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

时间:2019-05-14 12: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

第一篇: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

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

读《品三国》,有感于曹操的人生智慧

日前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感慨良多。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在那个草莽横行的岁月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成败故事,演绎了太多太多的悲欢离合,也熔炼了太多太多的人生智慧。而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曹操。在易先生的笔下,他不再是人们成见中的那个酷虐奸诈、反复多疑的红脸丑角,而是一个有抱负、有气度、有见识、有魄力、也有缺点的英雄。这样,曹操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了,立体而真实。虽然他性格中有暴虐的成份,也有多疑的一面,但是,他胸怀大志执着追求、广纳良才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用兵诡异、休养生息体谅百姓,不得不让人叹服——此乃真人杰也!所以,我想在此品读一些曹操的人生智慧。

首先,曹操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并且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一心想成为‚治世之能臣‛,于青年时代开始就‚才武绝人,莫能害之,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并且游侠好义,广交朋友,这个自身修炼的过程,打下了他将来成功的坚实基础。但是,国家政局动荡,朝野行将倾覆,做‚能臣‛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了。这时的曹操,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就开始追求‚乱世之英雄‛的个人抱负。他敢于冒死刺杀董卓,行动失败后又高举义旗讨伐乱臣,同时,在自己的根据地强兵足食,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实力,而后‚奉天子而令不臣‛,终成就一番大业。和他相比,身边的各路诸侯就相差太远了。有的是不思进取,守在一隅土地而安于享乐,如刘表、韩馥等人;有的是夸夸其谈,空有言论而不能实干,如袁绍、孔伷之辈;有的是穷凶极恶,血肉百姓而民心尽失,如董卓、袁术此流。可见,曹操从乱世中脱颖而出,是冥冥中自有定数的。他的志向,以及为之所付出的努力,终究换来了丰硕的回报。

其次,曹操爱惜人才、求贤若渴,为他的政治帝国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本。他年青时就‚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交豪侠,会益友;而立之时,他开始网络人才,构建自己的智库,崔琰、毛疥、贾诩等名士皆归于麾下,‚倒屐迎许攸‛的故事更是被传为千古佳话;‚奉天子‛到许都后,他又连续三次颁发《求贤令》,广求有治国用兵之术的能人。曹操的用人之术相当高明,他的方针是: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对于才学,他不重虚名而看实干,有真本事的人能得到大用处;对于品德,只要没有‚有违于天地‛此等大过之人,他都不在乎,以才当先;对于任官,他‚不避小贪‛,有点小毛病的人才也能照用不误;至于降将败卒,他更是不问出身,尽释前嫌。如此的胸襟气度,如此的用人手段,各种人才怎么不会心悦诚服地投奔呢?所以说,曹操实在是真统帅,足以经天纬地。

再次,曹操深谋远虑、机敏老练,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天才。他目光长远、立场坚定,当初董卓竭力笼络他,他却早已看清时局,丝毫不为所动,更欲凭一己之力,斩杀董贼;后自身势力作大时,仍北面而事主,坚持不肯称帝。他洞悉人性、洞悉人心,打败袁绍军队后,将己方通敌份子的书信一火烧尽,天大的事情瞬间解决,惶惶人心顿时安整。他生性狡诈、诡计多端,官渡之战初期

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中期坚城扩壕,以固守不动来疲袁绍之师;后期故部疑兵,火烧乌巢,终于大败袁军,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辉煌战役。他平易近人、随和真诚,生活中特别喜欢开玩笑,身为威严领袖又不失人情味、幽默感,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为他效力。

最后,曹操在对待百姓上,也懂得休养生息,爱民护民。他初为兖州牧时,就开始实行屯田制。在那个最为黑暗的年代,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却唯独在曹操统管的土地上,官兵黎民丰衣足食。看看当时曹操的对手们,就不难发现曹操的英明。袁绍的河北地区,人民以桑椹为生;袁术的江淮地区,士兵只能去抓河蚌充饥;更有甚者,连桑椹和河蚌都没有的地区,‚民人相食,州里萧条‛(人吃人的惨剧)。曹操正是凭借着治国安民的政策,一点点地发展壮大起来。

政治上,曹操通过休养生息政策在根据地里富民强兵,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此为‚有利‛;道义上,曹操高举‚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旗,讨伐诸侯师出有名,此为‚有理‛;战略上,曹操实事求是,不务虚名(官渡之战是最好的例子,先兵缩官渡任袁军占领其余城池,而后大败袁军于官渡,正应了‚人存地失,人地皆存;人失地存,人地皆失‛),此为‚有策‛;指挥上,曹操深悟兵法,诡行怪谋,此为‚有法‛;用人上,曹操广纳贤才,亲信任用,此为‚有道‛;组织上,曹操奉行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此为‚有序‛。政治上有利,道义上有理,战略上有策,指挥上有法,用人上有道,组织上有序,这样的人,何战而不胜呢?曹操的大智大勇,带来了其人生的辉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和揣摩。

用哲学的智慧点亮人生--读《名家谈哲学》有感

哲学是一种理性思维形式,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总是引领人们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哲学总让人感觉高深莫测,不敢轻易造次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名家谈哲学》这本书,以录音整理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古今中外各种哲学流派和哲学思想,分析对比了历史上各种哲学观点的交锋,启迪了我们的心智,让哲学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读一本书之前,大家总是希望从中收获一些新知,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着眼点去寻找与这本书的共鸣。笔者认为,对于已有初步社会积累且思想和行为趋于成熟的我们,现阶段来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应当跳出概念性、理论性的认知,跳出意识形态的惯性,而更多地去关注哲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我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名家谈哲学》这本书,时间很仓促,领会也很有限,但在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它对我的启发却是长远和深刻的。----哲学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孜孜不倦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哲学,源于希腊语的philosophia,其本意就是“爱智慧”,也就是追求智慧、追求真理。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人们不满足于感官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经验知识,而要知道隐藏在世界万物之中的秘密。哲学就是人在求知欲望驱使下的一种思考与探索,一种对引起自己兴趣的事物追问其本源的思维活动。思考是进步的前提,蔡元培先生的哲学论文里有句话,说思想起源于怀疑,因为怀疑,所以要求解答。由此,对既定规则和原理持有怀疑态度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只有怀疑才可能去重新认知。如果经认证是正确的,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些规则和原理;如果是错误或者落后的,那么就需要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支撑,推动事物新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墨守成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应当成为我们做事的态度。

工作中,会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事物需要我们去面对,如何做对又做好呢?我想,首先就是要用哲学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积极深入地思考。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在公司治理层面的权责如何履行,大股东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制度建设在其实体建设中的地位如何界定,怎样才能使其作用发挥到最优化?现阶段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规章体系是怎样的状态,与科学合理的法规体系相比,最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是哪一部分?透过中央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数据,与世界范围内行业先锋相比,我们的优势的获得来源是什么,劣势改变的途径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以我们现在的学识和阅历还不足以找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式,但至少我们努力思考了,而这些思考将会引领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这些领域,进而不断积累,不断研究,终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那时,我们就会感受到思考的力量和追求真理带给我们的快乐,哲学就不再是虚无飘渺,它的价值就会真正得以体现。

----学习哲学就要学习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方法。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中的人,都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分属不同的阶层或集体,从而具有了各自的利益取向。在这样的利益驱使背景下,每个人在看待、处理问题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主观倾向色彩,往往会因为忽视或回避不利于自我的因

素,导致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是否能够正确判别所获得的信息,成为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关键。《名家谈哲学》这本书,尤其是其中有关中西方哲学对比的论述中讲到,‚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始祖洛克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领袖都有过实事求是、中肯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本身就继承了启蒙运动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批判精神,因此,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有历史上的联系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一个根本变革就是超越、脱离了西方哲学,或者只是把西方哲学当作马列著作的注脚、反面教材都是错误的,都不可能做出实事求是的研究和判断。‛这些精辟的见解对我触动非常大,它提醒了我们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时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同时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对待马克思主义如此,对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更应如此。国资监管面对的是庞大的企业国有资本,肩负的是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和国富民强的使命。在这样的舞台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的热情,更要求我们具有客观、冷静、审慎的态度。面对社会上对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发展的种种质疑和猜测,我们既要坚定信念、坚持目前国资监管体制制度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方向,充分认识到国有经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又要全面、客观地看到当前指导国有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制度滞后甚至缺失,企业内部治理尤其是内部监管还远未达到公司治理标准的要求,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仍然无法撇清与天然的行业垄断优势的干系。只有跳出我们自身的利益驱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胸怀去聆听各个阶层和领域对国有经济发展的声音,不惧异议,客观的看待和研究国有经济目前及将来的发展战略并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实现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哲学的生命力要靠实践精神来创造和延续。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马克思有句名言:一直以来,哲学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不同的地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即实践观。《名家谈哲学》这本书中写到,‚无论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他们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人的活动,而不懂得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不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实践的强调和追求。正是因为它着眼于解决问题、改造世界,在20世纪初的中国,它才能够在诸多的哲学流派中为中国各个阶层所推崇,才能最终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我们应该认识到,实践在现实中是永不过时的主题,工作中处处需要我们具有实践的主动性。作为一名从事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的法律事务工作者,积极实践可以是刻苦钻研公司治理、资本交易等民商事法学理论。在及时更新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的理论水准更具综合性和前瞻性。作为一名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的青年同志,积极实践可以是加强基层实地调研。注重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生产作业、销售服务实际情况,珍惜每一次实地考察调研的机会,多思考,多总结。作为一名年轻的国家公务员,积极实践可以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准绳,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落实各个环节,对待每项工作都力求掌握其来龙去脉,确保作出的行为依法有据,不‚想当然‛,不应付。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积极实践可以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找准定位,摆正心态,理想要高远,行为却不拘卑微,写小文章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做小专题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为他人提供日常工作便利不计得失,长积跬

步以至千里。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面对经济大潮的风起云涌和意识观念的变幻更迭,青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更多的社会人文关怀。《名家谈哲学》正是这样一本充满人文精神和哲学智慧的书籍,它潜移默化地道出了哲学对人生的重大意义,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学会以积极的实践活动实现我们的理想。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哲学理论知识的丰富,更多的是赋予了我们的新的思维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社会与自我、事业与人生的关系,领会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重要性,也才能真正担负起国有资产监管这份庄严的使命。

宗教与科学

读完《名家谈哲学》这本书中关于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四篇文章后,感觉受益匪浅。几篇文章以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为主线,全面介绍分析了三大宗教的发展脉络,用较短的篇幅为我们勾勒出三大宗教的轮廓,同时让我们对中国文化与三大宗教融合与冲突、以及本土道教和道家思想对我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几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这是讨论所有宗教时都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文明进步、终极精神关怀和归宿的重大问题。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一不能靠列举事实,二不能以偏概全。

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以认识自然界为目的;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即包括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止于认识,而是还要用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的认识为自己谋取福利,因此科学也必须变成技术、工程,人类才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宗教的目的也是要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为人类谋取幸福。人类创造了宗教,决不是要危害自己。宗教首先和主要的要求,是实行,是做。就实行和做这一内容来说,它相当于认识之后的人类实践活动诸阶段。但是为了做,特别为了让信徒自觉地、心悦诚服地去做,宗教就必须对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作出说明,说明,就必须有所认识。因此,宗教也必须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

按照一般观点,科学能够达到真理,或者说是正确的认识。但是这种‚正确‛的认识仅仅在实践的水平是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真理与我们的实践是相互协调一致的。首先就感觉而言,我们的感觉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对世界进行复写。其次,科学探索活动的目的固然是为了追求真理,但探索的结果的‚正确性‛并不高出我们的常识。人类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的认识都具有人的性质。也就是说,人的各种知识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探索的活动是为了拓展人类的活动的时空范围。通过探索而达到的正确的知识可以实现这个目的,而错误的认识达不到这个目的。仅就人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而言,科学理论是基于实验的逻辑推演。作为建构的科学,人类的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假设的提出就必须依照我们头脑中现有的世界体系,然后我们设法把假设与现有的体系和实践活动相协调一致。如果做不到,就要从头再来。目的是要提出学说,学说要具有‚合理性‛。什么是合理性呢?这就是需要在实践的意义上进行协调,没有条件进行实验的,只能在常识或者现有的理论体系上进行协调。现有的体系则是前人的科学工作的结果。然而科学不仅仅强调要包容既有的事实。科学理论首先是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和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不一样。实证主义者不敢超越经验和经验描述的范围内,而科学体系本身并不与康德的形而上学相孛。

宗教理论体系同样地既企图包容所有的事实,也追求内部的逻辑一致。比如,无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道教,在其经典文献中都包含有至深至简的科学观,同时也在意识形态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科学的发展和方向。如《以赛亚书》40:22指出:‚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张穹苍为幔子,展开诸天为可住的帐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约伯记》26:7-8节记载:‚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描述地球是浮动的,及其与太阳的关系)。又如《古兰经》第23章第12-14节中记载:‚我确已用泥土的精华创造人。然后,我使他变成精液,在坚固的容器中的精液。然

后,我把精液造成血块(水蛭、悬浮物以及凝血),然后,我把血块造成肉团(咀嚼过的物质)‛(关于胚胎的描述)。佛教中,佛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对微观世界的描述)。道教基于对天地宇宙规律的观察研究,建立了对后来中国历法有重要影响的《二十四气历》;在炼外丹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化学的发展,在设备和方法上对近代化学的诞生作了只是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在医学领域,道教与中医相互贯通,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以外,道教还在系统观念、环境保护、生命学、心理学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具有纯粹东方色彩的独特贡献。但科学与宗教和神秘主义相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科学一般与价值无关。科学中关于世界的基本概念始自现实经验对象,因此科学要求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自在自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任务是要建立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不能以价值判断来代替分析。而恰恰在基本信念这一点上,科学又与宗教纠缠不清。宗教的基本信念是一个关于价值的信仰,这种价值信仰又容易带来认识上的偏离客观性。宗教的起源与科学是不一样的。宗教起源于对于人类的幸福的道路的探索,所以它关心的是价值。科学与宗教的协调发展过程既漫长又复杂,科学是比宗教来得更严酷的东西,宗教可以不特别关注客观事实,而科学就不行。所以,宗教如果企图兼容全部科学,就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在基督教与科学的协调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来论证奇迹的存在,同时,为了支持奇迹的存在,有时又需要否定部分科学知识,而此时又常常是用价值判断来替代科学分析。

宗教与科学的协调发展过程无论有多么复杂,二者的协调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并伴随永恒。宗教是对人类心灵最深层次的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终极归宿的寄托;科学是现实世界中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是人类达到自在彼岸的智慧之舟。

建立理性投资理念

——读《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本巴菲特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生活。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最平实的语言、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

作者艾丽斯.施罗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她深入到心灵深处去挖掘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那只是侥幸成功。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作者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作者说,小时候,沃伦就随身携带着自己最珍贵的财产—自动换币器。而10岁时,父亲提出带他旅行,他要求去纽约证券交易所。不久之后,巴菲特读到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他对朋友说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萧条中,一个孩子敢说出这样的话,可真是胆大包天,听上去有点傻得透顶了,‛作者写道,‚但是……他很肯定自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当然,他确实做到了,并且还不止这些。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他开始购买‚烟蒂型股票‛,即那些只剩一口气、即将出局的公司,最终买进了美国商业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和吉列,以及其他的私营公司,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和喜诗糖果公司。巴菲特投资战车的核心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也是作者第一次和他接触的原因,该公司主要经营保险业务,麾下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都很赚钱,为巴菲特赚取了大量可供投资的资金。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雷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赌博性投资和90年代互联网的泡沫时期,人们都卷入了这一狂潮之中,而巴菲特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他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作者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一直以来,巴菲特在其投资活动中始终坚持的一项标准就是:‚我们不会进入对我而言技术太难的生意,这是投资决策的关键。我对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了解和对金龟子求偶习惯的了解一样少。‛不论什么情况,巴菲特从不放弃这一标准。他虽然看好微软、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但他从没有投资过这些企业,众多媒体舆论也曾为此批评他过于保守。但是,也正是由于巴菲他坚持他的这一标准,让他躲过了多次危机,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

‚隔行如隔山‛我们都知道这个简单道理,但投资中,很少有人在投资中能

像巴菲特那样去做。一般投资者追求的是资本快速增长,普遍存在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在股市中,追逐热点,追涨杀跌,不去研究公司基本面和估值区间,靠打探小道消息来选股,多数股民会在股市大跌中被套牢。实业投资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企业一味追求做大做强,实施跨行业经营,投入大量资金,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或追逐热点行业,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进行博弈,试图取得超额收益。不少企业因盲目投资,造成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

巴菲特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大启示,一些企业投资失败的教训也会为我们敲响警钟,只像巴菲特那样的理性投资,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李嘉诚先生曾说过:‚我一生见过的失败企业太多了,起来的很快,下去的也很快,企业要在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进取。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面对市场机会,我们许多企业热衷于短期目标和政绩,或迎合市场潮流和热点而盲目实行多元化,使企业迷失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方向而步入市场机会误区。因为事实上,每一种市场机会都包含着风险,可以说机会与风险是一体的、共生的。许多事实也证明,那些表面上看来最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却往往隐含着最大的竞争风险。例如,四川郎酒厂、贵州茅台酒厂、贵州习酒厂都处在赤水河上下50公里,汉朝时这里称‚夜郎国‛,所产‚贡酒‛被汉武帝所青睐,是集生产白酒、种植、养殖、旅游、科研、金融等于一身的,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市场机会十分诱人。习酒厂厂长陈星国产生了一个宏大的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在赤水河中游建立‚百里中国名酒基地‛成立集生产白酒、科研、金融、旅游、种植、养殖等多层次企业的集团;并在一个山头上修建一个直升飞机场,投入了5亿多元,但由于摊子太大,而该到位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得这个宏大工程不得不被迫停下来,再加上白酒市场开始萎缩,销路不畅,企业两三年内负债4亿多元,最终走向破产而被茅台酒厂收购。其要害就在于对市场机会没有明确认识,对于多元化发展缺乏战略部署。只要是热门的,觉得有利可图,就不切实际盲目实施多元化,造成企业规模与管理水平、现有资源严重脱节,企业效益急剧下降,甚至破产。

巴菲特可以说是个天才,他有极高的IQ,他的数学非常好,它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精准地推算出投资风险,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而,他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及他所坚持的理念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

有人问过巴菲特如何选择好的企业,他说:我想要的企业应该是生意外面有城墙保护,居中是价值不菲的城堡,我需要负责能干的人才来管理这座城堡。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可乐从1886年就没有变化过,很简单但很不容易。多数人认为同行业的服务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成本是决定因素。我就是要找到低成本的公司,这就是我的城墙,当我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我会更加注意加固和保护我的城墙,当你的成本比别人低,城堡很漂亮的时候,会招来别人的攻击,侵占你的城堡。

柯达胶片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占据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它的照片是最完美的。可现在不是这样了,自从富士胶片成为奥运会赞助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城墙开始变薄了。现在富士在人们心中已经能与柯达平起平坐了。

相反,可口可乐公司与30前年相比,城墙变得更宽了。你可能看不到每一天城墙的变化,但是,每当你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的工厂扩张到某一个国家,虽然目前并不盈利,但20年后一定会盈利,它的城墙就会加宽一些。企业的城墙每

天都在变宽或变窄,10年后你会看到不同的结果。企业可以通过服务、产品、成本、专利和地理位臵来达到目的,我要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做什么生意呢,寻找他们要从最简单的产品入手。

因为我无法预料10年后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公司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比尔.盖茨是我遇到过最好的生意人,微软现在所处的位臵也很好,但我对他们10年后的状况无从所知,同样我对他们竞争对手10年后的状况也无从所知。高科技产业会有很多新产品不断进入试验期,一些会以失败告终,很难预测,这是事物发展规律。

人们买股票总是根据明天早上股票价格的涨跌,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这简直是疯狂的行为。基本上来讲,我只会买那些即使纽约证交所从明天起关门五年,我也乐意拥有的股票。因为,你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企业的一部分生意,企业好,你的投资就好,只要你买入的价格不是太离谱就行。这就是投资的精髓所在,要买你看得懂的生意。

巴菲特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真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短期收益,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样坚持长期投资理念。这其中也有投资环境的因素,中国股市总是大起大落,缺乏长线投资价值。但是,正是由于缺乏长期的理念,才造成股市的大起大落。中国股市要成熟起来,就需要造就大批的理性投资者,遵循价值投资规律,进行长线投资。

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4万亿拉动经济。从经济指标来看,拉动效果显著,我国经济已经触底,正在企稳回升。但是应该看到,流动性过剩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部分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造成资产价格泡沫,重复建设也再度抬头。因此,理性投资在现阶段非常重要,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急躁冒进,出现经济过热风险。

这部巴菲特传记对我个人影响非常大,虽然我不做股票投资,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阅读此书,特别是个人投资和机构投资者,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理性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建立的投资理念。

感 悟 成 长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

什么是成长?《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什么是成功?词典的解释是:获得预期的结果;换而言之,把自己期待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

成长和成功,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最好的情形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并获得预期的结果。然而过程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被关注的更多是结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以数百位人物成长中的小故事,在这个人人崇拜成功的时代,呼吁教育观念的改变: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成功,只需做‚最好的自己‛。

这本书唤醒了我曾经思考过的很多东西。在我看来,成长和成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成长是内在的、持续的,成功是外在的评价,是具时点性的,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看,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成长是人生每一天要踏踏实实去做的功课,成功则是对于功课的评价,人不能为了评价不择手段,也不能埋头向前而没有目标。植物的生长是我非常喜欢的状态,就像诗人纪伯伦说的:‚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不是所有的生长都开花,不是所有的开花都结果,不是所有的果实都值得收获;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每天成长,每一株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应让单一的评价标准扼杀了原本应是多元化的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提倡做‚E学生‛。‚E学生‛的标准是‚EQ、Enjoy、Excellence‛,他们具备一定的智商,更具备高出常人的情商(EQ),他们将学习与工作视为乐趣(Enjoy),能够成为杰出卓越(excellence)的人才。‚E学生‛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概而言之,‚E学生‛自主型学生,是在享受学习,而不是追逐分数。书中首先强调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但自信并非生而俱来,它源于成功后的情绪,也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明白了这一点,正确地对待自信,也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自身价值并非是世俗评价的认可。其次是发现兴趣、树立目标。‚什么是你想要的?‛答案一定不尽相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的驱动力,当人发现并抓住自己内心想要的,潜力会喷发而出,也会成长的更快乐。再者是重视情商。情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和认知他人,是一个人把握和处理情绪的能力。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处理不当会让人成为情绪的奴隶,越来越消极被动;处理得当则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让情绪成为良好的成长助力。还有良好的态度和好的导师也非常重要,良好的态度决定执行力的强弱,决定性格,决定命运;好的导师能够引领人开拓生命的宽度,指导方向,让成长的道路变得宽阔、明亮。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谈的是教育问题,其中的观点同样可以借鉴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任何事情若盯着结果看,只想着达到预期而忽视创造的过程,就很难从正确中积累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更谈不上科学发展。

企业也如此。自然界的法则‚适者生存‛,对于企业这个生存于社会环境中的组织来说,什么是‚适者‛?答案是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任何企业都希望生存,希望发展,但并非最大或最强的企业能够存续,而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也应做‚E企业‛:自身资源好比‚智商‛,是基础

但不起决定性作用;主业即目标;管理和制度建设就像‚情商‛,能够自我认知、调控和激励,能够认知环境并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良好的企业文化犹如性格;卓越的领导者是最好的导师。

企业‚做大‛是规模的扩张,是基于资源型的整合;‚做强‛是竞争力的培育,是基于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完善,做大做强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过程而非结果。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关乎生存问题上,大与强是相对的,成长和适应是绝对的。

当前的教育、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无不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下出现的问题,这个标准或是分数、或是利润。把目光从所谓的‚成功‛转向‚成长‛,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管理不是天才的游戏

——读《管理的偏见》有感

《管理的偏见》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加上前言和后记共33篇文章。洋洋洒洒数万字,作者马浩教授对战略、创新、竞争以及权力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但是读完全书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既不是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也不是他深厚的文字功底,而仅仅是本书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文章--《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

聪明人办傻事,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有的时候是聪明人一时糊涂办了傻事,这个不要紧,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注意就是了。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聪明人故意办傻事,这个就很有意思,很值得管理学家们好好研究研究了。

首先探讨聪明人故意办傻事的原因。概括马浩教授的分析,聪明人故意办傻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包括时间约束、成本约束和社会约束等等。我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件事情明明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可是大家却偏偏都很有默契的选择视而不见,是我太聪明了还是大家不够聪明呢?时间长了之后渐渐发现,原来我以为是另辟的蹊径其实早就被很多人所发现,大家选择其他方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那种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符合实际情况,最可行的。这时候我恍然大悟,大家都是聪明人,只是他们出于实际考虑,故意选择了‚傻办法‛。而我只是因为仍然停留在管理学的课本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所以自作了聪明。

二是受到主观条件的约束,包括有限理性和认知偏差。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在处理一件事情之前认为这么简单自己肯定没问题,但是越处理越发现问题不简单。就好像看似平静的海面其实隐藏着涌动的暗流,一旦跳进去就会觉得难以控制,最后的结果可能一塌糊涂。这就是因为我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聪明程度,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客观上也造成了‚聪明人‛故意办‚傻事‛的情形。

综合以上两方面原因可以看出,聪明人故意办傻事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其实是因为受到主客观各方面的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真的去故意办傻事。那么,站在管理学的角度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实质上是人性。管理就是在把握人性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制度性建设,利用制度的力量克服人性的缺点和弱点,以达到优化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时间,资金等多种要素,但是唯一的主体是人。这里的‚人‛,不是仅仅存在于管理学教程中的理性人或智慧人,而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既理性又感性的现实人。作为现实人,就必然要受到主客观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就难免会出现聪明人办傻事,甚至看起来好像是在故意办傻事的情形。

这就是探讨聪明人故意办傻事这种现象对于管理和管理学的巨大意义:要进行制度性建设,就必须把握作为主体的现实人的人性规律;要把握现实人的人性规律,就必须承认主客观条件对于现实人的约束。所以,不论是研究管理学,还是用管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指导管理,都必须考虑到主体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约束的现实人,只有充分尊重这个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的制度性建设。

遗憾的是,我接触到的一部分从事管理学研究、实践的管理人们,往往很轻易地就忽视了主客观条件对于管理主体的约束作用,习惯于把现实问题书本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好像管理不过是一个游戏,只要根据管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再加上自己天才的能力,就足以设计出完美无缺的游戏规则,不仅可以让主体服从,还可以让主客观条件也统统服从。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引用本书前言中的一段话:‚就所谓的管理学而言,我们当下的问题,不在于偏见太多,而在于四处充斥着各类不切实际、极端异想天开的所谓正见。‛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对管理和管理所需要的前提给与必要的尊重,把管理当做了简单的游戏,把自己当做了无所不能的天才。我想作者给本书取名为《管理的偏见》,恐怕也正是有感于这种情况对管理和管理学的伤害,希望能提醒大家,在人性规律的面前,在主客观条件的面前,还是很有必要保持应有的谦虚和敬畏。

管理不是一个游戏,更不是天才的游戏。它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最大的价值在于把规律变成制度,反过来通过制度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和缺点。而成功的制度设计不仅要合理,还要合情,这个‚情‛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的主客观各种条件的约束。不论从事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社会管理,甚至包括家庭管理和自我管理,都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如果真的有一位管理之神,他不会需要你顶礼膜拜,但是也绝对不能容忍谁在他的面前唯我独尊,把管理当做天才的游戏。

一本好书最大的价值也许不是能够短时间教会你什么,而是能够启发你不断地去思索。传说战国时有一位韩娥,歌声曼妙,以至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读完《管理的偏见》,我深深体会了这种感觉。

感谢马浩教授和他的书。

简单,是生活的追求

——读《少的力量》

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时下,‚忙死了‛这三个字已成为大家日常交流的一句口头禅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完了风靡今夏的《少的力量》,感触颇多。冷不丁地就冒出这样一句感慨:简单,是生活的追求。

美国人里奥〃巴伯塔的个人成就固然辉煌,其作品《少的力量》虽然也头顶亚马逊五星上榜图书、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评点书籍、被英、美、法、德、日、韩等16国引进图书等等耀眼光环,但该书仅仅告诉了我们六个基本的生活原则:

1.自我设限,才能够选择最重要的(Set limitations)2.去粗存精,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Essential)3.化繁为简,去掉不重要的(Simplify)

4.全神贯注,实现高效率的重要手段(Focus)5.养成习惯,实现长远进步(Habits)6.从小处着手,确保成功(Smart Small)

上述六原则是把‚少‛的力量付诸实践必须遵守的,也是里奥〃巴伯塔亲身实践经验的结晶,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读该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整天的忙碌与无序正是我们的‚生活无限制‛所制造的恶果,里奥〃巴伯塔不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共存的这一弊病,更是从细微着手,循循善诱,教我们如何以‚少‛的力量,摆脱忙乱生活的梦魇。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如果把握好‚简化‛和‚坚持‛两个原则,基本上也就把握了该书的精髓。

著名学者梁文道为本书所作推荐序的标题《简单工作,随性生活》可以说是提取了该书的精华,牢牢抓住了‚简单‛这一重要内容。事实上‚简单‛或者‚少‛是该书重点倡导的东西,而‚简化‛则是其具体的实现形式,但简化也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最难做到的东西。这‚简化‛原则是看似简单而并不简单,该原则包括自我设限、去粗取精、化繁为简等一系列过程。

自我设限将使我们从一种毫无节制的没有效率的生活到一种有节制有效率的生活,它可以带来许多益处:它使事情更简单,它使目标更明确,它使我们注重重点,它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率。

少做一些忙碌活,多作一些更重要的工作。停下忙碌的脚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到重要的事情上去,这便是去粗取精。去粗取精有助于我们最大化地应用自己的时间,消除生活中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

一旦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对于自己是最重要的,我们就会砍掉那些不重要的项目,不断卸下自己肩上承担的任务,不断限制洪水般的信息,不断推脱那些可有可无的承诺,这就是化繁为简。

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要将我们的人生掏空,而是在我们的人生中腾出更多的空间使自己有机会去做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凡是贵以专。简化

就是取精,就是做专,一次只做一件事,然后再做下一件,永远按照最紧急最重要等时间管理的法制来做事情,然后持之以恒,简化便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

简化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尚需一重要条件便是持之以恒,也就是坚持原则,具体而言,正如潘石屹对该书的点评:每一天,把少的力量付诸实践。该书的作者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一点。里奥〃巴伯塔是一个‚简单生活‛的虔信者,他认为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就是挑出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减少平常的工作并坚持下去。他很好的坚持了他的‚简单生活‛原则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达成了以下任务:健康饮食,开始吃素,成功戒烟;每天慢跑,参加过两次马拉松和两次铁人三项全能赛;每天早上4点起床,成功减肥;还清所有债务,存到了人生第一笔应急基金;写了两本畅销的电子书,辞掉白天的全职工作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成功创办第二个博客,成为一名作家等等。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众多成就是靠坚持,靠持之以恒地实践其‚简单生活‛,最终靠坚持+简化的巨大力量实现了自己诸多的梦想。

大凡至善至美的东西,都是简单的。土地质朴无华,却养育万物。流水无色无香,却孕育生命。可以说简单,是生活的追求,我们需要‚简单生活‛。当然‚简单生活‛不可能一蹴而就,‚简单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尝试,仔细体会,认真坚持,当这些形成习惯,变为自然,‚少‛的巨大力量将得到释放,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激情饱满,彻底摆脱忙乱生活的梦魇。

从钟曲线到社会治理的政策取向

对《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的思考

自从智商成为可测度的个体特征以来,就因其较为准确的反映了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被广泛接受,虽然不断有人指出智商具有片面性并且提出其他指数试图更准确的反映个体能力,但时至今日这些指数的接受程度都还无法和智商相比,智商测量仍然是使用较广泛的工具,智商被作为评估个体能力的基础参考数据。人类对智商的研究也一直未有间断,《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就是关于智商研究的一本专著,该书出版后一直受到较多关注,一个原因是因为两位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较为严格的心理学实验基础上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基本无可争议,结论比较令人信服;另一个原因是该书结论常常被作者引用到社会政策制订的讨论中,身为保守派人士的两位作者基于研究结果对社会治理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发表了不少言论,有些观点经常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关注和争议。

一、钟曲线:揭示智商的客观性

《钟曲线》一书的结论并不复杂,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人类群体中智商分布符合钟形的正态曲线,对个体而言智商是先天决定的,这包括:智商在出生时就已既定,与个体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教育程度没有关联;个体智商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目前并没有人为提高智商的方法;特定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长期以来是固定的,虽然我们生活得比祖先好,但是我们却并不比他们更聪明。总体而言,这个研究的结论将人类智商归结为不受个体和群体控制的客观存在,揭示了在改变个体智商方面基本没有人为空间。

二、基于钟曲线的社会政策演绎

《钟曲线》出版后引起的社会关注并没有停留在学术研究范围内,该书作者自己就依据研究结论进行了诸多社会政策演绎,认为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应该以投资回报率评判社会整体效益,资源应该向高智商的人群集中,这样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回报,不应平均使用资源以致在低智商的人身上形成浪费。以教育为例,他们认为从整体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政府不应提供过于宽泛的受教育机会,这构成对教育资源的浪费,现今情况是大学生中很多人不具备读大学的素质,正确做法是让高智商的人读大学,低智商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作者演绎了系列诸如此类的观点,大都含有应对现有人群进行一定阶层划分的意味。

与之类似,国内近几年也经常有类似逻辑的言论出现,比如有人认为北京应限制外来人口以提高居民层次、维持高房价来提高进城人口素质、八亿穷人是巨大财富应维持现状等等。

要明确指出类似观点的社会根源可能很难,因为社会问题总是无法精确量化的,产生一些观点的社会基础有很多方面以致无法枚举,但分析以下两个因素可能对理解以上言论会有所帮助。一是在社会价值取向上一直流行推崇个人成功,这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里是普遍存在的,也许是拓荒体验、牛仔文化的渊源,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比较推崇,好莱坞的经典模式是主角排除万难挽救全人类,个人拼搏能力被视为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此类价值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渗透全球,即便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东方文化体系里,也获得了相当多的认同。二是市场经济主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投资就要获得相应回报的逻辑由商业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商业领域之外以也简单化的以

数量回报衡量投资的价值。持有以上观念确实不难得出类似结论,言论者认为自己是采取普遍承认的客观标准来判断不同群体,而且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献计,所以发言时往往心安理得。

如上所言的标准若真是永恒的普适价值,用于指导一些社会政策应该无可争议,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不尽然。崇尚个体成功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个体都具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利于社会整体更快发展。但是是否应该以一定标准进行人群划分就很值得探讨,《钟曲线》作者以智商数据对人群进行划分是用了相对客观的一个科学指标,但也尚待讨论;反观国内的一些言论,主张以现有财富、地位、背景等划分不同人群就十分主观。个人成就如果具有可比性确实能反映出人的差异,但是事物只有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才具有可比性,而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条件并不存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对每个人都公平的环境,个人的成功在其努力的基础上伴随着诸多偶然因素,而且现今有些标准判断出的所谓成功并不一定都给社会带来了正的效益,以成败论英雄是一种强权的理论。若进一步认为可以用既定的、过往的成就划分阶层甚至决定未来的社会资源再分配,那有可能对其他群体带来损害,这将剥夺相当一部分特别是暂时弱势的人的应享权利。

至于把主导商业领域的投资回报理论套用到社会治理则是短视的行为。虽然现在全球的主旋律是发展经济,但是这不代表经济活动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永久主角,如果以较大时间跨度反观历史,会发现经济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时间并不长,之前几千年轻商的历史一样创造了大量的文明成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奉为经济学领域的圣典,然而亚当.斯密本人实际上花了更多心血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上,两本书分别分析了经济活动的利己主义和社会活动的利他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不会长期在利己主义的经济活动主宰下运行,人类社会终将运行在道德、关爱等利他主义的轨道上。凯恩斯也认可此观点并曾试图对经济活动主宰的时间跨度进行过预测。现实情况是经济热潮已经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调查表明早期发达地区的人们生活态度里金钱地位和生活幸福的关联度在降低,即便是在经济活跃的发展中地区,也有大量人从事人道关怀事业,在金钱气氛最浓厚的银行业也存在格莱珉银行这样的贫困援助项目,联合国已经把今年的8月19日定为第一个世界人道关怀日,这些社会活动都不是基于投资回报的逻辑才开展的,将商业规则套用到社会各领域、把投资回报逻辑移植到社会生活中夸大了经济活动对社会其他活动的影响,就像我们说历史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逻辑抑制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不久以后的人们也许会认为现今对商业推崇实在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举。近些年我国政府政策已经从关注经济数据增长转向社会全面发展,为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赋予了多维的、丰富的内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主观的、本位主义的言论无疑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的片面理解,只能起到刺激普通人群的神经、激化社会矛盾的作用,这些观点基本上是反对劫富济贫的社会福利政策,都有以某个既成现状决定未来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逻辑,代表了一定群体的诉求,反映的是部分既得利益者希望用现有地位重新确定社会资源分配的愿望。但是其所用经济、物质的标准是否具有长久关注价值很值得怀疑,既往财富、地位的取得往往具有偶然性,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是侵害他人利益取得的,若以此进行阶层划分并影响到今后社会政策制定,会剥夺那些因偶然原因被排斥在所谓上流阶层、高素质阶层之外人的应得利益。即便我们不去揣度他们是否存在主观利己的动机,权当是其积极为社会治理建言献计,但其逻辑背后隐藏着自以为是也是很明显的,这些群体认为自己无可

争议的应该拥有现状,并且妄断其他人是因能力不及才无法享有的,比如认为买不起房的人是能力不足才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所以城市也不需要他们,这反映了部分小有成就的人怀有优越心理,这种心理对促进社会气氛和谐是不利的。我们看到社会上对此类言论产生很大的争议,其中不乏严厉的批评甚至谩骂,有人说此种言论透漏了部分人对弱势群体的冷漠、丧失基本人性关怀,也并非言过其实。

即便是《钟曲线》作者以智商这种先天条件对人群进行划分,貌似使用了相对客观的一个科学指标,但在实际中也不可行,在思想观点自由开放的美国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因其观点显得过于冷漠、缺乏人文关怀,曾被认为是最该挨打的人。

美国教育的发展已经对钟曲线作者的社会观点形成实质性的反驳,美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年轻人入学比例大幅提高,按照其观点这一定降低了现今大学生的素质,但是据调查现在美国大学生智商比一百年前要高。原因是以前只有少数阶层的子女有机会上大学,绝大多数人根本无缘竞争,大学扩招虽然使大学生数量增多,但是美国大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现在是面向全世界大部分人口招生,这样招收的学生平均智商反而更高。

《钟曲线》作者对于教育的观点,首先是否认了现代教育技能培训的作用,即使智商不能改变,但是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去却可以提高个体的生产能力,这同样带来社会整体效用的增加。其次,高智商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很多个人品质相关,即使在西方文化中也承认阿甘式个人品格的重要性,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虽然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而且根据研究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于智商,情商是有可能获得群体整体提升的,这意味这人类整体能力有人为提升空间。再次,即便是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掌握知识技能,认为投资到高智商人身上回报更高也值得怀疑,离开一定约束不能保证他只做符合群体利益的事,这与他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等社会因素密不可分。最后,是其对教育意义的片面理解,教育是文明的传承手段,并不仅仅传授一个人的生产技能,个体的文明特质需要培养,而这些特质与智商高低并无关联。

三、对社会治理政策取向的一些思考

科学研究本身具有客观性,但如何运用结论却体现出不同人的价值取向存有天壤之别,对智商的研究结论同样如此,或许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对其结论进行应用更具意义,既然智力资源不是社会因素决定的,其具有独立的客观属性,那么制定社会政策时,消除人为的资源分配不公平本身就是提高智力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取消大学招生的区域差别政策、缩小城乡差异、减小贫富差距等等。

在高等教育方面,按照钟曲线理论,我国十几亿人口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资源,可利用的数量数倍于其他国家,然而现有教育政策比如高考区域招生就会带来部分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我国还存在高智商人才大比例出国留学的情况。长期城乡二元化格局对基础教育水平的影响也会带来智力资源浪费,可能使很多优秀学生得不到初级教育的机会,温总理曾经说过他很关注农村学生在大学中比例逐渐降低的情形,因为这可能意味着部分人才无法通过这一途径进入社会,钟曲线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才比例在城市和农村是相同的。因此现今亟待解决的是创造公平的机会使更多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得到充分施展。从更长远来看,人才的竞争终将是世界范围内的,我国的教育改革还将面对如何吸引世界范围内智力资

源的问题,美国大学教育就是由于享有世界范围的智力资源,为国家带来很大人才领先优势,因此我们不仅是应着力提供国内民众公平受教育机会,更应该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智力争夺。

一些以财富、地位论英雄的言论同样可以用钟曲线去证明其谬误性,财富、地位可能代表了一定时期个人能力的大小、对社会的贡献,但却不能保证这个阶层后继者具有同样的能力,人为划分相对独立的群体只能是缩小了人才的选取范围,恰恰造成这个群体的智力下降而不是素质的逐渐提高。认为高房价提高进城人口素质就是这样的逻辑,可是经济能力与人的素质无关,如果将城市人口选择范围划定了一个很小的圈子,在小比例人口中择优与在全体人中择优的结果明显不会一样,这样实际上是降低了城市人口的素质,对全社会而言就不是最优安排。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金融危机下弱势群体受到更大冲击,群体泄愤事件常因一些偶然事件被引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具有话语主导权的专家学者发挥聪明才智,为化解社会矛盾建言献计,若学者、精英仅以数学、理论的方式思考问题,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缺乏最基本的人性关怀,既偏离了学术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也为社会增加了不必要的矛盾。现代社会中往往是利益群体主导社会发言权,此时的弱势群体比以往更需要政府守住公平、人道的底限,如何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不受利益群体的影响以致损害多数人的利益是对政府的考验。所幸我们可以感受到,政府近些年的治理取向越来越关注公平问题、民生问题,着力消除贫富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等矛盾,在基础教育、弱势群体生活保障方面加大投入,这都是解决社会深层矛盾、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务实之举。

坐看云起,沧桑巨变三十年

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可突然之间不知不觉走过了二十五年的时光,听父辈描述改革开放之前的事旧事,觉得恍如隔世,毕竟没有亲身体会过那个时代的人,是很难将现在的社会与文革之前相比较。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总是希望在某个日子逐一探寻这璀璨夺目的历史中的种种转折,毕竟一个决策可以铸就一个时代,历史总是那么的浓郁,散发着令人向往的芬芳,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一本《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纪实》读下来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一、正眼看历史

(一)客观看待历史的态度

风卷云舒,近三十年的历史充满着传奇的色彩。短短三十年,神州大地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古老而文明的东方中国怎样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一段迷一样的历史。回望这段百年中国重大的转折,我们所看到是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场面,一场场令人窒息而又血脉喷张的画面,多少人是抱着成仁取义的信念来迈出了历史的一步,历史会永远铭记那些探索着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拓荒者,正因为有了他们那无畏的勇气,才会有现在各项事业生机勃勃的场面,才会有我们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幸运儿,因为我们生在了这个时代;我们又是时代的弄潮儿,因为生在这个时代我们肩上负有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生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变革的时代,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回望这段历史、总结这段历史,以科学的、坦然的目光来面对这段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停止她前进的步伐,通过读这本重大决策纪实,使我们了解了这段辉煌的历史是如何坚实的走下一步一步的,历史上改革开放使历史的必然,是时代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光荣抉择。

(二)永远铭记历史的抉择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开始的试探、摸索、总结,到现在的全面开放,百花齐放,中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多少个难忘的日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的作出决策,开创出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国历史由此开始了她的抉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开放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被打开了。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开放,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历史的抉择,时代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的抉择。

二、时代的特征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回望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要牢记,改革开放的大业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所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极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个时期时代的主要特征,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拉开

了序幕,打破了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了个大解放,通过思想大讨论,彻底摈弃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实事求是的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充分放手让大家说话,总结工作,肯定成绩,批评错误,分清是非,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拨乱反正、平反昭雪;总结历史,正确评价毛泽东;以上的种种重大决定无不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客观、实际的完成了重大的历史转变过渡,为改革开放积累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实现了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地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体现在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从开始的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改革开放铺好了基础,使广大农村焕发了生机,也为改革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经济特区的试行,杀出了一条血路,为全面的改革开放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改革全面展开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同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也在不断的开展中;及时果断处理政治**,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交接,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改革开放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中得以全面深入的开展。

(三)求真务实,科学发展

邓小平逝世后,中国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庄严宣告:高举邓小平理论旗臶不动摇。与此同时,政府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原则,鲜明得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国企全面改革,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出台,经受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解决‚法轮功‛邪教的威胁,成功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贯彻实施,和谐社会构想建立,建立创新型国家思想,一国两制的实现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这些重大的方针的制定与出台都不断引领改革开放的大业不断走向前进,而整个时代也牢牢的打上了求真务实的烙印。

三、时代的弄潮儿

(一)高瞻远瞩,忍辱负重。正如人所说,每个时代总是有一批人是先知先觉,他们注定要为历史负重的,在他们时代,他们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这种坚持让他们超越了历史,接近了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促使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前人的探索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经验教训,以史为镜,成功判断出历史前进的方向,以极大的勇气来纠正和引领中国这艘大船行驶在她正确的航向上。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时代的弄潮儿是经过了何种阻力,克服了多大的压力,从书中我们可以可见一斑。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是时代的弄潮儿,以他们的远见卓识引领着我们这个时代。

(二)坚持原则,保持底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相信历史是会说话的,翻开斑驳的历

史这本大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当时惨烈的历史环境下,多少英雄人物用他们的执着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从而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恢弘的一页,一言以蔽之,拨开当时的乌云,历史自有公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的初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改革毕竟有太多的尝试和反复。在文革十年的压抑下,多少人被扭曲了人性和良知,有多少人在大环境下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可正是有着样的共产党人坚持着自己的良知,坚持原则,宁可被视为一个另类,也保持着自己做人的底线。依然记得小平的那句‚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当时复出仅一年的环境下,说出这样一句话,需要何等的毅力和魄力啊!正是因为这种良知和魄力,才使小平成为中国这艘大船的领航者和舵手。

(三)以民为本,恪尽职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首三十年的历史,众多的历史决策正是由于人民群众自发的举动促成的,只要心系人民群众,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获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够得到成功。佩服书中罗瑞卿同志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留下的‚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愿先挨50大板‛的激昂话语;陈云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放了一炮‛的壮举;万里同志冒着巨大政治风险来支持安徽分田到户的改革实践;朱鎔基喊出‚我拍桌子、瞪眼睛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的睿智回复;正是这样的一些领导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气度,才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

(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发生类似的错误。在三十年的改革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不是一个人在推动历史前进,在中国发展的历个关口,在几个重大决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决策形成的,总是靠一股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引领改革的不断前行。在党和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广大人民群众总是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一九九八年抗洪救灾,二零零一年取得奥运会举办权,二零零八年在遭遇雨雪冰冻,特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完成了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多难兴邦,百年圆梦,在多灾多难的情况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以无比的热情和勇气,勇闯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的成就。

四、特定时代里的人生——以史为鉴

(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不迷信,唯事实;要客观,不主观;看经验,重数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都是从历史中可以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这些监事会的公务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凡事不能想当然,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让事实说话,只有这样,监督检查工作才能行之有效,有效率有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监事会监督检查的要求。

(二)坚持原则,把握底线

莫以善小而不为,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做事,先做人。这些也是在历史中可以可见一斑的。人性的光芒是不会迷失在历史的长烟中的,相反,在时代里的人云亦云,毫无原则立场的所谓名人志士,在历史的考验中,纷纷现出原形。监事会工作中与企业处在监督与被监督的位臵,需要有极强的原则性和纪律性,在具体工作中牢牢把握角色定位,慎言慎行,把握底线。

(三)全局思考,理性判断

纵观三十年的历史可以发现,任何事件不是孤立的,要从整体来分析判断,只有全盘考虑才能把握好事情的全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对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监督检查的工作中所发现的违法违纪现象都是从一个个小的线索牵扯出来的,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全局思考,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的综合素质。

(四)韬光养晦,百折不挠。人生也像历史,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要有乐观的心态,注意积累,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一心一意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外界肯定会有很多的干扰,但只要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内心明确,不轻易为之所动,那自然会取得应有的成绩。肯定会有失意之时,会有落寞之时,但只要记得伟人的‚三起三落‛,就可以重新振作起精神,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以实践为经验,以效率为标准 ——读《私有化的局限》

对于我们刚刚成为国资委队伍一员的青年人来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委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次读书活动建民主任向我们监事会青年人推荐了《私有化的局限》这本书。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

德国经济学家魏伯乐等人主编了这本著作,著作以罗马俱乐部报告的形式发表。它总结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性私有化浪潮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人们提供一些富有教益的启示。这部著作以大量具体事例为经验基础,从中归纳、概括出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站在中央集权论和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简单对立之上,以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三极互动为立足点,心平气和地讲述私有化浪潮的优劣短长和利弊得失。

作者开卷即提出‚谨防极端‛,意在表明其寻求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批判与否定,也就是说私有化有可取之处,但是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私有化改革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私有化并不是改革的灵丹妙药,妄想一用即灵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复杂性提醒我们,私有制与公有制并不是完全矛盾对立的,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解决企业科学发展问题的两种不同路径。不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不是产权问题,而是哪种方法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和公共事业科学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一、什么是私有化?作者的定义。

作者在书中首先明确了私有化的概念,他说:‚私有化最广泛的含义,指的是通过减少或限制政府当局在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中的职责来增加私营企业在这些事务中的职责的一切行为和倡议。私有化通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通过将财产或财产所有权部分或全部由公共所有转为私人所有来实现,或通过安排政府向私营供货商购买产品或服务来实现,也可通过用许可证、执照、特许权、租赁或特许合同等方式将资产使用或融资权或者服务提供权移交给私营企业等。‛

作者专门区分了私有化与放松管制以及和自由化之间的不同。他说:‚放松管制是指政府当局撤销或减少对公共或私营参与者的限制(包括要求和禁令),或者从本质上来讲,政府减少对社会参与者行为的控制。‛他指出:‚私有化常常伴随着放松管制,但是两者中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发生。私有化成败往往受到所伴随的管制类型与管制程度的极大影响。‛ 什么是自由化呢?作者给出的定义是:‚自由化是指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市场中公司的竞争,它可以有各种形式,从反垄断措施到取消补贴,以及引入激励机制来刺激私营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作者给出的私有化定义范围是比较广的,一个总体上但不非常准确的理解是,私有化是私营者参与到生产资料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来的这样一种经营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产权归属于私有经营者。从作者提到的私有化与放松管制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私有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放松或者放弃监管私有经营者。而自由化的关键在于在鼓励市场竞争,提高市场配臵资源的效率。

二、这样的观点正确吗?从意识形态看。

当前,不论学术界还是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些看法和观点:私有制企业往往是高效率的;国企存在的低效率问题是由于产权安排造成的,而通过私有化建立

使资源的配臵发挥其最佳用途的激励机制,以及通过鼓励个体所有者做长期投资以期以后取得相应收获,能够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有效的治理结构只能建立在有效的产权制度上,将产权从公共领域转让到私营部门,并减少管制方面的限制,可以避免僵化的官僚主义的影响;从使辛苦工作、敢冒风险以及灵活经营者多得报酬这一角度来说,私有权与适度激励和控制相结合,能够产生公平,带来创造与创新。

让我们先不判断这种观点对与错,来看看国有化的一些情况。国有化是俄国革命胜利之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之一。国有的基础设施和工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情形,中国也不例外。作者介绍当年的情况:‚国有化往往是受实用主义的想法所驱使,即由国家来筹集社会资本会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廉,如果服务由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集中统一的系统来管理,而不是让显然将个体商业利益放在首位的各种私营企业来经营,那么服务的提供就会更为有效、协调和实在。‛

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理由却何等的相似。理由无外乎在于资源配臵效率高,服务灵活高效,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等等。它们是矛盾的吗?是谁对又是谁错呢?我在读完本书后,认为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它们的正确与否是建立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私有制有效的前提是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上资源丰富;国有制有效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此部分资源有限,通过市场自由配臵的方式难以有效的组合,以计划和指标的形式进行政策性配臵更为有效。两种不同的适用情况不仅说明现实是相对复杂的,更充分说明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绝不能厚此而薄彼的从意识形态为出发点看待私有制和国有制。这本是并不矛盾的两种观点,甚至是可以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时进行,比如当下的中国。所以我认为直接用对与错来评判显然过于简单了。

三、私有制和国有制谁更有效?从实际来看。

当前社会舆论对国有企业的所谓‚国进民退‛的看法。尤其是在几家央企成为‚地王‛之后,私有的房地产商大声叫喊‚国进民退‛。但真的是国企挤压了民企的生存空间吗?还是我们的国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摸索到了规律,日益增加的竞争力让私有制企业感到了威胁?万科老总王石最近针对‚国进民退‛这个话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上一轮国退民进的改革,竞争权已经转到民营企业的手上,就算现在再次‚国退‛,那么‚民‛做好‚进‛的准备了吗?资金、人才等方面如果没有成熟到可以承接的水平,‚国退‛的一个后果就只是财产的掠夺性转移,没有任何创造。‚能把原因归结到国营企业占有太多资源、挤压民企的发展空间吗?‛王石说,‚我们肯定知道,将来竞争的关键除了质量,还是质量,就算国有企业有再多的钱,进到这个行业,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取胜,又怎么样呢?‛

通过王石,一个私有制企业董事长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民退‛主要原因并不能归结于‚国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它们生存的一定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企业人才的竞争,是消费者的认可。

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国企在房地产圈子中的重要角色并非今天才得以确立。早在数年前,国资委就已划定10家中央企业的主业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保利、华侨城也早已成为房地产企业排行榜中的巨头。在当前的宏观经济下,房地产业中的民企也会‚不差钱‛,如SOHO中国也可以获得银行上百亿元的授信,而参与竞拍广渠路15号地的万科难道拿不出40个亿吗?钱多钱少或许不是根本性的问题。而为什么‚国进民退‛的舆论会如此流行呢?我想,不管是什

么原因,其中之一一定是私有企业感到了来自国有企业竞争的压力。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再是当年连年亏损的包袱了,已经能够在市场上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一较高下了,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竞争能力也逐渐增强,效率不断提高。荣融主任说:‚国资委成立六周年了,应该说用我们的实践说明了一点:企业经营的好坏与其所有制性质没有必然联系,这可以用事实来证明。‛

四、私有化的局限

尽管对‚私有化的局限‛众说纷纭,但总结书中的事例,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一是从经济角度看,私有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同时的副作用是社会成本也会相应增大,也即具有‚外部性‛。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难免唯私利是图,形成很多‚负效应‛,譬如就业歧视和失业的增加,对资源和环境的过渡掠夺和开发,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下降而价格上升等。二是从社会角度看,私有化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矛盾突出,导致不安与动荡。三是从政治角度看,私有化逐渐削弱政府及其维持社会公平的能力,寻租加剧、商业贿赂盛行,甚至损害民主参与,危及社会公平。四是从文化角度看,私有化侵蚀普遍的文化价值观念,打破传统、信念、道德和价值观,更多屈从于商业利益。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这句话的哲学内涵可以沿用到私有制与国有制。可以说,国有企业在正确的管理下也可以很有效率,私有制企业也不全是高效率的。对私有化的局限,作者最后总结到:

1.逐步形成有效的治理、强有力的管制和监督制度; 2.不要对公共部门仍可以做的领域进行私有化; 3.绝不要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进行私有化。

现实总是比理论复杂的多,中国的私有化有其时代的特征。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国有企业都是低效率的代名词。而今天,它们逐步适应了市场的竞争,逐步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优化了企业效率,合理的配臵市场中的各种资源,创造出了喜人的业绩。它们也随着改革开放走向了成熟。不论是私有化成功的例子还是失败的例子,它们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刻也不要头脑发热,实事求是,根据事实作出判断。如今,我们的国有企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我相信它们一定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而历史终将证明一切。

序号:X29

资本是无缰之马 调控是制衡之道 ——读《私有化的局限》引发的思考

我们这代人伴随着改革而生,所见所闻都是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问题以及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与对策,我为身处这样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时代感到幸运。在我国先秦时期,正值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关于治国安民之道这样的体制问题,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当时的诸子百家带来了空前繁荣的哲学思想,至今令人神往。然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归根结底,始终以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立场,这绝不同于我们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探索发展之路的问题上,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党领导下全民参与的一项神圣事业。三十年的岁月里,关于经济建设中经济体制的问题,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审慎态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十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经济抵御危机的出色表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模式‛的激烈探讨。

国外部分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容易忽视中国国情,尽管一致的观点都承认‚中国模式‛的一大优势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但我们最核心的优势却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成果能够为全民共同享有,我们的发展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有益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我们选择并坚持这样的发展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三十年是一个不断通过实践总结经验的过程,现在和未来,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依然面临各种新问题,需要去深入探索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之道。

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我们在剖析矛盾、摸索道路的过程中,体验着作为思考者的快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样的思想火花更是汇聚了不同国家探索发展之路中产生的智慧。于是,我带着分享智慧的心情、以一个思考者的姿态阅读了这篇罗马俱乐部的报告:《私有化的局限》。这本书列举了关于私有化的翔实案例,并分析了经济私有化带来的其他领域的影响。我从一个探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进行了思考的尝试。

一、资本是无缰之马:私有化的局限,源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道:‚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资本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资本按所有制的形式,可分为私人资本和国有资本两种形式,前者属于私人的资本家所有,而后者是属于国家公共所有的资本。《私有化的局限》一书中关于‚私有化‛的定义是:通过减少或限制政府当局在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中的职责来增加私营企业在这些事务中的职责的一切行为和倡议。书中的‚私有化‛主要通过将财产或财产所有权部分或全部由公共所有转

为私人所有来实现,其实质是引入私人资本以替代公共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私有化的局限在于,私有化常常伴随着管制的放松,不难想象,放松管制的私有财产在经营活动中必将显露出其私人资本的本质——片面而盲目地追逐利润。

《私有化的局限》一书提供了各领域的一系列私有化案例,涉及按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从成功到彻底失败的各种私有化情形。很多案例中,由于过分地强调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目标,私有化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表现为遭到公众的抗议、出售或转让公共资产过程中令人侧目的腐败现象以及对基本承诺的明显违背等等。失败的私有化案例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管制机制的缺失。管制缺位的私有化削弱了政府顾及社会公平的能力,使更广义的公共产品屈从于商业需要,增加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忽视了外部性。当然,有些案例确实成功了,不仅使经济绩效得以提高,同时改善了服务质量。成功的案例也有共同点,即必要时政府具有确定游戏规则并进行管制的强制力。

《私有化的局限》立场观点非常鲜明:某些条件下,私有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是消极的结果,关键的目的在于鉴别出成功和失败的决定因素,而非出于意识形态来赞成或反对私有化。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的私有化案例分析,找到了一种客观的规律,那就是在私有化的成败中监管机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佐证与启发的双重意义。

二、调控是制衡之道:‚中国模式‛的成功,基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发展道路上的大部分争议集中于所有制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私有化,其出发点基于私有化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还有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不走私有化道路,就意味着回到以前的单一公有制。《私有化的局限》在最后的章节为这些人提供了四个字的结论——谨防极端!书中从提倡私有化的角度审慎地表明了观点:私有化本身不是一个终点,私有化应被看作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削减或破坏政府地位的途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书中的观点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

我们正是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的前提下,摸索总结出了兼具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

只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控,推动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国家从社会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有利于保持国家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判断改革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没有其他标准。实践也证明,在积极发挥公有制经济引导作用的前提

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提高和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新形势下,新环境中,‚中国模式‛也并非一个终点,仍然在不断地完善、改进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尊重国情、尊重规律是我国在探索发展之路上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宝。改革过程中,面对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质疑,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精辟的见解:‚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本身没有意识形态之分。‛资本也是如此,在经济建设中,资本是一匹快马,却是无缰之马,如何驾驭这匹快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改革开放中,我国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制衡的机制,那就是调控。

调控是制衡之道,‚中国模式‛的成功,基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提供的有利调控机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谈调控,然而,没有稳固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显得苍白无力。私有制经济的强势,直接导致私人资本左右国家意志,少数人的利益使得管理层无视监管的漏洞,而资本一旦放松管制,就如同贪婪的野兽。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矛盾。而‚中国模式‛在今天大放异彩,初步验证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三、启发:探索监督管理好方法,谱写国资事业新篇章

能否始终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决定我国能否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鉴于《私有化的局限》一书的启发,也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成分,而国资委下属的中央企业集团正是我国国有经济的核心力量。国资委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监督机制,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重组提升央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六年时间,国资委下属中央企业的资产规模实现翻番,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更趋完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国资委的探索与努力有利于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强化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配合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继续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这是每个国资人应该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作为国资委新的一员,我将放开视野,刻苦钻研,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扎实的基础工作配合国资委探索监督管理好方法,谱写国资事业新篇章!

历史的一抹血色,文明的一丝曙光 ——读《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有感

读一本好书,如交一位好友、饮一坛好酒、做一个好梦,让人有力量、有回味、有梦想。《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只是将历史简化为冰冷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是临摹古人的思绪,重温古人的心迹,还原历史的场景,古今对照,中西穿插,纵横捭阖,亦庄亦谐,让我们‚以心证史‛,仿佛亲历,感受历史的脉搏和热度,体味文明的进步和生命的温暖。

李斯这个人,我们都很熟悉,初中和高中历史课本里都有他。我们对他的概念此前只是局限于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辅佐秦王嬴政扫六合,统文字,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被誉为‚华夏千古第一宰相‛。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语焉不详,让我们仿佛总是隔着一层面纱看他,难睹真颜,怎能不令人遗憾?李斯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又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该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础,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起承转合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他和他的时代丰满而完整,生动而真实。

【起】在厕在仓之悟

李斯初登历史舞台的身份是楚国上蔡郡看守粮仓的小文书,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知老之将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上班时间溜号,牵着自家养的一条黄色的土狗,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出上蔡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这样的生活简单而幸福,如果就此老去,糟糠之妻相伴,儿孙满堂送终,也不失一种美好的存在。可是,有一类人,终非池中之物,他们是历史的螺丝钉,关键时刻,他们都会被启用,让历史的车轮得以滚滚向前。李斯命运的改变,源于他对老鼠的研究。他发现,在厕所讨生活的老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而在他管理的粮仓里讨生活的老鼠却‚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如此真实的存在,如此强烈的反差,观鼠及己,他不由的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即‚人一辈子有没有出息,全看为自己找一个什么样的位臵!‛于是,李斯决定作出改变,辞去公职,远赴兰陵拜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承】追逐时势

李斯在荀子门下经过七年的潜心学习,完成了本硕连读的课程,终于可以毕业了。荀子大学不包分配,工作要自己找,去哪里呢?当时,人才辈出,灿若星河,混口饭吃也不容易。六国皆弱,秦国独强,勉强维持着即将失去的平衡。去六国,机会多,去秦国,竞争强。路在何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英雄注定是要追逐时势,他最终选择去秦国。他要证明自己,在弱者中间,他是强者,在强者中间,他是更强者。在咸阳,有个男人在等他,这个男人就是秦王嬴政。‚右脑为王,左脑为相‛,嬴政就是胸怀大志、魄力非凡的‚右脑‛,李斯就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左脑‛。这两个男人的组合,真可谓‚黄金搭档‛。李斯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威慑宗室,将少年嬴政一步步推向权力巅峰。

而他自己也从贫贱布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不知道是不是两个男人相处久了,也会产生相互支撑的气场,而一旦其中有一人缺位,这个气场就会威力尽失。在我看来,嬴政和李斯之间是这样的。嬴政在巡游东南途中驾崩,李斯失去了多年侍奉的政治偶像和精神支柱,开始变得混乱,丧失了以往的思考能力,竟然为阉人赵高说动,篡改诏书,发动政变,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书中关于李斯为何决定背叛嬴政遗诏的描述,我总感觉不够彻底,没有接近李斯的真实心理,可斯人已逝,永远无法求证他当时在想什么了。以李斯的政治智慧,他怎么会轻易听信奸人赵高的蛊惑呢?他怎么会对昏庸无能的胡亥抱有幻想呢?这一路血雨腥风走过来,无数个剽悍的竞争对手在他面前倒下,无数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都能全身而退,怎么会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行差踏错呢?实在令人唏嘘不已。细察李斯当时的处境,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有‚自家掘坑自家埋‛的糊涂之举。嬴政之死,事发突然,猝不及防,李斯顿时失去了最大的庇护,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和利益,他不得不有所妥协,将个人利益臵于国家利益之上,将良心丢进狗嘴里,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利令智昏,频出昏招。李斯在关键时刻的一念之差,不仅种下灭族惨祸的恶果,更因此导致了自己一生努力辅佐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的土崩瓦解,毕生的心血毁于一旦。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终极的成功,不仅需要有远大的志向、有过人的才华、有行动做事的魄力、有决胜千里的谋略、有看懂人性善于应对的智慧、有能屈能伸的胸怀,更需要顾全大局、为国谋利的公心。否则,只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在李斯之前,甘罗、吕不韦、嫪毐、韩非、蒙恬蒙毅兄弟、公子扶苏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纷纷凋谢了。在二千多年前那个人性缺失的时代,谁都有可能随时脑袋搬家,族人遭诛,皇帝亦不能例外,况李斯乎?他当年一时糊涂种下的苦果,现在轮到自己尝了。这应证了电影《无间道》中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秦二世三年十月,李斯为奸人赵高所陷,被判腰斩之刑。本来依赵高之意,要‚具五刑,夷三族‛,即便是在严酷的秦法之中,‚具五刑‛也算得上是最残酷的一种刑罚,胡亥都于心不忍,毕竟李斯是一代功臣,最后改判‚腰斩,夷三族‛。行刑当日,李斯父族、母族、妻族,近千人黑压压跪成一片,咸阳城万人空巷。李氏一门,今日绝矣,何等惨烈。刽子手问李斯临死还有何话讲,他看向跪在身边的儿子,强笑着说出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句台词:‚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言毕,父子二人相拥痛哭。呜呼哀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浮现在李斯脑海里的,不是他一生中所做出的那些丰功伟绩,而是年轻时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他和两个儿子一起,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在野外追逐狡兔。人啊,人,付出昂贵的代价,换取他们的理想,成功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失去自我。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一切所得都要用你所有去换取,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斯的结局,正应验了杜甫的一句诗:‚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历史好似残酷无情的轮回,人人都是过客和棋子,要么被时间带走,要么被他人吃掉。李斯腰斩后三天,赵高进位为丞相,总揽朝纲。十个月后,赵高弑君。十一个月后,子婴继位为秦王,车裂赵高。十二个月后,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投

降,秦国灭亡。十四个月后,项羽进咸阳,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六十二个月之后,项羽垓下兵败,自刎而死。六十四个月之后,刘邦称帝,天下再次一统。

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年延续至秦帝国。这一时代上接春秋,下开汉唐,为中国历史之关键转折。通过作者曹昇的编剧,丞相李斯的主演,我们游历了这一灿烂辉煌和惊心动魄的时代,耳闻目睹了他不世出的谋略,他彪炳史册的功绩,他深沉厚重的感情,他无力改写的归宿,或拍案称奇,或扼腕叹息,或哑然失笑,或潸然泪下,千般感受,万般滋味,尽在其中。人性的贪婪和无私、残暴和仁爱、正直和奸诈、忠诚和背叛一直在进行着殊死的搏斗,无论过程多么残酷,多么血腥,历史终究是人创造的,历史终究是要回归人性。抹去历史的血色,迎来文明的曙光。人类文明一直在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如同长江之水滚滚东来,不可逆转。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使得政治生活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也越来越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李斯和他的时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是,他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范本,让我们对历史保持一份反思,对历史人物难以回避的历史命运做更深的追究,进而引发出对我们的文化特性和生存哲学的批判。

纷乱的时代,失血的人性,掩盖不了文明的曙光和生命的暖色,阻挡不了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人类得以延续,文明得以进步,社会得以和谐。

那感人至深的力量 ――读《浴火重生》有感

2008年5.12大地震以后,一个中央企业的名字经常被大家提起,并每每被她与自然界大灾难殊死抗争的斗志、被‚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所感动,这个中央企业就是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东方汽轮机厂(以下简称东汽)。在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有幸作为第9指导检查组的一员,近距离向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期间,我读到了全部由东汽人自己叙述编写的《浴火重生》(由四川出版集团作为四川抗震文学书系公开出版)。这本书作为一篇长篇纪实性报告文学,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连起来,语言缺乏雕琢,文字没有拔高,但却始终给我们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读后久久难以忘怀,催人奋进。

感动,为过往岁月中的坚忍不拔、艰苦创业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东汽人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但对震前东汽的了解是缺乏的。是的,正如书中所说,假如没有地震,这里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假如没有地震,人们还在山清水秀的汉旺享受着美丽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气候,生活就像身边的绵远河水缓缓流淌、源远流长。震前,东汽坐落在德阳市属下的绵竹市的汉旺镇,背靠龙门山脉,面朝川西平原,她的风景可谓融大地之精华、汇五谷之灵秀,从巍巍的紫岩青山到缥缈的森林云湖,处处峰峦重叠、楼阁嵯峨,万木葱茏,千百年来常引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形于歌咏,所谓‚妙手丹青画不足,无限风光是天然‛,‚百里闻香绵竹酒,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有唐代诗人王勃赞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飞泉瀑流,绿树玄藤‛。

为我们所瞩目的,除了土地的美丽,还有东汽人创业的艰辛。在这片土地上,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三线‛建设,经过两代人的艰苦努力,东汽所在的汉旺已经从当年的荒山、河滩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六万人口的重镇。最初的创业时光非常艰难,从哈尔滨、上海来的创业者们喝沟水、住古庙,借民房、睡澡堂,吃杂粮、啃咸菜,蛇为邻、鼠为伴。为快点装好设备搞生产,东汽元老们赤手空拳地苦干,很多人的手被工具磨破,肩膀被麻绳勒肿。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靠双手修建厂区铁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东汽组织了一个‚劳动连‛。它是东汽的第一个青年劳动组织,成员多为20岁上下的家属子弟。铺轨对每个建设者来说都是一项艰苦的活,当时机械极为缺乏,更多地要使用土筐、铁锹、钢钎、镐头等简易工具,要用双手来挖坑、打夯、平路基、铺铁轨。每根水泥枕木都重达200斤,四个小伙子抬起来在山坡上行走直打晃,而且一天要抬几十根。他们深一脚浅一脚,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号子,每移动一步都十分吃力。为了打气鼓劲,18个年轻人经常喊着口令,迈着统一的步调一起弯腰抬铁轨,硬是把10余公里的铁轨整整齐齐地铺在路基上。尽管很苦很累,但谁也没有怨言,更不会叫苦。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共同创业、建设家园的理想信念,支撑着大家挺了过来。

其实,正是这种‚一根麻绳闹革命‛的精神,成就了东汽人的硬气和刚毅,他们创造了从1974年投产到2007年‚33年不亏损‛的奇迹。东汽人正是在缺乏天时地利的情况下闯出了一条新路,更多地依靠主观努力和人的因素赢得了企

业的生产和发展。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东汽人披荆斩棘而无怨无悔,留下了一行行坚定步伐和闪光足迹。42年间,东汽完成了从三线小厂到业界‚巨擎‛的历史性跨越,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75倍、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352倍、利税总额增长了1132倍。从创业之初的年产两台7.5万千瓦火电机组,到今天每年近3000万千瓦产能的形成,东汽为国家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大型发电设备,汽轮机年产量甚至超过国外跨国公司,达到世界第一。

感动,为面对巨灾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

5.12大地震顷刻间给东汽带来了灭顶之灾,辖区600余人不幸遇难,1000余人流血受伤,6000余户职工因住宅损毁而顿失家园,2000余台装备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

在灾难面前,东汽人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坚强和硬气,他们没有在哭泣,没有被动地等待救援。现场恢复镇定后,东汽马上成立了抗震救灾小组,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分工负责生产区、生活区、中小学的自救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冒着危险带头在抢救生命的战场冲锋陷阵,强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全力在救援现场日夜奋战,含着眼泪在医治伤员、掩埋遗体、转移群众、安臵职工、抢险排危……

灾难是无法选择的,但在灾难袭来时,生与死是需要选择的。在生死抉择面前,在亲情与大爱面前,东汽人毫不犹豫地面对死亡,为他人打开了‚生命之门‛。

武装部干事胥怀军接到了去部队求援的命令,为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他当时无法顾及已被砸伤并埋在废墟里的女儿胥莉。当他赶到女儿身边时已是13日凌晨,胥莉已被水泥板压了10多个小时,被抬出来时一言不发,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用尽全力才从嘴角里挤出最后一句话‚爸爸,我好难受、好痛‛,就永远停止了呼吸……胥怀军缓缓地蹲下沉重的身躯,像她小时候那样抱起心爱的女儿,轻轻地用衣角拂去她脸上的尘土和血渍,将她放到一处干净的地方,用他长满老趼的双手颤抖着为孩子盖上白布。他知道女儿很爱美,就让她去天堂的路上依然漂亮,相信她的在天之灵会原谅自己。他忍着悲痛包裹好女儿的遗体,擦干眼泪又坚强地加入抢救他人生命的行列中……

地震发生后,东汽职工陈元忠的妻子被重重压在叶片分厂倒塌的废墟下,她的生命危在旦夕。陈元忠不顾一切地把吊车开往厂区,然而,就在他即将到达妻子身边时,去受灾最严重的东汽中学救人的命令迫使他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他选择了去学校救人。然而命运终究是那么无情,他最终没能和妻子见上最后一面……

大灾见真心,大难识英雄。在东汽最困难、最艰辛、最痛苦的时刻,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支撑着东汽人,托举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在灾难发生时,立即张开双臂,将同学们躲藏的课桌紧紧护在身下。四个孩子都得救了,一天后,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谭老师的双臂还张开着。他的爱人张关蓉悲痛万分并轻轻擦拭他手上的泥土,用自己的心声写下了痛苦诀别而永远怀念的话:‚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凉凉的手指……‛

东汽人是坚强的,他们的后代更是坚强而勇敢的,在任何时候都永不放弃。东汽中学高二(6)班正在上化学课,教室垮塌后大部分同学当时还活着,为了

互相鼓励,他们唱起了《黄河颂》。‚黄河,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唱了一遍又一遍,声音慢慢消失了,废墟外传来家长们的呼喊:‚儿子,你要挺住!‛‚女儿,你是最棒的!‛泪水和着雨水,为了废墟下面的坚强,人们在跟生命接力……在大地震发生80个小时后,东汽中学的中学生马小凤和薛枭分别被营救出来。当马小凤从担架上跳下的画面,当薛枭躺在担架上说‚叔叔给我可乐,要冰冻的‛的画面通过电视传向四面八方,他们的乐观感染了全中国。

东汽人在抢救生命的同时,也在尽力抢救各种物资,为未来恢复生产做准备。在受损最严重的叶片分厂,工人们和救援队员一起钻入断壁残垣之中,在瓦砾堆里找寻比较完好的叶片产品,先后抢运出来价值几千万元的叶片。在档案情报大楼,制造技术处的干部职工冒险抢运企业几十年来积累的技术资料,能找到的电脑全部被搬了出来。面对余震的威胁和危楼垮塌的危险,东汽干部职工甘冒风险,一次次冲进废墟把能够抢救出来的各种技术装备,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以及人事财务档案等重要物资抢救出来。企业搬迁设备千余台,抢运出各种重要物资超过30亿元。

时至今日,在我们指导检查组一行去汉旺镇凭吊逝者时,面对坍塌的厂房、断裂的路面以及祭奠的鲜花,仍能感受灾难的残酷和东汽人的坚强。地震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不能改变人的意志,地震可以摧毁可爱的家园却不能剥夺美好的希望。我们学习‚东汽精神‛,很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精神,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敢于战斗,都能做到永不放弃。我想,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谋求发展中遇到很多的困难,是在困难面前退却,还是迎难而上,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轨迹。正如东汽人写到:

灾难也会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方向标,灾难也会使我们从鲜嫩的种子变为成熟的果实,灾难也会让我们拥有更高的追求与梦想。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向前的毅力。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天意。

感动,为永不停歇的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在灾难面前,东汽人不是自己在战斗,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和关怀,来自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官兵的直接救助,来自国资委、各中央企业的全力支持,让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走上了新生的道路。

东汽人难忘温总理的鼓励:‚东汽只要有人在,有自己的一双手,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把新东汽建设得比过去还要好。‛

东汽人难忘荣融同志的关心:‚中央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国资委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东汽重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资委的支持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设备有设备。我们相信东汽重建工作按照‘建立新机制、围绕新结构、达到新水平’的新要求,一定会建设得比社会期望的更快、更好。‛

各方的关心和支持给予正与困难顽强搏斗的东汽人以巨大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东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他们挺起脊梁,加快了灾后重建的步伐。

东汽人在心里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要生存就要生产自己的产品,光靠救

济肯定是不行的。

震后第三天,东汽人参加了招标会。

震后第五天,东汽德阳分部就恢复了生产。

震后第八天,东汽灾后出厂的首批风电机组运往外地。

震后第十三天,东汽举行了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誓师大会。

震后第二十五天,东汽汉旺总部没被震塌的主机四分厂在加固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原地恢复生产。

志当存高远的东汽人没有满足这样的成绩,他们按照温总理提出的‚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目标,开始了新东汽的建设。大家明白,搬离靠近地震断裂带的汉旺镇,是东汽最无奈的选择,其中饱含着无尽的伤痛,但只有痛过,才能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东汽人在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井镇规划了2600亩地,于2008年8月1日开始了新东汽的建设。2009年3月,当我们来到东汽新基地建设现场时,再次看到了动人的场面:所有的施工企业都是中央企业,中国建筑、中国铁工、中国铁建、中冶集团的旗臶飘扬在各个角落,各家单位争先恐后,开展起了劳动竞赛,大家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当2009年春节温总理再次来到四川视察灾后重建时,只有我们中央企业的施工队伍还在紧张施工,他们不仅在抗震救灾中送来资金和物资、送来人员和设备,还要帮助东汽人在两年内建设一个全新的东汽。

2009年5月12日,在大地震发生一年后,东汽首批搬迁至八角新基地的隔板车间开始投入生产,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所有的分厂都将搬迁至新基地。东汽人在培育了‚东汽精神‛后,又再次创造了新基地建设的‚东汽速度‛。在这片全新的热土上,他们谋划了全新的发展蓝图:既要科学重建,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发电设备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新能源等新产业。

‚自重者人重之‛。我想,我们对于‚东汽‛所有真挚而浓烈的情感,不仅仅在于她受了如此巨灾,还在于她从来就不因循守旧,从来就敢于自主创新,把目光投向更加长远的未来。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30万千瓦火电机组,在东汽自主研发进行到关键时刻,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引进全套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在这种情况下,东汽人顶着压力自行上马3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发项目。他们拿出了山里人的倔犟脾气,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也要搞出30万千瓦机组。这种‚出格‛举动不仅遭到多方的反对,也得不到上级财政的支持,而且项目风险大、技术难题多,毫无经验可言,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不懈努力,东汽人用智慧和汗水突破一道道技术难题,克服重重难关,东汽终于在1983年成功研制出了30万千瓦机组,大大缩短了国产化大型机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是铸就了东汽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内核。

抗震救灾的一年多来,东汽人进一步把‚东汽精神‛发扬光大,向世界证明了‚青山依旧在,东方会更红‛。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东汽精神‛不仅是东方汽轮机厂的巨大精神财富,是东方电气的巨大精神财富,更是我们中央企业的巨大精神财富。‚东汽精神‛的形成,东汽的成长与发展,进一步验证了企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等‚四个规律‛,这一点在中央企业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中、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得到了普遍证明。

艰苦困难,玉汝于成。经历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经历了抗震救灾、国际金

融危机等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中央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正如荣融同志在中央企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央企业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理解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对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的认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清醒,对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把握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清晰,对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定!

关于敬业,关于信仰 ——读《敬业》有感

邓肯说:‚我爱舞蹈,它是我的信仰‛;巴顿说:‚我离不开战场,那里有我的信仰‛;卡耐基说:‚热爱人类、拥抱人类是我的信仰‛…… 信仰是什么?是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是对未知领域的敬畏,是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是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敬业的最高层次就是信仰,这是《敬业》给予我最深的感受。

《敬业》是美国伟大的成功学家罗宾斯的一部知名著作,它从在西方社会的视角阐释了敬业精神——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以信仰的态度追求职业的成功。《敬业》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为什么要敬业,即敬业的原理;什么才是敬业,即敬业的表现;怎样做到敬业,即敬业的训练。罗宾斯先生用朴素的语言,揭示了简单的真理,告诉我们工作是人的天职,职业生涯是人生命的展现;生命的价值在于职业,人生的信仰就是职业本身。

我们首先要‚爱一行,干一行‛,一旦选择了真正感兴趣的职业,工作起来总能精力旺盛、全力以赴;如果不能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干好手头的工作,才能为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好铺垫,才能不断向前迈进。人的生命价值,根本而言就在于他职业生涯方面的成功和成就,所以一定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准人生目标;时间就是生命,要充分地利用每分每秒扩大工作成果,提升自我素质。成功取决于人的热忱,要满腔热情、激昂向上,将工作中的奋斗和拼搏看作是人生的快乐和荣耀。职业是人所奉的使命,要尽职尽责、忘我奋斗,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成他人、组织、社会目的的实现。克制和节俭是敬业精神的根本,克制、禁欲的职业观念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导致资本的积累和财富的增加。通过敬业而获得收益是现代职业精神的基石,要努力工作让财富增值,为组织也为自己创造财富。要在职业中实现自我,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不断超越自我,‚人人皆可为尧舜‛。职业所给予人的薪水仅仅是工作报酬的一部分,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在工作中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是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才是比薪水更重要的。

掩卷沉思,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与之近似的地方,比如‚兴趣就是人最好的老师‛,‚业精于勤,荒于嬉‛,‚有志者事竟成‛,‚付出就有回报‛等。正是这些文化积淀、至理箴言,指引着我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大步前行。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谈几点关于敬业的体会:

信仰是敬业的灵魂 信仰是行动之母,个人的信仰怎样,他的行动就会怎样。信仰可以左右人生,它对于人生与事业的关系,人格的修养与定型,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当职业上升为一种信仰,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在现实中寻觅理想、在纷乱大环境中追求规则化生存的人,做到了‚工作并快乐着‛!人因信仰而伟大,当职业遭遇信仰,更会在平凡中获得美丽人生。很多人常常疑惑,国家公务员工作要求高、薪酬待遇低,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年青人前赴后继地投身到公务员的行列?我想,正是‚投身国家改革发展,为祖国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信仰,正是这份对公务员工作的诚挚热爱,让我们义无反顾踏上了公务员的事业征程。

认真是敬业的基石

认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认真是敬业的基石,它使我们具有更高的

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如果你是个敬业的人,你也可以在琐碎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快乐又可以让你更轻松地工作。凡事只要认真,努力去做,就一定会达成目标。作为国资委的一份子,我们面对的是国有资产监管的世界性难题,我们身处的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风头浪尖,任何一项政策措施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极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来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主动是敬业的特性

所谓主动,就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拥有勇于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要求的任务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员工,能够在完成任务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一个优秀员工。合格与优秀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主动。主动包括主动寻求任务、主动完成任务、主动创造成绩。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岗位上,要求我们自觉主动的去发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关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热点与难点,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地去研究、去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国资改革事业之中,为国有企业服务、为社会发展出力!

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有感 ——论航天企业团组织如何推动企业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深刻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何谓‚科学发展观‛?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发展本质和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给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指明方向,给出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核心,给出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要求,更给出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根本方法。

一、以人为本是共青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把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青团组织应以活动为载体体现以人为本,明确、树立、加强以下三种意识。

首先要明确人才意识,要认识到企业创新靠人才,企业创新更能培养人才。因此,共青团组织及广大基层团干部在开展青年自主创新活动时,要牢固树立为青年服务的意识,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育人的关系,抓创新、求实效、育新人。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创造机会,组织广大青年参加短期、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还要积极与有关方面协调给青年人交任务、压担子,动员青年自觉参与创新项目实施,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并且不遗余力的向有关部门推荐创新型人才。

其次要树立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更重要的在于解决忧患。看到问题的存在,也意识到问题的紧迫与严峻,但仅仅停留在头脑中、观念里、感情上,那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活动的设计、沟通体制的安排,把我们已经意识到的、可以通过基层团组织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而加以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这才是忧患的现实意义所在。清醒而知忧患,自觉而能忧患,务实而解忧患。秉持忧患意识这样一种政治境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航天事业才能够更加辉煌。

还应进一步增强务实意识,发扬老一辈航天精神,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养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作风,努力使团组织开展的每一项自主创新工作都能一抓到底、落到实处,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要更加注重创新调查研究工作,把开展创新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长期保持,努力探求、推广基层团组织在组织自主创新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团组织自主创新工作的水平。

有了人才意识,才能激发青年职工的创新愿望;有了忧患意识,才能给与青年职工的创新动力;有了务实意识,才能确保自主创新活动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共青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的基本要求

实现共青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航天军工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航天军工企业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航天军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首先是协调性。把自主创新活动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系统,首先要努力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在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中,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工作计划,确立工作措施,使青年自主创新活动较好地建立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之上。

其次要增强联合意识,正确处理航天军工企业共青团组织与其他协作部门的关系。航天军工企业团组织开展活动,要借用外力、强化联合,特别是在贴近生产经营、专业性较强的青年自主创新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与协作部门的关系,重点发挥广泛联系青年与凝聚优秀人才的政治、组织优势,在活动策划、组织、知识传播、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而活动所需要的技术、资金及青年创新人才的高层次培养,就需要企业的科技、财务、人事等部门的积极配合,这又要求团组织必须发挥穿针引线、多面协调的作用。总而言之,青年自主创新活动,团组织是策划者、组织者、推动者,而活动效果还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最终要注重可持续性。强化绩效激励工作,将青年自主创新活动奖励纳入整个企业的创新奖励体系之中,对各类自主创新活动制定出具体的奖励办法,本着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表彰奖励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推荐青年人才的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

三、统筹兼顾是共青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的根本方法 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自主创新活动中灵活应用统筹兼顾。首先要统筹兼顾好团组织的各项职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定位和工作目标;然后要统筹兼顾好青年自主创新活动与企业科研生产的关系;最后要统筹兼顾好上级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与本单位特色活动的共同发展。

统筹兼顾好上级团组织自主创新活动与本单位特色活动的共同发展是自主创新活动能否有深度有广度的开展下去的先决条件。首先正确处理本单位特色自主创新活动与上级团组织传统名牌活动的关系。上级共青团组织经过多年的实践,设计推出了大量的名牌活动,如‚质量放心团支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青年论文和青年‚五小‛成果征集、青年突击队、QC小组等,这些活动都是共青团系统的优质产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符合航天军工企业的需求、青年的需求,已经在航天军工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是共青团组织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本单位特色青年自主创新活动来源于基层,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生命力。因此,在开展青年自主创新活动,塑造本单位新名牌的同时,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本单位特色自主创新活动与其他老名牌活动的关系。坚持培养新名牌,带动老名牌,发展老名牌,引导新名牌的原则,在认真组织青年自主创新活动的同时,绝不放松对其他名牌活动的要求,通过青年自主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其他名牌活动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序号:X36

经济学的忧思

茅于轼先生善于将生活的点滴经验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起来,将经济学还原为事理常规。《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当前社会问题随笔》,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不仅介绍了自己一些工作的经验,如小额贷款、家政服务等,更多的篇幅是对一些错误的大众常识进行了分析或纠正。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用作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茅于轼在山西的龙头村试验小额贷款,为贫困农民提供生活、生产资金。随后与人创办富平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农村女性进城打工提供服务。长期在真实的经济世界里实践的同时,茅于轼勤于笔耕,著书立说,表现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深沉的忧思和以学术为业的敬业精神。但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更有斥其为某些利益群体代言。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普罗大众眼中,经济学到底有多少尊严?

当天使巡游人间

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基础,标志着欧洲骑士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家和人类计算者的时代,经济学家成为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的明星。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宣告了中国经济学家时代的到来,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并享有荣光。经历了漫长的自然经济制度时代,中国经济秩序呈现出超稳定运行态势,自然也就产生不了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自然经济制度半瓦解后,中国引进了计划经济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家日渐式微。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了通往市场经济的不归路,以市场运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经济学在中国也逐渐成为显学,而经济学家也逐渐成为这个社会中的明星。

自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经济学家在各种媒体上‚露脸‛的机会日渐增多,经济学家不仅是专家,同时是布道者与先知,并且还是公众人物。中国经济学家教导百姓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要警惕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相当程度上颠覆了几千年中国百姓对于政府与管理者的看法。中国社会大众不仅逐渐接受并认同了‚市场经济‛,同时在相当程度上接受并认同了原来视为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其他诸多经济现象:如非公经济和失业等。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引以为豪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在所有的转型国家中应该算是最稳妥也最成功的。正因此,国际上有学者甚至将中国经验总结为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所谓‚北京共识‛,这其中经济学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改革中不少决策的出台,往往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体制外力量自发生长——经济学家理论与舆论支持——得到决策层确认。可以这样说,‚三农‛、‚弱势群体‛这样的词汇进入中央文件,都有经济学家的身影。

为市场辩护

五〃四运动后的30年,民主和科学被革命和战争遮蔽,改革开放的30年,民主和科学通过市场建设得到发展。市场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教育人们为了平等和自由而奋斗,这并不是说市场的发展就等于平等和自由,而是说如果政府能容忍市场化的渐进变革,它确能带来惊人的成就。相反,如果容不得变化,国家就将陷入麻烦,严重的时候会发生革命。革命的结果多半是以暴易暴,于是革命、反革命、反反革命的循环将继续下去。

只要存在资源稀缺性,市场便是不可缺的。而我们面临一个资源日益稀缺的社会,因此市场制度和价格机制将长期存在下去。市场制度奖勤罚懒,鼓励人们为社会更多地创造财富。迄今为止,我们还想不出能提供克服稀缺性的任何别的有科学依据的制度安排。

经济学家们都知道,为市场辩护比较对人胃口,而为政府辩护则不讨人喜欢。为此,他们就在大谈市场如何美妙的同时忽视了市场的危害。市场在克服稀缺性的同时也会带来日益复杂的新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正义受到破坏。

遭遇‚滑铁卢‛

2009 年初,英国女王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世界金融危机)呢‛?陪同英国女王访问的经济学家,没有一个能够给出答案。数月过后,英国经济学家郑重其事地以书面形式向英国女王道歉,表示就没有预测到金融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向国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歉意。每当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动荡,经济学家总是处于被指责的前列。

经济学家面临这种窘境,根源要归结到经济学本身。社会科学中恐怕从来没有一门学科像经济学那般,发展如此迅速,提供如此丰富多彩的思想用来解释面对现代经济时的诸多问题。经济学家培养了人们思想自由、富有批评的精神,这种精神又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最终会掉转枪口对着有着缺陷的经济学本身。人们时刻需要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学家却总是不讨人好。无论何时,人们都要问经济学家:股票走势怎样、房价会不会涨、人民币升值是好是坏、通货膨胀怎么办。但无论经济学家给出什么样的回答,总是回应以种种抱怨: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富人的代言人、贫穷的制造者、道德败坏者。

在历经了喧嚣的经济学家时代之后,对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将参与策划并推动改革的经济学家臵于难堪的境地。这些年,中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其中有很多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意见与建议则犯了‚罔顾事实‛的毛病。公众开始对某些主流经济学家抱着自己的理论不放而罔顾经济事实表示不满。人们试图分析摆在眼前的东西,不轻易相信经济学家的理论。

面对大量看似有理乃至深刻的批判,要做出正确的回应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学家群体曾经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经济改革引发的社会、法律甚至政治问题越来越多,但主流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时仍然认为市场可以扮演‚包治百病‛的角色,终于遭遇了‚滑铁卢‛。其实,市场的有效运作并不能单独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还需要守信、敬业、尊重对方、协商精神等等。表面看似平等的市场背后蕴含着社会权力的极大不平等,有些问题单靠经济学家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候,人们又想起了政府与经济繁荣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一个‚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政府‛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回家的路

绝大多数思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永久地消失了。但另一些思想却不是这样。它们经历过失落,有过缺失和遗憾,但它们重新出现了,至今让人类受益。经济学正是如此,在一次次社会动荡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下,它不断裂变和演化着。

从《国富论》问世算起,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二百多年了。而在此之前,它还是与哲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融合在一起。只是因为市场制度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需要有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承担解释这种制度如何解决人类生存之

谜时,它才从上述诸学科中挣脱出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与家园。经济学朝着与其原来的母学科不同的方向行进,朝着一种力图精确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

在由金钱与城市铸就的现代性社会中,精明的经济学日益成为显学,日益享受着比它原来的母学科多得多的荣光。与此同时,社会每时每刻都处在变革之中,经济常常面临着崩溃的可能。农民不愿种庄稼,铁路职工想当簿记员,而簿记员想当工程学学位候补人...。由于人的意向难以精确化预测,浪漫的幻想和虚弱的热情在纷繁复杂的市场里随风飘荡,许多悲剧在无序的状态下诞生。面临着经济现实的种种挤迫,经济学家日益感到智慧的不足,日益感到可供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现代性资源已几尽枯竭。历经了跋涉后的困顿与迷茫,经济学家暂时停下脚步,回望遥远的故园,突然发现原来我们对于市场过于顶礼膜拜,因而也注定了是行之弗远的。

迷雾不会永远蒙住探索者执着的眼睛,一些具有良好学养的东西方经济学家在经过一番彷徨之后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坐标。他们没有去发掘历史,也没有去探知我们先辈在这个问题上的幻想与错误,在不移余力地做着使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结合的工作,为经济学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茅于轼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当初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再到今天《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他没有放弃过。

序号:X37 合纵与连横:产业链的竞争 ——读《三井帝国在行动》所感

在局领导的推荐下,我认真阅读了白益明先生著的《三井帝国在行动》(以下简称《三井》)。这本书以三井财团在产业布局为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等以案例的写作形式联系起来,分析了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重点产业上的谋略与布局。很多人并不清楚,三井财团的成员企业和关联企业包括丰田汽车、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三井住友银行、新日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那么,这些大企业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竞争中胜出,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读《三井》这本书,我最深刻的体会是:随着产业模块化、网络化形式的发展,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已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畴, 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竞争扩展到了产业链竞争,由点竞争扩展到线竞争。竞争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本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各环节的系统协同中。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这么说,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企业所加入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通常认为,产业链是基于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式企业战略联盟。产业链的整合包括多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联盟,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的最大化利润。它往往通过价格和客户知识的共享,实现价格策略和市场细分的协调;其次是通过供应链管理,共享客户信息,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服务;最后是企业的合并(兼并)、合资等等。产业链问题在经济学上的研究已经由来已久,科斯首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外部的市场交易费用所决定的。其后,又有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沿着科斯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对企业边界问题进行研究。目前,主流的观点一般认为企业的产业链组织模式主要是由交易成本所决定。产业链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优的报酬递增效应、节约交易费用。

《三井》一书中,作者多次提到整合产业链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胜出具有关键的作用。比如在钢铁产业中,三井财团不仅通过合作的方式,参与了宝钢、武钢、首钢等钢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合资成立了上海宝井,成功抢占了钢铁物流市场;通过与宝钢合作,使宝钢在汽车板市场上独占鳌头;商船三井公司也和宝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铁矿石长期运输合约长达20年;而且三井财团在巴西等重要的铁矿石产地大量收购铁矿,抢占了钢铁产业上游的资源。三井财团通过对生产技术和设备、钢铁物流、客户管理、原材料的贸易和物流等方面的梳理,把产业链组织起来,形成顺畅的利益链条,并不断加固强化这种利益关系,使得其在钢铁产业中得到丰厚的利益。再比如,书中还举了韩国三星财团的例子。三星财团建立了垂直产业链体系,包括:以半导体的稳定地位为基础,进而拓展液晶显示屏(LCD)、信息传播、通讯等事业领域。与产业链垂直生产体系有关的三星财团下属企业包括三星半导体、三星电管、三星康宁、三星电机等等。三星为什么向这些领域拓展呢?因为半导体、内存和液晶显示器都是生产手机的零件,而半导体技术则是许

多终端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把主打产品和其他的配套产品连起来一起做,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效益。同时,财团内部配套产品对主要产品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如核心技术咨询、供货稳定性与及时性、优质的服务、协助进行产品质量管理等等,这种垂直的产业链优势使其在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竞争时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从国际市场的竞争趋势来看,国际上的跨国企业正在不断地加强企业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整合,企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企业的产业链就成为影响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了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按与政府关系分类,有政企合作和企业自己组织两种基本做法。政企合作共同推进产业链创新包括:利用国家项目捆绑引进技术,如80年代初利用宝钢项目引进轧钢设备技术,90年代中后期利用三峡项目引进大型水轮机组技术;政府组织引资引技联合攻关,如上世纪80年代政府组织‚彩电彩管一条龙‛项目,采用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和自主开发结合方式,使我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彩电制造、彩管生产的国家;直接支持产业链企业自主联合进行产业化技术开发,如2002-03年政府支持多家企业组织TD-SCDMA产业联盟进行产业化开发。企业自己组织产业链创新,是中国目前产业链创新的主要方式,如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以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企业组织的产业链创新集群。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是产业链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产业链组织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在垂直国际分工中, 中国的集群企业仍处于较低的地位, 缺少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控制。目前, 中国企业的综合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10多个行业,且都为加工程度比较浅、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劳动密集性行业, 在全球价值链中只能处于完全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环节。即便是海外投资项目, 其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品牌运作也大多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

其次, 集群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多为处于中游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由于自身在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 很难担当起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驱动产业集群的角色。

最后, 中国企业的产业链协调机制和组织化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各环节之间连接性不够。例如,在我国通信产业中,由于电信业务由运营商经营,运营商提供什么样的业务用户就用什么样的业务,这就导致一定程度上运营商不关心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会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制造商也不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只关心产品能否卖给运营商。这样电信用户、运营商、制造商三者的整体利益很难保证,就会大大弱化集群效应和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想摆脱‚边缘化‛、‚低度化‛的境地, 就必须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 建设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讲,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需要国家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有序竞争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日本韩国很多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在市场拉动的基础上努力发挥企业的综合能力。单个企业创新有时会因缺乏市场支持或技术支持难以持续推进,或只能成为外国公司控制的产业链体系的一个环节;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就是改变企业创新的生态系统环境,鼓励产业链创新,改善企业群体创新的产业环

境。

第二,居于产业链核心的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掌握技术集成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要强化创新意识,大力增强创新能力,要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形成竞争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链上的企业要提升资本的质量。产业链的本质是价值链、技术链、知识链和信息链, 低技术含量的资本、低知识含量的资本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这其实是由资本的特性及其素质决定的。所以, 中国企业摆脱低度化的路径,就必须提升资本质量,增加资本内在的知识含量,也就是说,变实物资本为价值资本,变有形资本为无形资本,变加工资本为智能资本, 增加资本的知识含量,提升资本的质量。

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单个的企业组织,好比单枪匹马的商船,或者依附于某支舰队,或者被轻易地吞并消灭。而围绕核心价值链,形成核心商业价值网络,才能像是一支支舰队,决胜商海。中央企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在发展中更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纵向打通、横向协同,整合上下游的优势,打通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犹明的双眸,为未熄的渴望---读《一星一世界》有感

我静卧在黑夜之中 没人怜悯 也无处倾诉 虽然明知在宇宙 每个隐蔽的角落和 幽深的缝隙里

都有行星在诞生、壮大和消亡 恰似那一朵朵竞相绽放的 金针花……

---戴安娜〃阿克曼《行星:宇宙牧歌》

此情此景,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天街夜静、星汉西流的夜晚,仰望夜空,繁星闪烁着动人的光,跨越了遥远的时空抵达我们眼底。不管有没有足够的天文知识,也不管是不是诗人,面对浩瀚的星空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动容。

很难想象当我们的祖先刚刚直立起来的时候,面对如此浩瀚而辽阔、深邃而宏大的天空,该会发出怎样的惊叹和疑问,激起怎样的浮想和遐思。日升日落,月盈月亏,昼夜交替,四季轮回,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何处是天的起始和地的终极?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上帝创造日月星辰,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试图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回答。从中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到西方占星术中的十二星座,从诗经中‚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优美词句到文森特〃梵高画笔下那炫目的旋涡状星云,人类又由此创造了多少灿烂而美丽的文化。

天文学伴随人类从古至今走来,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并从根本上影响了每个时代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只有了解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建立起清晰的宇宙概念,我们才能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才算受过完整的教育。美国科普作家达娃〃索贝儿在2005年出版了《一星一世界》(The Planets)一书,指出此书为那些‚在观察天空时摸不着门径‛的人而写,希望‚能有人通过阅读本书,能将行星当做朋友,能认识到许多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是大众文化的忠实拥护者,同时又是人类许多高尚追求的灵感激发者‛。她以优美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将最新的天文学进展和深厚的行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逐一讲述太阳系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她把科学事实寓于大众文化当中,不断变换笔法和视角,并加入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非科学联系:神话、科幻、占星术……此书构思巧妙,趣味盎然,被誉为‚一封致太阳系的情书、一幅描绘世世代代凝望夜空的人类的诗意画‛。且让我们从头读起,在作者的指引下经历一次异彩纷呈的心灵壮游。创世纪

《圣经》中如此描述了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的诞生:‚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在创世的第一天,因为上帝意志能量的作用,新诞生的天和地就淹没在光的海洋中,而在之后的第四天,日月星辰才被创造出来。

事实上,科学的创世说也描述了类似的场景—130亿年前,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迸发,从一个不存在时间的黑暗虚无里,诞生出了宇宙。而在至少10亿年以

第二篇:读书心得文章

成功始于习惯

-------------------读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景莲娟

阅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感受很深,收获颇多,特别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启发特多,在如何育人、管理学生方面,王老师见解深刻,操作性强,给我们提供了一方良药。其中有一篇文章《习惯与成功》中谈到了习惯的重要性,王老师说,在我们的教育视野里,往往离不开“习惯”与“成功”这两个字眼,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更离不开对“习惯”的培养和“成功”的塑造。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培根在论说人生时也指出:“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世界级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功的人似乎永远在成功,而失败的人似乎永远也在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此分析说:“没有别的,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每天晨跑,他就会几十年如一日地跑;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事可做地四处瞎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像日本的阿信一样克服一切困难,从而所向披靡。成功也是一样。”

成功是一种习惯。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也就是培养了一种成功的习惯。即使做小事也要争第一,做最好,不断进取,不断地奋斗,这样才能不断地赢得进步。譬如说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吃完饭、第一个到学校、第一个到公司,学习成绩第一、工作业绩第一……时时刻刻做第一,求最好。久而久之无疑就养成了不断激励自己的习惯,这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成功的习惯。小目标实现,大目标也就

成功了

所以,好的习惯很多很多,都会使你的人生受益无穷。

我是一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方面承担着更大的责任,通过细致的工作,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是应尽的义务。

这个学期,根据王老师的理念,结合实际,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

㈠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三个习惯:

1、养成上课跟着老师思路的习惯,观察量表:在班级日记中记录:今天发言积极者名单;上课思维活跃名单。这样做主要是起到导向作用。每日记录,对发言积极者表扬。

2、字要写端正、清楚。怎么养成呢?

①在课堂作业中字迹不清楚的,当面指出并改正;

②自修课学生在做作业时老师经常口头提醒,反复提醒,集体提醒,个别提醒;

③字迹清楚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他们。

3、每周一、三、五晚自修前半小时的英语朗读,二、四做数学,数学时间不限定,这个习惯从高一开始,要坚持到高三,直至由大家民主决定要不要坚持。

㈡生活习惯的养成,更有许多习惯可培养了。

比如吃的方面,坚决反对他们吃方便面或周六不吃饭,我会到教室查看。比如坐的姿势,有的翘着二朗腿,有的歪着头,要反复提醒,经常提醒放下二郎腿。再比如翻课桌的声音,拖凳子的声音,也要提醒声音尽量要轻。

㈢关于卫生习惯:每个人学会管住自己周围20cm左右的包干区、值周班干部眼操的时候检查,要求每人配一个塑料袋挂在桌边,以便放纸屑。不过,有时候我也在教室捡垃圾,在走廊捡垃圾的,告诉学生这是应该做到的,是一种好习惯。

2010.11.

第三篇:文章作法 读书心得

无技巧乃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读《文章作法》有感

泰州市白马中学

缪秀兰

《文章作法》是一本指导写作实践的专著,讲解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文章具体写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全面深入地剖析写作教学理念,今天读来,这本书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价值。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无技巧乃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文的法则,不能拘泥于前人的技巧。台湾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在《浣花洗剑录》中提出:一个天下无敌的剑手,应把天下各种各样的剑法熟记,然后全部忘掉,这时使出的剑是一种“心剑”,没招没式,随心所欲,也到了“剑本无剑”的境界。作文也应当如此,一个教师掌握了写作技巧后,不要沉迷于技巧之中,而是要师法自然,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文无定法的境界。在作文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首先注重语感的培养。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的语感能力。”如今读了《文章作法》没想到关于“语感”还真的那么重要。我觉得语文教师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诵读来培养语感。通过诵读吟诵体味、激发想象。作品特有的情趣和韵味,往往是难以用讲解的方式传给学生的,常常须通过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反复吟读,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会、领略到。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作品情境,揣摩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诵读咬文嚼字、揣摩比较。任何一个作家写作是无不追求“言简意约”“用意十分,下语三分”,都力求以最精炼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深刻的内涵。因此我们诵读时,就必须对文章中的某些字词细细研究一下,通过反复揣摩比较深刻体会,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迅速捕捉,直接领悟语言深层意蕴和弦外之音。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通过诵读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借助视听手段加强诵读效果。如教学苏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借用影音作品《水调歌头》。歌者嗓音清澈,旋律婉转,曲调抑扬;画面色彩清淡,用光虚柔,慢镜头的运用衬出了气氛的缥渺。这一切,都在视听的结合中使学生对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有了较深切的感受。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加强美感。让学生诵读古诗词,诵读先秦散文,诵读现代诗歌散文,多背一点文章,增强美感。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用现代文来表达则变成: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下着大雪。虽然仍有原意,但却缺乏原诗的情致。再如《庄子·秋水》中写道;“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简单的十个字描绘出神人的神貌。夏丐尊在《文章作法》一书中的一篇文章中说“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更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字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简约的东西,具有模糊性、意会性、整体性,留给读者不尽的想象空间,需要引导学生去感悟。

其次多读多写多改。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主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阅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阅读还可以提高修养、启迪思想,多阅读的好处可谓大哉!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要指导学生多写多练,勇于实践,不断摸索,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写作经验时,没有一个不强调“做”字。清人唐彪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其曾益相去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蔬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他在另一段话里又说:“谚云,’读十篇不如作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这些话讲得都是极为中肯的。练习写作,要端正态度,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劳动,想要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慢慢就会上路。一些写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们的文化程度原来并不高,开始时也写不好。但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别人讥笑,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终而取得成功。

第三,到大自然和生活去寻找。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可以写出来;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可以写出来;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把它记下来。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那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无声的冷月,那静谧的荷塘,那小桥流水„„那困境中挣扎的一次搀扶,那茫茫人海中的一点温暖,那动人的双眼,那迷人的笑容„„都请你别忘了把它记下来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自然和生活才是写作真正的源头活水。

总之,语文的最大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一个完人,完整的人,完美的人,完善的人必有一个能力就是写作能力。一个人能够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无论日后从事何种工作,写作的本领都是一个基本的本领,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责无旁贷的责任。

第四篇:获奖文章

默默耕耘卅载,演绎无悔人生

临泉县张新镇钟营逸夫学校满雷

不久,张振海老师就要光荣退休了,至此,他已经在教育事业整整奋斗了三十年。三十年,是如此漫长,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张老师常感叹,蓦然回首间仿佛一切如在昨天。对于张老师,我是熟悉的,不仅仅因为我们同乡,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钟营逸夫学校共事多年。多年来,张老师这位忠厚、慈祥的长者,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阳挡雨;又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面师德的丰碑,激励我们前进。

自1976年他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人民教师。其后他先后在大李小学、钟营小学等学校任教过,这一干就是三十个春秋。张老师是多年的老共产党员了,由于他的忠诚,因此多年来他一直任教育系统钟营支部书记。因此我们总是亲切的叫他“总书记”。对于政治上的一些不懂的问题,我们都喜欢跟书记探讨,他也乐于向我们指教。不久前,他就曾经和我们讨论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问题。凭着多年来对党的深刻理解,他对于先进性有着独道的见解。当讲到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方面的问题时,他神采奕奕,滔滔不绝,不时还来一段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却又是如此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独特、深刻的见解,往往能令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席谈话,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从他身上,我们了解到老一辈共产党员的情怀,也知道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了的。因此,有几位年轻的同事正是在他人格的感召下向党组织靠拢,并庄严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张老师的生活是俭朴的,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依然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上班下班,风雨无阻。虽然,子女多次要购买摩托车让他骑,都被他推辞掉了。直到两年前,儿女们换掉的一辆旧电瓶车在家里赋闲,张老师担心车子久了没有用容易坏掉,怪可惜的,他这才骑着那辆电瓶车上班。虽说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遍了,老师们也几乎人手一部,但张老师觉得手机对自己用处不大,所以现在依然没有配手机。张老师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当数其老花镜了。这是一双折叠式白色的眼镜,小巧美观大方。不过他并不常戴,只有在看书、写字的时候才戴一下。平时没有戴的时候,眼镜总装进别在腰间的眼镜套里。那眼镜套与手机套是一样的,因此一些不知情的人老误会张老师已经配了一部盒式手机呢!

张老师对教学是认真负责的,从教师这么多来了,但他从不摆老资格。作业、教案都认认真真的书写,一丝不苟。对教学也是严格的要求。哪怕在临退休的最后一年,他也没有任何懈怠,依然认认真真的执教。我经常看见张老师提着满满一小黑板的粉笔字从一个教室走到另外一个教室。张老师的声音是洪亮的,当初我与张老师同教一班的时候,张老师讲课的声音常常是绕过厚厚的墙壁,直飞到我的耳朵。那声音听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和感染力。从这声音里,我常常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在三尺讲台上的张老师讲课正讲得起劲、忘我,而学生们完全被张老师的深情、富有感染力的讲课气氛所感染,正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书中的情节中呢!他对教学的那种认真和执着,也一直在鼓励着、影响着我。

他是一个豪爽、大方、热情的老师。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由于他写得一手好字,因此经常有班主任请他挥毫,他总是毫不犹豫爽快地答应了。不久,一张张一气阿成、刚劲有力、催人向上的标语就写成了。张老师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硬朗的肩膀却似能挑起千斤重。教师是清贫的,虽然从教那么多年,但他并没有多少积蓄。家里的那座房子,虽然断断续续动工了好几次,但始终都不能完全建好。直到几年前子女们长大后都能挣钱了,房子才完全建好。但是对此他从没有任何怨言,我们更从没有听到他对教育待遇低而发出的一句怨言。

这就是一位正直、热情、认真、执着的教师;这就是一位默默耕耘卅载,一路走来始终

如一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在这个到处充满浮躁的社会里,能够以一颗平静的心守着那份寂寞,去干一份过了今天就能知道明天甚至后天,毫无悬念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3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张老师不曾有辉煌成绩,也与“名师”的称号无缘,仅仅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但他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张老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令人如沐春风的音容笑貌,还有他那默默耕耘不求名不为利的精神和高贵品质。张老师的这种精神是我校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将会激励着我校一个又一个年青的教师努力前进。

感谢

临泉县张新镇钟营逸夫学校刘晓倩

感谢!一个美丽而动听的词汇,有了她,一切变得是那么的美好;世界有了她,变得温暖、和谐......我一生中要感谢许多人,从祖**亲,到那生我养我的父母,还有那为了我们将来过上幸福生活而奉献出自己宝贵青春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敬爱的老师,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勇敢;是你们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是你们让我懂得了感谢!记得那天下午,是数学辅导课,全校空无一人,静的出奇,树叶受到风的抚拂,沙沙作响。可往我们班的教师里一望,黑压压的人头挤满了整个教室,陶老师站在讲台上正津津有味地讲课。哎!陶老师又拖课了,全班同学愁眉苦脸,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陶老师似乎看出了什么苗头,说到:“打起精神来,都五年级了,拖点儿堂算什么嘛!”我们咂了一下嘴巴,慢腾腾地将头抬起,心里还骂到:这个“陶发飙,又拖堂,烦死了,回家还有那么多作业,还要我们活不。”那天下午,当我回到家时,已经六点钟了。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二十下.......三十下......,时间在流逝,我对陶老师的恨也越来越深。便向妈妈诉苦:“妈妈,妈妈!我们陶老师好烦哦!又拖课了!”妈妈点了点头说到:“就是嘛!拖到那么晚才放学,我觉得你们陶老师好傻哦,给你们上了那么久的课都不收钱,还数学老师呢,一点儿都不会算帐,好笨哦!早点回家不好吗?还拖着劳累的身子给你们上课,何苦呀!还得不到你们的理解!”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望着深邃的夜空布满了星星,是那么的美丽。此时,我真想做一颗自由的小星星,用自己的身躯为大地送去光亮。我仿佛看到陶老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已经深夜了,这时的他已经没有一丝力气,躺在床上......这时,我哭了,原来老师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呀——这些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谢谢你!我亲爱的老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感谢您——老师!

我们的第二个母亲

临泉县张新镇钟营逸夫学校陶勤勤

您像阳光,既温暖,又和煦;像勤劳的蜜蜂,辛勤为我们酿蜜;似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您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李老师。

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您像妈妈一样,耐心给我们解答,直到我们弄懂为止;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丰富我们的知识,您为我们不知用去了多少红油笔,您给我们批改作业直到了深夜,眼睛都熬红了。踏嗓子哑了,只能靠话筒来给我们上课,我们都劝您去看医生,您就是不肯。您有时候只能靠止痛片来维持自己,我们看的好心疼呀,您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您辛辛苦苦的育人,却不管自己的健康,您是多么伟大啊!

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是个胆小、羞涩的小姑娘,上课不敢举手,下课了也不去和同学们玩。一节语文课上,您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低着头,偶尔去看看您,心里想着:千万别叫我啊!我的目光和您相撞了,您看了我很久,叫起了我回答问题。我很小声的说出来了,您虽然听着很费劲,但是您在我说完之后,还带领同学们给予我掌声。当时的我,是多么不解,多么惊讶啊。下课了,您叫了我去办公室,微笑着引导我,鼓励我。从那以后,我变了,从一个羞涩、胆小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大胆、活泼的女孩。我参加了许多活动,频频获奖。今天聚集在我身上的光环,一半以上都是昨天您辛苦、不懈的努力。

您不光对我好,对别的同学也是百般呵护。上次一位同学上课时,流出了鼻血,您很紧张,急忙叫了几个同学护送流血同学去校医室(因为自己要上课),走出了教室门您还千叮咛万嘱咐我们照顾好流血同学。等我们给同学止了血,送同学回教室时,同学的父母已经在办公室了,老师微笑着说:“你就回家吧,到时候课我给你补。”结果您真的在第二天放学时给他补了课,在第三天的测验中,他得了94分,那可是他难见的高分。您虽然自己累得不行,但是看到他取得了成绩,心里很高兴。我不禁心头一热,老师啊!您对我们就如同亲生儿女一般,爱更是不比父母差,您虽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但是您在我们的心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

您不是一味溺爱我们的,您也会锻炼我们。在三年级时,我们要定期出墙报,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其他几位同学。我们没有经验,墙报画的乱七八糟。您见了,皱着眉头递给我们一本书,说:“你们就按照这个去画吧,这上面的很简单。”结果我们还是出的不行。您生气了,居然亲自上阵,指挥我们画画、写字。这回总算能够见人了,您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墙报,出的乱七八糟我不怪你们。但是,你们第二次出的时候,就有经验了,我也不会帮你们,到时候填出墙报的名单填的是你们的名字,丢的,是你们的脸,而不是我的。”我们都重重的点点头,结果在下次的出墙报活动中,我们班还获得了第三名呢。老师,您虽然是一名不起眼的人民教师,但是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您是伟大的,园丁、阳光、蜡烛、甘露、明灯,都成了您的代名词。每当我说起时,您总是微笑、微笑着说:“我只是万千老师中的一个,伟大的老师不止我一个,况且我也算不上是伟大的老师。”不,老师!您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您不平凡,您在我心中是伟大的!

第五篇:读书心得文章

立足平凡岗位发挥沙粒作用 回首过去,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展望未来,我将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更加努力拼搏!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都明白其中含意,更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所在。我身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从事工作三十几年,在工作这个神圣而又平凡的岗位上,悟感肩上的担子重大而又光荣,更觉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要想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是多么不容易。正是这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去固守去创造新的不平凡的业绩,此刻,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从平凡到伟大,有千里之遥,但又仅一步之远”。

在喜迎“十八大”的2012年,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如何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展现个人价值、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创先争优的表率呢?党员创先争优,就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最大力量,发挥好这颗沙粒作用,创造一流的业绩,作出最大的贡献。有人说: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思想是指挥行为的决定因素。继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工作与被动工作不一样,认真与不认真结果大不一样。作

为一名党员,应该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平凡的细微工作做好,才有不平凡的业绩出现,基石打牢才有高楼大厦的耸立,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和动力源泉。我们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不一定要感天动地。但只要我们时刻牢记党员宗旨,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就无愧于鲜红的党旗,无愧于入党的誓言。

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事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锁事、麻烦事虽多,也是平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作,平凡就是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在岗一日奋斗八小时,尽心尽力立足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昂扬的志气,不辞辛苦的斗志,用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根据公司安排自行学习了《回顾辉煌历史喜迎党的十八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读本》,在了解了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主题内容、主要成果和历史地位等党的知识后,进行了答题,深入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历史和辉煌成就,达到了所期望的效果。

回望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奋斗崛起的伟大历程,党中央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推

进了国家实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促进了社会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了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

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团结奋斗、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公司改革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下载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读书心得鼓励奖获奖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读书心得获奖情况公布

    教师读书心得获奖情况公布上学期,学校赠送给每位教师一本《教师最需要什么》,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拜读,有感而发,积极撰写读书心得,教导处、教科室有关人员认真阅读后,设立一、......

    读书文章

    摩诘今天又听了一遍《山居秋暝》的课。以前自己上课时,会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隐者物我两忘的诗情画意,是王维归隐山林的惬意闲适,但这次把玩我却觉出诗中的些许禅意„„ 空山新雨......

    获奖心得

    获奖心得 七年级七班罗彦铮 我以十分有幸的进入了机器人工作室后,我又以十分有幸的参加了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如:过度捕鱼的坏处、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获奖心得

    获奖启示 在学校里,我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只有一次5-1女子跳绳比赛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只要努力,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的道理。 为......

    获奖心得

    部分奥数,作文小班课学生家长感言育英小学六年级 曾同学在睿敏新思维奥数培训班学习有3年了,通过这3年的努力学习和刘老师的精心辅导,提前被长郡双语实验学校录取,在这里我要感......

    国庆征文获奖文章

    谁说80后不爱国——谨以此文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伟大的祖**亲即将迎来60岁生日,作为您的子女,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必将无比欢乐与自豪!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标准的80......

    各种形式的获奖文章

    詹春丽同学先进事迹 詹春丽,女,出生于1998年2月,濠江区三寮小学大队委宣传文艺委员、兼六零一中队中队长、六年级一班班长、语文科代表,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

    中华魂 获奖文章 一等奖

    中华魂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魂》。 面对高山,你一定会感慨她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会惊叹她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会赞美她的高大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