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童庆炳 主编)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 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审美的语言作品。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无功利与功利。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权利。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从目的的层面上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这说明,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
第五章 基本概念 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
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改造。
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
思考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答: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通俗,文艺作品是适应人美的精神需要而创作出来的。雅与俗是相对的,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不断变化,相互转化。
衡量文艺作品价值高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并为人民群众索赏识。
对于这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高雅严肃的艺术的同时,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折回注意新文学的意义。
答: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批判的继承,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借鉴,并根据新时期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创造。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答:民族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繁荣和世界文学进步。当然,世界文学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独特性,从而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
第六章 基本概念 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思考问题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答: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
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
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答: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
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的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
答: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
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的反映客体,即主动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8.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第七章 基本概念
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11.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3.灵感与直觉的区别: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都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灵感获取成熟的答案,只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无意识在暗中组合材料;一是在艺术构思中起主要作用,无意识承担大量的工作;一切形象、情节、结构等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有意识完成。
5.为什么说即性不是凭空出现的?
答:即性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他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第八章 基本概念 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3.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艺术概括是以对待特殊的集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通过对“特殊”的“观察”,“比较”“思索”而造成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正是由于作家的这种在对“特殊”的,体现着审美价值追求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一般”相统一的艺术概括能力。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作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补充和改造。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答: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5.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所谓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艺术的呈示,即把情感评价寄寓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诠释相交融,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方式。
6.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文学作品中的鹅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的关系:作家实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纬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纬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会。而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答:形式创造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任何精神作品都有他的存在形式,否则它的内容就无以体现。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缺一不可,所以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在内涵:“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成物化为艺术文本“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生成作用。内容因此而深化或升华而产生审美新质,作家可以利用语言手段,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话语形式内容化的过程。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答:“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他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而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现。因此,当人们从现实的具体事务身上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他们与自己曾经拥有的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他们却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以人能给人们以“有意味”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有道理,因为一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蕴含着深厚的意味,一旦转译,打乱了原有的结构和形式,改变了语言,因此有可能改变原有深刻内涵,破坏了审美价值。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问题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和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而报告文学要求选取跳动着时代脉搏的真人真事进行记录,从而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10.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点: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第十章 基本概念
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4.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思考问题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答:文学言语是特殊的言语系统,与一般言语有明显的不同,除了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文学言语还具有内指性。而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而文学言语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言语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语言更注重表现功能,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2.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有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4.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包括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5.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的不同之处:一般意象以再现生活为目的的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的,而审美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的。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第十一章 基本概念
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6.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7.视角:是作品种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8.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9.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答: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的形式:首尾连接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4.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件,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的意义:第三人称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第一人称叙述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可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第二人称叙述是第三人称叙述的一种变体。从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者之间距离拉大。
6.叙述者声音的特点:传达内容意义,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容的情感底蕴,凸现出叙述者,把其推到前台,先是个人魅力。
第十二章 基本概念
1.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2.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3.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5.声情并茂:将抒情作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并将它直接有力地传达出来,这就是声情并茂。
6.情景交融:作家、艺术家借景物描写,写出独特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情景交融就是意境,古代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7.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
8.隐喻: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
9.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思考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地表现情感,叙事则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2.抒情话语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的方式:主要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并常要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极富有表现性的抒情话语。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诗中之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景有灵有性,诗中之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抒情诗人写景意在言情。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多主观色彩,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十三章 基本概念
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4.风格构成: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呈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5.风格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大类。6.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7.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思考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把风格看作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角度来理解,从形成的内在根据上来理解和风格的。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风格的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无疑是必要的。所以“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2.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当它一与实践和客观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日常个性人皆有之,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机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却并非人尽有之,日常生活个性的特点东西,不是都会在作品中得到反映,也不是创作个性的特点,都与日常个性的特点直接相对应,只有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践和积累,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4.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一般指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时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答:风格不等同于语体和体裁,它使文本焕发出作家个性的光彩,以其独特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惊异,它给某一文体的僵硬躯体里注进生机,获得了艺术生命。
6.文学风格的特征: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语言编码、特定修辞在作品中的分布与风格密切相关。
7.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答: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由于人们的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对风格美有不同的选择。风格美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但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必然导致地域风格的差异。
第十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
2.文学传播:泛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准确地说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3.大众传播媒介: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4.文化市场: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5.高雅文学:一种典型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6.大众文学:浅易、通俗、平易、流行、消费性的文学类型。
7.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8.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9.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的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方面吸引、感染、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开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货品凭兴趣的属性。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
思考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学生产规定着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消费对象,规定消费方式需要;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答:文学传播方式是作家创作与读者消费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使文学欣赏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需要,也是读者迅猛增加,使依附于作家的观念形态的文学之本取得了物质外壳。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意义:文化市场促使文学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艺术生产者要按文化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有助于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使艺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艺术的多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艺术家对文艺观念和写作方法的探索。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种商品消费,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答: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而文学作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文字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只能与凝聚在文学产品的物质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相等价,文学作品具有超时代性,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形态性质?
答: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是认识属性、审美属性、价值诠释属性和交流属性,文学消费和接受市审美体验、认识、诠释、交流的统一。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未含阅读行为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重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答:文学作品渗透着作者本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在阅读作品是,读者可以由于沉浸到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而忘怀现实,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解放感,也可由于意识到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某种差异而震惊、警醒,从而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8.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答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起源于人类模仿和求知的本能,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使读者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
9.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答: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蕴涵丰富、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价值产品,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读者,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学的价值阐释来源于文学作品深刻的人文关怀,文学创作目的是寻觅或回答某种人生价值,真义和真谛,读者往往从自己的主观兴趣出发,并通过作品的解读来与作家对话,以寻求或建构自己希翼的文化价值,从而使自己更有意义地生活。
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答:表现在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以及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文学交流活动是平等亲密的艺术主体之间的审美情趣的共鸣、审美智慧的碰撞、审美体验的融合,是内在心灵之间的坦露和沟通、自由个性之间的机会和确证,乃正彼此全身心的相互拥抱和拥有。
第十五章 基本概念
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3.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4.正误与反误: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反误是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5.共鸣:在阅读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灵感应状态。
6.净化: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7.领悟:潜思默想、东西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态与过程。
8.延留:继共鸣、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思考问题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等;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特定的生理机制。
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情绪状态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阅读境界,而且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接受心境也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改变,两者相互作用。
4.隐含的读者怎样形成的?
答: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5.文学接受为审美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答:孤立的自在的文学作品需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成为自为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因为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必须经过读者的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形象。文学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学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答:因为有读者的再创造,即由于填空、对话、兴味的介入,阅读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答:误解是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创作动机、作品意蕴相悖,这是必然现象。误解份正误与反误。正误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阅读方式,而反误,包括穿凿附会甚至歪曲,能导致对文学艺术的损伤及至粗暴践踏。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答:作品出人意料的造成期待遇挫,能诱使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间之中,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在遇挫愈开释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体验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但完全遇挫会大大减少作品的魅力。
第十六章
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2.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构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3.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基本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
4.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5.心理学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6.语言学批评:运用语言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方法。
7.文化批评:在解读甚至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文化关系的批评。
8.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想标准,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答:从批评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所以文学批评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作出评价;从文学批评的效能来说,文学批评也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答: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体现了文学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审美作品,因而应当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一切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经济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必须要有历史观点;微观的艺术解析,具体的思想评价及切中肯綮的高下得失的判断,只能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达到应有的准确尺度,发挥批评应有的效能;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答:思想标准是用来评价作品思想性的,较为突出的体现了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有三个基本点:一是就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考虑,其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二是就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考察其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三是从作品影响人们的特殊途径考察作品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标准是用来评价作品艺术性的,问题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是它的基本内涵。
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密切联系的。
4.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的区别:传统批评模式有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现代批评模式为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现代批评模式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和理论上发展与创新发展起来的,比传统模式更完善,从各种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5.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市场经济兴起发展的现实,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变化,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必须重新矫正眼光,面对现实;西方的文化研究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全球性等;中国的文学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具有自身深厚的文化背景的批判性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的建设。
第二篇: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_童庆炳_主编)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4.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等名词见下面思考题第一题.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 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审美的语言作品。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无功利与功利。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权利。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从目的的层面上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
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这说明,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
第五章 基本概念 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
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改造。
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
思考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答: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通俗,文艺作品是适应人美的精神需要而创作出来的。雅与俗是相对的,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不断变化,相互转化。
衡量文艺作品价值高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并为人民群众索赏识。对于这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高雅严肃的艺术的同时,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折回注意新文学的意义。
答: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批判的继承,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借鉴,并根据新时期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创造。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答:民族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繁荣和世界文学进步。当然,世界文学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独特性,从而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
第六章 基本概念
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思考问题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答: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
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
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
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答: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
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的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
答: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
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的反映客体,即主动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8.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第七章 基本概念
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11.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3.灵感与直觉的区别: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都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灵感获取成熟的答案,只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无意识在暗中组合材料;一是在艺术构思中起主要作用,无意识承担大量的工作;一切形象、情节、结构等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有意识完成。5.为什么说即性不是凭空出现的?
答:即性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他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第八章 基本概念
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3.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艺术概括是以对待特殊的集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通过对“特殊”的“观察”,“比较”“思索”而造成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正是由于作家的这种在对“特殊”的,体现着审美价值追求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一般”相统一的艺术概括能力。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作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补充和改造。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答: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5.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所谓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艺术的呈示,即把情感评价寄寓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诠释相交融,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方式。
6.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的关系:作家实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纬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纬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会。而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答:形式创造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任何精神作品都有他的存在形式,否则它的内容就无以体现。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缺一不可,所以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在内涵:“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成物化为艺术文本“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生成作用。内容因此而深化或升华而产生审美新质,作家可以利用语言手段,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话语形式内容化的过程。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答:“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他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而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现。因此,当人们从现实的具体事务身上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他们与自己曾经拥有的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他们却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以人能给人们以“有意味”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有道理,因为一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蕴含着深厚的意味,一旦转译,打乱了原有的结构和形式,改变了语言,因此有可能改变原有深刻内涵,破坏了审美价值。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思考问题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 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和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而报告文学要求选取跳动着时代脉搏的真人真事进行记录,从而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10.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点: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第十章 基本概念
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4.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思考问题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答:文学言语是特殊的言语系统,与一般言语有明显的不同,除了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文学言语还具有内指性。而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而文学言语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言语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语言更注重表现功能,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2.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有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4.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包括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5.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的不同之处:一般意象以再现生活为目的的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的,而审美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的。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第十一章 基本概念
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6.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7.视角:是作品种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8.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9.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答: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的形式:首尾连接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4.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件,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的意义:第三人称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第一人称叙述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可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第二人称叙述是第三人称叙述的一种变体。从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者之间距离拉大。
6.叙述者声音的特点:传达内容意义,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容的情感底蕴,凸现出叙述者,把其推到前台,先是个人魅力。
第十二章 基本概念
1.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2.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3.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5.声情并茂:将抒情作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并将它直接有力地传达出来,这就是声情并茂。
6.情景交融:作家、艺术家借景物描写,写出独特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情景交融就是意境,古代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7.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8.隐喻: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9.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思考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地表现情感,叙事则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2.抒情话语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的方式:主要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并常要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极富有表现性的抒情话语。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诗中之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景有灵有性,诗中之情,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抒情诗人写景意在言情。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多主观色彩,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十三章 基本概念
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4.风格构成: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呈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5.风格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大类。
6.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7.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思考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把风格看作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角度来理解,从形成的内在根据上来理解和风格的。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风格的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无疑是必要的。所以“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2.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当它一与实践和客观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日常个性人皆有之,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机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却并非人尽有之,日常生活个性的特点东西,不是都会在作品中得到反映,也不是创作个性的特点,都与日常个性的特点直接相对应,只有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践和积累,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4.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一般指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时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答:风格不等同于语体和体裁,它使文本焕发出作家个性的光彩,以其独特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惊异,它给某一文体的僵硬躯体里注进生机,获得了艺术生命。
6.文学风格的特征: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语言编码、特定修辞在作品中的分布与风格密切相关。7.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答: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由于人们的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对风格美有不同的选择。风格美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但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必然导致地域风格的差异。
第十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消费:广义:精神层面的,文学阅读活动或文学欣赏
狭义: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2.文学传播: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换言之,文学传播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与发行活动。文学传播也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与文学接受之间的桥梁。
3.大众传播媒介: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众传播是由一些专业机构或群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向为数众多,各不相识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大量收集,复制和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单向扩散或互动交流等特点。
4.文化市场: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5.高雅文学:与大众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典型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6.大众文学:浅易、通俗、平易、流行、消费性的文学类型。
7.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8.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9.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的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方面吸引、感染、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开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货品凭兴趣的属性。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思考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学生产规定着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消费对象,规定消费方式需要;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答:文学传播方式是作家创作与读者消费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使文学欣赏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需要,也是读者迅猛增加,使依附于作家的观念形态的文学之本取得了物质外壳。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意义:文化市场促使文学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艺术生产者要按文化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有助于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使艺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艺术的多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艺术家对文艺观念和写作方法的探索。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种商品消费,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答: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而文学作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文字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只能与凝聚在文学产品的物质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相等价,文学作品具有超时代性,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形态性质?
答: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是认识属性、审美属性、价值诠释属性和交流属性,文学消费和接受市审美体验、认识、诠释、交流的统一。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未含阅读行为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重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答:文学作品渗透着作者本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在阅读作品是,读者可以由于沉浸到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而忘怀现实,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解放感,也可由于意识到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某种差异而震惊、警醒,从而产生新的情感体验。8.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答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起源于人类模仿和求知的本能,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使读者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9.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答: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蕴涵丰富、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价值产品,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读者,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学的价值阐释来源于文学作品深刻的人文关怀,文学创作目的是寻觅或回答某种人生价值,真义和真谛,读者往往从自己的主观兴趣出发,并通过作品的解读来与作家对话,以寻求或建构自己希翼的文化价值,从而使自己更有意义地生活。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答:表现在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以及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文学交流活动是平等亲密的艺术主体之间的审美情趣的共鸣、审美智慧的碰撞、审美体验的融合,是内在心灵之间的坦露和沟通、自由个性之间的机会和确证,乃正彼此全身心的相互拥抱和拥有。
第十五章 基本概念
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3.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4.正误与反误: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反误是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5.共鸣:在阅读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灵感应状态。
6.净化: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7.领悟:潜思默想、东西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态与过程。8.延留:继共鸣、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思考问题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答: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等;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特定的生理机制。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情绪状态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阅读境界,而且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接受心境也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改变,两者相互作用。4.隐含的读者怎样形成的?
答: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5.文学接受为审美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答:孤立的自在的文学作品需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成为自为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因为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必须经过读者的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形象。文学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学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答:因为有读者的再创造,即由于填空、对话、兴味的介入,阅读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答:误解是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创作动机、作品意蕴相悖,这是必然现象。误解份正误与反误。正误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阅读方式,而反误,包括穿凿附会甚至歪曲,能导致对文学艺术的损伤及至粗暴践踏。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答:作品出人意料的造成期待遇挫,能诱使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间之中,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在遇挫愈开释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体验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但完全遇挫会大大减少作品的魅力。
第十六章
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2.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构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3.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基本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4.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5.心理学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6.语言学批评:运用语言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方法。
7.文化批评:在解读甚至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文化关系的批评。
8.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想标准,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答:从批评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所以文学批评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作出评价;从文学批评的效能来说,文学批评也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答: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体现了文学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审美作品,因而应当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一切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经济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必须要有历史观点;微观的艺术解析,具体的思想评价及切中肯綮的高下得失的判断,只能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达到应有的准确尺度,发挥批评应有的效能;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答:思想标准是用来评价作品思想性的,较为突出的体现了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有三个基本点:一是就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考虑,其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二是就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考察其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三是从作品影响人们的特殊途径考察作品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标准是用来评价作品艺术性的,问题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是它的基本内涵。
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密切联系的。
4.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的区别:传统批评模式有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现代批评模式为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现代批评模式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和理论上发展与创新发展起来的,比传统模式更完善,从各种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5.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市场经济兴起发展的现实,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变化,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必须重新矫正眼光,面对现实;西方的文化研究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全球性等;中国的文学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具有自身深厚的文化背景的批判性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的建设。
第三篇: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案
第一编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以及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当代文学理论的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形态
教学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大基石;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2课时)基本概念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叫做文学学。它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经历了一个从混沌到逐渐明晰的划分历程。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与文艺学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
1、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同:两者都是以最基本的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家和作品)为研究对象,它的任务是要分析阐述具体作家作品的诸多方面,作出公正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异:两者的方法不同。批评基本上是静态的,针对个别作品,或以某个作品作家某个创作倾向为研究对象。文学史却要着眼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考察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历史的继承与沿革。
2、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的是研究文学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因此它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不同。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个别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思潮,或者说并不是具体的个别的文学现象,而是要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普遍的艺术规律。比如文学批评规律,作品构成规律,文学发展的规律,阅读鉴赏的规律等。
他们之间的联系:文学理论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观点原理和方法。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为文学理论提供具体的材料和方法。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他认为文学作为一个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方面构成的。
世界 ↗↙
↖↘ 读者
作家 ↖↘
↗↙
作品
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变过程和反馈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理论所规定的四个方面的任务 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单社会生活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作品,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2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3文学作品作为本文如果被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本文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而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构成了文学接受论。4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其他活动有不同之处,而从总体 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形成了文学本质论。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对象: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的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构成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实践性、有一定的价值趋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的多样化。可以采用多种视角进行研究,故文学理论的形态也是多元化的。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本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 文艺学 文学活动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设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课时)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从历史角度回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具有下列三个基石
1、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强调文学艺术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充分实现,强调文学艺术是人的自由创造。)
2、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文学艺术依存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3、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从经济角度,把依存性具体落实到生产操作和生产消费之上)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其次,必须以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文学理论来指导。
二、中国特色 强调中国本土特色
三、当代性
【本章思考题】
1、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编 文学活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教学,使学生重点理解文学活动区别其它人类活动的特殊性质,从而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教学难点: 区别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了解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片面性;如何理解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3课时)
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第一节 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按照第一章的观点,文学活动应该包括四个部分: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一、世界
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
二、作者
三、作品。如作品的形式。
四、读者。接受美学特别强调读者的重要作用。
五、文学活动的整体关照。
第二节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它是整个人类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交换关系 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特性使得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文学与经济基础具有间接的联系。故属于“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
游戏发生说。“过剩精力”的发泄。劳动说。(这是根本原因的解释)
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产生的前提条件。提供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制约了早期文学活动的形式。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随着经济而发展,但并不完全同步。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诸学说有更大的合理性?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4课时)
第一节 文学概念辨析
一、关于文学的几种概念
1、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
2、狭义文学: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一速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
二、文学作为文化。作为审美。作为惯例的各种表现。通过文学多层面的分析,我们得出文学最为合理的概念: 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第二节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是一般的意识形态,也是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节主要介绍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文学是一般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二、文学与话语。
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文学属于意识形态话语。
三、文学与社会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
四、文学与反映。
文学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总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自然和社会)形成的一种无功利、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美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指其是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虽然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但它仍具有社会功利性。
二、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形象:审美形象
理性:蕴涵理性因素。可以引导人们进入理性境界。
三、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第四节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话语蕴藉
蕴藉:蕴藉是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着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状况。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有两层含义(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蕴藉性质。(2)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二、文学的定义
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话语 话语蕴藉 文学
什么是话语蕴藉?请结合有关作品加以说明。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2课时)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工人阶级和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二、雅与俗:“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
三、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艺术珍品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沟通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米民族新文学。
【本章思考题】
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问题。
第三编 文学创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教学,使学生能从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高度,理解和掌握文学创造的性质特征、过程和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学创造过程;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是艺术生产;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内涵的理解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3课时)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两者之间的关系 1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依存。
2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1)两者并非绝对同步。(2)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
(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它观念性的创造对象世界的生产 2以符号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3它是富有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一、客体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艺术生产
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4课时)
文学创造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生产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储备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有无意获取、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二、艺术发现。
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其特点是:(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结,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3)艺术发现要有机缘。
(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是将透过自己独特的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创造一个新的创造物。
三、创作动机
获取一种动力。有远景、近景、主导非主导几种。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的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心理机制如下 回忆与沉思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常用的回忆方式有(1)直接回收法。即把那些对自己刺激最强的信息直接与中心意念挂上钩。(2)挨次扫描法。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沉思索。想象与联想。
想象的三种形式(1)再现想象。这种想象是是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再现。(2)比拟想象。这种想象是将某种理论的东西形象化。
(3)虚构想象。这种想象是凭空将此物想象为彼物,将无物想象为有物。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想象。它具有三条规律
(1)接近联想。它是由时间、空间上的接近而将两种以上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
(2)类似联想。它是将两种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3)对比联想。它是将两种以上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具有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的特点。
知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中直觉具有两个作用(1)作家对某事物或现象的直观式把握,由此出发,可能构建一部作品。
(2)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理智与情感。
理智是作家有意识地理性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分为情绪和感情,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和规范力量。
意识与无意识。
二、构思的方式。
综合。综合与拼凑不同。它具有定向性、选择性、新颖鲜明的整体性。突出和简化。
突出有两种方式(1)浓涂重抹(2)淡化背景。变形和陌生化。
变形有如下几种方法(1)扩大法和缩小法(2)粘合法(3)漫画法。(4)夸张法(5)幻事法
陌生化:对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来表现。
变形和陌生化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艺术效应,区别:如果说变形重在“改变”事物常形来创造的话,陌生化则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作者或人物从未见过此事物,而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地具体描写出来,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首次见到挂钟时的描写,就使用了陌生化手法。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2)注意词语提炼与技巧的运动(3)即兴与推敲很有学问。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艺术构思 灵感 陌生化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第八章 文学创造原则
第八章 文学创造原则(3课时)
艺术真实和艺术概括
一、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悟。它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
二、艺术概括。
主要方法(1)在广泛占有生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概括。
(2)以一个生活原型为主,同时融入其他生活素材。
第二节
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
一、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涵者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和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比如鲁迅的《祝福》《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等。情感把握应该具有的基本要素
诚挚性,比如鲁迅作品对中国国民的深切关注。高尚性。
二、形式创造。
注意形式与内容的互动关系。
原则(1)从内容出发选择和创造形式。比如《边城》由于主人公是一位简单的女子,所以作品的叙事形式简单恬淡。
(2)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比如《简爱》的叙述方式,用第一人成的形式表现主人公的成长。重视形式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艺术真实
艺术概括 艺术形式
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科学真实和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第四编 文学作品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构成方式,其中包括作品的样式及特征,作品的形式及构成层次,作品的风格,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的特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教学难点: 理解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意象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4课时)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二是采用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
二、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表现主观理想,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旨。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
三、象征型文学
它是一种侧重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征。
四、几种文学类型的比较:联系与区别。
(1)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再现客观现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主观,或侧重客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的抽象性。
(2)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概念。
(3)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多义和含蓄的。
(4)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 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诗歌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于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跳跃性(2)凝练性(3)节奏、韵律性 比如戴望舒的《雨巷》
二、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刻画,贾府的兴衰变化,以及对贾府的环境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小说的特点。
三、剧本
1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比如曹禺的《雷雨》,在一天的时间内,反映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剧本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相对于诗、散文等文学体裁,小说和剧本都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两者有如下不同之处。小说在反映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优势。它深入细致
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特征,使其可以更广泛全面地描绘社会生活。剧本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集中性、浓缩性。
四、散文和报告文学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发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题材。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本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现实型文学 诗
小说
剧本 散文
报告文学 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形态和文学对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形态和文学对象的理想形态(4课时)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
本文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二、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文学话语层、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话语层面。其特点表现在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及具有阻拒性。
文学形象层面。它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真实与假定的统一。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味层。
文学典型
一、定义。
文学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突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具有特征性。比如阿Q.文学典型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也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典型环境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貌,它是特定的这一个)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2、一定条件下,典型人物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如范进中举前后,众人对它的态度的变化。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
在当前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曾经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典型形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仍然需要典型,而且要与典型环境结合起来,反映伟大的时代。
文学意境
意境-----抒情性文学
意境的定义: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 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他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其实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只有文学才具有,在中国的文学、绘画等中,意境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与范畴。文学意境的三个特征。[1]情景交融。
在具体作品中,情与景交融的三种表现:
A:景中藏情。即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风格极为含蓄。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全不见情,但“一切景语皆情语”。
B:情中见景。作家往往直抒胸臆,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月下独酌》,本来只有自己,李白却能对影邀月,幻化而成三人,且载歌载舞,似热闹无限。孤独寂寞与痛苦,似被冲淡了,实被加深了。但李白仍独自忍受,不提一字故乡。李白并非不知故乡有妻儿的牵挂,李白也并非铁石心肠不思念妻儿。但他仍愿把痛苦一肩承受,默默品尝。可见,非至最失意之时,诗人不会抒发还乡的愿望,甚至也不愿感受故乡的温暖。
C:情景并茂式。如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送别之前,写了这一段深秋景物,显得凄婉忧伤。情与景完美的结合。
[2]虚实相生---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实境----如在眼前,是比较实的部分。虚境----见于言外。实境是逼真的景、形、境,而虚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于一问一答中已觉不得归之苦。“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秋雨,羁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驰骋想象,独辟新境,不再诉苦写愁,却写心中美愿,可谓出人意料。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含蓄永,余韵无穷。[3]韵味无穷------意境的审美特征
在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就有许多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如上一类的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明代胡应麟说:“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些妙诠。”《鸟鸣涧》一诗刻划了一个极其幽静的境界:客观世界是夜静山空,主观世界是清闲无为,桂花悄然飘落,境地是何等的空寂!进而“月出惊山鸟”,更微妙地点缀出夜中山谷的万籁无声,反衬出广大夜空的无比沉寂。该诗重要的是写出了人心的“静”境,似乎寓托了这个“人”的佛教寂灭思想的信仰。
4意境的分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一、意象-----表意型作品
二、观念意象。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形象。(文学意象都是观念意象)
它可以分两类:第一种是立意简单而明确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比如中国人过去新年要在门上贴门神,英雄佩带大红花,此外还有红双喜、五角星、十字架等等。
第二种是高级的观念意象,也就是审美意象。他是“一种理性观念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
比如麦尔维尔笔下的白鲸。
三、审美意象的概念: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他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与典型、意境一样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为了追求审美意象,文学家不惜以荒诞的幻象以求意念真实的表达,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实现最佳的意象组合。
四、审美意象的特征:(他是在文学作品中,审美理想表达充分的意象)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哲理性。
意象中象是表意之象,所以,意是本质,也就是要说明某种观念与哲理。形象只是载体。如《变形记》本质说明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象征性。
象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意义,二是意义的表现。我们直接看到的是外在呈现的 形象(意义包含在内),但这种形象是特殊的,即我们不能直接就它自身来看,而是要就它所包含暗示的一种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这是判断象征意象的可靠尺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意象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影射性”、象征性,有更深层的意义。比如,《凤凰涅磐》中凤凰集香木自焚以再生,就象征中国的新生,是一个象征意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不是仅仅是一只神猴,而是作家自由理想的象征。)
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荒诞性。
荒诞性是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情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荒诞性并不等于荒唐可笑,荒诞性往往是一个外表,在内在它往往同内在的真实性、深层的哲理性紧密相连)荒诞的表现:
(1)形象上的荒诞性。《变形记》。格里高理变成了大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的思维。
(2)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等待戈多》、《秃头歌女》。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直接介入。
审美意象的创造是由抽象到具象的。即先有观念,然后寻找最适合的形象。这种选择需要作家哲理的眼光,作者为了表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极度冷漠的显示,经过思考,选择了夫妻对面不相识这样一个事件。卡夫卡选择了大甲虫。多脚、厚厚的甲壳,甲壳本是甲虫在自然界生存竞争中自卫本能长期进化的结果,正好与资本主义社会重重打击下人的自我保护本能相对应)。
五、文学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它的特征在于有故事情节,故常见于叙事性作品。比如《等待戈多》中流浪汉戈戈、迪迪。《车站》
符号式意象。它指没有故事情节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以他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某些观念或哲理,其作用从本质上看,不过是一种表意的符号,所以称为符号式意象。分为两类,一是抽象式符号形式,二是具象型符号式意象,他们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如舒婷的橡树。
六、审美意象与典型、意境的不同。1侧重点不同。2形象的重要性方面不同。象征意象的本质在于“意”,形象只不过是意义或理想的载体,形象并不就是它本身,而是另有所指。如孙悟空、凤凰涅磐。但是在典型中,形象本身就是他们自身,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是吻合的,不可分的。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就是他们自身,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意境也是如此。所描写的都是实情实景,并无象征寓意,形象就是形象本身。
3、在形象塑造的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同。典型和意境的艺术思维方式都是从具象到具象,而象征意象的思维方式却是从抽象到具象。
4、象征意象与典型、意境在形象形态上也是不同的。象征意象一般是一种荒诞的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人心营构之象”,已经不以„逼真‟为创造原则。而意境和典型的形象形态,一般需要与生活形态和自然形态一致,即必须遵循“逼肖自然”的法则。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典型 特征化 意境 意象
2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什么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3课时)
话语-------沟通功能1描述外在事物------叙述事实为主的倾向------叙事类型
沟通功能2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表现情感意念为主----抒情类型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
本章重点:分析 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即文学话语的叙事功能在叙事性作品中的表现)
叙事性作品是叙事这一特定叙述活动的产物,因而对叙事性作品的分析实际上也 就是叙事这种活动全过程的分析。
将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1)分析叙述活动同客观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叙事话语的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语后的形态特征(2)分析叙述话语的特征-----分析话语形式(3)分析叙说活动作为活动的特征----叙述动作分析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叙事理论西方与东方:(1)传统的叙事理论:A西方 侧重于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环境描写等方面。B中国。相对于西方,中国的叙事性作品,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诗歌等抒情性作品发达,叙述性作品如汉代的史传、六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直到明朝,小说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比较成熟的小说,自明代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
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的代表是古典叙事理论和现实主义叙事观念。在传统的叙事活动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故事的内容,这是因为故是内容传统上具有实际功用。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英雄传奇等故事具有纪录民族的历史传播社会的价值观念等功用,因而他们比较侧重叙事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是否真实可信,作品是否表达了正确合理的思想意义或道德观念等。他们主要关注的:叙事文学表现的生活内容---后人总结为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2)现代叙事理论: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叙事理论: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的研究思路转向了从许多叙事文本中寻找共同的东西,而不是像传统的叙事研究者那样研究一部作品的独特意义。他对俄罗斯民间一百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具有7个范围的31个功能。后来在列维的传播下达到了法国学术界。这种叙事理论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同 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是把故事的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作为研究的重点。
二、叙事的涵义和特征
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最早的叙事文学是原始社会中通过口头流传的神话和史诗。比如荷马史诗就是叙事体史诗。
我国的神话中也有一部分属于叙事性质的神话,比如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此后,还有比如说著名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圣经》都包含着许多故事。讲故事,就是叙事,它是所有叙事性文学的共同特征。
叙事的简单定义:文学的叙事,简单地说,就是 用话语 虚构 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后果。(它不同于抒情性和表意性文学的特点在于叙事着重表现的是外在的社会存在)(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对外部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它是动态的,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是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价值在于揭示社会运动过程及其意义)(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文学与一般话语不同。文学不等同于历史。也不等同于科学。
它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文学话语之中,不能也不必要按照话语之外的资料来进行验证,可以说有自己的空间,对它的要求判断只能看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它是虚构的。
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就与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要产生审美效果,就必须使得作品与客观现实产生一定的距离,按照小说中世界的逻辑去思考。所以,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过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是直接联系着现实,但是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现实。比如《西游记》《红楼梦》。
三、叙事的意识形态性质
(1)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意识形态化的解释。比如神话、英雄传奇。
(2)从叙事的方式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
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即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体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
叙述话语。----如何叙述故事内容,比如依照什么次序进行叙述,怎样处理叙述故事内容的轻重,哪些部分该进行场景的详述,乃至停顿叙述,哪些部分可以用概略叙述一笔带过,甚至干脆省略,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叙述等。
叙述动作----研究叙述话语的具体叙述状态----叙述者是以怎样的态度或表情对着什么人进行叙述的。叙述者怎样进行叙述的具体动作,当然在叙事作品中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叙述的声音中间接地推知叙述者的态度以及叙述动作的参与者—叙述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叙述内容
故事
事件。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事件由若干层次构成。任何事件或叙述单位在作品中都处于一定的关系中,承担一定的作用(1)第一类叙述单位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祝福》中祥林嫂逃婚、改嫁、捐门槛。
第一类的叙述单位还可以分为A:核心事件。比如《阿Q正传》中阿Q闹革命。B:辅助单位,它并不能改变事件的进程,而是使之延续并催化这个过程的完成,比如阿Q第一次进城,兜售城里的商品。
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叙事作品中的情节(1)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2)事件在发展中展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发展过程。比如《祝福》(《老人与海》)中的情节。
人物。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展的动因,同情节相比较是第一位的。
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叙事作品中人物对故事来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整个事件过程发生的推力。
比如在以才子佳人为主题的小说中,主要出现的几个行动元。再比如以某项任务为结构线索的作品,比如《西游记》可以很明确的分出几个行动元。行动的执行者(唐僧师徒)-----帮助者(如观音)-----反对者(妖魔鬼怪)。角色。人物除了行动,还要具有鲜明的性格(个性及共性)。(典型)
场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场景。(如《老人与海》《祝福》)
二、结构
(1)表层结构。《竞选州长》几个叙述句1提名竞选州长
2、遭到攻击
3、退出竞选
(平衡---失衡----再平衡)
(2)深层结构。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
三、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要遵循逻辑(要让人能懂、每一类故事的特有的逻辑)
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一个序列(1)行动的可能性(2)变为现实(3)取得结果
行动组合的典型1首尾续接式:后弈射日的故事
2、中间包含式:(具体的)比如《干将莫邪》
3、左右并连式:(不同视角)比如《卧虎藏龙》(玉蛟龙一方、李慕白一方)根据行动发展同人的计划和目的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改善:改善的可能性---改善过程----得到改善《窈窕淑女》
恶化:恶化的可能性---恶化过程(或没有)-----产生恶化结果(或没有)
第三节 叙述话语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1本文时间: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2、故事时间: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的节奏性:体现为时序、时长与 频率。
(1)时序。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A:顺叙。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一致。(逻辑、前因后果)人们把按照虚构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称作“顺叙”。我国古代的传记文学、传奇、话本等叙事作品普遍采用这种叙述模式。比如古代说书人、章回小说“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顺叙讲求因果逻辑的清晰。在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按照顺叙方式讲述的如《简爱》、《苔丝》。在中国的戏剧如《茶馆》。小说如《棋王》《孩子王》等等,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B:逆时序(倒叙、插叙)
倒叙:先讲结尾,后讲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的作品比如《祝福》、《呼啸山庄》。插叙:在顺叙中,插入此前若干事件的片断。这样的作品在长篇小说中比较常见。比如《巴黎圣母院》《芙蓉镇》。好处:逐步丰富、立体。(2)时长。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
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比如《悲惨世界》的故事时长主要是从1795-1832年。《芙蓉镇》的故事时长是从1963-1979年。《百年孤独》的时长是百年。叙述速度=故事时长/本文时长
省略: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的时间不作叙述便跳过去。比如《芙蓉镇》中从胡玉音生下孩子小军后,直接跳到8年后的四人帮倒台。《茶馆》中的时间跳跃: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战,再到解放。此时由于本文时长为0,故叙述速度是无限大。休止:这是另一个极端。此时故事进展为0,时间没有变化,故故事时长为0,叙述速度也为0。
中间过渡状态。场景:本文时长与故事时长一致。相当于话剧中的场景被完全纪录。
概括:本文时长小于故事时长的粗略叙述或交待。比如《芙蓉镇》中的这样一段描写:“秦书田和胡玉音两个五类分子,每天清早罚扫青石板街,已经有两三个年头了,两人起的很早,他们一般都是从街心朝两头扫,一人扫一半。”(3)叙述频率。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1事件的重复:比如《西游记》孙悟空打妖魔鬼怪,如祥林嫂“我真傻”的讲述----事件类型的重复;2话语 的重复,反复讲同一类事件,比如《罗生门》《英雄》)视角(聚焦)
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叙述人决定)
第三人称叙事。“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限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叙述者大于人物)多是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他们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再同一个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也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以随意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
比如《美国的悲剧》《苔丝》《阿Q正传》《悲惨世界》。
第一人称。比如《简爱》《棋王》《尘埃落定》《干校六记》等。一种自己亲身经历,另一种以第一人称进行评价。第二人称:主要是戏剧作品。
叙述视角和人称的转化。比如《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四节 叙述动作
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对虚构的内容而言,如何讲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它体现了叙述的态度。叙述态度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读者的态度和评价。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叙述者和接受者。1叙述者(叙述者并不一定等于作者)[对叙述者的认识] 第一人称:日本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叙述者是一只猫。显然不是作者本人。鲁迅非常喜欢第一人称叙事,但是《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我,作为叙述者,显然不是作者本人。《祝福》《故乡》等作品也不能完全说是鲁迅。作品中有虚构的成分。《狂人日记》中的叙述者我,显然是虚构的。
2、叙述者与声音
声音:用什么语气或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不同叙述风格的表现手段。在不同风格的叙事作品中,叙述声音的表现不同,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在研究叙述声音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把叙述者分为显在叙述者和隐在叙述者两类。
A:显在叙述者。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比较传统的具有讲述故事风格的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往往能或多或少地听到。最典型的情况是叙述者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场的第一人称叙述。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我”这个主语的存在而被读者注意到。到因为不是主要人物,所以这个“我”所说的话,常常与故事本身的进展无关,尤其是当这个“我”离开故事发表评论或议论时,叙述者的声音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B:隐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况。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最典型的例子是剧本。剧本除了少数提示外,故事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的。由于几乎完全没有叙述者的语言,因而找不到叙述者存在的政局。有的小说也采用叙述者的语言,即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来叙述故事,叙述者的讲述行为被减少到最低程度,所以给读者的印象也是似乎不存在叙述者。但是“隐在叙述者”并不是不存在叙述者,而是说叙述者处于一种“隐在”即不在场的状态。只要有故事,就有叙述者,只是这时候,读者不容易发现而已。(2)冲突。A在经典的叙事文学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的声音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来自同一个叙述者的安排)但是B在现代作品中出现了不一致的矛盾情况。(人物的自我反思)
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叙述。-----复调叙述。
叙述者的声音是理智的,充满理性的:“七月初,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傍晚时分,有个年轻人,走出他在C胡同向二房东租来的那间斗室,来到街上,然后慢慢地,仿佛犹豫不决地向K桥那边走去”。(p2)叙述者和接受者
潜在读者(接受者):古代话本和拟话本出现的“看官”。隐含的接受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读者和隐含的接受者都是指作品文本的阅读、接受者。但是两者之间有重要区别。这是所说的读者是指在作品完成和发表后,实际存在的阅读或者聆听、观赏作品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隐含的接受者则是存在于作品文本的叙述动作中的虚拟的接受者。叙述者讲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也就是说讲述活动必然要有接受叙述语言的对象。这种关系在传统的叙事活动如说话艺人的“说话”行为中表现得很鲜明。即使是作为书面文学独资进行的叙述语言创作,作者作为叙述者在 叙述时心目中也存在着潜在的接受者。
在有的叙述中,叙述者会明确地将接受者指明。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叙述者没有任何面向接受者的表示。这只是表明不同的叙述者对接收者的态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有的叙述者不是面对接收者进行叙述的。不同的叙述者对接受者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叙述者希望接受者当作一无所知的路人,有的则希望接受者能像朋友那样更多地理解、同情自己。不论如何,这些接受者都是由叙述者设定的,是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这些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都是叙述者心目中理想的接受者。在叙述行为中叙述者期待自己的语言被理解,而真正的、完全的理解只能发生在叙述者自己设定的这种隐含的理想接受者的接受中。(读者与隐含接受者的关系:读者去靠近隐含的接受者)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行动元与角色
情节
2、情节和事件的关系如何?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3课时)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一)1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与叙事的差别:抒情侧重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 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向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二)1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侧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也以抒情写意为主。
2分类:最主要的抒情诗。与西方相比,中国诗歌更侧重于抒情为主,西方哲理性、思辩性。(最典型)早在春秋时代“赋诗言志”便成为一种流行的风尚。它包括如
颂诗。最初也是一种歌,它可以是一种节奏鲜明、格调高昂的抒情诗,也可以是一种追求技巧、沉于冥思的抒情诗,既能表现集体情感又能抒发个人感受。通常用来歌颂神圣。我国的《诗经》中就不乏颂诗。屈原的《橘颂》。
情诗:用来歌唱爱情的诗,在抒情性作品中,它抒发的感情作为热烈。《诗经》中的《诗.周南.关睢》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
哀诗:也称挽歌。用来吊念死者和表达悲哀之情的抒情作品,如楚辞中德《国殇》,《诗经》中的《黄鸟》等。
田园诗:如晋代诗人陶渊明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被后人称为“田园”诗派。如《饮酒》、《归园田居》。
山水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抒发作者情思的诗歌。晋代诗人谢灵运首开山水诗风。它所描绘的名山大川、湖光水色等,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涂抹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浸透着作者所寄托的情思,并留下时代的或阶级的印记。古代的山水诗,由于诗人不满现实,大都表现出寂然幽静的情趣和消极遁世的思想,也有的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山水诗的写作,要情调高昂,体现出时代的精神,使读者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审美的享受。古代的如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讽刺诗:高尔基的 讽刺诗《市侩颂》。苏轼的如《李氏园》、《荔枝叹》。戏曲:元代成熟起来的元杂剧,具有抒情的特点,无论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还是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是白朴的《梧桐雨》
(二)抒情与现实
抒情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抒情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抒情反映具有评价性。
(三)抒情中的自我和社会 自我色彩
(2)意识形态性。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四、抒情与宣泄(宣泄是抒情的一个侧面,但不是全部)(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意识的控制和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抒情不是完全的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构成部分)
抒情内容是指本文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象征性地表现自己的情感,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抒情话语与抒情内容的关系:两者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和画面形象之中,不可分离。读者直接读到的是抒情话语,通过抒情话语才得以体悟抒情内容。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的区别
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它强调画面层和声音层的象征功能,强调呈现情感运动的形式。(声音的高低、快慢、长短/画面成为主观化的、感受之中的色彩和形状,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
(诗人为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常对普通话语系统的改造,甚至打破已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为富有表现性的抒情话语)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结构要素: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一)声音与情感(1)诗与乐(2)声调与情调
双声:(声母相同)辗转反侧要有音乐美,使人听起来悦耳,读起来顺口。祖先们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了。早在《诗经》时代,他们就创造、使用了很多双声叠韵词(又叫联绵词)。双声,便是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辗转、参差、踌躇”等。叠韵,指的是两字的韵母相同,如“燕婉、窈窕、绸缪”等。
象声: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叠音:如李清照《声声慢》上片(3)情感与节奏
画面的节奏、声音的节奏、情感运动的节奏
(二)情与景
1诗与画2情景关系 3真与幻
(一)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如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作者因见到菊花在秋天生长的情景,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触景而生的情,是“报与桃花一处开”。实际上,诗人咏菊喻志,表达了自己如果获得政权,就会给劳苦大众带来温暖的春天这一主旨。
(二)寓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景中含情。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诗人对鸣声诱人的黄鹂没有感觉,偏偏只爱涧边幽草,加上水急舟横、无人问津的郊野渡口景物描写,凸显了诗人恬淡悠闲的心境,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这种情景关系中,透露了诗人想有所作为而不得,思欲归隐而不能的矛盾痛苦,表达了诗人只好不进不退、无所作为的无奈。
(三)直抒胸臆。作者在诗歌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人登台远眺,见苍茫的天空和空旷的原野,油然而生天地悠久,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慨叹;俯仰 今古,瞻望未来,表达了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
(四)缘情设景。是指诗人或词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在诗人或词人笔下,这一景物也含有某种感情的色彩。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意思是说花上溅滴愁人的泪;“鸟惊心”,意思是说鸟鸣惊动愁人的心。春天花开鸟鸣,本该使人欣喜愉快,但由于身处战乱,家人离散,花容并不能稍抑人的悲怀,鸟鸣却更增加人的愁思。诗句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色彩。(五)情景交融。诗词或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或通过用景物描写来寄托、暗示感情,或化景物成情思。如屈原《涉江》中的“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写的是船行缓慢的景象,抒发的却是诗人眷恋国都关怀祖国命运的沉重心情。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如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1比喻和象征
2、倒装和歧义
3、夸张和对比 4借代和用典
二、抒情角色 1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2借景抒情 3代言的抒情方式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抒情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3课时)
风格界定
1风格
在现实生活中,风格一般指的是人的作风、风度以及由之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行为特点。比如说这个人的风格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而这个人的风格是细致缜密、有条不紊等。
在文学活动中的风格通常指的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品的格调风貌也涉及到时代、民族、地域、流派以及文体自身。2风格的本质
一个论断:风格即人。(分析)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 整体 话语特色。
二、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
个性:日常个性和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关于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关系: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东西。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主要表现在个性气质、人格精深、艺术情趣、审美追求、文学才能等。当它一旦付诸创作实践 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一方面,它是作为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文学风格形成的创作主体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创作个性又是作为文学风格的构成而存在,我们可以从作品所显示的风貌格调,大致判断出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试述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它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馆、审美趣味、艺术能力以及气质禀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
作家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样化。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气候和土壤。比如俞平伯和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8月的同题散文。(个性对风格的影响)
三、风格和话语情境(风格是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
话语情境是指本文中由词语(表现的第一要素)、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情境。
(1)风格与词语(直观感受: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
这种格调并不是某一句话,而是作品的全部语言显示的总体的格调。鲁迅的严峻犀利又含蓄幽默;老舍善于运用北京口语,王朔的调侃风格。2风格与题材选择
不同体裁的作品要求不同的风格。比如议论文与记叙文、诗歌与散文。3风格与结构安排
不同的作者根据特定的生活内容和所要表现的主题与作家的审美趣味选择不同的结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低俗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复合式意识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儒林外史》采用的串联式,《三国演义》多线索与主线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王朔的《浮出海面》 4风格与形象创造
a 风格与题材选择和主题提炼。《边城》《活着》《芙蓉镇》/题材处理:三个王昭君。
B风格与人物塑造。(人物塑造体现一定的生活本质和社会面貌,还要体现作家的感情愿望和风格特点)
特别喜欢写某一类人,比如叶辛的知青。/不同不同 C 风格与环境描写。喜欢详细还是简略。四风格的特性
无论何种风格,只要称作风格,那么就都具有这样的特性。1风格的独创性。金庸/王朔/海明威 2稳定性
3多样性。总体而言的。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形成多样。
风格的形态
一、文学风格千姿百态,但是可以归类。风格的常见 简约和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简约和繁丰(简约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文体风格。其特点是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摹写,也不是简陋肤浅,而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俭省,富有言外之意。其弊端在于易于导致不明的晦涩。海明威
繁丰不是不节约词句,任意衍说,而是内容充实、词藻丰富、描述详尽、篇幅较大。弊端在于容易流于冗长。
2、刚健与柔婉(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具有阳刚之美。)
柔婉是柔和优美的风格形态。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抒情表意曲折委婉,具有阴柔之美,给人娴静和谐的感受。李清照。
3、平淡与绚烂(平淡是少用辞藻,务求清真的风格形态。平淡的作品特点是单纯通俗、质朴冲淡,给人平实悠远的感受
绚烂是大量使用辞藻,富丽的风格形态。这种作品往往追求繁华奇艳、色彩绚烂。[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小名尤子。因慕战国时蔺相如的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其代表作。词采富丽,绘声绘色。
4、谨严与疏放(谨严是指构思严密、文笔精细/疏放是指不加雕琢、率意挥写的风格形态。)
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的风格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文学风格
2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3风格具有哪些特征。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接受过程的阶段与规律,以及文学接受的高级形式----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和标准等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学接受过程;文学批评
教学难点:理解几个基本概念:期待视野、填空、对话与兴味;理解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概念的内涵与区别。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3课时)
1文学接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与狭义:以时间划分):广义的文学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是近代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 和欣赏。
2文学消费的重要性:从观念形态到物化形态,使得文学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大机器迅猛发展,文学作品可以被大量机械复制的背景下,文学发生重大的变化(1)高雅文学(纯文学)和大众文学(或称俗文学)的分化与互渗现象比以往更显著(2)新的大众传媒如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也使得文学消费呈现新的特色。
名词解释:(重要)
1高雅文学: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高雅文学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特点有: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鲜明的个性风格;诉诸读者以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高雅文学有时又称作“纯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通俗文学:它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往往又称“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盈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1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生产是狭义的文学生产,即指作家的观念形态或本体形态的生产和出版从而将作家的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物化为文学读物的物化生产,如文学书籍、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等等的制作,文学传播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文学消费主要指读者的阅读。
2文学传播活动。(涉及到观念形态----物化为一定的形态,涉及到出版发行)历史回顾:文学传播方式的变化。(口头文学---口口相传; 印刷术----手工印刷----大机器生产的大量机械复制,它开始意味着作品与作者的分离,然后要听命于新的主人。文学书刊---声像作品)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接受范围。从特权到平民。(印刷购买—视听传播-----文盲)3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重点)
a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
(1)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作品
(2)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大众传媒发展后,文学消费包括文字也包括影像)
(3)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生产着新的消费者。社会导向作用,比如50年代的消费者和 现在的消费者)
b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1)首先,文学作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的实现(2)制约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方式比如读者对言情小说的需求于是被大量类似地复制出来。由于需求的不同,比如大众文学和高雅文学的需求不同,生产的规模也不一样。(3)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历史回顾:文学消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偏离。古代:街坊传播/宫廷传播。现代:大机器复制导致消费者的分布广泛。到底是谁在购买?购买中价格的如何确定? A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的属性。商品,那么就要涉及到如何销售的问题。文化市场/艺术家发行量,签名售书促销/出版社千方百计出版畅销书。/文化工业)B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再生产属性:强调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问题: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借助文化市场来实现,因而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商品属性。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精神享受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性质)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问题:如何理解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性质?
回顾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学从来就不是一种纯审美或纯商品的东西。古今中外文学接受史也表明,文学消费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消遣,尽管它要经由个人发生。文学消费和接受总是或隐或显地、或强或弱地与特定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以及集团的利益有关。文学消费和接受的实质,是通过艺术娱乐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和再生产特定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当然,在文学生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消费和接受的意形不同。
功能:(1)模式1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如反动文人。(2)为被统治阶级服务。如高尔基的《母亲》。(3)中立。
一般是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效果之中,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或更新消费者的艺术感受力,进而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感受力。(如美国神话)
四、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
问题: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两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于一种精神范围内的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只是针对阅读活动而言的。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文化、经济、时间空间/除了阅读能力外,更注重个人的气质、年龄、职业、经历等,哪些人接受了文学作品?)。4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研究视角不同。二者的联系是: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二者共同指向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这一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1文学接受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阐释价值。(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这些部分并接受之)
认识价值:了解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
审美价值:情感体验、情感态度唤起。正反两方面,唤起真善美。形式美。文化阐释价值:民俗学、宗教学、哲学(比如现代主义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1952~)商州、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文学接受的主体:作为认识者、审美者和文化阐释者的读者。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高雅文学 大众文学
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3课时)
文学接受的产生
期待视野
1定义。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很常见)
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
文体期待。在电影中有类型片,比如看武侠片要刺激、激烈。恐怖片越刺激越好。在戏曲中有程式,在文学中同样有许多固定的文体对应某种程式,比如童话,比如词,读者阅读一篇词,诗歌,读者往往有所期待。形象期待。
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阅读武侠小说,其中的主人公一定是玉树林风,潇洒俊朗。
经典改编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新的改编经典现身荧屏,每每谈及也总有新意。近期荧屏上蜂拥而至的所谓翻拍“红色经典”,又引发了对经典改编的不同争论。是与非,功与过,改与不改,如何改,都需要艺术家切实把握好经典改编的尺度。人们期待视野中的经典和改编后的经典不可避免会有距离,一旦距离过大,也必然会带来误读,这不仅是对经典的伤害,也是对文化、对受众的伤害。而只有当人的期待视野和改编经典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定尺度时,人对于改编的接受才处于一个最大值。意蕴期待。希望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2期待视野的形成。
相关因素(1)世界观、人生观。(2)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3)特定的生理机制。
从接受主体的状况划分,可以分为个人期待视野和集体期待视野。个人指一般的个体性读者阅读某一具体作品过程所拥有的期待视野。
集体期待视野则是众多读者的个人期待视野累积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共同性的社会性期待视野。比如才子佳人小说的流行、目前商战小说的走红、情感类小说的再度走俏。接受动机:
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育动机 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
接受效果问题的分析:鲁迅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大意是一部《红楼梦》,多情男女看到缠绵、禅学家看到“空”、易学家看到“阴阳”、道学家看到“淫”……。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设置了隐含读者。(1)创作动机决定(2)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3)选材及文体的特点。(行业小说)现实的读者与隐含读者的关系。对应或偏离、丰富。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三、理解与误解
正解与误解(读者的前理解、先入为主的思想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等构成对话关系,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存在不同与偏差)与本义相同是正解//与本义发生偏差则是误解 误解又分为(1)正误(2)反误
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触,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 作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这种误解看上去切合实际,令人信服。(事例:海明威/)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顺向适应:从头知道尾(言情小说/类型电影);定向联想 [往往创造性弱] 逆向适应:往往具有创造性。富有艺术魅力。(出人意料)
但是完全出乎读者意料则可能出现“完全遇挫”的情况。(极端个人化、结果往往很难实现预期目的)事例:对红色经典的改造如《沙家浜》另外如现代主义作品别人看不懂。
所以,真正赢得读者的作品应该是既有顺向适应又有逆向适应,把握好两者的分寸。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第三个阶段)
共鸣(高山流水:知音 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际遇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具有对话点)
原因(1)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平凡的世界》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塑造了孙少平、孙少安这两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形象。作品发表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引起巨大反响,(2)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和作品中人物经验的相同或相似。《渴望》(3)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的相近。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净化
它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另一个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 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和人格提升的状态。领悟 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一种更高境界,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达到净化后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读好书有这样的收获,豁然开朗。秦王:而此刻秦王明知刺客在前竟背对无名转身悟字,悟无名带来的残剑的字,一个八尺“剑”字。“我悟到了,琴棋书画剑本是相通,只是通往人生境界的途经而已。此字已达到最高境界,就是无剑,就是天下!”大敌当前反促成秦王悟字。“想不到我唯一的知己竟是我通缉的罪犯!”
延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即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达到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三月不知肉味)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期待视野 正误与反误
2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3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3学时)
第一节 文学批评界定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接受
(一)文学批评与创造的关系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造有着密切关系
1、文学创造及其作品是批评的前提与目标,文学批评的理论背景与价值取向,对作品具有筛选作用,从而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个体性,而文学批评则是要将个体化的创作经验上升为一种文学的经验。
(二)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接受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与文学接受有着密切关系。
1、就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言,文学批评是读者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接受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
2、从层次间分工协作而言,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构成文学接受的不同层次。鉴赏性接受 批评性接受
二、批评的意识形态性
(一)批评对象:作品是意识形态话语,批评是意识形态价值评价。
(二)批评效能:
1、批评话语必然体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
2、对思潮、运动的评价是意识形态论争。
3、扶持文学新人,发挥其意识形态评价上的作用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
一、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
(一)伦理批评
又叫道德批评,以伦理道德为标准,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主张将文学和人生结合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主要采用道德的尺度评价文学作品。
“美善相乐”或“寓教于乐” 伦理批评的基本特征:
1、历史的久远性
2、多样性
3、差异性或敌对性
(二)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历史功用和历史意义。
孟子:“知人论世” 丹纳:“种族、环境、时代” 社会—历史批评的特征
1、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
2、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3、评判尺度主要是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
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操作
其一,对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
其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其三,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作家的关系。
(三)审美批评
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认为美是文学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审美批评的特征
1、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
2、具有“超功利性”。
3、经常是一种形象或形式的直觉批评。
(四)心理批评
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心理批评的运作
1、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
2、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
3、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4、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五)语言批评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要从本文去寻求而无需从外部力量加以说明。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结构及其在结构中的能指性、转换性、象征性。与语言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象征主义。
二、批评文体的多样性
1、论文
当代最常见的文学批评文体样式。
2、点评:
古代常见的一种批评文体。强调在阅读作品时的感悟与随想。金圣叹“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 1)《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点评 2)《第六才子书王实甫西厢记》点评
3、以诗论诗体
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评四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陶潜
4、随笔:
王蒙“欲读书结”:“欲读书者,处于未读书、不读书之狼狈处境而粉饰之也。……不学而不甘无术,便把浅层次的感想见解写出来,求教于善读书多读书者。”
5、序跋;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序:“诗教观”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社)
6、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
1)评传体:古今中外作家评传
2)书信体:贺拉斯:《诗艺——给皮索父子的信》
单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神曲》主题:“四义说”
3)对话体: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王朝闻《雕塑谈》《透与隔》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一)美学原则和历史原则的提出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黑格尔《美学》“美学与历史的统一”
2、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讲话》:
“不涉及审美的历史的批评,不涉及历史的审美的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3、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致拉萨尔》(1859.5.18)
(二)美学原则和历史原则的内涵
1、美学原则:遵循艺术规律,揭示审美价值: 艺术标准
2、历史原则:反映历史真实,坚持“知人论世”:思想标准
3、美学原则和历史原则的辩证统一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标准的定义:
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评价文学作品价值的依据,它是一定时代的人们用以衡量文学作品思想上、艺术上有无价值或价值高低的尺度。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一)思想标准
1、高度的真实性:作品与社会生活
2、进步的倾向性:作品与作家意识
3、情感的健康性:作品对读者影响
(二)艺术标准
第四篇:文学理论-童庆炳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
1、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2、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流。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结合型文学。
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特征性: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起反作用。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分为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
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 :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章学诚:《文史通义》 “《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抒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4、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意象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从 “客观对应物” 到“人心营构之象”
5、求解性与多义性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四、审美意象的定义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来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必然带有时代、民族等意识形态的印记。譬如《旧约》是希伯莱民族意识形态的体现。
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
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 叙述动作:“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第二节、叙述内容
1、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1)事 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推动情节的事件;塑造形象的事件
(2)情 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3)人物
一、性格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之争
一、人物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人格特征构成的人物自身的
文学理论教程
同一性和独立性我们称之为“角色”。(4)场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2、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1)表层结构
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以句法关系表示故事结构关系,将叙述内容简化为叙述句。人物—主语 行为—谓语 状态—表语(2)深层结构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把研究的神话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找出支配具体话语的恒定关系。
3、行动
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行动的内在逻辑: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
一般行动逻辑: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叙述话语
叙事文学作为话语,它的基本结构是线形历时结构,在这样的话语中,时间是一个基本要素。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时序:顺叙•倒叙•插叙
本文时长和故事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形式:省略、概括、场景、休止。
时距:叙述的步速:匀速•变快•变慢 频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
二、视角
视角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1、第三人称叙述:
传统的全知叙述,特点是无视角限制:《三国演义》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2、第一人称叙述:内在式焦点叙述。叙述者为主人公:余华《活着》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孤独者》
3、第二人称叙述
4、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第四节、叙述动作
文学理论教程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形象,故事总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计,《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我”
二、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本身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在米兰²昆德拉的一些小说中,叙述者时常跳出来,与读者商量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好,譬如《玩笑》、《生活在别处》、《不朽》等。而纪德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小说家。“独白”式叙述 “复调”式叙述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如:话本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1、一种是偏于形式方面的理解。“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
2、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的说法: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 《法言》“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²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这里的文是指作品的格调。
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换句话说就是“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
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谢榛:《四溟诗话》“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文学理论教程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核。”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四、风格的特性
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姚鼐:《复鲁絜非书》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繁分法:刘勰《文心雕龙²体性》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现代著名学者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四队八体:简约、繁丰;刚健、柔婉;平淡,绚烂;谨严、疏放。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文学理论教程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第四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一、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文学的自觉时代”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伏尔泰:《论史诗》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的风格。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远。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纵而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乎其不可测矣。屈乎之文,音涉哀思,矢耿介,慕灵修,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南》之比兴。而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相同。
第五编 文学消费和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欣赏和阅读。高雅文学(纯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精制、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高雅文学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特点有: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鲜明的个性风格;诉诸读者以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又称为“纯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俗文学):是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有消遣娱乐功能。在商业社会,又称为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第一节、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文学生产(狭义),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 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 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
(一)文学传播活动及其变迁 变迁轨迹:
口头传播:作家、职业说书人
书籍传播:从手抄本到机械印刷品
文学理论教程
视听传播及电子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网络
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书籍、报纸、杂志)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大量收集、复制和传播信息。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单向扩散或互动交流等特点。
(二)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同时发作用于文学消费。
马克思:“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
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文化流通市场的形成,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发生分离 文学作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遵循价值规律 文学作为物态化的劳动产品,会有物质耗损 文化生产受社会消费心理影响
(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 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文学产品中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作定量评估 优秀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代性
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意识形态性,在文学的阅读过程中,影响消费者
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直接服务于现行体制与社会结构;直接批判现行制度的不合理性;声称远离现行政治制度的“非意识形态化”
(二)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性
不是以概念形式的意识形态观念直接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
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一)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欣赏的区别
文学欣赏和文学鉴赏明显有一种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而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则充分反映了文学阅读活动中的现实复杂性,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的区别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学范围内的活动。
其次,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含未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
其三,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最后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文学理论教程
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在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二)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方面 认识社会现实 认识人类自我
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价值阐释
(二)文学接受的文化价值阐释的诸方面 民俗学价值
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价值 宗教价值 哲学价值
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 文学交流的自由性
文学交流的想像性、符号性与情感性
(二)文学接受的交流活动表现诸方面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
一、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
文体期待 形象期待 意蕴期待
(二)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
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三)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类型
文学理论教程
个人性期待视野;集体性期待视野
二、接受动机
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
(一)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个人境遇;主体身体状况;自然环境因素。
(二)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虚 静
庄子:“心斋坐忘”
刘勰《文心雕龙²神思》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杜甫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隐含读者(implied reader),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伊瑟尔(Wolfgang Iser)
(一)创作动机与隐含读者
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者。
(二)文本内涵与隐含读者
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
(三)选材与隐含读者
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一)填空、对话
英加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
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
伽达默尔: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伽达默尔(Hans-George Gadamer)
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把艺术当做是真理得以显现的方式 真前见、时间距离
文本的解释活动是不同视域的融合,由于相异而向对方开放,进行平等对话 效果历史
(二)兴 味
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
(三)异变
文学理论教程
思想观念的异变
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白鲸》 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
政治观念;预定文化观念; 文化视野;个人经验; 文学欣赏能力
王国维从自己的视野,把古人的三句词理解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理解与误解
(一)正解与误解
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而对于作品先入为主的看法
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二)正误与反误
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如历朝的文字狱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顺向相应;逆向受挫 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会借助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会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感受到“余音绕梁”的延留魅力。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憾,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偏重理论要求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兼及各种文学现象,包括对其本身的评价与判断,即“批评的批评”
(二)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批评虽然着手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但却必须着眼于它的意识形态归属,以求确立某种批评者所遵奉和维护的那种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或权威性。这在文学思潮、运动和文学论争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从实质上讲,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一定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它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本原则。
美学观点的内涵: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历史观点的内涵: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平,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真实面貌、是否反映了历史过程中的进步要求、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和趋势;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
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应该“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统一性。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标准:高度的真实性; 进步的倾向性 ;积极健康的情感性。艺术标准: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多样形态)
传统批评模式出现在20世纪之前,包括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现代批评模式出现在20世纪后,包括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
(一)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批评形态。
传统: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现代:欧文²白璧德和保尔²摩尔《伦理学原理》
(二)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是产生较早、影响较的的一种批评形态。孟子:“知人论世”说。
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里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
文学理论教程
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从这方面看来,一首伟大的诗,一部优美的小说,一个高尚人物的忏悔录,要比许多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著作对我们更有教益。”因而一个作家应该去“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
(三)审美批评
也是古已有之,但在中国魏晋以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才独立于社会批评。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真善美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审美批评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久暂就品评其高下得失,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
中国赏鉴式的“品”、“悟”,追求“滋味”、“妙悟”、“空灵”、“神韵”
西方各审美批评流派的众说纷纭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情感性评价,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的表现和引起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具有超功利性;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四)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它立足于从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中进而找出作者创作的心理机制、意识和无意识,再转而对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技巧、语言符号作出解释。
约翰²马勒:《心理学和文学》:“它们都主张对真实内容进行分析。这种真实内容往往隐藏在本文的后面,因而心理学家并非只从表面上去看本文,而是要看透它。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只是一组符号,如果阅读正确的话,它可以显示出第二组符号;而第二组符号可以依次展示出控制文学‘制造‘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着重从艺术作品的分析中论证作家的潜意识、本能欲望如何成为创作动机,并就文学的效果和特点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心理学解释。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
文学创作是本能冲动 “升华”的结果; ★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心理学:
着重于艺术或文学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的评价,其理论依据是图形和背景、邻近原则、类似原则、良好完形原则和闭合原则等原则;他们认为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分析作品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中。
(五)语言学批评 语言批评从总体上说,是诸多批评流派文学批评中涉及文学语言的分析的一种概括。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的、形成结构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而探求作品的意图必须通过对本文的语言分析。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罗曼²雅各布森;英美新批评:艾略特、理查兹、燕卜荪、兰塞姆;法国结构主义:罗兰²巴特、列维-斯特劳斯,三派从广义上讲都可以叫做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实质上都是主要运用语言学来研究和批
文学理论教程
评文学,关心的是语言结构及其结构中的能指性、转换性、象征性。如理查兹“语义分析学”。
语境: “语言学转向”(lingustic turn)、索绪尔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生前很少文章发表,死后,他的学生和同事整理课堂笔记,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对所有人文学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概念: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性与历时性
中国:批评集中地表现为讲究语言表现的张力:“意在言外”、“得象忘言”。
(六)文化批评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霍加特《文化的用途》 威廉姆斯《文化与社会》
汤普逊《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²前言》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 :1.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研究当代文化;2.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尤其是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3.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4.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文化中蕴涵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兴起发展,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变化,高雅文学的式微与通俗读物、通俗视听作品等的迅速兴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必须面对现实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向何处去?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
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 布局安排→力求创见
主要批评文体:论文,点评,诗论诗体,随笔,序跋,评传体等。
1、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构性和假定性
2、文学风格的特征是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3、报告文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4、“风格即人”是布封在他的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的
5、马克思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论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6、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
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正在变成一个实践的重要命题。
8、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文学本文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
9、斯达尔夫人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完全实践了社会历史批评。
10、亚里士多德美学论著——〈诗学〉〈修辞学〉对希腊文艺作了总结,为西方
文学理论教程 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11、刘勰——“情者文之经”——文学审美论的成熟形态
第五篇: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定稿)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 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 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 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A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A审美动机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D施教动机
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
B 体裁类型
C 结构安排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A抒情内容
B抒情话语
C抒情现实
D抒情自我 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A声音
B画面
C情感经验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A结构
B声音
C故事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叙事功能
B抒情功能
C描述外在事物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A表意式意象
B表情式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A实践性
B艺术性
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 布洛
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 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
A对象化说
B意识形态说
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 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
A桑塔耶那
B罗兰巴特 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 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 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 席勒 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
A作为文化
B作为意识形态
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 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
A审美
B情感
C想象
D 意识形态 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
A革命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 多样性 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 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 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
B高尔基
C毛泽东
D 鲁迅 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 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
B综合C简化
D 变形
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
A情感性
B理智性
C诚挚性
D 高尚性
二、判断题
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
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
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
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
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10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11叙事性作品是一种形式化的话语组织,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12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13只要能抒发自我之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14司空图把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15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
16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含义是同一的()17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18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
19鲁迅认为文学批评总是有“圈子”,实际指“标准”()20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1人物具有的“行动元”和“角色”两重性特征在作品中总是相互吻合的()22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都是详细叙述的()
23叙事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相比,人物是第一位的()
24按因果逻辑来组织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25叙事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属性只体现在叙事的形式中()26叙事内容与形式都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27文学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话语之中,而非在话语之外的现实世界中()28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9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象征型()30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象征型()31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32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观点的刘熙载()
33一般说来不同档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
34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35时代风格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部特征()36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
37话语系统的语言格调是表现风格的第一要素()
38作家创作个性对作品风格形成有制约和影响作用()39任何作品都是有风格的()
40许多抒情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 方式,却不直接倾诉自我的感受()41叙事话语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面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
20世纪,对叙述声音的重视成为叙事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方式()43文学是以作品的这种形式而存在的()
4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45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
4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47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48文学话语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49文学话语是一种社会性话语()
50文学对现实生活有依赖关系,所以文学反映完全是受动的()51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52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表达客观理想认识()
53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更充分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本文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54俄国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第一个使用“人民性”概念()55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取消民族文学()56物质生产永远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
57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
58神魔小说写得是神魔,与现实生活无关,它的创作源泉是故事()59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60亚里士多德也属于“摹仿说 ”的代表之一()
61荣格提出“个人无意识”,弗洛伊德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62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63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故有密切联系()
6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65生活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66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67艺术真实是主观真、诗意真实的统一()68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69文学创造中境的传达依赖请的创造()
70文学作品有请与理之分,其理指事理与哲理()
三、填空题
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创作论、——和——。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的著名观点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品格:——与——。
3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
4马克思文论与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5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坚持——富有——。6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说、宗教发生说、——说、劳动说。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和——、——和——几种。
9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大约是在——世纪完成的,到1747年,由——把诗与绘画、音乐等纳入七种“——”中。
10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多样性、——和——。
11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而且是精神生产获得独立之后仍然并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
12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强调——、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13文学是——在话语蕴藉中的——
14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五个要素:说话人、——、本文、——和语境。15.雅与俗在文学艺术领域被使用,这同毛泽东提出的——与——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16文学在历史上大致有三种含义:广义文学、——和——。
17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
18从目的看,文学既是——也是——;从方式看,文学既是——也是——;从态度看,文学既是——也是——。
19精神生产是指——————————————。20精神生产是特殊的生产,是——创造——-的生产;是以——为手段创造————的——;是——自由创造活动。
2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情感说、——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移情说、——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
22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既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又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和——。文学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同时是一种主观的真实、——。
23文学创造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创造:作为认识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与——的要求;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与——的要求,正是这两方面的作用,构成了文学创造的原则。
2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与——、——与——、理智与情感、——与——。25构思方式有——、突出与——、——与——。26文学创造物化阶段的两种操作方式是——与——。27文学创造的情感把握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应该具有——与——。
28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上英国文艺批评家———提出————理论影响很大。
29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和——三种类型。
30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和——性
31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32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3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和——。
34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和————。35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与——。36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和———。
37文学作品的本文是指作者写出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38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层次。
39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面,二是————;三是————。40文学话语层面,具有三个特点:内指性、———、阻拒性和—。
4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本文的纵身层次。又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与———。42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提出的。43王国维把意境分为——与——。
44“叙事”一词一般包含三方面涵义: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是——;第三方面是叙事动作。
45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与——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
46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与——。
47文学风格的主要形态有:——————、——————、刚健与柔婉,—————。48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和————。
49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供人们的消费。
50文学接受主体根据文学所具有的认识性、———、——等特征相应的具有认识者、审美者和阐释者的身份。
四、名词解释
1文艺学 2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四要素” 4广义文学 5狭义文学 6折中义文学 7话语 8话语蕴籍 9文学 10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11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2审美 13精神生产 14物质生产 15文学创作材料 16艺术发现 17创作动机 18艺术构思 19直觉 20灵感 21综合 22突出 23简化 24变形 25陌生化 26即兴 27推敲 28艺术真实 29艺术概括 30情感把握 31形式创造 32现实型文学 33理想型文学 34象征型文学 35诗 36小说 37剧本 38散文 39报告文学 40本文 41典型 42特征化 43意境 44意象 45叙事学 46文学的叙事 47情节 48表层结构 49深层结构 50行动逻辑 51行动元与角色
52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53 叙述时长 54叙述频率 55视角
五、简答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 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 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
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 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
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3什么是话语?
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
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
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 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 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 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
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
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 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
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 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 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
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 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 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 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 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 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 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 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
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 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53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 54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 55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
六、论述题
1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2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3试论述文学的双重性质?
4试举例说明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及原因。5试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总的理解。6试论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的特征。7试论文学作品的类型。8举例说明文学话语的特性。9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特征。10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11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12举例说明叙事的层面。举例说明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14试论抒情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5举例说明文学风格的特征。
16试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17试论文学接受的对象与主体。
18试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19试论文学接受的过程。
20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
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 1ABCD 2CD 3BCD 4A 5ABCD 6D 7ABCD 8ABC 9A 10ABC 11ABC 12B 13D 14ABCD 15ACD 16B 17ACD 18ACD 19BCD 20ABCD 21B 22A 23ABC 24A 25AB 26ABC 27C 28BCD 29CD 30CD 31D 32C 33ABCD 34AC 35D 36D 37ABC 38CD 39A 40BD 41ACD 42AD 43BCD 44AB 45C 46A 47ABCD 48ABCD 49B 50CD 二是非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三填空题
1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艾布拉姆斯 文学四要素
2实践性与价值取向
3文学社会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 4德国古典美学
5理论指南,中国特色
当代性 6世界、作品
7诬术仪式发生说、游戏发生说
8有意获取,无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查里斯· 巴托
美的艺术 10 主导性
层次性
始因
动因
12批判地继承
百花齐放
13显现
审美意识形态 14受话人 沟通
16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17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
18无功利
功利
形象
理性
情感
认识
19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0观念地
对象世界 符号
观念世界
符号活动
个性地 21自然说、原始意象说
22假定性情境,同一,验证和还原。内蕴的真实、诗意的真实。23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
24沉思
想象与联想
灵感与直觉
意识与无意识 25 综合简化
变形与陌生化 26即兴
推敲 27诚挚性
高尚性 28贝尔
有意味的形式 29理想型和象征型 30再现和逼真 31表现性和虚幻性 32暗示与朦胧性
33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34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35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36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真实感受 37有待阅读的 38言、象、意
39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 40心理蕴涵性
陌生化
41历史内容层面、哲学意味层面、审美意蕴层面。42希尔特
43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44叙述内容
叙述话语 45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46 声音
画面
情感经验
47简约与繁丰,平淡与绚烂,疏放与谨严
48民族性、文学流派的风格 49文学欣赏 特殊的商品 50审美性、文化性
四名词解释
1研究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也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作广义的理解,认为除文学外,研究对象还包括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工艺美术等。一般认为文艺学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也有人认为文艺学即指文学理论。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
2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3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4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6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7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8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10意识形态(ideology)原来是由“观念”和“学说”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本意就是观念学、观念的体系。观念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它必然同时具有认识和实践双重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谈到意识形态时把它归结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认为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并这样那样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里,它必然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12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13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
14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15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
16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17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18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19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
20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21作家最常用的构思方式,是作家围绕自己的中心意念,改造许多旧材料,综合为一个能够完整体现的意图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22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想,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清晰、明确和与众不同。
23指作家故意少说,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传达出形象的大概轮廓与内在精华的构思方式。
24指作家在构思时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通过变形,作家常常能够获得独创性的形象。
25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26指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
27传记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把心象物化为定性作品的操作情况。
28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在其构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东西的认识与感悟。29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30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造对象做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
31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3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33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
34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35文学体裁之一。一般认为,诗歌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表现诗人的情致。中国古典文论主张“ 诗言志 ”,“诗缘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特别看重诗歌抒发诗人主观情志的特点,即使是叙事诗,其抒情性也相当明显。诗人的主观情志自然导源于外在现实,但外在现实必须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现实即变成诗人情志的一部分才能发而为诗。在形式上,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相比,诗歌更富于节奏 感和音乐美。无论中国诗 歌 还是西洋诗歌,通常都是通过语音的有秩序的排列而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并且大部分诗 歌 要押 韵,即使中国现代自由诗也注意押韵,只是押韵方式比较自由。此外,相对而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讲究凝练;语言含蓄而富于跳跃性。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种类,如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十四行诗,民歌等等。
36文学体裁之一。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小说是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体裁。凡生活中存在而语言又能加以表现的,小说都有能力加以描写,写人、状物、拟声、描绘人的感受、幻觉、梦境以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等等,无所不能。这就有可能把存在于广阔时空中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地在一定篇幅里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转换叙事视角,变化叙事人称,又可以利用旁白、议论和抒情,使小说的艺术表现获得哲理的和诗的光辉,增强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
37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38文学体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散文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中国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杂文、小品、短评、随笔、速写、通讯、游记、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回忆录等。按其内容和性质,它大致又可分为 3 类,即侧重抒情的散文,侧重叙事的散文,侧重议论的散文。在西方,散文并不像中国这样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而是泛指一切不是韵文的文字作品,因此,非韵文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可以是散文,散体的日常应用文字也属散文之列。散文题材广泛,写法灵活自由,多种多样。它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像小说那样描写形象,刻画心理,渲染环境,烘托气氛,可以像诗歌那样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创造意境,这就是散文的“散 ”的特点。但散文贵“散”而又忌散,必须做到散而不乱,散而有致,通过形散而神不散的技巧,把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怀凝聚为生动的画面,而且要做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诗意与境界相交织,精练优美,朴素自然,音节铿锵,情感浓郁,既具有时代的生活气息,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点。39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
40-文学作品的本文是指作者写出的有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言、象、意层次。西方也提出过二层次说、四层次说、五层次说等。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面;二文学形象层面;三文学意蕴层面。
41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42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1759-1839)提出来的,所谓“特征” 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43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
(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二)虚实相生。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44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45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这些新的叙事理论与传统的叙事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以及叙述的接受等以前叙事理论较少关注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这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
46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社会行为及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它所指的对象与一般话语不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而是指向话语虚构的文学艺术世界。
47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对“情节”的看法很有价值。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48表层结构:从叙述层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叙事学通过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即叙述句来概括。
49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
50行动逻辑是指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两个层次:故事所共有的逻辑,离开了这种逻辑制约,故事就无法让人读懂。每一故事又受到特定的文化、文学体裁与作者风格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每每一个故事本身特有的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51叙事作品中人物对故事来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产生的推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动元”的作用。而角色则是指人物性格造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和独立性。
52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比如在叙事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古典话剧的一幕或文学作品中的一段对话等场景中,便是如此。但就整体而言,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不仅性质不同,长短与顺序也不同。两种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时长与频率中。
53时长是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尽管有的叙述间标志而变得暖味不清。本文时长指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然而阅读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谁也无法测量出标准时长来。我们无法对两种时长进行量化比较,但可以假设一种“‘匀速叙事”,即故事时长与本文时长的关系始终保持一种理想叙事作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出各种叙事作品中的长度与节奏特征来。两种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运动形式:省略、概括、场景、休止。
54叙事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重复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5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是叙述人称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多了起来。而第二人称叙述是较为罕见的特殊现象,还有一类较重要的特殊情况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
六简答题
1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3个主要分支,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按照韦勒克的看法,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文学批评不但接受文学理论的指导,而且以对文学历史的知识及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根基;文学史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评判作家、作品,吸收已有的文学批评的成果,探求文学发展、运动的历史规律。文艺学同哲学、科学,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有多方面的联系。它从哲学、美学取得自己的方法论基础,还常常借鉴以至移植自然科学,尤其是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文艺学同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更加广泛明显。
2文学理论的对象是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对象,具体的说是 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提出的。
3文学理论形态多样性的依据是因为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所以文学理论的形态与这个客体的特征与视角密切相关。对同一认识客体可以从多种视角关照。所以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主要有三点:第一文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5按照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世界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历史上有模仿论。作者主要指文学也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历史上有“诗言志”、浪漫主义。作品主要指文学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突出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读者的阅读鉴赏活动是使作品实现的价值。上述四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有三个方面: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诬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8因为从劳动说出发,可以理解巫术说有局部的真理,但是巫术说没有回答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劳动说出发,可以说巫术说是原始劳动的附加成分。游戏发生说则只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解释文学产生的问题,游戏也源自劳动;宗教也同样是劳动的产物,所以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中的一种,而且还能合理说明其它学说。
9这是指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决定作用的同时曾特别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指整个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不是都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例的;其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指文学的某些艺术形式(种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成就,不仅不是后世所能超越,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而走向衰落。这就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10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11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为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就是说,文学就其最根本的性质来说,都是作家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社会人生所作的一种评价性的反映的产物;就是说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般形态的性质可以从反映性(认识性)和实践性两方面来看:反映性是由意识形态的精神属性所决定的。它首先表明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的现象不是主观自生的,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反映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实践性是由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所决定的。如果说,反映主要是一种理智活动,是外部事物向主观意识转化的活动;那么,实践则主要是一种意志活动,是主观意识向客观事物的转化活动,表现为文学对于形成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于激励和推动读者积极介入社会人生方面的重要作用。1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13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4即审美性意识形态性,知识两者的复杂组合,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15话语蕴籍的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籍性质;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籍性质。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是指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2)工人阶级极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保证;(3)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此外,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还具有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主导性是指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但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它那些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无限广阔、丰富多样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
17在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上,倡导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继承。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好借鉴与创造工作,沟通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要百花齐放,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18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他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一次指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了精神生产的资料”,在这部书中,还有“关于意识的生产”、“语言中的精神生产”等提法,在《共产党宣言》中直接提出“精神生产”,说:“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马克思在《“政治缀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对世界的四种重要的掌握方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与此密切相关,马克思正式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他在指出“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之后还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酷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的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19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前者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精神生产有自己的独立性,表现为它与物质生产的发展衡的,它有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力。20科学反映活动立足客体,通过理性思维如实把握客体,把直观现象加工成为概念、范畴。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宗教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的意想上,文学则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的感受上。
2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摹仿说、移情说、集体说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
2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提炼过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23文学活动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不同,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的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虽然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认识不同,他主要通过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
24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其途径有无意获取与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25主要有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26主要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27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28突出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想,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清晰、明确和与众不同。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传达出形象的大概轮廓与内在精华的构思方式。
29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同一的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是指文学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是与挖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联系在一起的。假定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
30文学的艺术真实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而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主观的真实是指作家是通过主观情感来反映现实的,诗意的真实在于能够创造出生动的情境也不同于可月的真实。
31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有两个方面:第一在对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关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第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始终体现为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性介入和把握。
32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要遵循的原则有第一从内容出发去选择与创造形式;二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三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33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34在诸多的体裁分类法之中,在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种,即“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欧洲文学史上传统的分类法,它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不少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在文学分类上,基本上都按照亚里斯多德所制定的准则,原则上把文学分为这样三类,然后在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如黑格尔《美学》第三卷、第三部分、第三章关于“诗”(即文学)的部分里,就是把“诗”分为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这样三大类来加以叙述的。别林斯基在《诗底分类和分科》等文中,同样是采取这种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迄今在欧美各国仍然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像韦勒克、沃仑合著的《文学理论》在论及文学类型时,也完全依据“三分法”。“三分法”在“五四”以后介绍到我国来,但由于与我国传统的文学分类法差距较大,在实际运用中,至今仍很少为人们所接受。“四分法”是“五四”以来我国较为流行的分类法,它根据文学作品的体制和格局,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和散文四大类。如在三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就是按照“四分法”分卷的。这可能对确立四分法在我国文学分类中的地位有一定的作用。“四分法”与“三分法”的不同表现在:它把按“三分法”划分的叙事类和抒情类文学重新加以组合,分别归之于诗歌、小说、散文三类。诗歌包括叙事类文学中的叙事诗和抒情类文学中的抒情诗。它们之所以被归为一类,除了内容上都富有激情并要求高度概括、集中之外,主要由于它们都是以韵文的形式写成,在语言上都要求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小说只是叙事类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它之所以被单独地列为一类,主要由于它都要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性格,并且在近代文学中特别繁荣、发达,是近代文学中最主要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包括叙事类文学中的叙事散文和抒情类文学中的抒情散文,它们之所以被归之于一类,主要由于这些作品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比较自由、灵活,而且都是由散体文字写成的,在格式上也极少限制。唯独对于戏剧文学,这两种分类法都把它单独作为一类,分法是完全一致的。“四分法”与“三分法”目前分别在中西文学理论中被广泛采用,这说明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
35文学作品的本文是指作者写出的有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言、象、意层次。西方也提出过二层次说如黑格尔,四层次说如但丁,五层次说英加登。
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 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显然,富于艺术魅力是文学典型观的应有之义。凡是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啥姆雷特、堂·吉坷德、林黛玉都是超越时空,而富于永久的艺术魅力的文学典型,然而艺术魅力却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它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综合审美效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37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问题: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中心问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就是典型与典型环境的观点。联系着环境来分析典型问题使恩格斯的典型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了黑格尔等人的典型理论。黑格尔凭其卓越的辩证思想发现了典型人物的许多内在特征,指出了在典型人物身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但却未能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典型问题,因此他的典型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严重缺陷。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信中的这段话说明,对于典型的判断不能就人物自身来看,必须联系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哈克奈斯笔下的人物,如果不联系他们所处的环境来看,是有典型性的。而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在当时的时 代不是典型环境,因此,这些人物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典型人物了。在恩格斯看来,只有集中反映了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才称得上典型环境,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为这环境所推动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提出典型环境的概念,是对典型理论的一个巨大贡献。38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
(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有了三种情真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虽不言情,但情藏泉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情中见景式,第三情景并茂式。
(二)虚实相生。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索;亠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热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言不尽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而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39王国维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合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惊心,只因人的痛苦不堪,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从画面中去体会。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以表述哲理观念作为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的文学,就是意象艺术,这就使它与以再现生活为目的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意境区别开来,形成了人类审美理想表现形态的又一类型。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这里的“象征”,是取狭义的象征论。对于狭义的象征,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象征一般由这两种因素构成,“意义的表现”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如金字塔,陵园或纪念碑等,或者是一种形象如《变形记》中的大甲虫,也就是说象征的“意义的表现”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已经变成某种意义的载体了。所以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这便成了判定一个艺术形象是不是象征意象的可靠尺度。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是象征意象。
(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荒诞”的概念便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了。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如神话中的刑天,头被砍掉后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战斗;二是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文学更是刻意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与荒诞,如《等待戈多》,总之形象上的“愈出愈奇”,生活逻辑上的这一“不可思议”,是古今意象的一般特征。
(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在相当长的时期,艺术思维被理解为形象思维,即从具象到具象,始终离不开具象的思维,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至少意象创造的思维特征,便是抽象思维直接参与的思维。事实上,生活中的客观物象与主观的抽象思维完全对应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因此作家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时就必须对客观物象进行选择、改造包括组合和重新设计等,由于意象的设计要一点一点与所表之“意”取得对应,生活本来的样子便被打破,从而形成奇辟荒诞的形象形态,严格地说,它已不十么“客观对应物”,而是亠种“人心营构之象”了,这种主观性在抽象型意象中会发挥到极致。
41分为两种,寓言式和符号式,所谓寓言式是指通过故事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这在我国先秦散文中十分发达。说明这种方式是使用的最古老而又是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所谓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又分为两种,一类是抽象型,一类是具象型。抽象型符号式意象在建筑、绘画、雕塑等视觉术中比较发达。而在语言艺术中比较少见。所谓抽象型,是指你找不出适当自然物体概念来描述它的形态,而只有借助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去表达,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你只有用巨大的“方锥体”这个概念来描述它,某些现代塑像,你不好说出它的形态,而只能用“S形”不规则图形”等等来描述它。这抽象型符号意象不仅自古有之,而且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巴黎埃菲尔塔、西方各类教堂、教堂上巨大的十字架、各国的国旗等等,都有一种令人肃然敬的崇高风格和神圣的含意。西方现代抽象雕塑和抽象绘画也属于这一类,立意隐晦。所谓具象型符号式意象,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成。不论在哪一门艺术中都是符号式意象的主要形态,在文学中这种,很常见,如闻一多的《死水》、《红烛》,等并非只有西方现代派才热衷于这类意象。
42传统的文学理论,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艺》,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等,都对叙事一文学的特点进行过研究,并且形成了相当系统的叙事理论。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对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描写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自明代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以明清之际的文艺批评家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的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人们总结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这些新的叙事理论与传统的叙事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以及叙述的接受等以前叙事理论较少关注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这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43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社会行为及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它所指的对象与一般话语不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而是指向话语虚构的文学艺术世界。
44由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所以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叙事的内容,也制约了叙事的形式。就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意识形态化的解释。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来。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例如19世纪的西方叙事观念中兴起了“写实”的主张,追求客观、冷静的写作风格,试图表现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这种主张,不仅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而恰是典型地代表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我们知道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自由竞争和实证主义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观点。通进标榜:自由、平等和科学的态度,工业资本主义为自己塑造了一种“公正”“客观”的形象。19世纪叙事中的写实主义观念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45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作了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他所说的“故事”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故事不同,是特指一类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的故事。但他对“情节”的看法很有价值。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甚,这两个事件偶然地排列在下起,如同纯客观的通知一样,本身并不包含什么意义;而“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这段话语便包含着叙述人对这两个事件内在关系的主观解释,而且还给这两个事件增添了一点情感成份,由此可见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某些常见的、程式化的情节,如才子佳人小说、剑侠恩仇故事、孤胆侦探影片等等作品中千篇一律的情节套子所体现的当然不是对世界的新鲜独到的认识,而是被一定意识形态环境中大众接受心理所认可的观念,是一种简化的、因而也是被扭曲了的世界图式。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46叙事文学作为话语,它的基本结构是线性历时结构,就是说,它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阅读顺序而显现的。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时间是一个基本要素。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比如在叙事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古典话剧的一幕或文学作品中的一段对话等场景中,便是如此。但就整体而言,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不仅性质不同,长短与顺序也不同。两种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时长与频率中。
47时长是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尽管有的叙述间标志而变得暖味不清。本文时长指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然而阅读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谁也无法测量出标准时长来。我们无法对两种时长进行量化比较,但可以假设一种“‘匀速叙事”,即故事时长与本文时长的关系始终保持一种理想叙事作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出各种叙事作品中的长度与节奏特征来。两种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运动形式:省略、概括、场景、休止。所谓省略是指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的时间不作叙述便跳过去。这种跳跃有时用时间标志指示出来,有时则完全不用任何标志。读者只是在内容的变化中感到省略状态中本文时长为零,故事时长是任意的。因此叙述速度是无限大。速度的另一极端是零,这是由描写造成的故事进展过程的延宕。在这两个极端速度之间还有两种典型的过渡形态。一是场景,主要由行动与对话构成,习惯上被当作本文时况与故事时况等同的“匀速”状态;二是概括;本文时长小于故事时长的粗略叙述或交待,叙事速度在场景与省略之间是可变的。48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人任何一个入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因此也可称作无焦点叙述:总之,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传统的叙事作品采取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但正由于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述自由,这种叙述方式容易产生的一种倾向便是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力,因而受到许多现代小说批评家的非难
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人作品申,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介,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用焦点透视方法,可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近现代侧重于主观心理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在不同作品中,这个叙述焦点的位置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叙述者所担任的角色在故事中地位不同:有的作品中的叙述者是故事主人公,故事如同自传,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类作品中叙述强制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叙述视角同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必须完全重合。这类作品一般是以过去时态叙述的,那么叙述者仍有可能以回忆者的身份当时所不知的情形。还有许多作品中的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人,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
49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概念,一般地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具有情感的性质,所以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抒情性作品是指表现作者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50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抒情内容是指本文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往往是一种体验,一种心境,是复杂的,往往是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谓“不可言传”指不能用普通的话语传译的,这内容是根本无法翻译成人类语言的。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融合的关系。声音与画面形象的组织是不可分离。因而话语的组织形式也是抒情诗人异乎寻常的关注的。
七论述题
1该题不仅能考察学生对文学创造原则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考察出学生从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把握和认识文学特征与性质的能力。该题关键是从比较的角度把握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要点有:其一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重在对艺术的内蕴的真实与假定的真实两个方面的阐述;其二是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意性,重点阐述艺术的主观真实与诗意真实两个概念。
2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综合把握和梳理丰富多样的文学概念以及我们当前对文学概念的理解。把历史上的文学概念梳理为三种,广义、狭义与折中义,即文化的、审美的惯例的文学观念。要集中梳理和说明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合理的成分,要指明文学概念的多义对我们把握文学概念带来困难,我们有可能寻求如下一种解决办法,即承认狭义文学的审美文学观念为中心地位,在此中心地带汲取广义和折中义文学观念的某些合理成分。
3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分清并分别阐明文学的一般性质即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特殊性质即审美性的特征。特别是这两种性质的矛盾统一的关系。
4该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文学发展的复杂性问题,以及如何认识这种复杂性产生的原因。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文学的发展与经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上,这种不平衡有着种种表现方式。需要学生举例,以文艺史的例子来证明。该题的另一个重心在于阐明如何解释这种不平衡关系产生的原因。如何把握最终的决定因素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影响的关系是该题的难点。
5该题主要考察学生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点的程度以及理解能力。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该题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简明阐述对这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该题考察了大量有关精神生产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阐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独立性、特殊性的表现,进而说明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特殊方面。
7该题关键是首先说明文学类型的划分是来自对现实反映的不同方式上,然后分别阐述三种文学类型的各自特征并联系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流派说明文学类型的发展情况。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也考察学生的组织论述的能力。
8文学话语的特性存在在文学话语的层面上,该题要联系话语的特征、从文学话语的三个特性加以说明,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可以用具体例子、也可以用概括的例子。
9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典型的理解程度,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且需要举例说明。
10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意境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对其特征有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这些特点加以精炼的说明,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11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审美意象的理解程度,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
12叙事层面是现代叙事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我们理解叙述学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叙述内容、叙述语言、叙述动作的基本内涵。然后能够把三个层面的各自意义与关系讲明白,并举例说明。
13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是从叙事内容上看,其二是从叙事方式上看,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尤其是在说明第二个方面的时候。14该题主要要把握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联系,重点考察学生把握论述抒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与现实难以分解的关系的程度。有一定的理论性。
15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风格的掌握程度,文学风格的特征主要有三点: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分别举例说明。
16该题首先要考察的是风格的定义,理解风格定义的基础上,从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文学风格与话语情境两个角度展开说明,可以举例说明,可以用具体例子、也可以用概括的例子。
17文学接受的对象具有多种文化属性,而文学接受的主体也有多种精神要求,文学接受主体的不同需求促使文学接受对象的不同属性,该题关键是要求从多方面来举例说明文学接受的主体与文学接受对象的不同属性。
18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掌握程度,这是有一定理论性的论述题,要强调说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消费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
19该题是从整体上综合考察文学接受的过程,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在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各阶段有大量的考察知识,需要学生有条理的组织并论述。
20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的整体掌握程度,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要求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并且要特别把握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的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