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必修一专题6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3小题,共0分)
1.(2010年1月新疆会考9题)“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议会制度 B.专制制度 C.法律制度 D.邦联制度 【答案】C 【点拨】 【结束】
2.(2011年1月福建会考8题)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D 【点拨】 【结束】
3.(2009年福建会考9题)“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
A.罗马法 B.“陶片放逐法” C.《人权宜言》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A 【点拨】 【结束】
4.(2009年广东会考3题)《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答案】A 【点拨】 【结束】
5.(2011年1月福建会考9题)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王位继承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答案】B 【点拨】 【结束】
6.(2008年天津会考8 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他统治时期 A.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C.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答案】D 【点拨】 【结束】
7.(2010年广东会考2 题)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体系出现在 A.古罗马 B.法国 C.古希腊 D.英国 【答案】A 【点拨】 【结束】
8.(2008年1月宁夏会考4题)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 【答案】D 【点拨】 【结束】
9.(2010年海南会考2题)梭伦按财产多寡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以限制贵族权力、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梭伦的改革可以称得上一场“政治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法国 【答案】A 【点拨】 【结束】
10.(2008年1月福建会考9题)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民主政治发源于古代的
A.埃及 B.印度 C.波斯 D.希腊 【答案】D 【点拨】 【结束】
l0.【选择题】(2008年1月福建会考10题)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并被选为第一任总统的是
A.华盛顿 B.杜鲁门 C.林肯 D.罗斯福 【答案】A 【点拨】 【结束】
11.(2009年6月福建会考10题)英国历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波斯 【答案】A 【点拨】 【结束】
12.(2009年7月新疆会考7 题)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全体男子 B.全体成年男子
C.所有本邦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答案】D 【点拨】 【结束】
13.(2010年1月山东会考3题)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公民主主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执政官 【答案】A 【点拨】 【结束】
14.(2010年6月福建会考8题)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商业 C.城邦制度的形成 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答案】D 【点拨】 【结束】
15.(2009年江苏会考21题)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③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16.(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6题)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A.民主政治的发达 B.哲学思想的深奥 C.建筑风格的独特 D.法律体系的缜密 【答案】D 【点拨】 【结束】
17.(2009年湖南会考18 题)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D 【点拨】 【结束】
18.(2009年7月新疆会考 8题)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罗马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C 【点拨】 【结束】
19.(2009年黑龙江会考1题)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答案】C 【点拨】 【结束】
20.(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2 题)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却走上中央集权道路。导致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地理因素有
①山地多 ②港湾多 ③岛屿多 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点拨】 【结束】
21.(2010年6月广东会考2题)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 【答案】B 【点拨】 【结束】
22.(2010年山西会考8题)罗马法是指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有()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疆域的不断扩大 ③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 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点拨】 【结束】
23.(2007年江苏会考10题)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责任内阁 D.陪审法庭 【答案】A 【点拨】 【结束】
24.(2010年浙江会考12题)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自然法
B.习惯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答案】C 【点拨】 【结束】
25.(2010年湖南会考16题)公元前5世纪,谁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查士丁尼 【答案】C 【点拨】 【结束】
26.(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11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这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他”是指()A.雅典城邦
B.罗马帝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A 【点拨】 【结束】
27.(2011年1月宁夏会考7题)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发言、辩论,并就重大问题举手表决。这种政治现象发生于
A.古代雅典 B.古代罗马 C.中国原始社会末期 D.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A 【点拨】 【结束】
28.(2010年7月新疆会考7题)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A 【点拨】 【结束】
29.(2007年浙江会考4题)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答案】A 【点拨】根据材料信息,该情景应该出现在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再根据时间判断应该是古代雅典,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实行的都是专制制度。【结束】
30.(2008年山东会考6题)西方古代史学著作中用“辉煌属于希腊”的语句来赞美古希腊。为古希腊的辉煌做出贡献的人物有①克利斯提尼②伯利克里③苏格拉底④莎士比亚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 D 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31.(2011年安徽会考26题)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主要用来调整
A.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关系 C.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 【答案】A 【点拨】 【结束】
32.(2009年山东会考3题)被誉为“罗马法的渊源和罗马的基本法”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人权宣言》 D.《大宪章》 【答案】A 【点拨】 【结束】
33.(2008年海南会考6题)右图是十二铜表法模拟图,《十二铜表法》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法律的起点。这部重要法律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成文法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答案】B 【点拨】 【结束】
34.(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4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雅典男性公民 B.雅典妇女
C.外邦人
【答案】A 【点拨】 【结束】
D.奴隶
35.(2008年江苏会考10题)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 B.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C.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它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答案】C 【点拨】 【结束】
36.(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6题)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D 【点拨】 【结束】
37.(2008年7月宁夏会考5题)法律制度历来就具有阶级性。罗马法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A 【点拨】 【结束】
38.(2011年浙江会考9题)《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C 【点拨】 【结束】
39.(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3题)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法制建设。法律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稳定社会秩序 B.调解社会矛盾 C.促进经济发展 D.禁锢人们思想 【答案】D 【点拨】 【结束】
40.(2009年黑龙江会考2题)在古罗马,假如有人编造或歌唱带有毁谤或侮辱他人的歌词时,则认为必须执行死刑。这条法规可能出自
A.《法国民法典》 B.《秦律》 C.《大宪章》 D.《十二铜表法》 【答案】D 【点拨】 【结束】
41.(2008年8月福建会考8题)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B.是近代法制的渊源
C.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D.使雅典城邦最终形成 【答案】C 【点拨】 【结束】
42.(2010年7月新疆会考6题)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宗教改革时期 【答案】C 【点拨】 【结束】
43.(2007年广州会考 10题)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点拨】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44.(2009年浙江会考34题)学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小明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会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误之处四例,(4分)井说明理由。(4分)
【答案】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1分)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1分)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1分)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1分)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1分)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1分)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1分)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1分)⑤有误之处:“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1分)理由: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一种法律观念。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1分)(指出错误1分,理由1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8分。)【点拨】 【结束】
4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39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至长官前,申请执行。——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的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宗教信仰等自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上面四则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4分)
(2)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请结合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谈谈你对“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案】
(1)这些材料分别出自古代罗马,近代法国、美国和中国;都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都以法律形式强调或者保障了部分人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人的基本权利。(每点1分,共4分。大意相符即可,答出其他点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为法典。(1分)它所建立的法律原则、框架和制度,传播影响到世界各地,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法律精神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3分。大意相符即可酌情给分)【点拨】 【结束】
第二篇:07-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必修一专题1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591up原创精品资料)07-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
一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共0分)
1.(2009年山东会考2题)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 【点拨】 【结束】
2.(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题)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设内阁,置六部
C.设军机处
【答案】C 【点拨】 【结束】
3.(2007年广州会考 3题)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4.(2009年湖南会考2 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A 【点拨】 【结束】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总理衙门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5.(2009年广东会考41题)“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答案】C 【点拨】 【结束】
6.(2008年8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007年海南会考1 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8.(2010年1月福建会考 3题)《清史稿》 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A.处理民族事务
B.提高行政效率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特务统治 【答案】C 【点拨】 【结束】
9.(2009年福建会考2题)清朝皇权日益强化。其主要表现是
A.设立三省六部 B.废除丞相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内阁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08年江苏会考2题)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11.(2010年浙江会考1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12.(2009年湖南会考 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13.(2010年6月广东会考1题)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点拨】 【结束】
14.(2009年浙江会考2题)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1题)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地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C.财产
D.宗教 【答案】A 【点拨】 【结束】
17.(2008年江苏会考1题)《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18.(2008年7月宁夏会考2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答案】B 【点拨】 【结束】
19.(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20.(2009年广东会考1题)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21.(2008年海南会考4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答案】D 【点拨】 【结束】
22.(2010年6月广东会考41题)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 【答案】A 【点拨】 【结束】
23.(2010年7月新疆会考1题)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24.(2010年1月山东会考2题)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答案】D 【点拨】 【结束】
25.(2009年浙江会考1题)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点拨】 【结束】
26.(2008年天津会考4 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27.(2010年1月新疆会考2题)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点拨】 【结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28.(2009年6月福建会考1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29.(2010年1月福建会考2 题)图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 【点拨】 【结束】
30.(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1 题)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 【答案】C 【点拨】 【结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31.(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题)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禅让制
【答案】C 【点拨】 【结束】
32.(2010年湖南会考2题)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著名的代表有《清明上河图》,其作者是
A.顾恺之 B.展子虔 C.吴道子 D.张择端 【答案】D 【点拨】 【结束】
33.(2010年浙江会考21题)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答案】A 【点拨】 【结束】
34.(2006年广州会考2题)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B.官僚体制的创新 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 D.中央机构的精简 【答案】C 【点拨】 【结束】
35.(2009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36.(2009年福建会考1题)图1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37.(2007年广州会考2 题)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A.积累财富 B.安享晚年 C.交出兵权 D.享受生活 【答案】C 【点拨】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结束】
38.(2010年广东会考41 题)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答案】B 【点拨】 【结束】
39.(2007年广州会考 1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40.(2008年天津会考5 题)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D 【点拨】 【结束】
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回答6~7题
41.(2006年广州会考1题)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答案】A 【点拨】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结束】
42.(2008年7月宁夏会考1题)“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答案】B 【点拨】 【结束】
43.(2009年广东会考2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 【答案】C 【点拨】 【结束】
44.(2010年1月山东会考1题)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 A.商朝宗战制 B.西周分封制 C.秦代郡县制 D.隋唐科举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45.(2009年江苏会考3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答案】A 【点拨】 【结束】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4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47.(2009年山东会考1题)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西周实行的是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分封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4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题)下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
A.西周【答案】A 【点拨】 【结束】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49.(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融合 D.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点拨】 【结束】
50.(2010年浙江会考3题)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点拨】 【结束】
51.(2008年山东会考1题)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答案】B 【点拨】 【结束】
52.(2009年江苏会考1题)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点拨】 【结束】
53.(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答案】B 【点拨】 【结束】
54.(2008年浙江会考1题)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点拨】 【结束】
55.(2010年江苏会考1题)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0分)56.(2008年1月福建会考31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T-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5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3分)(2)材料一中图6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3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2分)【答案】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1)秦朝。(1分)秦始皇(赢政)。(2分)(2)隋唐时期(如答隋朝或唐朝亦可)。(1分)‘
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2分)(3)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1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点拨】 【结束】
57.(2009年天津会考33 题)(12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三项制度。(3分)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权利法案》(2)材料二是哪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
度是什么?(4分)
(4)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分)
【答案】
(1)皇帝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军机处等(凡符合题目要求,答出三项即可得分)(3分)
(2)英国(1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或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2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4)从专制到民主(或从人治到法治)。(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拨】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结束】
58.(2010年湖南会考26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答案】
(1)秦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答出任意两点记4分)(3)清朝(2分)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4分)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点拨】 【结束】
59.(2007年浙江会考29题)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材料中的“秦王”指谁?(2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4分)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分)“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2分)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分)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分)
材料五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4分)
【答案】
(1)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
(2)秦朝:郡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3)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义军和黑旗军(4)悲愤或爱国
(5)应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只要答出其中二点即得4分,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点拨】 【结束】
60.(2007年江苏会考31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
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1分)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
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3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1分)【答案】
① 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② “上”是指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③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点拨】 【结束】
61.(2009年7月新疆会考26 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各有哪些职能?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颁发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2)美国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3)材料一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三省六部使相权分散,从而加强了皇权。美国民主共和则有力的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独裁出现。
【点拨】 【结束】
62.(2009年福建会考32题)运用读书卡片和制作示意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助他完成。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答皇帝制度或君主专制亦可)
(2)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社会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2分)
(3)原则: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孟德斯鸠。(1分)(5)君主立宪。(1分)【点拨】 【结束】
63.(2008年1月宁夏会考21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本试卷由591up系统自动生成(登入www.xiexiebang.com您也可自由组卷)
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2)分别列举两国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4分)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4分)
【答案】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2)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2分)
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2分)
(3)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2分)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行政、司法、军事等一切大权。(2分)【点拨】 【结束】
第三篇: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9小题,共0分)
1.(2007年海南会考16 题)右下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答案】C 【点拨】 【结束】
2.(2008年1月宁夏会考16题)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以“三吏”、“三别”等代表性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是
A.李 白
B.杜 甫
C.李清照
D.苏轼 【答案】B 【点拨】 【结束】
3.(2009年黑龙江会考18题)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多,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其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 B.甲骨文—金文一隶书一篆书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 D.甲骨文一隶书一篆书一金文 【答案】A 【点拨】 【结束】 4.(2008年海南会考3题)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会徽的设计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京”字的书体为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楷书 【答案】B 【点拨】 【结束】
5.(2008年1月福建会考22题)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图4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其构思取材于
A.草书 B.篆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B 【点拨】 【结束】
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9题)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答案】A 【点拨】 【结束】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7.(2011年浙江会考28题)“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一古代的四言诗歌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于
A.《诗经》
B.《离骚》
C.《唐诗三百首》
D.《宋词三百首》 【答案】A 【点拨】 【结束】
8.(2011年江苏会考6题)“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A.昆曲
B.元曲
C.秦腔
D.京剧 【答案】D 【点拨】 【结束】
9.(2011年1月福建会考29题)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人物与成就相对应正确的是
A.毕升——指南针
B.牛顿——量子理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达尔文——微生物学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10年6月福建会考22题)中国古典文学在不同时期各其特色。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唐——诗
B.宋——词 C.元——词赋
D.明清——小说 【答案】C 【点拨】 【结束】
11.(2009年6月福建会考21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其中,蔡伦最大的贡献是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火药 【答案】C 【点拨】 【结束】
12.(2009年天津会考27 题)右图是在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早期的纸,它被制造于
A.战国 B.西汉
C.宋朝 D.明朝 【答案】B 【点拨】 【结束】
13.(2011年1月河南会考34题)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真实性
C.虚拟性 【答案】C 【点拨】“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可以看出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夸张性。【结束】
14.(2007年江苏会考24题)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通俗性 D.优美性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答案】D 【点拨】 【结束】
15.(2008年浙江会考16题)“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放派著名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李白
B.柳永
C.辛弃疾
D.曹雪芹 【答案】C 【点拨】 【结束】
16.(2010年6月广东会考33题)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离骚》
C.《春秋》
D.《论语》 【答案】A 【点拨】 【结束】
17.(2009年7月新疆会考20 题)书法中楷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贡献最大的有
A.柳公权 B.王羲之 C.吴道子 D.苏轼 【答案】B 【点拨】 【结束】
18.(2007年江苏会考25题)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答案】C 【点拨】 【结束】
19.(2010年湖南会考3题)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答案】C 【点拨】 【结束】
20.(2007年广州会考27 题)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作品属于文人画的是
【答案】A 【点拨】 【结束】
21.(2010年1月福建会考20 题)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A 【点拨】 【结束】
22.(2010年1月新疆会考20题)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D 【点拨】 【结束】
23.(2010年山西会考20题)明清小说是当时文学成就中最为突出的领域,不管从数量、体裁、表现手法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其中,有一部作品通过对几个家庭兴衰的描写,极其广泛而深人地触及到社会各个方面。该作品是()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答案】B 【点拨】 【结束】
24.(2010年广东会考31 题)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赋 D.小说 【答案】A 【点拨】 【结束】
25.(2011年1月福建会考22题)“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
A.社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答案】A 【点拨】 【结束】
2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0题)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市井风俗的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D.《清明上河图》 C.《山水十二景》
【答案】D 【点拨】 【结束】
27.(2008年天津会考27 题)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答案】B 【点拨】 【结束】
28.(2010年1月山东会考15题)右图石刻记录了秦始皇东巡的有关情况,该石刻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B 【点拨】 【结束】
29.(2010年浙江会考30题)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
A.图10
B.图11
C.图12
D.图13
【答案】C 【点拨】 【结束】
30.(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8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B.造纸术与火药 D.印刷术与造纸术 【答案】D 【点拨】 【结束】
31.(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9题)右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摹本,局部,“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此书体被认为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雅俗共享,这种书体是()
A.草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D 【点拨】 【结束】
32.(2009年山东会考15题)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答案】A 【点拨】 【结束】
33.(2009年安徽会考19题)下图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D 【点拨】 【结束】
34.(2011年1月河南会考33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与中国的四大发
明无关的是()
A.3000演员手持竹简,高声咏唱《论语》
B.开幕式期间燃放的烟花
C.中央巨幅画卷中展现立体活字印刷术
D.在巨幅纸张上,演员用独特的身体语言作水墨画 【答案】A 【点拨】四大发明是指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故A项不正确。【结束】
35.(2010年江苏会考2题)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点拨】 【结束】
36.(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18 题)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到:“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答案】C 【点拨】 【结束】.【选择题】(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19 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为题开展研究活动,你认为下列哪幅作品最具有参考价值
【答案】D 【点拨】 【结束】
37.(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1题)下图所示的艺术形式出现于
A.宋朝
【答案】D 【点拨】 【结束】
38.(2009年广东会考30题)右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A 【点拨】 【结束】
39.(2010年1月山东会考16题)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是在 A.战国时期 C.宋元时期 B.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点拨】 【结束】
40.(2011年安徽会考19题)中医、京剧和中国画都是国粹。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清朝同治、光绪年问,京剧走向成熟 D.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答案】B 【点拨】 【结束】
41.(2011年1月宁夏会考17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直接为开辟新航路和郑和下西洋提供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D 【点拨】 【结束】
42.(2011年海南会考4题)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它那样激动人心,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提示得如此全面、深刻。该作品是
A.《在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点拨】 【结束】
43.(2010年1月福建会考21 题)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图4 作品中属于楷书的是
【答案】B 【点拨】 【结束】
44.(2009年黑龙江会考17题)中国早在东汉时就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见图),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是
A.徐光启 B.华佗 C.张衡 D.祖冲之 【答案】C 【点拨】 【结束】
45.(2008年8月福建会考21题)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儒林外史》 【答案】A 【点拨】 【结束】
46.(2009年福建会考23题)书法中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作品属于行书的是
【答案】B 【点拨】 【结束】
47.(2010年天津会考28题)一位学生在历史实践课中动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
A.司南 B.浑仪 C.算筹 D.活字版 【答案】A 【点拨】 【结束】
48.(2007年浙江会考16题)唐代名篇系列“三吏”、“三别”充满着强烈的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
A.屈原 B.杜甫 C.李清照 D.曹雪芹 【答案】B 【点拨】“三吏”、“三别” 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力作,所写均为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亲身经历,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那段历史。【结束】
49.(2009年江苏会考4题)“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答案】C 【点拨】 【结束】
50.(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6题)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答案】D 【点拨】 【结束】
51.(2010年湖南会考2题)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著名的代表有《清明上河图》,其作者是
A.顾恺之 B.展子虔 C.吴道子 D.张择端 【答案】D 【点拨】 【结束】
52.(2008年山东会考13题)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市井风俗的是 A.顾皑之《女史箴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阎立本《步辇图》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答案】D 【点拨】 【结束】
53.(2009年天津会考28 题)春秋末年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尚书》
B.《春秋》
C.《离骚》
D.《诗经》 【答案】D 【点拨】 【结束】
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回答29—32题
54.(2009年浙江会考27题)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世称“颜筋柳骨”。如图
6、图7所示,他们的作品一个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一个刚劲挺拔、骨力遒劲,而从字体来看,两者都属于
A.楷书 B.篆书 C.行书
D.隶书 【答案】A 【点拨】 【结束】
55.(2010年广东会考30 题)右图所示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号称“书圣”,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怀素 【答案】A 【点拨】 【结束】
56.(2009年安徽会考21题)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辨明方向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答案】C 【点拨】 【结束】
57.(2008年8月福建会考20题)东汉时期,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制成新书写材料的人是
A.沈括
B.蔡伦
C.张衡
D.葛洪 【答案】B 【点拨】 【结束】
58.(2009年广东会考31题)汉代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A.诗
B.词
C.赋
D.小说 【答案】C 【点拨】 【结束】
59.(2010年海南会考16题)中世纪的欧洲,制作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导致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12世纪后,中国某项技术传到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这项技术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A 【点拨】 【结束】
60.(2011年江苏会考4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②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点拨】 【结束】
61.(2008年山东会考14题)下列刻石或拓片中的文字属于篆书的是
【答案】D 【点拨】 【结束】
62.(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20 题)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屈原 D.吴敬梓 【答案】C 【点拨】 【结束】
63.(2008年1月福建会考23题)《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和批判。这些作品创作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D 【点拨】 【结束】
64.(2008年浙江会考17题)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各项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答案】C 【点拨】 【结束】
65.(2008年海南会考2题)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下列历史信息与之相关的是 A.楚辞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唐诗 《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元曲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A 【点拨】 【结束】
66.(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5题)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某项必备技术条件源自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这项发明应该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答案】A 【点拨】 【结束】
67.(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15题)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A.《诗经》 B.《离骚》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A 【点拨】 【结束】
68.(2008年天津会考30 题)恩格斯对中国的火药称赞道:“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其本质含义是 A.欧洲市民纷纷拿起武器打击骑士 B.火药武器战斗力很强
C.封建贵族与城市市民之间矛盾尖锐 D.火药在战胜封建制度过程中作用巨大 【答案】D 【点拨】 【结束】
思想进步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脉搏。回答31~32题
69.(2007年浙江会考17题)图9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A 【点拨】篆书的特点是笔划圆润,挺遒流畅,结体端庄严谨,字体稍长,造型健美。图中字体正体现了这些特点。【结束】
70.(2010年6月福建会考24题)张程同学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此,你可以建议他收集以下哪些材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71.(2010年浙江会考29题)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答案】C 【点拨】 【结束】
72.(2010年6月广东会考56题)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答案】C 【点拨】 【结束】
73.(2010年6月福建会考21题)吃棕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活动。下列作品属于屈原的是
A.《诗经》
B.《离骚》
C.《 春望》
D.《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答案】B 【点拨】 【结束】
74.(2009年山东会考16题)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 【答案】C 【点拨】 【结束】
75.(2009年黑龙江会考19题)歌曲《说唱脸谱》中唱到:“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中所反映的戏剧形式是
A.南戏 B.杂剧 C.京剧 D.昆曲 【答案】C 【点拨】 【结束】
76.(2008年7月宁夏会考15题)《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的三百多首诗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A.西周至春秋中叶 B.夏朝至隋唐 C.西汉至隋唐 D.秦朝至明清 【答案】A 【点拨】 【结束】
77.(2009年湖南会考3 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C 【点拨】 【结束】
78.(2009年福建会考22题)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吃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答案】D 【点拨】 【结束】
79.(2008年江苏会考23题)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A 【点拨】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80.(2010年7月新疆会考2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走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太发明。火药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 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分)(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同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
写出来。(2分)
【答案】
(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1分)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1分)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分)
(2)①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2分)②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2分)(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点拨】 【结束】
第四篇:07-11年全国各地历史会考真题分专题:必修三专题5
07-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0分)
1.(2009年广东会考38题)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答案】C 2.(2006年广州会考31题)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其标志是
A.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B.建成“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 C.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 【答案】D 3.(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5题)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前列水平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D 4.(2010年1月新疆会考2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
A.工业 B.教育 C.农业 D.军事 【答案】B 5.(2007年广州会考30 题)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D.“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B 6.(2010年6月广东会考39题)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D 7.(2008年海南会考18题)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并于21小时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排在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答案】C 8.(2008年山东会考16题)“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下列哪一科技成就证明了这一观点?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 【答案】D 9.(2010年广东会考38 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答案】D 10.(2010年广东会考 60题)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11.(2010年7月新疆会考22题)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211工程”
C.“希望工程” 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答案】A 12.(2009年广东会考60题)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答案】D 13.(2009年福建会考26题)“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文中的“他”是
A.费俊龙 B.聂海胜 C.加加林 D.杨利伟 【答案】D
14.(2008年1月福建会考24题)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三个面向”题词
C.实行义务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A 15.(2009年湖南会考14 题)建国之初,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发展“两弹一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开始计算机研制
D.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答案】A 16.(2009年江苏会考13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C.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D.是人类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 【答案】B 17.(2009年山东会考1题)下列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C.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答案】B 18.(2006年广州会考32题)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所犯的主要错误是
A.把学术问题看作是政治问题
B.给予学术创作和科学研究过多的自由 C.削弱科学、文艺工作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D.限制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答案】A 19.(2010年6月广东会考60题)1956年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双百” 方针的实施
D.“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打破 【答案】C
20.(2007年海南会考17 题)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科教兴国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文化大革命 【答案】A 21.(2007年江苏会考27题)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上,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朝阳中缓缓降落,它宣告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综合图示信息与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艘飞船是“神舟”5号 ②这艘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③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 ④这艘飞船用外国火箭发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22.(2010年1月福建会考26 题)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20 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
A.成功培育釉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答案】B 23.(2010年江苏会考19题)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1)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3)颁布《义务教育法》
(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1)(2)(3)
B.(2)(3)(4)
C.(1)(2)(3)
D.(1)(3)(4)【答案】D
24.(2007年江苏会考28题)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剧照出自这一时期的一部名作,这部名作是
A.《窦娥冤》 B.《巴黎圣母院》 C.《老人与海》 D.《茶馆》 【答案】D 25.(2010年浙江会考31题)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A 26.(2010年江苏会考16题)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1)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2)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3)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4)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1)(2)(3)
B.(1)(3)(4)
C.(2)(3)(4)
D.(1)(2)(3)(4)【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27.(2009年7月新疆会考29 题)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考,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
数最多的一次。经过这一次以及1978年夏季的招生考试,全国共有40多万人走进大学校门。
——人教版必修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1977年恢复的中国高考制度是什么时间被废止的?
(2)在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了怎样的发展战略?(3)邓小平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时,留下了“三个面向”题词,写出“三个面向”的内容。
【答案】(1)1966年夏(2)“科教兴国”战略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五篇:2007-2014年高中历史会考真题必修一专题1
必修一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7小题,共0分)
1.(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2.(2009年湖南会考 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3.(2007年广州会考 1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4.(2009年安徽会考17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7题)“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答案】C 【点拨】 【结束】
6.(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009年6月福建会考1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8.(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1题)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度 【答案】B 【点拨】 【结束】
9.(2010年浙江会考1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点拨】 【结束】
10.(2009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11.(2010年1月新疆会考2题)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点拨】 【结束】
12.(2009年湖南会考2 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A 【点拨】 【结束】
13.(2011年1月河南会考1题)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A.甲骨文的记载 【答案】B 【点拨】分封制就是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题中“郑国、宋国等诸侯国”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分封制。【结束】
14.(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题)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禅让制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10年7月新疆会考1题)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2 题)图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 B.西周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 【点拨】 【结束】
17.(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答案】B 【点拨】 【结束】
1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题)下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
A.西周【答案】A 【点拨】 【结束】
19.(2007年广州会考 3题)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点拨】 【结束】
20.(2009年山东会考2题)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 【点拨】 【结束】
21.(2007年海南会考1 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答案】A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点拨】 【结束】
22.(2011年1月河南会考6题)右图是军机处的内景图。它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宋太祖
C.康熙帝
【答案】D 【点拨】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结束】
23.(2010年6月广东会考41题)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 【答案】A 【点拨】 【结束】
24.(2010年1月山东会考1题)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 A.商朝宗战制 B.西周分封制 C.秦代郡县制 D.隋唐科举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25.(2011年1月河南会考3题)很多西方学者将强盛的秦汉时期称为“第一帝国”,秦汉时期能够长期保持统一主要
在于实行了()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B.明成祖 D.雍正帝 【答案】B 【点拨】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B正确。【结束】
2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融合 D.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点拨】 【结束】
27.(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题)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设内阁,置六部
C.设军机处
【答案】C 【点拨】 【结束】
28.(2008年天津会考5 题)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D 【点拨】 【结束】
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回答6~7题
29.(2009年福建会考2题)清朝皇权日益强化。其主要表现是
A.设立三省六部 B.废除丞相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内阁 【答案】C 【点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总理衙门 【结束】
30.(2008年海南会考4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答案】D 【点拨】 【结束】
31.(2010年1月福建会考 3题)《清史稿》 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 A.处理民族事务
B.提高行政效率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特务统治 【答案】C 【点拨】 【结束】
32.(2009年广东会考2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 【答案】C 【点拨】 【结束】
33.(2009年福建会考1题)图1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34.(2008年山东会考1题)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答案】B 【点拨】 【结束】
35.(2010年海南会考1题)“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完成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伟业的是
A、夏启 B、秦王嬴政 C、隋文帝 D、元世祖 【答案】B 【点拨】 【结束】
36.(2011年江苏会考2题)《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答案】A 【点拨】 【结束】
37.(2009年广东会考41题)“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答案】C 【点拨】 【结束】
38.(2011年1月福建会考1题)图1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监察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39.(2011年1月宁夏会考2题)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 【答案】C 【点拨】 【结束】
40.(2011年浙江会考1题)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A 【点拨】 【结束】
41.(2010年天津会考1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42.(2010年浙江会考3题)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点拨】 【结束】
43.(2008年7月宁夏会考2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答案】B 【点拨】 【结束】
44.(2010年浙江会考21题)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答案】A 【点拨】 【结束】
45.(2010年6月福建会考1题)周公东征后,“封建亲喊,以藩屏周”,“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建立周朝
B.分封诸侯国
C.委任官职
D.实行郡县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46.(2010年1月福建会考1题)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地域
C.财产
D.宗教 【答案】A 【点拨】 【结束】
47.(2010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 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答案】C 【点拨】 【结束】
48.(2009年广东会考1题)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49.(2011年江苏会考3题)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答案】B 【点拨】 【结束】
50.(2010年山西会考2题)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官 D.唐朝设置节度使 【答案】D 【点拨】 【结束】
51.(2008年江苏会考2题)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52.(2010年6月广东会考1题)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点拨】 【结束】
53.(2008年8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点拨】 【结束】
54.(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1题)老子,姓李名耳。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5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题)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答案】C 【点拨】 【结束】
56.(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1 题)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 【答案】C 【点拨】 【结束】
57.(2007年广州会考2 题)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A.积累财富 B.安享晚年 C.交出兵权 D.享受生活 【答案】C 【点拨】 【结束】
58.(2011年6月广东会考41题)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是没有决定权,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内阁
B.军机处
C.参议院
D.中朝 【答案】B 【点拨】 【结束】
59.(2010年1月山东会考2题)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答案】D 【点拨】 【结束】
60.(2009年山东会考1题)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西周实行的是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分封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61.(2010年山西会考1题)祠堂是中国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怀想,这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A 【点拨】 【结束】
62.(2008年7月宁夏会考1题)“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答案】B 【点拨】 【结束】
63.(2009年江苏会考3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答案】A 【点拨】 【结束】
64.(2011年浙江会考2题)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答案】D 【点拨】 【结束】
65.(2010年江苏会考1题)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 【结束】
66.(2010年天津会考2题)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A.繁荣儒家文化 B.防范地方割据 C.削弱宰相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点拨】 【结束】
67.(2011年安徽会考18题)六王毕,四海一。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主要是通过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答案】B 【点拨】 【结束】
68.(2009年江苏会考1题)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点拨】 【结束】
69.(2008年浙江会考1题)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点拨】 【结束】
70.(2008年江苏会考1题)《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71.(2008年天津会考4 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答案】B 【点拨】 【结束】
73.(2009年浙江会考1题)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点拨】 【结束】
74.(2010年广东会考41 题)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答案】B 【点拨】 【结束】
75.(2009年浙江会考2题)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答案】C 【点拨】 【结束】
76.(2011年1月河南会考5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D.投做官吏幕僚 C.投笔从戎戍边 【答案】A 【点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明读书科举是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唯一桥梁,只有读书能让人平步青云。【结束】
77.(2011年1月宁夏会考1题)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答案】A 【点拨】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0分)78.(2008年1月福建会考31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T-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5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3分)(2)材料一中图6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3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2分)
79.(2011年1月福建会考31题)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图8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2分)(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1分)(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80.(2009年黑龙江会考27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3)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81.(2010年6月福建会考31题)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全国军政大权独揽自己手中。为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命今解缙等人并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材料二(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主要有:(1)内阁需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议会有权倒阁„ „
(4)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总辞职„ „ 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摘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
(1)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始于什么朝代?(l 分)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内阁的职能是什么?(2 分)
(2)1689 年,为限制王权,英国通过了什么法案?(1 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内阁对谁负责?(2 分)
(3)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何本质区别?(2 分)
82.(2009年7月新疆会考26 题)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各有哪些职能?(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3.(2010年湖南会考26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84.(2007年江苏会考31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
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1分)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
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3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