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面对实习的尴尬
缺乏实践经验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软肋”。眼下受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岗位紧缩,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发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实习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就业前奏。
然而,即使高校给每位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安排了必要的实习期,而且实习环节也作为相应的学分计入了大学生的在校成绩,然而,大学生的实习却往往沦为形式。用人单位不欢迎,学生实习期走过场,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种种迹象让这一必要的就业前奏似乎变成了“乱弹琴”。
专家建议,要缩短用人单位需求与大学生实际能力的距离,就必须有效利用实习这一大学生从校园到真正步入社会前的实践机会,从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加以规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效率,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实习: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筹码
“我们是很看重实践经验的,一般都不招收应届毕业生,而是选择经验更加丰富的应聘者。”在广州市南方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一家医院的招聘人员江小姐告诉记者。记者近日在人才市场走访发现,不少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招到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最好是“来之能战,战之则胜”。
事实上,和江小姐所在医院持同样看法的用人单位不在少数。近日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表明,57%的企业招聘官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看实习的经历和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眼中,实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学生。
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注意到实践经验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筹码。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不少高校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专门抽出时间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到用人单位实习。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基地建立了自己的实习阵营,暨大新闻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可利用暑假时间到南方报业旗下的报刊进行实习。广东白云学院也开拓了一批实习基地企业,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到企业去锻炼。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学校目前进行的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而实习是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在一起的机会。范以锦表示:“学生一定要实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回到学校之后才能通过独立的思考提升自己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黄盼盼经过了她自己也记不清的笔试和面试之后,拿到了广东一家银行的实习录用通知。“实习经历对找工作真的是很重要。想进好的单位就必须有好的经历。实习不好,应聘时就没有强的竞争力,很容易被刷掉。”黄盼盼说。
章彭供职于广州某报业集团,学生时代曾经在某中央级媒体实习近平一年。“可以说是在这个中央级媒体实习的经历帮我敲开了现在单位的大门。”章先生说。
广州一家咨询服务公司的招聘官欧阳先生介绍,实习经历在学生的个人简历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他说:“要在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里对毕业生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很难的。只能看他们是否具备实习的经历以及期间的表现。”
实习尴尬何其多
实习可以提升竞争力,增加就业砝码。实习如此重要,众多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是否适应这种就业前的热身?用人单位又是如何看待前来实习的学生?记者走访了广州部分企业和一批正在实习的学生发现,实习充满了众多不为人注意的“尴尬”。
兰州大学广告专业的邓曼君在投了无数简历面试了4家公司之后,终于接到思源广告公司的实习通知。“我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缘了”,邓曼君说。从年初到达广州到接到实习录用通知,她已经在广州漂泊了整整一个月。邓曼君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班级一共有18名同学到广东来实习,大部分同学都有和她相似的寻找单位的经历。到她上班的那天,班上还有3名同学正在等待面试通知。
实习单位难找,找到单位也不一定能很快上手做事,是实习生面临的又一个尴尬局面。目前在一家网站实习的马小平颇感到郁闷,因为到单位已经一个多月,但每天到公司都是帮忙整理资料,派发传单,几乎接触不到任何和专业有关的东西。事实上,像马小平这样遭遇岗上闲置的遭遇并非个案,而是大部分实习学生都会遇到的尴尬经历。
第二篇:面对尴尬美文
有时候,天气如同心情一样,晴对应着好,雨对应着槽,那么阴天呢,不雨也不晴的,对应着尴尬。其实,尴尬的不是天空,更多的是人心。
A记得买婚房那会儿,自己东奔西跑了两个月,一有空就马不停蹄地找房子,几乎把这个城市的所有楼盘看了遍,还是没买到如意的—位置好、空间设计理想、物美价廉的房子。婚期一天一天地逼近,人晒黑了,腿跑细了,还是一次次乘兴而去扫兴而归。无奈,几番辗转,托朋友的朋友帮忙,买到一套各方面适中的房子。顺顺利利地交完首付款之后,我就对朋友说:“你的朋友帮我了大忙,无论如何得请人家吃顿饭,表示一下心意。”我反复邀请,对方反复拒绝。这份不大不小的人情,这种一热一凉的心情,让我好不尴尬。我曾问朋友个中原因,他给我答复每一次都不一样—我一直尴尴尬尬地惦记着这件事,无法忘怀,无法释怀。
其实,仔细想一想也能放下,面对被别人拒绝的结果,也要学会接受,哪怕自己的初衷是好心好意的。退一步来说,每一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应该尊重、理解,接受别人的选择。
B前一段,我就干了一件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尴尬的糗事。
那天早上,我骑车去上班,刚骑车走到一家大型超市门口,遇见红灯了,只好停下来。这时,一个卖报纸的小学生向我走过来,稚气十足地说:“叔叔您好,您需要报纸吗?”我笑了,不假思索地答应:“好,给我拿一份吧!”其实,我根本不需要那份都市报,因为到单位之后,就能在办公室里看到。但因为很赞赏这样的小学生,自然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他一边得意地朝他的同伴扮着鬼脸,一边把一份整齐的报纸双手递给我。我忙不迭地打开钱包,可找了两遍,面值只有100元的。不甘心,又把各全身大小小的口袋掏了一遍,一分没有。我有些尴尬,笑了笑:“不好意思,叔叔没带零钱—要不我下次买两份,你看行吗?”
他也笑了,脸上有两小片羞赧的红晕,不过他很机灵,不忘及时地化解彼此的难堪:“没事儿,叔叔。绿灯亮了,祝您一路顺利!”
付出就有收获,有时即使没有“付出”,也可以有“收获”。这次尴尬之后,我的收获是:对于没把握的事,别轻易答应,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省得“成事不足”后,彼此尴尬。当然,这事也提醒我,每次出门,身上带点零钱。
面对尴尬,只要能汲取让你介意的“养分”,就能完成自我的一次蜕变,成就一段成长。
第三篇:法院如何面对信访尴尬(共)
法院如何面对信访尴尬
作者:秋风
编者按:本文通过对政府机关陷于民众越级上访、地方政府截访的信访怪圈的分析,认为信访制度本身也具有内在缺陷:民众越级上访,而接访的上级政府机关没有向民众直接提供救济的渠道,多是把民众的信访转回民众控诉的那一级政府处理,导致问题还是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从司法制度上完善对民众的权利救济。
法院如何面对信访尴尬
(秋风
知名学者)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针对法院执行工作说,各级法院要建立有效的执行信访处理机制,对重大信访或重复信访案件一律实行公开听证,畅通当事人与案件执行法官的联系,做好案件执行的答复和释明工作。(5月1日《北京晨报》)这个表态对促进案件执行的效果,应该说颇有意义。不过,在此之外,法院通常还忙着接待涉及案件审判的信访,这究竟是否合理?
信访制度的初衷是“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在现实中,它主要是自认权益遭受各级政府及其官员、企事业单位及其负责人损害的民众寻求救济的一种渠道。
向民众提供救济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信访制度本身也具有内在缺陷:信访所控告的对象多为政府机关,民众为寻求救济,倾向于越级上访。接访的上级政府机关通常又没有向民众直接提供救济的渠道,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把民众的信访转回民众控诉的那一级政府处理,导致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于是,“老上访户”频繁上访,高层政府要求基层政府大接访,基层政府却想方设法“截访”。
如果说,其他政府机关陷于信访怪圈还情有可原,惟独法院没理由陷入信访困境。法院本身就是向民众提供救济的场所,而且,古往今来,法院通常被认为是在和平秩序下民众寻求救济的最后场所。法院有公开的审理程序,也给双方当事人提供公平的辩论机会,法官也是按照法律判决。更重要的是,法院体系还有复审机制,对初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还可以向二审法院上诉。凡此种种程序和机制,任何其他政府机关都不具有。从理论上说,终审法院的判决就是一个人在人世间所能得到的终局裁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种救济手段,法院也应当比信访更可靠,人们应当是在信访无效之后到法院寻求救济。可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各级法院却经常成为信访的对象。这样一来,法院与信访之间就构成了一种奇怪的关系。法院的判决不是终局的,相反,人们在法院体系已经走完法定的上诉、再审程序之后,把信访当成了超级上诉程序。之所以说它是超级的,因为信访程序对信访的次数、理由等,没有明确限制,当事人可以不断上访。
当事人之所以针对法院的判决和执行上访,当然不是因为当事人精神不正常,而是因为,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不大相信法院的判决及其执行过程是公正的。这里面可能有私人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但是,针对法院的信访频繁发生,对整个社会治理秩序的损害巨大。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提出信访,尤其是向法院之外的党政机关上访,这意味着,对各种纠纷,社会不再存在终局性裁决机构。这个社会丧失了终极的权威,正义虚悬在未知之处,法官和当事人都难以把握。开展法院院长大接访,或者法院就信访举行公开听证,无助于解决这样的困境。
信访制度该怎样发展,暂且不论。但至少,确实该认真思考法院与信访的关系了。为今之计,可以改革审级制度,从两审终审改为三审终审,将部分信访转化为常规上诉。更广泛地看,则需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让法官更有条件公正司法,从而遏制针对司法的信访。这一改革也能把大多数信访转变成常规诉讼,从而理顺社会治理机制。
来源:《新京报》2009年5月2日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现两大尴尬
李鹏军直言:不该盲目创业,这条路太难走了 大学生创业现两大尴尬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09-11-13 2:38:00 创业 大学生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石教灯 实习记者 李磊 王婵媛/文 何戈/摄
“驴倌”的感慨
“如果从头再来,我也许会作出另外选择”
“不该盲目创业,这路太难走了。”投入大,产出少,李鹏军的养驴场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采访中,李鹏军意味深长地说出这句话。“当时,我太冲动了。”他说。
两年艰难创业路,令李鹏军有了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沧桑。从2007年至今,李鹏军已往养驴场里投入了近30万元。目前,养驴场面临着“只出不入”的困境。
李鹏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驴长到300斤才能宰杀,从出生长到300斤需要18个月。每头驴每月最低的投入为100元,其养殖成本就达到了1800元。而目前,李鹏军销售的驴肉单价为21元/斤,一头300斤重的驴只能出100斤的驴肉——每头驴的毛利润只有300元。如扣去人工费、租金等,将入不敷出。
李鹏军介绍,从决定创业,到正式投资办厂,自己没有做任何的前期市场调查工作。在学校期间,他也没接受过任何职业规划培训,更没有任何营销经验。用他的话说,是“凭着一股热情走到今天。”由于前期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对经营的前景盲目乐观,对经营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因此,在实际经营中,困难频繁出现:养殖技术、市场营销手段、资金来源
都成问题。
为此,李鹏军曾多次向银行提出贷款,并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但递出去的申请,如同
石沉大海。
“如果从头再来,我也许会作出另外选择。”李鹏军说。
一句话,既折射出了李鹏军的无奈,也反映了广大投身创业大潮的大学生的心声。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大学生不应该是抢饭碗的人,而是造饭碗的人”,各高校也提出“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引导学生走创业之路。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由于资金和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创业现象通常都是“坯都还没有成型就夭折或变形”,更谈不上去造“碗”,最后令大学生创业走进了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短命”怪
圈,而存活下来的则极少。
尴尬一
鼓励政策落实难
“在黄石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每年以23%以上的幅度递增。”昨日下午,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刘林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以技创业,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鼓励农民致富创业,鼓励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的二次创业。
对于大学生创业,市政府近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2年内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个人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达到5万元,联合创业的最高达到30万元;可免收档案代理费;可享受税费减免;本地户籍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可优先选择创业场所。
然而,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即资金问题上,虽然政府出台了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政策也难很好地落实。据刘林松介绍,现在已经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钱,其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另外也没有可供担保的质押物。“银行方面有规定,没有担保人就不能进行发放贷款。这些大学生又没有房产做抵押,综合各种因素,导致了创业大学生在创业指导中心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容易,在银行拿钱困难的状况。”刘林松说。他表示,政府在奖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还不是很到位,如果奖励措施到位的话,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会更多。
尴尬二
创业教育是空白
在黄石城区,聚集了多所大中院校,其中,又以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最大。连日来,记者走访两所学校了解到,大学生从校内便开始创业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其从校园摆摊到校外开餐饮店、广告公司,或在网上开店等,创业形式五花八门,但毕业后,其商海
之路均不平坦。
“开这家饭馆,我们借了5万多元,结果生意惨淡。”在沈家营,一名毕业后留黄创业的大学生愁容满面。大学毕业后,他看准了学校学生较多带来的消费潜力,说服父母,借钱开了这家饭馆,但经营状况却远非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在城区,类似的大学生创业情况很多,但因为资金和经验的缺乏,其创业激情通常被现实状况残忍地撕碎,或苦苦支撑,或另寻出路。“创业,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此,黄石理工学院一名大学生感叹。
据了解,针对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的就业服务部门提供了相关服务。然而,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缺乏专门性的教育和实践指导,我市大学生的在校创业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大学生创业,存在对所在的行业了解不够、对创业的的风险性评估不够、创业点子很好,但是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不够。”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祝治国主任表示。
对此,我市一些教育人士呼吁,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切实关心大学生创业群体,另一方面,学校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上应多动动脑筋。
成功者建议
不妨先就业再创业
向旭辉,湖北恩施人,今年29岁。2004年从湖北大学毕业后,他干过少年刊物的采写和编辑工作。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一些中小学生,也很关注他们的写作状况。工作之余,他带了几个学生,教写作。时间长了,向旭辉就萌生一个想法,能不能把作文培训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呢?
2年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向旭辉在黄石办了一家专门教小学生写作文的民办培训机构,并从创办之初的5个学生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了。
昨日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首先对李鹏军的创业勇气表示了敬佩。同时,他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学弟学妹”们:现在大学生创业,虽然政府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创业的人也多了,竞争也激烈了。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不要急着创业,应该先找到一个平台,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建立社会关系网,之后再创业。
第五篇:大学生暑期兼职遭遇尴尬
大学生暑期兼职遭遇尴尬
主持人现场:(时值暑假,我县大学生兼职市场也风生水起,许多放假的学生都想在假期打工,既能积累社会经验,也会赚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和招聘方,发现大学生暑期兼职面临着各种尴尬:暑期时间短、经验少、求职陷阱多,让他们在小试牛刀中屡屡碰壁。
家住长城路的大二学生小李很是无奈告诉记者;同期声„(“我原本想趁假期在超市打一个月工,谁知道问了市区的几家超市,都嫌暑假时间太短,没说几句就拒绝了,看来这次找兼职是泡汤了。”)像小李这样由于用工时间短遭到拒绝的学生还为数不少。记者注意到,尽管街边店面招工广告很多,但以大学生为主的短期兼职者却很少能成功,很多招聘单位一听是学生做兼职便婉言谢绝,不予考虑。
来自绥德县的马明磊是陕西某师范院校的大三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他,一放暑假就张贴宣传单、在网上发布信息,想找份兼职家教,教授初高中语文、英语。谁知道宣传单贴了近半个月,都无人问津。他告诉记者:录音..(“我是第一次当家教,本来想假期住在亲戚家,找份兼职给自己挣点学费,现在找不到工作只能回老家待着了。”)
面对学生一职难求的困惑,记者走访了县内招聘需求较大的连锁超市、部分私营企业,发现雇主们也是各有苦衷。
7月27日上午,记者以大学生应聘者的身份来到林荫路德克士快餐店,当表示欲找一份暑期一个月的兼职机会时,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暂时不招收临时兼职人员,只有兼职时间长达半年的才会录用。当记者询问原因时,她说: “快餐店工作人员,对熟练技能和卫生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录用后要先进行岗前培训。暑期一个多月,时间根本不够,(对工作)刚上手就要离开了。”)
针对大学生兼职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区某连锁超市的办公室负责人郝女士,她告诉记者,目前许多企业都不愿意招收短期的学生兼职。一方面是学生人群不稳定,欠缺实践经验,也害怕吃苦,在超市经常会遇到搬运货物、清点货品等较累、较繁琐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暑期时间短,还需对收银员、理货员、促销员等岗位进行培训,上岗前需缴纳500元押金,就是为了防止其随时离职。再说培训一次才工作一两个月,既花费时间也耗费精力。靖边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告诉记者,同期声…(大学生趁放假之际从事兼职工作,关键要找准兼职的立足点,尽量寻找和专业相符、能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工作,为日后的长期就业做好能力储备,而不要过分关注报酬。例如中文系的大学生可以从事业余教师、文案策划、编辑撰稿等兼职工作,理工科的更要多从事与专
业配套的实践性工作。他建议,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在寻找兼职时要擦亮眼睛,选择规模大、管理正规的公司企业。同时,查看营业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等证件是否齐全,不要轻易交培训费、保证金,在谈妥用工条件后再考虑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