得很像o(出示《蒙娜丽莎》。)它是不是很逼真?除了像之外还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介绍作者。)

②(出示《椅中圣母》。)这是一张油画人物,像不像?作者是500年前的拉斐尔。

③这两幅画都是画母亲的,找一找两位母亲有什么不同?(如,一个抱着小孩,一个没有小孩.)你知道蒙娜丽莎的小孩哪里去了吗?(她死了,蒙娜丽莎当时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心情十分悲痛。)达·芬奇用了各种方法让她开心,你看她微微地笑了一下,但是不是十分高兴呢?(不是。)好像还带着一丝严肃和哀伤,当然还有做母亲的慈爱,达·芬奇把这么复杂的情绪都画出来了,可见他的绘画水平相当厉害。

④我们再来看看《椅中圣母》,这位妈妈是不是幸福多了?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很幸福?请注意,她不是一般的母亲,是一位圣母。之前画家都把她画成一个头戴光环,看上去很严肃、很神圣的天神,实际上动作僵硬,表情呆板。拉斐尔却把她画成一个美丽的、慈爱的人间母亲,你说哪一个更有亲和力?可以说这是一张划时代的杰作,因此达·芬奇和拉斐尔,再加上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2)欣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①这是一位姑娘,看看她的耳朵上戴着什么?(珍珠。)。所以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据说这一颗珍珠画得非常细致,珍珠里反射出来的房间景色都被画出来了。按照作者自己的讲法,这是他画姑娘肖像中最成功的一张,成功在什么地方?(光线照亮脸的感觉,神态等。)你能说说她的神态有什么动人之处? ②(局部分解。)微微地转身,清澈的眼神,欲说还羞的双唇,充分表达了姑娘的清纯之美。

(3)欣赏《舞台上的舞者》。

①介绍材料(出示实物)。另一种与油画颜料很接近的材料叫色粉笔。我们通常叫油画棒,它可不可以达到油画的效果呢?

②(出示图片)画得像不像?哪些地方特别精彩? ③介绍作者。

(4)小结。用油画材料表现人物的优势:第一,可以画得很像;第二,可以画得很精彩、很传神。

3.欣赏油画风景。(1)欣赏《干草车》。

①油画颜料可以表现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它表现风景呢?(出示图片。)带给你什么感觉?

②师生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如凉凉的风,清新的空气。)③介绍作者。

(2)欣赏《孟特芳丹的回忆》与《埃克河边的磨坊》。①请学生自由选择一张风景画,在纸上写一写: 你看到了什么?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觉,正确学习线描人物的精髓。

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和小提示清晰明了,教师可及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速写的步骤。同龄人的作品个性鲜明,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有助于拓宽创作的思路。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不拘泥于人物脸部五官的形态束缚,要像画家克利所说的那样“牵一根线条去散步”,大胆地表现人物的动态特征。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难点: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进行人物写生创作。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线描工具(记号笔、中性笔、荧光笔、铅笔等)、画纸。(教师)课件、线描工具(记号笔、中性笔、荧光笔、铅笔等)、画纸。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1)欣赏白描人物作品,提问:作品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一组经典的人物速写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是运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3)提示课题:《用线画人物》。2.探究启发。

(1)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靠椅子的男人》,感受人物速写画的魅力。(2)出示速写《靠椅子的男人》的步骤图,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3)小提示:对人物进行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对象,不要随意移动位置。(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3.创作表现。(1)学习建议:

①临摹一位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

②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为同学写生。(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评。5.拓展延伸。第三课 色彩风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风景画的基础知识,尝试用色彩画一幅风景画。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的活动,感知色彩风景的画面效果,初步掌握用色彩表现风景的方法。

3.积累色彩知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六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景象能够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并能发现其中的美。孩子们对美术技法的学习也变得迫切,他们希望通过美术专业知识更好地表现具有主观感受和情感的作品。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色彩风景画的基础知识,重点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同时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描绘色彩风景画。教学时应寓景于情,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已有的构图和色彩知识的基础,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窗外的风景》一课中学习过风景画的构图知识:三年级上册的《三原色三间色》《四季歌》等课中学习过基本的色彩知识。通过欣赏大师的色彩风景作品,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色彩风景的绘画方法与步骤,学习色彩与光的关系以及色彩风景中笔触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与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利用色彩知识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难点:探究色彩风景的表现方法,创作出色彩丰富且具有美好情感的风景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彩)颜料、水粉笔、调色盘、小水桶等水粉画工具材料。(教师)教学课件及常规的水粉(彩)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中国画山水画作品与法国毕沙罗的《红房子》油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它们在色彩上有什么区别?以及西方色彩风景作品给自己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引出课题。2.深入探究。

(1)了解色彩产生的原理。

提示:因为光影的变化,才有不同的色彩,了解色彩知识。(2)欣赏感受色彩。

①对比欣赏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学生说一说不同的光线下色彩有什么样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的色彩感觉。

提示: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谈自已的色彩感受,适当引导。

②赏析莫奈的《干草垛》系列作品,对比欣赏中,学生找一找颜色,强调色彩的丰富性。

提示:寻找丰富的色彩过程中,要强调画面的冷暖色调知识。

③赏析荷兰凡,高《普罗旺斯的干草垛》,强调色彩风景中的笔触表达。提示:让学生在画面中找一找不同的笔触表达,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绘画时的用笔。

(3)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及构图知识。

①课件出示莫奈的《干草垛》色彩风景作品,学生找一找近景、中景、远景。进行课堂小练笔:用速写形式概括地画出《干草垛》的近中远三个景。

提示:按先找近景,再找中景,最后找远景的方式来寻找,并用简单概括的 速写形式概括。

②回顾风景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及构图知识。(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色彩风景画的绘画步骤。3.尝试创作。(1)作业建议。

①写生照片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色彩表现心中最美的草垛风景。②也可以临摹一幅名家的色彩风景画。(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

以“向大师学画风景”绘画作品展的形式展示作品,围绕作品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谐、色彩变化是否丰富、笔触技法细部点缀是否完整等方面进行评价。

5.课后拓展。

欣赏油画、水彩、色粉等不同色彩材料表现的风景画,鼓励学生课后也去试一试。

第四课 奇妙的新画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电脑美术,认识及初步运用不同的电脑绘画工具。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学会图层、特效工具的使用,并尝试使用相应的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创作。

3.在电脑绘画创作的经历中,发展数字美术创作的持续兴趣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这是本套教科书首次触及引导学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表现的美术课。从《奇妙的新画笔》一课出发,《奇思妙想》《会动的“画”》《奇妙的包装》《展示设计》《拍一部小电影》等课的学习,向孩子们展现了采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动画、设计、影视等在内的关于数字美术创作的全新学习系列。

本课作为小学电脑美术的起始课,需要抓住其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对电脑绘画软件的了解与熟练。本部分教学,要避免像信息技术一样,仅仅是围绕“软件”的认识去学,又不能以讲授的方式去进行刻板的传授,因为这样做,既费时又低效。利用闯关、软件探究等办法引导,可激发学生主动、深入地认识软件,同时结合笔触效果的体验、图层的揭秘等行动,可将掌握软件的探究与绘画表现的效果感受力口以有机整合;第二是电脑软件在绘画上的创意运用。从“自选电脑软件内置的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画面创作”到。利用不同特效工具进行处理”,其旨在引导学生将电脑美术可自由修改、变幻调整的艺术表现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教科书提供了基于Photoshop电脑软件和电子绘画板环境的学习情境和电脑美术作品,这仅仅是为师生开辟电脑绘画创作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与启示。具体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电脑软硬件条件,随机生成与重构课程资源,以带来更具针对性的引导。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电脑美术,学习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

难点:电脑绘画工具及图层等的熟练运用与画面特效的合理化、个性化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图片保存在自己的邮箱或U盘中,为用电脑软件进行特效处理学习做好图像资源个性搜集的准备。

(教师)课件、学件等。教学过程:

1.比较找不同,走近电脑绘画。

(1)创设“让我们和数字娃一起遨游神奇的电脑绘画世界”这一学习情境,直奔学习主题。

(2)引导学生辨析: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有何不同?(如表现工具、作品的质感、保存方式等存在不同。)在此基础上,引出学习主题:奇妙的新画笔。

2.层层闯关,探索电脑绘画。

在基于Photoshop电脑软件和电子绘画板环境的学习情境里,结合带有操作步骤指令的美术学习卡,引导学生经历“玩转工具” “揭开图层” “特效实验”等不同层次的闯关学习,通过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会电脑绘画。

(1)闯关No.l:玩转工具,体验笔触变化。

引导打开Photoshop电脑软件界面,用铅笔、油画笔、马克笔等不同绘画工具画线条,比一比:谁画的线条多、变化多,以此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工具带来的笔触变化。打开PPT,请学生欣赏作品:这两幅画分别是用什么电脑绘画工具表现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表现具象或抽象的画面,并谈谈这样绘画的感受。

(2)闯关No.2:揭开图层,探寻表现方式。

打开Photoshop制作的源文件1.2,探究一下图层的好处有哪些?如图层可以帮助我们分别处理不同的元素,便于修改。图层还可以用于不同表现风格画面时的图片合成。

(3)闯关No.3:特效实验,感受创意魅力。

打开PPT,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这两幅电脑画分别表现了哪些不同的绘画效果?分别是采用了哪些特效工具制作而成的?小结:利用复制粘贴、拉推变形、浮雕等特效工具,可以轻松地创作出奇妙的效果。

4.个性表现,创作电脑绘画。

选择你喜欢的电脑软件特效,对自己创作的电脑画或现成的图片进行处理。5.赏评延伸,引向数字美术。

(1)说说自己的电脑画是采用什么工具表现的,选出特效处理效果最好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2)电脑绘画获得的图形,除了开辟全新的数字绘画艺术之外,它还有什么用处呢?听取学生回答之后,呈现一系列电脑图形运用的画面和本课小结,从而将学生引向数字美术创意学习的崭新时代。

教师:这些作品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奇特、创意无限。)教师: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是疯子吗?为什么? 他叫达利。有人称他是疯子,有人称他是天才。他和毕加索、马蒂斯被并称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疯狂地挚爱艺术,疯狂地表现艺术,他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给我们打开了超现实主义的大门,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奇思妙想”的艺术世界。(出示课题o)

2.自主研究,寻找“奇思妙想”的思路和方法。

(1)小组讨论:你认为什么叫“奇思妙想”?谈谈你见到过的“奇思妙想”。(2)妙想小游戏。①出示一枚别针,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老师用简笔把它画成一只小狗。②在看了几个有趣的小图片之后,问:你身边有这样的小东西吗?看看你能把它变成什么,越多越好!

(学生进行游戏体验,教师可以把有意思的作品拍下来。)

③小结:通过小游戏,可以看出大家的思维都非常活跃。现在让我们来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类创意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①猜一猜!我是啥样的?

课件展示三个头像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我的脑袋上有什么? 这三个奇思妙想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得出思路一:隐性的东西显性化。所采用的方法是:分解加粘贴。②猜一猜!这是什么?

通过对《花菜家园》和《斑马》两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得出思路二:根据形状的相似性展开联想。方法:夸张加添加。

③猜一猜!女孩、婴儿、建筑、帆船、蛋壳、犀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欣赏图片,得出思路三:巧妙重构,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组合、重构。

思路四:同类组合。方法:替换。

思路五:深化内涵,表达多层含义。方法:叠加变形。思路六:各种双关、巧合。方法:结合。

思路七:逆向思维。方法:变形、并置。思路八:根据音、形、义的相关性进行联想。方法:置换和添加。

3.“异想天开”思维训练营。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上面讨论所得的各种思路对老师提供的实物展开丰富的联想,互相交流、讨论,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创意思维。异想天开一:一个灯泡的联想; 异想天开二:一本书本的联想; 异想天开三:一个苹果的联想。

欣赏灯泡、书本、苹果的创意作品,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4.作业的表现形式方法介绍。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都非常大胆,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表 现出来呢?

(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作业表现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剪贴式制作和电脑绘画式制作。)

(1)剪贴式制作法步骤及注意点:

①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好相应的图片,并认真仔细地剪下。②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

③多角度进行拼摆,比较选择最合适的组合法。

④确定后将图稍加粘贴,只是为了固定,不要把图片周围粘死。⑤用画笔添加相关的内容,使作品更有创意。

⑥最后把图片周围粘贴平整。(2)电脑绘画式制作法步骤。①打开绘画软件,选中所需图片。

②点击图像,找到“色相/饱和度”进行着色。(3)复制并排列成一串葡萄的造型。

④从文件中找出锵笔的图片复制粘贴到相应位置。⑤确定保存。5.学生作业欣赏。

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认真完成一幅“奇思妙想”的作业。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7.作业评价。①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说说从同学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③教师点评。对优秀的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策划一个“奇思妙想”作品展。8.拓展。

说一说“奇思妙想”在生活设计中的运用。继续欣赏有趣的“奇思妙想”的各种作品。第六课 会动的“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形式的“会动的画”,掌握视觉暂留原理。

2.发现能使画“动”起来的不同原理,选择合适的方式制作简单的动画。3.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会动的“画”》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会动的画”是一种最简单的动画,这个简单的动画也是我们目前动漫创作或者电影制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它将视觉暂留的科学原理和人物或者动物的造型设计在同一载体或者是连续的画面里面,通过玩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画”并能自己创作会动的“画”,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造

型能力和设计能力。

本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会动的画,而且要注重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会动的“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设计连环动作的画面,制作成会动的“画”。难点:探寻连环动作之间的规律。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勾线笔、水彩笔或彩色铅笔、16开白纸若干张(较挺而薄的纸张)、卡纸、剪刀、双面胶。(教师)制作课件;制作教具:手翻书、抽拉式会动的“画”、转轮式会动的“画”;16开白纸若干张(较挺而薄的纸张)、订书机。

教学过程

1.欣赏会动的“画”,谈话引入。(1)欣赏课件:会动的“画”。

教师:“有趣吗?这是一个简单的动画(连续的动作),接下来展示复杂有趣的动画。”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

“这些画面为什么会产生动的感觉?”(2)欣赏道具:会动的“画”——手翻书。教师:示范道具手翻书。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跟变魔术似的。” 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动的感觉。

教师(边操作边说): “它好像是一本连环画,你们看,快速地翻动页面,会有什么感觉?”

“原本一张张不会动的画面,现在为什么会动呢?”

“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画面,视觉上造成画面会动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

2.深入探究,继续了解会动的“画”如何形成。

(1)欣赏课件《鹬蚌相争》,理解连续翻动产生会动的感觉。

教师: “连续翻动,画面中的鹬在动,为什么会产生动的感觉呢?” 教师: “这一格格画面之间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联系?整体上接下去有什么规律?”

同桌间相互讨论,探究画面是如何动起来的。

小结:整个过程由5张画组成,每张画面有所不同,连起来播放就会产生动的感觉,这就是视觉暂留原理。

(2)了解视觉暂留原理。

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动作连续的视觉效果。教师: “这个原理很重要,我们生活中的电影都是按照这个原理来实现播放的。"(3)欣赏体操少年的做操步骤图。

教师指导分析: “每张图片初看基本一样,但是有微妙的变化。每张图片之间,体操少年的身体没有变化,手部和脚部有细微的变化,稍稍抬高或稍稍降低,它们虽有不同,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画面的大部分是有联系的,小部分是不同的。”

(4)示范教具:翻看两张不连贯的步骤图,PPT展示体操少年不连贯的两张步骤图。

教师: “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提醒:教师在演示时,可以来回反复播放,使学生感受动作的效果更强烈一些。)

3.进一步深入探究会动的“画”的展示方式有哪些。

教师: “刚才老师所示范的会动的‘画’,叫‘手翻书式’。” “想一想,除了老师展示的方法,你还有其他办法让纸上的画动起来吗?”小组讨论,探究会动的“画”还有哪些展示方式。

小结: “抽拉式”“转轮式”。4.学习制作会动的“画”。(1)展示会动的“画”的制作步骤图。①想好第一张的动作和最后一张的动作。②中间的过渡动作分解要均匀。学生了解制作的步骤。

(2)欣赏会动的“画”:《鸭子下蛋》。教师: “看一看,找一找,有什么难点?” “怎样才能使每幅画面连接一致?”

同桌讨论、思考如何能使每幅画面连接一致。(3)拷贝的方法。

教师: “可以通过‘摹’的方法,利用一张薄的纸,将相同的部分摹在纸上,再放在第二张纸上面刻一刻,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拷贝纸的作用),第二张纸上就会有一浅浅的印子,再根据印子描出形体,需不同的部分留出再画。” 小结:通过拷贝的方式,摹印需要相同的部位(或利用光线透视的方法),并留出需表现不同的部位的位置。

5.提出作业要求。

(1)用手绘的方式设计多个动态连续的画面(动态越多,画面连续效果越自然)。

(2)选择适合的方式让画面自然地动起来(除了介绍的三种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画动起来),要求动作自然,效果连贯。

6.学生进行会动的“画”的创作。

建议:动作快的学生,鼓励可将手翻书做得厚一点。7.展示、交流。出示评价要素: 形象是否连贯? 动作是否自然? 制作是否精良? 操作是否方便?

(1)学生根据评画要素,边玩边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会动的“画”。(2)教师小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自主选择,初步感知。

(1)周末如果带礼物去朋友家做客,你觉得我可以这样拿去吗?(引出课题。)(2)怎样做会更好?请你来选择最佳方案。(学习单。)

(3)小结:适当的包装,可以表达我们的诚意。而商家对产品进行包装不仅仅是为了容纳物品,还有保护商品的安全、便于运输、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的功能。

2.引导欣赏,主动发现。

(1)你能发现这些包装设计的巧妙之处吗?(2)你还见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3.比较分析,加深理解。(1)我们要怎样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呢?(量体裁农、平面图设计、装饰、立体制作,)

(2)比较立方体平面图与实物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设疑:是否可以做成包装盒?(3)修改与选择,完成学习单2。4.合理没计,鼓励实践。(1)明确作业要求和建议。

作业:选择一张8K彩卡纸,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

建议:可以独立创意设计平面展开图,也可以模仿或者放火示范平面图,注意方法。

(2)欣赏与交流:我要为哪种物品设计包装盒?是什么样式的? 5.实际操作,内化提升。

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设计包装盒时的小发现、小窍门;评一评,哪个包装盒制作得最结实、完整、细致。

6.欣赏迁移,明确任务。

思考:包装盒上还可以用什么装饰会使其更美观有趣? 下节课继续进行包装盒的设计与装饰。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彩色纸张、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教师)商品包装若干个、常用的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学课件、学习单等。教学过程

1.多维欣赏,强调人文。

观察思考:这些包装的外部装饰有什么特点?(醒目、自然、科学、人文、理解、好感。)

教师总结:一个好的包装在注意个性化设计的同时,还要针对适用人群作人性化考虑,要环保低碳,要自然相融,其实这是一切设计的理念。

2.学生制作,关注方法。说一说,你想怎样让你的设计更完美,更人性化一些?(图案、工具、材料、方法。)

3.展示评价,鼓励参与。

说说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巧妙之处。这个包装盒你准备怎么用呢? 4.拓展视野,迁移结束。

没计无处不在,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科技航空,做有心人,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愉悦生活。

第八课 展示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展览策划、布置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画展。

2.在布置展览、参观展览等活动中,小组分工合作,有条理地开展画展策划与布置实践,互相学习。

3.培养整体设计意识、团体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成功,拓展艺术视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画展是美术作品与观众见面、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布置画展需要统筹规划,如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根据场地设计展览的布局,包括展示区、休息区、参观路线等;要提前将作品进行装裱;作品的悬挂要适合参观者的视线角度;还要准备好展览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还需设立讲解员和引导员。因此,我们说小小的画展是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之一。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小学阶段设计展示设计一课,希望六年级的同学能将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成果通过画展进行梳理、展示,并与同伴、老师、父母分享,为母校留下一份美好的纪念。

本课通过欣赏生活中精彩的画展,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欣赏画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让学生尝试设计画展方案,分工合作,共同协商,群策群力完成画展布置。通过画展布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会美术的实用价值,体验成长与成功。2.重点、难点。

重点:合理分工,有系统、有条理地进行画展策划与布置。难点:展览设计得整体且有创意。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美术馆、博物馆相关资料。(教师)教学课件、画展设计范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人。

(1)你知道哪些展览活动?说说自己参观展览的收获。

(2)教师介绍著名的展览:全国美术作品展、法国卢浮宫画展。(3)欣赏展览图片。2.画展赏析。

(1)欣赏展示设计图片,思考:你发现展示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2)欣赏建筑设计作品展,思考:建筑设计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展示形式?(分析展示形式与展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3)欣赏古代文物展示设计,思考:为什么古代文物展示运用了低调的灯光来渲染环境?(分析展示设计中灯光的作用。)

(4)画展是美术作品与观众见面、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思考:展览设计还应考虑什么?(作品的高度、观众休息区、合理的参观路线等。)

(5)教师示范讲解画框与墙面的角度等画展布置细节处理。

(6)欣赏画展标签纸设计、画展海报设计、画展宣传彩旗设计等,了解展览设计中需要的系列设计。

(7)欣赏展览中的作品装裱形式,启发创意装裱,但要符合整体风格,突出表现内容。

3.创作提示。

(1)欣赏校园画展,提出作业建议:全班合作,策划并举办班级画展。(2)成立画展布置委员会,成立各小分队,撰写画展策划书。4.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5.预告下节课的工具材料,提醒学生做好相关准备。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画笔、装裱好的作品、胶带纸、钉子、粗棉线、塑料泡沫板。(教师)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1.讨论方案。

(1)确定展示设计的主题与形式。如主题为“秋之韵”,作品形式为葫芦画、草帽画、簸箕画,画的内容以表现秋天和丰收为主。

(2)欣赏优秀的班级画展范例。2.分工合作,筹备画展。

(1)各小组分工合作,同步开始布展工作。

第一小组:作品装裱组。任务:将准备好的作品进行装裱,卡纸衬裱、纸框衬裱均可。

第二小组:背景设计组。任务:布置作品背景,选择合适的材料,凸显主题,体现创意。

第三小组:海报创作组。任务:设计画展宣传海报,并张贴于校园。第四小组:邀请卡制作组。任务:设计若干张邀请卡,并发放邀请卡。第五小组:留言册制作组。任务:制作留言册,布展留言地点。第六小组:礼仪服务组。任务:培训画展讲解员,布展画展休息区。

(2)学生分工协作,教师巡视指导。

3.画展参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或校园艺术活动时间。)第九课 纸塑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雕塑的艺术特点。

2.感受纸材的质感,尝试以纸为材料创作一件雕塑作品。

3.加深对纸塑的认识和喜爱,进一步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雕塑是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具有实际空间的一种造型艺术。纸雕塑是以纸为材料的一种雕塑形式,纸具有轻便、易成型、色彩丰富等特点,是雕塑创作中最简便的材料。现代雕塑作品尤其是环境雕塑作品,更趋向于作者的理性感受和对自然形象的超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学生乐于表现的题材。纸雕塑与环境雕塑有着异曲同工之感,纸雕塑以立体构成为原理,制作出具有三维空间的纸雕塑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将立体构成趣味化,使作品更具有操作性。

教学时,教师可请学生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方法,体验锡纸或其他纸材料的质感,初步感受这些不同纸质的肌理之美。对一系列优秀的纸塑作品的赏析,不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现代雕塑的形式美,同时也感受到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学生感悟生活的审美情趣。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纸雕塑的基本方法,知道与纸浮雕相比,纸雕塑更强调纸的“扩张力”和形象空间的表现力。纸雕塑是以立体构成抽象作品的美感,用寓意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教科书中相关制作方法的示意图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并能举一反三,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塑造物象。通过对造型的肌理、空间的概括,以对比、渐变、重复等艺术形式,用分割、组合、折卷等方法塑造物体,在欣赏、创作中,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雕塑的方法。

难点:巧妙利用纸材进行艺术创造,作品有新意。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各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纸材的特性。

2.欣赏一组优秀的雕塑作品,说说各自的感受。3.想一想:这些雕塑作品的表面肌理有什么特点?你知道怎样用纸来表现这些肌理吗?

4.课题揭示:《纸塑》。

5.欣赏不同纸材制作的雕塑,说说感受。6.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锡纸雕塑的方法。

7.引导学生用报纸作为基本材料,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塑造物体。什么吗?那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竹子吧。板书课题:《竹》。2.深入感知。

(1)举行“咏竹大会”,让学生说说关于竹子的诗句、词语及故事等。引导学生谈论竹子的品格并作一个总结,依次分组板书。

(2)引一引。

文人用诗词来歌颂竹子,抒发心志,历代画家们也喜欢表现竹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竹子不仅具有优秀品格的寓意,也是中国花鸟画基础练习方法之一,所以中国画画家都会来几笔墨竹。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画竹的名家,孙导学生进行欣赏。

(3)看一看。

老师出示历代墨竹精品,让学生欣赏并谈一谈感受。教师总结并讲解。(4)比一比。

以文同《墨竹图》为切人点,讲讲《胸有成竹》的故事,强调学生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出示竹叶与柳叶,让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

3.技法体验。(1)学一学。

出示真实的竹子,引导学生观察。并以吴镇《墨竹图册》为例,边示范边讲解竹子的画法。

①中锋淡墨画竹竿。(中锋用笔,一波三折篆书法,稳中求圆。)②浓墨中锋画竹节。(上抱“乙”字,下抱“八”字。)

③中锋用笔画竹枝o(用笔参照竹竿,可从不同的方向开始画。)④浓墨中锋画竹叶。(藏锋起笔,速度稍快,有大有小有转折,与柳叶有别。)(2)教师提示注意的要点:

①画多根竹时要注意每根竹子的竹节位置要错落有别。②忌三根竹竿或竹节相交于一点。

③画多根竹竿时要注意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3)临-临。

发下墨竹范本,学生临摹,并提上诗句。(4)评一评。

让学生根据对竹子品格的理解或喜好,将自己的作品贴到板书中的竹子品格分组上(再次感悟竹子品格,见第2步)并相互点评。

4.课后拓展。

竹子浑身是宝,它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课后请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搜集竹篾、竹枝、竹竿、竹叶等原材料及手工所需的其他工具。教学过程

1.实物导入。

笛声或笛箫实物导入,讲述丝竹之音的概念。竹音,泛指中国传统的管制乐 器。如果没有竹子,我们中国的音乐史便不会那么灿烂了。上节课我们从精神文化层面去了解了竹子,这节课我们再从生活应用方面去更全面地了解一下竹子吧。揭题板书:《竹》。

2.加深认知。(1)说一说。

教师介绍竹子的相关知识:竹子的种类、生长周期等。(2)问一问。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竹子做的物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归纳为“衣、食、住、行、用”,分组板书。(3)忆一忆。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竹子有关的趣事,深切体会竹子对自己生活有过的影响。(4)比一比。

竹子与木头的不同之处。

总结:竹子可再生的速度很快,而且竹子韧性好,易于加工塑造成各种用品,所以可以被大量地运用于生活中,这是竹子的优势。而树木则至少十年才能成材,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应倡导人们多用竹而少用木。

3.创作体验。(1)想一想。

出示竹篮子,问学生足用竹子的什么部位做的、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竹签、竹皮等制作方法。

(2)赏一赏。

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竹制品,进一步扩散学生思维。了解竹子的基本加工方法。

(3)做一做。

以竹子的竿、枝、叶、根为原材料,通过拼、贴、剪、刻、穿、粘、插、编、画等方法创作一件平面或立体的竹制品。教师巡回指导。

(4)评一评。

通过自评、互评等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4.课后拓展。

课后搜集—些竹制品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方便自己的生活。第十一课 青花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传统制作工艺,掌握青花瓷的主要特点,感受其典雅之美。

2.欣赏青花瓷,探索青花瓷色彩、纹饰等特点,尝试用水墨表现形式表现青花花纹或绘制具有传统特色的青花瓷。

3.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青花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本课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切人,通过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欣赏传统青花瓷器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以水墨装饰的表现手法,在瓶形宣纸上装饰青花图案,绘制具有传统特色的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欣赏青花瓷,使学生了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青花瓷的兴趣;通过水墨或其他形式创作,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了解青花瓷的传统制作工艺。难点:用水墨表现出青花瓷的纹饰色彩等艺术特点。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国画颜料(花青、酞青蓝)、勾线笔、国画毛笔。(教师)课件、宣纸等。教学过程 1.欣赏认知。

(1)教师出示PPT,导入并提问:观察这三幅图,其中哪个是青花瓷?为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呢?(青花瓷是以蓝白两色为主。)

(2)教师介绍青花瓷的知识。

(3)学生观察青花瓷的造型、纹饰,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风韵,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发展,赏析青花瓷,谈谈感受。

(4)了解青花瓷的传统制作。

(5)赏析思考:青花花瓶的结构、纹饰的题材及组合特点有哪些?青花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2.水墨表现青花瓷。

学生选择适合的纹样用花青等国画颜料在剪成器型的宣纸上作画,使之成为一件有自己风格的青花作品。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展示评价。5.拓展欣赏。

欣赏青花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例。6.教学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青花瓷,进而增进学生对瓷器艺术的喜爱之情。第十二课 美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微距摄影的相关知识,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运用相机的微距摄影功能,尝试从不同角度拍摄 自己熟知的景物,表现其独特的美感特征。

3.感受微距摄影的独特魅力,增强愉悦的审美体验,养成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微距摄影的拍摄、欣赏、品评活动,认识到只有留心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才会发现美的存在,才会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对微距摄影作品的欣赏交流和微距摄影的实践尝试,感受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

学生通过欣赏不仅从视觉上产生共鸣,而且从作品中体会到摄影师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对自然的认识与看法。

学生通过微距摄影实践尝试,发现从不同角度去看平时熟悉的物体会有如此惊喜的发现。同时,学会微距摄影基本的拍摄方法,利用不同的媒材去发现美、表现美。

爱迪生说: “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心的欣喜与满足。”在教学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用微距摄影的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微距摄影,感受美无处不在。难点:微距摄影的方法及取景构图。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数码相机。

(教师)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教学过程 1.激趣导人。

(1)欣赏微距摄影作品,猜猜拍的是什么?

(2)教师: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就用照相机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3)出示课题:《美无处不在》。2.探究学习。

(1)比较欣赏,初步感知微距摄影。

①出示四张照片进行对比(两张为平时普通的摄影,两张为微距摄影)。教师:拍摄同一景物,每组照片中两张照片的拍摄距离有什么不同?哪两张更为有趣、更吸引你呢?你知道这种摄影方式叫什么吗?

②课件呈现文字说明,老师一边作介绍:

微距摄影是一种近距离摄影,它利用镜头的光学原理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很细小的事物,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初步欣赏,感受微距摄影的魅力。①欣赏课本中部分微距摄影作品。②欣赏其他微距摄影作品。(3)学生尝试拍摄。

①请尝试拍一拍桌面上较小的文具用品。

1.认识祖国的风景名胜,了解取景和构图的知识。

2.发现身边美丽与独特的景色,能拍摄出主体突出、构图新颖的风景摄影作品,提高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5000年的人文创造和自然造就的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本课旨在通过摄影作品欣赏、摄影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摄影作品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摄影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和创造艺术形象。拍摄者根据艺术构思、运用造型技巧,拍摄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自然或社会景观,表达丰富的情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已经成为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摄影知识,符合其认知规律。很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喜欢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照,但他们不具备摄影基础知识,通常很难拍出美的作品。这一课教学,旨在教给学生风景摄影重要的技法——取景,重点介绍构图方法,难度并不高,让学生轻松学会拍摄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祖国美景,学习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拍摄同一风景。

难点:用美、用心、用情拍摄出取景巧妙、主体突出的风景摄影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单反相机(或数码相机)。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单反相机、大小不同的取景框数个。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教师: “同学们,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你还期待去哪个地方旅游?你是怎么知道那里的?” “同学们,祖国美景你知多少?”(2)揭示课题:《祖国美景知多少》。(3)游戏互动。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逐一播放祖国美景。

要求:去过的或知道这处美景的同学举手,并说出此处美景的名字或地点。小结:祖国美景数不胜数,关键是我们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拥有感受美的智慧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以上展示的图片都是摄影大师、旅游爱好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的祖国美景。

(4)展示教具:单反相机(展现祖国美景的优质媒介工具)。2.传授新知,了解摄影。(1)取景知识教学。

播放视频,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欣赏祖国美景。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认为最美的景。展示不同取景方式。

教师: “你更喜欢那张作品?为什么?”(板书:取景。)

小结:取景就是在拍摄时,对风景进行取舍。按景象的距离,取景可分为远景、近景和特写。

提示: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学情,可适当讲解平视取景(给人以平静、舒适、稳定之感);仰视取景(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给人以宏伟、高大之感);俯视取景(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

(板书:远景、近景、特写。)

教师: “两张照片的取景有什么不同?”

小结:取景的原则是要突出主体物,让人一看就明白你要表现什么。(板书:突出主体。)

(2)构图形式点拨。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黄果树瀑布图片),示范不同的构图方法,并讲解构图原理。

(板书:竖构图、横构图。)

教师出示一张大的风景照,让学生上讲台,试用大小不同的取景框取景、构图。

要求:做简单表述(主体物在哪?表现了什么?)。

小结:构图的形式要适合表现景物的特点,主次分明,突出主体。3.引导探究,实践摄影。

(1)认识相机各功能键:确定拍摄内容远近、大小,选择功能键微距模式、肖像模式?? 课件出示风景摄影模式的调节法,指导学生在相机上调一调。(2)欣赏用此相机、此功能拍摄的风景照,找找画面中的主体。(3)摄影实践,创造美。

引言: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美景,如果你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摄影师的取景技巧,能恰当地构图,也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画。” 作业要求:

①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风景或角度,拍出最美的风景。②选择一处风景,用不同的构图,表现不同的效果。③注意主次分明,突出主体。纪律要求:

①加强时间观念,规定15分钟拍摄时间结束,马上同到教室。②拍摄期间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出校园或攀爬高处。学生实践摄影,教师巡视辅导。4.作业点评,分享艺术。

收集部分学生作业,导人多媒体课件展示,同景归组,进行对比式点评、互评(重点评价取景构图)。

5.深度挖掘,创设意境。

(1)出示四张优秀风景摄影作品,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自己的感受。(2)播放四段音乐,请学生给这四张作品选最适合的音乐。6.课堂拓展,情感延伸。

伴随着歌曲《我爱你,中国》,教师小结。小结: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我们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家乡,生活中,不仅要善于发现美,还能表现美、创造美。

美的摄影作品如同一篇美的文字,一段美的音乐。优秀的摄影师,不但有高超的拍摄技巧,我觉得他们其实还有深厚的文学、音乐涵养,看到一处美景,胸中就能呈现出一段优美的音乐,勾勒出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第十四课 拍一部小电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影拍摄的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形式、特点。初步掌握分镜头脚本的基本技法,学习设计一幅分镜头脚本。

2.体验自己的电影小故事,绘制一个电影小故事的分镜头脚本,根据分镜头脚本课外尝试拍摄一部小电影。

3.加深对电影这一综合艺术的运用与理解,激发对电影拍摄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让学生看小电影,体会电影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了解电影背后的编写脚本、绘制分镜头脚本、拍摄、制作等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让学生对电影艺术充满好奇与期待。

分镜头脚本的设计对电影拍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镜头脚本又称“导演剧本”。将影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由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思想与形象,经过总体构思,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银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予以体现。导演以人们的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镜头,将剧本中的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及人物关系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并赋予影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课是引导学生由设计分镜头脚本到绘制脚本再到拍摄一系列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校园内的一些行为(如文明、礼仪、劳动、学习、课外活动等)进行设计分镜头脚本,将内容分切成一系列的可拍摄镜头,然后通过绘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2.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校园活动设计分镜头脚本。难点:合理绘制分镜头脚本的设计草图。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等常规美术用具。

(教师)自制教具会动的“书”、一部小电影、课件、拍摄工具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理解原理。

(1)出示自制会动的“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理解电影成像原理。(就是在书的角上??每一页都会画有不同的小图案??然后在快速地翻动起书的时候??它们就会动起来??)

原理:那就是图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成像后会有O.l秒的停顿,也就是说在图像消失后的O.l秒里,那图像还是会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书角页面翻动两个图片交错的时间只要小于0.1秒,那么在人的眼睛里它就是连续的。电影与动画片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整合的综合艺术。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2.欣赏感知,深入理解。

(1)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影片,感受影片的视听效果。电影不仅仅是动的画面,而且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和艺术享受。(2)导演们是如何做到的?

①剧本:故事情节是一部电影的基础,可以原创也可以改编别人的,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相关的故事来组织剧本。

②分镜头脚本:在拍摄以前往往先画个分镜头脚本。

③现场拍摄:每个镜头的场记板记录详细情况:镜头号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详细、精确地记入场记单。由于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场景和数百个镜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时不能按镜头顺序进行,因此,场记所作的记录有助于影片各镜头之间的衔接,为导演的继续拍摄以及补拍、剪辑、配音、洗印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场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导演合理规划镜头,防止穿帮、越轴等失误出现。影片完成后,这些记录还可供制作完成台本之用。

④后期制作。

3.理解表现技法体验。(1)什么是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主要任务是根据解说词和电视文学脚本来设计相应画面,配置音乐音响,把握片子的节奏和风格等。

对比理解:一组照片与一组分镜头脚本。(2)欣赏分镜头脚本。

了解分镜头的分类:有情节分镜图、场景分镜图、镜头机位图等。①情节分镜图。

分镜头脚本是剧本的形象化版本,它是由一些方格画框组成,这些方格画框中画着一系列的形象化动作,这些图像将为我们讲述一个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故

寻求造型表现技能的突破等。

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美术学习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语文、音乐等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会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并以各种方式发布学习成果,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课学习内容有四个页面,包括了学生表演课本剧的实景图片和简单的课本剧的流程图示等小知识。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舞台设计的关注,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积累。学生扮演的七个小矮人的真实照片形象可爱,个性道具用了编,穿、叠、卷等方法制作,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课本剧《狐假虎威》的剧照启发师生可以利用校园的环境来进行布景。布景应大小适当、方便移动,色彩要简洁明快。《龟兔赛跑》《后羿射日》《白雪公主》和《猪八戒吃西瓜》等演出剧照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材质创作适合课本剧角色的道具。同时,也提示了学生在课本剧的设计、表演过程中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和感受课本剧的创作流程,并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难点:能将课本剧的舞台设计稿做成可以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的道具、服装和场景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画笔、铅画纸、调色盘、洗笔筒、抹布、剪刀、彩色纸、双面胶、合作任务单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例、示范用工具若干。教学过程

1.看一看:引导学生观看同学表演的《白雪公主》课本剧片段,初步感受课本剧后教师设问:你喜欢的舞台演出节目有哪些?是什么吸引了你?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我们的课本剧》,并交代任务。

2.学一学: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课本剧创作的流程和步骤,在欣赏分析中简单理解舞台艺术设计的要素有布景、道具和服装设计。

3-做一做:请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1。4.品一品: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白雪公主》的服装设计、道具等,进一步感受舞台设计艺术的美感。5.画一画: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完成第二个任务——根据合作学习任务单2的分工画出效果图。

6.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适当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示范。

7.议一议:引导学生展示并介绍完成的效果图,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看看是否将课本剧各个角色的服装设计和道具场景画面表现出来了?材料选用是否便捷?

8.找一找:引导学生课后寻找并准备好与设计稿相适合的材料。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画笔、铅画纸、调色盘、洗笔筒、抹布、剪刀、彩色纸、双面胶、合作任务单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例、示范用工具若干。教学过程

1.看一看: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互相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

2.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采用的制作表现方法。3.做一做:根据设计效果图,学生在组内完成道具、布景和角色服装的制作。

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5.演一演:教师请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用自己完成的道具、布景和服装等表演课本剧。

6.评一评: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伴的作品,看服装、道具和布景是否符合课本剧的剧情?是否体现了一定的美感?材料和制作方法是否合适?

7.赏一赏: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欣赏各种舞台艺术的图片和有关舞台艺术的雕塑作品等,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视觉经验。

第十六课 东阳木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阳木雕工艺,初步欣赏木雕工艺之美。

2.感受木雕的美好寓意、精美雕工,体验简单的雕刻造型方法。3.激发对木雕艺术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木雕作为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我国民间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的东阳木雕和温州黄杨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这些木雕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本课选取的是浙江东阳民间木雕,其题材广泛,寓意美好,形象饱满,雕刻细腻华美、巧夺天工,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又极具艺术魅力,是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木雕艺术特点和雕刻工艺的典型范例。

学习了解以东阳木雕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木雕知识并尝试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及动手操作能力。教科书提供了有关东阳木雕的小知识,使学生了解东阳木雕的大致发展史及艺术特点。图文并茂地呈现东阳木雕的深浅浮雕、圆雕、镂空雕等雕刻方法,使学生直观感受木雕工艺之美。另外,教科书还展示木雕的制作步骤,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在学习建议上,则别具一格,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肥皂或蔬果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使学生感到耳臼一新,饶有兴趣,创作时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木雕的工艺之美,感悟小雕的艺术价值。难点:选择适合雕刻的材料尝试创作有特点和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雕刻工具、搜集东阳木雕作品及资料等。

(教师)雕刻工具、雕刻作品及资料、雕刻制作程序的课件等。教学过程 1.问题导人,激发学习兴趣。(1)什么是“木雕”?

现存最早的木雕会是怎样的形象?(出现木雕鱼。)木雕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木雕鱼。

(2)什么是“白木雕”?

(3)想知道什么是白木雕,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你就会知道。引出课题:《东阳木雕》。

2.介绍东阳木雕,了解相关知识。(1)千年回响——东阳木雕的历史。

东阳木雕历史悠久,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并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至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东阳约有40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

(2)包罗万象——东阳木雕的分类。

木雕在生活中非常实用,不仅可以用在建筑雕刻上,还可以用在家具雕刻上,另外还独立发展成为工艺品,实用而精美。可作装饰材料,也可独立成为工艺品。

(3)美好寓意——东阳木雕的寓意。

先集体解析木雕作品的寓意,再分组讨论木雕作品的美好寓意。3.品味东阳木雕,感受艺术特点。(1)精雕细镂——精巧的雕工。

雕刻的方法:圆雕、浮雕、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2)活色生香——生动的形象。

欣赏《羲之品茗》木雕作品,让学生观察描述王羲之喝茶的动作和神态,领略来源于生活的木雕人物形象的饱满、生动的艺术特点。

(3)巧夺天工——不断地创新。4.活学活用,小小鉴赏师。分组鉴赏木雕作品。5.拓展延伸,国内外比较。

中国木雕的“四大名雕”的展示与分析,得出东阳木雕被称作“白木雕”的缘由。

中外雕塑作品的比较欣赏,感受民间艺人的“智慧”,提升民族自豪感。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雕刻工具、制作好的石膏模版、搜集木雕作品及资料等。(教师)雕刻工具、雕刻作品及资料、雕刻制作程序的课件等。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再次感受雕刻的魅力。2.分析木雕的制作环节和雕刻步骤。(1)课件播放制作环节。

选木料——备工具——巧设计——精制作(2)课件播放雕刻步骤。3.赏析学生雕刻作品。

(1)选出优劣不同的作品,师生互评。(2)说说雕刻艺术的魅力。4.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摩。教师示范用石膏模版制作:

①凝成固体的石膏板,用细砂纸将表面磨匀。②先用铅笔在石膏上画草稿。

③雕刻刀依线条雕刻出凹凸的效果,做出模版。④在模版上涂色后进行拓印。5.学生制作,体验雕刻魅力。(1)学生制作,教师现场指导。

(2)提示:在使用刻刀时要注意安全,别伤到手;雕刻时拿刀要稳,刻出“刀”味来;尝试用不同纸材印刷,画面效果不同;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6.共同总结,全面拓展学习。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内容、作业,体会不同雕刻材料的制作特点。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进行雕刻系列练习,举行作品展览。(3)搜集资料档案,定期全班交流。

(4)把东阳木雕或民间木雕艺术讲给家长、同伴听,大家一起欣赏、感受。第十七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3.提高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教科书引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本课以欣赏龙泉青瓷、泰顺溪东桥为主线,通过学生对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触,感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明之根、之魂。对于本课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短片,让学生在欣赏、了解中感悟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其次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传统工匠手艺人那精心、用心和恒心的精神传承。教师切勿一味采用讲授

一个短片。

(2)师生交流,深入探讨。

教师:找到答案了吗?找到这座桥,我们就能掌握造桥的技艺了吗?(不能,要找到建造桥的工匠。)

教师:是的,以往传统手工技艺并没有文字的记载(如果有,也是不外流,祖传秘方!),而且传承方式基本上是口传心授,家族继承。所以,当时人们只有通过桥身牌匾上的刻字辗转找到了这座桥的手艺继承人。他已经80岁了!教师:如果你是著名造桥专家茅以升,找到这位造桥师傅后,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记录下他的制作方法,写成书籍。)4.对比欣赏。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欣赏讨论。

教师:那么我们将北宋时期的汴水虹桥与泰顺的溪东桥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工艺更加复杂??)

教师:那么木拱桥营造技艺是如何传承的呢?(通过拜师学艺。)(2)教师小结。

教师:中国匠师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营造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使木拱桥更加实。

5.拓展。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手工艺人?(1)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你看一座木拱桥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2)引导学生去了解课本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3)小手拉大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手工技艺只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小小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明信片看一看,还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分享。6.教师小结。

教师:把这张明信片寄给你的亲朋好友吧!希望它能为专统文化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入到传承文化的大军中!

第二篇: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新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7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9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6、小小书签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

学具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和图片资料、绘画用品、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1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2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3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材分析:

盘子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在考古挖掘出的盘子来看,最早的是以陶盘为主,它制作粗糙,很少有装饰花纹,直到后来,才出现了木盘、铜盘、瓷盘、铁盘、银盘、金盘等,装饰的图案也越来越精美。特别是到了现代,又出现了水晶盘、玻璃盘、塑料盘等,在制作上人们对盘子的工艺追求也越来越高。盘子不但是作为生活用具,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之后,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盘子的种类、形状、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并通过对盘子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学会对美的追求。盘子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布、塑料等。盘子的形状多以圆形常见,也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盘子的花纹装饰性强,有人物、动物、风景、器物和几何形等,好多盘子具有象征意义。盘子既有装饰作用,可以用精心设计的盘子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还有实用价值。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材料的拓展、盘面花纹的多样、形状式样的变化等,以此来深化美丽盘子的主题,促使盘子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

本课选了李平凡的《孩子》、明代的《青花枇杷果绶带鸟纹盘》和学生盘子作品的照片,使学生对设计制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另有七件学生作品是运用纸拼贴和泥塑的方法制作的,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同时提供了用盘子装饰房间的图片,拓展了盘子的装饰作用。重点、难点。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5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6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

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1.编写思路。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形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体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浓郁的人文精神。

这一课安排了许多民间窗花实例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图中的窗花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农民生活的,有传统吉祥图案的,也有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

学生的作业继续采用撕纸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学习建议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撕窗花。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8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9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示范用纸、窗花纹样实例等

教学过程

1.表演切入。

(1)教师当场做撕纸窗花表演,然后将作品展示在窗户上,使学生感受窗花的美和装饰作用。

(2)欣赏书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窗花、感受窗花。

(3)教师出示课题:《窗花花》。

2.研究分析。

(1)讨论折法:根据书中的图片说明,折的方法有两折和三折,也就是将纸对折两次或者对折两次后再斜折一次。

(2)设计纹样:将折叠后的纸随意撕出大小、形状不同的洞眼就可以了。鼓励学生要创新。

(3)交流撕法:拇指压在食指上捏着纸,顺着设计稿依次撕出主要的花纹,然后再撕边缘的花纹。注意转弯时加倍小心,防止把花纹撕断。

3.设计应用。

(1)提出作业要求:试用折、撕的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窗花。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可以将撕下的小纸片再拼贴成另一种窗花。

(3)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彩纸上。

4.评价交流。

(1)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一评谁撕的窗花又多又有新意。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互相交流自己撕窗花的体会。

5.小结。

教师请学生清洁教室,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0、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1)板书课题:《剪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2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1、摹印纹理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二、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4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

(3)揭题:《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6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

教学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8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0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1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等

生:水彩笔或油画棒、剪刀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让学生背古诗或唱歌

教师在黑板上添加海底水景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

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3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

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

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4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材分析:

“大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一摇一摆多神气,每天催我早早起。”孩子们一听这首儿歌,就能想到威武的公鸡形象。

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用中国画方式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创作时,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在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学情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继承的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国画教育做得更好,使这门富含东方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情结的国粹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是对中国画艺术传承的最好方式,本课让学生用中国画形式来画公鸡是很不错的。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画过公鸡,所以,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6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现在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

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7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

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马老师来请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马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马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2.展示评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8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

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9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马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

本课在新课程指引下,给美术教学一个自由、活动、开放的学习机会,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2.让学生在感受中表现

在课堂中,通过讨论、、欣赏、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继承优良的传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奠定良好的审美基础。

但是观察一下全班学生的情况,就能发现总有一些孩子不能投入到教学中,自顾自的玩,当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予太多的指导。现在想来,应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明朗起来,然后再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一件磨合善需的工程,根据学生在造型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一步步用长远的目光加以指导。

回顾整节课,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的束缚,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1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2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8、“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

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4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的形状、功能,可以进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拓展。

下节课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准备自己需要的泥塑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等泥塑工具(教师)范画、照片、有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1.介绍交流。

(1)学生介绍上节课设计的“蘑菇”家园图稿(特点、形状、功能)。

(2)学生互相评改不足之处。

2.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3.推销家园。

开展“蘑菇”家园展示活动,每个学生都是自己房子的推销者,让学生想办法把自己的房子“拍卖”出去,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回报“拍卖者”。

4.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5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

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6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0、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方案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

(教师)专题学习网页(设计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中国民间玩具》的网页),网络教室(有50台计算机以上,能与因特网相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民间吹糖艺人制作糖玩具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民间玩具的信息。引出学习问题:中国民间玩具到底有多少?各地区玩具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含意?

2.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6大块:①图片: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②概况:通过文字概要介绍民间玩具的历史、名称及制作的方法。③分类:通过图片及文字的介绍后,根据玩具制作的材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8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用途、形式进行分类。④代表性玩具:提供各地区民间玩具,让学生从中学习形状特色、图案的寓意、色彩、功用的详细知识。⑤本地玩具:收集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⑥请您留言:欣赏了民间玩具,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民间玩具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3)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学习,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4.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师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设计一个自己的玩具。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9

第三篇: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新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7

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9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6、小小书签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

学具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和图片资料、绘画用品、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1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2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3

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材分析:

盘子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在考古挖掘出的盘子来看,最早的是以陶盘为主,它制作粗糙,很少有装饰花纹,直到后来,才出现了木盘、铜盘、瓷盘、铁盘、银盘、金盘等,装饰的图案也越来越精美。特别是到了现代,又出现了水晶盘、玻璃盘、塑料盘等,在制作上人们对盘子的工艺追求也越来越高。盘子不但是作为生活用具,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之后,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盘子的种类、形状、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并通过对盘子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学会对美的追求。盘子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布、塑料等。盘子的形状多以圆形常见,也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盘子的花纹装饰性强,有人物、动物、风景、器物和几何形等,好多盘子具有象征意义。盘子既有装饰作用,可以用精心设计的盘子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还有实用价值。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材料的拓展、盘面花纹的多样、形状式样的变化等,以此来深化美丽盘子的主题,促使盘子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

本课选了李平凡的《孩子》、明代的《青花枇杷果绶带鸟纹盘》和学生盘子作品的照片,使学生对设计制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另有七件学生作品是运用纸拼贴和泥塑的方法制作的,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同时提供了用盘子装饰房间的图片,拓展了盘子的装饰作用。重点、难点。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5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6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

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1.编写思路。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形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体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浓郁的人文精神。

这一课安排了许多民间窗花实例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图中的窗花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农民生活的,有传统吉祥图案的,也有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

学生的作业继续采用撕纸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学习建议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撕窗花。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8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9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示范用纸、窗花纹样实例等

教学过程

1.表演切入。

(1)教师当场做撕纸窗花表演,然后将作品展示在窗户上,使学生感受窗花的美和装饰作用。

(2)欣赏书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窗花、感受窗花。

(3)教师出示课题:《窗花花》。

2.研究分析。

(1)讨论折法:根据书中的图片说明,折的方法有两折和三折,也就是将纸对折两次或者对折两次后再斜折一次。

(2)设计纹样:将折叠后的纸随意撕出大小、形状不同的洞眼就可以了。鼓励学生要创新。

(3)交流撕法:拇指压在食指上捏着纸,顺着设计稿依次撕出主要的花纹,然后再撕边缘的花纹。注意转弯时加倍小心,防止把花纹撕断。

3.设计应用。

(1)提出作业要求:试用折、撕的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窗花。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可以将撕下的小纸片再拼贴成另一种窗花。

(3)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彩纸上。

4.评价交流。

(1)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一评谁撕的窗花又多又有新意。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

(2)互相交流自己撕窗花的体会。

5.小结。

教师请学生清洁教室,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0、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1)板书课题:《剪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2

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1、摹印纹理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二、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4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

(3)揭题:《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6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

教学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8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0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1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等

生:水彩笔或油画棒、剪刀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让学生背古诗或唱歌

教师在黑板上添加海底水景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

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3

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

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

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4

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材分析:

“大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一摇一摆多神气,每天催我早早起。”孩子们一听这首儿歌,就能想到威武的公鸡形象。

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用中国画方式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创作时,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在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学情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继承的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国画教育做得更好,使这门富含东方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情结的国粹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是对中国画艺术传承的最好方式,本课让学生用中国画形式来画公鸡是很不错的。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画过公鸡,所以,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6

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现在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

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7

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

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马老师来请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马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马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2.展示评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8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

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9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马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

本课在新课程指引下,给美术教学一个自由、活动、开放的学习机会,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2.让学生在感受中表现

在课堂中,通过讨论、、欣赏、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继承优良的传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奠定良好的审美基础。

但是观察一下全班学生的情况,就能发现总有一些孩子不能投入到教学中,自顾自的玩,当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予太多的指导。现在想来,应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明朗起来,然后再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一件磨合善需的工程,根据学生在造型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一步步用长远的目光加以指导。

回顾整节课,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的束缚,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1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2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8、“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

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4 的形状、功能,可以进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拓展。

下节课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准备自己需要的泥塑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等泥塑工具(教师)范画、照片、有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1.介绍交流。

(1)学生介绍上节课设计的“蘑菇”家园图稿(特点、形状、功能)。

(2)学生互相评改不足之处。

2.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3.推销家园。

开展“蘑菇”家园展示活动,每个学生都是自己房子的推销者,让学生想办法把自己的房子“拍卖”出去,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回报“拍卖者”。

4.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5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

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6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方案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

(教师)专题学习网页(设计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中国民间玩具》的网页),网络教室(有50台计算机以上,能与因特网相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民间吹糖艺人制作糖玩具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民间玩具的信息。引出学习问题:中国民间玩具到底有多少?各地区玩具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含意?

2.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6大块:①图片: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②概况:通过文字概要介绍民间玩具的历史、名称及制作的方法。③分类:通过图片及文字的介绍后,根据玩具制作的材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8

用途、形式进行分类。④代表性玩具:提供各地区民间玩具,让学生从中学习形状特色、图案的寓意、色彩、功用的详细知识。⑤本地玩具:收集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⑥请您留言:欣赏了民间玩具,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民间玩具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3)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学习,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4.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师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设计一个自己的玩具。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9

第四篇: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宽坪乡中心小学:付艳

一、教材分析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学期目标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三、教学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班组之间差别较大,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和纪律方面,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男生作业不如女生好。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第五篇: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2、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禁毒、法制、安全、环保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五、教学计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日期 2.26-3.04 3.05-3.11 3.12-3.18 3.19-3.25 3.26-4.01 4.02-4.08 4.09-4.15 4.16-4.22 4.23-4.29 4.30-5.6 5.7-5.13 5.14-5.20 5.21-5.27 5.28-6.03 6.04-6.10 6.11-6.17 6.18-6.24 6.25-7.01

预备周 《外国的传世名作》

用线画人物

色彩风景 奇妙的新画笔 奇思妙想

会动的“画” 巧妙的包装

纸塑 竹 青花瓷 美无处不在 祖国美景知多少 拍一部小电影 我们的课本剧 东阳木雕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放假3天

劳动节放假3天

下载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六年级美术下学期考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招贴是_______的一种形式,常绘制在________上面,商场的促销广告就是一种招帖,常常采用________的形式。 2、请柬也称_________,它是......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五篇范文]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和反思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

    浙摄版新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及教案(完整)

    第1课 制作电子小报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任务是制作有关“世界之最”的作品。资料收集除了通过网络收集外,还有很多渠道,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这一点。对其他资料收集的方式可......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复习提纲

    浙美版十二册美术美术期末复习提纲 1、(车身装饰)已经成为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 2、车身装饰有(图形装饰法)、(色彩装饰法)、(文字和图形装饰法) 3、(公共汽车站)是现代化城市最常见的......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考试 姓名:班级:1、 2、公共汽车站包括:、3、是广告的一种形式。手绘招贴通常归类于广告,POP是英 文“point of purchuse”的缩写,意思是 4、 一张手招贴的构......

    (新)浙美版四上美术教案

    (新)浙美版四上美术教案 1、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林爱明 1灯彩辉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