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历史考研真题
2016年历史考研真题(全国统考)
21、弭兵运动
春秋中期以后,晋、楚之间势均力敌,疲于攻占,进入两强相持阶段。此时中原小国也因饱受大国争霸战争之苦,普遍厌战,于是出现了以宋国发起的两次弭兵会盟。第一次在前579年,第二次在前546年。此后,晋楚4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种形势对恢复、发展各国的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
22、嘉定和议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双方再一次订立和议。和议规定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为三十万匹、两;犒军银(赔款)三百万贯;维持原来边界。嘉定和议后,宋金都日益衰弱,无力再发动战争。
23、明代司礼监
司礼监,官署名。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司礼监在明初没有太大权利,明中叶后,皇帝不理朝政,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披红大权,实际上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并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
24、十通
出版之后,一直为历代学者视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郑樵撰为《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连同《通典》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1)、材料一中“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是指鸦片泛滥,大量中国人吸食鸦片,导致建康受损,身体素质下降,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为了购买鸦片,白银大量流失,导致饷银不足。材料三中“浙洋之事”是指英军攻打舟山,“羁縻”是指清廷设法安抚英军,与之和解。
(2)、林则徐希望在销毁鸦片的同时,尽量不与外国开战,然而英军如侵,在他看来是以下犯上,应当尽量招抚,同时要做好防务,把广州的税收大量投入到军事建设中。
30(1)、议事会是雅典民主的核心体制,最开始是四百人议事会,克里斯提尼改革后改成了五百人议事会 人民指的是希腊成年男子,不包括没有选举权的奴隶和外邦人蒂奥尼所斯指的是希腊酒神,这个节日是祈求葡萄种植能够丰收和酿酒的保护。
(2)、雅典的城邦政策集中表现为民主政治。(1)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2)其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500人会议、民众法庭,它们掌握充分的权力;(3)原来的氏族贵族势力则被铲除殆尽。雅典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雅典人的这种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后完全沦落为一种暴民政治。
四、论述题:31~33小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120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31、共同点:
(1)秦朝与隋朝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2)这两个朝代都开启了后代的强盛王朝,秦朝之后,汉王朝的兴盛,既有文景之治又有汉武帝的大一统;隋朝之后的唐朝既有贞观之治,又有开元盛世,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3)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秦朝结束了战国分裂的局面,隋朝则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
(4)都开创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秦朝的皇帝制度以及隋朝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都被后世沿用。
(5)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都有闻名世界的著名建筑。(6)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7)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历史作用:秦与隋虽然都是短命王朝但是他们都结束了一个分裂的局面,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把中国从分裂带向统一,而且建立了进行了制度上的建设,为后世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当然,这两个王朝的短命也为后代帝王提供了教训。
2016清华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郭店楚简,十三经,新潮,刘秀,赣南闽西根据地,维也纳会议,亚历山大东征,布拉格之春,古巴导弹危机,凯末尔
古文断句,及其主要内容:略
论述题:(中国史必做一二题,三四题选一个做。世界史一二题选一个做,三四题必做)
(一)1、简述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历史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关于唐宋变革论(1,2选一个做)
(二)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凡例“中日外交关系与欧美各国有不可分离之势”,举例,谈认识。
(三)宗教是反科学的。可为什么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研究科学的大都是神职人员或与基督教有关的人员。
(四)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异同。
2016辽宁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武丁,两税法,官督商办,靖康之难,人民公社,雅尔塔体系,大化改新,尽地力之教
简答:
1、西汉前期豪强的表现
2、景帝和武帝打击豪强的措施及作用
3、马略军事改革
材料分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到南朝的变化
2、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及消极抵抗和义勇军的作用
3、《雅典的收入》色诺芬的材料,答雅典对待外族人的政策及写作背景
论述(4选3):
1、清朝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
2、中体西用的内涵及意义
3、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教义和对阿拉伯国家形成的作用
4、地理大发现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2016中南民族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初税亩,魏晋玄学,票拟,总理衙门,府院之争,爱琴文明,布匿战争
简答: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宋代理学形成的原因
3、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特点
分析题:
寻《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每论国家一政而胡越相悬叙君臣一时而参商是隔此其为体之失者也兼其所载多聚旧记时采杂言故使览之者事罕异闻而语饶重出此撰录之烦者也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而残缺遽多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诫也
1、标注标点
2、分析纪传体体裁的优缺点
论述题:
1、论述明代中后期社会结构的变化
2、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论述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过程
2016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侯景之乱,道光皇帝,黄埔军校,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五年计划,婆罗门教,加尔文,俄国1861年改革,甘地主义,《马斯特里赫条约》
材料题:
1、材料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论述古代刺史制度
2、材料出自文艺复兴时期,三段材料
论述
1、论述清代的民族政策
2、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3、罗马帝国晚期,日尔曼人入侵,论述其对罗马帝国及西欧社会的影响
4、举出世界各国三种不同的工业化模式,并就其中一种从原因、过程、特点、影响分析
2016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制,党锢之祸,澶渊之盟,《新青年》,新生活运动,癸卯学制,汉莫拉比法典,释迦牟尼,荷马史诗,权利法案
简答: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2、两税法
3、梁启超新史学
4、晚清冗员问题
5、启蒙运动
6、日本明治维新
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2、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种类很多,有方志、报纸、档案、笔记等等。请选择两种你熟悉的史料,各举一两个例子,介绍史料的特点。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
2016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埃赫那吞,金帐汗国,战国大名,伊克特,因信称义,1848年欧洲革命,华夫脱运动,揭露黑幕运动,东南亚国家联盟,三边委员会
简答题:
1.简述罗马共和体制衰亡的基本原因
2.简述19世纪后半期英国近东政策
论述题:
1.论述古希腊和中古西欧的宗教信仰的异同
2.论述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建构及意义
3.论述德日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及实践的异同 4.论述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得失
2016吉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唐初八史,好人政府,一条鞭法,时务学堂,巴比伦之囚,光荣革命,神曲,马歇尔计划
材料:
1、分封制
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3、梭伦改革内容,失败原因,对雅典意义
4、关于经济大萧条的材料,提问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问题
论述:
1、秦汉至明清中央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
2、论述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中世纪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影响和意义
4、分析冷战起源
2016江西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B卷)
名词解释(8选6):
梭伦改革,基督教,宗教改革,雾月政变,1861年农奴制改革,《非战条约》,波兹坦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简答题(4选3):
1.简述苏美尔-巴比伦文明的成就
2.简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简述美国新边疆政策
4.简评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论述题:
1.论述英法两国对近代西欧的贡献和影响
2.谈谈你对日本近代以来政治发展的看法
3.谈谈你对如今中美关系的看法
2016吉林大学古籍所历史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盐铁会议,集书省,甘露之变,崖山之战,续三通,竹书纪年,翻译句读:
1、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
2、文献学的翻译(每题三问)
简答:
1、简述西汉的刺史制度
2、略
3、简述宋代5大类书
4、魏晋玄学和门阀制度的发展演变
论述:
1、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军制
2、论述清初考据学的发展
2016湖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两税法,澶渊之盟,摊丁入亩,耆英,瓦窑堡会议,《向导》
论述题:
1、简述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
2、评述朱元璋
3、论述湘淮军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4、简述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文献综述与写作:
材料(略)
1、划线的句子下标句读
2、根据给的材料观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2016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八旗制度,秦直道,仰韶文化,九品中正制,孙文越飞宣言
简答:
1、西安事变的过程结果意义
2、东南互保
3、王安石变法内容
论述:
1、中国隋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早期维新思想
2016云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六艺,检籍,南衙北司,交子,洋务派,保路运动,五族共和,救国会,百团大战,广州十三行
史料分析:
1.周公辅政(繁体)。说明是什么事件;翻译两个句子;评析这一事件。
2、曹锟贿选北洋政府相关问题,给出北京大学1923年一份对政治民意调查。就上述材料谈谈看法。
简答题:
1、百家争鸣出现的条件及影响
2、东晋门阀政治的条件和影响
3、元代行省制及影响
4、清朝人口增加条件及影响
5、响应太平天国的三大势力简介
6、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论述题:
1、光武帝强化措施及影响
2、从经济、文化,交通、城市、水利等角度论述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3、晚清通商口岸城市近代化发展对晚清社会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016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史记货殖列传》中节选:略
名词解释:
岐山周公庙遗址,张家山汉简,六镇起义,农桑辑要,俺达汗,李秀成,联省自治运动,四人帮
论述题:
1、陈寅恪在《论韩愈》中对唐代的评价
2、论述明朝内阁的起源,并比较明清内阁的异同
3、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4、论述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关系
2016西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告缗,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唐玄奘,刘知几,南宋行在,督抚,古今图书集成,傅兰雅,国民党改组派
论述:
1、论述两汉对西域的经营
2、论述汉唐文明的异同
3、论述宋朝与明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及影响
材料题:
一段汉书食货志的材料
1、句读并翻译
2、阐述汉书的特点价值
2016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论述:
1、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异同
2、四明图志碑刻内容一段。
十个繁体字化简体
解释“三祀”和“锓诸梓”
3、列举秦到宋的专门史研究近五年的突出性著作两部并评论
4、论述近十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新研究及著作
5、结合清朝的人口政策和明清社会经济,论述清前期人口激增的原因
6、论述晚清到民初满汉关系
小论文:
近代学堂
2016山西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北魏六镇,新学伪经考,武宗灭佛,国粹派,府院之争,农业学大寨
简答题:
1、简述古文运动内容影响
2、孙中山三民主义内涵
材料分析题:
1、安史之乱原因经过影响
2、(1)马关条约签订时中日谈判态度
(2)结合材料评价李鸿章
(3)把马关条约签订责任全归于李鸿章对否?理由
(4)张之洞与李鸿章对日态度有无原则上不同,说明理由
论述题(四选三):
1、山西在中国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董仲舒及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3、科举制废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2016中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第三条路,总理衙门,府院之争,两广事变
论述:
1、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最终垮台
3、分析10世纪10年底啊,中国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
4、评价联省自治
5、论述国会请愿发生的原因过程
材料分析:
三个材料都是讲清末的经济,大体便是白银涨值,铜钱贬值,经济不振,民不聊生,官府巧立名目收税。
1、给三段材料打上标点,使句意通顺
2、解析材料题讲述了什么
3、根据材料,说明发生的原因,并说明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201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盐铁论》,庆历新政,头下军州,棉花革命,京师同文馆,科玄之争,《实业计划》,三反五反运动
材料分析题: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上述材料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另举三人)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运动的主要内容。
(3)简述该运动的历史作用。
简答题:
1、简述汉初的诸侯王国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论述题:
1、试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2、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2016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度田,飞钱,九品中正制,《永乐大典》,八一宣言,治安强化运动,理藩院
简答:
1、宋代理学的产生极其发展轨迹
2、明代科技成就
3、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 4、1929年9月中央军委对红四军的指示信及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
论述:
1、西汉建立到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
2、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产生及其主要思想
3、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的相关背景,内容,影响
材料:
《魏书》;《李鸿章全传》
2016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三家分晋,党锢之祸,租佣调制,庆历新政,行省制度,《四库全书》,总理衙门,陈独秀,七千人大会
简答题:
1、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意义
3、简述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论述题:
1、论述”中体西用“
2、论述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
3、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翻译:
第一个选自《汉书·匈奴传》
第二个翻译河套地区的土地租用习俗,”跑青牛犋“ 2016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汤武革命,南直隶,里耶秦简,元仁宗,《三洞经书目录》,海昏侯,奕?,清末新政,合作主义,华北事变
简答:
1、简述唐朝中后期的内乱
2、简述宋代传统农业新发展
3、简析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
论述:
1、汉代”《春秋》决狱“评述
2、试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进步群体在向西方学习探究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与落后势力所开展的四次大论 争。
2016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山海经,筹安会,蒲安臣条约,新生活运动,七千人大会
简答题:
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简评东南互保
材料分析:
1、明史对粮长制和赋役制度的记载,繁转简并加句读
2、中共对富农的土地政策材料,对其说明分析
论述题:
1、概述隋唐宋元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2、试述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和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
3、试述建国初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成功经验和教训
2016南开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8选5):
上计,竹林七贤,形势户,复社,府院之争,临城劫车案,三三制,八一九限价
论述(8选5):
1、古史辨的学者及其所持观点,评述
2、靖难之役及其影响
3、秦到清的宰相制度变化及其影响
4、述评科举制度 5、1910年前后外蒙古和中国的关系6、1930年中原大战的意义
7、抗战中国共作用和影响
8、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很复杂,择一论述
古代汉语:
选择(三选一)多出自尚书史记等
翻译段落,史记张良的留侯世家(简体需句读);郑国子产一小段(繁体有标点)
2016河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消藩策,宗主都护,唐律疏议,庚戌之变,地丁合一,讨粤~缴,江南制造总局,华兴会,雅尔塔会议,论持久战,清末民初新史学,晚清清~派,土地法大纲,国民乡村建设
论述题:
1、刘秀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和意义
2、唐科举制内容和意义
3、元朝农业发展成就
4、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5、汉学和宋学中国史学
第二篇:考研真题
华 中 师范 大 学二○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理论 考试时间:元月6日上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25中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莲鹤方壶(5分)
2.龙门石窟(5分)
3.“马一角”、“夏半边”(5分)
4.永乐宫壁画(5分)
5.《苦瓜和尚画语录》(5分)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15分,共75分)
1.试比较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器型、流行纹饰与审美特征的异同。(15分)
2.敦煌壁画中“本生故事图”的代表作有哪些?简要分析其艺术特点。(15分)
3.试比较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差异。(15分)
4.谈谈你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并梳理这一论点在后世的发展线索。(15分)
5.“扬州八怪”的画家身份分为哪三类?简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和精神特征。(15分)
三、论述题(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述完整,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历代代表画家及作品概述中国古代肖像画的发展和演变。(25分)
2.从北宋、南宋、元代和明末清初的山水画代表作品中各选取一件加以分析并比较其在风格、样式和意境上的差异。(25分)
华 中 师 范 大 学二○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理论考试时间:元月6日下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64外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高贵的单纯(5分)
2.《艺苑名人传》(5分)
3.加洛林文艺复兴(5分)
4.浪漫主义美术(5分)
5.象征主义(5分)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要论述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15分)
2.简述荷加斯的艺术特色与成就。(15分)
3.结合作品分析格列柯的艺术特色。(15分)
4.试述20世纪上半叶现代艺术观念的变化。(15分)
5.试用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作品。(15分)
三、论述题(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述完整,共50分)
1.试述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区别与联系。(25分)
2.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南欧意大利和北欧尼德兰美术的异同。(25分
第三篇:历史专业考研:2014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历史专业考研:2014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0个10分一个
三家分晋
安西四镇
南怀仁
《筹办夷务始末》
秋瑾
中山舰事件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欧盟
二、简答题20分一题
1.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作者 并作简要介绍
2.写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三部专著和三部汇编 写出书名作者(编者)并写一句话评论
3.简述雅典民主政治
4.论述冷战后全球化进程
论述题 50分一道
1.简述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并评析“科举制度对世界政治文明是一大贡献”的的观点。
2.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里包含了哪些不平等内容?是如何逐渐废除的。
3.论述法国的人权宣言。
第四篇:部分名校统考前历史考研真题
统考前部分名校历史学专业的历年统考真题(2007年统考以后很多题目都出自其中,借鉴价值极高;掌握了考研真题,考研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河南大学2001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学科专业: 中国古代史 考试科目及代码:539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宗法制度
2、董仲舒
3、玄学
4、永贞革新
5、行省制度
6、班匠银
二、简答:
1、简要评述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措施。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3、中唐以前府兵制与中唐以后募兵制的区别何在?
4、清朝在周边地区采取了哪些特别管理制度?
三、论述:
关于王安石变法,学术界有哪些不同观点?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新法的评价。河南大学2001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学科专业: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541综合考试
一、名词:
1、明治《五条誓文》
2、凯末尔革命
二、简答:
1、法国的启蒙运动 2、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
1、分析英法德美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特点。
2、分析1926年后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四、翻译:(加标点,再翻译,是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一篇繁体史料 略)河南大学2006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学科专业:060106 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 用于本专业各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325 基础课(中国通史<1949年之前>)
中国通史(1949年之前)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2.楚汉之争 3.八王之乱 4.《唐律疏议》 5.猛安谋克
6.中国共产党第7次代表大会
二、简答:
1.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3.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4.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5.简述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6.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三、论述:
1.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2.试评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
河南大学2006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学科专业:060106 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古代文献 考试科目及代码:462 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宗法制 2.董仲舒 3.靖难之役 4.理藩院
二、简答:
1.简述春秋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2.简述秦朝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3.简述清朝官员考察制度。
三、论述:
论述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中国历史文选部分(其它题目略)
将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文。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爲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爲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爲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爲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裏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後征爲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爲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爲禍始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複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衆又袁術僭號於九江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爲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爲皇后志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後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衆遂使術窮亡解沮發病而死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爲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幸而破紹梟其二子又劉表自以爲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孤複定之遂平天下身爲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爲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5*6
百家争鸣 七国之乱 北魏孝文帝 通典
五代十国
摊丁入地
二. 简答题10*4
1.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
2. 两税法极其历史意义
3. 马关条约 极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极其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 15*2
1. 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极其影响
2.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极其失败的原因 2006年北京大学考古学通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三大气候信息库
2、AMS测年
3、蛋壳陶
4、瑶山墓地
5、吴城文化
6、金涂工艺
7、石阙
8、模型明器
9、虞弘墓
10、号墓为陵
二、论述
1、什么叫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论述史前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3、论述汉代工官设置及其产品?
4、论述六朝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南京大学95-97真题99,01,0
4南京大学1995年中国古代史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5、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 南京大学1995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名词解释(30分)爱斯奇里斯 卢克莱修 福音书 圣殿骑士团 伊玛 勃艮第公国
问答(每题25分)简述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后果
举二三个实例说明联姻对欧洲中古历史发展影响
南京大学1995年世界近现代史
名词解释(共40分)掷出窗外事件 马尔萨斯 <教务专约> 新政 三皇同盟
费边社 布列斯特和约 马歇尔计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简述题(每题6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尊王攘夷”思想 雅尔塔协定
德国11月革命的经过 论述题(第题12分)试述边沁主义的原理及其对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作用 试分析十九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南京大学1996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
1、殷墟
2、四书五经
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5、淝水之战
6、庆历新政
7、乡度会试
8、土木之变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
1、何谓“十通”
2、唐朝的三省制
3、元朝统一的意义
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
1、东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南京大学199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史知识
考试科目:文史知识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____________史。家 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__。
2、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3、五帝的组成,有多种说法。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黄帝、颛顼、____________、唐尧、虞 舜这五位上古帝王。
4、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 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 道”;儒家讲求________________,道家向往“________________”。
5、汉语语法的“形”的因素不是主要的,“神”(功能、意义)的因素倒是更基本的。如 果说西方语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汉语语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_______________”:象形、_________、_____ ___、形声、转注、假借。
7、_________所编的《__________》,选录先秦至梁辞赋七百余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 文学总集。
8、东汉时官学除中央政府所办太学之外,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 ”,乡曰“_____________”,聚曰“_____________”。
9、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____________》,系唐 代杜佑所著。
10、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1、著名的“荷马史诗”——《_________________》和《奥德赛》,生动地反映了“人类 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
12、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
13、《人权宣言》的发表肯人进步意义,但它是以____________的不平等,代替基于____ 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等。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___________协定》和《克里米亚》议定书,德国及其首都 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二、选择题(包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古希腊文明发祥于()
A、雅典 B、克里特岛 C、斯马达 D、奥林匹亚
2、最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万国公报》 D、《时务报》
3、马克思亲自制定的第一国际的重要文件有()
A、《共产党宣言》 B、《成立宣言》C、《临时章程》 D、《资本论》第一卷
4、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主体力量有()
A、农民 B、下级武士 C、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D、西南大名
5、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最先侵入台湾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三、古文标点并翻译(标点5分,翻译5分,共10分):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不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 扶则将焉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四、作品简析(20分):
阅读辛弃疾的以下词作,加以比较分析,就其思想或艺术写一篇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水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鬓。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体说鲈鱼堪,尽西风,季 鹰归未?求田间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 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摸鱼儿
迫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默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问况落红无数。春且注!见说 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励,画烟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 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地诉?君莫娜,君不见、玉环飞燕皆 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五、阅读以下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副标题为“读《水》有感”,正标题自拟。不少 于
1000字(40分):
水
凡物有三态,思想也有三态。
气体的思想是风。它是人脑中自由的过客,它自由地来而且自山地去,不着一点痕迹 也不留一点痕迹。
固体的思想是石块。它在人脑中建筑堂堂的金字塔,堂堂地积蓄着和保护着几千年不 变的尸体。
唯有液体的思想它在人脑中开辟有定而无定的河流。它是运转不息万古常新的。从它 的不舍昼夜的奔驰中,人是不能和它有两度相识的。所以流水不懈。它的运转是有一定的 基础、一定的纪律和一定的方向的。它永远向前看,永远要冲决网罗和荡涤暇秽。所以流 水无情。
东方的哲人说:智者乐水。西方的哲人说:水生万物。水手水乎!既然人类也是你的 婴儿.就让人人常能沐浴在你的怀抱中,从你的**吸取无穷的睿智吧
南京大学1996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名词解释(每题5分)《美狄亚》 希西俄德
库里亚大会
皮洛士
弗·培根
《君主论》 丕平赠土
美第奇家族 简答题(每题20分)
经过长期战争,罗马终于征服了意大利,试分析罗马取胜的主客观原因。为什么说“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南京大学1997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名词解释(40分)巴比伦之囚 陶片放逐法 模范议会 黎塞留
米兰敕令 贝希斯敦铭文 查斯丁尼法典 凡尔登条约 问题(60分)
简述埃及阿蒙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
试析古代希腊古典时代与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主要区别.罗马公教与东正教在教义与礼仪方面有何异同? 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提到:“君主还应阅读历史,并且研究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行动”,你对此有何见解?
南京大学 99年综合题
一、举题(共10分)
1、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
2、“十通”中清代编修的“四通”是指哪四部书?
3、王安石《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哪能三经?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伊利汗国 2凯末尔革命
3、壬辰卫国战争
4、红白玫瑰战争
5、大化改新
6、十二铜表法
7、一条鞭法
8、监司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谈谈“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2、、150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世界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请从马、恩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这一角度,谈谈《宣言》产生的经过及其意义。
南京大学 2001年综合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良渚文化
2、叶尔羌汗国
3、马丁。路德
4、恒逻斯之战
5、孔雀王朝
6、新文化运动
7、汉谟拉比法典
8、汉尼拔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2、试述明清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及相关内容和意义。
3、简述蒙古西征的具体过程及其对中亚等地区的影响。
南京大学
2004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考题 中国近代史
一. 名词解释:(5分*10个)
古德诺
公车上书
租界
“进北攻南” “重点进攻” 胡适
国民参政会
《中国之命运》
二二八起义
国粹派
二. 论述题:(20分*5个)
1.列强干涉中国近代政治的主要方式。
2.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
3.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4.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
5.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世界近代史
南京大学
2004年世界近代史部分考题
一. 名词解释:(5分*10个)
阿拉伯主义
中立法
航海条例
拿破仑
十二月党人
《共产党宣言》
国际联盟
普法战争
二. 简答题(10分*3个)
1.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1500年以来几个国际格局的基本内容。三. 论述题:(35分*2个)
1.2.二战对人类心理及社会意识的影响。
南京大学
2004 3 14 上午 古代史 中国通史
共五题
一 论述汉武帝
二 论述北朝胡汉问题及南朝侨就问题
三 论述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到一条鞭法的演变规律
四 谈谈康熙 雍正 乾隆 三朝中央集权和 康乾盛世 的关系
五 谈谈你对五年内任两个史学热点问题的看法
2004 3 14 下午 魏晋南北朝 断代 评述有关六朝的十二部正史并就艺文志和地理志谈谈后人的校补考证结合具体家族谈谈婚、宦、学与六朝士族的关系谈谈你对六朝在中国历史中地位这一问题的看法
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
2001年北大通史
初税亩,侨置土断,刘堰,西山会议派,任弼时,淮军,筹办夷物始末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答案参看中外历史八人谈)两次中日战争比较(1894,1931—1945)士族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比较)晚清立宪派
古代汉语考的是左传隐公八年 记不太清了.最后提醒:考北大古代史,得魏晋南北朝者得天下!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
06 南大中国古代史试题
南大古代历史 名词解释
张骞通西域 册俯元龟 甘露之变 画图六法 古今图书集成 三番之乱 还有六个想不起来了 选10个 50分
指出下列几人的史学成就
好几个 有童书业 李文治 周一良 等等 选四个 20分 问答 周公在中国政治史的地位以及孔子对中国文献的贡献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度的演化 从中国科举制度的内容 谈谈你对科举考试的看法 淝水之战后前秦灭亡的原因和侯景之乱后梁朝灭亡的原因 隋唐之后中国地方机构的演化及其特点 5选4 80分
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试题 安徽师范大学
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题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题,合计40分)
1、《瑷珲条约》
2、清流派
3、《孔子改制考》
4、三国干涉还辽
5、府院之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
1、说明太平天国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2、洋务运动创建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3、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的?BR>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2小题,合计80分)
1、试论述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化发展有那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略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关系
河北大学2003年历史复试题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试题
(专门史·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一、《雅尔塔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5分)。
二、朝鲜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政府对朝鲜的政策(25分)。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变化(25分)。
四、《布西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5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
一、宋辽夏金史方向
1、简论范仲淹(20分)
2、试评“绍兴和议”(30分)
3、略论宋代商业的发展(50分)
二、中国古代经济史方向
1、试论明朝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中的表现及其发达或不发达的原因(30分)
2、试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表现及其影响(30分)
3、略论中国古代的城市市场、区域市场、全国性市场,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时间和特点(40分)
三、中国古代政法史方向
1、试论“明德慎罚”思想及其影响(30分)
2、试评汉初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30分)
3、简论两宋民法及其发达原因(40分)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题(方向一、二、三)
1、试论三省六部体制及其变化(30分)
2、简论中国古代国有土地所有制类型及其兴衰变化(30分)
3、评王安石变法(40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
(人文学院)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30分)
2、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社会的影响(35分)
3、试评岳飞。(35分)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题
中国通史
1、试述两税法的内容及意义。(50分)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50分)
史学导论
1、如何理解“人民创造历史”。(50分)
2、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史学工作者。(50分)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河北大学)
1、论述晚清历次对外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评述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
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本专业共一道大题):
论述题:(共3题,满分100分)
1、综述研究五四运动的最新学术动态与基本史料。(35分)
2、分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30分)
分析民国政府(1927—1949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点。(35分)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题
1、论述晚清的经济政治改革
2、列出五部中国现代史著作,重点评述一部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3硕士研究生复试题(东北师范大学)
论述题:(第1题50分、第2题、第3题各25分)
结合义和团运动、收回利权运动、抵制美货运动的史实,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和演变的特点。
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述评。
近十年来学术界鸦片战争史研究进展综述。
2008年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生复试试题(宋史研究中心)
一、名词解释:(八选五)荀子 黄老之学 贞观之治 宋刑统 青苗法 开禧北伐 军机处 摊丁入亩
二、论述题:(四选二)
1、试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2、试论宋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
3、试论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4、试论乾嘉学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考研试题 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5分×8=40分)
1,红山文化 2,伦台诏 3,驿传 4,子口税5,光绪皇帝6,法币7,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8,农业发展四十条
二,简答题(10分×3=30分)
1,评述两税法。
2,简单论述二十世纪30年代的关于社会史的论战。
3,简单对比1954,1975,1984年修订的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异同。三,论述题
1,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 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 影响。(35分)2,史料分析题(20分)
史料略(关于近代史的一部分,是武昌起义之后以及保路运动之后清政府的关员的奏折)(1)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全国的局势(2)分析奏折中的建议并进行评价。3,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5分)世界通史
一,名词解释(5分×10分)
1,晚期猿人 2,大流士一世改革 3,査士丁尼 4,1215年大宪章 5,来客星顿的枪声 6,俾斯麦 7(,忘记了,等我 想一下)
8,魏玛宪法9,共产国际10,欧洲共同体 二,论述题(4×25=100分)
1,比较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的共和制度的异同。2,谈谈你对西欧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的认识。3,简要分析在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的决定性的胜利。
4,结合20世纪的大国来分析大国的兴衰。(可以分析一国或者数国)2006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通论试题 06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
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2006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选试题
06年山东大学 历史文选
一、解释字词,15题,30分
二、简答
1、《天论》选自何书?介绍其作者。
2、举出10部先秦子集及作者。
3、《隋书》是谁挂名的?
4、《贞观政要》的作者及时代。
5、《通志》何时何体?内容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奏议体?举出3部奏议集。
三、翻译(3段,90分)
199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通论试题 考古学通论1997(每个4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 1,夏鼐 2,山顶洞人 3,腰坑 4,空首布 5,黄肠题凑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4、5题选做一题)1,试述安阳殷墟遗址的发现及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2,简述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3,举例说明文物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4,浅谈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5,浅谈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关系。
考古学通论1998年
一,必答题(没小题20分,共80分)
1,简述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几支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年代和文化特征: 裴李岗(或磁山)文化 大地湾(或老官台)文化 后李文化 兴隆洼文化
2,铁器的发明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汉画像石墓的分布、画像题材内容及画像雕刻技法。4,概述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 二,任选题(任选一题,20分)
1,列举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现,并论述其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意义。2,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
山东师范2006魏晋南北朝复试笔试题目
只记得大体意思了!
1。论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论述士族门阀制度!
3。从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著名任务中找出一位并评价之!
4。从玄学、道教、佛教选出一项说明它在这一时期的流传及发展情况!5.列举出24史中这一时期的著作及作者!
南京大学 95年中国古代史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5、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
南京大学 96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
1、殷墟
2、四书五经
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5、淝水之战
6、庆历新政
7、乡度会试
8、土木之变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
1、何谓“十通”
2、唐朝的三省制
3、元朝统一的意义
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
1、东汉、唐、明三朝宦字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2001年南京大学综合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良渚文化
2、叶尔羌汗国
3、马丁。路德
4、恒逻斯之战
5、孔雀王朝
6、新文化运动
7、汉谟拉比法典
8、汉尼拔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2、试述明清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及相关内容和意义。
3、简述蒙古西征的具体过程及其对中亚等地区的影响。
南大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考题 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5分*10个)
古德诺 公车上书 租界 “进北攻南” “重点进攻” 胡适 国民参政会 《中国之命运》 二二八起义 国粹派
二.论述题:(20分*5个)
1.列强干涉中国近代政治的主要方式。
2.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3.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4.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
5.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世界近代史(记不太全了)一.名词解释:(5分*10个)
阿拉伯主义 中立法 航海条例 拿破仑 十二月党人 《共产党宣言》 国际联盟 普法战争
二.简答题(10分*3个)1.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1500年以来几个国际格局的基本内容。3.三.论述题:(35分*2个)1.2.二战对人类心理及社会意识的影响。
99年南京大学综合题
一、举题(共10分)
1、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
2、“十通”中清代编修的“四通”是指哪四部书?
3、王安石《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哪能三经?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伊利汗国 2凯末尔革命
3、壬辰卫国战争
4、红白玫瑰战争
5、大化改新
6、十二铜表法
7、一条鞭法
8、监司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谈谈“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2、、150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世界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请从马、恩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这一角度,谈谈《宣言》产生的经过及其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
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
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
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
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
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
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
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
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
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林维喜事件 2.京师同文馆 3.湘军 4.百日维新
5.祺祥政变 6.光复会 7.严复 8.镇南关大捷
二、简要回答(每道题15分,共60分)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
2、“东南互保”的经过及其影响。
3、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4、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
三、史料解读(每道题10分,共20分)
1、给下面这段文献标点并回答问题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即通万国蒸蒸大势相迫非可淤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亦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骤之(1)这段话出自()的《 》。
(2)这段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属俄,印度之属英,南洋之属荷,吕宋之属于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奋求自立耳。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自同治以来,沈、李、翁、孙迭相柄政,曾、左及李,倚为外相,恭、醇二邸拱手待成耳,即今除荣禄、庆邸外,何一非汉人为政!若夫政治不善,则全由汉、唐、宋、明之旧,而非满洲特制也然则举明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圣祖立一条鞭法,纳丁于地,永复差徭,此唐、虞至明之所无,大地万国所未有。他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势言耶?曾、左诸将,倚畏虽重位在藩镇。撮尔弹丸,未参内政。且福康安一破台湾,而遂有贝子郡王之赏;曾、左反噬洪氏,挈大圭九鼎以付满洲,爵不过通侯,位不过虚名之内阁。曾氏在日,尤必陷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较其轻重,计其利害,岂可同日而道!近世军机首领,必在宗潘。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彼恭、醇二邸之仰成,而沈、李、翁、孙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阶位虽高,犹之阉宦仆竖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
(1)这是章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2)这段文章中所提到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
(3)章太炎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现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壬戌学制
2、土地革命
3、西南大后方
4、黄土岭战斗
5、人民解放军宣言
6、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材料分析(24分)
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怎样看待1957年的反右运动。
四、论述题(30分)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题4分,共32分)
1.《虎门条约》 2.乡官制度 3.发昌机器厂 4.幼童留美
5.“台湾民主国” 6.《应诏统筹全局折》 7.国会请愿运动 8.中国科学社 二.简要回答(每小题12分,共48分)
1.“拜上帝教”的特点及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
2.洋务派举办了哪些主要的官督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戊戌维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
4.如何认识1905—1907年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
三.史料解析(共20分,其中第一题5分,第二题7分,第三题8分)阅读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弟事合肥三十年,从不争牌子,合肥亦抑之使不得进。同患难而不能效指臂之力,可长太息也。湘乡、益阳功业盖天下,首在荐贤。今后洋务之难,不尤难于发捻军务耶?南皮任洋务知人用人,可不比湘乡、益阳耶?湘乡用人,惟恐不能尽其用,绝无所谓限制之心;合肥用人,惟恐功为人居。此得人失人之不同也。
1.文中“发捻军务”所指何事?
2.指出与合肥、湘乡、益阳、南皮等地名相对应的历史任务。
阅读材料二,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设计问题并结合史实予以分析: 铁路之议其名曰官督商办是民之事而主之以官也是于不宜合谋者而使之合谋也中国之官素未得民中国人民素累官府官有权而民无权官有势而民无势以无权者与有权者竞则有权者胜无权者负矣以无势者与有势者争则有势者得而无势者失矣理之不能有是而无非也事之不能有可而无否也而权势不均则是者惟官得而是之民不得而是之也非者惟官得而非之民不得而非之也可者惟官得而可之民不得而可之也否者惟官得而否之民不得而否之也是非可否皆决于官则是铁路而有利焉其利必先官而后民铁路而不利焉则害必先民而后官。
阅读材料三,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给出正确标点: 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而睽涣取诸易象射御登诸六艺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
四.论述题目(共50分,其中第一道题20分,第二道题30分)1.结合史实评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工业。2.比较并分析晚清史上的几次变法。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现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人物简介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向导》周报 2.彭湃 3.新生活运动 4.宁都起义
5.中国远征军 6.《共同纲领》 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8.《新人口论》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挽救了“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摘自哪一文献?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2.材料:有的地方把封存的图书都烧了,我看烧的结果就是后悔。应该选择一些旧的书籍给青少年批判地读,使他们知道历史是怎么发展来的。都读新的,哪有那么多?要有组织地给他们读一点书,总不能把历史割断吧!否认一切,不一分为二,这是极左思潮,不是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 我看现在要出一批书,要广开言路。读马克思,列宁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是主要的,但也要读历史,地理,读哲学。有些青年连世界地理位置,重大历史事件都搞不清楚,知识面越来越狭窄,这不行••••••
——摘自《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0—471页(1)
根据材料分析周恩来这段谈话的历史背景。(2)
谈谈你对周恩来这段话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
1.简要介绍1916—1924年间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政争,混战状况。2.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
3.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研究中的主要观点。
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理论创新及其意义。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4分)
1.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地位。2.结合史实,论述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6*7)
1加尔文教2考迪罗主义3俾斯麦4波斯尼亚危机5敦巴顿橡树园会议6吉田茂主义
二、简答(3*16)曰本明治维新时期建国三大政策。1924---1929年苏联领导层关于国家发展的争论。3 希特勒对内政策和管制制度(截至1939年)。
三、论述(2*30)19世纪---20世纪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动向。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届==经济政策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
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
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
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
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
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
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
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
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
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林维喜事件 2.京师同文馆 3.湘军 4.百日维新
5.祺祥政变 6.光复会 7.严复 8.镇南关大捷
二、简要回答(每道题15分,共60分)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
2、“东南互保”的经过及其影响。
3、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4、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
三、史料解读(每道题10分,共20分)
1、给下面这段文献标点并回答问题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即通万国蒸蒸大势相迫非可淤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亦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骤之(1)这段话出自()的《 》。
(2)这段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属俄,印度之属英,南洋之属荷,吕宋之属于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奋求自立耳。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有才者,匹夫可以为宰相。自同治以来,沈、李、翁、孙迭相柄政,曾、左及李,倚为外相,恭、醇二邸拱手待成耳,即今除荣禄、庆邸外,何一非汉人为政!若夫政治不善,则全由汉、唐、宋、明之旧,而非满洲特制也然则举明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圣祖立一条鞭法,纳丁于地,永复差徭,此唐、虞至明之所无,大地万国所未有。他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势言耶?曾、左诸将,倚畏虽重位在藩镇。撮尔弹丸,未参内政。且福康安一破台湾,而遂有贝子郡王之赏;曾、左反噬洪氏,挈大圭九鼎以付满洲,爵不过通侯,位不过虚名之内阁。曾氏在日,尤必陷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较其轻重,计其利害,岂可同日而道!近世军机首领,必在宗潘。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彼恭、醇二邸之仰成,而沈、李、翁、孙之有事,乃适见此为奴隶而彼为主人也。阶位虽高,犹之阉宦仆竖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
(1)这是章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
(2)这段文章中所提到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
(3)章太炎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现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壬戌学制
2、土地革命
3、西南大后方
4、黄土岭战斗
5、人民解放军宣言
6、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材料分析(24分)
材料: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怎样看待1957年的反右运动。
四、论述题(30分)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题4分,共32分)
1.《虎门条约》 2.乡官制度 3.发昌机器厂 4.幼童留美
5.“台湾民主国” 6.《应诏统筹全局折》 7.国会请愿运动 8.中国科学社 二.简要回答(每小题12分,共48分)1.“拜上帝教”的特点及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
2.洋务派举办了哪些主要的官督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戊戌维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
4.如何认识1905—1907年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
三.史料解析(共20分,其中第一题5分,第二题7分,第三题8分)阅读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弟事合肥三十年,从不争牌子,合肥亦抑之使不得进。同患难而不能效指臂之力,可长太息也。湘乡、益阳功业盖天下,首在荐贤。今后洋务之难,不尤难于发捻军务耶?南皮任洋务知人用人,可不比湘乡、益阳耶?湘乡用人,惟恐不能尽其用,绝无所谓限制之心;合肥用人,惟恐功为人居。此得人失人之不同也。
1.文中“发捻军务”所指何事?
2.指出与合肥、湘乡、益阳、南皮等地名相对应的历史任务。
阅读材料二,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设计问题并结合史实予以分析: 铁路之议其名曰官督商办是民之事而主之以官也是于不宜合谋者而使之合谋也中国之官素未得民中国人民素累官府官有权而民无权官有势而民无势以无权者与有权者竞则有权者胜无权者负矣以无势者与有势者争则有势者得而无势者失矣理之不能有是而无非也事之不能有可而无否也而权势不均则是者惟官得而是之民不得而是之也非者惟官得而非之民不得而非之也可者惟官得而可之民不得而可之也否者惟官得而否之民不得而否之也是非可否皆决于官则是铁路而有利焉其利必先官而后民铁路而不利焉则害必先民而后官。
阅读材料三,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给出正确标点: 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而睽涣取诸易象射御登诸六艺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
四.论述题目(共50分,其中第一道题20分,第二道题30分)1.结合史实评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工业。2.比较并分析晚清史上的几次变法。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现代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人物简介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向导》周报 2.彭湃 3.新生活运动 4.宁都起义
5.中国远征军 6.《共同纲领》 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8.《新人口论》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挽救了“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摘自哪一文献?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2.材料:有的地方把封存的图书都烧了,我看烧的结果就是后悔。应该选择一些旧的书籍给青少年批判地读,使他们知道历史是怎么发展来的。都读新的,哪有那么多?要有组织地给他们读一点书,总不能把历史割断吧!否认一切,不一分为二,这是极左思潮,不是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 我看现在要出一批书,要广开言路。读马克思,列宁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是主要的,但也要读历史,地理,读哲学。有些青年连世界地理位置,重大历史事件都搞不清楚,知识面越来越狭窄,这不行••••••
——摘自《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0—471页(1)
根据材料分析周恩来这段谈话的历史背景。(2)
谈谈你对周恩来这段话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
1.简要介绍1916—1924年间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政争,混战状况。2.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
3.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研究中的主要观点。
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理论创新及其意义。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4分)
1.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地位。2.结合史实,论述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6*7)
1加尔文教2考迪罗主义3俾斯麦4波斯尼亚危机5敦巴顿橡树园会议6吉田茂主义
二、简答(3*16)曰本明治维新时期建国三大政策。1924---1929年苏联领导层关于国家发展的争论。3 希特勒对内政策和管制制度(截至1939年)。
三、论述(2*30)19世纪---20世纪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动向。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届==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第五篇:政治学考研真题
政治学考研真题 政原
名词解释:5-8行
1、公共选择
2、政治选举
3、政治决策
4、民主集中制
1、政治动机
2、合法性政治社团
3、国家元首
4、政治协调
1、政治分析的新制度主义途径
2、政治社会化
3、政治协调
4、公共选择
1、政府冲突
2、政治过程
3、政治租金
4、政治稳定
5、政治文化
1、政治合法性
2、有限政府
3、行为主义
4、威权主义
5、积极自由
1、利益集团
2、政治体系
3、经验研究
4、权威主义
5、新制度主义
1、宪政
2、民主化
3、多元主义
4、公共政策
5、消极自由
1、意识形态
2、帕累托最优
3、单名区选制
4、历史的终结
5、远离政治的自由
1、治理
2、个人主义
3、民粹主义
4、政治制度
5、政治管理
1、民主集中制
2、司法审查
3、乌托邦
4、民族主义
5、NGO
6、危机处理
1、利益
2、功利主义
3、理性人假说
4、集体行动的逻辑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合法性
2、实证主义
3、以刑止刑
4、群众型政党
1、公民社会
2、社会主义
3、政治科学
4、帕累托改进
1、宽容
2、合法性
3、福利国家
4、实证研究
5、集体行动的逻辑
1、现代国家
2、超国家主义
3、复合制国家
4、《使民主运转起来》
5、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简答:
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别
2、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3、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
4、政治权利对政治民主的作用
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部分利益的矛盾
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
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性质
1、为什么说政治权力是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
2、政治决策的基本特点
3、为什么说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
4、试论民主的限度
1、政治与非政治
2、马列主义政治权利观
3、如何认识经济分析方法
4、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5、政治选举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6、民主集中制
1、经济分析方法的政治适用性
2、现代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3、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特点
2、政治研究科学化的意义及其局限
3、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试解释
2、很多人将政党与社团组织称为“守关人”,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3、试说明“利益分析”的合理依据
1、运用政党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转型”
2、“公民社会”概念成为近些年的学术热点,试述其学术价值意义
3、论述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和比较
1、不同权利观的划分理论
2、左派和右派的区别
3、国家要素说理论评论
1、宽容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意义
2、路径依赖是什么?对政治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3、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区别
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背景
2、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区别
3、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4、试析时代论对国际政治研究的意义
1、关于政治学的古今之争
1、大同思想
2、协商民主的理论意义
3、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知识统治”思想
1、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
3、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1、“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
2、政治学研究范式的种类
3、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当今法治的联系与区别
问答:
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
2、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2、政治权力的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
2、利益关系的内容和特性如何规定了公共权力的基本职能
1、为什么是政府活动的公共性?怎么理解这种公共性?
2、用政治实例分析论述权益、权利、权利和权威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述:
1、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2、结合案例,论述政治现象中的利益、价值、行为、政治制度的功能的相互关系
1、依据发达国家政治实践,简述现代政府的施政原则
2、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知识,论述约束“公权”的必要性及对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1、辨析“民主=公投”
1、简述近期学术界支持政府干预的主要观点,试反驳或论述
2、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述社会公正实现的关键是什么
1、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论述,为什么团体规模变大,集体行动却难以形成
2、治理和统治两种理论模型的评论
1、依据国际经验,论述控制政府的主要制度安排
2、社群主义、公民社会、第三条道路、治理、非政府组织、社会资本这些概念有什么联系
1、试论对权力制约的意义,并试举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限制政治权力的政治实践和制度
2、综合大国关系分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1、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应该坚持的哲学理念
2、民主是怎样与人民息息相关的
1、政治研究中的人性假设
2、根据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兴衰探源》中的相关分析,回答中国是否存在垄断集团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压制手段来解决问题,可以有那些制度和体制设计解决或避免垄断利益集团与国家衰败的问题。
1、论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争论
2、关于密尔积极简单的原则,关于政府的分类以及为什么不能构建全能政府
1、比较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的革命思想
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其与现代命中注定体系的“对接”
2、今天,世界许多国家为金融危机、社会冲突、党派纷争、地方独立乃至恐怖主义等现象所困扰,这是否说明“民主体系的崩溃”
制度 名解:
1、比例代表制
2、《权利法案》
3、美国司法评议权
4、魏玛宪法
简答:
1、中央对地方编制的控制
2、计划单列市的内涵
3、责任制的含义
4、以瑞士为例——委员制
5、以英国为例——虚位首长制
1、中国古代政府体制的特征
2、市场经济与政府职权的关系
3、二战后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的主要原因
问答:
1、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内容
2、中国机构改革为什么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
3、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比较英国内阁制、美国总统制贯彻的异同
4、法国总统权力扩大的历程对第五共和国政治的影响
1、评析新中国政府体制的沿革与发展
2、用政党与利益集团在立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析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
政思 名解:
1、以德辅人
2、修齐治平
3、小国寡民
4、兼爱
5、积极自由
6、保守主义
7、功利主义
1、《大学》
2、非命
3、谶纬神学
4、理一分殊
1、罗尔斯
2、西塞罗
3、联邦党人文集
4、李贽
5、封建论
6、功利主义
7、以德辅天
8、小国寡民
1、法家
2、邹衍
3、《过秦论》
4、魏晋玄学
5、中体西用
6、《新学伪经考》
1、斯多葛
2、西塞罗
3、功利主义
4、积极自由
5、施密特
1、民贵君轻
2、五德始终
3、《资政新篇》
4、《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5、让·布丹
6、《联邦党人文集》
1、中庸
2、格劳秀斯
3、势
4、斯多葛学派
5、柏克
6、《孔子改制考》
问答: 1、17-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发展的历程
2、孟子:民贵君轻
3、韩非的君主专制思想
4、洛克自然权利及社会契约思想
5、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1、儒法两家君主观的异同
2、韩非对前期法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陈亮、朱熹在王霸问题上的争论
4、霍布斯个人主义学说的主要内涵及其地位
简答:
1、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及其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2、罗尔斯《正义论》的正义二原则
3、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
4、黑格尔的国家学说
1、墨子兼爱、非攻
2、柳宗元《封建论》
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罗尔斯《正义论》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2、托克维尔论多数暴政
3、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
1、简述墨子“三表法”的内容
2、简述法家“以刑止刑”的思想
3、“专制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
4、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1、简述霍布斯的个人主义理论
2、孔子所说的“尊五美”、“屏四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简述《联邦党人文集》中的联邦共和主义理念
4、简述韩愈的“道统论”
论述题:
1、试论墨子的兼爱非攻
2、试评儒家主张君主专制的是非
3、评述黄宗羲反封建的思想
4、试区别论述贡斯当的两种自由其在自由主义发展中的意义
5、简述自然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西方的政治思想中的意义
1、孔孟之道的历史作用及在今天的意义
2、王安石变法的理论、措施及司马光反对派的观点
3、孙中山三民主义
1、柏拉图的反民主思想
2、卢梭的公共意志
3、伯克的保守主义
1、论述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2、论述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3、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4、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及其对德国思想史的影响
5、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理论及其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影响
6、卢梭的“公意”思想,以及1950年以后西方政治哲学界对其的评价
1、亚里士多德称“人是政治的动物”,试分析这一说法的政治哲学含义,并举一、二例分析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对亚里士多德这一说法的批评或继承。
2、试论述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并分析诺齐克对洛克理论的运用及批评
3、试论述J·S·Mill的个人自由理论,并分析Mill学说之中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4、试论《老子》的君王南面之术
5、试论宋明理学
6、试论“中体西用”思想
综合(一)简答:
1、简要回答宪法的一般特色和中国宪法的特色
2、简要回答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比较主要国家结构形式的异同
4、简要回答法国总统在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5、简要回答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
6、简要回答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当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2、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内容和特征
3、以日本为例,简述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区别
4、简述美国国会与总统的权力制约机制
5、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及实践(以瓦窑堡会议为例)
6、解放战争期间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1947年12月中央会议为例)论述
1、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保障制度
2、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
3、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思想 4、1962年以前中央的政治经济政策调整
5、中共中央的各类组织及其意义
6、国务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以英国为例,简述虚位元首的权限
2、比较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与第五共和国总统权力
3、七届二中全会的背景、内容、作用
4、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主席团的作用
5、中国政党制度
6、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协会的作用
7、简述刘少奇在建国初期的贡献
1、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历史演变
2、人大与人大常委会的关系
3、建国后面临的问题,应对策略及影响
4、关于时间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作用
5、根据美国选举制度,在什么情况下,“少数总统”是可能的
6、两党制与多党制对资本主义政治的影响
1、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
2、中央政法委
3、国务院机构类型
4、西方国家行政主导原因
5、政党制对政府形成的影响
6、毛泽东在《菩萨蛮·黄鹤楼》是在革命的哪个关键阶段写的,提出了什么论断
7、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形势的分析并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导致中国不同的命运
1、以瑞士为例,说明委员会制的特征
2、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影响政治决策的途径
3、七千人大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6、我国国家主席的地位和职权
1、中国政府的基本构成
2、地方政府的政治与行政地位
3、国家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请分析不同利益集团制度
4、简要分析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1、共产国际与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党风、文风成为1942年整风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
3、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4、法国总统在法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5、中共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6、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论述:
1、中国行政领导体制、组织结构模式与机构设置原则分析
2、试从政党和利益集团在议会立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看资产阶级国家民主运行机制的发展
3、中国七十年代末的改革以农村改革委起点的原因及意义
1、论述当代中国社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府对社团的管理模式和转变这种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2、论述普选原则的发展与变化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作用
3、结合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过程和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谈谈你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看法
1、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原则及其对政治统治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可能性、重要性
3、论人民代表大会制
1、论述“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义
2、论垂直管理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回复、重建后的作用、地位、发展(可联系反腐倡廉案例分析)
1、论国务院
2、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3、英美的政体对资本主义政治的影响
1、设计一个比较政治研究框架比较若干国家的政治参与
2、群众路线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作用?
1、毛泽东一生中曾做过几次重要的调查研究,请谈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结果
2、在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趋势下,请比较英美两国行政权在各自的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运行机制、作用的异同。
3、论中国的选举制度
1、英国议会制和美国总统制的差异及两国权力制衡的不同方式对两国政治运行造成的影响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地位和职权 1、1959年庐山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合称)原议题是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的错误,但最后转为反右。这一逆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试用政治学理论加以分析
2、论述毛泽东的国家观
3、论1949年以来中国政治的分期与演变规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存在诸多方面的现实差异。结合自己熟悉的国家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官僚制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