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逻辑》有感
读《小逻辑》有感
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在于我对这本书作者的好奇。本书作者黑格尔乃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名气之大让我在很小的时候便有耳闻,也听说其理论晦涩难懂,使很多哲学系学生痛不欲生。而作为长期熏陶于纯理工科教育的我,自然不明白黑格尔的哲学怎么会比一道高数证明更加复杂难懂。于是我便抱着好奇的心态斗胆一读这位举世闻名的大师的作品。
拿起这本书,发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我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会更需要一本什么也干不了的哲学书而不是相对论?在这种心态下我翻开了它,从此也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书中黑格尔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理念自身。基于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把整个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看作是处于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正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挤课余时间大概读完这本书,甚至有时候晚上读着读着就这么睡过去了,我终于确定哲学有时候确实比数学证明更加让人难受。然而哲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有着一种奇特的魅力,吸引人去探索,去思考。我仅从我能看懂的部分体会到,万物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矛盾也不是绝对的矛盾,对立的东西也有统一的一面。这本书增强了我批判性的思维,的确使我获益匪浅。
第二篇:逻辑的世界读《小逻辑》有感
逻辑的世界
——读《小逻辑》有感
内容摘要:逻辑学是哲学的基石,黑格尔的逻辑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但是这套逻辑体系并不是最完美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及不足。关键字:存在本质概念反思
在拿到这本书后,看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这本书有这么好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的好奇,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得到编译者如此高的评价?于是我翻开了它,在这些较为晦涩难懂的字眼里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在我的眼里,逻辑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字眼,记得高中时我的老师曾说过,“逻辑”源于希腊词“logos”,最早出现于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指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性,是“支配一切的原则”。而黑格尔的逻辑世界与我的认知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是更全面,更严密,更令人信服。
在这本书的开始,黑格尔首先谈到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现实事物的思维者的考察,人之所以为人,全凭思维在起作用,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对于我而言。映像最为深刻的当属哲学是个圆圈的理论,这个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紧接着,黑格尔为我们解释了一些他眼中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精神、思维、理念以及思想与客观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之后,这位伟大的哲人开始向我们描述属于他的逻辑世界。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如何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与黑格尔的是基本一致的。什么叫本质?
本质,是存在背后的。是靠反思才能得到的。是事物的过去或曾经萌芽状态。同时也是事物内部所涵有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追问本质,如现象,物,社会,精神等。亦即追问其起源或内涵。那么怎么去认识本质,或本质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与别于存在,存在背后的,就是本质。但是存在背后的就跟存在就彻底决裂
了吗?显然还不是,所以本质就是在存在内,又与存在同一的。但是这样说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么?不能,因为我们要了解现象,现实,还有物,是怎么来的。物的来源,我认为是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是物,可是物的背后靠思维来确定。就是实存的根据。我们触摸大理石,我们能够感到硬度和体积,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物。形式本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圆或方,都不影响质料,但是反过来形式可能摆脱质料么?不可能。对吧。所以形式包含质料,所以它要更高级。形式不是抽象的那形式,那种形式是几何。但物理学的形式就丰富化多元化了。由此形式扬弃自己,并形成另外的形式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形式范围。而且一个物的持存的实在性,即说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范畴,就必须依赖这个形式所及的范畴,那么我有理由给他新的独立的界说——现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世界里,我们发现,其自身无论怎么变化,都是现象的变化。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纯形式,而是包含质料的形式界。本质作为反思,存在作为直观,是直观还是反思,是直接接受还是先怀疑一下等等,都是主观取舍的问题。
但在文中也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比如说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凡是合乎理性之物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代表着秩序、法则、公理和规范,但是现实之物却存在着许多不合乎公理,不遵守法则之物,如何将其看成理性的产物?对于现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几天前的小悦悦事件中所看到的世态炎凉,这是社会的现实没错,但如果这也是合理的,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继续呆下去的意义?再比如说之前一直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我爸叫李刚”,他生生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腐败无处不在!这样的现象如果也是合理的,那叫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上帝是黑格尔哲学中一直不变的一个存在,这体现了黑格尔坚定的宗教信仰,但与此同时也令我比较困惑。对于一个没有宗教教信仰的人来,这些有关上帝的观点都比较没有说服力。许多人都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这种观点真的有失偏颇,没有宗教信仰并不代表着没有信仰,一种理念就是一种信仰。
哲学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探讨哲学永远不会索然无味。哲学因为多样而精彩,哲学的世界因为不同的观点而变得奇妙。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深奥的,难懂的,发人深省的,但我依然无法完全认同他的观点,这就是我眼中哲学的秘密。
第三篇:读逻辑哲学论有感
读哲思小册有感
寒假在家,想着走亲访友之外,找点时间充实一下自己,顺便打发一下时间。所以在放假之前,便在图书馆找找书,想找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看到图书馆的书不少,并且在网上寻找这方面的也挺多,看到有许多大师级的作品,可是觉着太高深,怕是消化不了,便找了一本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书,这便是哲思小册。
书不是很厚,也就一百多页,里边内容是采取的分章式,一章讲完,蕴含一个或几个道理在里边,虽然是一讲一停,但是也没有采用说道的方式,倒也不让人觉得排斥。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僧人,半路出家,经历过一些生活的风雨,然后遁入空门,其中的唏嘘就这样在叙述中婉婉道来。故事我就不赘述了,讲讲其中让我有一定思考,并且自己感悟出的一些道理吧。
可能是我们的文化,通过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上的耳濡目染,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追求和理想是要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成功的了不起的大人物。记得小学的时候,一次作文课,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空格是自己填写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让我们全班60多位同学读出作文的题目。听到的全部都是,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假如我是一名军官,假如我是一名富有的商人……社会上的竞争激烈而残酷这是一个事实,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要成大业,做大事。本身并也无可厚非,可是全都是领导,全都是科学家,那谁来扫地,谁来站岗?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精英大学的学子当然不属于严峻的范畴,可是全中国就那么几十所精英大学,绝大部分的都是一般本科,也就是这严峻的一群人,很不幸,我也是严峻的一份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或者说是梦境与事实的残酷。也许有前辈会说,那你就努力啊,变得优秀,跟精英们一样。灰姑娘和王子相爱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正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性,稀有性。试问,这种事,能发生几次?
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顺利,成功实现在外人看来非常不错的成就,达到那样的高度。在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数年后回首时唏嘘感叹,觉得时不我与,壮志难酬。在现实的打击下一点点的失去梦想,没有了诗意,甚至自暴自弃。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定位好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我觉得吃地沟油的命,操特供的心,可不是什么好生活。
当然,这绝不是等同于消极怠慢,松懈不努力,相反,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在环境,条件等等方面的不足,看清自己,才更实事求是,更有动力的努力奋斗。梦的实现不容易,中国的梦更难。大学四年,如今已是大三,再不是那个刚进大学懵懵懂懂的小青年,是要考研继续深造还是就此止步,开始工作,
第四篇: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金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一、金融是什么
人生是一系列随机事件的组合。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金融市场的作用之一就是对未来定价、对交易风险定价。
任何东西或证劵不存在固定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并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效用决定价值,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价值由未来的收益决定,而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单个人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是很低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需要人际间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换。而现代的证劵、保险等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现代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
过去我们认为,国库的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现在看来,当年国库藏金万两的中国、印度等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成了发达国家。莫非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天又是外汇储备数万亿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负债累累,在未来几个世纪还要重演过去数百年的历史吗?关键看中国如何发展金融市场了。美国就是靠负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而负债的政府也更易建立民主的制度。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意识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自我思考:一个国家能够靠负债而发展起来并建立良好的制度,那么个人应该怎样呢?个人也应该会利用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啊!利用别人的钱来生钱,试想我们存在银行的钱不都被开发商借去赚钱了吗?只知道存钱而没有投资思想的人是难以致富的。)
二、资本化的逻辑
一个国家可以卖的东西越多、或者已经资本化或能够被资本化的资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它的“钱”自然就越多。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市场化改革缩短了财富跟钱之间的距离,而资本化改革是中国过去十几年钱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美国的金融化程度很高,其结果是带来了大量的金融资本供给,那么科技创新、对外投资、个人创业等所需要的资本当然不是问题。以前中国人说谁很有钱,意思是他过去赚了很多钱,并还剩下很多,是一个过去的概念;但在美国人们说盖茨有钱,不仅包括他过去剩余收入的总和,还包括他未来各种收入的折现,是一个过去加未来的概念。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把未来收入证劵化变现,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金融的逻辑
国家需要资金时,加税和国债,哪种更好?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制的基础;但政府太富有会挤占民间空间,挑战民主与法制。
传统观点认为高利贷是剥削阶级,应该打倒。实际上适当的高利贷和民间金融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金融危机的逻辑
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会改善。消费带动经济的模式也不会改变。(自我思考:借贷消费模式平摊了人一生的花费,有利于提高幸福感,不至于想用钱的时候没钱,人老了赚钱了,消费能力却降低了。)
五、股市的逻辑
目前中国股市基本还是一个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无法在激励创新创业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的上市当然也轰动,但背后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没有带动中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而美国的微软和苹果则不然。(思考:创业是需要依靠金融工具的。)
法律秩序是市场成熟发展的条件,资本市场也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变革。
六、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儒家文化(如孝等)之下的家是保险互助的功能,养子防老是最主要的规避风险的手段,这是一种隐形契约,忽视了个人权利与自由。而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解放了这一点。
七、后记(发展证劵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金融证劵的发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
第五篇:读《形式逻辑》有感:逻辑之外
逻辑之外
--读《形式逻辑》有感
曾向阳
大凡在行文说话之始,通常而言,我们都会思考如何将想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予以表达。该意思即为表达的内容,如何表达则为表达的形式。大约形式逻辑研究的便是表达的形式问题,亦即“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翻开《形式逻辑》一书,我不由得想起近二十年前参加文秘大专自学考试的一门曰《普通逻辑》的课程来。虽时隔久远,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其中的一些逻辑名词和方法论述,尤其当时学来感觉既新鲜又深奥难明,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自己思考问题,文字写作的思路构架。如今重读逻辑书籍,一番故地重游之感油然而来。然而,时光又翻过了近两个十年,期间继续学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几番探索,阅历亦渐长,对于逻辑似有了一些更深的认知。
其实,无论是《形式逻辑》抑或《普通逻辑》均是研究语言表达的逻辑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时时会遇见的一些问题。诸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这些也都是我们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一些方法。即便运用这些方法的人是初小文化,还是博士后,其语言的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只是这种表达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罢了!若要一个初小文化甚至博士后确切地说出其表达内容抽丝剥茧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为何会选择这种表达的形式,恐怕也难以说出一二(专门研究逻辑的人除外)。这就好比修辞语法中的一些方法一样,若让你去一一说出你表达语言的主、谓、宾、状等,或者你运用了何种修辞的手法,怕莫也是一件让人纠缠的事情。
当然,一件事情上升到了研究的高度,其必然会鞭辟入里地深入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并用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不断扩大发散其研究的方面,以不断地接近于客观现实,最终达到指导与改进实践的目的。不过,我们也常遇见这么一种现象,研究经济的学者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或商人,专门研究政治的学者并非政治家,专门研究文字的专家也未必是文学家等等。反之则不然,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或商人或多或少会懂点经济,政治家对于政治学的东西肯定不会陌生,文学家必然具备相当的文字底蕴。可见,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所从事领域的理论知识是只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除外)。
既然形式逻辑是服务于我们的语言表达,那么,其中的许多方法的确是值得下一番功夫去学习与领悟的。即便我们已然运用了其许多的手法却浑然不觉,但是回头反思自己的逻辑方法可有改进之处,或者分析别人的语言文字便有了方法利器,能说出一二三来。凡此种种,我以为,在这种逻辑之外还有更为关键的因素需要把握。
形式逻辑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工具,是足以诠释大多数常见的语言现象,不过,书中绝大部分内容讲述的是“非模态语言”现象,而对于模态语言或者称之为复杂的语言,其分析解释还是比较乏力,尚在摸索之中罢。如同计算机对于具有程序化结构的问题处理手到擒来,而对于模糊状态或者非程序化的问题处理尚颇为乏术。
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兼以个人情感因素,故而每个人的语言逻辑是不同的,加之语言的对象的不同,更是派生出不同的语言文本叙述,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如此,但归根结底即为我们要确切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使表达的对象异常复杂,表达的过程颇为周折,终归是要合乎规律、合乎常理的予以表达出来,否则,便会让人难以理解。实则我们在行文说话之时,通常是凭直觉的逻辑去组织语言的,形式虽然可以多样,可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我们最终要表达是思想的完美呈现,而形式只是服务于这种思想表达的。就个人而言,当我想要表达的思想越清晰,表达的意愿越迫切,那么,行文写作就越流畅。至于采取何种文本构架、组织何种逻辑的语言,往往是瞬间促成,或者在行文的过程中逐次自然理顺的。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文体,若要达到如同行云与流水那般自然与练达,行文者理当将各种逻辑意识与结构修炼成直觉上的自觉。而这种逻辑自觉的修炼,阅读理论书籍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则来源于广泛的阅读与阅历。只有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对事物的叙述才会越准确。
多阅读经典当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来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与逻辑感觉,二来可以与高人于心灵上沟通思想,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个人认为,适当的阅读一些当代、现代大家的小说,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有利于提升自身语言逻辑的把握。举凡现代文学家若没有几部扛鼎小说著作,是不能谓之文学家的,若称小说是文学之母亦不为过。大多数小说是叙事的,如何叙事?结构上如何安排,情感上如何自然流露,深刻的思想如何“春梦了无痕”般的“润物细无声”,都是作家所殚精竭虑之所在。而且,经典作家的小说叙事的风格各异,富有浓厚的文本结构与语言上的创新创造意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更进一步而言,语言虽是思想的载体,但支撑它的还有个人情感的流淌。个人认为,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便形成了文章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或许便是《形式逻辑》中所言及“模态推理”中尚不能言明的部分罢!而外在形式上的逻辑与内在思想情感上的逻辑的统一,便构成了行文者权且称之为“个人美学”的重要部分。修炼逻辑实际上也是修炼个人“美学观”,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无定法”,换言之,即为个人美学观各不相同的外在表现。所有这些,终归会回归到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与本源罢!
写于2017年4月·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