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1: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第一篇: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说明:1.全卷共6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1.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钟乳右

D.石头上的青苔 2.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是

A.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

B.草履虫体内的叶绿体

C.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D.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叶绿体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构成颅骨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4.题4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

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5.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B.细胞分裂与多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有关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

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题6图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A.取材

B.展平

C.盖片

D.染色

7.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8.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阳光、空气、水分等 9.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10.探究实验为避免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但个别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是

A.探究蚂蚁的通讯

B.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1.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A.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能供人类食用 12.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芽有顶芽与侧芽之分

C.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D.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 13.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

1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题14图,该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5.将手插入未晒干并堆放一段时间的谷堆,感到发热和潮湿,这主要是因为

A.谷物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B.谷物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C.谷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D.细菌真菌分解谷物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16.广东沿海近几十年红树林曾遭严重人为破坏,为恢复其原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补种并保护红树林

B.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C.大面积围海造田

D.大量排人生活用水 17.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

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题17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

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

18.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叶片

总面积/土地面积),指数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

A,叶面积指数过小,影响对光的充分利用

B.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C.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D.叶面积指数过大,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

19.在怀孕时,母亲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胎儿与母亲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A.胚盘

B.卵巢

C.胎盘

D.输卵管 20.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 ..

A.纯净水

B.牛奶

C.苹果

D.面包

21.题21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工为平静状态

B.曲线工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Ⅱ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 22.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23.题23图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24.下列属于人类特有反射的是

A.吃梅止渴

B.嗅梅止

C.看梅止渴

D.谈梅止渴 25.下列事例不可能由酸雨危害造成的是 .

A,鱼塘的鱼大量死亡

B.植物叶片脱落、死亡

C.大米的重金属超标

D.建筑物外墙受腐蚀

26.题26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

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

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丙内胰岛素会增加

27.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试管1、3

中各加入2ml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唾液,如题27图处理5~10分钟,然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B.试管3在该实验中是必不可少 C.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8.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是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29.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鲫鱼有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30.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 C.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31.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32.控制棉铃虫、玉米螟等农业害虫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

A.放养赤眼蜂

B.喷洒农药

C.改种其它农作物

D,人工捕捉农业害虫

33.题33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秋风起,食腊味”,广式腊味选在气候干燥的秋季进行晒制,其主要目的是

A.脱去肉内的水分

B.使肉的色泽金黄好看

C.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让肉发酵,产生独特香味

. 35.根据题35图表示的关系,表中各概念间关系与之相符的是

C

36.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

A,病毒

B.细菌

C.单细胞生物

D.粉末状药物 37.下表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情况:

以上资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38.青蛙生殖过程中,不具有的是

A,雄蛙呜叫

B.雌雄抱对

C.水中受精

D.雌蛙孵卵 39.下列与遗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生惯用左手不属于性状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近亲结婚的后代大多患遗传病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40.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男性的神经细胞

B.精子

C.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D.卵细胞 41.下列实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A.克隆羊

B.高产抗倒伏小麦

C.试管婴儿

D.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42.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

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3.在生物园里种植出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果实的长轴长度都大于乙

B.甲中长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属于变异

C.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品种

D.两个样本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引起

44.用基因组成为Aa的鸭梨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杜梨上,结出果实的果皮细胞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

45.今年春季多地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卫生部门要求幼儿园要做好课室和幼儿用具的消毒卫生工作,尽量减少病例传播。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46.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47.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

① 卧平躺

②打120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异物和污物

题47图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48.下列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A.节食保持苗条

B,彻夜网游聊天

C.碳酸饮料当水喝

D.生活张弛有度

49.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50.下面关于艾滋病认识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C.HIV可通过血液制品传播

D.该病成年人居多,与青少年无关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1—5 DDBBC

6—10CACDA 11—15BCABC

16—20ACBCA 21—25AABDC

26—30DCBCD 31—35BABAC

36—40ACDDA 41—45DBCDB

46—50BCDBD

第二篇: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及解析

广东省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1.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A图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为细菌细胞; B图没有细胞壁,故为动物细胞;

C图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为植物细胞;

D图细胞有细胞壁、液泡,但没有叶绿体,并可以进行出芽生殖,故为酵母菌。

2.人体的血液和骨组织属于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D 【解析】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A错误;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B错误;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等。C错误;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正确。

3.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解析】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质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选B。

4.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题4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A.装片、目镜 B.装片、装片 C.目镜、目镜 D.目镜、装片 【答案】A 【解析】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移动①装片,污点动说明在装片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然后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②物镜上。5.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A 【解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桃花、水鸭的生命现象,A正确;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我们黄河流域的景观,B错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能反映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C错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的是潮汐形成的自然现象,D错误。6.“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解析】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7.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A正确;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故B错误;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农作物→虫→食虫鸟,虫吃农作物,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虫的体内,食虫鸟吃虫,虫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食虫鸟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C正确;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属于分解者。故D正确。

8.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答案】C 【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要如实做好记录,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观察要仔细。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所以调查过程中不能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因此C项做法错误。9.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①根冠细胞增多 ②成熟区细胞长大 ③分生区细胞分裂 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根冠具有保护作用;②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长度不断增加,一方面依靠③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另一方面依靠④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使根不断长长。B正确。

10.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答案】C 【解析】图甲为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

图乙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⑥胚轴,⑦胚芽,⑧胚根,⑨子叶。无论是玉米种子还是菜豆种子,它们的胚都包括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A错误;

图乙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B错误;

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子叶,C正确;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根发育成根,③和⑦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D错误。

11.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根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答案】B 【解析】植物主要通过根的成熟区吸收水分,A正确; 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B错误;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C正确;

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增加降水量。D正确。12.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13.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答案】C 【解析】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a、c点表示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即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B正确;

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光合作用最强,但c点进行了6—18时约12个小时的光合作用,有机物总量积累最多,C错误;

12时附近,由于温度太高,光照太强,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因此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D正确。

14.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物的滤出。正常人体不能滤出的物质是

A.尿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不能透过肾小球孔隙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5.饥饿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我们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

A.大脑

B.脊髓

C.胃

D.小肠 【答案】A 【解析】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所有饥饿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我们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胃。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答案】D 【解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绿化造林,净化空气”都能够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围湖造田,导致蓄洪能力减弱,易发生洪涝灾害;扩展用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都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故D符合题意。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脱去 叶片中的叶绿素

D D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A正确;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正确;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把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杯中,隔水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C错误;

叶片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向叶片上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的生成,D正确。

18.桔作为吉祥物常用作贺年赠品,图为桔的生命周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B.b的营养器官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开花

C.d中的②将发育为e

D.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d中的③散出 【答案】A 【解析】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A错误; b幼苗的营养器官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开花,B正确;

d花的②子房经过传粉和受精,将发育为e果实,C正确;

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d中雄蕊的③花药里散出,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D正确。

19.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答案】C 【解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老王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因此他的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20.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呼气,膈顶下降

B.b→c时:吸气,膈肌收缩

C.c→d时:胸廓容积扩大

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答案】B 【解析】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A错误;

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B正确;

曲线c→d时和曲线a→b段表示的相似,都是呼气状态,此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的上下、左右、前后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导致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CD错误。

21.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答案】B 【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A正确;

e主动脉内流着动脉血,在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f上下腔静脉流回a右心房,B错误;

体循环的路线是:d左心室→e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f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正确;

肺循环的路线是:c右心室→g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h肺静脉→b左心房,D正确。

22.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侏儒症

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C 【解析】人体生命活动靠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影响,但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A正确;

“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患呆小症;生长激素缺乏导致患侏儒症,C错误;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方面的高级功能,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内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D正确。23.通过屏蔽蓝光可降低电子屏幕辐射身对眼球成像部位的影响,该部位是

A.视网膜

B.角膜

C.视神经

D.晶状体 【答案】A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

所以。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眼球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24.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变蓝的是

试管 A B C D 清水或唾液(2mL)清水 唾液 清水 唾液 温度(℃)37 37 0 0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试管中温度低,而且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D试管中温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推测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B。

25.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26.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蜻蜓点水

B.孔雀开屏

C.鹦鹉学舌

D.金鸡报晓 【答案】C 【解析】“蜻蜓点水”是产卵,“孔雀开屏”是求偶,“金鸡报晓”是节律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鹦鹉学舌”,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鹦鹉学舌”。

27.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胚盘—固定卵黄的位置 【答案】D 【解析】卵壳起保护作用,A正确;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正确;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正确;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错误。

2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直毛

B.人的A型血和B型血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倒伏 【答案】B 【解析】狗的短毛与狗的直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人的A血型和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玉米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小麦的抗倒伏和不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抗病和不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29.对男孩小明性染色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A.小明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X染色体不可能来源于奶奶 C.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

D.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外婆 【答案】D 【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A正确;

小明的X染色体一定是来自母亲,因此不可能来源于奶奶,B正确; 小明的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爸爸,爸爸的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C正确;

小明的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妈妈,但妈妈的X染色体可能来源于外婆,也可能来源于外公,D错误。

30.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① ② ③

蚕卵数(个)100 100 100 培养温度(℃)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10 9 8 孵化率(%)90 98 68

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答案】D 【解析】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皆相同,因此实验是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A正确;

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皆相同且适宜如蚕卵数、培养湿度等。B正确;

根据“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可以观察到实验结果,C正确; 表格中温度是20℃时家蚕卵孵化率最高98%.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D错误。31.人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A.阴道

B.子宫

C.输卵管

D.卵巢 【答案】C 【解析】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子宫内膜,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内并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胎儿发育成熟即从阴道产出。因此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32.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粉 【答案】D 【解析】扦插、嫁接、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人工授粉是将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有利于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33.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E),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Ee),母亲表现正常,孩子患病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A.25%、Ee

B.50%、Ee

C.25%、ee

D.50%、ee 【答案】B

34.“海水稻”是沿海滩涂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开发海水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稻耐盐碱的性状是由盐碱环境决定的 B.耐盐碱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C.耐盐碱基因使海水稻在盐碱环境具有竞争优势 D.可以通过杂交或转基因等技术培育高产海水稻 【答案】A 【解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随着生物的传种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传递,A错误。

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分子片段,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B正确。

海水稻就是具有耐盐碱性的高产水稻,它可以在含盐量1%的海水灌溉条件下正常发育生长。C正确。

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就是改变了原水稻的遗传物质,是通过杂交或转基因等技术培育获得的,D正确。

35.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醋酸菌—酸奶

B.大肠杆菌—沼气

C.霉菌——泡菜

D.酵母菌——馒头 【答案】D 【解析】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A错误。

在无氧的环境中,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一些物质分解,产生沼气,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错误。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C错误;

利用酵母菌酿酒,可以制馒头和面包,D正确。

36.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细菌病毒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D.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 【答案】C 【解析】肝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动物,A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核,B错误;

37.下列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图中:①是藻类植物,②是蕨类植物,③是苔藓植物,④是被子植物。下列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38.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蜗牛——呼吸器官是肺

B.蝴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答案】B 【解析】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靠外套膜呼吸。A错误。蝴蝶的身体由体节构成,触角和足均分节,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B正确。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错误。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刚毛辅助运动,无专门的运动器官。D错误。

39.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鲍鱼

B.鳄鱼

C.鲨鱼

D.鲸鱼 【答案】C 【解析】鲍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

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属于爬行动物,B错误;

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C正确;

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不是鱼类,D错误。40.学者研究红腹灰雀取食时发现,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该行为属于

A.攻击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节律行为 【答案】B 【解析】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41.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答案】B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 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4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错误;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B正确。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正确;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43.“海淘”药品(通过网络购买的海外药品)越来越受关注,安全用药不容忽视。相关说法不恰当的是

A.药品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B.“海淘”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C.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就医

D.病情加重时可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答案】D 【解析】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A正确。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B正确。

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C正确; 患病用药时应注意安全用药,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并不是剂量越大越好,D错误。44.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不当的是

A.真空保存香肠

B.用防腐剂保存酸奶 C.脱水保存木耳

D.腌制保存鱼类 【答案】B 【解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香肠使用了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A正确;

袋装酸奶使用了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B错误; 木耳使用了脱水法,脱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C正确; 咸鱼采用的是腌制法,利用盐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是降低食品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D正确。4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克隆猴”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繁殖香蕉苗

C.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D.通过体外受精技术产生“试管婴儿”

【答案】A 【解析】克隆技术没有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组织培养繁殖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因此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繁殖香蕉苗,B正确; 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能抵抗病虫害的抗虫棉,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C正确;

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D正确。

46.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易被传染

B.HIV是艾滋病传播的病原体和传染源

C.HIV侵犯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

D.人类对艾滋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答案】B 【解析】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同进餐并不容易被感染,A正确;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病,因此HIV是病原体,但不是传染源,传染源是携带HIV的人或动物,B错误;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免疫系统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C正确; 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和药物,因此人类对艾滋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D正确。47.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 D.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被咬伤后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A正确;

抗毒血清含有特异性抗体,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狂犬疫苗属于抗原,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 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容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C正确; 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48.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B.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C.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D.沉湎网络,游戏人生 【答案】D 【解析】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确; 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B正确;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应该远离烟酒和毒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C正确。

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玩网络游戏会使得大脑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D错误。

49.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分析错误的是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四天 第七天 第十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15 3 25 46

A.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A正确;

从表格中看出,冷水口细菌数比热水口细菌数多,因此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

本实验不仅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还能探究温度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而不是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C错误;

从表格中看出,第七天热水口和冷水口细菌数都大量增多,因此若使用饮水机,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D正确。

50.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

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D.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高糖食

【答案】D 【解析】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A合理;

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柑橘;因此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B合理;

膳食多盐,会使人体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诱发高血压;摄食太油腻,容易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C合理;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D不合理。

第三篇:2012福州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济源中考生物押宝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福桔的果肉酸甜可口,其酸甜的物质主要贮存在()

A.细胞B.液泡C.细胞核D.细胞膜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农民B.玉米C.土壤D.耕牛

3.“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A.卵B.幼虫 C.蛹D.成虫

4.“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

A.达尔文 B.弗莱明C.列文·虎克D.巴斯德

5.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下列几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

A.煮熟的种子B.被虫子咬掉胚的种子C.正处于休眠的种子D.保存完好的种子

6.在下列几种单细胞生物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衣藻 B.草履虫C.酵母菌、D.大肠杆菌

7.桃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桃子。发育成桃子的是桃花的()

A.花瓣B.花药 C.花柱 D.子房

8.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它是()

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9.图1是豌豆的遗传图解。根据图解可以推测,高茎、矮茎分别是()

A.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B.隐性性状、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隐性性状

D.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10.上题中,若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

因,则图1中子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

A.RRB.Rr C.RR或RD.rr

11.“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植物生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C.克隆D.播种

12.制作过程中应用到发酵技术的食品是()

A.可乐B.酸奶 C.豆浆 D.果汁

13.关于正常女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22对+XXB.23对+XYC.22对+XY

14.菜豆种子的子叶数量是()D.22条+XX

A.1片B.2片 C.3片D.4片

15.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

是()

A.羊水B.卵巢C.胎盘、脐带D.输卵管

16.图2是切开的苹果,从结构上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7.张伯患了糖尿病,是因为他体内缺乏()

A.青霉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

18.近亲结婚的危害是()

A.后代一定得遗传病 B.后代一定得传染病

C.后代的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D.后代一定不能生育

19.南南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米饭、煎蛋、鸡汤。要使这份午餐营养更合理,还要添加()

A.炒青菜B.烤鱼C.荔枝肉

20.我国提倡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是 D.焖虾

A.未成年人B.体弱多病者 C.老年D.18-55周岁健康公民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21.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搭载“神舟八号”遨游太空的闽侯橄榄种子回家了,其中约有80%的种子会产生基因突变。请判断:

()(1)以上提到的育种方法是杂交。

()(2)由于基因突变引起橄榄出现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22.“啊——嚏”!打喷嚏时,人们深吸一口气后,肺里的气体被急速有力地从气管喷射出来。

流感病人鼻腔里有大量病毒和细菌,鼻腔粘膜受到它们的刺激,机体就会接二连三打喷嚏。一个喷嚏最远可喷至4米开外,飞沫中携带着大量病原体。有些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赏花时也会连续不断地打喷嚏。

23.(1)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了:

肺→支气管→→喉→咽→鼻

(2)打喷嚏是鼻黏膜受刺激后人体的反应,这是人体的第道防线在起作用,属

于免疫。

(3)作为外来物质的花粉可诱发喷嚏,它属于(抗原/抗体)。

(4)关于流感,资料中提到的传染源是。

(5)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当你想打喷嚏时,应该。

24.冬冬感冒上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根据报告单(图3)开了处方。

(1)血液中能吞噬和包围病菌的血细胞是

(2)阅读图3,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化验项目是

。根据这些指标,医生诊断冬冬有炎症,所以在处方中开了能杀死的抗生素药——头孢克肟片(图4)

(3)根据药盒外包装正面(图4)的标志判断:购买这种药是否要凭医师的处方?,因为这种药属于药。

25.大雄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产生出雄性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

(2)大雄吃完牛奶和面包,背上书包出门。这些动作是由骨骼肌牵动骨绕者活动完成的;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大雄消化道的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

(3)一路小跑,他大口喘气,吸入的空气迅速在他呼吸系统的中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的结果,使血液中氧的含量。

(4)到校时,大雄心跳加速。肺循环和循环正忙碌着,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运往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的中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大雄的学习生活

26.(6分)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

中最为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还是该海域的顶级消费者,它捕食章鱼,二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

(1)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的多样性。

(2)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性状,这些性状都是有控制的。

(3)请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4)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27.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图6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

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内填写字母)

2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

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图7: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图8),请你将图7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8中表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一二年福州市一三届初中学业统一考试

生 物 试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BBCDADDDAACABCCAABCDBCAB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A—bB—dC—aD—c

27.(1)×(2)√

28..(1)气管(2)一非特异性(先天性)(3)抗原(4)流感病人

(5)捂住口鼻等

29.(1)白细胞(2)白细胞(增多)病菌(3)是处方

30.(1)光合呼吸(2)A(3)B(4)植树等

31.(1)复杂(条件)(2)肾(3)睾丸(4)关节小肠

(5)肺增加(6)体线粒体

32.(1)孵卵(2)胚盘(3)先天性

33.(1)物种(种类、基因、生物)(2)鳃(3)相对基因

(4)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5)金枪鱼

34.(1)反光镜(2)B(3)C(4)右(5)E

35.(1)变量(2)求平均(4)越大(5)合理即可,如少开车„„

(3)

第四篇:淄博2018生物中考试题解析版

淄博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 物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45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B)A.提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 B.提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

C.提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D.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才能证明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并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尝试对提出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或预设)。然后设计探究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探究,通过探究结果得出结论,以分析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提出假设是在设计方案之前完成的,因此B错误。2.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B)A.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冬天,青蛙、蜥蜴进入冬眠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冬天青蛙、蜥蜴进入冬眠都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大树的树冠遮挡了阳光,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局部温度,大树的光合作用提高了空气中的氧含量,因此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3.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A)A.满江红 B.地钱 C.银杏 D.海带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各类群及其特征。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的分化,用种子繁殖;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器官分化,用孢子繁殖。

4.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 B.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

D.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

【解析】本题考查玉米种子萌发时内部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种子萌发时,胚乳内的有机物转运给胚,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释放能量,满足胚发育的需要,直到种子长出绿叶,自身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图中的a曲线表示的是胚乳,胚乳中的有机物随着种子萌发逐渐消耗。b曲线表示胚,种子 萌发初期,胚乳中的营养转运给胚,因此胚中的有机物略有增多,之后随着胚乳内营养物质的减少,胚根发育为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中的有机物略有减少。直到幼叶变绿,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含量又开始增多。根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

5.(2018•淄博学业考)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A.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B.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 C.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随蒸腾作用增强而加快

D.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一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以及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6.(2018•淄博学业考)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A)①合理设置株距 ②大棚增施有机肥 ③水淹及时排涝 ④大棚夜间增加照明 ⑤中耕疏松土壤 ⑥花盆底部留孔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设置株距,即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的叶片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大棚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夜间增加照明,可以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合作用。水淹及时排涝,中耕疏松土壤,花盆底部留孔,都是为了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7.(2018•淄博学业考)人体呼吸运动需要相应肌肉的参与,当肋间肌、膈肌舒张时,不会出现(A)A.膈肌顶端下降 B.胸腔容积减小 C.肺泡内气压上升 D.肺内气体排出

【解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知识。呼吸运动时,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下降、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内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8.(2018•淄博学业考)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A.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B.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

C.②③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②流向③ D.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及血液流动方向。心脏包括四个腔,图中②是右心房,与①上、下腔静脉相连;③是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④是左心室,与⑥主动脉相连;左心房与⑤肺静脉相连。心脏左侧及其所连的血管内流动着动脉血,心脏右侧及其所连的血管内流动着静脉血。血液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②和③之间,左心房和④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③和肺动脉之间,④和⑥之间)有动脉瓣,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9.(2018•淄博学业考)“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 B.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非条件反射 C.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条件反射 D.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和神经调节。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是后天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

10.(2018•淄博学业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C)

A.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

C.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

D.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多引进外来物种,会由于当地缺少外来物种的天敌而导致引入物种大量 繁殖,从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原有物种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破坏生物的多样性。11.(2018•淄博学业考)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D)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 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 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蘑菇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蘑菇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生长和繁殖,营养方式属于异养(腐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2018•淄博学业考)右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根据题意,甲通过①成为乙,那么①应该是预防接种的过程;甲通过②成为丙,那么②应该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并使人患病的过程;丙通过③成为乙,那么③应该是丙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痊愈的过程。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是指患者或某种病原体的携带者,乙是含该传染病抗体的健康人,不属于传染源,只有丙是传染源。13.(2018•淄博学业考)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A.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

B.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 C.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解析】本题考查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不是扁形动物。14.(2018•淄博学业考)以下技术或操作体现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一项是(C)A.动物克隆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 C.人类试管婴儿 D.转基因细菌培养

【解析】本题考查生殖的类型。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看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动物克隆技术是利用体细胞核和去核卵细胞形成的融合细胞繁殖后代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型,通过植物组织分裂、分化形成新植株的过程;人类试管婴儿是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将发育形成的早期胚胎再移入子宫并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转基因细菌培养是将人类所需要的某种基因转给细菌的基因组,从而使细菌能够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质的技术。只有试管婴儿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15.(2018•淄博学业考)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饲养员把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水槽中饮水是先天性行为 B.野马在诱导下逐步在水坑中饮水是学习行为 C.在水槽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D.在水坑中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及特点。动物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遗传因素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后天环境影响习得的。野马在水槽中饮水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人工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学习行为。野马在诱导下逐步在水坑中饮水也是学习行为。

16.(2018•淄博学业考)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基因有三种,其中A1、A2、A3分别控制着沙色、斑点和暗黑色三种性状,且A1对A2、A1对A3都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若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A2A3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的体色最可能的是(B)A.1种,全为沙色 B.2种,沙色和斑点

C.3种,沙色、斑点和暗黑 D.不确定,以上情况都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A2A3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可能的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后代小狗的体色可能有沙色和斑点两种。

17.(2018•淄博学业考)与人性别决定一样,果蝇体细胞中除含常染色体外,雌果蝇含XX性染色体,雄果蝇含XY性染色体(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8条

B.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 C.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 D.每条染色体上有无数个DNA和基因决定性状的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物质及其在体细胞核生殖细胞中的分布。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8.(2018•淄博学业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B.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 C.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

D.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类群及进化的知识。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雷鸟随季节改变体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主动适应环境进化的结果;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与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不能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7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7分)19.(2018•淄博学业考)(5分)右图表示碳在某生态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A、B、C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B1、B2、B3具有捕食关系,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①~⑤中,表示呼吸作用的有__①③④__,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通过__光合作用或②)___完成。

(2)图中C表示_____分解者_____;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 A→B2→B1→B3 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_ B2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碳循环过程。

(1)图中①、③、④是呼吸作用,是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②是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的过程。⑤是吸收作用,是分解者吸收有机物的过程。

(2)图中的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根据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2→B1→B3,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B2。20.(2018•淄博学业考)(6分)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1)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呈紫色,是因为细胞的_____液泡_____中含有色素;洋葱绿色的管状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叶绿体______;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要选取洋葱根尖的____分生区______部位。

(2)右图表示温度对洋葱绿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看出,15~35℃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表现____随温度升高而增强______的特点;与30℃比,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出现了下降,原因是____部分气孔关闭______;温度为____25℃______时洋葱生长最快。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植物细胞中的代谢物质储存在液泡中,洋葱鳞片叶外皮细胞中的紫色物质是液泡中的花青素,储存在液泡中。洋葱绿色的管状叶中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2)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片,温度过高时会引起植物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会因原料CO2减少而下降。植物生长取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根据图中的相对值可知,25℃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因此洋葱生长最快。

21.(2018•淄博学业考)(6分)右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完成相应生理过程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①~⑤中表示排泄的有____②④⑤_____。A~D中属于系统的有___ ABD _____。

(2)食物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____糖类、蛋白质和脂肪____。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主要与红细胞中的____血红蛋白____结合进行运输。营养物质被氧分解利用主要是在组织细胞的__线粒体__处完成。(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两种方式,③过程分泌的物质参与的调节属于____激素调节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新陈代谢。①是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是气体交换过程,③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的过程,④是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的过程,⑤是肾脏产生并排出尿液的过程。A是消化系统(主要器官是小肠),B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C是皮肤,D是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

(1)人体排泄有三条途径:呼气、排汗、排尿,C是皮肤,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ABD分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2)食物中能够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由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够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3)③过程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糖代谢,属于激素调节。

22.(2018•淄博学业考)(5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采用甲、乙玉米植株进行如左图的育种实验,实验结果如右表。请分析回答: 5

(1)玉米粒颜色的黄色与白色,遗传学上称为____相对性状______,通过__实验I __(填“实验I "、“实验II”或“实验III”)可以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2)若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甲的基因组成是_____ Gg _____。实验I后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__ GG:Gg=1:2_____。

(3)若实验III后代中的黄玉米与白玉米杂交,其后代中出现GG的几率是_____0_____。【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某一基因组成上,亲代若均为隐性,不可能产生有显性性状的后代,亲代若均为显性,有可能产生隐性性状的后代,且显隐性比例大约为3:1,因此根据实验I可知黄玉米粒为显性性状。

(2)植株甲在实验I中的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植株甲的基因组成是Gg,其后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有GG和Gg两种,比例约为1:2(3)根据实验III后代的遗传比例约为1:1,可以推测乙玉米的基因组成为gg,则实验III后代中的黄玉米基因组成为Gg,Gg与gg(白玉米)杂交的后代中,Gg:gg=1:1,不可能出现GG。23.(2018•淄博学业考)(5分)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 a.取1支试管,注入2mL浆糊;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c.向试管内加入2mL唾液;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f.观察试管内浆糊颜色的变化。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对上述分析看出: ①实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____①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缺乏对照实验)______,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_____ de _____对调。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____②只能证明淀粉被唾液消化分解,而不能证明分解的产物是什么______。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

该实验若观察到_____肉块消失(或肉块减小)_____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_____蛋白质_____的酶。

【解析】本题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考查探究实验的知识。(1)该实验设计缺少对照实验,因此无法说明淀粉的消失是由于唾液的作用。应先将试管恒温水浴十分钟后(等淀粉充分被消化),再滴入2滴碘液,因此需要将de两步骤顺序对调。

(2)如果笼子中的瘦肉消失或减小,说明胃能够进行化学性消化。胃液中有蛋白酶,能够促进瘦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五篇:100教育:广东省2017中考试题语文卷(含解析)

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于我如浮云。(《论语》)(1分)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2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4分)□□□□□□□,□□□□□□□。□□□□□□□,□□□□□□□。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答案】(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前仆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找出主干。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项搭配不当。把“模式”去掉。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答案】(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萌发;(1分)(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纯熟;(1分)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46分)

6.(10分)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夙夜忧叹()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 “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答案】

(1)①躬:亲自②夙:早晨(3)慢:怠慢

(2)①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分)关注点:苟全、闻达、两个“于”、句子通顺;错漏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②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2分)关注点:所以、报、职分、句子通顺;错漏1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3)C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和 “还于旧都”等。【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答案】(1)A(2)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3)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1处给1分。)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言文的理解,结合最后一句话:“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分析即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

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8.(10分)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4分)【答案】(1)D(2)B(3)①心态平和,使精神充实;②豁达乐观,理性看待生死;③不断求知,努力提升自己。(要求正面回答。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9.(17分)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

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4分)(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②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5分)【答案】

(1)“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2分)每对1项给1分。

原因:老刘①包容,不争长短;②豁达,不计得失。(2分)每对1项给1分。(2)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2分)答对画线内容即可给2分。

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2分)只答对画线内容,或只答对未画线内容,均可给2分。

(3)①“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1分),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1分),突出母亲“视地如命”(1分)。(本小题最多给2分)

② “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1分),突出母亲内心的兴奋(1分)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1分)。(本小题最多给2分)

(4)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③邻居的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主题。每答对1项给2分,答对3项即可给5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阳光”既指现实中的太阳的光,也指父亲的心情,母亲的理解,邻里之间的和睦等。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5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答案】参考例文

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

春天,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个香气弥漫的季节,一个桃红柳绿的季节。

种子·萌发

一颗种子,先天不全,随秋风入土,熬过一个寒冬。春来之际,暖意来袭,它便悄然破土,抽出三片爱心状的嫩叶。它与几个朋友立在一起。我历经一个孤独、寂寞的寒假,那熟悉的铃声再次回响在耳畔。兄弟,你可安好?入学考试,次次期待,等来失败。这是为何?如是玩多,也有可能。蓦然回首,我的寒假以娱乐为主打调,学习为伴奏,得不偿失,以至退步。草丛中,刚刚露出头的它,叶子上颜色一深一浅,且有一片长出了三个瓣儿,朋友们排斥它。

下一步,我们该如何? 嫩芽·成长

它不卑不亢,心中有一个梦:成为一株四叶草。可是,此话一出,朋友们不但不帮助还去嘲笑它。笑声中夹杂着它的不安,他渴望奇迹。排名出来以后,老班找到我,告诉我,我只考了两百多名。三天之后,老班再次找到我,对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我下一次月考还考不进年级前一百二十名的话,就让我父母回来陪读。我一听,吓坏了,立即发奋了起来。它每天都努力汲取泥土中的营养,接受雨水的洗礼。

努力了,我能成功吗? 四叶·成熟

成绩发下来了:数学138分,英语144分,语文91分,共计373分。从老班那里得来“喜讯”:我年级总排名118。挺过了一节,下一个目标:100名。一天,它醒来,发现自己成功了,受到了同伴们的认可。

成功了,她依然还在。

春花虽已谢,花香犹还在。活力在,春一直在,不论何时,春天常在。【解析】

试题分析:原来,……是半命题作文,限定词语“原来”,其意思有:(1)当初;未经改变的。(2)时间副词。表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此题目的构思广泛,可以回忆往事,可以探究发现,从自身经历出发,体验认知的过程。一是需要精确立意,紧扣“原来”,突出“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凸显心灵的成长。同时素材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拒绝套路。二是需要精确表达,用描写展现成长故事,用细节传情达意,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而这正是符合课标和考纲的目标要求。【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1.附加题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10分)

那天清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候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不解地问。她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告诉我:“爱在这里。”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可是对她的话我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那些具体的、能触摸的东西外,对于抽象的东西我还无法理解。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又是拼写又是打手势:“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回答。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煦的阳光正在照耀着我们,又想了想。“这是不是爱?”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可是莎莉文小姐仍然连连摇头,我既迷惑又失望,真是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办法让我明白爱的含义,爱究竟是什么呢?

大约过了一两天,……

我又问老师:“爱是太阳吗?”“爱有点儿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也许她意识到我仍然无法理解,便用更浅显直白的话继续解释说:“你虽然无法摸到云彩,可是你能够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整天酷热日晒后,花草树木和干旱的大地得到雨水的滋润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爱也是这样,虽然你不能触摸到,但是你可以感受到爱带来的甜蜜和快乐,在爱的包围下,你才能快乐地成长,才会觉得幸福。”(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我”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3分)(2)为什么说“爱”有点儿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3分)(3)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4分)【答案】

(1)第一天:看看使我生活有价值的朋友;第二天:看看人类和自然的历史(或了解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或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第三天:看看平凡的世界中人们最忙碌的地方。(每对1处给1分)

(2)①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道出了爱的真谛;②爱像天上的云彩那样美丽,虽然触摸不到,却能够用心感受;③云彩变成雨水滋润花草树木,爱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对1处给1分)

(3)(任选两点作答)示例:①热爱学习,爱书如命。(1分)如从七岁开始就如饥似渴地品尝着手指触摸到的一切书籍。(1分)

②不怕困难,意志坚定。(1分)如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视力和听力障碍,学会了开口说话。(1分)

③热爱生活,兴趣广泛。(1分)如喜欢旅行、划船等户外运动,对自然地理和墨西哥文物等都兴趣十足。(1分)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此题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原著,写出精神品质,然后从材料中举出实例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下载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含解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2年重庆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2年重庆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地理学科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0道小题,满分45分。考试时间:与化学合计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

    广东省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现代诗人顾城在《毛虫和蛾子》中写道:”毛虫对蛾子说:你的翅膀真漂亮。蛾子微笑了,是吗?我的祖母是凤凰。......

    广东省深圳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收敛(liǎn) 晦暗(huì) 酝酿(niàng)......

    2016年广东省广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模版)

    201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丞相/相信 押解/浑身解数. . .. C.羁绊/ 挑衅......

    2018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生物试题及答案

    生 物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福桔的果肉酸甜可口,其酸甜的物质主要贮存在A. 细胞壁 A. 农民B. 液泡 B. 玉米C.......

    2018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018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饥饿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吃饱的时候.我们有时感觉很撑。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 A.大脑 B.脊髓 C.胃 D.小肠 3.人类很早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