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陆游
前言
南宋四大家有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和画史上的四大家。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画史上的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李、刘、马、夏。”
诗歌史上的四大家。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晓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生辞的典故之句,《青山寺》可称为他现存诗歌中的代表作。杨万里有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陆游的诗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画史上的四大家。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娃师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书馆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陆游及其诗歌《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游山西村》进行的赏析和拓展。了解陆游高亢的爱国热情,了解陆游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了解陆游家乡纯朴的自然生活„„
目录
第一部分
陆游的轶事典故一、二、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生儿多以陆为名”
三、陆游的一字师
四、陆游家训
第二部分
陆游的四首古诗 第一篇 《示儿》
------炽热的爱国心
第二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学习之关键-第三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连接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链接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
(七)文本链接------忧愤和急切 第四篇
(一)原文
(二)注释
(三)诗文意思
(四)作者简介
(五)创作背景
(六)个性化解读------世风衰颓中古朴的民风
(七)文本链接 第三部分 相关景点
(一)陆游祠
(二)云门草堂
第四部分 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陆游的轶事典故
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游山西村》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在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琬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琬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琬,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二、“生儿多以陆为名”
在历史人物中,既有爱国的思想,又有爱国的行动;既忠诚于国家,有忠诚于人民;既爱国,又不盲目忠君,这样的人是不多的。陆游却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了。正因为这样,这位诗人才深受南宋百姓的热爱,致使有的人家“生儿多以陆为名”;也正因为这样,梁启超 3
才推许陆游是“亘古男儿一放翁”。
三、陆游的一字师
南宋乾道八年初春,陆游应诏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经蟠龙山时,忽闻山顶鞭炮震耳,锣鼓喧天。循声而至,原来是当地官员和山民正在庆贺蟠龙桥落成。但见这蟠龙桥像一条蛟龙飞跨山涧,又如雨后的彩虹横亘天际,如诗如画。陆游不禁连连称赞。当地官员得知来者是大诗人陆游,立刻捧出文房四宝,恭请他给蟠龙桥写一副对联。陆游略思片刻,运腕挥毫,在桥头石壁上写下了:“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
陆游走后,当地一姓肖的父女走来观看。女儿肖英姑看完陆游的对联,若有所思地说:“此联不愧出自大诗人之手,只是有一字不太贴切,弱了气魄。”
且说英姑这无意中一句评论,不多时竟传到了陆游的耳朵里。他听后大为纳罕,思来想去,却不知哪一字弱了气魄。
次日,陆游独自一人来到蟠龙山,直奔肖氏父女所住的蟠龙洞。连唤数声,竟无人回应。陆游四下环顾,见一块大石上放着笔墨纸砚,便铺纸提笔,写道:“为龙意蟠,洞府未然,不留空下,重见英山,求深何在,女才知返,姑怅去贤。”
陆游回到住所,当晚又是一夜没睡,仍未想出是哪个字不妥,第二天早晨,竟踏露又来到蟠龙洞。稍事寒暄,陆游直言向英姑求教,请她指出对联中哪一字不妥。英姑含羞笑道“: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若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有声有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陆游听罢,沉吟片刻后,连声赞道:“妙,妙,妙,好个‘一声红’!真是一字师也。”
陆游心悦诚服,欣然来到蟠龙桥,将“片”字改为“声”字。
四、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万金家书》
译文:小辈中才思敏捷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把他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强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 4
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从这以后十多年里,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值得忧烦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个方面。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应该谨慎地对待,以免留下遗憾。
教育意义:今后我们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如果教育不好,他们的破坏和影响将会更大。由此可见,陆游非常重视德育,重视个人的品行与修养,相信陆游也会是这样教导他的子女的。
第二部分
陆游的四首古诗 第一篇
《示儿》
(一)原文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注释
1、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2、元:通假字,同“原”,意为:原来。
3、但:只是。
4、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九州同:全国统一。
5、王师:国家的军队。
6、北定:向北方平定。
7、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8、无:通假字,同“勿”,意为:不要。
9、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三)诗文意思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六)个性化解读-------炽热的爱国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篇从死说起,因为这是绝笔诗,是一篇遗嘱。“万事空”指死后万事都搁得下,什么事也不知道了。“元知”二字更强调了自己旷达的心境,没有什么牵挂。诗人首句并未写对死亡的恐惧与害怕,而是怀着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死亡,表现了诗人的豁达。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字一转,突出了遗憾的事情:“不见九州同”。“九州同”是诗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悲”字极其精炼准确地表达了诗人沉痛、遗憾、悲愤的事情,暗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的讥讽、不满、愤怒,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感情为之一振,明明是虚拟的情况,诗人却坚信一定能实现。诗人用肯定的陈述句式来表达,表现了诗人的期望和信心。
“家祭无忘告乃翁”: 结尾一句,诗人充满胜利喜悦的心情,生死同欢,含笑九泉,诗人的爱国深情,也随之充分表达出来了。
(七)文本链接
1、与《示儿》相类似的诗句
林景熙(宋末元初)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最后两句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示儿》这首诗,自然工巧,情真词切,明白晓畅,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南宋灭亡后,宋末元初的爱国诗人林景熙在《题放翁卷后》中沉痛的感叹:“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这种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两句本于陆游的《示儿》,是对陆游的沉痛追悼。
2、讽刺南宋黑暗现实的诗文 林升(南宋)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它深刻的描写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现状。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不满,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与《示儿》中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遗憾、悲愤,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共同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文 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诗人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诗人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此诗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示儿》诗人强烈的民族愿望相互照应,陆游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②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中原地区已沦陷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但诗人并未放弃收复中原的愿望,这种愿望直到诗人即将死去也并未停止,《示儿》正是诗人心绪的体现。
第二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注释
1、示:教导。
2、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3、遗:保留。
4、浅:肤浅,浅薄。
5、绝知:彻底弄清楚。
6、躬行:亲自实践。
(三)诗文意思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肯下功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想彻底了解一些事物,就要亲身实践。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
(六)个性化解读-------学习之关键
“古人学问无遗力”: 诗人用“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少壮工夫老始成”:诗人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要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纸上得来终觉浅”: 诗人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那么如何才能把所学的知 9
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真正获得知识呢?请看下句。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人认为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七)文本链接
1、关于知与行的见解
①孔子在知行关系上的观点——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既体现了言行统一,学以致用,又强调了“行”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把读书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紧密,强调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这种思想与孔子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司马光-----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治学所宝贵的在于付之实行,而不在于仅知道道理。此句反映正统的懦家思想。这里所说的“不贵于知之”,并不是说“知”不如“行”重要,贵行而贱知,而是说“知”与“行”相比,应该更注意培养“行”(实践)的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付诸实践,如果学习了许多知识却一点不会运用,那么这种“知”再多也不值得珍贵。这种观点与孔子学以致用、陆游读书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一致的。
2、关于读书的见解 ①陆游的《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诗人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归老隐居的志向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诗人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规定自己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由此可见,诗人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诗人一生热爱读书,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像自己一样热爱书籍,用自己的真知灼见谆谆教导子女,《冬夜读书示子聿》正是这些思想情感的体现。
②陆九渊的《读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诗人认为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此诗教给我们怎么去读,怎样去理解一本书。不骄不躁,不钻牛角尖,细心品味,多次阅读,这样就可以达到读书的一种境界了。
3、珍惜时光
①陶渊明的《杂诗·其一》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人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②唐 无名氏《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③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感到莫大的后悔。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只有少年时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两诗歌都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三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二)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3、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4、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5、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6、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去认同南宋朝廷统治的人民。
7、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8、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9、南望:远眺南方。
(三)诗文意思
万里黄河,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到青天。
这大好河山已沦陷在金国统治者手里,老百姓生活在金兵的残酷统治下眼泪也哭干了!他们天天遥望南方,希望南宋军队去收复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
(六)个性化解读------忧愤和急切
“三万里河东入海”:诗人用数字“三万里”夸张形容黄河的长,用“入”字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人用“五千仞”极力描写华山的高,用“摩”字写它矗入云天的雄伟。前两句:长河奔流,山岳触天,祖国山河是这样雄伟壮丽,是这样英姿挺拔,怎不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之情呢?怎不激发起人们强烈的自豪之感呢?可是,如今四海并非一家,沦陷区人民挣扎在敌人的铁蹄之下。这是多么的令人悲愤的事情!这种热爱与悲愤的感情,如大波大浪,在诗人的诗文里奔泻出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 侵略者趾高气扬,肆意践踏北国大地,蹂躏中原人民,他们兵马扬起的尘土搅得天昏地暗,惨淡无光。中原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生活,真是度日如年啊。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中原人民多么渴望宋王朝的军队立即去恢复失地,解救他们出苦海,多么渴望尽快回到祖国的怀抱啊。可是熬过一天又一天,望了一年又一年,泪流干了,眼望穿了,苦日子越来越难熬,“王师”连个影子也没有。一个“尽”字,说明沦陷区的人民所受的苦是多么深。一个“望”字,说明他们求解放的心是多么急。在这里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借此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
(七)文本链接
1、讽刺南宋黑暗现实的诗文
林升(南宋)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它深刻的描写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现状。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南宋朝廷的悲愤之情。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抒写了中原地区人民的悲苦生活,也同样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原人民的怜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予反抗的愤怒和极大的不满。
2、共同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文 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是陆游的毕生心愿。然而南宋政权的主和误国,错失良机,使统一大业终成渺茫。诗人只能暮年书愤,抱憾不已。诗人哪种壮志难酬的悲愤跃然纸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操。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
3、共同表现拳拳爱国心的诗文 ①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该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除非常生动的刻画出沦陷区人民“南望王师”的形象与心境之外,诗人也十分强烈的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表现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
②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诗人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诗人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此诗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人急切期盼恢复祖国河山的心情相一致,陆游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第四篇《游山西村》
(一)原文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的酒。
2、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富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绿柳繁茂阴浓,鲜花鲜艳明丽。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剩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随时。
(三)诗文意思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美酒浑浊不澄,丰收之年用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绕一道道水,一道道水环一座座山,重重叠叠,回环曲折,正当怀疑是否会无路可行之时,倏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即将临近,布衣衫,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存。
从今后,若有机会的话,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四)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六)个性化解读-----世风衰颓中古朴的民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诗人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联诗人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是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游记的诗,未必也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七)文本链接
1、同属游记类诗文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那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陆游的《游山西村》有何异同呢?不同的是前者是诗人在村民家做客,较为具体的描写了所见所闻:后者是诗人的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两诗的相同点是都写了游中可见,都用抒情作结。
2、都以美好意境结尾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游山西村》这一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 18
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
第三部分 相关景点
(一)陆游祠
陆游祠毗邻罨画池(成都崇州市),为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除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
(二)云门草堂
云门草堂是陆游早年故居,在云门广福庵。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游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草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第四部分 后人对陆游的评价
(一)叶燮说:“陆游集佳处固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原诗》)。
(二)朱彝尊说:“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书剑南集后》)。又说:“陆务观吾见其太缛”(《橡村诗序》)。
(三)贺裳则说他:“大抵才具无多,意境不远,唯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载酒园诗话》)。
(四)清人潘德舆说他“七律之佳在句佳”。
(五)梁启超“亘古男儿一放翁”。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乃良.钱钟书评价陆游论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J].2002年6月 [2]中国陆游研究会.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M].2006年11月 [3]张亚新.人格的独立:从屈原到陆游.济南出版社[M].2008年4月 [4]朱东润.陆游传.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8年4月
[5]江吟.莫小不.历代行草精选—宋 陆游。江西人民出版社[M].2006年8月
第二篇: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1.陆游诗中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部分是爱国诗。他的爱国诗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全面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具体说来,作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其爱国主题的:
(1)热情讴歌北伐抗战,大声呼吁抗金救国。他不仅以现实笔法来抒写这种理想,还往往用纪梦诗的形式来表达统一祖国的美好愿望。这些诗作既表现了作者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洗雪国耻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作者横扫敌寇的英雄气概和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代表作品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2)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揭露朝中奸佞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这些诗作具有尖锐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战斗性,甚至把批判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代表作品有《关山月》、《追感往事》等。
(3)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英雄迟暮的感慨。作者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使陆诗在激昂的声调中又加入了悲怆的音符。这类作品沉痛压抑又不失慷慨的风调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的复杂心理。代表作《书愤》、《夜泊水村》等。
(4)描写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他们对故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希望,歌颂了广大民众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2.吟咏日常生活情景的闲适诗和表现隐逸情趣的田园诗。作者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代表作品有《剑门道中遇微雨》、幽居书事》。
3.描绘农村生活景象、反映劳动人民疾苦。此类诗作有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有的描写了农民勤劳艰辛的劳动生活,有的歌颂了农民的纯朴品质和农村的淳厚风俗,表现了诗人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代表作品有《游山西村》、《东村晚归》等。
4.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爱情诗,主要抒发他对前妻唐琬始终不渝的情感,深挚凄婉,代表作品是《沈园》二首。
第三篇: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提要:
本片论文从陆游的生平,经历谈起,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才使陆游诗歌洋溢着爱国热情,并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一
忧国忧民·壮志报国
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篇
(一)“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三)从分反应并歌颂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
(四)从幻想、梦境里寄托报国理想 三 爱国诗篇永载史册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用他的赤子之情写了许多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他那永不衰竭的激昂悲壮的歌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唱出了人民的愿望。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和战问题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在祖国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的严酷现实面前,不少诗人都冲破了江西诗派的束缚,写出了一些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祖国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诗最优秀的代表。他出自江西诗派而又不局限于江西诗派,他的诗歌以其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独具一格的“放翁体”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一·忧国忧民,壮志报国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空气的仕宦之家。幼年时期,正值南人入侵,他随着家人逃难,“儿时万死避胡兵”,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陆游的父亲陆宰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和他交往的也多是爱国志士。他晚年回忆: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眥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也蔑如也。”(《跋傅给事帖》)。
父辈交往中的言谈,对陆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惨痛的经历和环境的熏陶,幼年时期就培养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感兴》),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陆游自幼就好学,他说:“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志,他特别注意兵书。他曾这样自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十七八岁的陆游便有了诗名。大约二十五岁左右,有从曾几学诗,在曾几的指教和积极影响下,更确定了他的诗歌爱国主义基调,并进一步冲破了江西派的樊笼。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表现了轩昂豪壮的气魄。
在陆游的时代,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这种奇耻大辱是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所不能呼吸着时代的气息,1 以其慷慨悲壮的诗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乾道六年(1170),四十六岁的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一路之上,他游览了大江两岸的名胜,也凭吊了屈原,李白,杜甫诸位伟大诗人的遗迹,后又从夔州到南郑,这是他一生得以身临前线的唯一机会,急欲杀敌的陆游,十分振奋。他身着戎装,戍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接触了爱国民众,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形势,出谋献策,积极准备打击敌人。他生活在战士中间,有时射猎深山,亲刺猛虎。火热的战斗生活,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也扩大了他的诗歌领域,并使他领悟到“诗家三味”。从现实生活中,从火热的斗争中汲取题材,因而形成了他的宏丽悲壮的风格。
二·从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篇
陆游是一个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诗,有词,有散文。诗的成就最为显著,仅现存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内容也很丰富,差不多触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诗歌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色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的“素质”,不是仅仅做一个诗人,他说:“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长歌行》)。又说:“愿闻下诏谴材官,耻做腐儒长碌碌!”(《融州寄松纹剑》)。他不满足
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而是要据鞍杀敌,所谓“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因此,作为陆游爱国诗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读兵书》诗里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没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说:“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书悲》诗:“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始终是以为国立功,战死沙场为光荣。所以,他认为“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直到八十二岁,诗人还唱出了“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豪语。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由于南宋统治者一意对敌屈膝求和,尽管诗人抱着万死不辞的报国心,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他知道要恢复中原,就必修抗战,要必修排斥和议。陆游在诗里不止一次地揭露了和议的恶果。由于他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所以对那些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统治者自然表现出无比的憎恶。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愤怒的谴责了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如《关山月》是一首反对统治者当局不抵抗政策,以揭露与金人订立合约罪行的著名诗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者在他七十九岁时写的《追感往事》诗里更尖锐地指出:“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苟安投降的罪责不只在秦桧一人,而是整个统治集团。他大胆地揭露了他们的罪行:“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至能揽辔录》)悲愤地控诉了“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锋芒毕露的诗句中流动着诗人沸腾的爱国热情。
(三)充分反映并歌颂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
由于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陆游还充分地反映并歌颂了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在《识愧》诗歌、中,他指出:“忠言让在闾间”并深表惭愧:“私忧骄虏馨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寸禄不沾能汲此,细听只益厚吾颜。在《追忆西幕中旧事》诗里更写道中原遗民冒险通报敌情 的爱国行为:“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捐书黄,亦和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昔日》诗里说:“至今悲义士,书帛报番情。”陆游认为这是恢复中原 2 的有力保证,所以他在《晓叹》里满怀信心地写道:“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然而统治集团却绝无恢复之意,这使诗人感到极大的悲愤: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忘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对渴望恢复的北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无比壮丽山河的热情歌颂,正是对南宋小朝廷“如此江山坐付人”的罪行的有力鞭挞。
(四)从幻想梦境里寄托报国理想
冷酷的现实使陆游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托他的报国理想。“壮士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正概括地说明了这类记梦诗的成因和内容。在这类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时像一员猛将,跃马大呼,夺关斩将:“三更抚枕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有时又不失英雄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安诸城》);有时他又像一位军师,随从皇帝亲征,不仅恢复了“两河百郡宋山川”,而且“尽复汉唐故地。”所以他说:“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悲愤》)。
陆游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有多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带有浓厚的苍凉,沉郁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破敌为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诗人便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诗人向往着“尽复故唐故地”一统天下的太平景象。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只有在梦里去寻求。嘉定元年(1208)六月,陆游在《异梦》一诗里叙述了自己见到的奇异梦境,他梦到自己身穿铠甲去作战,收复了中原: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谓,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和为国奋战的决心。当他晚年闲居山阴时,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卧病在床的老诗人还想到为国戍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所有这些奇思幻想都应看作陆游爱国精神的一种深刻表现,也是他爱国诗篇的一大特征。
三·爱国诗篇永载史册
陆游是南宋一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在这一方面,他的诗歌狠接近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了一代“诗史”的称誉。陆游作品在思想上的成就是杰出的,特别是他那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竟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时,他写了《示儿》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陆游以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一扫江西派的积弊,树立起一面进步文学的光辉旗帜,无论在当时和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大的爱国诗篇,不仅在当时打击了敌人和投降派,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而且也打击了以后的民族压迫者和民族败类,继续鼓舞着爱国人民。当清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人们对陆游诗更有亲切的体会。梁启超就曾热烈地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直到五四时代陆游的诗篇还鼓舞着反帝斗争的人民。
参考文献:
①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纲要》。② 中国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③ 在记者住处,“Evi1m0”打开了自己电脑上的一款破解密码的软件,在搜索到的33个无线网络中,他点开记者家中的WIFI账号,然后导入密码字典,开始破解。约一分钟后,该软件下方显示了一组标红的字符,与记者所设置的WIFI密码完全一致,其随后用自己手机与路由器完成联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篇:陆游的爱国诗歌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陆游的爱国诗歌,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时年五十二岁。陆游在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挥笔泼墨,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之作。
作品开篇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现实景况,身体刚刚病愈,并且因被罢官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岷江江边,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是在写自己的忧国心智,也不乏对眼下压抑情绪的抒发。顾炎武曾有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诗人陆游在当时显然不能向天下人呼吁,只能勉励自己,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这是一个被罢了官的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至于对自己的不公平,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还要待盖棺方可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这是诗人的企盼,也是天下百姓的企盼。当时因为宋朝朝廷腐败,君主昏庸,至使大宋失落了半壁江山,老百姓处在外族蹂躏的水深火热之中,正如诗人写的那样:老百姓天天企盼天地神灵能好好地保佑国家和君王,天天盼望皇帝能早一天起兵讨伐外族侵略者,还百姓一个完整的国家和太平盛世,可事实上这些只是枉然。这对于诗人陆游自己来说也再明白不过了,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作品通篇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二、《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四、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入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抒发其共同的报国丹心。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历,揭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必胜的豪情壮志。
诗人感叹“丈夫五十功未立”,这里的“丈夫”,是一个爱国壮士的形象。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段话有助于理解“丈夫”的涵义。诗句中所说的“功”,不能仅仅理解为陆游个人的功名,而是指恢复祖国河山的抗金大业。“一片丹心报天子”一句,似乎有忠君色彩,但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天子”与国家社稷难以分开,“报天子”即是报效国家,其积极意义仍应肯定。
诗人还指出:“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意即怀抱报国丹心的并非只有自己,当时朝廷中已经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隆兴初年,朝中抗战派势力抬头,老将张浚重被起用,准备北伐,陆游也受到张浚的推许。这些爱国志士义结生死,同仇敌忾,是抗金复国的中流砥柱。因此,诗人在诗的最后发出了“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时代最强音。引用战国时“楚虽三戾,亡秦必楚”的楚车民谣作比,用反诘句表明:汉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女真统治者收复中原。楚民谣虽仅八字,但深刻说明民心不会死、民力可回天这一道理。陆游虽生活于国力衰微偏安江左的南宋,但基于对民心、民力的正确认识,在述志时他坚信中国有人,定能完成北伐事业,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这首诗题为“金错刀行”,但并不是一首咏物诗,它不以铺陈描绘宝刀为宗旨,而只不过是借宝刀来述怀抱、言志向。因此,诗中多议论和直抒胸臆的句子,以气势、骨力来感染读者、激励读者。诗中无论是“丈夫五十功未立”的喟叹,还是“意气相期共生死;的表白,无论是“一片丹心报天子”的誓词,还是“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宣告,无不是以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正义必胜的自信心为底蕴,因此决非粗豪叫嚣之作可比,读来大声鞺鞳,气势夺人。长于议论,同时又富于充沛的感情,是此诗艺术上成功的首要原因。
好诗毕竟离不开鲜明的形象。这首诗在描绘具体形象时着墨不多,却起到了重要的点染作用。
先看对宝刀的描绘。“黄金错刀白玉装”一句,描绘宝刀外观之美。黄金装饰的刀身,白玉镶嵌的刀柄,金玉相映,华美无比。“夜穿窗扉出光芒”一句,描绘宝刀内质之佳。它在黑夜中光芒四射,竟可穿透窗户,确实不凡。这两句,从诗歌意脉上说,是托物起兴,通过对宝刀的描绘和赞美,自然引出下面的提刀人形象。而从内在意蕴上说,又对提刀人的身份和志趣起着一种映衬作用,实质暗示了宝刀无用武之地,英雄无报国之门。
次看对提刀人的描绘:“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这里有三层意思:“提刀独立”写提刀人的动作,显出其急欲上阵杀敌;“顾八荒”写提刀人的神态,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惆怅,更顾盼自雄的豪迈气概;“丈夫五十功未立”则慷慨直陈,向天浩叹,更显出了提刀人的胸怀大志。
再看对汉中终南山的描绘:“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写终南山顶山石嶙峋、白雪耀眼,虽只是略施点染,但雪光与刀光相辉映,却为爱国志士之“一片丹心”大大增色,最终还是突出了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凛然不可屈服的形象。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歌行体诗往往转韵,此诗在用韵上是四句一转,与诗人情感表达的流泻起伏变化相适应,读起来抑扬顿挫。全诗共十二句,前面十句皆为七言,最后两句却变化了句式,先用叹词“呜呼”提唱,末句则用一气赶下的九字反诘句,读起来显得铿锵有力,仿佛掷地有金石之声。
陆游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南宋国势衰微,恢复大业屡屡受挫,抗金志士切齿扼腕。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报国志向,但无由请缨。他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自投身到火热的军旅生活中去,大大激发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借金错刀来述怀言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这种光鉴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体现,永远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起的巨大力量。
五、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为的是报国之志未酬。因而其悲哀就含有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此联为“流水对”但其后关连,不是互为因果,而是形成矛盾。读者正是从强烈的矛盾中感到内容的深刻,产生对诗人的崇敬。陆游类似的诗句尚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等。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夜泊水村为即景之作。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这一联用层递手法,“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是说壮志难酬,则更愤懑不平。起首就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才对,怎么可以安然老死呢?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就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奋起抵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另一说是取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关,绝于大漠之中而悟道的传说)“诸君何至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作者借此典,表达了他对那些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要么醉生梦死,要么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精神面貌的不满。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尾联点破诗歌题面,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你想,一个老翁,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了,铁马逝去了,战鼓静灭了,大宋江山是任人宰割了,他的心怎不会如刀割一般的苦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是梦醒之后呢,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哪里有可以安栖的居所!这怎不教人潸然落泪呢?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
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壮士凄凉闲处老”(陆游《病起》),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这是这首诗慷慨悲歌的一个根本原因。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浑灏流转”(赵翼 语),使本诗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
六、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宋军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军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第五篇:陆游的诗歌有哪些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下面是陆游的诗歌有哪些,请参考!
陆游的诗歌有哪些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曰,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入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入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入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入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曰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