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大学生怎么做
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考察人类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
面对国际创新潮流,我们应当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
要创新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由于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的反映,而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虚假的、歪曲的反映。正确的意识之所以正确,正是因为它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接受和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所以要创新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创新,因为它是从实际出发而求得的,它也为后来各种元素的发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当年有许多人在脱离实际的空想指导下,绞尽脑汁的地制造永动机,终无所获。我们不该将此看作创新,可见要创新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要想创新也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创新,因为客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变化的。不仅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存在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我们要创新,就必须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去进行创新,因为互相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的永恒发展性,决定人的意识也是永恒发展的,而创新也正是一种人的意识的发展,既然客观世界和意识本身都是发展的,我们还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吗?人们从变化、发展的观点出发看待牛顿经典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发现了矛盾。而一些人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极力维护牛顿经典力学的正确性,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论的创新;而另一些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这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创新之一,而这一创新正是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去认识世界和进行创新性的实践的结果。
总之,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老师和书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新型人才。
第二篇:室内设计简约主义国际潮流
室内设计简约主义国际潮流
不可否认,“简约主义”是90年代室内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其影响力已涵盖室内设计中所有的领域。从住家到服饰店、餐厅至美容疗养院,设计师们都用简约风格来表现他们的空间。它跨越文化领域,将具有东南亚民俗风味的家具与空间,经由简约主义的诠释而焕然一新,形成当今流行的现代东南亚风格及禅味风格。
简约主交的源起
简约主义的精神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可以说是简约主义的中心思想。此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柔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空间的架构由精准的比例及细部来显现。虽然色彩及材料都很单一,但色彩的形成非常费工,而使用的材料质感很高,也很昂贵。因此,简约的空间通常非常含蓄,但质感很高。
简约主义是由三个主要势力所形成,第一,是几位杰出的室内设计师,在80年代中期违背当时的复古风潮,大胆的将简约空间呈现给大众;第二,是艺术界中所发展的极简美学,同时,90年代初期一些艺廊业者寻求新的呈现艺术品的方式;第三,是一群当今知名的服饰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与前两者吻合。
在室内设计界,简约主义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主要是英国的John Pawson与法国的Claudio Silverstein 两位设计师所带动的。80年代中期,欧美的经济正处于巅峰状态,欧美社会也是呈现了奢侈华丽的一面。设计界的主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后现代主义及新古典主义是当时的主要风格,无论在设计元素、色彩或材料都是以量取胜,设计风格以复古及繁杂为主要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John Pawson与Claudio Silverstein 正在设计一系列简洁而有力的小住家。在1987年Domus杂志报导了一件Pawson与Silverstein合作设计,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不到20平的楼中楼公寓。设计中没有任何线板,除了米色潻及无框玻璃板外,没有其它的色彩及材料。这种简约主义早期作品与当时流行的复古风形成强烈的对比。
到80年代末期后,欧美经济陷入不景气,疯狂的消费一夜之间停止。这不但对设计界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对艺术界影响很大。80年代艺术市场的飙长也随着经济不景气而消退。主要欧美城市的艺廊老板们对艺术品及其展示都有从新评估的必要。艺廊空间渐渐简化,一方面反映经费的问题,同时也反应一种新唯美的出现,这种新的艺术美学是由一群7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的简约主义艺术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Donald Judd及Sol Lewit,Judd的艺术认知性好与Pawson的室内设计观吻合。也就在90年代初期,Pawson由设计住家进入艺廊设计,纯白的展览空间与其所展示的艺术品享有同一种美学。简约艺术与室内设计在90年代初期开始吻合。
服饰设计与室内设计
与此同时,服饰界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唯美,衣服造型被简化,转而重视剪裁的功夫及布料的质感。新美学的服饰设计师主要是德国的Jill Sanders,日本的Rei Kawa Knbo及美国的Helmut Lang。这群设计师对展现自己的产品、作品也需要一种新的环境。他们的考量恰好与艺廊空间相同。他们要求一个简化及纯朴的空间,以便充份的呈现对象。Pawson在1993年开始现服饰设计师Calvin Klein合作。在1996年创造了简约主义的经典作品,是座落于以名牌店出名的Madison大道及53街的路口,两层楼的店面外观非常内敛,最难得的是,橱窗面由一系列20米高×2米宽的大面玻璃所形成,橱窗面的比例非常耀眼,室内地面是浅灰色的欧洲沙岩大板片,展示道具简约,照明都以间接照明为主,墙面米白色系,此设计以提供顾客一个宁静环境来观赏及采购为主。Calvin Klein的旗舰店已成为90年代服饰设计店的典范。
服饰与室内设计的吻合,让简约主义由一个另类的风格进入设计主流,同时,简约主义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设计语言。简约风格的室内设计师在美国为Michael Gabellini及Richard Glvckman,在意大利为Antonio Cetterio及Pietro Lissoni,在法国为Christian Liagre等,同时,这些设计师往往都与服饰设计有缘。例如美国的Gabellini是服饰名牌Jill Sanders的设计师。意大利的Cetterio为E'SPIRIT提供设计。
揉入东南亚及中国风味
在简约主义的国际化过程中,不仅只有欧美设计师参与,同时亚裔及以亚洲为基地的设计师也不少,很有趣的是这一群设计师采用简约的设计技术,但也掺入带有亚洲风味的美学及设计元素。新加坡设计师Kerry Hill在印度尼西亚峇里岛设计了一系列的旅馆,设计的灵感来自峇里岛上的民俗风格,但在空间架构及动线的安排上是延伸简约设计的精神。在材料表现上,不只有单一材料或色系,而出现了当地原木、草席、及石板,设计师将这些具有民俗的元素用精准及简洁的细部来处理,同时也将装饰的部份简化,所呈现的空间可以说是现代峇里岛风格。
英国华裔家具设计师Spencer Fung也用简约的工法,注入带有中国风味的设计元素,使得他的家具呈现简约线条及传统的意像。另一位带有民俗风味的简约设计师是法国的Christian Liagre,他的灵感源于法国南部乡村的朴实风味,在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所谓民俗化的简约主义,这几年来得到很多人士的认同。而'90年代初期所谓纯白的简约主义反而有退流行的趋势。这个现象在服饰界尤其明显。新的服饰空间渐渐由纯白色系转换成多彩或暗色系,ARMANI Collection在巴黎的新店是个好例子。
如果把简约主义当成一种设计风格,那它的流行时限是可预期的。然而简约主义所代表的思维似乎是包涵一些永恒的价值观,如对材料的尊重,细部的精准及简化繁杂的设计元素等。它的唯美不只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延伸,同时,也涵盖了东方的美学,所以此风格的包容度很高,也是基于这些因素,笔者认为,简约主义的影响力将会延续好一段时期。
第三篇: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探讨
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探讨
文章出处: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作者:褚吉瑞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征和问题,结合辅导员面对90后大学生的工作实际,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载体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90后”,辅导员、创新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近两年来,高校学生从“80后”变成了“90后”,辅导员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思想和心理上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教育方法已不再适应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要转换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工作机制。
一、“90后”大学生的特征与问题
2008年10月10日,武汉大学公布了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平均智商较高,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发现他们自身存在许多问题,如:价值观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耐挫力差等等。
1.理想信念薄弱,价值观念倾向实用, 但不乏爱国热情。
“90后”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与亲人的呵护下,他们往往不能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精神常常处于匮乏状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无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共产主义信仰更加淡漠。因为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哲学,所以他们更关注工具理性,而不是信仰层面的东西。但他们面对雪灾、震灾事件,都能表现出挺身而出的姿态,到处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认为北京奥运和“神七”的成功是国家进步和梦想实现的重要标志,自己为国家和民族而感到骄傲和荣耀。所以,在目前“90后”的学生中他们虽然缺乏理想信念,政治观不稳定,但他们亦不乏理性爱国。
2.思想活跃,表现自我,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90后”的一代,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喜欢追求明星和时尚元素,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体现出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武汉大学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调查的学生中, 66%的考生志愿是自己拿主意的,这反映了这一代青年思想上的独立。但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遇事并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过于表现自己,而且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淡漠。
3.自信张扬,但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90后”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与激情,他们坚信自己的处事能力,对未来的成功持毫不怀疑的态度。在武汉大学的问卷中, 62.5%的被调查者认同“挫折使人奋进”这个选项。但“90后”大学生是“幸福的一代”,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减少了90后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武汉大学在这项调查中,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总结经验从头再来”。专家认为,这一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部分“90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更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4.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近六成学生均有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他们好奇心重,知识面宽见识较广,容易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发现,他们接受新事物并不加以区分,“90后”热衷于标
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他们使用“火星文”,喜欢穿奇装异服,迷恋网络暴力游戏等等。
二、面对“90”后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科学发展观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以人为本,要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全面发展,要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协调发展,要求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建立起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工作机制。科学发展观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90后”大学生特点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90后”大学生经历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他们具有时代的特征。尽管“90后”具有可贵的优点同时也具备太多的不足,这就要求辅导员如何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与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内心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情感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诚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完善学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3.工作创新是解决辅导员工作实际问题的需要
现实的辅导员工作存在工作方式简单、方法脱离或落后于快速变化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及行为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说服力不强,教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辅导员的自我创新去克服和解决。
三、面对“90后”大学生,辅导员应如何创新
1.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工作的生命力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辅导员要充分肯定“90后”大学生的理性与自信,尊重他们的主流个性,鼓励他们的活跃思维。要以“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做实事,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启学生之所能,尊重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在服务中实施教育,在服务中进行管理,实现由“管理至上”向“服务至上”转变。
二是实现从“管”向“导”的转变。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习成长。比如:用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通过学业指导、就业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2.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和实践工作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报告会、专题研究学习、座谈讨论等,优化教育环境和教育介体,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
(2)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的思想决定学生的行为,辅导员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3)思想政治教育与咨询教育相结合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说教、训导姿态,咨询则是平等、商讨、参谋方式,更易于“90”后学生所接受。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学习方法咨询、学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咨询、发展咨询、人际关系咨询等加强学生教育。
(4)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只有学生自身自觉的观念、思想转变,使之内化为自己一贯的思想、认识、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应用的效果。辅导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在遵循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教育”。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辅导员要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挖掘学校、社会、家庭、亲友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3.创新学生工作载体,增强学生工作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1)发挥园区育人功能
生活园区、学生宿舍作为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该配合学校相关单位,通过宣传标语、宿舍卫生评比、宿舍文化建设等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习意识、奋发进取精神以及明礼诚信等。
(2)推行主题教育
充分发挥班团组织、学生党支部的优势,围绕和谐校园建设、成长成才、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确定若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时事政策报告、热门问题辨析”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创新能力。
(3)打造精品活动
组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科研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如 “校风学风建设月”、“青年艺术节”、“读书学史月”等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项目。
(4)优化工作平台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从中既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程度不同地受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影响。首先,探索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相符合、兴趣爱好相适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网络奥秘,正确使用网络技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找准辅导员工作进网络的立足点,利用网上讲座、校园论坛、红色网站等多元模式、科学健康的思想文化内容占领网络阵地;最后,把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融合点,“进”不单纯是将学生管理的条条框框放在网上,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教育功能,让大学生通过网上的一些先进理念使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新的启迪和升华,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网络文化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90”后大学生这个教育对象群体,高校辅导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善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科学规律,在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为学生培养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大学生毕业发言稿:这一路上
四年前,我只身踏上往北的旅途,就像我现在将要离开,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个女孩。
第一次只身背井离乡,对未知的旅程我充满了恐惧,坐上火车,我就迷茫了,我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将去干什么。那一年的夏天,我突然悄无声息的就离开了,当时我觉得我要去一个远方,寻找一个自己的未来。
一天又一夜过去,我在睡意正浓的时候下了火车,那里叫武昌。几经折腾,来到了文理学院。就这样,我的旅途结束,我的大学开始。
青涩地开始,苦涩地结束,这是我对自己的大学的总结,然而,纵使我希望时光重来,无奈江水东流去。往往我们都会感怀过去,却难以驾驭现在。若知春何处,我愿唤取归来同住,然后,共眠1XX年。开始的时候,我也憧憬着,大学过得辉煌灿烂,玩社团登台表演、参加比赛名纳前茅、遇见姑娘山盟海誓……现在回过头来,这些我都曾经拥有,可是不是天长久。这一切,并不辉煌并不灿烂,是我设想得不对,还是得到后失落?唯一的解释就是,我所追逐的,并不是我想要的。
就我而言,对我来说,兴趣和爱好还是挺广泛的,然而,我所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写点东西。四年来,我连吃饭洗澡这么基本的事情都没能按时坚持下来,更别说填写在兴趣爱好栏上的唱歌跳舞了。纵使写点东西不是我的兴趣爱好,就像吃饭洗澡不是我的兴趣爱好一样,但时至今天,我竟然能坚持下来,这是大学四年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而真正值得我坚持的是,我想说,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爱和恨都一样,贵在坚持。
说到兴趣爱好,大学期间,我和大家也一样,也是一个有着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人。在这期间,我的兴趣有过多次转移,魔术、文学、篮球、看书、制作、写作、甚至写诗。说来惭愧,爱好兴趣广泛,专业不突出,但腰椎盘却挺突出。嗯,是的,现在应该有不少人都像我这样在自问吧,如果把爱好当作吃饭洗澡那样地去坚持,理当别是一番景色。
四年里,一路上,有情人,有敌人,也少不了情敌,组队很更要,站队也很重要。有时候,不是自己魅力不足,也不是情人定力不行,而是敌人潜力太强。怎么说呢,这些危险总是潜伏在你身边,好比你身边一直潜水的朋友,一天突地冒出水面,异性说我爱你同性就说借点钱,总之三字经。而且,这些东西的潜伏期还是不定的,就像被狗咬了一样,哪怕打了针,还是每天提心吊胆,生怕潜伏期一到,疯狗症就开始。所以,人总是缺乏安全感的。我们不能选择对手,但可以选择同行的伙伴。我们选择不了情敌,那就好好选情人。站队有点烦人,何不好好组队?大路上,人群里,同行的总是那么的少,然而,却很重要。
四年里,一路走过,沿途有许多的好风景,更重要的是陪伴我这一路上的有好的人。所以,这一路上我从来无须担心会遇到坏天气,坏天气并不影响我旅途的好心情。我从来不怕马诺一样的对手,我只怕我没有凤姐一样的队友。朋友,是的,走过、路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过,沿途的好风景不是用来走马观花的,不是用来不求甚解的。也许你一个华丽丽的转身,对方就赤裸裸的溜走了,于是,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
从小,我所受的教育是真善美,现在,真是什么,只有皮鞋做的药丸是真的。它的内心是真的,但总披着伪劣的外衣,看上去,有时候是披着羊皮的狼有时候是披着狼皮的羊,总之,你猜你猜你猜你猜猜猜……而美呢,伪娘一个个的红火了,非主流一个个的亮了。都说生活从来不缺乏美,只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如果顾城还在,我真想追随着他,让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然后去寻找光明。“真”被伪围观了,“美”被丑恶搞了,剩下“善”留在各自心间。知善恶美丑,明是非黑白。
这一路上,走过了四年的光景,说不上风光,但沿途也看过不少风景,它日忽然回首,我相信我会为这些旅途感到庆幸。而现在,要做的是,带上你的寻找,坚持你的爱恨,选择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情仇,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高矮肥瘦,放心去飞,往你想要的那片天空。而我们这些可爱的一路走过,汇聚在心间,无言却有声...谢谢。
第五篇:这一代大学生 演讲稿
近期在媒体与大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很值得思考,一是对媒体与权力的反思,二是对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及其根源的研究。但是,我首先想到的是英国作曲家蒂皮特创作的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它的一些主题词使人深思:“哦,我的孩子!”“我究竟对你—我的儿子做过些什么?”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的道具化
从基本的层面来看,整个中国教育体制在价值理念上的扭曲与迷失是导致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和恐惧的重要根源。教育的最高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人的胸怀、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当代公共社会的理想公民。为此,教育本身必须是独立的、自由的、超越现实的,教育本身必须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然而,放眼教育的现实。在威权的形塑下,“教育何为?”这样的根本问题长期被扭曲与迷失,受教育者的灵魂与精神气质中出现对人类根本理想价值的冷漠、对威权的恐惧是必然的。
教育体制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校的领导人与教师,冷漠与恐惧正是从这里开始“言传身教”给大学生的。大学中的行政主宰学术、官本位利益膨胀的现实使许多大学教师、行政人员竞逐于官场,媚上作态是他们在校园里平常的本能反应,对政治的冷漠是必然的;一旦**涌起,在威权下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和恐惧更是十分自然。为了坐稳校园中处级、厅局级的交椅而不惜出卖学生者,并不鲜见。校长不容易当,但是不当这个校长却并不困难;“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但是你自己的灵魂取向却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旧时代的大学校长还多少保有的那种节操和骨头已经难见到,很令人唏嘘不已。污浊的利益捆绑使大学官员回避着道德底线的拷问,这对于大学生的冷漠与恐惧的影响应如何评估?
再看我们的教师,说实话,有多少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能力以及精神气质与理想中的教育价值理念是相符合的?当教师成为了教育体制现状的获利者的时候,对政治的冷漠与恐惧也是很自然地发生的;更不用说,多少教授为了跻身厅局级跟班的行列而奔走竞逐,很难设想他们与追求真理之间还有什么纽带可以连结在一起。为人师者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冷漠、怯懦和恐惧已成为教育中的常态,学生的冷漠与恐惧又有什么奇怪呢? 在谈大学生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首先承认、震惊和内疚吧,大学教师尤其需要回顾人类思想史上大学的理想主义精神,尤其需要睁开眼睛看看仍存在着苦难的社会现实,由此而反思我们自己身上的惰性、怯懦与势利之心,然后真诚地面对学生吧!
从教育者谈到政治课程教育,这是思考的自然路径。本应该要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社会的分析批判能力的课程,却是以意识形态的宏观话语对学生进行灌输,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无非是使其成为“无思想者的思想”,成为大学生面对宣传机器时说话的依据。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对最近议论颇多的媒体与学生之间的报道事件的复杂性,我认为并不排除有些对话的真实性。我甚至可以设想如果同样的情境发生在我周围的学生或青年教师、青年行政人员身上,出现同样的对话绝不是不可能。这是因为,那种对话的话语框架、威权笼罩的色彩其实正是各种名目的公共政治课程的自然延伸,它们不仅没有系统地把真正有价值的、符合人类文明普世准则的政治学、伦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没有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思考中国现实问题以培养独立的判断力,反而更是在一种完全虚幻、彻底不真实的话语枷锁的囿限中继续灌输着错误的思想。
道德虚无与价值迷失
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倒不是冷漠,而是恐惧,有关眼下利益(各种奖学金等)与未来(就业等)的恐惧。从根本上说,需要的是冷漠,但是在局部中为了打破沉默而需要顺从的声音,于是以生存作为形成恐惧的暗示力量便充分呈现出来。严重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顺从地复述别人的话,而且更在于自己的内心知道这是别人所需要的,而不会想到:你可以不说话,甚至可以不要把话说得那么高调,应该知道有些话说出来是应该脸红的,更应该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会成为自己内心的精神污点。
当然,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会更复杂,政治上的冷漠与恐惧在某种角度上看,与道德状况中的廉耻之心的缺失恐怕很有关联。多年来,我常痛心于很多(并不是个别)大学生心灵中已经完全没有了廉耻之心。例子之一∶考试不及格(而且分数远远低于及格线),还敢公然请求老师把分数改过来,理由是如果不及格就拿不到奖学金;例子之二∶课堂上最常见的现象是,迟到的同学很少有表现出哪怕是一点的难为情、因而赶紧找座位坐下,相反是大摇大摆、谈笑风生地进课室。类似的例子恐怕举不胜举。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本来,在人伦社会中长大的人,在其天性中应该具有最起码的廉耻之心;有没有廉耻之心,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分水岭。上述的现象当然算不上什么大奸大恶,但是正可以折射出廉耻之心的真实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失误的话,那么,最大的失误就是我们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之心都不具有,甚至不愿意具有。在政治上的廉耻之心的缺失,使内在的精神污点的问题不构成道德的压迫性力量,不会使大学生产生对自己的厌恶和鄙视。
再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什么艺术节、文学周、知识竞赛、歌手大赛等等,经费不少,气氛热闹,然而有思想水准、有良知与自由情怀的作品少之又少。校园文学充斥着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之作,远离社会与人民。而这些活动往往又是极端功利的,参加者、积极者可能会在各种评奖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分数。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很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到处弥漫的一种普遍的功利主义心态与行为:把公益行为、政治选择、价值认同等自我选择的真实性彻底抛弃,一切都是从赤裸裸的实用功利目标出发,明明没有任何真实的信念可言,而又不惮于信誓旦旦地表演。我经常注意到,当各种节庆来临时,校园里学生的墙报会令人感到时光倒流、不知今夕何夕。再也很难看到一本出自学生之手的有思想分量的独力自办的刊物,再也很难听到在长夜中关于政治与哲学、祖国与人民的激烈辩论 — 而所有这些本来是校园作为思想的摇篮必须具备的,也是我们曾经多么熟悉的生活啊。
我们甚至可以从今天的大学生对季节和时间的感受来观察他们。比如说,中国的五月是鲜花开放在原野上的日子,五月的鲜花开放在历史记忆的深处,每隔十年,是一轮新的花期,是以历史撞击现实的汛期。五月中的大学生不应该不想到“五四”这个日子。然而,在主流层面的校园应景活动之外,有多少人还会有发自内心的遥想、追问以及独立和自由的思辨呢?诗人说,还有更残酷的日子,还有更残酷的纪念,但是更残酷的是日子被夺走、被遗
忘……1989年5月10日出版的第五期《读书》有一组文章谈五四传统、留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宿命、反思学生运动与面对现实等问题,该期的“编后絮语”发出了如此激愤的声音∶“唉!希望还在年轻人!你们才有真正可能成为„五四‟之子。只希望中国的环境不要逼得你们也走上我们走过的老路才好!”
唤醒青春:需要一点浪漫主义
问题还有很多、也很复杂,关键是如何改变这种令大学生蒙羞的现实。
还是让我们从对于“青春”的理解开始吧,这是冲破冷漠与恐惧的冰层的第一步。在华兹华斯、赫尔岑或黑塞看来,青春可以看作是一场为了超验性的理想而献身的热病,青春是一切科层制度的对立面— 在那种制度中只能容纳阿谀奉承、出卖良知、麻木不仁。可惜的是,在现实中还有太多的青春生命无端地消耗在那片泥潭里。我们可以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文学中重新汲取关于青春与英雄主义的激情。“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然后,“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北岛)还有食指(郭路生)的《鱼群三部曲》,它描写了冰层下“为了不失去自由的呼吸”的鱼儿勇敢地撞破“冷漠的冰层”,冲破了渔夫的罗网。虽然鱼儿最后死在冰上,但它的呼喊在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动容:“„太阳,我是你的儿子,/快快抽出你的利剑啊,/我愿和冰块一同消亡!‟”
然后,不管学习什么专业,大学生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份不应被遗忘的精神遗产:1960年代的世界大学生运动,那是从历史深处发出的对冷漠与恐惧的无情嘲笑,也是培养人的精神气质的最好营养剂。必须承认我无论如何难以割舍60年代的青年激进主义情怀和对它的敬意;必须承认我无论如何不想隐瞒对萨科齐当选总统后说的那句话的反感— 他说为了解决国家道德危机,必须“一劳永逸地抹除1968年5月”。即便只是为了青春生命的真诚、对异化的敏感与反抗、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理想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我们都有对全球性的1960年代表示敬意的理由。“不为面包、为蔷薇”,那种不无乌托邦色彩的激情、理想主义和想像
力,是对冷漠与恐惧之网的锋利穿刺,是一切被编码、被利益化、被驯化的对立面,也是青春的起搏器。
最后,我想起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有一个隐藏在丘林之中的小镇,林宾
(Nimbin)。这里似乎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造反青年,从艺术家、哲学家、街头涂鸦者到自称的吉卜赛女郎,他们以热情和宽容构筑起一个自由、开放和尊重差异的社会。我去过这里,与他们交谈过、共舞过。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知道世界之广阔、人生中真实的自由之重要,造成冷漠与恐惧的那种罗网其实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