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5篇

时间:2019-05-14 12:5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

第一篇: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

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 宗教 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2.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E一超多强 3.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睦邻 富邻 安邻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互信 互利平等和协作 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对话 D和平发展 5.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民族与宗教问题 C领土和边界争端 D恐怖主义活动 6.解决争端 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是

A世界裁军 B发展本国军事力量 C平等对话 协商谈判 D和平共处 7.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

A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决定的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独立自主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有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区域化 C民主多样化 D文化多元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 B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C世界大战不能避免;

D和平与发展二者是矛盾的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邓小平28字外交方针的有

A 冷静观察 B 沉着应付 C 韬光养晦 D 决不当头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的全球化 A 生产 B 交换 C 分配D 消费

3.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

A 民主世界B 和睦世界 C 公正世界D 包容世界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D “真正不结盟” 5 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

A大国是关键 B 周边是首要C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 多边是舞台 二 判断题

1.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2.独立自主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必须与某些国家结成战略同盟。

5.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平等的机遇。

6.平等对话 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7.恐怖主义是对付霸权主义的有生力量。

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时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10.现在已经实现了世界多极化。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与发展。3.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五、论述题

1.请你联系实际阐述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重大意义。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请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影响说明应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D 2 C 3 B 4 B 5 A 6 C 7 A 8C 9A 10A 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三 判断题 错 2 错 3 错 4 错5 错6 对 7 错 8 对9 对 10 错 四 简答题

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要点】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 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 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 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与发展。【答案要点】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 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第一,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具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 民族尊严,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 发展权和对世界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权,是我国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外交的根本任务。第二,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不参与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务国家结成同盟。这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 独立自主地

也有利于国家结成同盟。这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 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也有利国际局势的稳定。第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纲领。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它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不会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

维护和平。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人民的愿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平主要体现在:第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和平共处五基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 发展外交关系。第二,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世界是多样性的 矛盾整体,彼此难免产生分歧和争端。我们主张从稳定国际关系的大局出发,用和平手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种分歧和争端。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恃强凌弱,侵略 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第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核心是强调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建立民主平等 合理 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共同繁荣。3.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答案要点】

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4.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要点】 第一,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 主权 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第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二是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三是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四是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要点】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 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我们要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一道,同霸权主义的一切表现进行坚决的斗争。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 互利平等和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 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 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 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 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 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 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 实现文明对话。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为和平与发展,认为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解决。

联系实际来说明:正确判断时代主题对于我国采取正确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有利于我们利用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进行建设,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战略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请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影响说明应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应如何应对? 【答案要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所有国家 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突出表现:①国际贸易;②国际投资;③国际金融;④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的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产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也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三,面对经济全球化,全面拒绝,将本国孤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是完全错误的;全面迎合全球化,也是错误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方针。一定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的进行有效的斗争。

第二篇:期末考试毛中特第九章试题

第八章 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A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B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

C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国有资产在社会主义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6.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8.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合作制

B全民所有制

C股份制

D集体所有制

9.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合资合作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经济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D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5.建设创新型国家

A经济是保障

B科技是关键

C人才是核心

D教育是基础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集体经济是私有制经济成分。

3.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4.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性质的企业。

5.在当今中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7. 又快又好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8.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0.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

四、简答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2.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3.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5.如何理解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B3.A4.C5.A6.D7.B8.C9.D10.A

二、多选题

1.ABCD2.ABC3.ABC 4.AD 5.BCD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错8.错9.对10.错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3)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

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答案要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差距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是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区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

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事实是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4.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1)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2)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5.如何理解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1)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第一,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就其联系而言,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

障作用。

(2)就其区别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如下制度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

第三篇: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章试题

第十章 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培养“四有”新人 B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 弘扬民族精神D 弘扬科学精神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C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指建设

A儒家文化B传统文化C 中华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 民主法制建设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中华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C民族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7.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间

A 2005B 2006C 2007D2008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 思想道德建设B 教育和科学C 文化体制改革D 文化产业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A 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B 精神动力C 思想保证D 物质保证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B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D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

A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D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以下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是

A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B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与时俱进、开拓进取D 求真务实、奋勇争先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A 思想道德建设B 培育“四有”新人

C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问题。

5.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系。

7.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8.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0.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时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2.D3.D4.B5.A6.B7.B8.A9.C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2.ACD3.ABCD4.AB5.AD

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4.×5.√6.√ 7.√8.√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1)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4)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实际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篇: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一章试题

第十一章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稳定B社会富裕C社会和谐D社会发展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 经济发展B社会和谐C 政局稳定D民生

3.孔子说过:

A和为贵B爱无差C 老吾老已经人之老D 天下为公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纳入

A经济建设的内容B政治建设的内容C文化建设的内容D社会建设的内容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B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改革开放B 民主法治C 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改革开放B 民主法治C 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改革开放B 民主法治C 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改革开放B 民主法治C 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的内容有

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B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C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D 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D、生态良好

3、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充满活力,充满活力是指

A、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4.以下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的是

A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B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D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

A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 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3.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关系。

5.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7.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8.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9.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5.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C2 D3 A4 D5 D6 A7 D8 A9 C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ABC2 ABD3 ABCD4 ABCD5 ABC

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4.×5.×6.√ 7.√8.√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况为:

(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3)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5)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五篇:毛中特期末试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P90),特点(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P90-91)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①经济结构:国营经济引导下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主要矛盾: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17)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18-11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涵体现在:①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盛会主义的本质②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3.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P157)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什么是小康社会?(P1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5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

坚持基本路线,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一、三者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二、三者相互制约。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的主体与动力,又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6、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P192)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再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主体地位体现:

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②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③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收入的参照标准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P18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公有制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8.依法治国的意义(P237)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法制。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五,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27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0.一国两制的意义(P303)

1、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载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十三章试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中特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毛中特》课程基础试题

    (单选题)1.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战略是 A.“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真正的不结......

    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

    毛中特论文

    班级:通信工程9班 姓名:张三 学号: 0513110101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标题自拟) 摘要:(五号楷体)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核心......

    毛中特复习资料

    “毛中特”2012-2013复习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毛中特会议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总结(蒋中挺) 考研政治毛中特所涉及的重要会议较多,为了方便学员记忆,蒋中挺老师将各会议总结如下,教你快速记忆毛中特各重要会议: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

    毛中特心得

    毛中特学习心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因为有先进的理论因为有先进的理论,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

    毛中特心得体会

    毛中特心得体会 俗话说:理论联系实际,在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这本书后,我们有必要也很需要进行社会实践,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