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2: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大岗小学

史朝峰

论文摘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与阅读有机的结合,识字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追求情趣。

论文关键词:基础性;整体性;文化性;情趣性;开放性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人教版教材中识字的编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三是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其中单独的识字课编排得新颖独特,很有意思。首先,呈现在课本中的位置别出心裁,八篇单独的识字课分别设置在八个主题单元的最前面,用识字统领一个主题;其次,识字课的形式翻陈出新,分别运用了对对子、三字经、谚语、儿歌、词组串、谜语等,使古老的语言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再次,识字课的内容意蕴深远,一组词就是一幅图,一句话就是一首诗。这种新的富含张力和活力识字编排方式,隐藏着一种新的识字教学方式,预示着一种识字教学的新趋势。概括地讲,主要是这样五个趋势:

一、重构基础性:由呆板走向灵活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作出过努力的探索,注音识字有利于孩子尽快地读出汉字的音,从而会认汉字;集中识字遵循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利于孩子记住汉字的字形,从而会认汉字;随文识字提供汉字生存的基本语境,有利于孩子了解汉字的意义,从而会认汉字……我们也曾经对识字提出过很多的要求,比如“四会”,即会认、会写、会读、会用等。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魔术般的卡片认读……

今天,人教版教材的识字课为我们打开了识字教学的又一扇窗,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和一些新的启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是归类识字,是注音识字,是情境识字,也是随文识字,各种识字途径的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识字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识字的要求,变多维的识字教学要求为单纬度的“会认”,为大量识字和大量阅读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提供多样化的刺激,开发孩子更多的识字潜能。朗读这样的识字教材应该不会再觉得枯燥了,那样的抑扬起伏、琅琅上口,孩子们应该会把它当作歌来唱的。在这样的识字教材中理解汉字的意义应该是很有趣的,那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吗?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将会开发出更多更灵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会认汉字,比如:可以让孩子画画写写;可以让孩子在其他的读物上找一找春天和春天的字词;可以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加深对所认生字的印象等。

二、强化整体性:由孤立走向综合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识字课多是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编排的,或者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者是一组字形相似、字音相近的汉字,这种看似科学的编排,实则是“科学主义”的表现。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的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整体”替代了活生生的语境。在孩子的心中,识字课是最枯燥的,最令人厌烦的,因为识字已经简化为最单纯的识字,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更怀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识字不仅仅是识字,识字就是阅读,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阅读。在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就体现了这种意图:“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试想,孩子们在愉快的儿歌朗读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生字,会多么惊喜!孩子们认识了几个生字能马上阅读,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从理性的角度看,综合的识字就是在阅读中识字,就是识字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从实践的角度看,这种结合的形式是很多的,比如,教师自编句子、儿歌、谜语;或者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中、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等,这样,不仅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而且也是学生触摸汉字、感受语文的绝好机会,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认识的汉子,给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应该是更亲切,更有生命力吧!

三、丰富文化性:由淡薄走向丰厚

谁也不会否认,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以往我们对这一点关注得太不够了,我们只是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看到了汉字的外表,我们期待学生掌握的也只有这些。这也许只是我们的一时粗心,而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的狭隘,我们的急功近利。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识字课中有一种“对对子”的形式:“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面对这样的识字课,我们还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识字训练吗?在让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云和雾,雪和霜以及和风和细雨等事物之间的对应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孩子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对对子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多少中国的智慧,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也不能期待孩子懂得多少,但是可以通过吟诵获得春雨般的滋润,可以在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奠基。识字教学中文化性的扩张和丰厚,是整个语文教学文化性的根基,也是一个完全的人发展的根基。有了这样的认识也许我们的眼光会更长远一些,期待会更全面一些,识字教学也会更加枝繁叶茂,更加理直气壮。

四、增添情趣性:由严肃走向生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也是一样,今天的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枯燥的识记。识字教学应追求情趣,字的特点是音形结合紧密。在教学生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例如教学“毛笔”的“笔”字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就得出:一根竹子下面扎了毛,就是“毛笔”的“笔”。又学习大(人、一)让一位学生双手双脚张开,其他同学瞧瞧像什么?学生很快就得出:像人把双手双脚都张开就是“大”字。学习生字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例如学习“头”字,可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脑袋。学习“口”字,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嘴巴。学习“飞”字,可让学生做一做飞的动作。追求情趣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活生生的更有生命力的字。

从教学的操作上看,情趣来自灵活多样、独具匠心的教学形式。比如,学习“识字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时,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来到春天的原野上;为了巩固生字我们可以用摘苹果、找朋友、大转盘等游戏的方式或采用同位或小组比赛的方式看谁认得快、记得牢等。从教学的内在机制看,情趣来自于思维的挑战、想象的飞扬和情感的交流。比如:教学“识字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时,如果我们在看到生字的同时还能看到意象,让孩子的想象去完成意向的组合;如果我们在要求会认生字的同时还能更注重诵读,让孩子在诵读中表现自己的神气和自豪;如果我们在强调词组的同时还能发现意义的跳跃,让孩子的思维去联系这种跳跃,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趣味盎然的。

五、坚持开放性:由课堂走向生活

识字教学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识字教学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开放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识字教学的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识字教学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或者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还可以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另外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交流识字成果,评比“识字大王”、“比一比谁认字多”、“识字小能手”、“小小朗诵会”、评选“识字小专家”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同时要不吝啬的表扬鼓励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尽量迎合他们好胜心的心理,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坚持课堂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困境的好办法。

论文题目: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报送单位: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大岗小学

撰写老师: 史朝峰

第二篇: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崔晓林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要培养他们浓厚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能力。如教学《观察人体识字》与《看图识字真有趣》中的“人、手、足、口、耳、目、日、月、水、火、鸟、马、鱼”等字,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对应的生字卡片,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古人所造的相应的象形字,并让学生说说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了解三者相似处和象形字与现代汉字之间的演化,认识相应的现代字;最后引导学生借助音节拼读生字,熟记字音。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学会观察汉字,让文字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脑中。

二、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三、轻松愉快,主动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采用直观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春”建立起识记联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结记字方法后指导书写。这样通过动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2、开展游戏活动。

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能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识字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地选用不同的游戏。

在识字前,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教学《四季》一课,在欣赏了四季的美景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年四季里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字宝宝” 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

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三、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第三篇: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百花园一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三、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四篇: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最终版)

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靳庄小学靳俊华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如何在识字量较大的情况下,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会认,会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昆仑路小学听了张丽娜、姚二琴、田丽娜三位老师的课,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可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这一点我认为姚二琴老师做的就很好,她为了巩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设计了“摘果子”的游戏,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棵挂满鲜红苹果的苹果树,让孩子去采摘(读出生字的读音),如果读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跟读。学生争抢着去采摘,学习兴趣倍增,记忆较深刻。

二、由表及里,让学生在象形中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如:学习“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姚老师在教学“笔”字时,出示了一支毛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制作的材料,学生轻而易举的回答说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这时老师就说竹字头下面加毛字就是“笔”字,笔字的识记就水到渠成了。

三、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实物中识字,教学反思《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学生也非常喜欢,利用它们进行识字教学,能帮助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四、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

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其次:开发班级内在资源班里学生的名字,学生不能认全,是各班的一个通病,反过来想是坏事,也是好事。不是吗?学生不能认全的原因是什么?是字太多了,这么多的字,都认识了,记住了,学生一下识了多少字呀,不是一件大好事吗,肯定是的。所以,让学生提前识字,班级的这块内在的资源应该开发起来,同时也是很容易开发的。学生之间相熟悉是很快的,能相互叫出名字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需在学生能叫出别人的名字的时候,能让学生人名对照。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这样识字就快捷多了。怎样让学生建立这种联系,我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多开展活动的方式,老师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贴在课桌角。鼓励同学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自己的姓名。当小老师,其乐融融。接着进行了“我认识的同学名字多”的比赛,教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全班同学名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统计认识的名字数量,给优胜者颁奖。让学生尽快熟悉身边的人,认识他们的名字。提倡多认识这些名字里的字,然后认识和这些字相关的字。如:我班有一个叫“张倩”的学生,在学生认识了“倩”后,又出示了“情、请、清、晴、精、睛”这些字,学生也很快认识了。当然,识写不要求同步,写从要求写好自己的名字开始,把其它简单一些的字也写好。

五、有意观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让学生有意识找一找上面自己认识的字,孩子的兴趣很浓,会从中学到很多汉字。平时孩子们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多交流,并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等等。总之,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学习汉字,扩大识字量。

第五篇: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之我见

湖城学校:徐细松

一、汉字晕阙现象:

偶然提笔作文,甚为熟悉的“尴尬”一词刺痛了我的心弦。左写出来觉得别扭,右写出来觉得古怪;左看觉不像,右看觉不是。霎时,无所适从,额角生油冒汗。深感有愧于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

无奈之余,想起新华字典,可手边无寻,灵机一动,操起具备书写功能的随身宝贝——手机,结果“危机”轻松化解。

不知哪一天,一学者将类似于本人上述经历取名为“汉字晕阙”现象。

步入现代信息社会,写字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键盘不知不觉成了日常书写的主旋律。放眼,不管是部门还是公司;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pc机成了办公桌的标志。天长日久,汉字的影子渐渐离我们远去,偶尔提笔写字,“汉字晕阙”自然降临。降临后,心一横索性彻底革“笔”之命,再于是“汉字晕阙”剧增,晕阙的人也剧增。

二、说说汉字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化传承的功臣者,汉字也。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全

部。

关于汉字的起源,民间有伏羲造字说、神农造字说、苍吉造字说三种流传,但有历史可据的最早汉字考察为殷商时的甲骨文。

近现代学者一步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勾画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殷商时诞生象形和表音类似图画、整体和谐的甲骨文;西周后期,因书写材料革命而演变为线条化、规划化初具方块形结构的大篆;秦统一中原后,大法学家李斯大刀阔斧改革汉字,去繁就简,将个诸侯国进化不一的汉字统一定格为整齐和谐、大气美观的长方形方块文字——小篆;汉代随着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汉武帝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则新型书写工具——毛笔的横空出世更推波助澜,小篆进一步简化而成“隶书”;到了繁荣的唐代,隶书升级为今天我们熟悉的楷书、行书、草书;宋代伴随科学的进步,印刷技术的革命,规范、统一的“宋体”字时代到来,沿用至今日。

而汉字的创意、发展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汉字的造字有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事六法,又名称“六书”。

許慎的《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为: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风,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倍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顺随汉字的诞生、发展,汉字的书写自毛笔出世后而蓬勃繁荣,铸就了让世人惊叹的艺术——书法艺术。同时也成就了一大批名垂千古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和一大批旷世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献之《洛神赋》、颜真卿《多宝塔碑》、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等。他们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光辉篇章。

三、析汉字书写缪误: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附带光辉灿烂书法艺术,世界唯一音、形、义结合体的中华汉字在信息化泛滥的年代,书写错误百出:如“联系电话”写成“连系电话”;“博大精深”写成“薄大精深”;“望洋兴叹”写成“望阳兴叹”„„

经过调查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已废弃的简体字也屡见不鲜,异体字、繁体字也常出现在不应该使用的地方。另外,在一些小店里会时常见到一些方言词语,有的小吃包装袋上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用语。归结起来,社会用字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大多数的错别字都出自小商贩的宣传品。

这些宣传品的草拟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容易把字写错用错,使人们产生误解,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许多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采用谐音或方言代替的手法编写广告词,改换一些成语熟语中的字来达到宣传商品的目的。

这样使用汉字,粗心的人视而不见,没有责任心的人则认为无所谓。但是,如果外宾看见,就不仅是写错别字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声誉问题,同时对学龄儿童也是一种误导。三、一些中老年人不能正确区分简化字和繁体字、异体字或不清楚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场合,因此在书写时常出现繁简杂糅的现象。

而汉字书写生疏,汉字使用不慎便是汉字书写错字泛滥成灾的罪魁祸首。

四、识字功与利:

识字不是目的,目的是尽早阅读和写作。

第一,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过的词要能

正确地读,懂得意思。”这说明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大凡读书就得会识字,这说明它也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

所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识字教学,要求儿童识得二千个字左右,为读书打下基础。

我国古代流传最早、流传最广的蒙学识字教材---西汉史游编撰的《急就篇》,全书34篇,共2144字。很明显,编撰者的目的,就是要求儿童先集中识得二千左右字,为今后的读书打下基础;继《急就篇》之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其中《三字经》1248字、《百家姓》472字、《千字文》1000字。很明显,编撰者的目的也是要求儿童先集中识得2720个字,为今后的读书打下基础。

所以,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崔学古在《幼训》中也说:“凡训蒙勿轻易教书„„识字至千字外,方用后法教书。”

从我国近、现代的国文教科书和国语教科书(“天、地、日、月”、“人、手、足、刀、尺”、“大狗、小狗”等等)来看,也是要求学生先识得二千多字,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即使是后来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教学,即一边识字一边阅读,在具体的某篇课文教学中也是先让学生识字,包括生字,为本文的阅读和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也多是在前三年完成大

部分的识字任务,学会2500左右字,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对此,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文中说:“前人在识字教学中第一步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地认识两千来字,然后才逐步教他们读书。”并且还强调,学好语文,必须要过“三道关口”∶字关、句关、篇章关。首先强调的就是要过“字关”,目的是为在阅读中过好句关、篇章关打基础。不识字,就不能读书!这是人们公认的道理。

第二,识字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写,大部分会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写字和写作教学。而学生写作,起码的前提就是要求学生会写字;不会写字,也谈不上写作。这表明识字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所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写字教学,在规定了小学分阶段识字教学总目标之后,在各年级教学目标中还详细规定了写字教学的要求,例如在五年制小学一年级中规定: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二年级中规定,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

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三年级中规定,能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上学期学习用毛笔描红,下学期学习用毛笔仿影,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四、五年级中也继续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六年制小学中也有类似的要求。可见其对写字的重视,其目的就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识字写字”要求中,对中、高年级也有明确的要求。对中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对高年级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里,“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也是为写作教学打下基础。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识字教学则是民族文化素质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于这一意义,郝家杰、戴汝潜曾经撰文说:“民族文化素质问题说到底是识字水平问题,我国在本世纪末要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说到底首先是解决‘识字问题'。不解决这个最基本的文化工具问题,便谈不到建立‘吸收现代文明的渠道',也就不可能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中华民族就没有希望!”

1994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为小学汉字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题词说:“国民识字率是一个国家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里,教育家们和教育行政领导们把识字教学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等同起来,可见其巨大意义。

那么,如何有效完成识字教学呢?识字教学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本人就自己教学实践做如下小结:

一、阅读要尽早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只有识字,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

阅读,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识字课堂上以及和家长沟通上所倡导的。

二、识字要科学

识字如此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再孩子识字过程中,首先应该先注重量的积累,做一个科学而有效地施行计划,让孩子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教认字而识字,要真正让孩子学以致用,理解字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故事中,我们的识字课采用从字-词-句-段-文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过后懂得运用,培养阅读思想,正是科学规划识字的体现。

三、兴趣很关键

对孩子识字方式上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2000-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幼儿识字,应该采用幼儿比较钟爱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游戏识字课锁遵循的即是这种思想,首先让孩子爱来,能坚持,然后才能轻松学习,保证效果

朋友们,为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为了魅力中华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携手一同践行,争做一位优秀的祖国文化的卫士。

下载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已改: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言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要求一、二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的 变革趋向与组织策略 潼南群力小学 李骏骑 一、课程困境 1、识字的目的不是能读会写几千个汉字,最终是为了能够阅读与写作,继而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的全面发展。 尽......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之我见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卫固镇付山小学 邢会青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书面语言必须先识字,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字意,才有可能顺利地阅......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识字教学之我见 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它的地位在所有学科中都是举足轻重的;而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重点,更是基础。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识字,对识字教学有兴趣,有主动......

    一年级阅读教学计划已改

    2013年下学期一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何花 舒志娟 罗瑶 肖诚思 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特制定以下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课改心得体会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新寨小学 王升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这可以看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其......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