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柴静《看见》有感
读柴静《看见》有感
我真的'看见'了吗?
——读柴静《看见》有感
樊振栋
同龄人中自己算是个爱读书的人,常常会有小伙伴问我最近有什么书推荐的。有一本书我推荐了快两年了,那便是柴静的《看见》。
有个说法我很认同:读书是世界最好的>投资,因为你仅需花几十块钱,却可以把一个人穷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经历、见识以及研究成果所写成的书给买回来慢慢翻阅,把其中的养分汲取过去。谈及见多识广,想必没有比跟着一名记者去认识这个世界更直接的了,更不要说是一名有良心的记者。《看见》便是如此,这本书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本书可以看做是柴静成长的记录,也可以看做是中国这些年来在法律法规、民生、医疗、教育等方面所走的坎坷道路,其中充满了各种矛盾,交错复杂,你想牵一条线索,发现居然带起了一大串,各种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棉线球一样,彷佛找不到根源在哪里,想要一次性解决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书中所说的'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些事实和因果中不断的汲取经验教训,不让很多悲剧重复的不断的发生。
柴静其人如其名,很瘦,采访现场夹杂在一堆大男人中像是根火柴棍似的;她总是很安静的站在那里,用大大的眼睛认真的看着你,倾听着被访者的心声,她温柔似水,文字却铿锵有力。《看见》将十年间经历大事小闻以文字的形式码了出来。从03年非典、05年四川地震、到药家鑫案件,每一个事情看起来我们都很熟悉,却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不一样的结果。她说:想要'看见',就要从愚昧中睁开眼来。于是,柴静以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数十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她极其睿智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用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我们熟悉的事件背后我们陌生的一面。
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了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深的镶嵌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做一个骄傲的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她说:《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非典中那些不怕死的新闻工作人,那些站在非典前线的医护人员,却连隔离服都没有,那位每天进出非典'天井'的护士流着泪说:'我每天都要去,连口罩都要不到,只能用大锅蒸了再让大家用……这是我的错还是谁的错',这是什么样的无奈啊,拿生命游走在死亡的边缘。
双城记中,五名小孩,同一周内,先后服毒自杀。家长老师,都无法让孩子讲真话,甚至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那个善解人意的苗苗的弟弟,就只对姐姐说话,不跟大人讲话。而报道背后的>故事,柴静写出来,我呆住了——原因竟是因为孩子们懵懂的感情纠葛。她没有报道出真相是因为会让观众不舒服和不理解,大人们肯定会认为'才十二三岁怎么就这样'……虽然大家十二三岁的时候,或许也是如此。原来,最大的迷,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啊,我们都经历过的年纪,却以长大了的身份,慢慢的淡忘了。'知道不是感受',这简短的话,却有多重的份量。
她敢于揭露真相,对生命的怜悯,让人敬畏。戒毒所被举报后又换成精神病院,领导却没换--这个恶棍居然将吸毒女人卖去卖淫。她采访了一个超期羁押长达28年的人,因为文化大革命期时捡了一张蒋介石的宣传单入狱,关押时没有判决,没有罪名,没有期限。一代一代的所长以没空理为理由,将他关押在一个2米长1.5米宽的牢房内……
这些让人或惊讶或震撼的事实真相,及她和同事为这些真相的付出,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坚毅勇敢勤奋,善良有主见的女子,她的不屈不挠,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当事人的交谈,以及无时不在对内心的或挣扎或自省,都无不让我敬佩。
柴静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疼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感谢有这些勇士,总在做一些事情,让人们继续对明天有信心。'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有着这些'点灯人'的陪伴,肯定会无形中影响着像你我这样心存善与正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做的决定。
这个时代,我们接触到的各种新闻太多太杂,悲剧看多了反而心就冷了,闹剧见多了也就不太凑热闹了,彷佛人间疾苦似乎早已与我们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我们对这个社会见怪不怪,没有了信心,同时也没有了责任,只要自己的生活每天正常进行着就万事大吉了。好像已经很少停下来,安静的思考些什么了。这本书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我无数次的咋舌,对于自己熟悉的事件背后陌生但却真实的真相,看到那些真实的黑幕,悲剧,从刚刚开始的愤怒、悲伤,到痛苦之后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不该上演的剧情,究竟是谁的错,我们该怎么办?尽管可能一时解决不了,但思考的过程,头脑是冷静的,心是温热的。我们活在相同的世界,但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看完之后你一定会问自己,这个我们熟知的世界究竟什么才是真相?一本书看完如果还能让你想到有问题没能想清楚,那么至少这本书是让你开始思考,让你开始试着探寻真相,让你试着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学着为这个社会的未来而呐喊,那么这就是值得的。《看见》,我看见了很多以前所未能见到的,带给我了很多思考。看完这本书,至少你以后会多问问自己,'我真的‘看见’了吗?'也许,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文:樊振栋
第二篇:读柴静《看见》有感
读柴静的《看见》有感
前两周上公选课,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看见》,作者是一个记者,她叫柴静。在下课后,我毅然决然的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在此之前,我对柴静并不了解,也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就算是阅读了此书,对她的了解应该也不足够。所以“我见”,只能是很皮毛,很外观的“见”。
柴静的幸或许在于她10年的沉淀,获取了很多好的故事。人生温厚增长,酸甜苦辣都是光荣岁月。10年,期间不短,这本书中的故事也只是片段,她尽量站在客观的视角,不带感情呈现真相,生怕真想会流于眼泪之间。记者是不易的,要有独特的视角,还要宽容,对横眉冷对的她来说是不易的。所以她也在不断地认识着自己的缺点,接受着各种纠正与反纠正,从文中也能看出,刚做记者的时候,她明显横冲直闯,就差头破血流,委屈也是大大的有,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内心的强大带来柔,平淡朴实了许多。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第三篇:读柴静《看见》有感
面对生活,我们要学会释然
——读《看见》有感
综合科谢旺
我是个平时不怎么爱看新闻的人,因此,对柴静这位大记者竟然一点儿都不了解,直到最近看了她著的一本名为《看见》的书后,我才对这位中央台大记着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从书中学习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柴静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她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看见》这本书用坦诚的语言陈述了柴静十年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一件件我们了解,但又不熟悉的事实,尖锐地剖析了现实的社会现象。柴静经常深入采访第一线,用“出生入死”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一件件事件的真相,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我常常被书中的情节所同化,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我就像是被作者带进了她所描述的场景中,真实地感受着作者真实的情感,体会着事件的本质,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在感受作者真实的情感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
正视和解决生活的矛盾和“痛苦”,体会到了如何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正如柴静的导师对柴静的教诲一样:“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痛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不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就拿我个人而言,虽然我现在还在为还房贷而发愁,也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努力,但是只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境遇,把这种所谓艰难的生活经历看成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种财富,才不会感到生活的痛苦,就不会在人生这片海洋中失去方向。正如白岩松对柴静所说:“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或许当自己拥有现在希望拥有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后,回想当初追求理想的过程的时候,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这就是我看待生活一种释然的态度吧。
《看见》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也不止是与人沟通、看待问题的方法,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第四篇:2015读柴静《看见》有感
读柴静《看见》有感
第一次了解柴静,是在杂志上看到关于她的一篇文章,概述了她从湖南卫视一个文艺主持人蜕变成为央视著名记者的历程,她对自己名字的解读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既有火柴般照耀的能量,又有静下心来做报道的沉着和定力。
这本书的封面上没有过多的文字,一张柴静采访时的照片,照片上一个小孩搬着一把椅子走向柴静,而柴静则微笑着看着这个年幼的孩子,柴静的身边坐着几位沧桑的老人,苍老的笑脸上满是皱纹,却令人感动,因为他们的笑真诚,没有一丝的虚伪和做作。以这张照片为封面,也许就是为了凸显真实的主题,更加吸引我去读这本书。
序言中柴静说自己尽最大的能力写出真实的事件,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整体书一字一字看过去,当合上最后一页时,还舍不得结束。这应该是《看见》给我们每一个读者的震撼和共鸣。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不停的撞击着自己的内心。
该书中一共二十章,二十个故事。柴静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仿佛是陈述自己的十年成长路,用客观的语言不断的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记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
首先是对家庭教育的反思。觉得家长对孩子要平和些,亲近些;帮助他,给予他坚定的支持和鼓励。看完药家鑫事件背后的故事后,才突然觉得这种所谓教育的伤害和可怕。一个生命各个阶段的体会是不同的,唯有体会才有成长,唯有倾听才有尊重,唯有感受才有理解。“药家鑫”的事件,是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要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其次是对人对事要有成熟的态度。所谓成熟,是包容,是平和,是不轻易做评判,是要有“存在即合理”的认识态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柴作为一个记者努力做到了客观,也因此剖现出人性的复杂,善与恶往往交错,可恨与可怜总是相连。几句耐读的话,值得一品:“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心,也是另一种戾气”。“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很多问题不能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
还有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坚持。一直喜欢柴这个人,喜欢她的锐利、知性,和她的眼睛。。一些表层的直观的东西。看过此书后,更为喜欢,坚持和认真,性情和思想,对生命的坦诚和尊重。为这样的人所感动。回顾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同时,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
还有一句话,一眼之下就记住了。“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这句话认真品一品,会让自己更加平和,对家人对同事对学生对家长。。
相信《看见》给我们的启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止是与人沟通,不止是看问题的方法,我想更多是给我们的人生带一种感悟!
第五篇:读柴静《看见》有感1500字
读柴静《看见》有感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www.xiexiebang.com)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知道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