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530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强化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铆钉()香蒲()迁徙()纠正()缄默()雾霭()滑稽()繁衍()啮齿()媲美()2.改正下列错别字。
喜行于色
荒凉箫瑟
苍皇逃窜
难以致信 狼籍斑斑
金碧辉煌
前扑后继
莫钟一是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
(1)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2)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4)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4.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
(2)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3)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到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4)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5.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6.仿写句子。
(1)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郊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
(2)花的美,不仅美在艳丽的色彩、妖娆的姿态,更美在它装点着大地、点缀着生活;山的美,_________;人的美,_________。
二、课内精典语段阅读
(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深邃()
混淆()
胜任()
相形见绌()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3.品味文中加粗字蕴含的感情色彩,并写出其作用。4.文段写人体细胞协作工作的精巧细致,有何用意? 5.概括总结本段段意。
(二)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 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 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1.文章第一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2.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什么关系?哪些词语突出了这些关系? 3.数据的引用有何作用?
4.画线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概述本段段意。
三、课外迁移拓展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
1986年的夏天,我父亲的一个同学携妻带子前来拜访,他看上去比我父亲要年轻许多,有蓬勃的络腮胡子,讲非常标准的普通话。据说,他来自一个被我们叫做“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美国,是过来接他父亲一同赴美的,顺便,来看看旧日的同窗。
于是,那个夏天,从7月到8月,我一直在和一个叫王鸿儒的人玩耍,这个名字非常让我恼火,因为每当我们相互把对方的名字写在地上并狠狠踩两脚以示不屑的时候,我总是要慢许多。这个在另一个国度长大的黄皮肤的孩子,经常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比如:去街上拾废纸箱子拖到垃圾回收站卖掉,然后买更多的冰棍和糖果吃;或者,召集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学校门口挥舞写了字的小旗子,以抗议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太多。那天,他无意中问我:“从容,你以后打算做什么?”
“以后?当科学家呗!老师都这么说,当科学家最厉害了,可是成为科学家要学好多东西,好累呀,我真不想学,可是又没办法。对了,你呢?” “我想,嗯,我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道,“我想做一个调酒师。” 调酒师?调酒师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后来,父亲叫我们回去吃晚饭;再后来,我一直没机会再问他调酒师是做什么的。他们全家在8月中旬离开,调酒师成了留在我心中的一个谜。直到初中时遇到一个北大毕业分配回本地来的英语教师,他说:“调酒师就是在喝酒的地方为客人调出各种好喝又好看的酒水的人。”
我不禁为我的理想感到自豪,科学家是为全社会服务的,而调酒师,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职业罢了,除了成天把一些酒调配到一起,还能做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如果这就是调酒师,他为什么还要上学呢?像语文、数学这样的东西,和调酒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呀!1989年,我刚刚升初二,一个普通的夜晚,父亲接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是他的同学托他处理一些旧事的,说完,父亲把话筒递给了我:“你和王鸿儒聊聊吧!你们也好久没见了。”王鸿儒?是那个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男生吗?那个胸无大志的家伙? 于是,关于调酒师的理想又让我想起来了。我嘲笑般地提起了他的理想:“你何以要继续念书呀?不就是洋调酒师吗?”谁料他却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yùn,又怎么能调出独特的味道、颇色和层次,又哪来那么多新鲜的想法和创意?” 我的心一震,他因变声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电话线的那一端传来,在黑夜里是如此的清晰而完整。
从此我开始认真学习,因为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我要念重点高中,念名牌大学,念硕士,念博士,念博士后,做科学家,拿诺贝尔奖„„
1994年,我顺利地进入大学,已经不再想做科学家。在父母的指导下,我选择了国际金融专业。这时候有很多人开始出国:已经出去的则寄回大沓精美的照片,漂亮的房子和车子,不敢想像的高薪;准备出去的则天天守着英文书和美国地图,作画饼充饥之用。我自然也不例外。并且一下子就想到了王鸿儒,那个未来的调酒师。可是,我只知道他曾经居住在北卡罗来纳州。我开始使用互联网这种东西的时候,在学校为数不多的几台586上拼命搜寻,竟真的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网站上找到了他的E-mail地址。于是,我们终于再一次联系上了,距离上一次的交谈,已经整整8年。
他学的是历史,美国史和世界史,他知道的中国历史事件比我还多,着实令我惭愧,虽然我的历史会考得了A,可是,我一点都记不起来了。我不知道历史能给我带来什么,是优厚的薪酬,还是锦绣的前程?
我不再嘲笑他调酒师的梦想,因为我已经知道:嘲笑别人的理想是不礼貌的。可是,我依然看不到做一个调酒师有何好处,他自己也从不提及;他关心的仿佛只是调酒的乐趣,只是如何想方设法调出一种特别的味道以及颜色。
1997年的秋天,我参加了TOEFL考试,接下来的那个春节,我把自己整整关了一个月,做无数的练习题,背成千上万的生僻的单词,然后参加了GRE考试。因为繁忙,我几乎没有时间给王鸿儒回信,他很理解地继续给我写长长的电子信,和我大谈学校的趣闻,还有关酒的各种传说,他的笔调是那样地快乐和轻松,成了我备考期间最好的安慰剂。
考试成绩下来,比我想像的还要好,打电话告诉他,他的同学却说是他们班的棒球队队长,已经打进半决赛了,正在赛场上练习呢!放下电话,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玩过了。小学六年级,我曾经得过学锐校的乒乓球赛冠军,奖品是一对“红双喜”的乒乓球拍。可是,现在的我,恐怕连拍都不知怎样握了。
我给他写信,问他是否能帮我联系学校,他一口答应下来,顺便问我打算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然后才能替我选择合适的学校和导师。我却茫然了,进入大学以来,我除了想学好英语好出国之外,什么也不知道。我要学的,到底是什么呢?
王鸿儒依旧是那么快乐,说没关系,等我想好了再说也不迟,任何时候他都会帮我的。可是,还没等我想好,就在1998年我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收到了他同学发来的E-mail,王鸿儒,这个我只见过一面的朋友,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丧生了。据说,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他自己写的调酒心得,其中至少有十种以上是从未有人尝试过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突然恐惧起来: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王鸿儒有过一个理想,因为他喜欢,所以他决定去做。如果有一天,我也这样不声不响地消失了,那我会留下什么?我曾经做了些什么?我也有过一个理想,或者说,一些理想,从科学家到出国,但我从来不知自己做过什么,为什么要去做„„那时候,已经有一些学校给我寄来了课程介绍和报名表格,可是我一份都没有填,因为,我仍旧不知道我去美国做什么呢。现在的我,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打一份薪水尚可的工,业余时候我在一家小小的乒乓球馆当陪练,因为英文好的yuán故,我和一些常来这里的外国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明年下半年我就可以自己开一个乒乓球馆了,他们都将是这个球馆的股东。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因为,在那个jú黄色的小球飞起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理想在哪里,我的快乐在哪里。
1.根据拼音填汉字。
底yùn()
yuán()故
jú()黄色 2.初识王鸿儒,他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用原文回答。3.促使我开始认真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4.“虽然我的历史会考得了A,可是,我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说明了什么?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画“
”一段运用了哪种写法,有何作用? 7.王鸿儒带给我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8.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9.请写出画饼充饥的同义词。
10.你有理想吗?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吗?谈谈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四、写作
收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思想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 收获要靠辛勤的劳动,收获要靠神奇的智慧,收获要靠朋友的支持„„
请以“收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参考答案
一、1.máo pú xī
jiū jiǎn ǎi jī yǎn 2.行→形
箫→萧
苍→仓
致→置
籍→藉
→碧
扑→仆
钟→衷3.(1)设问(2)拟人(3)对比(4)比喻(5)比喻、排比(6)通感4.(1)赞叹(2)惋惜、痛心(3)欢欣、喜悦(4)讽刺、挖苦5. C 6.略
二、(一)1.suì
xiáo shēng chù
2.第一句。3.赞叹、崇敬,突出大自然 的神奇无比。4.以人体为例,细致描述人体的精巧、复杂和细致,生动具体又有力地体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智慧。5.对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的赞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人类智慧目前远不能达到的。
(二)1.排比、比喻。既形象、具体地体现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焦虑。2.塔里木河是罗布泊的源头。“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地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3.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4.深深的痛心、惋惜、遗憾之情。5.具体描述塔里木河缩减与罗布泊消失的过程。
三、1.蕴缘橘2.“去街上拾废纸箱子„„以抗议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太多。”3.王鸿儒对理想的执著追求。4.为了考试而学习,使“我”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5.王鸿儒追求的是实现理想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获得名利上的好处。6.对比。表现了两种人生态度的不同。7.我终于明确了自己真正的理想。8.追求理想,是为了享受人生的乐趣。9.望梅止渴。10.略
四、略文 章来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2014)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rǔwēifēngǎixiǎojiāqín()()()()gānjúpéibúshìgūijǔdàozéi()()()()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zhî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聊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
宁可„„也不„„如果„„就„„
1.()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A.假设B.排放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B.竟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B.如同,好像C.你
六、判断题
1.剧本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七、仿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为拟人句)
3.大王怎么能说齐国人没有人呢?(改为双重否定句))
八、选词填空。
(一)满腔热枕冷嘲热讽理屈词穷语重心长据理力争
1、面对卖假货的店主,我们(),他(),把这些劣质产品收起来了。
2、老师()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不能(),而应该()地帮助他。”
(二)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今天早上,气温()降了下来。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哇,一位中年人()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而生。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三)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郊外钓鱼,结果一条也没钓着,这真是()
呀!(填上歇后语)
九、照样子,写词语。(9分)
1、描写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
2、描写人物心理的:愁眉苦脸、()、()、()
3、反映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
十、阅读积累与
(一)《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文中()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笑眯眯—()嘲笑—()神情自若—()
(2)文中第一个“水土”是指(),第二个“水土”是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二)()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得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是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处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办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的?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请用“”在文中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6.我会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附加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修辞方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3、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4、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5、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6、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7、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十一、习作(30分)
写一份发言稿: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了,你打算竞选班长,请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内容
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字数在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侮辱威风矮小家禽柑橘赔不是规矩盗贼
二、1.yìng2.ū3.hōng
三、B
四、1.„„也„„2.可„„也不„„3.使„„也„„
五、1.2.3.六、1、√
2、×
3、√
4、×
七、1.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
2.阳落山了,悄悄地把自己隐藏在地平线的下面。
八、1.天连碧水水连天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3。楼外青山云飞天外树边红雨
九、参考答案:我会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先去老师那里履行请假手续,向老师说明情况,征得老师的同意。”(或者类似的做法即可)
十、阅读一:
1、Q口
2、招待得意洋洋
3、得意洋洋笑嘻嘻取笑面不改色
4、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难道不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吗?(注意反问词和标点符号的变化)
5、晏子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出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6、楚王与晏子的几次较量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7、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进行还击,是一个才智和胆识过人的人才。
阅读二
1、聪明的徐文长(能够紧扣短文中心即可)
2、既„„又„„
3、提着两桶水过又窄又软的竹桥;巧取竹竿顶上的礼物。
4、第三段: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第六段第2句话: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5、机智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6、(围绕中心词句即可)徐文长机智地解决了伯父给他的两个难题,获得了礼物。
7、学生据实回答,教师根据答案的可行性和创意性进行评价。
(三)、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kǒng bù
xīng wàng
āi sī
mō guǐ()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chén shè
shū
jí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既()迷()须()辨()映()即()谜()需()辩()应()竟()费()厉()竞()废()历()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迅速←→()凶恶←→()拥护←→()沉寂←→()新鲜←→()复杂←→()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中。(3分)
①领:①接受,取得 ②带,引 ③领子 ④了解,明白 ⑤所有的,管辖的 领 ②差:①公事,职务 ②不好,不够标准 ③错误 ④不同之点 ⑤不相同,不相合⑥缺,欠
差
五、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6分)
既……又…… 不仅……还……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①北京()是一个政治中心,()是一个文化中心。
②()没有教师的辛勤培养,()没有我们今天卓越的成就。③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④()时间很紧迫,()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任务。
⑤()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
别人批评指出。
六、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七、句子练习。(14分)
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改成转述句: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改写成反问句:(2)改写成感叹句: ③我整理好记录稿,送给总理审阅。
(1)改写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爷爷在阳台上练功。
改成夸张句: ⑤难道我们不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十五的月亮挂在天空。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王若飞在狱中锻炼的方法很多。日光浴是他常用的办法。他利用放风时间,到院子
里晒太阳。他开玩笑地对难友们说:“晒一次太阳,等于吃一两鱼肝油。大家都来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晒吧!”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⑨我们有缺点。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保证供给。但是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看守员。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7分)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①“我们”有缺点,之所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为了强调接受别人的批评的诚心和改正缺点的决心,文中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组关联词语。
③举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意见这一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这句话。
④加点的三个字“你”,换成“他”,句意________。(完全不同、基本相同、完全相同)
⑤你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写一下你的感受。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监狱里的锻炼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31年深秋,他在包头不幸被捕。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无所畏惧,坚贞不屈。|| 在狱中 王若飞同志不但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且还坚持锻炼身体 他说敌人越是要摧残我们的身体 我们越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要想方设法锻炼身体
他偷偷帮王若飞买了几个大碗。王若飞每天用它盛(shèng chéng)些冷水,用毛
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王若飞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转动、摇头等动作,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 署),他每天都坚持锻炼。||
有一次,难友们问王若飞:“你为什么这样坚持锻炼啊?”王若飞笑着说:“这很简单。有了健(状 壮)的身体,才能更(gèng gèn)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才能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真理。”他的话使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大家都被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鼓舞,也同他一起在狱中坚持锻炼。|| ①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②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和读音。
③本文已用“||”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段意。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若飞在狱中的锻炼方法有哪几种? ⑤王若飞在狱中为什么要坚持锻炼身体?
⑥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些什么感悟呢?请写上一两句吧!
十、习作。(30分)
鲜红的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每当国旗升起时,你一定浮想联翩吧!请以《当国旗升起时》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二、略
三、缓慢 慈祥 反对 沸腾 陈旧 简单
四、① ②④① ② ①⑥③
五、①不仅 还 ②如果 就 ③既 又 ④虽然 但是 ⑤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六、略
七、①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他要指给秦王看。②(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们真感到舒服啊!③(1)我把记录稿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2)记录稿被我整理好,送给总理审阅。④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练功。
⑤我们应该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⑥十月的月亮像个圆盘挂在天空。
⑦张思德同志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要吗? 张思德同志的死真是比泰山还要重啊!⑧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八、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不管……都…… 只要……就 ③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④完全相同
九、①。。②shèng 署 状 gèn
③一段:王若飞是共产党员,他被捕后,坚贞不屈。二段:王若飞在狱中坚持锻炼身体。三段:王若飞为什么要锻炼身体。④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
⑤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才能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真
理。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xī)蝉则千转不穷(zhuǎn)B、沿溯阻绝(shuò)飞漱其间(shù)
C、水皆缥碧(piǎo)互相轩邈(mǎo)D、素湍绿潭(tuān)绝(yǎn)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2、对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良多趣味(良:甚,很。)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这里指置身其中。)虽乘奔御风(奔:飞奔。)C、仍怜故乡水(怜:喜爱。)空谷传响(响:回声。)D、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急湍甚箭(甚箭:比箭还快。)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3、选出对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4、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三峡》——北魏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 C、吴均——《与朱元思书》——宋代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二、默写
5、古诗文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3)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后看到的壮阔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6)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三、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7、请你参加以“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2)【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3)【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4)【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请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①________。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他年此地重相逢,②________。——同学改写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五、诗歌鉴赏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________ ②人物略不相睹________ ③溯迎而上________ ④而僦赁看幕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C、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解释划线的实词。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 ③二人对酌________ ④越钱塘,绝长江________(2)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③夕舂:夕阳。(1)下列划线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皆被绮绣 D、人恒过然后能改(2)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3)请品析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4)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七、命题作文
12、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五篇:人教九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集
一、知识积累(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惘然(wǎng)嗤笑(chī)阴晦(huì)B.恣睢(zìsuī)胆怯(qiè)给予(jǐ)
C.狗吠(feī)戳穿(cuó)妒忌(dùjī)D.诧异(chà)过瘾(yǐn)拮据(jié)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鄙夷隔膜撅断朦胧B.恣睢跌落皱痕煞白
C.阔绰瑟索栈桥萧索D.一缕阔悼打拱嚼着
3.下列词语中解释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
A.大事渲染(作)相时而动(看、观察)
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缄默(封口)
C.莫名其妙(没有人)与日俱增(一起)
D.弄性尚气(注重)动辄(就)
4.下列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神态描写)
B.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心理描写)
C.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动
作捕写)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放乡》――《徘徨》B.曹文轩——《孤独之旅》一一《草房子》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一《羊脂球》D.黄蓓佳一一《心声》——《儿童时代》
6.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闫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7.下面短语在结构和意义方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项是()。
①教育杂志②学习文件③进口商品④我要炒菜⑤实现理想
A.①⑤B.①②C.②③D.③④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17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文中的“他”是指;“我”是指。(1分)
A.小说中的人物形象B.作者鲁迅C.小说情节的串讲人
2.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8分)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2)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3)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4)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3.选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的形象?这些肖像描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4.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5.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分)
(二)(10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2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2.在给于勒十个铜子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4分)
3.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4分)
(三)99分的苦恼(22分)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甲)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乙)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1分)
A.“暴风骤雨”的“骤”,注音:;B.“一瘫”的“瘫”,注音:
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2分)
A.“坎坷”:;B.“顿悟”:。
3.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各部分内容的话语,分别填人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字母)。(3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B.父母对女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D.99分所引起的**。
起因发展高潮结果
()()()()
4.文中开头画横线句子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3分)
5.文中(甲)(乙)两处的横线上,分别填人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2分)
A.于是就有(甲)(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B.老远就喊着(乙)(走冲迈)进门来了。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继而是,接下来有一个很能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3分)
7.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来简要回答。(6分)
孩子苦恼的是:
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8.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未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三、表达交流(30分)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一、1.C2.D3.B4.D5.A6.C7.A
二、(一)1.中年闰土A
2.(1)说明中年闰土饱经忧患。(2)生活艰辛。(3)生活贫寒。(4)用比喻修辞写出劳动艰辛。
3.从身材、脸色、眼睛、衣着、手五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形象。肖像描写是要表现闰土生活困苦,劳动艰辛。
4.采用对比的写法。写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判若两人,在痛苦生活的煎熬下,中年闰土饱经忧患,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
5.文中说这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这只是表层原因。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二)1.B
2.这一细节写出“我”的单纯、善良、富有同情心;而母亲则是尖刻、势利的。3.略
(三三)1.A.zh6uB.tan,2.A.比喻人生道路坑坑洼洼,不得志B.忽然领悟
3.BADC
4.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
5.(甲):引发(乙):冲
6.高兴失望瘫
7.孩子:不被妈妈理解,总受指责她妈:女儿不争气,达不到自己要求“我”:女儿受委屈,自己左右为难
8.A(从表面上看,全家都笑了。但实际上矛盾并未彻底解决,随着时间推移,矛盾有新的发展,像“99”分的苦恼还会出现的。)
三、略
一、常见错别字举例(20×1)
1、白壁微瑕()
2、卑躬曲膝()
3、互相推委()
4、关怀倍至()
5、如法泡制()
6、英雄倍出()
7、隹宾满堂()
8、巧装打扮()
9、一张一驰()
10、病入高盲()
11、黄梁美梦()
12、好高骛远()
13、迫不急待()
14、陈词烂调()
15、趁心如意()
16、语无论次()
17、相形见拙()
18、直接了当()
19、毛骨耸然()20、名列前矛()
二.选择(2×2)
1、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2)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
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
子。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
成丘墟。
A.烘托寂静进入摧毁
B.映衬平静进入毁坏
C.烘托平静扑入摧毁
D.映衬寂静扑入毁坏
2、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家的是()(2)
<1>《背影》<2>《孔乙己》<3>《白杨礼赞》
<4>《故乡》<5>《荔枝蜜》<6>《藤野先生》
A、<1><3><6>B、<1><3><5>C、<2><4><5>D、<2><4><6>
维度B(2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22)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个选择恰当的词。
答:___________(2)
2、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3、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2×3)
答:谜:
底: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2)
5、根据语境,解释第⒀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2)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2×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12)
阅读《月是故乡明》,完成下面的习题。(12)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2)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40)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根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笑狐狸:饿疲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个题目。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题目
第三单元测试(100)
维度A(66)
一、常见错别字举例(20×1)
1、璧;
2、屈;
3、诿;
4、备;
5、炮;
6、辈;
7、嘉;
8、乔;
9、弛;
10、膏;
11、粱;
12、务;
13、及;
14、滥;
15、心;
16、伦;
17、绌;
18、截;
19、悚;20、茅
二、选择(2×2)
1、C;
2、D
三、作文(40)
略
维度B(22)
1、庆幸(2)
2、比喻的是雪亮的刀,这些刀在梨树上跳跃飞舞的姿态;用高难度的芭蕾舞演员来形容刀,其实是说梨农们砍梨树时非常讲究技术和技巧,就像芭蕾舞演员们高超的舞技一样。(2)
3、谜:初春砍果树的新枝;底:集中养料开花结果(2×3)
4、我被深深地震撼了:(2)
5、形容词用做了动词,主要是说养料都集中供给了最后的开花和结果,酝酿出世间最芬芳香甜的果实,宛如一壶好酒般醇香动人。(2)
6、一刀砍下去,是把树枝砍下去了,树会痛,可是只有把过多的不必要的树枝砍下去,有限的养料才能够更好更集中地供给精华的枝干,让它们更好地发展,所以刀之伤中蕴含中对树枝未来生长的最良好的祝愿和希望,在这伤里充满了爱,伤中也是爱。(2×2)
7、刀爱(2)
维度C(12)
阅读《月是故乡明》,完成下面的习题。(12分)
1、数星星、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答出4件事即可)(2)
2、(1)对比;(1)(2)突出思乡之情(2)
3、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2)
4、心得内容(3);语言表达(2)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6分,选择题每个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阴晦()装弶()愕然()嗤笑()瑟索()
恣睢()拮据()栈桥()发窘()抽噎()
2、下列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旁鹜不言而喻B.妖娆味同嚼辣C.斟酌面面相觑D.诘难无与纶比
3、下列解词中错误的一组是()
A.既然:这里是已经的意思。心绪:心情。如许:这么些。鄙夷:看不起。
B.苏生:苏醒、重现。嗤笑:讽刺。髀:大腿。打拱:作揖。
C.恣睢:放纵、凶暴。偶然: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素:向来。
D.无端:无缘无故。萧条:荒凉、冷落的意思。愕然:吃惊的样子。阴晦:阴沉、昏暗。
4、选出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A?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宾语)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主语)
?C?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状语)
?D?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补语)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默写(6选5)(5分)
1今夜偏知春色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3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5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
7、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依旧遗憾;,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二、阅读答题:(44分)
(一)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级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响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广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包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2分)
1.本段写于勒,“我”,“父亲”和“母亲”,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①写于勒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2写“我”主要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③写“父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④写“母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2.“我”默念的三句话,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一句属小说中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
A.渲染了一种悲哀。阴冷的气氛。B.衬托了“我们”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愉快。
C.衬托了菲利普全家沮丧的心情。D.衬托了菲利普夫妇沮丧、阴暗的心情。
4.“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的几个人物中谁是中心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10分)
6、这是“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答:
7、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8、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
(三)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____,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太空上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了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长城并不会因为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科学观念。
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12分)
10、为“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4分)
依据一:___。
依据二:__。
据三:__。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和__,说明了。
12、“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加点字“据说”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答:。
13、下面说法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并不会使长城变得不伟大。
B.“太空中能看到长城”之说是谬误,宣传这种谬误会对人们的科学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C.人们对于“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错误传言深信不疑,可见在科学上不能有爱国精神。
D.对于“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的问题,杨利伟作出了否定回答,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14、请为本文第二段中的空缺处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
A.普通人B.仅凭肉眼C.不管如何
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__
(四)①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和人民。“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④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⑤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⑥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地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⑧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工作,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作为学生,就应_____。⑨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10分)
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文章第①段横线上可填写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⑤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8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文章第⑧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
作为农民,就应_____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_;
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_____;作为学生,就应_____。
三、作文(任选一题)(3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九(上)3答案:
一、1、(略)
2、C3、C4、B5、D6(略)
7、如,没见过大漠的广袤,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内容合理,语言通顺。
二、阅读
(一)1、①外貌②心理③动作④语言、神态
2、反复表现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
3、环境描写D4、是小说的结局,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突出主题。
5、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妇。
(二)、6、惘然、气闷、悲哀、希望。
7、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8、自由平等幸福
9、(言之有理,各抒己见)
(三)10文中说“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
依据一: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_
依据二: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__
依据三:长城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_
11、_作比较_和__列数字,说明了在太空中是不可能看到长城的。
12、“据说”不能删,它表明不是亲历,不是确切的。如果去掉则变为真实的,无可否认了。
13、C14、B“仅凭肉眼”对“看”的含义作了明确的限制,避免了歧义。
(四)15.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诗句能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
17.道理论证(理论论证)举例论证(顺序不限)
18.评分标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事例典型、真实,能体现“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可。
19.评分标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生所填内容符合人物的身份和职责,有积极意义即可
三、作文(略)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6分,选择题每个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阴晦()装弶()愕然()嗤笑()瑟索()
恣睢()拮据()栈桥()发窘()抽噎()
2、下列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旁鹜不言而喻B.妖娆味同嚼辣C.斟酌面面相觑D.诘难无与纶比
3、下列解词中错误的一组是()
A.既然:这里是已经的意思。心绪:心情。如许:这么些。鄙夷:看不起。
B.苏生:苏醒、重现。嗤笑:讽刺。髀:大腿。打拱:作揖。
C.恣睢:放纵、凶暴。偶然: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素:向来。
D.无端:无缘无故。萧条:荒凉、冷落的意思。愕然:吃惊的样子。阴晦:阴沉、昏暗。
4、选出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A?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宾语)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主语)
?C?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状语)
?D?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补语)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默写(6选5)(5分)
1今夜偏知春色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3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5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
7、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依旧遗憾;,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二、阅读答题:(44分)
(一)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级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响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广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包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2分)
1.本段写于勒,“我”,“父亲”和“母亲”,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①写于勒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2写“我”主要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③写“父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④写“母亲”用__________描写手法。
2.“我”默念的三句话,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一句属小说中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
A.渲染了一种悲哀。阴冷的气氛。B.衬托了“我们”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愉快。
C.衬托了菲利普全家沮丧的心情。D.衬托了菲利普夫妇沮丧、阴暗的心情。
4.“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的几个人物中谁是中心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10分)
6、这是“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答:
7、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8、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
(三)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____,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太空上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了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长城并不会因为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科学观念。
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12分)
10、为“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4分)
依据一:___。
依据二:__。
据三:__。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和__,说明了。
12、“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加点字“据说”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答:。
13、下面说法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并不会使长城变得不伟大。
B.“太空中能看到长城”之说是谬误,宣传这种谬误会对人们的科学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C.人们对于“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错误传言深信不疑,可见在科学上不能有爱国精神。
D.对于“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的问题,杨利伟作出了否定回答,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14、请为本文第二段中的空缺处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
A.普通人B.仅凭肉眼C.不管如何
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__
(四)①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和人民。“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④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⑤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⑥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地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⑧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工作,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作为学生,就应_____。⑨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10分)
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文章第①段横线上可填写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⑤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8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文章第⑧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
作为农民,就应_____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_;
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_____;作为学生,就应_____。
三、作文(任选一题)(3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九(上)3答案:
一、1、(略)
2、C3、C4、B5、D6(略)
7、如,没见过大漠的广袤,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内容合理,语言通顺。
二、阅读
(一)1、①外貌②心理③动作④语言、神态
2、反复表现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
3、环境描写D4、是小说的结局,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突出主题。
5、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妇。
(二)、6、惘然、气闷、悲哀、希望。
7、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8、自由平等幸福
9、(言之有理,各抒己见)
(三)10文中说“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
依据一: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_
依据二: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__
依据三:长城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_
11、_作比较_和__列数字,说明了在太空中是不可能看到长城的。
12、“据说”不能删,它表明不是亲历,不是确切的。如果去掉则变为真实的,无可否认了。
13、C14、B“仅凭肉眼”对“看”的含义作了明确的限制,避免了歧义。
(四)15.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诗句能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
17.道理论证(理论论证)举例论证(顺序不限)
18.评分标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事例典型、真实,能体现“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可。
19.评分标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生所填内容符合人物的身份和职责,有积极意义即可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