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时间:2019-05-14 11:3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第一篇: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考生须知:

一、现代文阅读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字、词、句的阅读,要能够理解词义、句意和段意。其次,要注意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掌握各种文体知识。

1.说明文阅读。要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诠释、定义、举例、比较、比喻、引用、图表、数字等。还要复习常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式等;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文时,要注意其记叙顺序、记叙线索、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记叙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线索常见的有以人、以事、以物、以景、以情为线索等;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写景和抒情;写人的描写手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景的描写手法有自然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与写人、写景描写有关的还有细节描写。

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要复习三要素中含有的知识点,要能够分辨立论和驳论,辨析文章使用的是什么论据。论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包括列举的具体事实和概括事实,具体数字和作者亲身经历);道理论据(包括引用经典著作和名人名言,科学定理、定律和民间的俗语等)。另外,还要判断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重点复习对比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三、掌握作文技巧

(一)标题引人入胜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

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简捷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题目应力求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准”“新”,展示文采,先声夺人。如可借用以下手法:

1、话题扩展法

在话题前或后加词语,将话题扩展成一个短语,优点是使人一看便知作文紧扣了话题,没有偏题。例如:

①水浒杂谈 ②杂说《红楼梦》(以“杂”为话题)

①自信诚可靠,听取价更高(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为话题)

2、巧用修辞法

巧用比喻。例如: ①信心是帆,意见是船 ②守住自己的路标 ③ 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

①走出感情的沼泽(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巧用比拟。例如:①宽容自述 ②诚信,生命因你而美丽

巧用反问。例如:①若有诚信,夫复何求 ②怎一个情字了得

巧用对比。例如:你不诚,我不信

3、化用古诗文

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运用诗文典故使得文章有文采,有文化内涵。例如:

①《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翻新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

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②《以人为鉴知得失》,化用古语,观点明确,意味深远,典雅而富有内涵。

③《该出手时不出手》,化用流行歌曲

4、揭示哲理性。

①《我不是人》,先“目”夺人,以故事的形式揭示出“看到别人,为了别人,我的生活才有了意义,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人’!”的深刻道理。

②《带上自信上路》,对自信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做了更深一步的阐述,读来受益匪浅。

5、反常设悬 法

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如:《感谢你的敌人》(话题:竞争),《往事并不如烟》(话题:关注生活),《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话题:素质教育)、《儿嫌母丑》(话题:亲情)。

拟题求新,引人入胜,可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题海”中的几朵浪花,只要你细心采撷,总结归纳,一定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现在的新闻特别讲究拟题,因此平时养成看报的好习惯,多琢磨新闻标题,对我们作文的拟题必定

大有好处。当然考试时实在想不出好题目就不要硬想,但题目绝对不要空着不写,否则就白白丢了2分。

(二)首尾精妙出彩

不少同学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结尾关系不大,所以精力主要放到主体的构思上。其实,这种做法对高考作文的得分影响极大。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压力大,阅卷老师很难把每篇文章都看仔细。一般要看是否符合题意,立意是否正确深刻,主旨是否鲜明,而影响老师给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语言基础了。虽然通篇都可以显示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但最醒目、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的,还是文章的开头结尾。

下面结合高考实例介绍几种开头结尾的技巧。开头

1、营造悬念

好奇是人的天性,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迫切了解原委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2005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豹子飞奔》。看了这段文字,人们疑窦顿生,引起万人注目,众多媒体聚焦的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魅力?这样的开头自然会激发阅读兴趣。

2、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从“常理”的反面入手。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你不重要》的开头“。美丽的牡丹,你不重要。对于广袤的沙漠,你只是拥有那虚无的脸蛋。俊俏的假山,你不重要。对于雄伟的大山,你只是雕琢后的虚假光艳。奇巧的喷泉,你不重要。对于山中淙淙溪水,你只是投机取巧的美丽。你们光艳的脸,俊俏的外表都不重要。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被脸覆盖、被外衣包裹的奋发的心灵、向上的精神、美丽的梦想是最重要的。”作者否认了常人认为重要的事物,确立了自己全新的观点,很引人注目。

3、巧用对比

如“金钱,贵重诱人,有人争抢;权利,至高无上,有人争夺;诚信,无声无息,少人追求”三句话,句式相同,形成对比。

4、排比铺陈

如2005年高考江苏作文满分卷《生命的绝唱》的开头“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排比能给人一种气壮山河的气势,本例四个句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极俭省的列举了四位生命结束时撼动人心历史人物,紧扣题目,气势非凡。

5、恰当引用

或引一句名言,或引一个成语,或引一首诗,或引一则故事,给材料作文也可简洁引用原材料,但篇幅不能长,而

且要很快进入正题。

例如: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很喜欢卞之琳的这首小诗,隽永而深刻。有一种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简单的文字,如工笔描绘出的一幅画,细腻而自然。

别人装饰着你的梦,而你却装饰了别人的风景。一扇窗子,一座小桥。近处的你,远处的别人,以期为对方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如若缺少一方,还有这幅动人的画卷么?

6、题记名言

题记以它的精炼、隽永,引人注目,名言以它的深刻、警策,动人心魄。因而题记名言力求富于深邃的哲理性和意蕴丰富的文学性。可以从作文中直接选取,也可以选用名家大师的名言警句。题记的要求是用最简洁的且能将作文的灵魂和思想凸显给阅卷老师的语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题目是第一亮点的话,题记就是第二亮点。

例如:

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题记

为人入“内”有生命,出“外”显文才;为人入“内”存真诚,出“外”不虚伪;为事入“内”看本质,出“外”循规律,因此联想到了下面三个镜头:

7、开门见山

这是常用的一种开头方法,它简洁明白,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议论文经常使用。

结尾

1、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可以指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给人一种整体美感。

例如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皆为“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将“白鹭是诗”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首尾遥相呼应。

2、卒章显志

文章结束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出主题,或交待写作主旨,这种写法又称为画龙点睛。

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一段兼用议论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议论文中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使文章主题突出,主旨鲜明。

3、对偶排比 运用对偶可以增添文章灵气,运用排比可以增添文章气势。都是可以使文章语言靓丽,增加文采的好方法。还可以采用其它修辞方式,如反问,对比等。

4、欧•亨利式

指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小说结尾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但细细品味,又都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震撼读者。高考作文如果写小小说,欧•亨利式结尾是首选。

5、展现哲理

在文章前面铺垫、蓄势的基础上,结尾亮出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发人深省。显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思考。

如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转折》叙写了一个车间技术员为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沉迷于买彩票,以至下岗一事。文末写道“成功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他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决心的背叛。” 这个结尾,不只是对“彩票迷”忠告,更是对人生的深沉品味,表现了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主题。

(三)语言运用有文采

2007年考试大纲发展等级对语言的表述是“有文采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语言运用有文采,非一日之功,乃是长期锤炼的结果。但是如果采用正确方法勤于训练,是可以收到满意效果的。

1、引用诗文警句

可以直接引用,可以暗引仿作,还可以嵌引。

例如:“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春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的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

这段文字把要引用的诗句分成几部分嵌入自己的话中,使语言灵活多变,富有灵气。这便是嵌引。再如“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化的发射。”

2、借用课文语言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无数专家精心选择,语言规范经典的名家之作,聪明的同学应当善于借用课文语言和内容

来使文章有文采。方法上,既可以明引、暗引、嵌引,也可以将课本内容翻新仿写。

例如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过秦论》

这段文字显然仿写了《六国论》的第一段,显得新奇独到。

再如“网络空间,自由身在,虚无飘渺。看聊天室内,美眉多娇;网络游戏,刺激奇妙;论坛上下,交流技巧,欲与世界过过招。须某日,若离开网络,心痒气躁。网络如此多娇,引无数网虫竟折腰,昔青蛙恐龙,网上乱跳,星际反恐,血腥残暴,黑客闪客,各领风骚,四处乱跳。任逍遥,数网络大虾,还看今朝。”将中学生迷恋网络的情况用《沁园春》词牌仿写,雅致有情趣,与便于诙谐之中。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不仅从课文学习语言,甚至内容材料都来自课本,这样,不仅文章显得有文化内涵,而且非常经济,省时省力。

3、运用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修辞是使语言具备文采最常有的方法,应当充分重视,加强训练,熟而致巧。训练要和高考卷第六大题的仿写、拟写、续写等题型的练习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形式正确,更要注意内容关联。还要练习两种乃至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例如

比喻+排比,设问+比喻+感悟,排比+反问等。使语言有文采方法很多,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变化句式,贴切使用词语等等。

2010年成人高考作文十大热点

1、主题一:关注社会民生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经济民生”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2008年9月,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9月12日

从中国卫生部获悉,赴河北调查的专家组鉴于已在患儿的尿液和结石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并根据现有调查研究结果和流

行病学资料认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据查实,“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

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提示: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了22家乳制品企业,由此暴露了奶粉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引起了一场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件事情深刻地表明,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就会自食苦果。

2、主题二:关注自主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自主创新”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神舟七号太空船于2008年9月25号发射升空。中国人太空漫步成为现实!太空衣是以俄式太空衣为基础中国人自主研发 的,提供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设备,出舱以后航天员身边放了一个伴飞小卫星,上面有摄像镜头,全程直播了太空

漫步。这项技术的成功,是中国航天科技当中一个突破。28号下午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提示:科技服务生活,科技成就未来。神七太空漫步成就了中华风采,我们应该向这些太空英雄致敬,为我们的祖国喝彩。

3、主题三:感动我们的教师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感动我们的教师”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护卫学生

一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承受住了千钧重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

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原本,只需两秒钟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

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严蓉: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人民教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

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

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提示:灾难,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人们记记住了“严蓉”“谭千秋”“向倩”等英雄的人民教师的名字。灾难

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活着的人深刻地理解了“为人师表”的 真正含义。在灾区,感动我们的教师绝不仅有以上几位,或许我们现在还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谓

——“老师”!这些老师,在危急时刻给学生们传递生命的力量,延续了一段感人故事„„

4、主题四:在灾难面前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在灾难面前”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让改革开放30年的共和

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从那一刻始,一切就在改变。一些陌生的地名在我们眼前闪烁——汶川市、北川县、映

秀镇、汉旺镇、青川县、理县、绵阳市、绵竹县„„从此,这些在地图上的地名,就揪紧了你我的心房。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开始了改变。一些陌生的面孔时时刻刻让我们惦念。聚源中学废墟下等待救助的师生们;用血肉之

躯守护着四名学生的人民教师;几位在废墟下以歌声相互支持的同学;一双断壁残垣下求救者渴求的目光;一只废墟下紧

握铅笔的手„„每一个灾区救援的细节,都力透纸背,洞穿你我的灵魂。生命对于你我,不再是男女有别、年龄大小、地

区远近、国度差异,而是如天的敬畏,如地的尊重。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有了再认识。从年逾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到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到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

背后,是责任政府和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第一支医疗队、第一家战地医院、第一所灾区小学、第一支国际救 援队抵达,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一笔笔捐款,一场场赈灾义演„„国家的意义、子弟兵的内涵、同胞手足的概念、一次次在你我的胸中刷新了!一向内敛的总书记,深入灾区站在救援队伍中,也情不自禁地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 不可战胜!”

提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昔日的污泥浊水可以横扫,昨天的灾难困苦可以逼退。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民族,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那么的有情有谊,那么的坚强勇敢,那么的团结无比。。

5、主题五:网络流行语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网络流行语”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 袭,不少于800字。

网络流行语之一“雷”: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根据被“雷”程度分为:

轻伤、中伤、重伤、脑残、金刚不坏之身。总之,“被雷到”是指被吓到,用来形容极度震惊、无奈、恐怖和恶心。

网络流行语之二“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檬潆》,剧中女主角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最早由网友将此截图发到论坛,跟帖网友表示像晴天一声霹雳炸在

头上一样。活学活用“霹雳”一词:但愿人长雷,千里共霹雳„„我被“新红楼”的造型霹雳到了;这个霹雳的消息霹雳得我

好哀痛;李宇春唱摇滚,把偶给深深地霹雳了!

网络流行语之三“槑”(mei)。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

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提示:当新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年轻人都熟知的NBA,这些新词的音乐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悲哀。一个多元化的社

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我们应该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6、主题六:中国崛起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中国崛起”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 少于800字。

五百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成为不同时代的

主角,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它们多以经济贸易起家,也以思想文化影响世界;它们以军事力量维系霸主地位,也因为战争

而备受重创。五百年后,较早的一代大国已相对衰落,但其多数仍属强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其中几个仍对世界有很 强的影响力。

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国”的观念。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华,我们的

历史只是一部“浪花淘尽英雄”的王朝更替史,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只不过是一个个王朝的危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我国积

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我们要坚

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提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应该通过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

史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进而审慎地面对世界和自我,或许前车之鉴则是最宝贵的财富。、主题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作。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设想,结合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如何节约资源、促进环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或创意设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 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时20年、投资1.8亿元的炎黄巨塑在河南郑州落成。这座巨塑高达106米,坐落于中国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它比美国自

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巨塑前面是15万平方米广场。与此报道相映成趣的是郑州市所属的新郑市始祖山

上的水泥巨龙,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与质疑,林业与环保部门也快速介入调查,使这一人造景观停建并有可能被拆除。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造景观要注重真正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而不是投资规模、占地面积与高度。数量巨大并不等于价值巨大。自由女

神的价值核心是“自由”,当美国独立之后,法国人民为了表达对美国人民的祝贺,赠送了自由女神像,象征着一个民族与

它的人民从此获得独立自由,走向幸福。而俄罗斯母亲塑像则是将母亲与民族国家抽象为一尊塑像,它是一个精神与情感的

象征。当代人要有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不能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重新神化、祖宗化。我们应该让传说成为传说记载在书里,让景点成为单纯的景观留存在大地上,既不要毁弃它,也不要过分张扬它、神化它,不要让历史与传说成为巨大的塑像让当

代人仰视,要让人们用一颗平静的心来慎终追远、遥想怀思。、主题八:中日和平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日关系是复杂和矛盾的,既包括历史问题,又包括现实问题;单纯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很难正确地解释中日关系;只有充分考虑到了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才能够正确的理解中日关系和展望其未来。自从中

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72到90年代以来比较平稳的中日关系;90年代初到现在起伏变化 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转变虽然有复杂的国际背景,但是两个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的互动始终是其根本的因素。在当前国际

形势下,中日作为在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要在应对金融危机,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提示:中日之间只有增进了解,才能和平与团结。在这方面两国的政治家们都有责任。二战的抗日国家美、俄两国虽然与我

国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同样是日本帝国战犯的敌人,可是他们对日本右翼的活动却没有我们敏感,为什么?我们应对日

本现状的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日本社会的主流是和平的,人民大众的利益是与我们友好的。中日两国在新的一年里,应该共

同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9、主题九:和谐社会

“和”这个话题,实际上包含了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和平,“和平”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元旦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胜利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我们必须大力发

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坚持立足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切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央领导大力倡导的“和

谐社会”内涵极为丰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等等。“和谐”,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由 此可见,“和”这个话题的辐射面极广,宇宙、人类、自然等等都可纳入写作的视野。

提示: 考生作文时最大的障碍是看到话题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材料是构成一篇文章关键的因素,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话题内涵的基础上,迅速展开联想,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运用辐射性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大

千世界,古今中外,从广泛的材料中选择适合话题的材料;同时,展开聚焦性思维,将思维的触角集中指向话题的核心,在

确定文章的主旨后,精心挑选那些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进行写作。运用材料还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对原有事物进行

改造并创造新形象。面对“和”这一话题我们只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也一定能找到大量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

如要谈“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问题,则可联想到人类对生态的种种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因此而付出的巨大的

精神、经济损失,从而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运用想象,我们可以用拟人手法,把某一生物人格化,从正面来写则可 写其在生态环境改善后的行为、心理以及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等,从反面来写则可写其被捕杀的恐惧和痛苦,或记录

其受污染后反常的行为和心理,以及因此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主题十

呼唤文明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 批评。“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 中国游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宾馆甚至因此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队。这实在是令人难堪的现象。为此,中央文明委

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这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

风尚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可贵,不文明 可鄙”、“文明走遍天下,不文明寸步难行”的共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的

习惯,形成文明的社会大环境,孕育出“文明光荣,不文明可.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逢春节,拜年的方式由过去的登门拜访、电话问候,到现在互发短信,的确快捷简便,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人情味少

了;短信的内容千篇一律,你发给我,我转发给人,人又转发给别人,比如“金猪送福送吉祥,奥运福娃来帮忙:贝贝送你

谷满仓,晶晶送你亲满堂,欢欢送你事如意,迎迎送你身安康,妮妮送你福寿长。祝你新春快乐,好运无限!”“清水流小鱼

游,忘掉06忧和愁;微风吹雨丝飞,迎接07笑微微;朋友心如我心,祝您07最开心;天有情地有情,祝您天天好心情。”

等等;美则美矣,但有多少真情实感呢,于是有人幽默地发出这样的拜年短信:“祝新春快乐!其余祝福语请参看其他短信。”

材料作文模拟题: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人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 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 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 的越来越少了。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的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

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莎士比亚曾对人类的风度作过一曲热情而诚挚的颂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请以“风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家冯骥才说:“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的文物,惟有中国博物馆不收藏外国文物,中国人在博物馆里看来看去全是自

己。造成这种现象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封闭现念:不看别人的,便认为自己最好。”有人由此联想到:打开的窗口越大,放

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或体验?请以“视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中的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护林人,灯塔需要守塔人一样,尽管他们的身影总是寂寥的。人们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

精神园地,去开垦、去发掘,他们始终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一定的守望的距离。但他们并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站

在精神的源头去观察历史的潮流来去,鉴往知来;他们关心精神价值胜过关心物质价值。他们用自己深邃的目光、独到的见

解、深刻的思想,去把握未来的脉搏。他们关切的永远不是脚下的方寸之地,而是人类前方的地平线。请你以“守望”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在8月17日北京奥运会赛艇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张国林、孙杰虽然仅仅名列第五,但两名小伙在最后500米冲刺

阶段,从最后一句赶超第五名,直逼第四,最后仅以微弱距离落后的强大冲劲,使场内外所有的观众为之兴奋了一把。请

就此事,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成功不是瞬间的成果,而是积累的回报。请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

14日早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突如其来,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 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 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 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 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 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玉树地震作文(4):

大喜和大悲为何总要如此巧合地纠结在一起: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不是迷信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着: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但生活从来也不会完全尽如人意。欣喜往往是预料之中的,而灾难和悲伤却总是突然来袭。

玉树,和两年前的汶川一样,一个原本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地方猛地闯进了所有中国人的视线,然后,聚集起所有的目光和悲伤。这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可必须面对。又因汶川在前,所以这一次,悲伤依然,但已经不那么慌张。

悲剧总会陆续上演,但没有一次悲剧是对上一次的重复。所以,玉树的救援依然面临着困难,4000米的高海拔,冷如寒冬的气温,脆弱的交通,语言的障碍,还有原本就存在的贫困。但毕竟是在汶川之后,我们依然看到了这一次生命大救援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进步。何为重?何为轻?何为缓?何为急?救援工作的展开多了份理性和从容。比如,当地政府暂时让一腔热血的志愿停下脚步,因为,有限的交通“生命通道”要为救援者和最需要的救援物资而开。倒不是急着为救援叫好。如果灾难都不足以让人警醒并成长,那就不是进步而是退化了。更何况,面对所有有希望继续延续的生命,我们真的希望救援工作能不断地让我们叫出好来,尽管这样的事更应发生在地震救援完成之后。

眼下,拯救生命,是当务之急。也正如xxx的指示所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命无价。

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想做些什么,但这中间的不少人可能最后又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心头默默地为玉树祈愿。其实这已经挺让人温暖的,却又总让人觉得还不够。

有关方面呼吁说灾区急需棉被和棉衣等物资。我相信有很多人有这方面的物资并且也愿意捐出来,但却因为不知道往那儿捐,或是知道却因为觉得麻烦,还或者是实在腾不出时间来送过去。因此,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不能只是给出几个捐款账号就可以的。是否能把捐赠点摆到街头巷边,是否能组织街道居委会等基层部门和志愿者弄几个热线电话,然后根据捐赠情况能分区域分时段去收取。这对于志愿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说一腔热血冲到最前线才叫志愿者。志愿精神原本就是一种义务奉献的精神,更多的是,这种服务往往是在幕后默默完成的。而这样的一些有规划、合理安排的捐赠和志愿服务是否应该在经历了汶川之痛后就应该形成一种机制了呢?至少不应该是每当一次新的灾难来袭时,我们在展开救援等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总在懊丧:我们为什么没有准备得更好,而我们原本可以做到。玉树遭受重创的时候,其实离汶川之殇两周年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多想想汶川。不是为了去增添感伤,而是通过回望来发现我们哪些方面的工作可以准备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们的心理救援可否准备好了,因为在度过生命救援的“黄金24小时”后,心理救援对遭受身心重创的人们来说也同样重要。再比如后期安置工作是否能更早地进行准备,样板房和各种生活用品是否都能尽可能地提前到位?

汶川之伤尚未愈合,玉树又添新的创痛。每逢天灾骤降,人心的热度顿时升温。大灾有大爱,爱心暖人心,这真的是我们这个民族非常可爱的地方。每每这个时候,因灾难而生的悲痛和因爱心而生的感动相互交织,一起揪着人的心。也每每在这个时候,我总在想,是否灾难能少一点,而爱心和温暖却常在。比如能少一些王家岭的悲剧,多一些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显然,天灾的到来是不大可能会我的这种愿望而中止的,但每个人的爱心也不能因此而多一些吗?而能更常态化一点吗?其实未必要时常捐款捐物,更多的时候只需要我们不要冷眼相待,只需要多投入一点关注,然后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而我的这点愿望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的所想呢?

泪望玉树,惟愿生命的奇迹能更多地出现,愿所有的生者都坚韧,逝者皆安息,不抛弃不放弃。回想汶川,惟愿我们能以更好的生活状态告慰亡者,愿人间温情常在,爱心永驻,不冷漠不黑心。

温暖, 在寒冷的季节里显得特别重要。(玉树作文)

温暖, 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显得尤其可贵。

人的内心时时会需要温暖的感觉, 只是自己平时不能发现, 不能感受, 或者即便发现了, 即便知晓了, 也不会珍惜这种感觉。因为没有失去, 因为没有对比。

我们这个世界是否真的缺乏温暖之心? 我们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很寒冷?

也许不同的人感受不同, 也许个人的环境不同, 对温暖的理解与认识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青海的地震灾民, 你现在想的是什么? 是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将自己从废墟中救出, 重新回到平安的世界里, 让自己重新感受生命的存在, 这个时候, 温暖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内心的激动不用言语。温暖, 这个时候, 就很简单, 就是一个行为。

如果你是一个受了委屈的人, 这个时候, 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也许就是朋友一句亲切的问候, 仅仅这么一句亲切的问候, 就能够将你所有积压在心头的内心苦闷统统扫清, 而温暖的阳光就直接照进心头。

温暖, 有时就是一个眼神, 一个不直接表白的眼神, 浅浅的, 淡淡的, 但对于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言, 就是无穷的力量, 可以让人可能从深渊中腾空而起, 倍感幸福, 倍感亲切, 倍感温馨。舟曲,不会倒下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无情的泥石流袭击了一个小县城,这个灾城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他叫舟曲。

霎时间,天色暗淡,在不远处的山头上,一大片土色的泥浆如滔滔洪水而下,那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恶梦在向无助的人群逼近,地动山摇,无助的人群只有用嘶哑的喉咙喊道:“大家快跑,泥石流来了!”这是死神在接走他们时最有力的呐喊„„

无数感人的时刻总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才能被世人所知,在中国各处,随处可见的是哭泣的人们在哀悼着远在他乡的国人,在世界各处,只要是身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得人,此刻,都在沉默着,因为他们、我们、你们都感到了一样的痛。

舟曲,要坚强,你们没有被孤立,在你们的背后,有着14亿的中国人为你们加油,大地陷下去了,我们会为你们而拉住,苍天塌下来了,我们会为你们而顶住,舟曲的同胞们,望一望身后,你就会有无穷的信心去战胜灾难。

舟曲,他不会倒下,因为,他是中国人的土地,舟曲的老百姓们都有一颗坚强的心,心只要没碎,就永远不会被打垮!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将来向我们的子孙讲起这一段难以回收的往事时,千万不要忘记说:“舟曲,不会倒下!”

第二篇: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

考生须知:

一、现代文阅读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字、词、句的阅读,要能够理解词义、句意和段意。其次,要注意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掌握各种文体知识。

1.说明文阅读。要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诠释、定义、举例、比较、比喻、引用、图表、数字等。还要复习常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式等;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文时,要注意其记叙顺序、记叙线索、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记叙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线索常见的有以人、以事、以物、以景、以情为线索等;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写景和抒情;写人的描写手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景的描写手法有自然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与写人、写景描写有关的还有细节描写。

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要复习三要素中含有的知识点,要能够分辨立论和驳论,辨析文章使用的是什么论据。论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包括列举的具体事实和概括事实,具体数字和作者亲身经历);道理论据(包括引用经典著作和名人名言,科学定理、定律和民间的俗语等)。另外,还要判断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重点复习对比法。

二、古诗文阅读和鉴赏

提醒考生注意,今年古诗文阅读的分值有所增加,共25分。

1.文言文阅读

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的变化,复习时应将重点调整到成段阅读上来,在虚词、文言语法上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这里所说的 “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并不是说不要复习虚词、语法。事实上,如果不复习虚词、语法,而常用虚词、常见句式又不过关 的话,就会看不懂文言文。“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是说只要在阅读时加以注意就够了。阅读文言文时需注意几点:首先,要 能够读懂段落的意思,能够概括事情的梗概、因果,能够分析人物性格;其次,能够把握作者的态度,分析作者的观点; 再次,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鉴赏其社会意义。对于成人来说,文言文阅读是个难点,考生应多投入一些精力。

2.古诗词鉴赏

在复习时,考生可以将重点主要放在唐诗、宋词上。阅读古代诗词的第一步是读懂。写景的,要能够看出它写出了哪些 景物;咏事的,要明白它咏的是什么事;抒情的,要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第二步是要鉴赏出诗歌蕴含的深刻意 思。比如写景的,作者在平常的“云”、“雾”、“风”、“雨”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像“总使浮云能蔽日”中的“云”和

“日”含有什么意思。在整首诗中,特别要注意诗人使用的间接抒情手法,要能够在景、物、事、理中分析出作者寓的是 何种情怀。

三、写作

近年考纲变动最大的当属写作部分,分值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70分,由原来的一道试题增加到两道。2010年的考生可 能面临两道作文试题,一道小作文20分,一道大作文50分。

在作文这道题上,我希望考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对作文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作文是含分值最高的考题,不少 考生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押题猜宝,背诵一些范文、名篇等等。不客气地讲,这种做法 无异于进行赌博。浩瀚的宇宙、丰富多彩的人生,可写的题目千千万万,押中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届时如果文不对题,岂 不等于自己给自己圈定了失败。同时,部分成人考生确实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甚至有的人在写作方面还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说,作文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阅卷教师来说,都是一道主观性极强的试题,它不像其他试题有一个明确的阅卷 评分标准。尽管人们要求阅卷教师尽量客观,把握评分标准尽可能一致,但是人与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就像人的十指有长有 短一样。限于阅卷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水平、欣赏角度、情感好恶等因素,只要有人的主观意识在起作用,评分标准就不 可能把握得绝对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指望自己的作文就一定会遇到伯乐,取得高分。为此,盲目地将“宝”押在 作文上,绝非明智之举。

根据今年的考纲要求,在练习小作文时要注意读懂表格或漫画,做到用语言清楚地陈述表格或漫画的内容,并且能结合生 活实际看出作者的寓意,同时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在练习50分大作文时,考纲的要求跟往年差不多,但考生须注意:第一,如果作文不再对文体有什么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考生一般不要写诗歌。鉴于近年来

考试作文不限文体的这种特点,考生在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二种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练习。对于一般考生来 说,选择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就够了。不过,提醒考生注意,如果考试作文对文体有明确的要求,考生必须按要求去做。第二,题目涵盖的面一般都较为宽广。为此,考生在练习时可将重点放在立意上。在考虑作文立意时,可采用一题多立意 的方式,以提高自己立意构思的能力,争取在考试时能够写出一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的文章。什么叫一题多立意呢?比如 :现在有一道作文题为《节约》,考生见到这道题时,可能会想到: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该大力提倡和赞扬 的。想到这一点本不错,但还不够,我建议考生先不要动笔,再进一步思考一下。可能有的考生又会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味 地讲求节约,削减支出,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意识,如果人们的消费意识都不强的话,恐怕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从立意的 角度看,这两种立意完全不同。如果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能够一题多立意,就可以训练和提高自己作文构思的敏捷性,从而避 免命题作文时立意难产的尴尬,游刃有余地选择一个最佳的立意,写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来。第三,注意文章结构、字数。要求考生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整地表达自己应表达的意思。为此,考生要重视文章的布局,特别是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注 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对于一篇文章的结构,考生自己必须清楚。如果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让别人看清楚呢?为此,我建议 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应试作文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及运笔作文的时间分配,予以记时,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复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如果一个考生平时掌握的知识很多,而考试时却发挥不出来,这实在是遗憾。如何把平时掌 握的知识在应试时充分发挥出来?我认为,首先,考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那些难题,不要浪费过多的精力,要把精 力放在有把握的试题上,力求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只有舍弃一些力所不能及的考题,才能确保该得的分不丢失。舍题并不 是空题,该猜的答案还要猜,只是不要在这些题上花过多的精力。其次,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对于成人考生来说,因为平时 做题不多,考试时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我建议考生在平时模拟时计算一下各部分的时间,以便考试时心中有数。时间没有 把握的考生,可以先做Ⅱ卷,因为Ⅱ卷共有120分的题,而绝大部分题需要一字一字写出答案。考生最好用50分钟的时间完 成作文,接着进行现代文阅读和病文修改,这是两道大题,分值较高,题目难易适中,考生可以稳拿一些分。完成了Ⅱ卷,一般来说考试已取得了较大的优势,考生的心情也就较为轻松了。退一步说,假如这时考试时间真的很紧了,但Ⅰ卷全部是 选择题,考生也还可以靠猜题的办法挽回一些分;假如是完成Ⅱ卷时间不够了,那损失就会相当大。由此可见,合理安排时 间,对考试取得好成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涉及面广、牵涉知识点多、试题灵活性大,许多考生复习时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紧扣大纲、抓住 重点、讲究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效果。作文要求:

一、符合文体要求

首先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如果试题指定一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则必须按指定文体写,如果是排除式的

(如“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可选择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即使写散文、小说,也可以看 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文体要求。试题中的 “文体自选”是给了你选择文体的自 由,但你选定了写散文就要符合散文的文体要求,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符合议论文的要求,要明确记叙文是要动人以情,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要晓之以理,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文是要授人以知,以说明解释为 主要表达方式。切不要写成“四不象”。每年高考评分标准也把这一条作为评判作文优略的重要条件。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 组对此有明确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建议最好写议论性文章,可以是纯议论文,也可以是议论散文。这种文体经过训练,可以迅速

提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刮起的创新作文风,很多考生在文体上也搞创新,出现了“故事新编”“实验报告”“诊断报告”“科幻

小说”“辩论演讲”“新闻发布”“广告启事”等创新文体,近几年已不提倡,选择是应当慎重。

二、抒写真情实感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第一等。“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

就是要求我们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不少同学疏于观察,缺乏感悟,情感粗放,致使作文“写自己不真,写家庭 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怎能得高分?

要做到“感情真挚”,选材要真实。题材虚假,情感必假,题材真实,情感也容易引起共鸣。当然“真实”不一定非是你

亲自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变相经历、体验过的”,也就是允许合理虚构。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成功的例子。但虚构 一定要合理,抒发的情感一定要真实,必须是真正打动了自己的。(例如《给班主任的一封信》)

写作时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敞开自己的心扉,放飞自己的情思,抓住自己最有感触的东西来写。能从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甚至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升华固然很好,但这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作基础。如果平时的作文一直平平,就不 要勉为其难,弄巧成拙,反给人造成“假大空”的印象。最好选择自己有生活,有体验,熟悉的来写。

真挚的情感来自生活,一个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一个对生活没有感悟的人,很难做到“感情真挚”,所以我们要做一个 细心体验生活,真诚感悟生活的“多情善感”之人。

这里我们要顺便谈一下正确理解《考试说明》中“思想健康”这一要求的内涵。所谓“健康”是针对病态的心理和庸俗 的趣味而言,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譬如让你写“假日生活”这个话题,有人写阅读 课外读物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内容当然是健康的;还有人写 与自己父母的隔阂,没有知音的孤独与苦闷,写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厌倦,催人反思,让人同情,这些内容同样也是健 康的。但如果你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 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 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是情理之中。

三、掌握作文技巧

(一)标题引人入胜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

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简捷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题目应力求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准”“新”,展示文采,先声夺人。如可借用以下手法:

1、话题扩展法

在话题前或后加词语,将话题扩展成一个短语,优点是使人一看便知作文紧扣了话题,没有偏题。例如:

①水浒杂谈 ②杂说《红楼梦》(以“杂”为话题)

①自信诚可靠,听取价更高(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为话题)

2、巧用修辞法

巧用比喻。例如:

①信心是帆,意见是船 ②守住自己的路标 ③ 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

①走出感情的沼泽 ②感情不是保险绳(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巧用比拟。例如:①宽容自述 ②诚信,生命因你而美丽

巧用反问。例如:①若有诚信,夫复何求 ②怎一个情字了得

巧用对比。例如:你不诚,我不信

3、化用古诗文

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运用诗文典故使得文章有文采,有文化内涵。例如:

①《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翻新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

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②《以人为鉴知得失》,化用古语,观点明确,意味深远,典雅而富有内涵。

③《该出手时不出手》,化用流行歌曲

4、揭示哲理性。

①《我不是人》,先“目”夺人,以故事的形式揭示出“看到别人,为了别人,我的生活才有了意义,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

‘人’!”的深刻道理。

②《带上自信上路》,对自信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做了更深一步的阐述,读来受益匪浅。

5、反常设悬 法

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如:《感谢你的敌人》(话题:竞争),《往事并不如烟》(话题:

关注生活),《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话题:素质教育)、《儿嫌母丑》(话题:亲情)。

拟题求新,引人入胜,可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题海”中的几朵浪花,只要你细心采撷,总结归纳,一定还

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现在的新闻特别讲究拟题,因此平时养成看报的好习惯,多琢磨新闻标题,对我们作文的拟题必定 大有好处。当然考试时实在想不出好题目就不要硬想,但题目绝对不要空着不写,否则就白白丢了2分。

(二)首尾精妙出彩

不少同学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结尾关系不大,所以精力主要放到主体的构思上。其实,这种

做法对高考作文的得分影响极大。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压力大,阅卷老师很难把每篇文章都看仔细。一 般要看是否符合题意,立意是否正确深刻,主旨是否鲜明,而影响老师给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语言基础了。虽然通篇都 可以显示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但最醒目、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的,还是文章的开头结尾。

下面结合高考实例介绍几种开头结尾的技巧。

开头

1、营造悬念

好奇是人的天性,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迫切了解原委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 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2005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豹子飞奔》。看了这段文字,人们疑窦顿生,引起万人注目,众多媒体聚焦的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魅力?这样的开头自然会激发阅读兴趣。

2、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从“常理”的反面入手。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你不重要》的开头“。美丽的牡丹,你不 重要。对于广袤的沙漠,你只是拥有那虚无的脸蛋。俊俏的假山,你不重要。对于雄伟的大山,你只是雕琢后的虚假光艳。奇巧的喷泉,你不重要。对于山中淙淙溪水,你只是投机取巧的美丽。你们光艳的脸,俊俏的外表都不重要。而什么是最重 要的呢?被脸覆盖、被外衣包裹的奋发的心灵、向上的精神、美丽的梦想是最重要的。”作者否认了常人认为重要的事物,确立了自己全新的观点,很引人注目。

3、巧用对比

如“金钱,贵重诱人,有人争抢;权利,至高无上,有人争夺;诚信,无声无息,少人追求”三句话,句式相同,形成对比。

4、排比铺陈

如2005年高考江苏作文满分卷《生命的绝唱》的开头“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

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 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排比能给人一 种气壮山河的气势,本例四个句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极俭省的列举了四位生命结束时撼动人心历史人物,紧扣题目,气势非凡。

5、恰当引用

或引一句名言,或引一个成语,或引一首诗,或引一则故事,给材料作文也可简洁引用原材料,但篇幅不能长,而 且要很快进入正题。

例如: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 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很喜欢卞之琳的 这首小诗,隽永而深刻。有一种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简单的文字,如工笔描绘出的一幅画,细腻而自然。

别人装饰着你的梦,而你却装饰了别人的风景。一扇窗子,一座小桥。近处的你,远处的别人,以期为对方营造了美好的氛 围。如若缺少一方,还有这幅动人的画卷么?

6、题记名言

题记以它的精炼、隽永,引人注目,名言以它的深刻、警策,动人心魄。因而题记名言力求富于深邃的哲理性

和意蕴丰富的文学性。可以从作文中直接选取,也可以选用名家大师的名言警句。题记的要求是用最简洁的且能将作文的 灵魂和思想凸显给阅卷老师的语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题目是第一亮点的话,题记就是第二亮点。

例如:

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题记

为人入“内”有生命,出“外”显文才;为人入“内”存真诚,出“外”不虚伪;为事入“内”看本质,出“外” 循规律,因此联想到了下面三个镜头:

7、开门见山

这是常用的一种开头方法,它简洁明白,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议论文经常使用。

结尾

1、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可以指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给人一种整体美感。

例如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白鹭式一首精巧的诗”,皆为“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 将“白鹭是诗”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首尾遥相呼应。

2、卒章显志

文章结束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出主题,或交待写作主旨,这种写法又称为画龙点睛。

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一段兼用议论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 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议论文中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使文章主题突出,主旨鲜明。

3、对偶排比

运用对偶可以增添文章灵气,运用排比可以增添文章气势。都是可以使文章语言靓丽,增加文采的好方法。还可以 采用其它修辞方式,如反问,对比等。

4、欧•亨利式

指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小说结尾使用的方法,这

种方法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但细细品味,又都 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震撼读者。高考作文如果写小小说,欧•亨利式 结尾是首选。

5、展现哲理

在文章前面铺垫、蓄势的基础上,结尾亮出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发人深省。显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思考。

如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转折》叙写了一个车间技术员为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沉迷于买彩票,以至下岗一事。文末

写道“成红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他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决 心的背叛。” 这个结尾,不只是对“彩票迷”忠告,更是对人生的深沉品味,表现了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主题。

(三)语言运用有文采

2007年考试大纲发展等级对语言的表述是“有文采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语言运用有文采,非一日之功,乃是长期锤炼的结果。但是如果采用正确方法勤于训练,是可以收到满意效果的。

1、引用诗文警句

可以直接引用,可以暗引仿作,还可以嵌引。

例如:“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春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的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 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

这段文字把要引用的诗句分成几部分嵌入自己的话中,使语言灵活多变,富有灵气。这便是嵌引。再如“明明是 ‘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 使旧东西有了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化的发射。”

2、借用课文语言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无数专家精心选择,语言规范经典的名家之作,聪明的同学应当善于借用课文语言和内容 来使文章有文采。方法上,既可以明引、暗引、嵌引,也可以将课本内容翻新仿写。

例如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

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过清论》

这段文字显然仿写了《六国论》的第一段,显得新奇独到。

再如“网络空间,自由身在,虚无飘渺。看聊天室内,美眉多娇;网络游戏,刺激奇妙;论坛上下,交流技巧,欲

与世界过过招。须某日,若离开网络,心痒气躁。网络如此多娇,印无数网虫竟折腰,昔青蛙恐龙,网上乱跳,星际反恐,血腥残暴,黑客闪客,各领风骚,四处乱跳。任逍遥,数网络大虾,还看今朝。”将中学生迷恋网络的情况用《沁园春》词牌 仿写,雅致有情趣,与便于诙谐之中。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不仅从课文学习语言,甚至内容材料都来自课本,这样,不仅文章 显得有文化内涵,而且非常经济,省时省力。

3、运用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修辞是使语言具备文采最常有的方法,应当充分重视,加强训练,熟而致巧。训练要和高考卷第六大题的仿写、拟写、续写等题型的练习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形式正确,更要注意内容关联。还要练习两种乃至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例如 比喻+排比,设问+比喻+感悟,排比+反问等。使语言有文采方法很多,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变化句式,贴切使用词语等等。2010年成人高考作文十大热点

1、主题一:关注社会民生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经济民生”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008年9月,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9月12日 从中国卫生部获悉,赴河北调查的专家组鉴于已在患儿的尿液和结石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并根据现有调查研究结果和流 行病学资料认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据查实,“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 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提示: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了22家乳制品企业,由此暴露了奶粉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引起了一场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件事情深刻地表明,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就会自食苦果。

2、主题二:关注自主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自主创新”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神舟七号太空船于2008年9月25号发射升空。中国人太空漫步成为现实!太空衣是以俄式太空衣为基础中国人自主研发 的,提供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设备,出舱以后航天员身边放了一个伴飞小卫星,上面有摄像镜头,全程直播了太空 漫步。这项技术的成功,是中国航天科技当中一个突破。28号下午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提示:科技服务生活,科技成就未来。神七太空漫步成就了中华风采,我们应该向这些太空英雄致敬,为我们的祖国喝彩。

3、主题三:感动我们的教师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感动我们的教师”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护卫学生

一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承受住了千钧重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 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向倩: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原本,只需两秒钟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 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严蓉: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人民教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 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 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提示:灾难,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人们记记住了“严蓉”“谭千秋”“向倩”等英雄的人民教师的名字。灾难 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活着的人深刻地理解了“为人师表”的 真正含义。在灾区,感动我们的教师绝不仅有以上几位,或许我们现在还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谓 ——“老师”!这些老师,在危急时刻给学生们传递生命的力量,延续了一段感人故事„„

4、主题四:在灾难面前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在灾难面前”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让改革开放30年的共和 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从那一刻始,一切就在改变。一些陌生的地名在我们眼前闪烁——汶川市、北川县、映 秀镇、汉旺镇、青川县、理县、绵阳市、绵竹县„„从此,这些在地图上的地名,就揪紧了你我的心房。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开始了改变。一些陌生的面孔时时刻刻让我们惦念。聚源中学废墟下等待救助的师生们;用血肉之 躯守护着四名学生的人民教师;几位在废墟下以歌声相互支持的同学;一双断壁残垣下求救者渴求的目光;一只废墟下紧 握铅笔的手„„每一个灾区救援的细节,都力透纸背,洞穿你我的灵魂。生命对于你我,不再是男女有别、年龄大小、地 区远近、国度差异,而是如天的敬畏,如地的尊重。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有了再认识。从年逾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到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到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 背后,是责任政府和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第一支医疗队、第一家战地医院、第一所灾区小学、第一支国际救 援队抵达,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一笔笔捐款,一场场赈灾义演„„国家的意义、子弟兵的内涵、同胞手足的概念、一次次在你我的胸中刷新了!一向内敛的总书记,深入灾区站在救援队伍中,也情不自禁地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 不可战胜!”

提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昔日的污泥浊水可以横扫,昨天的灾难困苦可以逼退。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民族,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那么的有情有谊,那么的坚强勇敢,那么的团结无比。。

5、主题五:网络流行语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网络流行语”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 袭,不少于800字。

网络流行语之一“雷”: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根据被“雷”程度分为: 轻伤、中伤、重伤、脑残、金刚不坏之身。总之,“被雷到”是指被吓到,用来形容极度震惊、无奈、恐怖和恶心。

网络流行语之二“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檬潆》,剧中女主角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最早由网友将此截图发到论坛,跟帖网友表示像晴天一声霹雳炸在 头上一样。活学活用“霹雳”一词:但愿人长雷,千里共霹雳„„我被“新红楼”的造型霹雳到了;这个霹雳的消息霹雳得我 好哀痛;李宇春唱摇滚,把偶给深深地霹雳了!

网络流行语之三“槑”(mei)。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 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提示:当新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年轻人都熟知的NBA,这些新词的音乐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悲哀。一个多元化的社 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我们应该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6、主题六:中国崛起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中国崛起”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 少于800字。

五百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成为不同时代的 主角,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它们多以经济贸易起家,也以思想文化影响世界;它们以军事力量维系霸主地位,也因为战争 而备受重创。五百年后,较早的一代大国已相对衰落,但其多数仍属强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其中几个仍对世界有很 强的影响力。

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国”的观念。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华,我们的 历史只是一部“浪花淘尽英雄”的王朝更替史,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只不过是一个个王朝的危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我国积 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我们要坚 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提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应该通过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 史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进而审慎地面对世界和自我,或许前车之鉴则是最宝贵的财富。7、主题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作。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设想,结合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如何节约资源、促进环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或创意设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 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时20年、投资1.8亿元的炎黄巨塑在河南郑州落成。这座巨塑高达106米,坐落于中国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它比美国自 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巨塑前面是15万平方米广场。与此报道相映成趣的是郑州市所属的新郑市始祖山 上的水泥巨龙,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与质疑,林业与环保部门也快速介入调查,使这一人造景观停建并有可能被拆除。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人造景观要注重真正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而不是投资规模、占地面积与高度。数量巨大并不等于价值巨大。自由女 神的价值核心是“自由”,当美国独立之后,法国人民为了表达对美国人民的祝贺,赠送了自由女神像,象征着一个民族与 它的人民从此获得独立自由,走向幸福。而俄罗斯母亲塑像则是将母亲与民族国家抽象为一尊塑像,它是一个精神与情感的 象征。当代人要有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不能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重新神化、祖宗化。我们应该让传说成为传说记载在书里,让景点成为单纯的景观留存在大地上,既不要毁弃它,也不要过分张扬它、神化它,不要让历史与传说成为巨大的塑像让当 代人仰视,要让人们用一颗平静的心来慎终追远、遥想怀思。、主题八:中日和平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日关系是复杂和矛盾的,既包括历史问题,又包括现实问题;单纯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很难正确地解释中日关系;只有充分考虑到了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才能够正确的理解中日关系和展望其未来。自从中 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72到90年代以来比较平稳的中日关系;90年代初到现在起伏变化 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转变虽然有复杂的国际背景,但是两个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的互动始终是其根本的因素。在当前国际 形势下,中日作为在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要在应对金融危机,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提示:中日之间只有增进了解,才能和平与团结。在这方面两国的政治家们都有责任。二战的抗日国家美、俄两国虽然与我 国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同样是日本帝国战犯的敌人,可是他们对日本右翼的活动却没有我们敏感,为什么?我们应对日 本现状的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日本社会的主流是和平的,人民大众的利益是与我们友好的。中日两国在新的一年里,应该共 同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9、主题九:和谐社会

“和”这个话题,实际上包含了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和平,“和平”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元旦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胜利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我们必须大力发 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坚持立足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切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央领导大力倡导的“和 谐社会”内涵极为丰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等等。“和谐”,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由 此可见,“和”这个话题的辐射面极广,宇宙、人类、自然等等都可纳入写作的视野。

提示: 考生作文时最大的障碍是看到话题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材料是构成一篇文章关键的因素,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话题内涵的基础上,迅速展开联想,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运用辐射性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大 千世界,古今中外,从广泛的材料中选择适合话题的材料;同时,展开聚焦性思维,将思维的触角集中指向话题的核心,在 确定文章的主旨后,精心挑选那些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进行写作。运用材料还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对原有事物进行 改造并创造新形象。面对“和”这一话题我们只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也一定能找到大量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如要谈“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问题,则可联想到人类对生态的种种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因此而付出的巨大的 精神、经济损失,从而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运用想象,我们可以用拟人手法,把某一生物人格化,从正面来写则可 写其在生态环境改善后的行为、心理以及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等,从反面来写则可写其被捕杀的恐惧和痛苦,或记录 其受污染后反常的行为和心理,以及因此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主题十

呼唤文明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 批评。“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 中国游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宾馆甚至因此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队。这实在是令人难堪的现象。为此,中央文明委 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这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 风尚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可贵,不文明 可鄙”、“文明走遍天下,不文明寸步难行”的共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形成文明的社会大环境,孕育出“文明光荣,不文明可.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逢春节,拜年的方式由过去的登门拜访、电话问候,到现在互发短信,的确快捷简便,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人情味少 了;短信的内容千篇一律,你发给我,我转发给人,人又转发给别人,比如“金猪送福送吉祥,奥运福娃来帮忙:贝贝送你 谷满仓,晶晶送你亲满堂,欢欢送你事如意,迎迎送你身安康,妮妮送你福寿长。祝你新春快乐,好运无限!”“清水流小鱼 游,忘掉06忧和愁;微风吹雨丝飞,迎接07笑微微;朋友心如我心,祝您07最开心;天有情地有情,祝您天天好心情。” 等等;美则美矣,但有多少真情实感呢,于是有人幽默地发出这样的拜年短信:“祝新春快乐!其余祝福语请参看其他短信。”材料作文模拟题: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人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 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 的越来越少了。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的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 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莎士比亚曾对人类的风度作过一曲热情而诚挚的颂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 力量!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请以“风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家冯骥才说:“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的文物,惟有中国博物馆不收藏外国文物,中国人在博物馆里看来看去全是自 己。造成这种现象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封闭现念:不看别人的,便认为自己最好。”有人由此联想到:打开的窗口越大,放 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或体验?请以“视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中的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护林人,灯塔需要守塔人一样,尽管他们的身影总是寂寥的。人们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 精神园地,去开垦、去发掘,他们始终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一定的守望的距离。但他们并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站 在精神的源头去观察历史的潮流来去,鉴往知来;他们关心精神价值胜过关心物质价值。他们用自己深邃的目光、独到的见 解、深刻的思想,去把握未来的脉搏。他们关切的永远不是脚下的方寸之地,而是人类前方的地平线。请你以“守望”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在8月17日北京奥运会赛艇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张国林、孙杰虽然仅仅名列第五,但两名小伙在最后500米冲刺 阶段,从最后一句赶超第五名,直逼第四,最后仅以微弱距离落后的强大冲劲,使场内外所有的观众为之兴奋了一把。请 就此事,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成功不是瞬间的成果,而是积累的回报。请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

14日早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突如其来,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 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 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 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 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 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玉树地震作文(4):

大喜和大悲为何总要如此巧合地纠结在一起: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不是迷信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着: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但生活从来也不会完全尽如人意。欣喜往往是预料之中的,而灾难和悲伤却总是突然来袭。

玉树,和两年前的汶川一样,一个原本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地方猛地闯进了所有中国人的视线,然后,聚集起所有的目光和悲伤。这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可必须面对。又因汶川在前,所以这一次,悲伤依然,但已经不那么慌张。

悲剧总会陆续上演,但没有一次悲剧是对上一次的重复。所以,玉树的救援依然面临着困难,4000米的高海拔,冷如寒冬的气温,脆弱的交通,语言的障碍,还有原本就存在的贫困。但毕竟是在汶川之后,我们依然看到了这一次生命大救援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进步。何为重?何为轻?何为缓?何为急?救援工作的展开多了份理性和从容。比如,当地政府暂时让一腔热血的志愿停下脚步,因为,有限的交通“生命通道”要为救援者和最需要的救援物资而开。

倒不是急着为救援叫好。如果灾难都不足以让人警醒并成长,那就不是进步而是退化了。更何况,面对所有有希望继续延续的生命,我们真的希望救援工作能不断地让我们叫出好来,尽管这样的事更应发生在地震救援完成之后。

眼下,拯救生命,是当务之急。也正如xxx的指示所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命无价。

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想做些什么,但这中间的不少人可能最后又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心头默默地为玉树祈愿。其实这已经挺让人温暖的,却又总让人觉得还不够。

有关方面呼吁说灾区急需棉被和棉衣等物资。我相信有很多人有这方面的物资并且也愿意捐出来,但却因为不知道往那儿捐,或是知道却因为觉得麻烦,还或者是实在腾不出时间来送过去。因此,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不能只是给出几个捐款账号就可以的。是否能把捐赠点摆到街头巷边,是否能组织街道居委会等基层部门和志愿者弄几个热线电话,然后根据捐赠情况能分区域分时段去收取。这对于志愿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说一腔热血冲到最前线才叫志愿者。志愿精神原本就是一种义务奉献的精神,更多的是,这种服务往往是在幕后默默完成的。

而这样的一些有规划、合理安排的捐赠和志愿服务是否应该在经历了汶川之痛后就应该形成一种机制了呢?至少不应该是每当一次新的灾难来袭时,我们在展开救援等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总在懊丧:我们为什么没有准备得更好,而我们原本可以做到。

玉树遭受重创的时候,其实离汶川之殇两周年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多想想汶川。不是为了去增添感伤,而是通过回望来发现我们哪些方面的工作可以准备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们的心理救援可否准备好了,因为在度过生命救援的“黄金24小时”后,心理救援对遭受身心重创的人们来说也同样重要。再比如后期安置工作是否能更早地进行准备,样板房和各种生活用品是否都能尽可能地提前到位?

汶川之伤尚未愈合,玉树又添新的创痛。每逢天灾骤降,人心的热度顿时升温。大灾有大爱,爱心暖人心,这真的是我们这个民族非常可爱的地方。每每这个时候,因灾难而生的悲痛和因爱心而生的感动相互交织,一起揪着人的心。也每每在这个时候,我总在想,是否灾难能少一点,而爱心和温暖却常在。比如能少一些王家岭的悲剧,多一些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弱势群体的关注。

显然,天灾的到来是不大可能会我的这种愿望而中止的,但每个人的爱心也不能因此而多一些吗?而能更常态化一点吗?其实未必要时常捐款捐物,更多的时候只需要我们不要冷眼相待,只需要多投入一点关注,然后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而我的这点愿望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的所想呢?

泪望玉树,惟愿生命的奇迹能更多地出现,愿所有的生者都坚韧,逝者皆安息,不抛弃不放弃。回想汶川,惟愿我们能以更好的生活状态告慰亡者,愿人间温情常在,爱心永驻,不冷漠不黑心。

温暖, 在寒冷的季节里显得特别重要。(玉树作文)

温暖, 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显得尤其可贵。

人的内心时时会需要温暖的感觉, 只是自己平时不能发现, 不能感受, 或者即便发现了, 即便知晓了, 也不会珍惜这种感觉。因为没有失去, 因为没有对比。

我们这个世界是否真的缺乏温暖之心? 我们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很寒冷?

也许不同的人感受不同, 也许个人的环境不同, 对温暖的理解与认识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青海的地震灾民, 你现在想的是什么? 是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将自己从废墟中救出, 重新回到平安的世界里, 让自己重新感受生命的存在, 这个时候, 温暖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内心的激动不用言语。温暖, 这个时候, 就很简单, 就是一个行为。

如果你是一个受了委屈的人, 这个时候, 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也许就是朋友一句亲切的问候, 仅仅这么一句亲切的问候, 就能够将你所有积压在心头的内心苦闷统统扫清, 而温暖的阳光就直接照进心头。

温暖, 有时就是一个眼神, 一个不直接表白的眼神, 浅浅的, 淡淡的, 但对于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言, 就是无穷的力量, 可以让人可能从深渊中腾空而起, 倍感幸福, 倍感亲切, 倍感温馨。

舟曲,不会倒下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无情的泥石流袭击了一个小县城,这个灾城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他叫舟曲。

霎时间,天色暗淡,在不远处的山头上,一大片土色的泥浆如滔滔洪水而下,那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恶梦在向无助的人群逼近,地动山摇,无助的人群只有用嘶哑的喉咙喊道:“大家快跑,泥石流来了!”这是死神在接走他们时最有力的呐喊„„

无数感人的时刻总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才能被世人所知,在中国各处,随处可见的是哭泣的人们在哀悼着远在他乡的国人,在世界各处,只要是身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得人,此刻,都在沉默着,因为他们、我们、你们都感到了一样的痛。

舟曲,要坚强,你们没有被孤立,在你们的背后,有着14亿的中国人为你们加油,大地陷下去了,我们会为你们而拉住,苍天塌下来了,我们会为你们而顶住,舟曲的同胞们,望一望身后,你就会有无穷的信心去战胜灾难。

舟曲,他不会倒下,因为,他是中国人的土地,舟曲的老百姓们都有一颗坚强的心,心只要没碎,就永远不会被打垮!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将来向我们的子孙讲起这一段难以回收的往事时,千万不要忘记说:“舟曲,不会倒下!”

第三篇: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电影观后感

星期六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看电影<最后一课>,刚进入影院门口,我和妹妹就被那比雷电还要轰鸣的声响吓坏了.原来那就是地震的声音.

画面上谭千秋老师整个身子趴在书桌上,桌底下是四名他的学生.谭老师的血流到了一个大哥哥的脸上,四个哥哥姐姐害怕得又哭又喊,只听见谭老师不断地说:"不要哭,保持体力."哥哥姐姐问"谭老师,我们会不会就这样死去啊?"谭老师说"不会的,不放弃,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不一会,轰轰烈烈的响声传来.谭老师把身子尽量的撑开像伞一样对学生们说:"余震又来了,你们四个紧抱着头挨在一起."最后谭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任务当成作业去完成.

听着影片的声音,听着谭老师说的话,我好像正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谭老师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亲切和蔼.虽然他说的话,我很多都还不太明白,我还不懂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人死了会怎样,但看见谭老师的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说话,我的眼泪就哇哇的流个不停.谭老师说的"不放弃"是不放弃活着的机会.我老师平时教我们的"不放弃"是坚持每节课的45分钟"不放弃学习的机会.上课时要认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路,不放弃任何一个和文字,数字以及单词做朋友的机会.通过影片我慢慢地有些懂得我们老师所说的话.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老师不会放弃你们任何一个人,不管学习突出的还是暂时落后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闪光点,将来能照耀自己和他人.所以,你们也不要放弃自己学习的机会,不要放弃和文字,数字,单词做好朋友的机会."

谭老师通过观看有关你事迹的影片,我懂事了,再也不贪玩了.我会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自己.将来努力成为一名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四篇: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重点字词。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教学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细读文章,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思想内涵;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后,谈学习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资料。

2、熟读文章,处理字词。

3、试划分情节结构,找出人物描写的语句。教学用具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是一篇仅三千字左右,但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们的喜爱,原因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最后一课》,来消除心中的疑问。

二、检查预习

(一)题材特点:小说

小说要素

(二)简介作者(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

(三)简介背景(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

(四)字词(课件展示)

哽 赚 踱 捂 惩罚 祈祷 诧异 宛转 郝叟 懊悔 钥匙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诧异”“懊悔”“惩罚”三个词连词成段。

三、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

(一)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最后的教书生涯;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

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之情;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珍视之情;对侵略者的无限痛恨之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指生说课文结构,师生达成共识。

故事情节

问题一: 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四部分?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

上课之中

宣布散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问题二: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读文后详细回答,师生达成共识:气氛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

(三)生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只要情节概括准确,语言简洁无误,教师就给予鼓励。)

(四)生用“这是„„的最后一课”句式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

师: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小弗郎士、全体学生和村里老人们的悲愤及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析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写作技巧。

一、分析人物形象(课件出示问题)

(一)分析小弗郎士

问题一: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问题二:谈一谈你对小弗郎士的认识.(在脑海中再现,可以借助想象)

生思考后回答,师生达成共识: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师:在“最后一课”这特殊的氛围中,小弗郎士开始醒悟了,他感到“万分难过”。他动情了,他心中爱国的火种被点燃了,他觉得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小说正是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人物描写从侧面细致地表现小弗郎士的觉醒过程,表现了悲壮的爱国的主题。

问题三: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1、几次感到老师是“可怜的人”

2、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评价:深受老师感染有了爱国热情理解尊重老师 问题研讨

1、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2、怎样理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出我对被迫学德语的怨恨心情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鸽子是自由的,也暗示了“我”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同时在句子中还暗含有对敌人的讽刺和对敌人暴行的愤慨。

小结:啊,那些坏家伙……

对敌人的憎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眷念

我多么懊悔!

正在觉醒

可怜的人!

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

热爱祖国语言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对敌人的憎恨和讽刺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热爱祖国 问题四: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

小弗郎士本质不坏,受到老师的影响,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 师:回顾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讨论:小弗朗士形象及意义

小弗朗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本文以小弗朗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课时

(二)分析韩麦尔先生

问题一: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问题研讨

1、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心中充满爱国之情(细节描写)

3、如何理解课文十八十九两节

4、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5、“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

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

牢记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就能团结人民,最终打败敌人。

6、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神态、语言、动作

7、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因为,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

8、“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9、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为什么?

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他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先生的心都碎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 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问题三: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 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回顾小结:研读10-29段,勾画描写韩麦尔的语句,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服装

表情

语言

动作 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

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注意场景描写。

小结1: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

1、在课文交代出“最后一课”之前有没有暗示?能找出来吗?

2、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小结2:

3、写作特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以小见大

4、小说主题:

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拓展训练

1、以“下课以后”为题,以第一人称为小弗郎士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文。提示:利用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以上两题,任选其一,课下完成。

总结:

师: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同样的,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的母语走向世界,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课后反思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在对本文的学习中,第一课时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情节结构,谈读后感受,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深入细致地品味和体会小说的语言、人物心理。对初读印象进行深化和具体化。初读是基础,品读是关键。学生谈对母语的认识培养学生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第五篇: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泽林中学

陈绪勇

2009.3.11

第二课时

1.让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我”为什么想别去上学了,有几个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共有两个原因。一是迟到会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批评。一是怕老师检查功课,自己完成得很不好。“况且”,是连词,进一步说明情况。这两个原因,促使小弗郎士想逃学。

提问: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看到的是:天气温暖而晴朗,画眉鸟在宛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在操练,还有镇公所边的广告牌前围满了人。这里揭示的是小弗郎士目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自然景象是那么的优美恬静,对一个顽皮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对社会现象,小弗郎士有的是感到有趣但是不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有的是理解但又令人沮丧(广告牌——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有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提问:小弗郎士多么想在晴朗的蓝天下,宛转的画眉鸟的叫声中,开心地玩儿,可是他说,“我还能管住自己”。课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他能管住自己?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首先,急忙向学校跑去,不再看普鲁士士兵的操练,还有,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也没有停步;再有,听到华希特跟他开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以上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第1自然段,以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小弗郎士是一个稚气、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他闪过逃学的念头。第3自然段,写他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但他没有为之所动,“急忙向学校跑去”。这又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小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逃学的念头。这些也是小弗郎思想感情变化的基本条件。第4至6自然段,写小弗郎士经过镇公所时的心理活动。这里展示的是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这一部分中有两处是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一是小弗郎士心里想,“又出什么事了?”一是小弗郎士意识到华希特的话是开玩笑。这都在文章后面得到了呼应,使得文章浑然成为整体。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严厉,为下文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1)请同学读第7至10自然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

提问:跑到学校后,小弗郎士发现有哪些情况不同往常?

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总”,强调的是一贯性,习以为常了,“偏”显出安静得异乎寻常。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这就是小弗郎士跑到学校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的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通过小弗郎士对教室情景的感受,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这是第一部分的第一层。

(2)请同学读第11至16自然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

提问:韩麦尔先生的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韩麦尔什么样的心情?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第一个“最后”的含义是,韩麦尔先生的教学生涯,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要被迫结束;表达了无比沉痛和愤慨的心情。第二个“最后”的含义是,小弗郎士这些法兰西的儿童,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不能再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今天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将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它深沉,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祖国的语言无比珍视,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的感情。这种爱与恨交织着的复杂、深沉、浓烈的感情,通过两个“最后”,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提问:小弗郎士听到了这样的话,思想上有哪些变化?

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要把“万分难过”、激愤的心情读出来。

请同学们默读第13、14自然段。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

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节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听了如晴天霹雳,震动极大。这“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这严肃、庄重、悲愤的气氛中,小弗郎士埋藏在心底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之所以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与巨大反响。老师的话,使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惋惜—→后悔—→热爱—→依恋。他首先感到万分难过,无限惋惜“再也不能学法语了”;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去溜冰”而悔恨;对祖国语言、祖国历史的强烈的爱,“语法啦、历史啦„„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对老师——韩麦尔先生的深深依恋,“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这都是因爱国主义激情而起的变化。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15、16两自然段。

提问: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兰西人,但却不能教法语,他辛勤工作了四十年,由于普鲁士的入侵,被无辜地赶下讲台,不能再教祖国的语言。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韩麦尔先生身着庄重的礼服来告别讲台,既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也强烈地刺激与调动了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激情。小弗郎士对韩麦尔表示了深切的敬、爱,岂只是对老师的敬爱,里面更包含了共同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是以爱国主义感情为基础的。这是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3)引导学生分析第三层。

① 请同学们默读第17自然段。

教师讲解:当轮到小弗郎士背书时,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声音宏亮、口齿清楚地背下来,可当时,开头几个字他就“弄糊涂了”,他“心里很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这时他想的不再是害怕老师的“训斥”,而是有了一种负疚感,一种羞耻感。

② 请一名同学读第18、19两自然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韩麦尔说的“总要把学习推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明天总是有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到明日的结果是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而且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的权利与自由。这当然是最大不幸,这里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十分沉痛的心情。

提问:第18自然段中有两处使用了单引号,其中一处还在单引号中用了省略号,体会一下引号里的内容和标点符号的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第一处的单引号里的内容是模拟像小弗郎士这样的阿尔萨斯人的想法、说法和做法。第二处的单引号里的内容是模拟普鲁士入侵者的口吻,用来说明、强调上述想法、做法所产生的后果,是遭到入侵者的侮辱,他们还能说出许多类似的话来,韩麦尔先生不愿想下去了,更不愿意说下去了,所以用了省略号,那沉痛的心情,都凝聚在这省略号中。

提问:课文第19自然段又有一处用了省略号,它的作用是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韩麦尔先生责备自己过去也没有尽到责任,说到这里感到十分的内疚与痛心,特别是已经无法补救这些过失的时侯,他就更感到痛苦,一时说不下去了,所以用了省略号。这省略号中包涵了韩麦尔先生的深刻的自责,也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责任感。

提问:小弗郎士不能背出书来,韩麦尔先生的态度与语言表现了什么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贯以严格与严厉著称的老师。现在,当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时,他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真挚、沉痛地总结了以往的教训:

首先,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这是对小弗郎士的教育,也是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

还有,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这是对家长的善意的指责。这两点都体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民族责任感,也体现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种使命感。

最后,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这是对自己的严格的自省与解剖。

这三点是韩麦尔对祖国的深情,对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对后代负责的集中表现。韩麦尔先生的“赤子之心”表现在他的这种态度与语言中。这都深深拨动了小弗郎士和镇上来听课的人心灵上的爱国感情之弦。

③ 请一名同学读第20自然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这是韩麦尔先生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而说出的话,包含着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

提问: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监狱,人失去了自由,任人宰割,敌人占领的阿尔萨斯正是这样,如同监狱。打开监狱大门,指赶走入侵者,让阳光重新照耀在法兰西的大地上。祖国的语言,是联系人们思想的纽带,共同语言,维系了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它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团结起来,赶走入侵者。所以说语言是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语重心长,含义深刻。

提问:小弗郎士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韩麦尔先生真挚、深沉、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小弗郎士,使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珍惜最后一节法语课的行动,专心,积极,因此他认为“挺容易”,“全都懂”。

④ 请同学们默读第21自然段。

提示思考:这一节中有“字帖”“金甲虫”“鸽子”等描写,体会一下这些描写的表现力量。

教师讲解:韩麦尔先生有意地把字帖上全部写上了法兰西、阿尔萨斯,意思是阿尔萨斯永远属于法兰西,绝不属于普鲁士;这些字帖成了飘扬在孩子们心上的国旗。因此习字时也就格外地专心,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是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很容易使人“分神”的金甲虫来“光顾”,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多么专心致志!还有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产生的联想,是表现了一个儿童对入侵者的仇恨与讽刺。

⑤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22自然段。

教师讲解:这一段主要写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和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

韩麦尔先生的神态,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好像要把小教室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神态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浓浓的情。

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对韩麦尔先生这种心境的理解与同情。四十年来,这里有他的家园、校园,这里有他从事的而且津津乐道的事业,这里有他熟悉的被他装扮的环境。现在,他必须和它们分别,只因为普鲁士的入侵!他要永远离开这地方了!他是被迫的,是忍痛离开的。他的处境小弗郎士充分理解,使人感受到小弗郎士经过了这“最后一课”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懂事了。

⑥ 让学生默读第23自然段。

提问:第23自然段写出了什么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韩麦尔先生站好最后一班岗,上完了应上的法语课和历史课。还写了郝叟老头念法语的情景。特别是写了听到郝叟老头的既发抖又古怪的声音时,小弗郎士感到又想笑又难过。他想笑的是“声音的古怪”,但是只是“想”而没有笑出来;他感到难过的是郝叟“声音都发抖了”。正是这“发抖”和“难过”,是孩子和老人们在爱国这一基点上的共鸣。也可以看出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成长。

这就是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三层,写韩麦尔老师与学生们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这一部分写出了阿尔萨斯被普鲁士占领后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深刻地展示了形式上的法语课实际上已成为一节生动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而且是一节极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促进了小弗郎士这些法兰西明天希望的变化成长,让他们的心头都飘扬着法兰西的国旗;它还促进了郝叟老头——阿尔萨斯人的觉醒。

下载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后一课成考语文作文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后一课

    七年级《最后一课》 文段一:1-5自然段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部分的内容。 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 2、找出本部分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天气那么暖和„„正在操练......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仙游县教育局杜金育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重点字词。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4.领会......

    最后一课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5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感受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充分理解文章表现重大主题的途径和方法......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内容,概述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分析小弗郎士的形象,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爱国情感 。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教学案例 沙城实验中学沈长亮 一、引言与背景 《最后一课》是一篇经典作品。文中表现的爱国之情和亡国之痛,是同类小说中最有深度和厚度的。以往教学,每次总有不......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课文解读】 本文是篇外国短篇小说,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作者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

    最后一课(汇编)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授课:颜维奇 时间:2010年9月19日 地点:通扬校区八年级1班教室 【课文解读】 本文是篇外国短篇小说,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最后一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