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11:3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修养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修养读书报告》。

第一篇:谈修养读书报告

/ 2

《谈修养》读书报告

**********

一、书名 : 《谈修养》

二、著者 : 朱光潜

三、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内容概要:

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本书系其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半个多世纪来却淹没在其美学著译之底下,光芒不显,书中正着眼于其关于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作者学贯中西,视越古今,从散淡出精切,以随意显从容,境界愈宽,识力识力愈正。披

①览此卷,常感心灵光影;先哲洞见,历久弥新,无妨与世事人心相互参证。

五、心得评论:

朱先生在这本小册子中谈立志、谈冷静、谈读书、谈恋爱与结婚、谈价值意识等等等等,大抵都是通过写与读的方式和青年学生交流,传递自己的思想,使青年学生立自己可到达的目标,有更绿色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人生更完满。

也许,幸福本就与美相关。我在读这位研究美学的大师的书时,认识更多的不是要志在高远,不是判断身边事物的美丑,又或者如何处群交友,遇事冷静,而是关于幸福的认识和启发。

有理想和有志气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若是不能度德量力,志向大过天,那就会由于没有成就,得不到满足;若是志在将来,却急于求成,也不会幸福。所以朱先生就提及了卢梭在《爱弥儿》中一句精辟的话,大意是人生观幸福起源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以及自己对信条“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除此之外,朱先生在书中的语言里,不可避免的有那个时代最独特的印记——沉重与深刻。在“谈处群”中,他厌恶独裁政府,对独裁政府对舆论的裁制不满;“谈恻隐之心”时,提及罗素在《中国问题》对中国人的评价,残忍!民族自尊心备受打击。但是这个博学的人仍然能够理智的“高谈阔论”,从中国的荀子到英国的霍布斯,从心理学的“虐害动机”到科学的达尔文主义。„„那个时代,给予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更沉重的枷锁。人不可避免地活在现实的枷锁中,不同在于智人能通过性情的陶冶、情操的提升突围有限,开拓无限。

性情的陶冶!比如先生说的读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便是以下的这段话,“有些读书人,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性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读到此处,我想,这种读书的方式正是大多数人读书习惯,但似乎先生并没有特别认同,除非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Written by lhy~

/ 2

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先生认为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赅括的了解,作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个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

先生这种的读书方法,正是由严谨的治学态度衍生出来,学科学或者文学的学生都可从中受益。

六、结语:

朱自清曾形容朱光潜的文字“像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去。他这里给你一个比喻,那里给你一段故事,有时正经,有时诙谐,不知不觉地跟着他走,不知不觉地到了家”。当我细读一遍,合上这本书之后,惊叹于一个生活在六十多年前的先生写的书在今天读来,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新世纪毫无违和感。即使半个多世纪之后这本书仍然尤为珍贵,它像一面光亮依然的古镜,照出了我们青年一代的不足,警醒着我们,也充实着我们,抚平浮躁和不安。

读这本书时,心中思绪万千,有启发,有指导,还有深刻的思考。不是自发,也并非被迫。而是当你从书中回到现实,会惊讶于自己的思维就在刚刚居然走出了如此远。

七、附注

①内容概要引用网站http://baike.baidu.com/百度百科对本书的内容简介。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Written by lhy~

第二篇:《谈修养》读后感

《谈修养》读后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修养》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谈修养》读后感1

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先生的《谈修养》阐发人生修养途径,半个世纪以来影响了许多青年读者。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屏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其中的“谈读书”这一章节对我影响颇深。

文中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选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们要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

在读到“谈冷静”这一章节时,我也有许多感触。

文中说“一件事常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头脑不冷静的人处之,便如置身五里雾中,觉得需要处理的是一团乱丝,处处是纠纷困难。一个冷静的人常是立定脚跟,胸有成竹,所以临难遇险,能好整以暇,雍容部署,不至张皇失措。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风格向来当作一种美德来欣赏赞叹。”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个班级由于学生众多,性格各异,在教学中,总会遇到个别学生行为怪异,言行让老师和学生无法接受,不时惹得我们勃然大怒,但我们回头想一下,我们发怒后,除了伤害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影响了教师形象之外,对学生有何教育意义呢?不仅没有,有时甚至因我们的发怒,反而伤害了学生的心,让我们陷入尴尬境地。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不会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更不容易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业绩,老师只有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才会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有的老师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的错误,冷静的想一想,他们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学生不犯错误,老师教书育人从何谈起,就因为学生容易犯错误,老师能有效的帮助他纠正错误,才体现出老师工作的重要性。从《谈修养》中我还读到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做人不一定要流传千古,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有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同样,在工作中,一个和谐的集体,不是仅仅只靠一个人就能创造的,而是靠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成功的,人人都有优点、缺点,再聪明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工作和生活都会很愉快的。

《谈修养》读后感2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本从未预料会走入我视线的书。作者朱老先生大名,耳熟能详,却又陌生遥远。偶然有幸拜读大作,幸甚!感慨良多,要记下些许。

我愿先从朱老先生谈起,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据说朱光潜先生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这便是此书的由来。

朱老给我带来的第一点反思:当代青年的眼光该放在哪?我想,这是一个有关志向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志气使人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提起念头。不知是朱老料事如神,还是我们的道德进步步履维艰了,近百年前的社会现象如今仍在。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文化的落后,社会某些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问题吗?所谓"无志者,事不成"!但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要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者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我以为,想要能够做更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前提是有更大的能力。我们的民族更如是,空谈中华之崛起,不如青年们奋起,但求有朝一日能做国家脊骨时,更坚挺些。另外,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无论麻木还是消沉,绝非生来如此,大多是挫折所致。经不起挫折就是意志薄弱,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在理想与现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现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现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倘若我们的青年将一切问题都推之外在了,就再无反思,进而再无进步,愈加消沉麻木。危矣。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我们在谈青年的反思,现在就有如笑嘻嘻的转了个圈圈,又回到问题的本源。自责自省正是能够反思的基础。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吸食精神的鸦片。青年蹉跎了,民族的发展难免蹉跎。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未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的一顷刻。由此我不禁想到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中华儿女当立鸿志,但是鸿志绝非空志。可以触及,并要不懈追赶。

《谈修养》读后感3

今年十月,我读了朱潜光老先生的《谈修养》,收获颇多,但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书,又是在讲什么大道理,与自己可能相距甚远。可是,当我读了第一谈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征服了。我觉得这正是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梦想的、想有所作为的大学生,现在需要的东西。平淡的语言,朴实的文字,却能引燃心中的热火。当读到"长夜漫漫何时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几辈人对于"三部曲"的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情;当文中谈到几个认识的时候,我又沉重的感受到作为青年人的重担,祖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但是,现在的我,担当此任嘛?我怀疑,我迷茫,希望从接下来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朱老师就用朴实的文字,谈了自己对立志的看法,其中,他的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给了我很深的影响,而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的总结为:力而能为、即做不延、尽职尽责。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履行的信条。文章中又提及到"奋斗"一词,我认为如果人生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奋斗的人,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

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在青年时代的我们如果设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向前。如果在过程中受到些磨难。这是对人生的考验,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都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性格来决定的,然而,我觉得人只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智对待,认真思考,不骄不躁,困难就能迎刃而解。接下来,给我影响较深的是朱老先生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谈及。一个国家,要想复兴,要想强大,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曾经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看现在,还要看将来。而祖国的将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为什么我要引入这段话呢?因为我们,作为哈工大人,作为经过层层选拔而挑选出来的人,就要勇于承担重任,勇于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他人,尽可能的改变周围的环境与气氛,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朱老先生还指出,我们必须在心理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因为许多人仍妄存侥幸的心理,许多人都把立国的希望借助于他人的身上。如果这样,国家只能是衰退,受他国凌。所以我非常赞同朱老先生所说的,"必须要摒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颓废因循着和夤缘幸进者。"

前几日,做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活动,让我拿着摄像机,跟着主持人,询问"你幸福吗?"这个主题的相关问题。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是否学业有所成,毕业后是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师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有好的科研,自己的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学业有成;工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顺利;老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身体的健康,儿女的孝顺。每个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幸福来自于什么?朱老先生表示,幸福,是一种享受,不仅是肉体,也包括心灵。一个人的思想有多深,他的幸福感也就有多深。

《谈修养》这本书不仅在文字上面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了我很大鼓舞,让我改变了很多。它让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摒弃"懒"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三此主义";它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一个人的品德涵养往往体现在一些小的事情上面。与此同时,它还让我懂得,在工作中,一个个人能力强大的集体里,只靠一个人是不能有所发展的,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辉煌,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学习,相互体谅关心,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融洽,生活才会愉快。

《谈修养》读后感4

修养,离我们的生活不近也不远,平日里我们喜欢以“修养”为名去赞许、褒奖一个人,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更多的是以“这人真没修养”去埋怨他人,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恨和不满。

不知道是社会浮夸之气的影响还是自己潜意识的作怪,每每听到他人提及“修养”二字,心里不免感到一种“远离或陌生感”,似乎觉得在当今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果听说某人很有修养,第一反应就是此人在往脸上涂粉施黛,有扮演“淑女”之嫌。曾经我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众多人夸某老师极具修养,谦谦儒雅,如仙风鹤骨,似超尘脱俗,可私下接触后却感觉相差甚远,心里很是不舒服。所以我的真切感受是,当下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真实”,真实地面对自己后,才能与“修养”同行。

当然梁老处在不同的社会年代,其所指修养的内涵与深度则应不可同日而语。《谈修养》文中也提到“修养是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我们自己是活的人,是生命,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认识人类的生命,而使生命之力量增强”。此种“修养”乃是一种生命自我认识后的再次升华,而不是“作秀”,更不是“掩盖”与“包装”。“修”即修去人的各种邪念,“养”乃养出人的一身正气。孟子曾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古人是很善于静心自养,修身向上的。

在我心中,具有“修养”品行的人总应从里到外都特别干净清爽,同时又流淌着力量。他主动远离不良的社会俗气,更懂得与虚伪告别;他身上不仅有着婴儿的纯粹与活泼,也有着老人的睿智与包容;他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柔和但不失影响力的光芒,能让身边的`人有种在大海深域中自由翱游却不怕失去方向的勇气,能让接近他的人内心趋向宁静、温暖、自由和幸福;他还能启迪我们在脚踏实地中去蓄长弹跳及创作的本领;他更能告诉我们不要渴求去改变某种生活状态,而应慢慢陪养、行成新的生活姿态……

文中提到了“要思想上有出路”、“要发愿”、“要反省”、“要有规律的生活”的修养方法。虽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是需要人一辈子去修才能做到的。而只有修了后,我们才会明白我们放弃“我执”,生命中就会有一道曙光划过,照亮你前方的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自我的局限,懂得从另一次角度去看待世事,必然有豁然开朗之境的到来;只有修了之后,我们才明白“我”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能量的暗耗就会从此停止,原来我不仅可以让自己幸福,还可以让更多更多的人幸福;只有修了后,我们才明白作为“人”,其实我们很幸运,痛苦与机械开始逐渐被远离,理性被用在主动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生活中,美丽、温暖、幸福的世界也在“理性的卷轴”下慢慢展开;只有修了后,我们才明白我们的生活可不再混乱与纠结,即便没有那么多规章制度挟持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能够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不失规律。

真正的修养,总是在很轻很淡中给人一种很美很暖的味道。我很喜欢,我很向往,我也在进行。

《谈修养》读后感5

大学都快要结束了。回想起来,专业课的知识该读的大部分都读了,但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自己读得确实很少。这也是有时觉得自己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不够的原因。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每学期都有计划读几本文学、历史或者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大多数都被搁浅了。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分配上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懒"了。后一点也是在我读完《谈修养》一书后的感触。

这次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不仅受益匪浅而且还感到“吃惊”。为什么用“吃惊”这个词呢?我觉得,虽然这本书名是《谈修养》,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但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和国家问题的深刻分析与解剖,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的良方。比如说:第六谈《谈处群》就是从个人出发,以小见大,谈的是国家大事。平时我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很感兴趣,也爱琢磨一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分析,不仅没有条理也没有深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了,并且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彻了。这正是缘于这本书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问题的很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解答。如:《谈立志》中,先生分析了抗战以前和抗战以来青年心里的区别,并深究了其中的原因。还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似乎能找到社会变坏的原因:人的惰性。这是最本质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说: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生计;懒,所以随俗沉浮,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懒是万恶之源!这本书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道德去约束和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借助法律的手段。我现在知道了这是一个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问题。这些对我能更加深刻而有条理的分析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帮助。朱光潜先生不仅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对于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对青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都表说明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我就吃惊在在一本谈个人修养的书籍里找到了关于国家、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答案。

修养,修身养性也。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外在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风,就要做到“四自”“四慎”。“四自”是“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四慎”是“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我觉得,“慎独”尤为重要。“慎独”通俗的讲就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是他们两个又不完全相同。“慎独”讲的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比如,一个人可能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但是在没人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不能的话,就说明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独处才是最考验一个人修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谈《谈价值意识》。虽然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其中很多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在现实中任然存在,也很实用。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来源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和"要复兴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地信任"。印象深刻是因为第一句话我现在还不太理解;另外一句是太理解、太赞同了。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也就使得每个人追求幸福所努力的方向不一。幸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饥饿时能吃上热喷喷的饭是幸福;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幸福他们就幸福。

总而言之,之所以朱光潜先生能在当时那样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养,并能深刻的理解当时社会上的不正的现象和风气,是因为他的内心是美的。而这种美的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如先生所说,"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它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是当时这些黑暗之中的星星之火将我们民族引向了现在的光明。

第三篇:谈修养 读后感

《谈修养》读后感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先生的《谈修养》阐发人生修养途径,半个世纪以来影响了许多青年读者。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屏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其中的“谈读书”这一章节对我影响颇深。

文中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选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们要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

在读到“谈冷静”这一章节时,我也有许多感触。

文中说“一件事常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头脑不冷静的人处之,便如置身五里雾中,觉得需要处理的是一团乱丝,处处是纠纷困难。一个冷静的人常是立定脚跟,胸有成竹,所以临难遇险,能好整以暇,雍容部署,不至张皇失措。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风格向来当作一种美德来欣赏赞叹。”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个班级由于学生众多,性格各异,在教学中,总会遇到个别学生行为怪异,言行让老师和学生无法接受,不时惹得我们勃然大怒,但我们回头想一下,我们发怒后,除了伤害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影响了教师形象之外,对学生有何教育意义呢?不仅没有,有时甚至因我们的发怒,反而伤害了学生的心,让我们陷入尴尬境地。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不会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更不容易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业绩,老师只有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才会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有的老师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的错误,冷静的想一想,他们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学生不犯错误,老师教书育人从何谈起,就因为学生容易犯错误,老师能有效的帮助他纠正错误,才体现出老师工作的重要性。从《谈修养》中我还读到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做人不一定要流传千古,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有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同样,在工作中,一个和谐的集体,不是仅仅只靠一个人就能创造的,而是靠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成功的,人人都有优点、缺点,再聪明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工作和生活都会很愉快的。

第四篇:读书与修养

读书与修养 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 煌。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 乐趣。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 人。读书是终生的旅行 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 书作为终生的习惯。欧阳修曾经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 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学习的欲望是一种知不足而求足的欲望。要保持这欲望,使它长盛不衰,就 要在一些关键时刻超越种种精神障碍,处劣势时发现自己的优势,翻过一面看问 题。自己是自身潜力的载体,潜力的释放,精神的解放,自己最知深浅,最知可 能。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力。别人用 8 个小时读书,你花上 10 个小时读书,把应该读的文献都梳理一遍,才能在学科领域获得充分的发言 权。有的人知识比较系统,本是好事,但是写文章容易落入教科书框框;有的人 知识比较芜杂,本是坏事,却往往有自己的体会,不入框框,一旦成熟,就多少 有点创造性。研究工作贵在创新,如果别人怎么讲你就照着讲,是不可取的。所 以,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精神优势,欣赏和发挥这种优势,把它落到实处,建立学 术上有根柢的创新机制。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有兴趣的领域,对与它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竭泽而渔 式的阅读,相互比较揣摩,从它们微妙的差别、不同层面的变化、甚至相反相成 中,发现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体验。这样,你的思想就自由了,你就有了发言 权。因为人家没读的你读了,人家没读那么多而你读了那么多,人家没注意到的 你注意到了。作为专业化读书方式的竭泽而渔,是耐人寻味的。泽中有水,甚至混有泥泞,不易看清鱼的真面目。要把这水、泥排尽,以便把鱼通通捉到,就要寻找到排水 的有效方法和渠道。“竭泽而渔”,是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倡导的治学方法。他的

《元也里可温教考》 等文章,堪称竭泽而渔治学方法的典范。他为了搞清 《元史》 中不时出现的“也里可温”这个词的含义,就把 210 卷的 《

元史》 全部读了一遍,把所有“也里可温”的条目全都抄录下来,然后把蒙古白话写成的《圣旨碑》和 其他元代书籍里有关“也里可温”的材料进行参证,终于发现“也里可温”就是 元朝基督教各种派别的总称。前辈学者这种见疑不放,对于有价值的、但别人不 甚经意的疑难问题穷追不舍,从不一知半解,舍得竭泽而渔的治学精神,是很值 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没有求知欲的人,没有求知欲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书之为物,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墨迹和纸张,它有体温,渗透着昔者或彼者的 生命体验和智慧表达。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书籍绝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 包含着生命的结晶,包含着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活生生的灵魂;不仅如此,它 还像一个小瓶子,里面储存着那些撰写它们的活着的智者最纯粹的结晶和精 华。” 正是有这种书中生命的存在,我们才有根据相信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读 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 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因为书中不同的生命方式,搜索着和激发着与之对 应的人的生命潜能,读书也就成了在字里行间发现自我、丰富自我、调节自我的 心理过程。当书触动你的生命感觉时,建议你注意做好读书笔记。记笔记是人和 书中的生命对证。你读到哪点最有感觉,你觉得哪点最有价值,你感到哪点最为 重要,你感到哪点最为可疑,都不妨记录下来。一字一句地记,可以加强你的印 象和记忆;分门别类地记,可以积累你的知识和清理思路;提要钩玄地记,可以 在提要中把握要领,在钩玄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张之洞讲:“读十遍,不如写 一遍。”这也可以用在做笔记上。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一个人想要在 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唐弢先生也认为,大凡读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不要自恃年轻时记忆力好,就不做笔记,如果那样,书读多 了容易混杂,年纪大后记忆衰退,就难免要吃亏。唐弢先生晚年写鲁迅传的时候,想找一个材料,鲁迅曾经说过他的父亲喝醉时老打他母亲,所以,鲁迅从不喝醉。这段话在哪里?他查找了半年没查到,又找了鲁迅博物馆研究员,也没查到,后 来偶然读书时,发现在萧红回忆鲁迅的文章里面。因此,他一再告诫,必须做笔 记,不要相信你的记忆力好。如果把鲁迅跟酒的关系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一查起 来不就很方便吗?也就用不着花半年时间去大海里捞针了,一有感受就写下来,要赶快,不要偷懒。既然把读书当作人

与书中的生命的对证过程,就要设计好自己阅读的阶段 性,处理好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逐渐把自己训练成一个设计自身学术拓展 的战略家。记笔记,关注对证过程的生命痕迹的记录;设计,关注生命对证的过 程性的衔接和超越。读书的设计是一个立体性、动态性的设计。围绕着某个问题、某种原有优势 的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

知今不知古,就罕能清理出事物的原理;知古不知今,就罕能悟透事物的意义和 它运行的曲线;知中不知外,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封闭起来;知外不知中,就容 易使自己的知识失去根,变得虚浮空泛。古今中外在某一个问题上进行互参,是 读书深入以后应该追求的通则。七百多年前波斯诗人萨迪在跋山涉水、托钵化缘 的漂泊生活中,就说过“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这样的话,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难道我们就不需鼓起翅膀,翱翔于中外古今的知识空间 吗? 以智慧读书,以智慧读书,在书中读出智慧 世界上书籍之多,用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说是浩如烟海一点也不过分。而近世以来,企图对书中知识做出种种解释的思潮流派又五花八门,这就使得读 书在面对花招百出的路标时既受启发,也易陷入迷魂阵。要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去 认知书中的原本意义,已是难乎其难的事了,戴着不止一种颜色的眼镜走进书海,难免会坠入云里雾中。因此,读书要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有感悟力、有感觉的人,第一印象是鲜 活的,抓住新鲜的思想萌芽,上下求索,推演出一个新的理论。读书要首先不淹 没自己,然后才能挺直腰杆与五花八门的思潮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切不要被一些 现存成见和空泛术语套住,诸如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等,不要被这 些大概念束缚,以至遮蔽眼睛。首先看看李白、杜甫原原本本的是什么,读了之 后首先感觉到什么。杜甫有一首诗《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 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说花敬定将军请他吃饭,奏的曲只 能在天上,在长安,皇族那里,朝廷那里听到,人间能够得闻几次呢?如果先入 为主地相信宋人、明人出于忠君思想的解说,就会人云亦云地认定杜甫在讽刺花 敬定,讽刺他僭越非分,在宴会上采用了皇家才有资格享用的礼乐制度。事情果 真这样吗?现在一些注本都是这样讲的,沿袭明清时代的诗话诗评。这样讲似乎 有学问,似乎很保险,但是实际上放弃了还原和创新的可能。杜甫还写过一首赠 给花敬定的《戏作花卿歌》,称赞“成都

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歌颂 他平定叛乱勇猛剽悍的能力,说朝廷为什么不把他调到中原平定安史之乱,“既 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东都”,却在这里守成都?实际上杜甫何尝是讽刺花 敬定的意思呢?杜甫是说这美妙的音乐只能在长安朝廷里听到,现在我居然在成 都将军府里也能听到了。可见安史之乱后,皇家的梨园子弟都流散了。这是开了 一种风气,也就是中唐诗人用梨园子弟的流散来回忆沉没了的盛唐,别具一格地 言音乐以怀旧。沿着这条思路,杜甫到夔州看到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叹息着“先帝侍女八 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如今都流散到这里来了,“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 姿映寒日”。杜甫到江南看到李龟年,又叹息过去在长安“岐王宅里寻常见,崔 九堂前几度闻”,想不到现在到了江南,“落花时节又逢君”。盛唐衰落到这样 子,梨园子弟流散到江南来了。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现在的九江,看到长安教 坊的琵琶女流落到这里,就不能不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以致这位江州司马 的青衫都被泪水打湿了。中晚唐用音乐来怀念沉没了的盛唐,是一种思维的模式。这样解释,才可能对杜甫饮酒听乐时忧虑苍凉的情绪感同身受,“此曲只应天上 有”,天上才有的曲子到这里都能听到,盛唐的衰败已不可收拾了。如果拘泥于

古人的忠君思想,认为杜甫吃饭都不忘皇帝,每饭不忘君,就丢失了杜甫作为一 介寒儒漂泊千里的那份旷野情怀。现在很多研究受宋人影响很大,我们要打扫历 史尘埃,从重视第一印象做起,用现代的精神、今天的眼光好好审视诗和诗人,增强经典重读的创造性。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宋朝陆九渊也 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应该拿起这把带弯钩的问号钥匙,启动疑中求 进的思想主动性,质疑自己的眼光为什么只看前人的背影,而不能站得更高一点,直接面对事物的本原和本质。我们应该直接面对杜甫和李白,面对一个个活生生 的文化生命。李白昨天晚上跟我一起喝酒,他拿起酒杯就吟唱《将进酒》,高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今天上午和我一起,赴花敬 定的宴席,为音乐而感动,叹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要 直接面对他们,而不是在历史层层的阻隔、术语层层的裹挟中无所作为,把自己 遮蔽起来。李白、杜甫的诗,就是写给我看的,我先读了之后,得出我的印象,再来看前人怎么说的,跟他们对话。这种研究程序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跳过背影,直趋本原,留住感

觉,反思前贤。朱熹讲读书要做到“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中最重要的是心要到,用心灵的眼睛来读书。最要用心灵的眼睛来读的,是经典。经典是文化智慧的集 合,包含着最耐人寻味的文化血脉在里面。经典可以用权威的知识来使你感受到 文化的根在哪儿。少年多读名篇,青年读大书经典,中年多读专业书,晚年读点 杂书。少年记忆力好,对历代名篇多加记诵,可以终生受益。年轻时读一点大书,大书有大书的气象效力,这是那些装模作样、卖乖取巧的小家子气无法比拟的。朱自清说过在中等以上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 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阅读经典的作用就是叫人见识经典一番: 见识什么叫做经典,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根基,至关重要。读书“出入法” 读书“出入法” 最后,想讲一讲读书要重视书里书外。应该意识到,是人在读书,而不是书 在读人。因此,人动书自动,人活书自活,不要让书把人的活泼泼的脑筋套成死 脑筋。宋代有个批评家讲读书要知道出入法,开始时要求得怎样才能进去,最后 要求得怎样才能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讲,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不要给书套住,要是读 书走不出来,那跟蛀书虫差不多。读书要在哪一点上下功夫?要在不疑处生疑。大家都习以为常,能在习常之处打上问号,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朱熹曾经 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什么叫疑问? 疑问就是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创新,就能在书山学海中出入 自如。这里讲一个简单的案例。杜甫的诗没有写过海棠,大概搞古典的人都不陌生: 楚辞无梅,杜诗无海棠。王安石后来赋《梅花》:“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 赋海棠”。宋人对海棠很喜欢,却在寻章摘句时发现杜甫怎么不写海棠,对此迷 惑不解。杜甫 48 岁到成都,57 岁离开重庆的奉节,在四川呆了 10 个年头。四 川向来有香海棠国的声誉,杜甫竟然没写过海棠。宋人很喜欢海棠,但被他们当

作老祖宗来崇拜的杜甫却没有海棠诗,给他们的宗杜情绪留下一个不小的缺憾。所以,《古今诗话》里就出了这么个说法:杜甫的母亲乳名海棠,为了避讳他不 写海棠。对这结论我们怎么看?杜甫没写过海棠,李白也没写过海棠啊,韩愈、柳宗元也没写过海棠,元稹、白居易也没写过海棠。中唐前期只有一个王维写过 一个《左掖梨花》,就是他在门下省值班的时候看见了“黄莺弄

第五篇:《谈修养》读后感(通用)

《谈修养》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修养》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修养》读后感1

今年十月,我读了朱潜光老先生的《谈修养》,收获颇多,但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书,又是在讲什么大道理,与自己可能相距甚远。可是,当我读了第一谈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征服了。我觉得这正是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梦想的、想有所作为的大学生,现在需要的东西。平淡的语言,朴实的文字,却能引燃心中的热火。当读到"长夜漫漫何时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几辈人对于"三部曲"的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情;当文中谈到几个认识的时候,我又沉重的感受到作为青年人的重担——祖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但是,现在的我,担当此任嘛?我怀疑,我迷茫,希望从接下来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朱老师就用朴实的文字,谈了自己对立志的看法,其中,他的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给了我很深的影响,而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的总结为:力而能为、即做不延、尽职尽责。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履行的信条。文章中又提及到"奋斗"一词,我认为如果人生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奋斗的人,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在青年时代的我们如果设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向前。如果在过程中受到些磨难——这是对人生的考验,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都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性格来决定的,然而,我觉得人只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智对待,认真思考,不骄不躁,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接下来,给我影响较深的是朱老先生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谈及。一个国家,要想复兴,要想强大,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曾经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看现在,还要看将来。而祖国的将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为什么我要引入这段话呢?因为我们,作为哈工大人,作为经过层层选拔而挑选出来的人,就要勇于承担重任,勇于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他人,尽可能的改变周围的环境与气氛,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朱老先生还指出,我们必须在心理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因为许多人仍妄存侥幸的心理,许多人都把立国的希望借助于他人的身上。如果这样,国家只能是衰退,所以我非常赞同朱老先生所说的,"必须要摒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颓废因循着和夤缘幸进者。"。

前几日,做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活动,让我拿着摄像机,跟着主持人,询问"你幸福吗?"这个主题的相关问题。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是否学业有所成,毕业后是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师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有好的科研,自己的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学业有成;工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顺利;老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身体的健康,儿女的孝顺……每个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幸福来自于什么?朱老先生表示,幸福,是一种享受,不仅是肉体,也包括心灵。一个人的思想有多深,他的幸福感也就有多深。

《谈修养》这本书不仅在文字上面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了我很大鼓舞,让我改变了很多。它让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摒弃"懒"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三此主义";它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一个人的品德涵养往往体现在一些小的事情上面。与此同时,它还让我懂得,在工作中,一个个人能力强大的集体里,只靠一个人是不能有所发展的,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辉煌,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学习,相互体谅关心,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融洽,生活才会愉快。

《谈修养》读后感2

大学都快要结束了。回想起来,专业课的知识该读的大部分都读了,但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自己读得确实很少。这也是有时觉得自己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不够的原因。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每学期都有计划读几本文学、历史或者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大多数都被搁浅了。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分配上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懒"了。后一点也是在我读完《谈修养》一书后的感触。

这次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不仅受益匪浅而且还感到"吃惊"。为什么用"吃惊"这个词呢?我觉得,虽然这本书名是《谈修养》,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但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和国家问题的深刻分析与解剖,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的良方。比如说:第六谈《谈处群》就是从个人出发,以小见大,谈的是国家大事。平时我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很感兴趣,也爱琢磨一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分析,不仅没有条理也没有深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了,并且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彻了。这正是缘于这本书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问题的很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解答。如:《谈立志》中,先生分析了抗战以前和抗战以来青年心里的区别,并深究了其中的原因。还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似乎能找到社会变坏的原因:人的惰性。这是最本质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说: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生计;懒,所以随俗沉浮,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懒是万恶之源!这本书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道德去约束和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借助法律的手段。我现在知道了这是一个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问题。这些对我能更加深刻而有条理的分析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帮助。朱光潜先生不仅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对于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对青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都表说明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我就吃惊在在一本谈个人修养的书籍里找到了关于国家、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答案。

修养,修身养性也。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外在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风,就要做到"四自"、"四慎"。"四自"是"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四慎"是"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我觉得,"慎独"尤为重要。"慎独"通俗的讲就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是他们两个又不完全相同。"慎独"讲的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比如,一个人可能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但是在没人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不能的话,就说明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独处才是最考验一个人修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谈《谈价值意识》。虽然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其中很多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在现实中任然存在,也很实用。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来源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和"要复兴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地信任"。印象深刻是因为第一句话我现在还不太理解;第二句话是太理解、太赞同了。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也就使得每个人追求幸福所努力的方向不一。幸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饥饿时能吃上热喷喷的饭是幸福;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幸福他们就幸福……。

总而言之,之所以朱光潜先生能在当时那样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养,并能深刻的理解当时社会上的不正的现象和风气,是因为他的内心是美的。而这种美的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如先生所说,"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它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是当时这些黑暗之中的星星之火将我们民族引向了现在的光明。

《谈修养》读后感3

修养,指人的行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为人综合素质的表现。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经受锻炼,得以提高,保持某一境界,就是修养。谈修养是人们对修养的释读,带有很大程度道德文化的传承性和充分的个人意志的成分,这种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为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修养的概念很宽泛,在任何领域任何角度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在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品格中孜孜不倦的探究。

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从不同角度给我们阐释了青年一代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内在修为。

作为刚刚从学校走出来步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染缸中,如何做到处事不惊,不腐化堕落,迷茫沉沦,很是重要。

作为青年一代,往往容易重复“追求”“彷徨”“堕落”这个过程,大家都似蒙在鼓里过日子,闭着眼睛醉生梦死,放弃自己的理想。

作为刚工作的大学生,我们必然要彻底地觉悟,拿出坚毅的意志力,脚踏实地,互助仁爱,为自己的理想打拼,为祖国的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谈修养》读后感4

修养,离我们的生活不近也不远,平日里我们喜欢以“修养”为名去赞许、褒奖一个人,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更多的是以“这人真没修养”去埋怨他人,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恨和不满。

不知道是社会浮夸之气的影响还是自己潜意识的'作怪,每每听到他人提及“修养”二字,心里不免感到一种“远离或陌生感”,似乎觉得在当今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果听说某人很有修养,第一反应就是此人在往脸上涂粉施黛,有扮演“淑女”之嫌。曾经我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众多人夸某老师极具修养,谦谦儒雅,如仙风鹤骨,似超尘脱俗,可私下接触后却感觉相差甚远,心里很是不舒服。所以我的真切感受是,当下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真实”,真实地面对自己后,才能与“修养”同行。

当然梁老处在不同的社会年代,其所指修养的内涵与深度则应不可同日而语。《谈修养》文中也提到“修养是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我们自己是活的人,是生命,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认识人类的生命,而使生命之力量增强”。此种“修养”乃是一种生命自我认识后的再次升华,而不是“作秀”,更不是“掩盖”与“包装”。“修”即修去人的各种邪念,“养”乃养出人的一身正气。孟子曾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古人是很善于静心自养,修身向上的。

在我心中,具有“修养”品行的人总应从里到外都特别干净清爽,同时又流淌着力量。他主动远离不良的社会俗气,更懂得与虚伪告别;他身上不仅有着婴儿的纯粹与活泼,也有着老人的睿智与包容;他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柔和但不失影响力的光芒,能让身边的人有种在大海深域中自由翱游却不怕失去方向的勇气,能让接近他的人内心趋向宁静、温暖、自由和幸福;他还能启迪我们在脚踏实地中去蓄长弹跳及创作的本领;他更能告诉我们不要渴求去改变某种生活状态,而应慢慢陪养、行成新的生活姿态……

文中提到了“要思想上有出路”、“要发愿”、“要反省”、“要有规律的生活”的修养方法。虽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是需要人一辈子去修才能做到的。而只有修了后,我们才会明白我们放弃“我执”,生命中就会有一道曙光划过,照亮你前方的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自我的局限,懂得从另一次角度去看待世事,必然有豁然开朗之境的到来;只有修了之后,我们才明白“我”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能量的暗耗就会从此停止,原来我不仅可以让自己幸福,还可以让更多更多的人幸福;只有修了后,我们才明白作为“人”,其实我们很幸运,痛苦与机械开始逐渐被远离,理性被用在主动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生活中,美丽、温暖、幸福的世界也在“理性的卷轴”下慢慢展开;只有修了后,我们才明白我们的生活可不再混乱与纠结,即便没有那么多规章制度挟持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能够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不失规律。

真正的修养,总是在很轻很淡中给人一种很美很暖的味道。我很喜欢,我很向往,我也在进行。

《谈修养》读后感5

听完三位主持人唐瑶、范金虎、杨卫和刚步入人生另一个阶段的程路涵,及梁先生和其他各位对于修养问题更多更深的思考,结合思考题,我也来讲讲自己对于修养和与修养相关一些问题的看法。

首先,讲讲发愿。我觉得发愿即是一种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摆脱动物机械性以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行为。所以发愿的前提必须是你认识到有些事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才可以达成,而不是说得过且过,但也需认识到努力后也不一定能够达成所愿,即如先生之前说讲“在过程中努力,在结果上随缘”之义,而“在过程中努力”的动力则是内心的发愿。但梁老先生提到的发愿应该不是说这会我发愿我能中100万,过一会我发愿自己成为世界名人。他所指的发愿应该是建立在人类向上精神和对真理的肯定之上的,而且发愿若能有真爱、大爱,我们也就能在此过程中收获真爱与分享幸福,若发愿只是为了个人妄念的满足,那我们在此过程中就易陷入疯魔之中,甚至万劫不复,所以我认为发愿不论关乎自己还是关乎别人,都需要真诚,需要突破我执和妄念。

那我们为什么要发愿?难道只有处于痛苦中,为离苦得乐我们才需要发愿吗?就如程路涵所讲,当我们由一个焦虑混乱的环境进入到相对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动不了了,没有需要发愿的理由,因为那样就很好,那样就已满足。其实这也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发愿,只是因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身心跋涉后我们的身体需要好好休息,又正如她所说,或许等她自己享受够了,就会需要新的突破。所以我们应毫不怀疑地相信生命生生不息的内在本质,相信人类向上不愿堕落不愿陷于机械性的心。

再讲讲忏悔,说到忏悔,只模糊地了解到在基督教中,“人生来是带有罪的——原罪”所以基督教徒们需要忏悔与救赎,借以洗去心灵上的种种罪恶,以求在新天地的永生长存。而对于我自身而言,觉得忏悔则是接纳自己,活出真我的第一步。因人有向上之心,故希望日日新,月月新,也正因为如此,也常落于与他人比较,追求完美之中,故悔常有,且常常是悔后又悔。所以忏悔的可贵在于悔后能忏,能原谅并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且身心合一地去向上行动。之前我一直认为人是可以修得完美,即达到圆满的境地的,但某次刘畅师姐的一席话,却让我懂得人不能达到完美,其大意“人总会有瑕疵,我们做的不是要把瑕疵消灭掉,而是需正视并接纳它的存在”,后来黄芊师姐站在医学的角度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正由于人的不完美,才会有阴阳,才会有生命的循环往复,不然的话纯阳则是神,纯阴则是魂”,而人就是在纯阳和纯阴之中修炼着,尝尽人世的辛酸苦辣与悲欢离合,最后走向从容与淡定,直至让生命那活泼、流畅而又有实体的光环照亮这真实的世界。

忏悔总是眼泪淌过后的平静与安然,而不是豪言壮语,更不是卑微、自责与痛苦。忏悔就是接受昨日种种的不好,而抛弃一切地投入到当下,认真地生活;忏悔就是允许人生有遗憾的存在,但此刻就尽情地让生命静静地流淌,没有滞涩,没有痛苦,没有急切;忏悔就是用自己内心的真爱去融化自己的冰园,然后用越来越强大的真爱去融化他人的冰园;忏悔就是诚然地接纳自己,让自己身心合一地毫不畏惧地向前踏步。

此外,程路涵还讲到了“弱弱地真”。其实这也是我在读书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特别是在梁老师的言行身教影响下总结出的人生该有的境界——第一人要学会主动地生活,勇敢地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二人要懂得把这种主动的机会让给他人,主动地选择被动,以帮助他人主动勇敢地生活。其实梁先生之前也多次提到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往往表现得比较弱,而这种人的弱不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真,更多的是因为心中充满真爱,愿对方能够在主动的角色中体验到主动勇敢生活时的快乐,体验到生命在敞开大门,肆意流淌时的酣畅淋漓。主动地选择被动,同时又全然地信任,这应该就是一种悲悯众生的大情怀吧。

最后,再讲讲修养,当今社会我们强调修养,或许更多的确实是一种没有底线的忍让和自我割舍,以求赢得他人的认可或暂时局势的平静,而直到最后发现自己忍受不了了则开始大肆抱怨,甚至拳头相向。梁先生说得很对,“修养不是一味往后退往后缩,要有底线,要挺然”。真正的修养应该是一种主动地被动与全然地信任,它充满最慈悲的爱与关怀,绝没有怯弱与自我割舍。

讲得有点多,也有点杂,若有不当之处,愿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下载谈修养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修养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书报告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使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书报告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书报告 认真读了刘少奇同志所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我有两大深刻的感受:第一,他主要就是共产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外阶级斗争中的素养而讲;第二,它......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读书报告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书报告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进行了题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并于1948年公开发表了这一著作。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预备党员,我......

    读《新时期师德修养》读书报告

    读《新时期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今年我们教师全员学习了一下《新时期师德修养》这本书,这本书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一个指引明灯,让我们在教师这一职业就更好地进步,更好地为社......

    谈读书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

    谈读书

    谈读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题记 响应月色的召唤,泡一杯清茶,位于绿树之下,书香作伴,何等惬意! 现在的书市场,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明辨是非。读书,就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不可因......

    读书谈(大全)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清华附小窦桂梅“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迪金森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

    《谈读书》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能理解和背诵培根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