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平三年的夏天
治平三年的夏天,府君苏洵在京城逝世,我前往吊唁。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边哭边说:“我们将护送先父的灵柩回四川安葬。四川人合葬的风俗是同一座坟冢而不同的墓穴。从前,我母亲安葬时,没有为她写墓志铭,请您替我们为她写一篇墓志铭吧。”于是我说:“夫人的贤德,不是别人所能知晓的,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有关她的大概事迹。”苏轼、苏辙两兄弟便把记录母亲事迹的事实材料恭敬地拜送给我。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有人对夫人说:“你父母并不缺少钱财,凭借你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不答应的。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夫人说:“是的。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确实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但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那又将怎么办呢?”最终也没有向父母开口请求。当时苏洵的祖母尚在世,年老而性情严厉,家人经过堂下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即便这样发出脚步声,他们也害怕被责怪。唯独夫人能顺从迎合她的心意,祖母见到她就高兴。
苏洵到二十七岁还不知道学习,有一天,感情激昂地对夫人说:“我看自己现在还是可以发愤求学的。然而全家要依赖我生活,如果我求学,将会断绝生活来源,怎么办呢?”夫人说:“我很早就想说这件事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是因为我才学习的!你如果有志向,就让我来承受生活的劳累吧。”于是拿出所有服饰器玩,卖掉它们来经营家业,谋求生计,没有几年就成了富裕之家。苏洵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
先前,夫人看自家的财物已经有盈余,就感叹说:“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福气吗?这种情况不停止的话,将会使我的子孙被钱财蒙蔽啊。”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对于有急难的同乡人,也时常周济他们。等到夫人逝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可供一年使用的财物储备。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进入朝廷,夫人被追封为武阳县君。唉,作为女子,如果她的温柔和顺从能够使家族和睦,她聪明才智能够治理家事,这就已经是贤能了;更何况像夫人这样,还能启发开导教育帮助成就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使他们都能凭借文学才能被天下人所知、尊重,如果不是见识思虑高超过人,能像这样吗?古人说国君和士大夫们的兴盛衰败没有不来源于妻子的,今天从夫人来看,更可见古人的话是可信的。
第二篇:梁治平文章读后感
安心易:寻求和谐的自然秩序——再读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
每当我们思考时,世界就变成了碎片。
每当我们内心平静时,我们就在彼此间架起了美丽的桥。(理查德 德默尔 Richard Dehmel)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是2004年在山大开始民间法学习时期最早阅读的一本学术专著,它让我从此前单纯注视法律之显性规则扩展至对于法律文化的整体认识,意识到冰山其实不仅存在着浮出水面的部分,更有隐藏于水下的大部分冰体,唯此方可认识历史上不同法律形态之于人类现实生活的真正意义。今年7月“自由人”读书会将其列为本学期的第一本交流书目,再次捧读,感触良多。巧合的是,上月参加沪上交大凯源法学院“法社会学在中国”活动时,竟不期然与梁先生碰面,聆听其对于学术砥砺的研究心得,以及给予年轻后学的殷殷勉励,念念在心,后与读书会众书友交流,又触生许多思想。思虑再三,清理出二三主题,权且做一个学术历程的纪念。天下一家,家国合一
文化是一种复杂系统,把握了“家”就切中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家既是每个人来到世上的第一个栖身之所在,更是融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以“家与国”开篇,意味深长地开启了“窥见不同文明之核心的隐秘的特质”的求索之路,家国合一的中国社会秩序“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的文化的基本性格,左右着我们民族及其各项政制安排的命运”。(第34页)
中国青铜时代,作为中国文明的形成阶段,乃是中国文明发生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一环,但从一开始,中国古代文明的出现就不是或主要不是由于技术革命所导致的,而是“一种由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而非技术革命促成的文明”,并因此“产生了一个按照变化了的人际关系而非地域原则实行统治的国家。”(第14页)大量出土的青铜时代的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表明,祭祀不仅是维系血族团体的纽带,更进而演变为国家组织的政治活动,青铜礼器在数量、式样、种类、花纹上的差别标示出祭祀者在血亲网络中的位置,同时指示出其在国家组织中的相应地位以及政治权力的大小。不同于西方古代国家以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地域原则取代亲属原则的国家发生轨迹,亲缘关系与政治权力,氏族组织与国家结构的密切结合,构成中国宗法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的组织方式,从而将旧的氏族组织与新的国家形式熔铸于一。”(第17页)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出现源自于深刻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一方面,亲缘关系最终让位于地域原则,另一方面,在家族变成基本社会单位的同时,治家原则被奉为治国的准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国政治模式中,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成为基本的国家治理原则和政治组织原则,由此,家与国在运行逻辑上得到了统一。而这正是中西方文明分野之枢纽,“使得罗马人把国家生活与个人生活、公共生活与私生活分开来的,乃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西方文明的形成时期,家与国的分离。”(第20页)而家国合一造成了一种浑然无外的社会关系状态,礼则成为家国合一的至关重要的连接点。在礼的秩序里,“家族即使社会的基本单位,有时文化的最小实体。舍此则社会无以维系,传统无由立足。于是,家的伦常上升而成了治国的纲领,国之法律变成为执行道德的工具。礼与刑相结合,因此有礼法。礼法是道德,也是法律,它包罗万象,浑然一体,其中没有国与家、内与外、私与公的界限。”(第23页)
家与国的分离或者融合导致中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不仅形构了二种不同的社会秩序模式,也催生二种风格迥异的文化格局。在分离模式之下,“宗教与伦常并不相干,而公民赖以安身立命的东西只是城邦,是城邦的宗教。”(第25页)由此产生个人与家庭,以及国家的分离,进而形成灵与肉的分离,即“基督教则通过强调每个个人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强调他们的精神自由”(第26页),同时在道德与法律之间也做出某种重要的划分。在此种分离型的文化格局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的预设性前提,每个人作为一种独立而平等的个体性存在,个人的自由意志成为社会契约的逻辑起点,进而构成社会合作的基础。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采取家国合一的族姓统治形式,在旧有的“家”的组织里面灌注以新的政权的内容,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一家,构建起以孝为核心的祖先崇拜与宗法制度,“如果说我们确实有过一种意义不甚严格的宗教的话,那么它只能建立在“家”的基础之上,因此应该被称作“家”的宗族,“孝”的宗教。”(第26页)在融合模式之下,家族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预设性前提,每个人都作为一种社会的关系性存在,根据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负担相应的伦理责任,《论语中》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正是一种名义与责任的对应关系问题,而“十义”所规范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进一步明确所有家庭成员或社会成员各自的责任,从而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双向责任关系。人与人之间不以抽象的平等为其理想模型,而是一种以责任形式表现出来的角色模式,在融合型的文化格局中不追求那种普遍而绝对的个人自由,寻求的只是在社会和谐关系中生成的一份自在。在此,作者描绘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并揭示出中国文化性格的渊源: 从根本上说,中国人事事以道德为依归的泛道德倾向和态度,只能由“家”在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得到说明;而“礼”之所以据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又正是因为,它是联结家国于一的唯一价值和规范体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合一的大一统格局的最好表征。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甚至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激变,都不曾打破此种家国合一的大一统格局,它们最多只是更换了其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使这旧时的传统更好地延续下来。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泛道德化,先王观,“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新旧纠缠,贤人政治,“政教合一”,法律与道德合一以及富贵合一等许多堪称特色的东西,或者渊源于这一传统,或者与它有着密切关联,实际上都是这个家国合一秩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第34页)天下为公,以公化私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生存的物种,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构成文明进程中的核心,人己关系的不同形态也成为文化比较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梁治平通过“义利之辩”对此问题做了重要的梳理,作者从文化比较的立场出发首先指出,所谓西方文化的“权利本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本位”之观点严重混淆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界限。与西方文化将权利视为基本出发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义”,但此“义”并不能直接等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义务。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义”与“利”相对应,“义”在承认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之外尚有一种对行为正当性的道德追求。一方面,义与利之间形成道德上的一种对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另一方面,义利之间互为表里,相互转化,不仅《墨经上》中有“义,利也”之说,《大学》中也有“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此处之利已经转化为一种公利,而义则表达为公利的正当性。文中总结道:
“中国历史上关于义利的讨论延续了许多年,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流派和学说,但是所有的讨论都是在一个既定范围中,在一个不成问题的前提上进行的,这个范围或说前提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去私。”(第180页)
在此与梁治平观点的一点不同认识在于,与其说是“去私”,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化私”,“化”、“生”等都是非常具有中国意味的字眼。在用词上“去私”多少意味着消除“私”,隐含着公与私之间的对立,以及彼此之间确定的边界。公与私之间泾渭分明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其现实的社会根基,对此费孝通曾在中国“差序格局”中所作的社会实证分析可资以证。对中国人而言家与其说是若干位固定成员的集合,不如说是一组具有关联性的身份关系,意义中心,边缘模糊,家可大可小,能放能收、能伸能缩,“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的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也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9页)由此,在一个像水波纹一样不断扩展的差序格局中,不仅每个人都是其社会关系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且每个人的小私也正可不断地扩展为大公。有差别的人伦关系中重要的不是去私而更在于如何“化私”,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讲求“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待人谓之恕”,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将心比心的仁道中,不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己之私正是仁义道德的实践起点,通过推己及人达到“仁者,爱人”。此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克己省身中也只是克制过分的私欲,并未把所有的私欲一概克除。因此,笔者以为中国文化的侧重点是如何化私,梁治平也指出程朱理学的理欲之辩仍把人生存之前提的基本欲求的满足视为天理,文章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中西比较: “简单地说,古代西方人与中国人讨论利的问题,是从两个很不相同的起点出发的。一个是在承认“私”的前提下考虑各个具体而不同的利益、要求、主张的协调;一个则热衷于“天下为公”意义上的功利,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的争论。在后者,私是没有地位的。”(第186页)“两千多年来,当西方人为私欲的满足提供一种尽可能合理的秩序,并使之不断完善的时候,中国人却一直做着另一件事情,结果,西方人创造了一种高度复杂的精细的技术体系,中国人却只有一套“义利之辩”的哲学。当这两种东西最后走到一起的时候,历史将发生巨变。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命运,就被这样几乎是“预先”地决定了。”(第197页)
“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固然没有地位,但并非根除的对象,或许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的“悬置”。这种文化的格局以一种整体性为价值追求,是要把人们的眼光从一己之私导向更为阔达的“天下为公”,引导人们对于长远利益的重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功利的角度看,不仅法律是一种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机制,如西方文化中以权利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套高度复杂而精细的“类型化”区别技术体系,道德也同样是一种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机制,二者的重要差别之一在于后者不以技术体系为其依赖。孔融让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们文化的利益分配模式,即通过“让”体现一种对各自利益期待的相互肯定,并在礼让过程中完成一种利益调整,这种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模式受到“兄悌弟恭”伦理原则的指引,虽然这个伦理道德原则提供了一种行为的模式,却无法进一步分解为一种普遍化技术化的行为规则。法律模式与道德模式的差异如文中概括的,“西方人创造了一种高度复杂的精细的技术体系,中国人却只有一套„义利之辩‟的哲学”,对此,梁治平似乎忽略了作为制度规范而存在的礼俗。礼俗一方面上通于“义利之辩的哲学”,同时又下达于人们日常交往活动的社会规范,礼俗的确没有法律那样精细的行为规则,但在功能上同样可以满足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化需要。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自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即使在严重的“礼失求诸野”情况下,礼俗仍以一种草根特性延续着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可否认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巨大冲击,在大量西方法律移植的本土化过程中,以权利为核心构建未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秩序模式是否能够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合理对接,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在当代学者对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追问中,在对法意与天理人情的孜孜以求的探究中,此书无疑为转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可能路径,但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命运是否就是如此被“预先决定”,答案只能存在于我们的不断追寻之中。
和谐的自然秩序:自然法与法自然
在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中,自然秩序与自然法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梁治平不仅驳斥了“礼就是自然法”的观点,更对中国的自然秩序与西方的自然法做了深刻剖析,对探究中西方法律文化精髓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也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自然法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既是实在法的准则或依据,也是评判实在法的一套价值标准,作为一种更高级和更具普遍意义的抽象体系,“自然法学说本质上是种正义论”,正是因为自然法的抽象特性,使之能够适应历史变化,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早、最持久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正义论,并一直以来成为社会变革中的活跃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礼法关系中,一方面礼对法具有某种指引性,另一方面在失礼入刑的礼法对立状态中,礼不仅不具有自然法那样的革命性,而且表现为一种封闭性、保守性的礼法一体。而且较之礼更具规范抽象性的“义”也同样不具备自然法的革命性特征。作者追根溯源认为,“„自然法‟实际并非„自然‟的,而是理性的,它有神圣的渊源,它源自至高无上的立法者,理性的存在。”(第363页)进而在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中指出: 自然法之作为实在法的价值依据所以是绝对的和必然的,乃是因为它来自一个超验的世界,这个超验的世界或者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或者是基督教的神性的绝对存在。总之,这个超验世界是那“另一世界”,一个与现世截然相分离的另一世界。而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超验世界。虽然,道德和法律的根据被脱附在道、理、天等具有本体意味的概念上面,但是所有这些概念都不曾表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事实上,这里根本没有一种经验之外的超验世界,天道与人道其实只是一个道,就好像天地宇宙人心也只有一个理一样。这种人与宇宙的特殊关系一直可以追溯到周人“以德配天”的原始观念。其完整形态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人合一”。(第354页)
虽然无论中国的法律还是道德都缺乏西方自然法那样的神圣渊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文化失却了形而上的依据。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乏形而上意义上的依据,问题在于这些根据本身的性质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
所有这一切,都源自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源自天道和谐的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和谐的不懈的追求。“自然”的即是完善的、美好的、和谐的。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礼、法以及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归根于“自然”。它们在“自然”里面获得其形而上的根据,它们依照“自然”塑造其面目,它们以“自然”为楷模、为追求的鹄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确实有某种可以被称为“自然法”的东西。这个“自然法”与其说是礼,倒不如说是“天道”、“天理”。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所特有的观念和现象,它依旧不是西方人所熟悉的自然法,不是那种有着神圣渊源和超验思维背景的自然法。它是自然的自然法,而我们所以还勉强地称它作“法”,也仅仅是因为,这样一种自然的宇宙观、秩序观,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第369页)
因此,如果追究作为中国法律文化的形而上根据的“自然法”时,最好的概括莫过于“法自然”了。一切都应效法自然,对中国人而言,“在运动与变化中的宇宙中如果没有神与人的干预本身即是完善的,而完善的东西不容触及和重塑,而要任其自然。”(第364页)顺着这一逻辑延伸开去理解中国传统的司法和解制度或许能更深刻地契合中国法律文化的要旨:
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并不关心是非问题,或者并不按照他所判明的是非做出最后的决断。他只是反复地申明“道理”,希图以此唤醒争讼人心中固有的“天道”、“天理”观念,使他们明白,为了恢复他们所破坏的和谐与平和,他们的义务所在。因此,非常自然地,一方面,每一个案件都变成一个特例,其中,所有的细节,不拘性质与内容,都成为考虑的对象。另一方面,和解则成了维系社会平和的最受推崇的手段。(第368页)
通过和解的方式恢复社会秩序的和谐状态,这是既是中国传统司法的行而上根据,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所在,法律在此种文化格局中只作为实现更高秩序价值的一种功能性存在,而缺乏法律在西方文化中的至上地位。与西方以“符合论”式的求真性司法技术以及追求一种普遍永恒正义的理性主义相比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更多呈现出一种以求善为导向的拟态性司法特征,文中总结道:
总之,古代统治者总是自觉地扮演着自然秩序维护者的角色。他们相信,自然秩序本身是和谐的,这种和谐源自道德秩序,灾变则是表明这种和谐遭到破坏的异兆。统治者能够通过自己顺天的行为去影响外部世界的变化,也能够通过教化和刑罚,通过发掘人心中所固有的“道”、“理”,恢复遭破坏的和谐。在这里,和谐乃是文化的最高价值,也是统治者的最高职责。(第368页)尤其当发生求真与求善无法两全的情况,中国传统司法往往呈现一种趋善抑真的形态(谢晖老师在《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一书中做过全面深入的剖析),在寻求和谐的自然秩序的追求中,天理人情与国法之间并不具有自然法与实在法之间的那种超越性关系,如果说后者体现了一种分析性的智性思维模式,那么中国法律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融通性的心性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诗性化的审美性思维具有某种内在性契合。
从中国在中国,到中国在亚洲,再到中国在世界,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学人而言,中西方的各种文化比较与其说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兴趣,毋宁是每个中国学人的无可挣脱的历史使命。身处全球化时代,“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不仅是作者探求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学术研究,更是面对转型社会作者努力寻求的一种文化冲突的解决之道:“法自然”的自然秩序观能否再一次实现中华文化的新生?
2009年11月29日初稿于安心小阁
附记:前日学友闳炜推荐了一篇署名洪源的文章,《“中美联合声明”肯定“中国道路”》,随即又发来远在英伦的树坤的读后感,并再三催促我也写点什么。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回应学友们的再三鼓励。树坤随笔中有几段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读之再三,并想象着异国求学的她更加睿智更、加从容,神色有些凝重地说道:
西方社会经过近代的“三R运动”(罗马法的继受Revival of Roman law、文艺复兴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Reformation),完成了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社会精神塑造。通过1640年英国的《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93年法国的《人权宣言》构建了民主宪政体制。核心价值与制度体系相得益彰,完成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想象。伴随殖民主义的尖船利炮,“西方文明中心论”在全球跑马圈地,甚至有人认为,人类的理性生活即终结于民主、宪政、自由、人权。相应地,以中国为首的东方世界在西方人眼中成了集权、专制、独裁、落后、野蛮的象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人在面对外国人时处处陪着小心。这几年的物质富足虽然给我们壮了壮胆,但文化心理劣势还是无甚改观。中国100多年的西方文化引进运动,使国人习惯了“跟随性”思考和发声,这种“跟随”越久,自己大脑的功用就会慢慢萎缩了,甚至完全丧失却都还不知道。所以当美国承诺尊重“中国道路”、尊重“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时,我们却傻了。究竟什么是“中国道路”?什么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我们今天是否可以抛开法治、人权、自由这些西方话语而建构出一套用汉语表述的“理想生活秩序”?(因为,事实上,法治、人权、自由非但无法终结人类理想生活的梦想,而且,正在遭遇自身的困境)老子的“大同”社会、儒家的“和谐”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睿智。今天,我们用什么来回答?回答西方人,更是要回答我们自己!
高尔吉亚说,凡是不能表述出来的,就无法证明其存在。既然我们不单纯是一个游客,就不应仅仅停留在西方文化消费者的高度,其实更应该是中国文化的输出者。也许这有些沉重,但这亦是一份担当。在与老外打交道时,真实地表达我们“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无论用英语还是汉语。我想这应该是第一步。
所谓“凡是不能表述出来的,就无法证明其存在”,这也可视为西方理性主义的一个典型表达,对于中国人而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我们更重在用心体认自然。几曾何时,我们那份心安理得的宁静被世界的焦虑所充塞,在一个全球性交往的世界中,我们不得不开口言说。言说不仅出于表达自我、沟通交流的需要,还是在一个更大范围内重新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秩序的努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爱无言”…… 2009年12月6日二修并附记于安心小阁
第三篇:2010年治平畲族村工作总结
2010年治平畲族村工作总结
治平畲族村位于集镇所在地,全村442户,人口1769人,其中少数民族120余户,五百余人。全村林地面积17533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860亩,耕地面积1293亩,主要支柱产业是竹业、烟草、特色种植。2010年人均收入为5860元,村财收入16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目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努力深化“168”党建工作机制,大胆先行先试,开创了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我村各项工作均走在全乡前列,先后被评为市竹业开发十佳村、县文明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第二批“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下面,就我村2010年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突出特色抓生产,多种产业促增收
一是立足特色优势,大念“竹经”,重点发展竹产业。治平畲族村山多地少,农民收入70%来自竹业,这既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也是村工作的重心。为促进我村竹业的良性发展,今年继续引导竹农培育丰产毛竹林基地2000亩,低产林改造1200亩,新增竹山公路10公里,鼓励村民多加工闽笋干、黑笋干、春水笋等。同时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办厂,加工竹系列产品,提高竹产业的附加值。为农民竹业增收开辟新渠道,今年竹业人均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二是按计划种植烟草400亩,发展烟叶种植大户15户。由于今年受冰冻灾害和6.14洪涝灾害的影响,烟叶损失达40%,产值仅实现36万元,比上年减少42万元。三是稳定粮食生产,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亩,推广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实现了粮食大丰
收。四是重点抓了特色种植业。全村扩大辣椒种植面积200亩,蔬菜种植面积150亩,地瓜种植面积100亩。这些特色种植喜获丰收,农产品质量好,市场价位高,可为农民实现人均创收800元以上。五是加大了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的力度。今年转移外出就业人员460余人,仅此项人均收入可达700元。今年虽受冰冻、洪灾的影响,但全村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抗灾自救,全村实现人均增收300元。
二、心系灾民抓重建,创先争优保民生。
今年六月中旬,由于连日强降暴雨,我村多处村落引发滑坡泥石流,数十户房屋倒塌,直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我村高山村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村基层组织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村民积极抗灾自救。脱离灾难后,乡村两级干部根据宁化县委提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工作部署,积极动员,稳健推进,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搞好灾后重建工作,让受灾村民尽快恢复生产、住进新居。结合新村建设工程,我村规划实施江下坝新村建设点建设,新村规划面积39亩,规划建设户107户,第一期规划建设55户,现安置造福工程搬迁户34户,灾后重建集中安置21户。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进程,让受灾村民早日住进新居,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亲力亲为,坚持走在第一线,勇当排头兵,日夜兼程,大力弘扬“5+2”、“白加黑”的精神,向工程建设进程要速度,向新村建设要质量,急群众之所急,需群众之所需,克服了资金短缺、用工难、工程招标难等等难题。为了将重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治平畲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各项任务设岗定责,实行党员包户责任制,一对一结对子。党员个个争当先锋,奏响创先争优集结号,营造了一股比学赶超的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起畲乡基层党员新标杆,为村民当好获取信息的“外交家”,为村民与
金融机构、设计公司、建筑公司之间架起一座服务型的桥梁,真正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灾民极大地帮助,为重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当前,已完成主体建设14户,三层在建户21户,完成二层主体20户,在春节前可确保全部搬入新居。
三、强基础抓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防洪堤建设300米,总投资26万元,二是新建农民休闲健身场所、篮球场等项目总投资12.5万元。三是修建了水毁、水陂、水圳1200米,投资8.6万元。四是抓好新村整治,对村本点村容村貌进行重点清理,街道改建380米,下水道清理700米,新建水沟300米,新建垃圾池4个,河道清理500米,对江下坝沿新路及河道边区域进行绿化,创建江下坝绿色新村项目总投资180余万元,逐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风文明
一是积极做好民事调解工作,村民发生矛盾和纠纷时,村调解会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及时处理,不留隐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今年调处纠纷6起,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二是倡导文明新风,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主题活动,还对村民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活动。今年我村矛盾纠纷、赌博现象明显减少,未发生一例刑事案件,为我村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落实民主管理
一是深化“168”党建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年初,以召开支部会议、发放意见表、个别交流的方式向村民征求意见建议,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确定工作的重点,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并制定
具体实施方案,将各项事宜责任到人。同时动员全体党员切实行动起来,当先锋做表率,组织实施各项目,切实推动我村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一流的基层党建先进村。二是完善和落实村级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村两委联席会,研究部署村务工作,并以会代训;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发展建设工作,今年培养新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四是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事务征求意见的制度。凡是大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坚持村财收支日清日结,每季度张榜公布,不断完善村财务管理。
六、2011年工作计划
虽然上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推动我村发展建设的事业还在继续。对此,村两委下阶段的中心工作将做如下安排:
第一,继续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为顺利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村两委干部责任到户,每个村干部挂包3户,帮助村民解决在重建过程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譬如:工人联系、材料供应、资金保障等方面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的“三保”目标,确保21户灾后重建户在元旦前搬入新居。
第二,抓好村本点环境整治,努力创建省级生态村。一是按照“六化”要求,着力解决杂、乱、散等问题。抓好集镇所在地大街小巷“三清六改”整治,改建下水道、水沟480米,建立垃圾池4个,宣传带动全村改厨、改厕、改圈。二是加强河道两旁环境整治的力度。拆除河旁42栋猪圈,改建防洪堤300米,种植绿化树,规划绿化带,铺设长420米,宽5米的人行街道,使我村逐步实现村容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村建设目标。
第三,继续狠抓计划生育工作。落实目标责任,采取村两委挂包计生户和人盯人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计生对象动态,全面落实育龄妇女“双查”和节育措施,力争我村计生工作跨入县先进村行列。
第四,进一步抓好笋竹资源开发及药材、辣椒、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当地笋竹资源优势,策划并联系笋竹开发商到村考察论证,酝酿建设笋竹成品加工企业。鼓励竹农多开通竹山公路,增大竹山管理效益;策划推广种植药材、生姜、蔬菜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农民年收入。
第五,抓好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求并协调省市县相关单位政策、资金扶助,结合村自筹,有重点地解决村民反映急迫的通组公路、竹山公路、饮水、人行小桥、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
第六,抓好村部规范化建设。立足现有基础,对村部各办公室和活动场所进行规范设置,整修老年活动中心,新建科技文化活动室,使村部规范、整洁,为促进村两委规范化办公以及为村民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创建一个崭新而又良好的环境。
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治平畲族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将继续推进。我们在看到荣誉的同时,也应正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此,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克难求进的精神,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精心工作,为治平畲族村的发展建设不断的努力前行。
治平畲族村党支部治平畲族村村委会2010年12月28日
第四篇:治平村绿色村庄工作总结
2010年治平畲族村绿色村庄建设
工作总结
治平畲族村位于集镇所在地,全村396户,人口1685人,35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120余户,五百余人。全村林地面积17533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860亩,人均6亩,耕地面积1293亩,主要支柱产业是竹业、烟草、特色种植。预计2010年人均收入5860元,村财收入16万元。按照上级开展建设绿色村庄的要求,我村以改善农村地区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为目标,以村庄规划绿地系统、优化村庄绿化布局、提高质量、提升水平为指导,扎实推进创建绿色村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村创建“绿色畲村”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侧重领导,积极宣传
一是成立小组,加强领导。自确立创建绿色畲村以来,我村迅速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刘耀滨为组长,村委会主任赖大沛为副组长,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畲村领导小组。二是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多次召开班子专题会议,把创建绿色畲村工作放到重要议程上来,认真学习,积极动员宣传。以呵护绿色家园为起点,动员村民积极投身村庄绿化建设和庭院绿色活动,以实际行动建设家园,奉献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支持村庄绿化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村情,编制规划
创建绿色畲村,科学规划是基础。按照环境绿化的各项要求,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调查摸底,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村制定了创建绿色治平畲村的发展规划,并聘请福建超平设计有限公司制定了《治平畲族村新村规划图》,把村庄绿化列入规划重点,对我村的绿色村庄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为加强绿化管理,绿色畲村建设领导小组集体讨论通过了一系列绿化的工作目标,并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并且制订护林公约和绿化养护制度。治平村每年将投入一定数量的绿化经费,加大绿化方面的投入。落实专人管护,坚持长效管理和维护,形成一种长效养护机制。加强植绿、爱绿、护绿方面的宣传教育,加大对损坏绿化的惩治力度,提高村民群众爱绿护绿意识。定期做好树木、草坪的除草、除虫、防病、花木修剪、施肥、抗旱防涝等日常工作。营造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增强村民创建绿色文明新畲村的信心与动力。
二、取得的成效
治平畲族村以科学的理念、良好的作风,扎实开展绿色畲村建设工作,积极巩固创建成果,努力建设生态、优美、规范、有序、文明、进步的新型生态、休闲型小康村,现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新建公园绿地一个,引导竹农培育丰产毛竹林基地2000亩,低产林改造1200亩,建竹山喷灌池3个,在培朱坑建设毛竹示范园100亩,大坪片区新植小径竹50亩。如今宜林荒山绿化率提升到96%,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今年12月份,在各级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我村在村落外围环形公路1公里范围内及河道边区域内进行绿化种植,共种下300棵桂花树(树苗由县林业局免费提供),同时还在村旁、宅前种植了其他苗木花卉,共投资16万元(由各级财政和部门支持10万元,乡村集体出资3万元,村民投工投劳及社会支持3万元)。通过全村的共同努力,我村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已达85%以上,今年种植的树苗56%为名贵优和优良乡土树种,从而逐步改善了我村村民的生活环境。
三、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我村积极做好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有待我们向其他先进村庄学习改进。一是建设绿色治平新畲村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虽说我村采取了一定方式进行了宣传,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有限,仍有部分群众还不了解创建绿色村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二是创建规划指导性不强。虽有创建规划,但仅是理论的项目堆集,缺少实际的产业发展安排;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的投入绝大多数仅是投工投劳,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项目资金的投入。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下阶段,我们将在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创建绿色治平新畲村工作。一是要进一步采取多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群体创建绿色治平的主体作用;二是借鉴他村经验,侧重理论与我村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绿化项目,走出一条特色的绿色村庄发展道路;三是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为绿色村庄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回顾过去,创建绿色畲村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应正视自身的不足。对此,我们村将继续巩固创建绿色村庄的成果,在巩固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治平畲族村发展绿色村庄的特色之路,力争把我们治平村建设成一个绿色、文明、美丽的新农村。
治平畲族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25日
第五篇:2013赵治平惠州富士康实习总结
赵治平2013年暑期富士康实践总结
为了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的联系,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水平,培养“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衡阳技师学院模具系安排我带领学生到惠州富士康顶岗实践。2013年6月10至9月10日我和学生一起在惠州富士康学习、生活了三个月。
实践体会一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及我的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模具及相关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模具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师傅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职业教师及学生必须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富士康的生产管理系统,尤其是了解到了利用模具生产的过程,为模具教学课程设计奠定基础。通过参观参观惠州富士康的生产流程及其管理网络,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为教授模具专业课及专业课积累了必要的感性知识,为我以后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奠定了有力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对我及我们的学生起到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念、吃苦耐劳起了重要作用。在经过三个月的实习,主要感受到以下体会:
1、安全教育,在实习开始时,作为老师和师傅对我们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讲解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在实习中所要遇到的种种危险和潜在的危险等等;在实习现场,工人师傅也是再三强调安全问题。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既是责任,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必须做到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要安全。
2、组织学生参观,在实习开始时,我组织我们对惠州富士康的全面参观,以便了解其概况。在实习期间,我还到其它有关车间去进行专业性的参观、学习、工作,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生产实践知识,和更加准确理解了工厂的运作模式。参观中我们着重了解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先进工艺方法、先进工装、先进设备的特点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等。
3、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车间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结合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习的要求,将理论与实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也更加的促使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我们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生产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
4、实习日志,在实习中我们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和图表、所听报告内容等均记入到了实习日志中。对于日志,很多同学不予以注意和关心,我告诉学生:只要我们细心,就会发现写实习日志的好处。它既能方便于我们实习现场的记录,也便于我们日后查阅,更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生产实习是我们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各种模具的主要结构、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各种模具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个相关模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从事这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等。
实践体会二
1、积极参与,深入企业的必要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惠州富士康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工的指导和要求;自觉遵守其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具体工作中,我与顶岗实践的学生一起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从基层操作工作做起,跟随富士康各部门主管、线长、业务操作人员,在生产一线工作、实践,全面了解了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业务范围、运作方式;学习管理制度、生产流程、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等基本情况;了解了真实工作环境、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熟悉企业所应用的专业知识,吸收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掌握了模具生产制作之设备操作和生产作业的技术技能。
2、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的重要
1)教学理念的新突破
下企业实践,像企业工作人员一样上班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使教师和学生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普遍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重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中职教育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从而实现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
2)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
下企业实践,我了解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了模具生产的现场环境。收集了模具的设计、制作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作业流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生产过程记录,并且拍摄了许多相关照片。一方面,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更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充分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实践经验的获得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下企业实践,我们提出了要求,学习中老师要带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和任务去学,学生要有目的的深入生产一线。我了解和实践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凡在专业教学资料中讲解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基本上都能看到,而且在工作中还亲手操作了。经过这次锻炼,我认为专业课程中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可以非常自信的跟学生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并且马上把实
践操作的经验写入校本教材。
另外,我还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企业在技术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需要和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得出了要能够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来适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动手能力是首要
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工人。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臵,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三、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熟练和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到毕业时就能够在短暂的培训后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给企业带来稳定和及时的利润,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校应该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作为大事来抓,除了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外,各地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各职业学校也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从各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下大力气、花大成本来搞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大力发掘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采取校际间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大多数学校基地建设的资金缺口难题。
B、教材改革一定要
要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定期地到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不断地改进教材内容,把最新的东西不断地加入到新的教材或讲义中去,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通行的教材不符合左右教育本身的特点——职校生就是由于学习能力差而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如果继续强调教材的知识系统性,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开发校本教材成了我们可以说是不得已,也可以说是出于自发的一种选择。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企业的需求,要关注社会的需求,主动改革教材的编排,把问题的关键放在通过怎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上。只有自己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才能在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亮点,在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师、生素质建设少不得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管理都还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要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对学生要求如何如何,但教师的水平达不到,那终究还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先让教师接受最新技术的培训,各学校要定期派一些教师到企业或其它地方去吸收新知识,了解新的技术需求,并将之融化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学生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D、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要搞好
我院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我校的社会地位也日见低下,中、高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我们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他们进入社会的一
个普遍特点是眼高手低,怕苦怕累。所以,对于我们的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抓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把企业文化引入学生德育教育,灌输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勤劳致富的思想。要教导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纪律,遵守时间,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树立刻苦钻研精神、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要有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衡阳技师学院模具系赵治平20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