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结构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复习
课题:
山地 的 形 成 河 流 地 貌 的 发 育 褶皱褶曲背斜向斜看形态岩层向上弯曲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向斜中心老,两翼新背斜中心新,两翼老向斜褶皱山背斜、向斜判定看岩层新老关系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山地的类型断块山地貌形态判定断层判定岩层发生断裂有明显位移地貌上升岩块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沉岩块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线状裂隙流出熔岩高原(东非高原)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火山岩浆活动与地貌火山火山组成火山口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火山锥上陡下缓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为主、铁路线路分布:山间盆地、河谷地带修建原则:沿等高线修建按成因分类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发育初期下蚀、溯源侵蚀V型谷上游河流地貌河流侵蚀地貌发育中期下蚀,侧蚀发育后期侧蚀为主槽型(U型)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扇洪积扇河流堆积地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三角洲泥沙沉积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坡度平缓海水顶托聚落类型:乡村、城市聚落多分布在冲积平原的原因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交通便利,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平原低地加高加固河堤线状山区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避开地质灾害聚落选址与自然灾害
第二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
湘教版必修一
沁阳永威学校高一、二地理备课组
二O一三年元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㈡、板书课题: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2、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宇宙?
2、从大到小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3、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出八大行星的顺序,并能按不同标准分类(地内、地外、类地、巨、远日)
4、八大行星绕日工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向、近圆、共面)
5、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作业本上做检测题第2、5题
(二)背会检测题3、4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识记: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2--15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5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太阳辐射中有那几种光?太阳能集中的是那种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占总量的多少?
2、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发生在哪几层?各有什么特征?对人类有何影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6--1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分别是什么?恒星日和太阳日有什么区别?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1.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界线)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㈢、讲述:本节课难度较大,也是本章的重点,相信同学们通过细致、认真的自学,一定能达标。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8--2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2、怎样区分自然日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及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换。
3、怎样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识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分别是什么?
2、恒星年和太阳年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近日点和远日点?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当堂背会自学自导上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学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怎样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晨昏线?特点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㈡、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5--2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个圈层有什么特点?
3、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㈡、板书课题: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
2、理解掌握地壳的物质循环。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0--3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矿物?有哪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与矿产有什么区别?
2、矿物的类别有哪些?怎样识别常见的矿物?
3、什么是岩石?分为哪三大类?
4、沉积岩有哪两个突出特征?
5、三大类岩石是如何让转化的?
6、什么是地质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34—35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6--3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哪两个方面?
2、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3、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是什么? 4、37---38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背会自学自导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8--4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褶皱?其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怎样区分?
2、教材39页活动题?
3、世界两大地震带是什么?
4、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内力作用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2、识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3--4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大气垂直分层有哪三层?各有什么特征?
2、教材43页的活动题?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形式?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4、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4--4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如何?
3、教材45页的活动题?
4、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7--5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什么规律?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2--5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了哪些大气活动中心?它们对气候有什么重大影响?
2、季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风向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5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4--5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气团?分为哪两大类?
2、什么是冷锋和暖锋?其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如何?
3、什么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4、锋面气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冷锋、暖锋、低气压系统、高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58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全球水循环的过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9--6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水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
2、水循环有哪三种主要形式?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0页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6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洋流?如何分类?
2、教材62页的活动题?
3、洋流的地理意义有哪些?世界四大鱼场是什么?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3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一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二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识记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
3、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6--69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教材67页的活动题?
2、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哪两个时期?灭绝情况如何?
3、人类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识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0--7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有哪些?
2、教材71页的活动题?
3、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与土壤分别有什么关系?
4、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怎样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2、理解识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8--8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教材79页的活动题?
3、什么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教材80页的活动题?
5、什么是垂直分异规律?教材81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3--8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可分为哪些种类?
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分为哪些种类?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有哪些种类?荒漠带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识记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8--9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聚落?分哪两大类型?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什么?
3、北方平原与南方丘陵山区的聚落有什么不同?
4、教材89---90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1--9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我国东西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教材91页的活动题?
3、教材96页的活动题?
4、平原地区与山区的交通线路分布各有什么特点?交通线路选线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5、教材93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5--9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2、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哪些特征?(看图)
4、教材96页的活动题?
5、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6、什么是雪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征。
2、理解识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7--10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分类。
2、了解掌握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1--10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
2、煤炭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主要工业区?
3、教材104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4--10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形成了哪些文明发源地?
2、工业社会阶段及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教材106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㈡、板书课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识记中国的洪涝灾害及原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7--1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灾害?分为哪些类别?
2、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两大类型?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教材111页活动题2?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三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四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篇:高中地理 必修一(5章)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3、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力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以黄土高原为例,自然植被,流水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同时平坦的高原面变成千沟万壑,气候趋于干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1)概念: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2)名称: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混交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
2、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大陆东岸赤道→两极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大陆西岸: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横穿整个大陆自然带有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南半球缺失的自然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大的山脉,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
差异很大,形成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譜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4、垂直自然带复杂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横断山
5、从大兴安岭森林到内蒙古草原到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6、自然带的高低: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赤道(南北对称)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宇宙中的地球。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高一年级的学生身心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但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地理课本中曾涉及过,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本节课的学习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和提升,同时也是学好以后课程的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判断天体和天体系统(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二、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把天体系统的层次确定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高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故确定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本课时的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本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兴趣学习法、思考评价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
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看图1.1中的四幅图片。
①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光年×7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
②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美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740倍之多,质量约是地球的95倍。
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
④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观,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人们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天体。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体,那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板书)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师:答得好。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
1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2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的轨道直径约为120亿千米。
3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4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
第五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2分)1.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重力能 C.潮汐能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右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3题。3.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据此回答4~5题。
4.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南移 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5.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8.图中②表示的是()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重熔再生作用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① B.裂谷—② C.沙丘—③ D.戈壁—④ 10.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① B.② C.③ D.④
11、右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 5
12、右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A.①—a—侵蚀作用为主 B.②—c—搬运作用为主 C.③—b—沉积作用为主 D ①—c—搬运作用为主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3~14题。13.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A.山脊 向斜 B.山脊 背斜 C.山谷 向斜 D.山谷 背斜
14.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15题。
15.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16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7.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5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18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三大城市带都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B.巴西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地区 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 D.我国汾渭谷地因地形崎岖而城市稀少
19.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20.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形 B.在发育初期,对河谷的侵蚀主要是以侧蚀为主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形 D.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形 21.右图中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C.冲积扇 D.冲积平原 22.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山坡B.山口C.河流拐弯处 D.河流入海口 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23~24题
23.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24.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26.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 B.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二、综合题(共48分)
27.读“某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5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横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对应,以 作用力为主;B对应,流水的侵蚀作用(侧侵)逐渐 ;C对应,以 作用力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水能资源 ; C处河段特征:地势平缓,流速慢,泥沙,江面宽广,利于。28.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分析下列问题:(16分)
(1)根据甲图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原因是。
(2)地点3缺失地层B,其原因可能是
。(在乙图上绘图说明)(3)若乙图中C、D、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那么,在A、B两处分别 打钻井,何处地下能打到煤层?,原因是
。(4)乙地区要开凿一条东西方向的地下隧道,是在B地还是在A地下较 为合适? 为什么?
。29.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D、E两处中,最有可能出现浅滩的是____________处。
(2)河中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C、D、E五处,其中聚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在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参考答案:
1-5 DDABA 6-10 DABAC 11-15 CBDCB 16-20 BBCDD 21-26CBDAAB 26.(1)乙 流水的下切侵蚀 甲 加强 丙 流水的沉积(2)峡谷 丰富 沉积 航运
27.沉积岩 地层中含有化石 该地区形成B岩层时,地点3隆起,未曾接受B地层积物; 地点3原先接受了B地层沉积物,后因地壳上升被侵蚀了。
(3)A,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A处为向斜,岩层不缺失。(4)B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地下水运动考虑,B处(背斜)地下修建较适宜。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重力作用点在两侧,上部岩层重力不会对隧道安全,稳定产生威胁;同时背斜有利地下水沿岩层两翼向下渗流,不会在隧道内积存。28.(1)D(2分)
(2)D(2分)D处位于河流凸岸,易沉积沙、金(3分)(3)C、D、E(2分)C、D、E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3分)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