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必修一会考说明题
1.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淀粉 D.糖原 2.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4.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3和2 B.4和3 C.5和4 D.6和5(氨基酸通式中R基的不同,决定了
A.生物种类的不同 B.氨基酸种类的不同 C.肽链种类的不同 D.蛋白质种类的不同)5.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 6.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7.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8.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1.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基粒 B.基质 C.膜结构 D.少量DNA 12.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 B.染色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1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核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核膜
14.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子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 15.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C.高温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1416.用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
A.光反应的条件 B.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 C.由CO2 合成糖的过程 D.能量转换的过程 17.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不产生CO2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 C.在线粒体内进行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18.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C.蓝紫光区 D.黄光区 19.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20.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增加室内CO2 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顶盖
21.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酶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2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是
A.CO2 B.H2O C.酒精 D.乳酸(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23.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24.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的细胞一定比小的细胞复杂 B.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C.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 D.细胞体积小,不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起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2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2]表示两层 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帮助离子进入细胞的是图中[1]。
(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 的种类和数量。
2.右图表示细胞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1] 中。
(2)唾液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3] 运输到 [4] 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 [2] 提供能量。
3.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上面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在活细胞中呈_______色。
(2)图中Ⅰ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Ⅱ为____________阶段。(3)图中[2]在光下被分解后的产物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后者用于Ⅱ阶段的反应。(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4)图中由C5与[ ]__________结合形成[ ]__________,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合成[ ]_________等有机物。(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4.工业上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生产啤酒是在发酵罐中进行的,向发酵罐中通入氧气后,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消耗量和乙醇产量的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氧化分解成 等有机物,产生的不彻底的氧化产物是。
(2)通人氧气后,酵母菌种群数量急剧增加,A点后,葡萄糖消耗量增加的 原因是
①;②。
5.某同学利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厌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角瓶中,置于 35oC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人15ml、35℃的温水中化开后,倒人三角瓶中,充分震荡摇匀。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低价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是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产生酒精的总反应式,此过程在酵母细胞的 中完成。
6.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 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 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
,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 期; C细胞处于分裂的 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人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其理论基础是。
7.下图是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填字母),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器官)中。
(2)图中A所示的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B与C所示的细胞中的DNA含量之比为。
(3)该动物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2会考题目
生物必修二各章习题演练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病 D、绵羊的长毛和粗毛
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的某一精原细胞,它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精子,其种类()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12.5%
B.25%
C.75%
D. 50%
5、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
A.25% B.50% C.75% D.100%
6、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B.雌配子∶雄配子=3∶1 C.雄配子∶雌配子=1∶1 D.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
7、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A.1/4 B.3/8 C.3/16 D.7/16
8、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 C.家族中10为杂合体的几率为1/2 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
9、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这两对基本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 1 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0、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呈3:1的性状分离。这个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A、DD×dd B、Dd×dd C、DDTt×ddTt D、DdTt×ddtt
1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
12、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之一为AB,那么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3、从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种任意取两粒种子种植,它们都发育成高茎豌豆的概率为()
A、1/4 B、3/4 C、9/16 D、1
14、下列基因组成中,属于二倍体生物配子的是()
A、Aa B、bB C、bb D、AA
15、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 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17、已知水稻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种表现型与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后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用任一亲本进行测交,其后代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18、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都不对
1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不同的性状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0、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21、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并指(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出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b控制,基因型为dd)。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正确的结论是()
A、母亲的基因型为PpDd B、父亲的基因型为ppDd 2 C、这对夫妇的后代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表现型
D、这对夫妇的后代中,只患多指和只患聋哑的子女出现的概率都是1/8
22、以AAbb和aaBB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从理论上分析,在F2中表现型与两亲本不同的个体占F2个体总数的()
A 4/16 B 9/16 C 10/16 D 6/16
23、基因分离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4、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都不对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人类的红绿色盲在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只有男性患者 D.只有女性患者
2、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Ⅱ—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Ⅱ—4
D.Ⅱ—6 3、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能形成
A.1个卵细胞 B.2个卵细胞 C.3个卵细胞 D.4个卵细胞
4、血友病致病的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这个家族中的传递顺序是()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5、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四个染色体
B.有四个DNA分子
C.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有两个着丝点
6、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7、下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A.甲
B.乙
B.丙
D.甲和丙
8、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7、下图细胞所处时期最可能为
A.有丝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 C.减I期中期
D.减II期中期
8、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9、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8,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是
A.8、4、2 B.8、4、4 C.16、8、4 D.8、16、4
10、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和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bBBbBbbbbBBb A.XY、XX B.XY、XX C.XY、XX
D.XY、XX
1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
1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14、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15、血友病致病的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这个家族中的传递顺序是()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16、某一生物有4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级,则这个精母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0:4
17、某二倍体动物有K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为()
K K2 1/2 A、2 B、(1/2)C、KD、K18、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D、有丝分裂末期
1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0、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氨基酸 C、脂肪酸 D、脱氧核苷酸
5、DNA的一条链中的G+T/C+A为0.5,A+T/C+G为2,则该DNA分子中的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A、0.5和2 B、2和0.5 C、0.5和0.5 D、2和2
3、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中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G)/(T+C)的值 D、只能知道4种碱基的比例
32324、用噬菌体去感染含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P的主要是()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2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P
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上的四种碱基构成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A+T=C+G B、A+C=G+T C、A+G=T+C D、A=T、C=G
6、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 B、核酸 C、RNA D、DNA
7、在DNA分子中,能够与鸟嘌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胸腺嘧啶 B、胞嘧啶 C、腺嘌呤 D、尿嘧啶
8、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及其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完全解旋后,才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C、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在分裂间期进行着DNA分子复制会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9、下列是小张同学对等位基因的理解,错误的是()
A、存在:杂合子的体细胞中 B、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分离: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 D、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0、假定一段信使RNA上有碱基80个,其中U为25个,C为35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DNA分子中,A和G共有()
A、25个 B、35个 C、60个 D、80个
1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C、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D、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1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核苷酸 D、含氮碱基
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C.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1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RNA
15、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18%
B.36% C.50%
D.64%
16、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17、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ATP
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18、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与腺嘌呤(A)配对的碱基是
①鸟嘌呤(G)②尿嘧啶(U)③胞嘧啶(C)④胸腺嘧啶(T)A.①
B.④
C.②④
D.③④
19、如图所示的过程最可能是
A.转录 B.翻译
C.DNA复制 D.RNA复制
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1、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 B.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提取物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双球菌的混合物 D.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混合物
22、右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序号5、6分别代表的结构名称为 核糖和磷酸
B.图中7代表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此片段中含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8个 D.DNA中含有碱基T,而RNA中没有
23、在生物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
所必需的条件是()
①酶类 ②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 ③ATP ④DNA分子 ⑤mRNA ⑥tRNA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宜的pH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⑦⑧
2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2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26、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G)的分子数占22%,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
A.11%
B.22%
C.28%
D.44%
27、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所占比例为35%,则腺嘌呤所占的比例是()A、85% B、45% C、35% D、15%
28、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B、DNA的分子量很大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不同的排列顺序 29、1条染色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有()A、4个双链DNA分子 B、2个双链DNA分子 C、2个单链DNA分子 D、1个双链DNA分子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1、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3、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
4、真核生物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5、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6、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录和翻译发生的部位相同
B.转录需要以信使R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一段双链DNA中含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200个 D.复制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7、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只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而且不受环境影响。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8、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密码子位于
A.DNA上 B.mRNA上 C.tRNA上 D.RNA上
9、一个信使RNA有48个碱基,在翻译形成肽链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量最多有()A、48 B、24 C、16 D、15
10、下列碱基序列中可能是密码子的是()
A、ATG B、TGA C、CTG D、AUG
11、一条多肽链含10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基因中至少有碱基()A、600个 B、300个 C、150个 D、200个
1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转录阶段主要发生在()
A、核糖体上 B、细胞核中 C、细胞质中 D、内质网上
1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A、D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B、转移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C、信使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3个相邻的碱基
14、下列是小张同学对等位基因的理解,错误的是()
A、存在:杂合子的体细胞中 B、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分离: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 D、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5、假定一段信使RNA上有碱基80个,其中U为25个,C为35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DNA分子中,A和G共有()
A、25个 B、35个 C、60个 D、80个
1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C、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D、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17、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核苷酸 D、含氮碱基
18、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进行的场所依次是()A、细胞核、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质 C、细胞核、细胞质 D、细胞质、细胞核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气体变异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2、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后代 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C.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是指mRNA 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基因重组发生在
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分裂 ③有性生殖 ④无性生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A.有利的个体多
B.育种年限短,较快获得纯系品种 C.提高突变率
D.育种年限短,改良某些性状的幅度大
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能使生物产生新基因
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C.基因突变一般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D.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
7、引起猫叫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8、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疾病影响
9、某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见左图),图中表示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10、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采取的检测手段有()
①B超检查②羊水检查③孕妇血细胞检查④基因诊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12、单倍体的概念是指()
A、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体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体细胞中含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数目的个体
1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然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14、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的()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15、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的穗大粒足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无子番茄没有种子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6、一对父本和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分离 D、基因重组
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突变率低 B、诱发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1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19、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20、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C、染色体缺失片段 D、染色体增加片段
21、在育种上,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是为了获得()A、二倍体 B、多倍体 C、杂合子 D、纯系品种 22、21三体综合症、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③①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23、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24、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下列关于二倍体西瓜的培育个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的叙述,正确顺序是()
①用秋水仙素二倍体西瓜的幼苗,得到四倍体植株
②将含3个染色体组的种子种下,得到三倍体植株,在其开花时授给二倍体的花粉 ③母本植株上得到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种子 ④得到无子西瓜
⑤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④③②⑤① D、①⑤③②④
25、下列有关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ND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B、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镰刀型贫血症的形成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具有随机发生、自然情况下突变率很低、不定向的特点
2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4)Ab(1)AABBI(2)aabbVI(7)AabbIII(3)AaBbIV(6)AAaaBBbbIIV(5)AAbb A.I、II过程为杂交育种
C.I、IV过程为多倍体育种
2、有关诱变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B.需用诱变剂处理材料 C.原理是基因重组
D.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
3、下列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的是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4、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较大些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B.I、III、V过程为单倍体育种 D.VI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6、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质粒 D.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7、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维生素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8、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筛选育种的原理相同 D.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9、下列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A.棉株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
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 C.土豆含有抗病毒的基因
D.酵母菌中提取到了干扰素
10、下列各项中,适宜用诱变育种的是()。
A.获得无子果实 B.培育综合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C.利用细菌生产胰岛素 D.培育从未出现过的新品种
11、由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叫
A.单倍体
B.四倍体
C.二倍体
D.八倍体
12、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一般称为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微生物工程
13、无籽西瓜比一般西瓜吃起来甜,这是因为
A.由于无籽西瓜培育时卵细胞未受精 B.由于无籽西瓜是多倍体,有机物含量高 C.由于无籽西瓜是二倍体 D.由于无籽西瓜有机物储存在西瓜里
14、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C.单倍体个体一般是不育 D.单倍体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式获得
1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
B.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C.理论上讲,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
D.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 16.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DNA酶
D.解旋酶
第三篇:高中生物必修一内容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一内容简介:
我们为您收录的这部高一生物必修一视频教程是一部名师主讲的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的精品教程。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 2.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正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
学习认知
点击以下内容即可进入学习
第四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教师:李许可
一、指导思想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生物课是高中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高中生物,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全体高中学生打好生物学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侧重点。
2、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我们(共2课时)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课时)
第二节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1课时)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共12课时)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2课时)
第2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共10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1课时)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2课时)
脂类的种类和功能(1课时)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课时)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共11课时)
第1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课时)
第2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共6课时)
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1课时)
细胞膜和细胞壁(1课时)
细胞质和细胞器(2课时)
细胞核(1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课时)
第3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2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15课时)
第1节 ATP和酶(3课时)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1课时)
酶和酶促反应(2课时)
第2节 光合作用(6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2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2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2课时)
第3节 呼吸作用(4课时)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1课时)
细胞呼吸的过程(2课时)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课时)单元复习(2课时)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11课时)
第1节 细胞增殖(3课时)
细胞大小与细胞生命活动(1课时)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1课时)无丝分裂(1课时)
第2节 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3课时)细胞分化(1课时)
细胞的全能型(1课时)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课时)
第3节 关注癌症(3课时)
单元复习(3课时)
第五篇: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南昌师范学院
艾超 9012108007 教学思想: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方向上,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具体则为帮助学生较深入的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的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的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技术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生活化;
第二;情感目标: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可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和生物绘图等技能,且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章:走进细胞: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和联系,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i,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和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同时应该注意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提高直观性,更有利于教学。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结构和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介绍降低反应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与特性;细胞的能量ATP,来源,和光合作用的联系。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增殖是重点,尤其是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由于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过程可以借教学媒体,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的分裂分化等既是前面细胞知识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为必修二的学习做好了基础,需要加强基本知识的理解。教学方式:本学期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应该借用教学媒体,加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走进细胞(5课时): 科学家访谈:(1课时);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9课时):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课时);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课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8课时)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课时,1课时为实验课)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3课时,)课时为实验课)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2课时,分组学习,让学生自己制作细胞核模型)
期中复习:(1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5课时)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1课时为实验课)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0课时)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4课时,2课时为实验课)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课时)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6课时)第1节细胞的增殖(3课时)第2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课时)第4节细胞癌变(1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
教学评价:主要根据学生本学期的课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时的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与优秀课堂学习,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