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写写帮整理)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后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施工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流动性;建筑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建筑生产的条件差异大,可变因素多;生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施工和高空、地下作业多;手工操作,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由于这些特点,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建筑业属危险性行业。施工现场一旦因疏于管理、技术缺陷或人为因素,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物体坍塌、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措施
1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建立相应人员单位责任
1)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指挥,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公司性的紧急事态处理和救援工作,以及紧急事态平息后迅速恢复施工生产的工作;有权调动一切相关人员和相关设施设备;有权作出放弃相关设施设备的救援;有权作出停止施工作业进行疏散的决定。
2)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指挥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实施营救遇难人员及抢险布署安排。随时监控事态的出现、演变和发展过程,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由指挥中心及时通知相关方;负责组织训练项目部兼职的专业性救援队伍,在出现紧急事态时,实施救援工作。
3)项目部专(兼)职安全员,根据应急事态的性质、大小,首先报告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分公司经理、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工程管理部;对抢救工作和进入现场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负责做好现场安全警戒和保卫工作。4)项目部全体职工,在现场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随时奔赴紧急事态现场,有序地进行项目自救和相关人员的疏散工作。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地点设在项目经理部办公室。由项目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当紧急事态出现,依据可能波及的范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准时进入中心各司其职。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配备以下设施及资料:满足应急救援行动的内、外通讯设备;办公室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设施;专门编制内外部联络一览表(相关人员的名单、地址、联络方式、电话号码及外部相关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号码等);应急照明光源;现场平面布置图,示意图应标明重大危险源及相关要害部位的位置;安全设施存放点,消防器材、水源等应急资源位置,紧急救援进出口和疏散人员集合点等。
3应急报警有与内、外部机构联络方式及步骤
应急报警由应急上报、内部应急报警、外部应急报警和上级汇报四部分组成。其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当紧急事态出现,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通过危险辨识,决定是否立即向公司总部报告。当紧急事态出现而没有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仅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报警;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应同时在现场报警和向公司总部报告。
2)内部应急报警:当紧急事态出现,由项目部确定报警方式,向施工现场发出应急反应警报,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当现场电源切断时,用对讲机、手提电喇叭巡回呼叫报警;当灾害可能波及周边相邻单位时,由项目部负责向有关单位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紧急救援状态。3)外部应急报警: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在内部报警的同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按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部署,迅速直接或通过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向社会公共救援组织报警求助,包括社会救援中心、消防、保安、环保、安全监察、医院、政府相关部门及救援物资的供应商等。除上述规定了的对外联络渠道外,其他部门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需要时及时进行外部报警或联络。
4)上级汇报:当工程建设项目发生的事态演变为重大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按照建设部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或地方政府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立即直接或者逐级向公司负责人和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工会等部门。
5)内部报警或联络: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紧急事态,利用现场内公用电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进行报警或联络;在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发生紧急事态,指挥中心办公室逐个同相关人员约定其联络方式,并存入指挥中心备用,保证上述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各自岗位。
三、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1紧急应对灾害事件:当工地发生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等事件时,最先发现事件的人员应视发生情况的严重程度作出恰当处理。当事件可以消除或控制时,应立即扑救;当事件已无法由发现者自行扑救时,应大声呼叫,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人员、应急救援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
2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接到呼救信息,不论事故现场何种局面,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应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事故的种类、程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火灾与爆炸是否伴随,这种伴随的可能性;事故危机现场周边区域的可能性等。3报告与报警:当紧急事态出现,项目部应立即向施工现场发生应急反应警报,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当灾情不能控制时,在组织救援的同时,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根据掌握的事故基本情况,在正确判明事故的发展趋势后,立即向工程所在区域的社会公共应急救援中心、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报告和报警。报警时,应交待清楚事故发生的详细地点、灾情规模、损伤情况、被困人员等,并留下报警人姓名、单位。急救中心电话为:120,火警电话为119。
4项目自救: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在报告、报警的同时,应根据事故类别,积极组织现场救援人员自行扑救。这些救护人员,要具有娴熟的现场自治技能,他们能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与起重撞击、火灾、中毒等各类事故伤害人员,进行现场脱险抢救,紧急医疗救护,达到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目的。
5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当灾情不能控制,并进一步扩大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下达应急疏散指令,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发出所有人员按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的警报。现场救援人员按要求关闭正在操作的电气设备,尽快有秩序地疏散场内人员、车辆至安全区域指定集合点;并加强警戒,保护好现金等贵重物资,抢救受伤人员;供应小组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在发现有人员受伤时,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再进行求助;在指定地点集中后,由授权人员统计应到人数,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员工滞留危险区域等情况;全体人员在指定集中地点停留,直至警报解除。
当事故发展趋势影响到施工场所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及时通知所在区政府和居民委员会,由他们下达周边群众疏散警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要协助区政府和居民委员会做好人员疏散与撤离。
6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1)警戒: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7配合社会救援组织抢救
当社会救援组织到来后,项目部人员应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社会救援组织继续进行抢救,同时,迅速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和重要物资安全疏散、迅速撤离。在抢救完伤亡人员和消除灾情后,应及时清理事故现场,以疏通交通道路、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用电线路损坏时,应及时抢修,尽快恢复通电。
8紧急事态的进一步处理
紧急事态平息稳定后,及时组织事故检查,收集物证人证,清理清洁现场,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准备恢复施工生产。同时,按有关要求抢修被烧坏或被砸坏的设备和物资,对于无法恢复的,应按报废处理。
9事故追查分析
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的要求,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落实责任,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与贮存
1水源:若发生火灾,则燃烧区域水蒸气达到35%可使燃烧窒息终止。水能冲淡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温度,同时,施工区域及周边水源的压力、流量必须满足消防的需要。
2消防系统:包括贮存、使用装有足量的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便携式灭火器。
3内外通讯联络设备:具有优先切换功能,在紧急状态时,能迅速联络到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单位。如: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话、传真机等。
4交通工具:满足救援物资、人员疏散的需要。如汽车等。
5照明设备: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以满足紧急救援、指挥工作的需要。选择照明工具,应考虑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电筒等。
6个人防护装备:紧急救援中必须的个人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靴子和呼吸保护装置等用品。
7专用设备:专业救援必用的设备和设施,如:输水装置、软管、喷头、重物提升设备,应急电力设备、医用急救箱等。
上述物资设备,必须用文件形式规定专人定位保管,定时检查维修。
五、培训与演练
应急救援人员来自各自的生产岗位,缺乏处理应急状态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
1培训
1)培训目的:应加强对应急行动所有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技术、救护知识、消防知识、个人防护及避难逃生知识、以及各类救援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知识的培训。应急救援组成成员要了解本预案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应急状态下的一般应急救援技能。
2)培训时间:应根据在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应急救援培训工作,一般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确保现场有关人员得到应有的培训;对于新加入的人员应及时组织培训。
3)培训的内容:灭火器的使用以及有灭火步骤的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2演练
1)演练的目的:应急救援训练与学习是检测培训效果和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测试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保证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性;测试现有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等的最佳方法。同时,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2)演练的时间:应确保以上应急救援预案公司总部有关人员每年演练一次,在建工程项目部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并认真做好记录。
3预案的修订
应定期对本预案进行评审、更新,以保持预案的有效性。每次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演练中发现预案中某些方面存在不妥的地方,应在专家的指导下作必要的修订与补充。修订后的预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永济市博大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5日
第二篇: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示例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后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施工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流动性;建筑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建筑生产的条件差异大,可变因素多;生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施工和高空、地下作业多;手工操作,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由于这些特点,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建筑业属危险性行业。施工现场一旦因疏于管理、技术缺陷或人为因素,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物体坍塌、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措施
1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建立相应人员单位责任
1)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总工程师或分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公司性的紧急事态处理和救援工作,以及紧急事态平息后迅速恢复施工生产的工作;有权调动一切相关人员和相关设施设备;有权作出放弃相关设施设备的救援;有权作出停止施工作业进行疏散的决定。
2)副总指挥:由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经理(副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副经理)和直属分公司经理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紧急事态的具体处理工作;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提供解决事故所需的技术支持; 保持与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的直接联络;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行动;定期组织检查各在建工程项目部应急反应组织和准备状态。
3)项目部经理,负责现场指挥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实施营救遇难人员及抢险布署安排。随时监控事态的出现、演变和发展过程,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由指挥中心及时通知相关方;负责组织训练项目部兼职的专业性救援队伍,在出现紧急事态时,实施救援工作。
4)项目部副经理,负责组织训练项目部兼职的消防队伍,当紧急事态火灾险情发生时,及时带领队伍到现场进行扑救,并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和安排现场警戒;当火灾超出自救能力时,应及时向社会消防部门报警求助,并派人到厂门等候,将社会消防车辆引入事故现场。如灾害可能波及相邻周边的社会相关单位或居民时,应及时向项目经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并协助报告政府有关部门和配合疏散、救援等工作。5)项目部总工程师,协助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和项目经理处理事故,提出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建议;负责紧急事态处理的内外联络,及时传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同时做好和上级的联系与协调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动态。
6)项目部专(兼)职安全员,根据应急事态的性质、大小,首先报告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分公司经理、公司技术质量安全部、工程管理部;对抢救工作和进入现场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负责做好现场安全警戒和保卫工作。
7)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提供现场设备、施工机械等有关资料,根据事故性质,为指挥中心提出事故抢救建议和提供抢救所需的设备、材料,并迅速运往现场。
8)项目部综合部门负责人,负责抢救中的物资后勤服务工作,及时提供救援器材,组织事故救护车辆的使用,通知医院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提供抢险救护全过程所需的各种车辆,负责事故救护中的有关接待工作。
9)项目部全体职工,在现场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随时奔赴紧急事态现场,有序地进行项目自救和相关人员的疏散工作。
2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地点设在项目经理部办公室。由项目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当紧急事态出现,依据可能波及的范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准时进入中心各司其职。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配备以下设施及资料:满足应急救援行动的内、外通讯设备;办公室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设施;专门编制内外部联络一览表(相关人员的名单、地址、联络方式、电话号码及外部相关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号码等);应急照明光源;现场平面布置图,示意图应标明重大危险源及相关要害部位的位置;安全设施存放点,消防器材、水源等应急资源位置,紧急救援进出口和疏散人员集合点等。
3应急报警有与内、外部机构联络方式及步骤
应急报警由应急上报、内部应急报警、外部应急报警和上级汇报四部分组成。其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
当紧急事态出现,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通过危险辨识,决定是否立即向公司总部报告。当紧急事态出现而没有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仅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报警;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应同时在现场报警和向公司总部报告。
2)内部应急报警 当紧急事态出现,由项目部确定报警方式,向施工现场发出应急反应警报,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当现场电源切断时,用对讲机、手提电喇叭巡回呼叫报警;当灾害可能波及周边相邻单位时,由项目部负责向有关单位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紧急救援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
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在内部报警的同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按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部署,迅速直接或通过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向社会公共救援组织报警求助,包括社会救援中心、消防、保安、环保、安全监察、医院、政府相关部门及救援物资的供应商等。除上述规定了的对外联络渠道外,其他部门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需要时及时进行外部报警或联络。
4)上级汇报
当工程建设项目发生的事态演变为重大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按照建设部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或地方政府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立即直接或者逐级向公司负责人和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工会等部门。
5)内部报警或联络
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紧急事态,利用现场内公用电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进行报警或联络;在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发生紧急事态,指挥中心办公室逐个同相关人员约定其联络方式,并存入指挥中心备用,保证上述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各自岗位。
三、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1紧急应对灾害事件
当工地发生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等事件时,最先发现事件的人员应视发生情况的严重程度作出恰当处理。当事件可以消除或控制时,应立即扑救;当事件已无法由发现者自行扑救时,应大声呼叫,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人员、应急救援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
2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接到呼救信息,不论事故现场何种局面,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应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事故的种类、程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火灾与爆炸是否伴随,这种伴随的可能性;事故危机现场周边区域的可能性等。
3报告与报警 当紧急事态出现,项目部应立即向施工现场发生应急反应警报,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当灾情不能控制时,在组织救援的同时,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根据掌握的事故基本情况,在正确判明事故的发展趋势后,立即向工程所在区域的社会公共应急救援中心、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报告和报警。报警时,应交待清楚事故发生的详细地点、灾情规模、损伤情况、被困人员等,并留下报警人姓名、单位。急救中心电话为:120,火警电话为119。
4项目自救
现场应急救援办公室在报告、报警的同时,应根据事故类别,积极组织现场救援人员自行扑救。这些救护人员,要具有娴熟的现场自治技能,他们能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与起重撞击、火灾、中毒等各类事故伤害人员,进行现场脱险抢救,紧急医疗救护,达到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目的。
5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
当灾情不能控制,并进一步扩大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下达应急疏散指令,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发出所有人员按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的警报。现场救援人员按要求关闭正在操作的电气设备,尽快有秩序地疏散场内人员、车辆至安全区域指定集合点;并加强警戒,保护好现金等贵重物资,抢救受伤人员;供应小组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在发现有人员受伤时,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再进行求助;在指定地点集中后,由授权人员统计应到人数,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员工滞留危险区域等情况;全体人员在指定集中地点停留,直至警报解除。
当事故发展趋势影响到施工场所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及时通知所在区政府和居民委员会,由他们下达周边群众疏散警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要协助区政府和居民委员会做好人员疏散与撤离。
6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7配合社会救援组织抢救 当社会救援组织到来后,项目部人员应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社会救援组织继续进行抢救,同时,迅速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和重要物资安全疏散、迅速撤离。
在抢救完伤亡人员和消除灾情后,应及时清理事故现场,以疏通交通道路、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用电线路损坏时,应及时抢修,尽快恢复通电。
8紧急事态的进一步处理
紧急事态平息稳定后,及时组织事故检查,收集物证人证,清理清洁现场,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准备恢复施工生产。同时,按有关要求抢修被烧坏或被砸坏的设备和物资,对于无法恢复的,应按报废处理。
9事故追查分析
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的要求,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落实责任,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与贮存
1水源
若发生火灾,则燃烧区域水蒸气达到35%可使燃烧窒息终止。水能冲淡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温度,同时,施工区域及周边水源的压力、流量必须满足消防的需要。
2消防系统
包括贮存、使用装有足量的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便携式灭火器。
3内外通讯联络设备
具有优先切换功能,在紧急状态时,能迅速联络到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单位。如: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话、传真机等。
4交通工具
满足救援物资、人员疏散的需要。如汽车等。
5照明设备
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以满足紧急救援、指挥工作的需要。选择照明工具,应考虑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电筒等。
6个人防护装备
紧急救援中必须的个人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靴子和呼吸保护装置等用品。
7专用设备
专业救援必用的设备和设施,如:输水装置、软管、喷头、重物提升设备,应急电力设备、医用急救箱等。上述物资设备,必须用文件形式规定专人定位保管,定时检查维修。
五、培训与演练
应急救援人员来自各自的生产岗位,缺乏处理应急状态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
1培训
1)培训目的
应加强对应急行动所有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技术、救护知识、消防知识、个人防护及避难逃生知识、以及各类救援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知识的培训。应急救援组成成员要了解本预案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应急状态下的一般应急救援技能。
2)培训时间
应根据在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应急救援培训工作,一般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确保现场有关人员得到应有的培训;对于新加入的人员应及时组织培训。
3)培训的内容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有灭火步骤的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2演练
1)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训练与学习是检测培训效果和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测试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保证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和程序有效性;测试现有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等的最佳方法。同时,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2)演练的时间
应确保以上应急救援预案公司总部有关人员每年演练一次,在建工程项目部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并认真做好记录。
3预案的修订
应定期对本预案进行评审、更新,以保持预案的有效性。每次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演练中发现预案中某些方面存在不妥的地方,应在专家的指导下作必要的修订与补充。修订后的预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第三篇: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项目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施工的进行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本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急应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施工现场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一)、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①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②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③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④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⑤ 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⑥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⑦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⑧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⑨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⑩ 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①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② 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③ 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④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⑤ 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⑥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⑦ 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① 抢救现场伤员;② 抢救现场物资;③ 组建现场消防队;④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② 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③ 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④ 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⑤ 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⑥ 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根据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1〗〖2〗〖3〗
②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6、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②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③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④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① 保护事故现场;②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③ 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④ 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① 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② 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③ 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④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二)、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事故现场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① 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② 现场事故评估;③ 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④ 控制紧急情况;⑤ 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2、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① 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② 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② 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② 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①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② 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①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②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③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④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三)、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在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各职能科室、现场施工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1、应急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
2、应急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担任;
3、现场抢救组组长由公司的各工程负责人担任,项目部组成人员为成员;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组长由总工担任,总工办其他人员为成员;
5、技术处理组组长由技术经营科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6、善后工作组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7、后勤供应组组长由财务科、机械管理科、物业管理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8、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质安科科长担任,科室人员为成员;
「 1」 「 2」 「 3」
9、事故现场副指挥由该项工程负责人担任;
10、现场伤员营救组由施工队长担任组长,各作业班组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11、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材料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2、消防灭火组由施工现场电工,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3、后勤供应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施工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质安科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电话:**,手机:**.质安科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项目部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八、其它本预案制定后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正式实施。
「 1」 「 2」 「 3」
第四篇: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项目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施工的进行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
本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急应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施工现场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一)、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 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 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 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 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 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 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抢救现场伤员;
② 抢救现场物资;
③ 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 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③ 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 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 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 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根据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9、事故现场副指挥由该项工程负责人担任;
10、现场伤员营救组由施工队长担任组长,各作业班组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11、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材料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2、消防灭火组由施工现场电工,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3、后勤供应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施工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
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
质安科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电话:**,手机:**.质安科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
项目部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八、其它
本预案制定后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正式实施。
第五篇: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提前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援所需的装备、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预订方案进行实施,在较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控制,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预案所指安全生产事故系指在企业发生的由于机械、设备、厂房、电器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一、企业概况(略)
二、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事故发生时,事故预案的实施是由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来执行完成的。
系统分为指挥部和专业队两大部份。
(一)指挥部组成及职责
1、组成:指挥部总指挥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企业副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直接领导各下属的急救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2、职责
(1)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
(2)负责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
(3)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4)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二)专业队组成及职责
事故一旦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任务划分为:
1、通讯队,职责为:确保各专业队与总指挥部之间广播和通讯的畅通,通过广播指导人员的疏散和自救。
2、治安队,职责为:维持企业(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
3、抢险抢修队,职责为: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4、医疗救护队(包括防疫站、医院),职责为: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5、运输队,职责为: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
6、后勤(总务)队,职责为: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抢修和抢救伤亡、中毒人员的有关必需品的供应工作。
7、环保队(包括环保部门),职责为:负责事故现场及有毒物质扩散区域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8、调度队,职责为: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的调度工作和对外联系。
三、报告程序和报警
(一)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公司人员应马上向总机或调度
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二)调度或总机在接到报告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
(三)总指挥根据事故类别迅速向总公司或主管部门、公安、劳动、医疗、环保等机关部门报告。
(四)报告和报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2、事故类型:火灾、触电、化学品泻漏或爆炸等。
3、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四、预测事故扩散影响范围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一)根据事故性质评估危险性
根据危险源所涉及的性质、生产工艺过程、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估计可能影响的范围。如事故涉及化学品,则要估计其毒性、挥发性、扩展性、氧化速度、可释放量及预测其浓度等。
(二)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对每一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价,即一旦事故发生,可能引起的后果,可能对周围设备、生产工艺、环境带来的危害及其范围。预测可导致事故扩大的发生途径,按可能扩大范围的危险性大小排序,确定应急救援抢险目标,控制事故的发展。
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各种保障
(一)器材
1、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织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2、如何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救援应急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二)经费
公司应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三)人员
专业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六、应急救援预案配套制度的完善和专业队伍的训练
(一)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班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召开一次指挥小组成员和各专业队负责人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4、总结评比制度: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评
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处理中有功和有过人员的奖罚措施。
(二)培训和演练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1)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2)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3)自救和互相救护的能力。
2、对专业队的培训
(1)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2)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3)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3、对企业一般员工的培训
(1)具有哪些危险隐患,(2)各种信号的含义,(3)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4)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4、上人员均须定期举行训练和演习。
七、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一)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应急救援中,及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保持一致,预案至少每年要更新和修订一次。
(二)对危险源和企业内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三)在实践和演练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