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时间:2019-05-14 16: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第一篇: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激发了潜藏于中国人民中的巨大发展动力,国民经济连续34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年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距离世界银行提出的高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12000美元的分界线尚差6600美元,正处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阶段。国外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发挥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引进先进技术,从低收入水平达到人均四五千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容易做到,但从5000美元上升到12000美元就比较难。因为在这个阶段,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升级。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必须借助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需要有一批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公司。从东南亚和拉美国家的情况看,多数国家能够达到人均四五千美元的水平,但是真正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只有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要想从人均5000美元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破解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包括能源资源和技术的瓶颈约束,实现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协调和平衡。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把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深化改革发出了强烈呼吁,提出了大量提案,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改革的强烈愿望。

当前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理清改革的总体思路,搞好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制度创新,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从实践来看,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强化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哪个领域的发展就充满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反之,哪个领域市场作用发挥得不好,这个领域的发展就会是一潭死水,缺乏竞争力。因此,市场导向的改革应当继续作为当前深化改革的方向。同时,在市场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领域,要发挥好政府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要求政府的作用更大一些,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对外开放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引进了国外的技术、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种改革的压力。在制定新的改革方案时,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世界各国对我有益的经验,包括正面和反面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深化改革要抓住制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予以突破。要把制度创新放在改革的重要位置,把经过实践证明的成熟的改革措施规范化法制化,运用法律手段来强化和推进改革。要坚持用实践来检验改革措施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检验各项法律法规是否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果的基本标准。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外对我国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快速增长期还能保持多久的问题密切关注,纷纷进行预测。美国学者鲁比尼,号称“末日博士”,就预言“中国经济到2013年就要硬着陆,快速增长期到此就结束了”。国内有的人也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较多,快速增长很难再保持下去。

我很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快速增长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因为,直到目前,我们还有许多经济增长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只要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再保持20年的快速增长完全没有问题。如果速度掉下来了,那是我们的体制和政策出了问题,没能把经济增长的活力释放出来。关键是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分析当前的经济现状,我认为,应当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从加快五个方面的改革入手,发掘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大幅度地调整需求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2010年,我国投资率达到历史上最高的48.6%,最终消费率降到47.4%,投资率第一次超过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则下降到33.8%的历史最低点。这就意味着在全年新创造的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中,有近一半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用于广大居民消费的仅占1/3。这种主要靠高投入来支撑的高增长,不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而且对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注定是不可持续的。降低投资率,提高居民消费率,必须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为前提,必须对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

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紧紧抓住了发展模式转型的要害。去年,我们在结构性减税上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加大力度。如将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由月销售额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就使900多万个经营者的税负平均下降40%,而月税收仅减少9亿元。若能进一步将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10万元,对鼓励创业、培植财源将发挥巨大作用。要继续实行政府向企业减税、企业向职工让利的政策,发挥税收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实行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渡的条件已经成熟,应着手研究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改革方案。要扩大财政支出中对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着力扩大公共服务消费。通过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尽快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增强居民购买力。如果能在“十二五”时期把居民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每年有5万亿元左右的商品由用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用于居民消费,不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且将使广大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提高。

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释放资本潜力。

我国资本存量已有较大规模,银行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70多万亿元,金融资产达119万亿元。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银行结构中缺少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金周转率低,一些迫切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大量社会资金又找不到投资出路。据调查,2011年上半年温州市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25%,一些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和高利贷。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的规定,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同时配套推进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建立存

款保险制度和实行利率市场化四项改革。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上市企业分红、信息透明等制度,增强股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努力扩大保险市场。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功能。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使用得好,可以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支撑。合理的外汇储备,应当是保持半年进口所需。应通过扩大海外投资,将多余的外汇储备转变为物质资源储备。要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尽快从结汇管理为主向用汇管理为主转变,调动商业银行开展外汇贷款的积极性,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企业“走出去”的目的,一是争取拿到更多的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以打破经济长远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瓶颈约束;二是扩大国际并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三是开展加工贸易,以资本输出创造出口需求;四是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带动工程机械、建筑材料和劳务出口。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结算中的使用规模。一旦金融改革激发出资本的巨大潜力,足以支持较快的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强化激励机制,释放技术创新潜力。

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通过继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利用国际市场科技资源提升国内技术水平仍然有一定的潜力。重要的是通过鼓励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国在技术研发投入和申请国际专利方面很不平衡。2011年,中兴公司申请国际专利2800项,跃居世界企业第一位,华为以1800项国际专利名列世界第三。这两家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占全国申请国际专利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十二五”时期各省都能培养出一两家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专利申请大户,我国的创新能力就能产生一个飞跃。当前重点是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大学也应当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数量是中国的6倍,2011年已经下降到我国的3倍。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15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数量有可能接近或赶上美国。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将能释放出科技进步的巨大潜力,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释放劳动力潜力。

我国劳动力潜力仍然很大。对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的“招工难”现象,有些人匆忙得出结论,劳动力供给已出现由富余到紧缺的转折点,中国经济已到了“刘易斯拐点”。我认为,这个判断没有看到农业劳动力仍具有的巨大潜力。现在全国仍有2.8亿农业劳动力,有18亿亩耕地,一个劳动力仅能种6.4亩地。而美国一个劳动力平均种几千亩地,欧洲一个劳动力平均种几百亩地,中国的农民比欧美的农民更能吃苦耐劳,农业装备制造能力也能达到欧美的水平,关键在于我国土地资源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们应引导和鼓励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加快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第二、三产业,并把他们的家属吸引到城市居住。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6.7%,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1%,就是说,每3.6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仅相当于一个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创造的价值。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既有利于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潜力,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又有利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业已转移出两亿多劳动力。未来20年如能再转移出两亿,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有可能接近二、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将趋于均等化。也只有使种地的收入超过打工的收入,才能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动力。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这是一个历史标志性的变化,但距离成熟城市化7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未来20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30年达到70%左右,我国才算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实践证明,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每年新增1000万城市人口,将提出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再加上对其他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形成强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将成为未来20年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动力。释放这一潜力,必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改革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管理体制,消除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改革土地管理制度,释放土地潜力。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但是土地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潜力巨大。除了荒滩地、山坡地资源可以利用之外,农村建设用地也有节约的潜力。目前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共计22万平方公里,包括县城关镇以上的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建制镇和村占了17万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了13万平方公里。现在很多进城务工农民的房屋长期空置,有不少空壳村。有的滥占耕地建住宅,浪费了土地资源。根据经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村庄宅基地进行整理,可节约占地50%以上,就是说,通过努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具有1亿亩以上的潜力,这些土地可用于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关键是要落实农户对承包耕地、林地和宅基地的用

益物权或财产权,通过鼓励土地自愿、有偿转让,使之成为农户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只有使土地成为农民看得见的财富,农民才会更加珍惜土地。只有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才能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消除土地闲置、浪费和撂荒现象,释放出土地潜力。

通过综合配套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出各个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我们完全能够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再保持20年或更长时间。从国际上看,日本的快速增长期保持了20年,韩国的快速增长期保持了30年,中国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更长的快速增长纪录。如能使国民经济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我国人均GDP将比2010年再翻一番半,达到12000美元,就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经济总量上就能回到中国在历史上曾长期保持过的世界第一的位置。至此,快速增长期还不能算结束。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7000美元,增长速度才明显放缓。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有可能把快速增长期保持到2030年。不断深化改革,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

第二篇: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山东水利现代化建设

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方向 加快推进山东水利现代化建设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

水利改革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山东的未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山东省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系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保障。

在工作指导上,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紧抓住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是山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推进山东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建设现代水利示范省的机遇,以现代治水理念为引导,以现代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制度和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现代水利示范市、示范县建设,全面推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跨越发展。要力争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是大幅度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初步实现全省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基本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大幅度提升防洪减灾能力,集中解决防洪突出问题,确保完成规划内全省河流治理任务,使防洪重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四是大幅度提升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全省地下水漏斗区和海水入侵区面积大幅度缩小,基本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五是大幅度提升节水型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六是大幅度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水利信息网络和应用服务平台。

二、着力构筑现代山东水网基础工程体系

配套完善的工程体系是现代水利的基础。加快构建具有水资源调配、防洪调度、水系生态保护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是适应省情水情的必然选择。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工程基础,突出抓好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雨洪水资源化、农田灌排、生态水系和水利信息化等六类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湖库河渠连通、供排蓄泄兼筹的现代山东水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保障。要以南水北调、胶东调水工程形成的T字型调水大动脉为基础,以建设河道、渠系、水库连通工程为重点,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载体,构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全省水网框架。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山丘区水库及河道拦蓄工程,同步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区域水网、局域水网建设步伐,做到南北贯通、东西互济,河库串联、水系联网,余缺互补、调引结合,尽快实现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要突出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重点搞好210条中小河流和15条重要支流治理,加快黄河标准化堤防、进一步治淮、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沿海防风暴潮、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各市也要配套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湿地型蓄滞洪区,提高防御超标准洪水、超强度风暴潮和科学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全省防洪安全。要围绕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促进地下水的采补平衡。要加强水土保持、河湖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地下水回灌补源和海水入侵防治,逐步恢复和维护河湖生命健康。要建立完善流域治污体系和水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加大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治污力度,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三、切实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障。各级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自觉和对山东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要求,坚决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充分发挥“红线”指标的硬约束作用,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要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下一可补充、可更新的范围内,通过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科学发展。要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要严格实行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强化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城乡水源地保护,强化饮用水应急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坚持依法管水,健全完善水利法规体系,加快水资源配置、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流域管理、水资源节约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建设,确保各项水利工作有法可依。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专职水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严厉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四、始终把推进水利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水利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水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水利现代化进程。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试点先行,以改革推动发展、激发活力、增强后劲,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把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水利改革的核心内容,强化对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

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巩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要充分发挥水价杠杆的调节作用,按照兼顾公平效率的原则,加快建立基本水价、综合水价制度,对超定额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补贴。要探索建立水权转让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促进水资源在产业、城乡、区域间高效配置。要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力争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循环利用、节水灌溉、海水淡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水利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篇: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三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

——三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现在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要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升级,就要深化改革、加快创新,适时作出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实际上是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的挑战,完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取决于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深度。我们务必以远见卓识和更大气魄,继续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攻克难点重点,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仍处于预期目标区间,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中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外部挑战与国内困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在加大。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必须及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而做好这些工作,都必须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

以消费需求为例。现阶段消费率的提升还有巨大空间。2010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47.4%,居民消费率下降到33.8%的历史最低点。据专家测算,如果能在“十二五”时期把居民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每年有5万亿元左右的商品从用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用于居民消费,这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还将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有一个新的较大幅度的提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抓住了发展模式转型的要害。通过收入分配的调整,尽快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就能够增强居民购买力,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再如城镇化。我国最大的内需在于城镇化。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是一个历史性、标志性的变化,但离成熟城市化7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未来20年,如果我国城市化率能够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30年达到70%左右,才算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任务。经验表明,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如果未来每年新增1000万城市人口,就将增加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再加上其他公共服务的增加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所形成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将是相当巨大的。释放这一潜能,必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改革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管理体制,消除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

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一些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危机阴霾,也与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有关。只有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才能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又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靠打破垄断、放开准入、公平竞争、高效服务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同时,还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们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升国内科学技术水平,仍然有很大空间,重要的是建立和强化鼓励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释放科技进步的巨大潜力,以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向更加广阔的领域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变革之深刻、任务之艰巨,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来源: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评论员)

第四篇:申论: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之申论范文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一、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即人民生活,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包括对衣食住用行等生活资料的追求,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更高的要求;既包括本代人生活,也包括后代人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是无止境的,人们奋斗拼搏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就全社会而言,如果为增长而增长,就容易陷入一味追求GDP的泥潭,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就企业而言,如果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忽略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考虑员工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态,这样的企业迟早会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其发展也不会长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宏伟目标既包括经济指标,也涵盖了城乡居民收入、住房、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切实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国初期的73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699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国初期的235元和改革开放初期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20元。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状况与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

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

大、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发展程度大体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二、正确认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这两者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着眼长远,又要把握眼前,实现在加快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生产量决定消费量,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是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形成强大的物质基础有赖于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劳动者才有收入。只有生产发展了,国家才有充裕的财力用来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才能提高人们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事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发达国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之所以要比发展中国家高,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有相对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得到极大改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文化和思想素质,通过教育投入和支出形成人力资本从而推动发展。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同时消费也中介着生产,正是消费为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可以扩大消费,通过扩大消费需求诱导投资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并形成以消费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才能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形成全社会良好的发展氛围。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400美元,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

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要想避免掉进拉美国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者既有相互促进也有互相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互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国民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发展的积累和投资多了,能够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消费自然就少了;如果一个时期消费多了,投资和积累就必然减少。投资率和消费率多高才算合适,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参考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各国平均投资率一般处在21%—22%。而自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的48.6%,成为全世界投资率最高的国家。尽管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而且分布不均衡,工业化和城市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积累率或投资率适当高一点属于正常现象,但显然目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已超出了合理范围,依赖过高的投资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当前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三、努力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摒弃传统的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过度牺牲和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道路。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包括持续不断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包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等;既要为当代人谋求福利,更要顾及下一代人的生活。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考德上——为国育才 德者为上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体制。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政府的职责,更要把它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生产力才会像火山一样从内部迸发出来,人们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最大的改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从开放中获得了好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而且直接推动了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以最快的速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中促进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样重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坚持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前提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千方百计地消除贫困。二是加快形成促进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入农村、进入贫困地区的有效机制。三是要确保把更多财力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了10万亿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基础,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均衡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努力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把更多的财政收入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

考德上2013国考交流群:242308323

第五篇:如何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国开电大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31日;为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网上考试特定制答案。

试题:如何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答: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价值,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变通求新、因革损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与日偕新等思想观念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辐射和引领作用,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

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在世界工业革命大潮中被时代远远甩下。中华民族在世界工业革命大潮中落后于时代,陷入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古老的中国焕发新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中迸发出创新创造的生机活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全力追赶时代、勇于引领时代的改革创新大潮。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今天,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上。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应对,努力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抢占发展的先机,纷纷出台创新战略,加大投人,加强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担当、勇于超越,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在改革创新中引领世界潮流。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青年时期是创新创造的宝贵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应当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改革创新,首先要求人们自觉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本领。一是夯实创新基础。推行任何一项改革,做出任何一项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积累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改革创新之所以能够推陈出新,提出前人不曾提出的新思想,推出令世人敬仰、叹服的新创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创新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守旧思维的区别在于:守旧思维往往求同、模仿,创新思维则注重求异、批判而不甘落人窠臼和俗套;守旧思维被动回答问题,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守旧思维往往机械、线性、封闭,创新思维则灵活而开放,发散而多维;对于守旧思维提出的观点,人们往往因熟悉而易于接受,对于创新思维提出的观点则常常因“异想天开”而被怀疑甚至嘲讽。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应自觉培养创新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三是投身创新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既置身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的历史机遇期,又置身于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应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深深体悟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锤炼改革创新的意志,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青年往往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盛,敢于尝试新事物,这些都是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重要条件。纵观世界历史,许多重要创造,都是产生于创造者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可以说,青年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量和活力。大学生应当珍惜人生中最具创新创造活力的宝贵时期,有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锐气,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在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演绎精彩。

下载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网上群众工作 牢牢把握舆论主动

    湘潭县:构建立体化网络舆论引导体系 牢把舆论引导主动权编者按:日前,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4874期)刊发了《湖南搭建“树型”平台强化网络舆论引导》一文,文中重点推介了湘潭......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共5篇)

    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3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障和改......

    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 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水平(精选五篇)

    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 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组织工作......

    试述如何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试述如何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答: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明的特点,大学生有想象方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奉根国,服务人民实现价......

    牢牢把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核心

    牢牢把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核心 ——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之四 在我省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选择中,深化课程改革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说......

    创新是改革的动力

    创新:时不我待的紧迫课题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 创新,一直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更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反复加以强调。 胡锦涛同志在“......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文化襄阳(精选五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文化襄阳10月24日下午,市委中心组举行理论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强调,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六......

    坚持原则 把握主题 改革创新

    坚持原则 把握主题 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县级政协工作科学化上水平宜春市袁州区政协主席 兰书华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