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典型应用题大全
解放军叔叔进行野外训练,晴天每天行25千米,雨天每天行15千米,8天共行了180千米。这个期间雨天有几天?
小刺猬采蘑菇,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一共采了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这几天中有几天是晴天?
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我们学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去春游。怎么租车最便宜?
租船:我们有26人,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大船限乘6人,租金8元。小船限乘4人,租金6元。
甲、乙两列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经过4小时后还相距2千米,相遇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多行15千米,三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某同学一次测验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后来英语考了92分,科学考了90分。他这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小红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89分,外语的平均分公布后,平均分提高2分。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
小丁参加了4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再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的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到多少分?
知识书店开展促销活动,每本书25元,买5本赠1本,如果买40本书,共花多少钱?每本书便宜多少钱?
第二篇:人教四年级上册面积应用题
1.张婆婆遥栅栏靠墙头围了一个正方形鸡栏,总长24米,这个鸡栏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一个苹果园长24米,长是宽的2倍,如果每棵苹果占地3平方米.这个苹果园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3.王伯伯有一块长方形的麦地,这块地的宽是100米,长是宽的2倍,平均每公顷收小麦7500千克,这块地一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4.为打造自己的农产品,肖伯伯打算从改造自己的玉米基地入手.有一块100公顷的土地,打算分成长40米,宽25米的玉米地,肖伯伯一共可以划分多少块玉米地?
5.一块长300米,宽200米的蔬菜基地,菜地中央有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水塘,计划这块菜地每公顷一年收入80000元,这块菜地一年一共收入多少元?
6.在一个周长16米的正方形水池四周修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正主形地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 这块地收稻谷多吨?
8.一块地占地4公顷的长方形草地,这的长是250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米?
9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 地面积8平方米,每棵梨树要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工可以收梨多少千克? 10.一条新建高速公路,长200千米,宽40米,那么这条公路占地多少公顷?
11.有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如果把它的边和延长200米,那么果园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12.一个长10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果园,如果长与宽都扩大倍,那么是果园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13.有两块长方形持,第一块的面积是1公顷,第二块的长是150米,宽是60米,这两块地哪块大?大多少?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典型应用题 行程问题
【含义】 一个物体的运动。这类应用题叫做行程问题。
【数量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一艘轮船从南京开出每小时行49千米,经过几小时船到上海?
392÷(49=8(小时)
答:经过8小时船到上海。
例2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90×4=360(千米)
答:4小时行360千米。
例3 从甲地到乙地500千米,一辆客车5小时到达,这辆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00÷5=100(千米)
答:这辆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
练习题:
1、小明2分钟走100米,每分钟走多少米?
2、甲,乙两城相距31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出发,每小时行35千米,几小时后到达乙城?
3、小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淘气要写一份800字的稿件,每分钟写20个字,几分钟写完?
5、一辆小汽车5小时行驶450千米,一辆大货车4小时行驶400千米,哪辆车跟跑得快些?快多少?
6、南京到北京的公路长840千米,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北京,每小时行70千米,行11小时后,还剩多少千米? 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总价÷数量=单价)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练习题:
1、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4辆汽车运水泥960袋,9辆这样汽车运水泥多少袋?
3、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4、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0元,他又准备1250元钱,能再买几只这样的小羊?
5、一本故事书448页,明明用16天看完,芳芳每天比明明多看4页,芳芳每天看多少页?
6、红星玩具厂的一个小组计划4天生产180件玩具,实际每天生产60件。实际比计划少用几天? 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练习题:
1、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健健抄词语,上午抄了30个词,下午抄了6行,每行4个词,他一天共抄了多少个词?
3、小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4页,看了3天,还剩下158页没看,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4、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5、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每天多修了8米,几天能修完?
6、机床厂计划生产机床40台,30天完成。现在要提前10天完成任务,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7、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和差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 长:(18+2)÷2=10(厘米)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 :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 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 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千克。
练习题:
1、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35米,它们的差是5米,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 和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 总和 ÷(倍数+1)=较小的数
总和 -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或
较小的数 ×倍数 = 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 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练习题:
1、校园里的杨树和柳树共36棵,杨树的棵树是柳树的2倍,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
2、红气球和黄气球共有240个,黄气球是红气球3倍,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个?
3、超市里有60箱苹果,比梨的2倍少8箱,梨有多少箱?
4、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6 差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数量关系】 两个数的差÷(倍数-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1)杏树有多少棵? 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1)儿子年龄: 27÷(4-1)=9(岁)
(2)爸爸年龄: 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30-12)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2倍,(30-12)÷2=9(万元)
答:上月盈利是9万元。练习题:
1、儿子比妈妈小30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求母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2、小明比小红多2张邮票,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2倍,两人各是多少张?
3、少年宫合唱队有48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倍比问题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1)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 3700÷100=37(倍)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40×37=1480(千克)列成综合算式 40×(3700÷100)=1480(千克)
答:可以榨油1480千克。
练习题:
1、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植树问题
【含义】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 线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
面积植树 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 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136÷2+1=68+1=69(棵)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例2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
400÷4=100(棵)
答:一共能栽100棵白杨树。
例3 给一个面积为96平方米的住宅铺设地板砖,所用地板砖的长和宽分别是60厘米和40厘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板砖?
96÷(0.6×0.4)=96÷0.24=400(块)
答:至少需要400块地板砖。练习题:
1、一个运动场周长400米,每隔8米安装一个照明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个照明灯?
2、有一条长120米的小路,在路的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白杨树(两端都栽),一共要在多少棵?
3、城中小学在一条大路边从头至尾栽树28棵,每隔6米栽一棵。这条大路长多少米?
4、同学们做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40米,相邻两个人之间相隔多少米?
5、在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地的周围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年龄问题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 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
35÷5=7(倍)(35+1)÷(5+1)=6(倍)
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6倍。例2 女儿今年7岁,母亲今年年龄比女儿年龄的5倍多2岁,母亲今年是多少岁?
5×7+2=37(岁)
答:母亲今年是37岁。
例3 父子的年龄和是55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1)倍.今年儿子年龄 :
55÷(4+1)=11(岁)今年父亲年龄 : 11×4=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练习题:
1、叔叔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叔叔的年龄是弟弟的4倍,叔叔和弟弟各多少岁?
2、赵丽今年12岁,爷爷的年龄比赵丽的6倍少5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列车问题
【含义】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 900×3=2700(米)(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700-2400=300(米)列成综合算式 900×3-2400=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例2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2分5秒=125秒,所走的路程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所以,桥长为
8×125-200=800(米)
答:大桥的长度是800米。
练习题:
1、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4、一列火车每秒行3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列方程问题
【含义】 把应用题中的未知数用字母Χ代替,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通过解这个方程而得到应用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叫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数量关系】 方程的等号两边数量相等。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可以概括为“审、设、列、解、验、答”六字法。
(1)审:认真审题,弄清应用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设:把应用题中的未知数设为Χ。
(3)列;根据所设的未知数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按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6)答:回答题目所问,也就是写出答问的话。
同学们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只写出四项内容,即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答语。设未知数时要在Χ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在方程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都不带单位名称,求出的Χ值也不带单位名称,在答语中要写出单位名称。检验的过程不必写出,但必须检验。例1 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设乙班有Χ人。
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
2Χ-30=90
2x=60
x=30
答:乙班有30人。例2 黑兔和白兔共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黑兔和白兔共有多少只?
解:设白兔有x只,黑兔有3x只。
找等量关系:黑兔只数+白兔只数=40只
列方程:x+3x=40
4x=40 x=10
3x=3×10=30
答:白兔有10只,黑兔有30只.1、爷爷和小冬年龄和84岁,爷爷年龄正好是小冬年龄的6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2、一所小学有男生2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00人,这所学校的女生有多少人?
3、超市运来500千克香蕉,卖出15箱后,还剩34千克。平均每箱香蕉重多少千克?
4、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5、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1.5倍,上层书书比下层的多40本,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6、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第四篇:四年级上典型应用题测试
四年级上典型应用题举例
1.一块长方形绿化带的面积是2500平方米,长是200米,现在宽不变,将长增加到800米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传统方法解
用积的变化规律解
2.华强生活超市,原来每杯奶茶18元,现有优惠活动“买两杯送一杯”。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人一杯,现在每杯奶茶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抓住不变量解题
3、我爱运动:
周末,小明去烈士塔爬山。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30分钟,那么再从山
顶返回到山下要多少分钟?
4、一辆货车,空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4千米,一共开了9小时,载重返回时,速度减慢共开了12小时,问该车返回时平均速度是多少?
5、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17小时,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一辆小轿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15小时,小轿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王辉从家到游泳馆去游泳,每分钟走100米,需要8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需要多长时间?
7、小明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15页,需12天读完。如果每天读20页,几天可以读完?
8、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320米,15天可以修完。如果要想12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
9、一架直升飞机3小时飞行69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5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10、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南昌到上海的铁路长810千米,要行驶多少小时?
需要画线段图才容易理解的问题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85千米,行了12小时,距乙地还有3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王老师拿500元去买教学参考资料,买了16本,剩下132元。平均每本参考资料多少元?
13、果园今年收获苹果8550千克,每箱装30千克,运走了125箱,还剩下多少千克没运走?
14、李阿姨要缝320件冬衣送给灾区群众,已经缝好了140件。剩下的要4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缝多少件冬衣才可以缝完?
15、小红家收了365千克苹果,每筐可以装32千克,可以装几筐?还剩多少千克?
16、飞飞半小时能打完一篇2500字的文章吗?(5分)
17、打谷场有一堆重1840千克的稻谷,如果25千克装一袋,至少需要多少个
袋子来装?
18、光辉小学162名少先队员利用双休日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他们平均分成6个队,每队分成3组,平均每组有几名少先队员?
19、植树节时,学校组织甲乙两个班学生植树,共植树789棵,其中甲班45人,每人植树9棵,乙班48人,问乙班每人植树多少棵?
20、小刚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36错看成30,结果得到的商是18.你知道正确的商吗?
21、王叔叔承包了一个面积为2公顷的桃园。如果每4平方米可种1株桃树,那么这个桃园一共可种桃树多少株?
22、一片长方形树林长500米,宽200米。
(1)这片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如果每公顷树林栽树2600棵,这片树林一共栽树多少棵?
23、学校四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同,他们要参加体操表演,男生每排35人,排了36排。女生每排42人,可以排几排?
24、一块长方形稻田,长600米,宽250米,这块稻田占地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施肥300千克,这块稻田一共施肥多少千克?
25、小王22分钟写了682个字,小强20分钟写了640个字,他们两人谁写字的速度快一些?
26、一条路长216米,原计划18天修完,实际少用了6天。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路多少米?
第五篇:典型应用题
典型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求几个不相等的数值的平均数值的应用题。
1、解题关键:要先确定“总数量”和“总份数”。
2、计算公式: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先设各数中最小的一个数为基数,再用“补差”(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平均数=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和÷总份数
(3)求等差数列的平均数
等差数列各项数字之和(即总数量)=(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即总份数)=(末项—首项)÷2
平均数=(首项+末项)÷2
(附: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3、类型:(1)求平均分数(2)求平均数(3)求平均原数
二 倍数问题:已知几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1、解题关键:必须先确定一个数(通常选用较小的数)作为标准数,即1倍数,再
根据其他几个数与这个1倍数的关系,确定“和”与“ 差”相当于这样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1倍数。
2、类型:
(1)和倍问题:根据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找出两个数之和与小数的倍数关系(n
+1),算出小数,再算出大数
小数=两数之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2)差倍问题;:根据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找出两个数之差与小数的倍数关系
(n—1),算出小数,再算出大数
小数=两数之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3)变倍问题:两数的倍数关系前后发生变化的应用题,解此类题,要找出倍数关系前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即与其相对应的大数与小
数也发生了变化,再按照和倍问题或差倍问题进行计算。
三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1\解题关键:选择适当的数作为标准,设计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成相当的数。也就是应用"假定法",即先去掉或补足相差的数,再探求它们的数量关系。
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2\计算公式;小数=(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
大数=(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
小数=大数—差,小数=两数之和-大数
大数=小数+差,大数=和—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