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
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穷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其诗把个体
人格融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情至性,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
享有“诗圣”之誉。为何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诗歌意
象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
.诗歌中的意象及其重要审美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思融合的产物。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客观景物感情化了, 主观
情感融合在景物刻画之中。
既然呈现在诗中的景物都经过诗人主观情思的熔铸,并且被诗人情
感的链条连接起来,意象中的“意”(主体情感、感受)
和“象”(客体形象、性质)
之间的结合
状态就会呈现种种差别。
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对意象的创造及其审美作用都很看重。
大体
说来 ,六朝盛唐诗歌意象中的“意”和“象”大体是均衡的,景物的形貌、色泽和时空状态是
真实的、客观的,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改变。魏晋六朝诗在描写客观景物时强调形似, 强
调准确地表现客观景物的形态和特点。
这一点既体现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也反映在当时的文
论和诗论所提倡的“形似论”中。刘勰论述“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
其艺术世界;司空图提出“离形得似”的主张,鼓励诗人“略形貌而取神骨”,追求艺术的
神似。
盛唐诗歌不再像六朝诗歌那样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但仍然是真实地摹写物象,意象中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还是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诗人往往善于塑造特定意象来
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创造出带有自己民族文化情感 的特定意象,比如“鸿雁”“杨柳”“菊花”“月亮”“杜鹃”“梅花”等。
二、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固然与其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题广泛等因素密不可分,还与杜诗在
艺术技巧上的变革创新紧密相联。在杜诗中,描写景物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即强调和凸现审
美主体对客观景物的独特的感觉,包括瞬间的错觉、幻觉, 从而营造了一种超越客观真实的、别具意趣的审美意象。可以说杜诗独开生面,“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创造性地营造
丰富的意象,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意绪,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 的震撼。
(一)、意象个性化与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甫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推陈出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
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杜甫素怀大志,自许甚高。
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立志
“窃比稷与契”,要“再使风俗淳”,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赋予自己以时代的使命感,流露出自致隆高、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
正是这种雄豪的性格、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阔大的胸怀,使杜甫在创作倾向上推崇笔
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追求阳刚之美。体现在对意象的独特选择上,就决定
了杜诗的物象选择必然会倾向于具有阳刚之美的阔大物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
值追求。
于是体现在杜甫笔下的自然景象,则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星垂平野阔,月涌
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极为雄壮阔
远的高山巨泽、长空大川等意象选择,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襟怀、强大的精神力量及人格魅力。
而体现在杜甫的咏物诗中,则以对凤凰、马、鹰、雕一类雄强刚猛的动物的歌咏为主。“凤
凰” 是杜诗中独具个性的意象。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凤凰出现则天下太平。自从七岁咏凤凰以来,杜甫就越来越有意识地以凤凰自况。这能带来太平祥瑞的凤凰,不就
是他伟大抱负的象征,不就是他的图腾吗?《朱凤行》里那只处境艰险,穷愁潦倒,孤无俦
侣,却心系百鸟,犹“愿分竹实及蝼蚁”的仁爱善良的朱凤形象,正是诗人自身仁民爱物的
象征。诗人在诗中热切地呼唤它的降临,“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又观打
鱼》);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
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凤凰台》)再看诗人笔下的马:“胡马大宛名,锋棱
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房兵曹胡马》)这首诗借马之神清骨峻、昂藏不凡意象,言己之壮志雄心,充分表现了
作者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画鹰》里,诗人以鹰自比,不仅“竦身
思狡兔,侧目似愁胡”,更期待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人这种抱负和情怀,精
神和气魄,至老而弥盛,更增一种不妥协之心。如《瘦马行》《病马》等诗无不表现出杜甫
虽至暮年而壮心不减,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形象。这些诗都将主体感情注入客体之中,诗
人之情志与客观之事物有机契合,使其意象更加鲜明,内蕴更加深广。诗人的致远雄心和疾
恶刚肠所体现出的忠君爱国,必然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前者所体现的英
雄情结与后者所体现的人道情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由此杜诗还表现出对微小柔弱的或被摧残遗忘的物象的歌咏与关注。如《孤雁》:“孤雁
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战乱频仍,人民漂泊流离,诗人同情悲切之心流露无遗。全篇皆以审美主体
对客体的观照立言,客观物象鲜明地打上诗人主观感情之烙印,构成特色独具的意象,诗歌
意蕴内藏,思想容量极大。在对小生命的观照中,形象地展现着作者的精神世界。爱憎分明,至情至性,真是“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此外,病树、病桔、枯棕、古塞、秋云、残炬„„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落日、寒月等等;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
等,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
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
施济众的赞美。
总之,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
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而其独具个性的诗歌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真实壮阔的时代生活画面罩上了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
气氛,感情豪壮悲怆,笔触苍老遒劲,鲜明地形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意象生成 的或“喷薄而出”“壮丽高朗”的阳刚之美,或“透彻温醇”“情韵缠绵”的阴柔之美,只
不过是其诗歌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杜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
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二)、意象的密集组合及其对近体诗自身格律限制的克服
诗歌意象的组合或跳跃,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意象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 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
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
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为读者提供
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同李白诗歌意象的“疏宕”不同,杜诗善于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容量也
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比如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
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首诗的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特别是首联和颈联,意
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用字遣词极为精当,无一虚设。“万里”一联关合多层意思,且
不觉堆砌,历来为人所激赏。另有人则云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
悲,况当秋风萧瑟四可悲,登台易生悲秋五可悲,亲朋凋零独去登台六可悲,扶病而登七可
悲,此病常来八可悲,人生不过百年却在病愁中过却九可悲。这里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诸多意象交错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序而无时序,交织共时,一目
尽收眼底。诗中秋景已非夔州实录,而是“离形得似”的艺术幻境;诗中悲秋之情也不仅是
杜甫个人独有的情绪,而是从个人生活经验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经验,真正做到了
“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再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象之密集,组合之紧凑,非如此不足以道出此诗的丰富、复杂、曲折、隐微、沉痛之处。首联“国破”的残壁与“城
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
深沉感慨。司马光赞赏道:“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
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
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杜诗在以天然景物构成意象时,还开创了意象叠加的方法,即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
浓缩,省去诸名词意象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以高度的诗化语言,扩大了近
体诗的容量,达到了言约义丰、以少总多的艺术境界,增添了审美价值。如“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三年
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苹”(《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赵广州》)等都是意象密度极大的句子,其意象间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
空白,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过程,增加了审美趣味。此种意象叠加法,杜甫以后仿效
者渐多,且不乏佳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柳
永、马致远等人也有精妙的借鉴与创新。杜甫对意象组合方式的开拓与创新,克服了近体诗
自身的局限,扩大了这一体裁的容量,丰富了近体诗的表现技巧,使诗人情感的表现更为自
由灵活多变,从而使近体诗具有一种异于古诗的新的审美特征。
(三)、意象的新奇构造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当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不能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时,诗人就会凭借自身的
想象力,对客观事物加以变形重铸,让心灵孕育的意象,以新奇的构造方式妥帖地传达诗人 的情意。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总是自觉地造语作新,尤
在诗歌语言上“独开生面”。为此,后人曾指责杜甫:“在于好奇,作意好奇则天然之致远
矣„„细观之,觉几回不自在。”其实,“作意好奇”正是杜甫自觉的追求,“不自在”正
是杜甫诗歌陌生化的效果。诗人往往用紧缩省略、颠倒错综、反接实描、动词变义等种种变
形方式,使语序多“以意为之”,铸成新奇别致的意象形态,显示出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与审
美特征。这种变形看似“反常”“无理”,然而它却更深刻更有力地显示着所描写事物的本
性、神髓、风采,因而具有着“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的特点,形成了审美意象的灵趣与
奇趣。它看似破坏了先前意象的自然亲切感,却具有一种新奇性与陌生感,给读者留下了艺
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如“碧瓦初寒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
皇帝庙》),“初寒”之气充塞宇宙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碧瓦何能独居于外?但只要
我们充分调动审美经验和想象力,领悟到诗人因瓦之碧色联想到草木之青翠,再由“悲哉秋
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生活经验,则眼中之碧瓦的的确确独居于寒气之外;而且
仰视巍巍玄元寺,感觉碧瓦之高已超然乎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寒气,则非“外”字不可了。诗
句借碧瓦之实体,将诗人对高耸壮丽的玄元寺的独特感受和拜谒时的崇敬心理传达给读者。
再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月或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下,未有言多少者”,“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而始多乎?不知月多
乎?月所照之镜多乎?”叶燮指出这一“多”字有“不可名言”之妙:“试想当时之情景,非言明、言高、言升可得,而惟此多字可以尽括此宫殿当前之景象。他人共见之,而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能言之。”其实“多”只是感受,是诗人任拾遗值班时因忧国事
不成寐而看月的独特感受,其中不乏诗人夜宿左省的甜蜜幸福感。故只有“多”字才足以表
达他复杂的心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想象力的竞赛,创构新意象,让意味与诗的形式得到最完美的化合,乃是诗人神圣的使命。杜甫创构的新奇意象乍看悖于常情常理,实则是利用所谓“阻拒性原 理”与“陌生化”原则,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而那些从个人生活经
验中蒸馏出来的细节,经由诗人主观感情的点化,并用自己独特的用词遣句、意象结构,形
成个性化的情感意象,创造出全新的感觉世界。
如
《放船》
中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由第一眼的印象到引起感受的情绪,再到理性判断,秩序井然,不正是“意识流”所追求的
效果吗?试看“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春日江村五首》)这样的语序,不是惟妙惟
肖地绘制出了诗人因感受的强烈才引起对事物的关注的思维轨迹吗?杜甫还善于利用汉字的视觉性,将一些客观上无序的共时画面组合成有序的诗的语法,看似不经心实则精确地表达
了自己的感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
对酒》),在自然界,桃花、扬花本是错杂纷下,而黄鸟、白鸟也无所谓谁伴谁飞;一经杜
甫组织入诗,“逐”“兼”二字顿然化无序为有序,而人情便宛然在其中。这种新奇的意象
构造,开创了由具有现实特征的意象向超现实的意象迈进的物化抒情方式,突破了旧的审美
心理规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态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里程
碑。
主要参考文献:
①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② 邓魁英、聂石樵选注《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③
江裕斌《试论杜甫对诗歌意象结构与音律的开拓与创新》(见《文艺理论研究》
1991 年
第 期)
④
郎保东《审美意象的趣味》(见《文艺理论研究》
1991 年第 期)
⑤
林继中《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
;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
(均见
《文艺理论研究》
1992 年第 期)
第二篇:试论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试论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月”意象中的真性情流露
摘要:对月的喜爱,可以说李白倾注了他所有的情感,时而释放心中的不平,时而寄托无限的哀思,时而慨叹人生的苦短,因此,月在他的笔下成了无限情感的交汇点。本文主要是从月的象征意义出发,比较李白笔下的月与作家张爱玲笔下的月,从而得出李白诗歌中大量运用月意象的原因。
关键词:李白,月亮,象征,内涵
一、翻开历史的画卷,李白的不朽之作让无数的学者痴迷,也许是他的高傲与洒脱成就了他那种豪放与霸气。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特别是对月的喜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李白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可以说李白的魅力是整个诗界的魅力,是时代的骄子。
“意象”是诗学评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意象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张清祥先生认为“在我国文学理论中意象理论的源头为《周易》和《庄子》,《周易》中“立象以尽意”最早论证了“意”与“象”的关系。《庄子》中“得意忘言”,舍“象”重“意”,给后世的美学思想和意象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最早把“意”与“象”组合在一起的是汉代的王充,他在《论衡》中说“礼贵意象,示意取名”已经接触到了仪式表象中的文化内涵”。①对此杨义也认为“意象作为审美单体,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② 因此可以说意象的完美性直接奠定了文章的完美性,而李白诗歌中所用的月意象可以说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二、月的象征意义
月在常人眼里只是作为思念的载体,正如李白所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勾起人们无限的思念,而在翻阅李白的众多诗歌后我们不难发现月不仅是思念的代名词,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一)明月是高洁人格的象征。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有一丝瑕疵的纯洁的象征,是他所要追求的独立而又高洁的人格魅力,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所以他必须上天采月,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真正道出了诗人对残酷现实的不满以及想要超越世俗的观念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此时的月已不再是悬挂于苍穹的玉盘,而是另一片净土,希望借这片净土能够真正实现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一个“揽”字真真切切地揽出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雄心壮志,是那么地想迫切得到又怕失去良机,怕像握在手中的沙粒一点点溜走。
(四)明月是亲情、友情的象征。
以月写离愁别绪的诗有很多,并且月所表达出的情感犹如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一切尽在不言中。李白常年客居他乡,因此他的那种思乡、思亲之愁我们是无法感受到的,一首《静夜思》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所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短的几句就描绘出了一幅游子思乡月夜图,此时窗外的月是一种给人以凄婉、冷清的感觉,在抬头与低头间冷月的凄清穿透了内心,不禁潸然泪下。不仅如此,明月还寄托了对友人无限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借月将对友人无限的思念带给友人,希望遥在远方的他能够得到一丝慰藉。月作为情感的载体承载着千千万万个离愁、孤寂与哀怨,因此她的魅力就在于寄托无限的思念。
(五)明月是宇宙永恒的象征。
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以说人生就像是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有无数的人在耕耘在为之付出,最终的裁判者却是岁月,最后只能是无尽的沧桑与巨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中会有死亡与离别,而月圆月缺之后月还是会回到当初的那轮圆月,依旧高高挂在天空,照完古人照今人,人生万事如流水,走走停停间变幻无常,到最后以生命的终结告终。这便是月的永恒,也是宇宙的永恒。“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诗人游览昔日圣地,当年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荒凉的景象中唯有江水依旧。明月目睹了世人的潮起潮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沧桑巨变,她才是世事变迁的见证者,她才是宇宙万物永恒的象征。
三、月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说是一个经得起折腾、经得起考验的意象,不仅让古人为她痴迷与她共舞,而且让现代都市人也为之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视为宇宙永恒的象征,而张爱玲看作是人性被摧残、被扭曲的象征。
《金锁记》开篇写道“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模糊。老年人的回忆中月亮是欢愉的,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不免带点凄凉。”其中“凄凉”一词为全文买下了伏笔,纵览文章也会发现结局真是凄凉的,讲述的是一个被现实摧残的女性曹七巧变得疯疯癫癫以后,可以说眼中容不下别人好过,就连她的一对儿女的生活依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女大十八变,女儿在学校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渐渐变得红润了许多,作为母亲的七巧硬是找借口将长安带回了家中,无所事事的长安便谈起了恋爱,这时七巧眼中女儿的幸福就像沙粒般简直要磨破她的双眼,就亲手拆散并葬送了女儿的幸福。而对于刚结婚的儿子长白也更是如此,但此时已经不是沙粒了而是两把刺刀简直要刺瞎她的双眼,她在投靠丈夫无望、投靠姜季泽不成,因为姜季泽在识破了女人的心思怕以后会缠着他不放所以早早得远离了她,最终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此时作品中恰巧塑造出了出了一个犹如曹七巧性格般的蚀月,“七巧与长白躺在烟榻上烧大烟时,窗外挂着的月比起屋内的乌烟瘴气还要凶残还要狰狞”,由此又出现了一种月“隔着玻璃窗望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从这句话中出现的月是一个阴森恐怖的月,七巧与儿子就像那脸谱邪恶又阴森。所以作者借变形了的月亮更深层次地解释了七巧变形了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被摧残被扭曲了的性格命运。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将月与情欲结合在一起,认为月随情生,情随月长,文中第一次写到月时“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为什么说美得渺茫呢?因为此时的白流苏虽然很美,但她毕竟是离婚了并且是快三十了的女人,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遥不可及的,只能是隔海相望的爱情。第二次写月时,花花公子范柳原并没有结婚的打算,“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这句话的描写足说明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犹如朦胧的月色,好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为终究有一层雾霭笼罩。第三次写月“柳原既能抗拒浅水湾的月色,就能抗拒甲板上的月色”此时白流苏的美就如月色,他们此时既爱又不敢爱,又不得不爱,因为情之切爱之深,可是朦胧中还有一丝的防范。第四次写月“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原因,就是李白的漫游心态,也就是说他的那种放逐心灵、崇尚心灵自由的精神与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所体现的那种虚静、物我合一、逍遥自适是相通的。
(三)借月表达仕途的坎坷与艰险。
有学者研究李白笔下的“蜀道”就是仕途之道,《蜀道难》开篇就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即便是这样李白还说“欲上青天揽明月”再大的困难好像在他看来都无所谓,他依旧说“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古风》),可是仕途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只能说“相期邈云汉”了。他有雄才大略,可从结果看来他似乎成了时代的弃婴,只能一路走走停停,以醉态的心境去谱写醉态的人生。“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句道出了李白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可是岁月不饶人只能“穷则独善其生”了。
(四)个人情感的尽情宣泄。
李白是一位集盛唐知识分子优秀品质与不良习惯于一身的典型文人形象,他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思想就是一种旷达、自由、洒脱的思想体系。他忧伤时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兴致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受挫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失意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抑郁时“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所以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国君付出毕生的才华。在无数的失望之后李白不得不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可出”可以说李白的这种极度悲痛的境遇下也包含了许多自负,在这样的情况下月才是他的唯一,伴他度过那无数个漆黑苍凉的夜晚。
(五)强烈的个性意识袒露。在李白笔下,明月是有灵性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将酒与月巧妙地结合与诗人共度良宵,再看《月下独酌》与《把酒问月》中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此时的明月已不再是明月,而是被人性化了的好友,而且是最为亲切的朋友。酒、月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她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的人格化身,在被现实否定了他的人生追求后,酒推波助澜,月平息风浪,把他带入了一种自由逍遥的理想境界。
(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先民就把月当作了崇拜的对象。据说我国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对月的崇拜,民间也有了一些风俗如:中秋节。“嫦娥奔月、吴
第三篇:论杜甫诗歌的意象美
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穷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其诗把个体人格融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情至性,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享有“诗圣”之誉。为何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诗歌意象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诗歌中的意象及其重要审美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思融合的产物。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客观景物感情化了,主观情感融合在景物刻画之中。既然呈现在诗中的景物都经过诗人主观情思的熔铸,并且被诗人情感的链条连接起来,意象中的“意”(主体情感、感受)和“象”(客体形象、性质)之间的结合状态就会呈现种种差别。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对意象的创造及其审美作用都很看重。大体说来,六朝盛唐诗歌意象中的“意”和“象”大体是均衡的,景物的形貌、色泽和时空状态是真实的、客观的,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改变。魏晋六朝诗在描写客观景物时强调形似,强调准确地表现客观景物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点既体现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也反映在当时的文论和诗论所提倡的“形似论”中。刘勰论述“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提出“离形得似”的主张,鼓励诗人“略形貌而取神骨”,追求艺术的神似。盛唐诗歌不再像六朝诗歌那样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但仍然是真实地摹写物象,意象中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还是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诗人往往善于塑造特定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创造出带有自己民族文化情感的特定意象,比如“鸿雁”“杨柳”“菊花”“月亮”“杜鹃”“梅花”等。
二、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固然与其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题广泛等因素密不可分,还与杜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变革创新紧密相联。在杜诗中,描写景物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即强调和凸现审美主体对客观景物的独特的感觉,包括瞬间的错觉、幻觉,从而营造了一种超越客观真实的、别具意趣的审美意象。可以说杜诗独开生面,“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创造性地营造 1 丰富的意象,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意绪,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
(一)、意象个性化与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甫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推陈出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杜甫素怀大志,自许甚高。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立志 “窃比稷与契”,要“再使风俗淳”,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赋予自己以时代的使命感,流露出自致隆高、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正是这种雄豪的性格、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阔大的胸怀,使杜甫在创作倾向上推崇笔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追求阳刚之美。体现在对意象的独特选择上,就决定了杜诗的物象选择必然会倾向于具有阳刚之美的阔大物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追求。
于是体现在杜甫笔下的自然景象,则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极为雄壮阔远的高山巨泽、长空大川等意象选择,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襟怀、强大的精神力量及人格魅力。而体现在杜甫的咏物诗中,则以对凤凰、马、鹰、雕一类雄强刚猛的动物的歌咏为主。“凤凰” 是杜诗中独具个性的意象。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凤凰出现则天下太平。自从七岁咏凤凰以来,杜甫就越来越有意识地以凤凰自况。这能带来太平祥瑞的凤凰,不就是他伟大抱负的象征,不就是他的图腾吗?《朱凤行》里那只处境艰险,穷愁潦倒,孤无俦侣,却心系百鸟,犹“愿分竹实及蝼蚁”的仁爱善良的朱凤形象,正是诗人自身仁民爱物的象征。诗人在诗中热切地呼唤它的降临,“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又观打鱼》);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凤凰台》)再看诗人笔下的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这首诗借马之神清骨峻、昂藏不凡意象,言己之壮志雄心,充分表现了作者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画鹰》里,诗人以鹰自比,不仅“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更期待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人这种抱负和情怀,精神和气魄,至老而弥盛,更增一种不妥协之心。如《瘦马行》《病马》等诗无不表现出杜甫虽至暮年而壮心不减,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形象。这些诗都将主体感情注入客体之中,诗人之情志与客观之事物有机契合,使其意象更加鲜明,内蕴更加深广。诗人的致远雄心和疾 恶刚肠所体现出的忠君爱国,必然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前者所体现的英雄情结与后者所体现的人道情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由此杜诗还表现出对微小柔弱的或被摧残遗忘的物象的歌咏与关注。如《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战乱频仍,人民漂泊流离,诗人同情悲切之心流露无遗。全篇皆以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观照立言,客观物象鲜明地打上诗人主观感情之烙印,构成特色独具的意象,诗歌意蕴内藏,思想容量极大。在对小生命的观照中,形象地展现着作者的精神世界。爱憎分明,至情至性,真是“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此外,病树、病桔、枯棕、古塞、秋云、残炬„„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落日、寒月等等;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等,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总之,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而其独具个性的诗歌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真实壮阔的时代生活画面罩上了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感情豪壮悲怆,笔触苍老遒劲,鲜明地形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意象生成的或“喷薄而出”“壮丽高朗”的阳刚之美,或“透彻温醇”“情韵缠绵”的阴柔之美,只不过是其诗歌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杜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二)、意象的密集组合及其对近体诗自身格律限制的克服
诗歌意象的组合或跳跃,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意象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同李白诗歌意象的“疏宕”不同,杜诗善于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容量也 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比如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首诗的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特别是首联和颈联,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用字遣词极为精当,无一虚设。“万里”一联关合多层意思,且不觉堆砌,历来为人所激赏。另有人则云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况当秋风萧瑟四可悲,登台易生悲秋五可悲,亲朋凋零独去登台六可悲,扶病而登七可悲,此病常来八可悲,人生不过百年却在病愁中过却九可悲。这里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诸多意象交错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序而无时序,交织共时,一目尽收眼底。诗中秋景已非夔州实录,而是“离形得似”的艺术幻境;诗中悲秋之情也不仅是杜甫个人独有的情绪,而是从个人生活经验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经验,真正做到了“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再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象之密集,组合之紧凑,非如此不足以道出此诗的丰富、复杂、曲折、隐微、沉痛之处。首联“国破”的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司马光赞赏道:“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杜诗在以天然景物构成意象时,还开创了意象叠加的方法,即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省去诸名词意象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以高度的诗化语言,扩大了近体诗的容量,达到了言约义丰、以少总多的艺术境界,增添了审美价值。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苹”(《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赵广州》)等都是意象密度极大的句子,其意象间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空白,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过程,增加了审美趣味。此种意象叠加法,杜甫以后仿效者渐多,且不乏佳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柳永、马致远等人也有精妙的借鉴与创新。杜甫对意象组合方式的开拓与创新,克服了近体诗自身的局限,扩大了这一体裁的容量,丰富了近体诗的表现技巧,使诗人情感的表现更为自由灵活多变,从而使近体诗具有一种异于古诗的新的审美特征。
(三)、意象的新奇构造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当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不能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时,诗人就会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对客观事物加以变形重铸,让心灵孕育的意象,以新奇的构造方式妥帖地传达诗人的情意。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总是自觉地造语作新,尤在诗歌语言上“独开生面”。为此,后人曾指责杜甫:“在于好奇,作意好奇则天然之致远矣„„细观之,觉几回不自在。”其实,“作意好奇”正是杜甫自觉的追求,“不自在”正是杜甫诗歌陌生化的效果。诗人往往用紧缩省略、颠倒错综、反接实描、动词变义等种种变形方式,使语序多“以意为之”,铸成新奇别致的意象形态,显示出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这种变形看似“反常”“无理”,然而它却更深刻更有力地显示着所描写事物的本性、神髓、风采,因而具有着“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的特点,形成了审美意象的灵趣与奇趣。它看似破坏了先前意象的自然亲切感,却具有一种新奇性与陌生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如“碧瓦初寒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初寒”之气充塞宇宙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碧瓦何能独居于外?但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审美经验和想象力,领悟到诗人因瓦之碧色联想到草木之青翠,再由“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生活经验,则眼中之碧瓦的的确确独居于寒气之外;而且仰视巍巍玄元寺,感觉碧瓦之高已超然乎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寒气,则非“外”字不可了。诗句借碧瓦之实体,将诗人对高耸壮丽的玄元寺的独特感受和拜谒时的崇敬心理传达给读者。再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月或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下,未有言多少者”,“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而始多乎?不知月多乎?月所照之镜多乎?”叶燮指出这一“多”字有“不可名言”之妙:“试想当时之情景,非言明、言高、言升可得,而惟此多字可以尽括此宫殿当前之景象。他人共见之,而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能言之。”其实“多”只是感受,是诗人任拾遗值班时因忧国事不成寐而看月的独特感受,其中不乏诗人夜宿左省的甜蜜幸福感。故只有“多”字才足以表达他复杂的心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想象力的竞赛,创构新意象,让意味与诗的形式得到最完美的化合,乃是诗人神圣的使命。杜甫创构的新奇意象乍看悖于常情常理,实则是利用所谓“阻拒性原理”与“陌生化”原则,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而那些从个人生活经验中蒸馏出来的细节,经由诗人主观感情的点化,并用自己独特的用词遣句、意象结构,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意象,创造出全新的感觉世界。如《放船》中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由第一眼的印象到引起感受的情绪,再到理性判断,秩序井然,不正是“意识流”所追求的效果吗?试看“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春日江村五首》)这样的语序,不是惟妙惟肖地绘制出了诗人因感受的强烈才引起对事物的关注的思维轨迹吗?杜甫还善于利用汉字的 视觉性,将一些客观上无序的共时画面组合成有序的诗的语法,看似不经心实则精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在自然界,桃花、扬花本是错杂纷下,而黄鸟、白鸟也无所谓谁伴谁飞;一经杜甫组织入诗,“逐”“兼”二字顿然化无序为有序,而人情便宛然在其中。这种新奇的意象构造,开创了由具有现实特征的意象向超现实的意象迈进的物化抒情方式,突破了旧的审美心理规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态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主要参考文献:
①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 邓魁英、聂石樵选注《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③ 江裕斌《试论杜甫对诗歌意象结构与音律的开拓与创新》(见《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2期)
④ 郎保东《审美意象的趣味》(见《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
⑤ 林继中《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均见《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第四篇: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漫谈杜甫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闲来翻捡杜诗,发现描绘飞鸟的诗篇很多,这些种类不
一、姿态万千的飞鸟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姿、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它们或离群掉队,苦苦挣扎于浩茫云天;或展翅奋飞,搏击凡鸟而雄视天下;或一展歌喉,欢呼春天,歌唱自由;或联拳静卧,露宿沙头,安享静谧„„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佛说,一花一世界,我说,一鸟一人生。品读、体味、揣摩、想象这些灵性活现,意趣无穷的“飞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曲折多难的人生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下面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作中的飞鸟意象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类析。
(一)、苍鹰。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二)、飞鸟。《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活灵活现。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绝句二首》(其二)则对比着色,以乐衬悲。“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两句几乎就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驰的艺术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飞鸟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画面绚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三四两句却流露出岁月荏苒,归期遥遥的漂泊之感,情调凄楚哀怨,无可奈何。显然,一二两句的乐景铺设是为了反衬三四两句的思归伤感。洁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鸟负载着一颗漂泊流浪归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四)、白鹭。《绝句四首》(其三)写草堂远眺的新春美景,抒发作者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二两句精选景物,巧妙着色,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图景。首句写春回大地,绿柳成阴,黄鹂成对,婉转啼鸣,呈现一派生机,颇具喜庆意味。次句写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成行,直上青天,凸现一种空灵,暗示一片天机。上下两句不管是婉转歌唱的黄鹂,还是姿态优美的白鹭,也不管是抽芽吐绿的翠柳,还是空阔明朗的青天,无一不流露出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我们几乎可以说,面对如此大好春色,诗人童心未泯,诗性大发,要像黄鹂一样歌唱春天,要象白鹭一样自由飞翔!杜甫的另一首诗《漫成一首》也写白鹭,情趣却迥然不同。“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全诗写夜泊之景,意境宁静安谧,朦胧幽美。第三句写江岸白鹭。皓月银辉,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约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非常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透过一个“静”字,我们几乎可以闻到生命甜美呼吸的丝丝气息,这种生命的静谧美好,这种和平的珍贵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诗人才能充分体会得到,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五)、黄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描写春暖花开时节黄四娘家的艳丽风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二两句描绘繁花盛开,鲜艳灿烂的情景,侧重于静态描写,三四两句写彩蝶蹁跹,黄莺歌唱的热闹,侧重于动态摹绘。透过彩蝶飞舞的画面,我们闻到了花香阵阵;透过娇莺啼唱,自在舒心的形象,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热闹缤纷的世界。说娇莺自在,歌声动听,其实意在抒发作者满目春光,满心欢喜的情怀。杜甫的另一首诗的《别房太尉墓》也写黄莺啼叫,但情调意趣不是兴高采列,而是悲伤痛苦,诗歌这样写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全诗抒发诗人悼念亡友,伤心国事的情怀。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图景,离别友人坟墓之际,只看见林花纷纷飘落,只听见黄莺声声哀鸣。描声绘色,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如哀乐阵阵。此时此地,此声此景,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和孤零零的吊客。
(六)、沙鸥。《旅夜抒怀》描绘诗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异地的情景和感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首联写景喻人,突出诗人凄孤无依之境,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脆弱,像江中孤舟一样漂泊不定。颔联以雄阔乐景写凄楚悲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意境的雄浑阔大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有了前面这些或比喻或反衬的铺垫和渲染,尾联才水到渠成,撼人心魄。水阔天空,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颠沛流离,四海为家。这一联即景自况,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漂泊无依,颠连无告的苦痛忧思。《客至》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环境,绿水缭绕,春意融融,给人以江波浩渺,空阔明媚之感,又写群鸥飞临,款款情深,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僻静,同时也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隐逸情怀。《江村》三四两句分别写燕和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近忽远,相伴相随。它们忘机不疑,乐群适性,是如此通晓人性,简直成了诗人消夏避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同时透过这些轻灵洒脱的笔调,我们又体会到了一种关怀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趣。
(七)、燕子。《绝句漫兴九首》(其九)描写燕子扰人的情景:“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一二句写燕子熟门熟路,频频来访,“故”字暗示出来者不善,别有用心。三四两句写飞燕添愁惹恨,频频扰人,筑巢衔泥,点污琴书,追捕飞虫,打着主人。这飞舞的燕子筑巢托身则罢,还要如此肆无忌惮,扰人欺人,简直可恶!其实透过这种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我们不也体察到了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吗?另一首诗《燕子来舟中作》则一反这种落井下石欺人太甚的形象,把燕子写得缠绵多情,善解人意。“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首联人燕对举,诗人漂泊转徙,居无定所,燕子衔泥筑巢,两度翻新。人与燕,如陌路重逢,感慨良多。中间四句诗人将心比心,怜悯燕子,也悲叹自身。可怜的小燕子啊,你我曾是故园旧知,何以今日形同陌路,满目疑惑,莫非主人的孤独衰老?抑或故园的荒芜破败?天宽地阔,你竟然居无定所,四处为家,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结尾两句落笔飞燕,安慰人心。孤单弱小的燕子啊,你竟然飞临孤舟,歇息船樯,刚和我聊了几句,又匆匆飞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啊!全诗捕捉细节,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人燕对视,互诉衷曲,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凄楚悲怆,感人肺腑。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啊。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则有别于以上两首诗的悲哀、烦恼的情调,借燕子表达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二句大处落笔,着色绘光,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的初春图景;三四两句则捕捉细节,动静勾勒,别具情趣。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春日冲融,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正相依相偎地静睡,恬适安详。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第五篇: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杜甫的诗篇堪称是最可宝贵的部分之一。本文独辟蹊径从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出发,着眼大方向,关注小视角,以小见大,从顺序合理、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结构起伏四大方面阐述杜甫诗歌的叙事结构特征。叙事诗,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杜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笔者通过对其中部分作品的分析,来研究一下杜甫诗歌中是怎样安排结构素材(包括人物、事件等等),怎样为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出色地组织结构,这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杜甫这些思想和艺术都很完美的和谐的诗篇,或许还是有些意义的。
关键词:杜甫 叙事 结构 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过去研究杜诗的人,有的是从杜甫的生平入手,总结他一生的创作经验;有的是从集大成的角度出发,综合研究杜甫多方面的成就;也有的从诗体的发展着眼,专门探讨杜甫律诗的创作特色;还有的研究杜诗的诗歌语言、修辞练句、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和创作方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不想对以上诸方面问题重复已有的意见,仅想就杜甫的叙事诗来谈一谈它在叙事结构上的特征。
一、顺序合理,章法整严。
对于文学的结构问题,古人曾有过不少著名论述。早在六世纪,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就明确指出:“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弈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媸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在这里,刘勰运用比喻手法将文章创作比作高手下棋,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注意把它们运用于写诗或作文,这样才能掌握创作规律,按照文章的逻辑和思想的发展来安排层次,组织结构,按部就班,因时顺机,使文章上下贯通,文情相合。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文章进行结构的原则。笔者认为,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完全实现了这一原则,也确实达到了这种“顺序合理,章法整严”之境界。这在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顺序合理,繁而不乱。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杜甫诗歌中叙事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他的叙事诗又多采用乐府民歌和古体诗的形式,较少格律和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尽管如此,杜甫的这些叙事诗在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都能做到运筹落落,舒展自如,无论内容怎样纷繁,感情怎样复杂,篇幅如何宏阔,他总能做到有条不紊,让那些人物、情节、感情、词句、段落等等,分门别类地整理队伍,忠心耿耿地为诗的主题思想服务。以《兵车行》一诗为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情况实录:爷娘妻子奔跑着相送,车马人群腾起的黄尘把咸阳桥都遮蔽住了,场景纷乱,阵容之大,不但体现征伐的行人多,“走相送”,边跑边叮咛相送,还体现征伐之急。诗歌中主要通过声音的描写,烘托纷乱的场景,渲染悲慨的氛围悲壮的场面,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奠定整首诗的基调,为下文铺叙,是为记事。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是全诗的第二层,主要写行人答语。通过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刻体现了行人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幸,揭露了拓边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最后诗人再次以声音作结,加深了对战争灾难的直观认识。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了表现对统治集团连年发动不义战争,到处拉夫抓丁,使百姓背井离乡、田园荒芜,而官府仍逼税索租的黑暗现实,表示极大的愤慨,进行无情的鞭笞这一主题,诗人精心地安排了结构:先写出车声隆隆、战马嘶鸣、出征的壮丁、送别的人群等战乱场景,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接着写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最后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样的叙事结构能够将宏大纷繁的叙事场面化复杂纷繁为层次清晰,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二)章法整严,天衣无缝。
结构是否缜密,是否合乎逻辑、合乎感情的发展,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做到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就不仅要起、承、转、合具备,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贯穿成一个整体,还应当尽量使作品一气呵成而不脱节,结构严谨而毫无憾处。这样的作品让人读起来,才会一口气地读下去,拿起来就不想再放下,总想要把它读完。杜甫叙事诗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杜甫的叙事诗的结构往往是一气呵成的。以《丽人行》为例,这首诗是因讽刺杨国忠飞扬跋扈、荒淫无耻的丑行而写,是一篇力透纸背之作。这首诗在结构上极力铺陈,堪称一气呵成的佳例。诗中虽然也能分出起承转合几个过程,如“三月三日天气新”“到珠压腰禨稳称身”,写长安水边贵妇们的美姿,这是起;从“就中云幕椒房亲”到“宾从杂遝实要津”,写国虢夫人们的奢侈,这是承;从“后来鞍马何逡巡”到“青鸟飞去衔红巾”,写杨国忠的到来和他的显赫地位,这是转;最后两句点明杨国忠的身份,对他进行更深一层的讽刺,这是合。不过,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单独拆开来理解其意。因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为它们是诗人一笔写下来的,写一般贵妇的艳丽是为了衬出国虢夫人的奢侈,写国虢夫人的奢侈是为了衬托出杨国忠的跋扈,而这些最后又都归结到对杨国忠的讽刺这一点上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语势是多么连贯,针线是多么紧密,它们极似曲艺中的“贯口活儿”,又像京剧打击乐中的“急急风”,句句紧随,如瀑布而下,效果是整体力量造成的,像一条锁链环环相扣。这样的诗篇,谁能读到半截就能得其要旨而罢读呢?而这样的作品,在杜甫的叙事诗中是不乏其例的,“三吏”、“三别”就也是这样的作品。
二、主次分明,除枝立干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是以一滴水来见太阳,透过一点来反映生活的全部。要做到这一点,诗人就必须掌握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结构方式,就必须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达到用园林盆景概括雄伟的自然,用寸简尺幅写出壮丽山河的艺术效果。这就类似戏剧理论中常说的“立主干”,也就是大胆略去次要情节,集中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在这方面,杜甫叙事诗同样做得很好。
公元757年春天,杜甫羁留长安,没有自由。一天,他在曲江湾徘徊,看到江头的宫殿全都紧锁着,四处满眼冷落凄凉,而春风中的柳丝依然发出了新绿。触景生情,他回想起当年天子驾车游猎南苑的情景,今昔对比,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于是才写出了《哀江头》一诗。这首诗是杜甫叙事诗中特别出色的一首,表面上似乎有点同情唐明皇与杨贵妃,实际上却是对他们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谴责。配合这一主题,本诗采取了跳跃式结构,即好像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时空的组合十分灵活: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这前四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这中间八句,写诗人回忆安史之乱前看到曲江时所见到过繁华、热闹的情景;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最后八句,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发出了无限感慨。正是这三个层次形成了本诗跃动式结构。作品中的形象,忽而现实,忽而往事,忽而倒叙,忽而顺接,像是电影中的叠印镜头,迅速而生动地将今昔相隔的不同形象连到了一起。这里,诗人虽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来写,跨度很大,但我们读过后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都长安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作多少具体的描绘,用字很简练。但省去了千百言,却蕴藏着更多的话,这就是杜甫在诗歌中对”立主干“的最好诠释,将一些旁枝末节该删的删,该省的省,该略的略,该跳的跳。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但给读者却留出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篇幅虽短,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生活画面却十分宽阔。使人吟罢诗歌便被带入对盛唐衰败的历史教训的深沉回忆之中。此外,由于采用了跃动式结构,诗中还形成了一条由哀而乐、又由乐而哀的感情线索。经过这由哀而乐、由乐而哀的变化,一起一伏,一逸一宕,诗人的感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无怪乎苏辙非常喜欢这首诗,说它是:“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遗法。”他还特意把这首诗与白居易那些惟恐别人看不明白、写得枝蔓俱生的诗作了比较,说:“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
三、结构虚实结合,意义深远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叙事诗,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辟了一条“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新路。他的诗,往往取材于国家政治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对它们毫不讳饰的径直描述来反映现实。因此,实实在在地描述历史事实,在杜甫叙事诗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杜甫又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并不满足于对现实生活只作如实的反映,而是喜欢在对现实作过一番如实描述之后,用少量诗句,宕开或拓深上述诗中所描述的事实,使作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语》)而结束,并给人一种烟波无际的感觉。这体现在结构上,即是虚实结合,意味深远。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全诗二十四句,前五句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客观描写了一个大风破屋的场景。中间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写作者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叹息自己、周围人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写出了个人悲苦之状,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但是从杜甫叙事诗的结构仔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要表达诗人自己伟大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展现自己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作者从实与虚的两大方面将诗歌整体割裂开来但又浑然互补,前十八句“实”写悲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时诗人及眷属的悲剧场景;后六句“虚”发壮情,诗人把自己的悲剧推演到整个国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来,使全诗的意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安得广厦各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着这样的曲终高奏,我们会为诗人忘我、天真的幻想所激动,为诗人伟大的同情心而赞叹。诗人那面对破屋的大声疾呼,仿佛至今仍在天际中萦回。
四、结构顿挫有度,曲折起伏
杜甫就曾评价自己的诗歌有“沉郁顿挫”的特色。(《进雕赋表》)这四个字,也是后世杜诗评论者们的众口一辞。笔者认为,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总特征相适应,他的叙事诗的结构,同样具有顿挫逸宕,波澜起伏的特征。这一点,我们从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比较中可以鲜明地看到。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曾和高适、岑参等人一起登上过长安南郊的慈恩寺塔。在这座塔上,杜甫作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适、岑参也各有一作。我们比较一下就可看出,杜甫的一首不仅在意境上要比高岑之作深远、开阔,独显出沉郁的特色,而且从诗的叙事结构的顿挫曲折上看,杜甫的一首较高岑之作高出一筹。高岑之作都是时人的写法,前写塔势高耸,后发几句感想,中间没有什么顿挫曲折,因此意境较浅,未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而杜甫却不同常人,他写的也是这座塔,可他不是一味地死写。如:开头两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这两句与高岑之诗的起式相同,但接着就不同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这里笔势一顿,抒发起感情来——波澜出现了。这是一个由叙事到抒情的快变。但按一般人的写法,或许又要缘情而发,平贯到底。而杜甫却不,他在这里只是触一下感情的神经,接着又转而写塔的高耸去了,因为倾泄感情的时机还未到来。当写过“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四句后,塔高极远写出来了,可再顺势写下去就会落入俗套。所以诗人笔势一转:“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辩皇州?”这里又推起了一个感情的波澜。与上相同,诗的后半部依然是一顿再顿,一转再转,感情的波澜一浪高过一浪,而最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后“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两句,收结得又是那样冷悄、压抑。试想,短短的一百二十字的诗,竞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澜。正是这一层一层的顿挫,诗意才一层一层加深,诗味才一句比一句浓郁,吟颂起来真可谓一唱三叹,兴味盎然。这种结构特征在杜甫叙事诗中有多方面表现:首先,在划分层次方面,表现得忽断忽续。《北征》是个鲜明的例子。这首诗,时而写诗人离开风翔的心情,时而写路上的所见景象,时而写与家人团聚,时而又写借用回纥士兵的看法;时而是叙事,进而是叙言,时而是议论,时而是抒情,时而疚,时而忧,时而哀,时而兴,时而恐怖,时而震惊,时而悲喜交集,时而毁誉交并,整首诗的各种线索就是这样此起彼浮、若断若续地交叉勾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若断若续的结构,配合着诗歌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如海风掀起的巨浪,一波连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卷着读者的心。正像沈德潜评价的那样:“„„忽断忽续,转接无象,莫测端倪„„千古以来,且让少陵独步。”(《说诗啐语》)其次,在布置段落方面,提顿相间,明暗结合,长短轻重参差错落。关于这一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早有评价。他说:杜甫的诗歌,“长篇必分段落,每段必用提顿以见起,用结束以见止。提顿结束,有明有暗,有重有轻。段落有长有短,参差错落,以救方板。少陵无法不备,学者可揣靡也。”这些特点,在杜甫那些长篇叙事诗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
新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结语:
总之在杜甫的所有叙事诗里,叙事结构是其作品中具有客观意义的创作过程,我们知道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统摄着各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隐义之所在。但他们也不是简单机械的罗列相加,杜甫的叙事诗创作就是在纷繁的叙事情节中除枝立干,虚实结合,在顿挫曲折中相互糅合相互联结的。其叙事诗的各个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巧妙组合,使其呈现巨大张力,在赋予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之外更深层次意义的同时,实现了结构的整体性意义。这不仅是叙事诗歌,也是所有叙事体裁作品应该具有的结构特质的功能体现。另外,我们不得不理清楚,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就不可能原封不动的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而是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的相关谋略。再次回过头来看,杜甫作为写叙事诗的圣手,自身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具备纯熟老练的创作手法,正式其将各种独特的叙事结构特点或模式有意无意的用于叙事过程,这才创造性的开发出了其独霸一家的叙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