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赣南师范学院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5年赣南师范学院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赣南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学生。
本大纲主要依据程箐、刘汉波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制定。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考试内容范围及分值分布 1.基础知识的考核
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文体知识辨别识记等方面,重视古诗文的默写和文言文精读篇目的翻译。本部分分值约为40分。
2.阅读分析的考核
阅读分析范围主要依据本大纲所附精读篇目,同时可以选取与课文相关的课外文本。分值20分。
3.写作能力的考核
文体写作(诗歌除外,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亦可写成小说、散文、剧本、寓言等),分值40分。
(二)试卷题型、分值分布及考核要求 1.填空题(设10小题)10分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的中外文学常识。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填写内容准确,汉语字形义不得出现错误,外国人名音译可以出现同音字。本文来源于星原专升本网
2.单项选择题(设10小题)10分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汉语修辞等。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从多项答案中选取正确的答案,填写正确答案的代号。3.默写10分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的古诗文。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默写内容准确,汉语字形义不得出现错误。
4.文言文翻译题10分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187,7905,6659电话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重要文言文的翻译;教材外的文言文翻译。
考核要求:要求考生理解指定文言文的基本意义,对特殊的语法、句法以及关键词的翻译必求准确。
5.阅读分析题(一到二段文本的分析)20分
考核知识点:教材内的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语言分析,表现手法分析等。为了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可以对教材外的短文进行类似的分析。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对教材指定文章或教材外的短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的结果符合文章内涵。
6.写作题(一篇)40分
考核知识点:考核学生的构思能力、选材能力、驾驭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考核要求:立意高远,主题突出;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篇章合宜,结构严谨。
(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其具体要求
考试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大部分,即汉语基础知识及运用、文学基础知识、文体知识与运用、写作知识与运用。各部分要求如下:
(一)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本文来源于星原专升本网
1.识记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掌握“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识记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文言文中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古今作品中比喻、以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5.翻译试题规定的诗文句子。
6.默写古诗文。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187,7905,6659电话
(二)文学基本知识
1.了解古代、现代和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知识。
2.识记重要作家的原名、字号,所属时代,主要思想倾向,主要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以及该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3.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文体知识及运用 1.议论文
重点识记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论证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识记并理解驳论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记叙文
识记和理解不同文体记叙文的不同特点。了解记叙文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写法。古代的记、传和现代的消息、通讯、传记、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3.诗、词、曲(散曲)、赋
了解诗歌如下特点: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炼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了解词不同于格律诗。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音乐节奏变化的限制,句式是长短式,押韵比较灵活。了解散曲分成小令、套数。散曲句句押韵,通首只用同一个韵。了解赋是在汉代形成的文体。识记赋的特点是讲究文采,讲究对仗、韵律和铺叙。一般常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式。
4.小说本文来源于星原专升本网
识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编排。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写作知识及运用 1.主旨和题材
主旨即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内容所显示出来的思想观点。提炼的主旨要正确、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材料。选择题材要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结构的内容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完整、严谨。3.表达方式 ①叙述
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②描写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187,7905,6659电话
描写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的方式有白描和细描。描写要有的放矢,捕捉特征,富于情感。
③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在议论中抒情等方式。抒情要情感真挚,自然和谐,丰富细腻。
④议论
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举例论证)、演绎论证(分析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⑤说明本文来源于星原专升本网
说明的方式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等。说明要抓住特征,客观如实,简明扼要。
4.语言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通畅。
附:课文精读篇目(共45篇,其中必背诗文10篇,未列入精读篇目的课文均为泛读篇目)
第一讲 成长,痛并快乐着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五帝本纪·虞舜(司马迁)与韩荆州书(李白)第二讲 生命是单程的旅行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迟子建)水调歌头(张惠言)(必背)吊古战场文(李华)第三讲 爱,是不能忘记的 《论语》十则 蓼莪(《诗经》)又呈吴郎(杜甫)(必背)长恨歌(白居易)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第四讲 铁肩担道义 《孟子》二章 张中丞传后序(韩愈)呵旁观者文(梁启超)山峦(筱敏)第五讲 和而不同 《老子》二章(老子)晏子论“和”与“同”(左丘明)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碑铭(陈寅恪)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第六讲 我爱这土地 采薇(《诗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听听那冷雨(余光中)第七讲 往事并不如烟 词二首: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必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必背)
古诗二首:
马嵬(袁枚)(必背)关山月(陆游)(必背)回答(北岛)第八讲 敬畏自然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必背)前赤壁赋(苏轼)
蚂蚁大战(【美】亨利·戴维·梭罗)第九讲 诗意地栖居 古诗二首:
问刘十九(白居易)(必背)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必背)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 《世说新语》选:魏晋风流:阮籍、嵇康、刘伶、王子猷(刘义庆)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第十讲 美丽的中文不老 教中文(熊秉明)
文字是肉做的(三则)(董桥)现代汉语再认识(节选)(韩少功)
逍遥游(庄
第十一讲 邂逅文学,悦读阅美
略论语言形式美(王力)来源于星原专升本网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王安忆讲《呼啸山庄》(王安忆)《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第十二讲 徜徉在艺术的殿堂 说园(陈从周)
听颖师弹琴(韩愈)(必背)秦腔(贾平凹)
参考教材:程箐、刘汉波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012年1月
第二篇:2014年赣南师范学院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考试基本要求:牢固地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掌握运用企业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二、考试方法、时间:闭卷120分钟满分100分
三、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本章考核重点]
一、管理的含义
(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工作的性质
二、管理职能
(一)计划
(二)组织
(三)领导
(四)控制
三、管理者
(一)谁是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三)管理人员的分类
(四)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本章考核重点]
(一)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
1、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
(2)欧文的人事管理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行为学派
1、人际关系学说
(1)霍桑实验
(2)理论要点
第三章 管理环境
[本章考核重点]
(一)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概念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4、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二)管理环境分析
1、环境概述
(1)环境的定义
(2)环境的分类
(3)组织与环境
2、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第四章决策
[本章考核重点]
(一)决策概述
1、决策的含义
2、决策的依据
3、决策的原则
(二)决策制定过程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价方案
5、选择方案
6、检查实施
(三)决策的类型
1、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2、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4、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四)定性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非法
(五)定量决策方法
1、线形规划法和盈亏平衡分析
2、决策树法
3、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五章计划
[本章考核重点]
计划的概念与分类
二、计划工作的步骤
三、现代计划技术与方法
1、目标管理
四、战略管理概述
1、战略性计划
2、战略管理
(五)战略管理的过程
1、规定企业使命;
2、分析内外环境;
3、战略选择;
4、战略实施与评估
第六章组织设计
[本章考核重点]
(一)组织设计的概述
1、组织设计的含义
2、组织设计的任务
3、组织设计的原则
4、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二)部门化
1、部门化的含义
2、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
(三)层级化
1、管理幅度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
(2)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2、权力分配形式
(四)常见的组织设计
1、两种代表性结构形式
2、常见的组织设计
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
[本章考核重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第八章领导
[本章考核重点]
(一)领导概述
1、领导的含义
2、领导的作用
(二)领导方式及其类型
1、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2、管理方格理论
3、权变领导理论
第九章激励
[本章考核重点]
(一)激励概述
1、激励的含义
2、激励原理
(二)需要型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麦格雷戈的XY理论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1、公平理论
2、期望理论
(四)强化理论及其运用
(五)激励的实践
第十章沟通
[本章考核重点]
(一)沟通原理
1、沟通的含义
2、沟通的过程
3、沟通的方法
(二)沟通的类别
(三)沟通的障碍
1、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2、有效沟通的实现
第十一章控制
[本章考核重点]
(一)控制的定义和作用
1、控制的定义
2、控制的必要性
(二)控制的基本类型
(三)控制的过程
(四)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
(五)主要的控制方法
第十二章创新
[本章考核重点]
(一)创新及其作用
(二)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三)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五、不同性质考试内容所占比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占考分30%、分析和理解占考分25%、综合应用占考分45%。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2014安徽专升本阜阳师范学院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4安徽专升本阜阳师范学院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课程大纲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13年相关公共课考试大纲相同)
1、大学语文
(1)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2)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战国策·唐且不辱使命》、屈原《渔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魏其武
安侯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韩愈《答李翊书》、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朋党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侯方域《马伶传》、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蒹葭》、《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望天门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李商隐《锦瑟》、孟郊《游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睢景臣《高祖还乡》。
(4)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梁实秋《谈时间》、鲁迅《伤逝》、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道士塔》、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培根《论学问》、梭罗《湖光水色》、爱因
斯坦《我的信仰》、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东山魁夷《听泉》、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5)作文
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写作论述类、应用类、文学类文章。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包括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和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第四篇:2012年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2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应用文 写作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阅读分析、应用文写作。
(一)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文与现代文中作品中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的应用
(二)文学知识
1。熟悉古代诗词歌赋中的名篇名句。
2。熟悉古代其他文体的重要作品、作者、出处及名句。3。了解现当代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1。对古代诗词歌赋中的名篇能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欣赏,并能用流畅、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2。能通读古代其他文体中的著名作品,能用现代汉语将它们翻译过来,能体会文章的内在含义。
3。能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应用文写作
1。公文写作。要求掌握行文方向,能规范地撰写出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和会议纪要。2。计划。要求了解计划的种类,能正确区分规划、计划和安排的不同。能撰写出有目标和指导思想、有任务和要求并有实施的步骤和具体安排的计划。
3。总结。要求了解计划和总结的关系,能依据计划进行总结、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总结。4。调查报告。要求掌握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随机抽样调查;观察、实验、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问卷调查、访谈、开座谈会等。要求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基本要求和格式。
5。演讲稿。要求掌握演讲稿的种类区别,掌握竞赛演讲稿与竞聘演讲稿的写作基本要求。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 100 分。
3。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大学语文》(第二版),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
2。应用类文体写作部分可参照相应的“公文写作”、“应用写作”、“实用文体写作”等教材进行复习。
第五篇: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总则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
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蒹葭》
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
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与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
1、汉代文学:
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
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
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将进酒》
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A、手法:夸张、想象。
B、诗歌形式:以乐府为主的诗体。
C、情感:强烈的自我意识,情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D、语言:清新自然。
4、《将进酒》一诗如何体现李白诗歌风格?
(八)《登高》
1、关于杜甫和他的诗:“诗圣”和“诗史”的由来。
2、《登高》赏析:古今七律第一。体会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九)《锦瑟》
1、李商隐诗歌的特色。
2、《锦瑟》中典故的运用。
(十)《山园小梅》
1、林逋之“梅妻鹤子”。
2、赏析《山园小梅》。
(十一)《浪淘沙》
1、掌握宋词概貌。
2、李煜前后期词风及其变化。
3、赏析本词(白描手法、对比手法)。
(十二)《浣溪纱》
1、理解这首词“情中有思”的艺术特色。
2、领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妙处。
(十三)《苏幕遮》
1、苦难的生活经历对范仲淹成长成才的影响。
2、本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的特色。
(十四)《江城子》
1、苏轼的人格:“不合时宜”、正直旷达。
2、《江城子》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3、比较《江城子》(苏轼)与《鹧鸪天》(贺铸)这两首悼亡词。
(十五)《醉花阴》
1、李清照前后期词词风。
2、领会这首词情感表达上“含蓄蕴籍”的特征。
3、具体分析本词的烘云托月手法。
(十六)《再别康桥》
1、理解徐志摩的“康桥理想”。
2、具体分析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十七)《孔孟语录》
1、了解孔子生平、掌握孔子思想(“仁”和“礼”)。
2、《论语》与《孟子》风格之比较。
3、试述《孔孟语录》的“当下性”特征。
(十八)《报刘一丈书》
1、本文中刻画的三种典型脸谱。
2、本篇散文的艺术手法(漫画、对比)。
3、理解这篇文章所描写现象的跨时代意义。
(十九)《乌篷船》
1、2、周作人人生经历的启示。本文如何体现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特色。
(二十)《世说新语》
1、魏晋风度的内涵。
2、魏晋南北朝的“志人”与“志怪”小说。
3、《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及在本篇中的体现。
(二十一)《宝玉挨打》
1、《红楼梦》的悲剧性。
2、“宝玉挨打”的原因。
3、分析本选段围绕“宝玉挨打”事件所体现的贾政、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的性格。
(二十二)《伤逝》
1、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2、分析《伤逝》中的人物形象。
3、分析悲剧原因。
(二十三)《受戒》
1、汪曾祺的作品。
2、分析《受戒》中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的描写与表现主题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苦恼》
1、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2、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对比手法及其作用。3、具体分析小说中如何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与心理。
四、指定教材
《大学语文》(王志林、修宏梅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五、样卷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样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
五百年间的诗歌()篇。
2、《漱玉词》的作者是(),《珠玉词》的作者则是()。
3、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是(),()是他咏梅的代表作,有“千古绝唱”之称。
4、“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句中,“惩”字释义为()。
5、()被南朝文论家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来表达人间哀怨之情的()一诗便出于此。
6、《世说新语》为南朝刘义庆编著,它不仅是()体小说的代表作,而且是()的主要载体,对后世士大夫文化有深刻影响。
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8、“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句中,“阑珊”释义为()。
9、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10、“老东西”、“小东西”是小说()中的人物。
11、()是贯穿前后期“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12、(),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论语》
2、子君
3、新月派”诗歌三美”
三、简答(每个7分,共14分)
1、简述李后主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2、徐志摩的“康桥理想”是什么?
四、分析题(共11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1、解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分)
2、指出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3、分析这段话的思想实质(3分),并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五、赏析(10分)
《锦瑟》
六、作文(30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请就这句话进行辨析,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