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资本论读书笔记
《新资本论》读书笔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慨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房产泡沫太多。但其实,这些口语化的抱怨背后,是一个一般性的和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资产价格涨幅总是比老百姓收入的增速快得多;虚拟经济的涨幅总是比实体经济的涨幅快得多;从更广阔和更一般的视野来看,虚拟经济、虚拟资本、金融资产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真实经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增速或积累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这个奇特现象已经有30多年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这个现象则是过去10年间的事。某些流动性金融资产(包括可买卖的股票、债券、外汇、衍生金融产品等等)的规模和价格的增长速度甚至还要超过房地产规模和价格的增速。而这些问题,正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要探索和解决的。作者立足于开放的国际化大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度剖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国策和企业发展战略;采用全新的思路,深度解读对外资和跨国公司进行规范管理的完整思路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发展的策略。全书分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危机和救赎三卷,视野宏观,气势磅礴。
作者在书中提出全球经济“脱实向虚”的概念。它具体表现在:首先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次金融业的地位从实体经济的“仆人”变成“主人”,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主导和支配着实体经济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货币和金融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里最具有权力的市场。同时利率和汇率等最重要的价格信号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基本脱节,资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投机和预期决定汇率和利率,它们反过来左右和决定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最后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速度远远超过真实GDP、人均收入和人均工资的增速,导致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恶化
作者认为当今人类经济已经进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如果不站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球商品服务市场、全球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新视角和新高度,将完全无法理解当今人类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更无法找到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全球经济持久复苏的正确方略。而这正是本书的出发点。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历史,论述了如何解决国家主权与宏观经济政策独立的矛盾,并探讨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未来的救赎之策以及中国战略。
作者在讲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时提到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40多年,全球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终于从量变转为质变。以全球性货币金融市场、全球流动性金融资产、全球范围内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相背离为显著特征的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已经成为支配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体系。人类经济已经进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
然而现在流行的传统教科书经济理论仍是产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理论,相信产业资本居主导地位,决定经济体系价格体系和分配制度,相信实体经济支配虚拟经济。但是在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上述一切皆颠倒过来。虚拟经济支配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决定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和分配体系;大宗商品价格被完全金融化,与实体经济供需脱节;企业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市值最大化。作者认为之所以2008年金融海啸过去多年之后仍无解;世界各国采取了所能够采取的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复苏却依然疲弱乏力;量化宽松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全球流动性,真实经济的信用供给和需求依然萎靡不振;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几乎完全失效;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学家所习以为常的理论模型和思维方式已经过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力,猛烈冲击着封闭经济模型和旧的思维方式。如果不站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全球商品服务市场、全球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新视角和新高度,我们就完全无法理解当今人类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更无法找到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全球经济持久复苏的正确方略。
书中许多理论看似深奥而遥远,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用它来解决。读完这本书,让我在看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时,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在此我想拿最近资本市场最热的新闻深圳的宝能系大举收购万科股份一事为例来分析。宝能系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强势入股在深交所上市的万科A股票,目标直指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对于宝能系的大动作,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日前回应称,宝能系不配当万科的大股东。宝能耗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在资本市场收购另一方的股票,让万科A的股票近日连续拉几个涨停板,近一段时间以来涨幅近七成,表现相当惊艳,给比较平淡的A股市场带来一大兴奋点。但宝能如此动作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目的?如此做法是否会引发下一次股市危机甚至金融危机?宝能与万科谁会笑到最后?真正的赵家人又是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的。
我在百度上查询了一下收购与被收购方的背景。宝能在深圳起家,由潮汕商人姚振华掌舵。这一之前在业界籍籍无名的企业,通过旗下的钜盛华、前海人寿等“一致行动人”,从今年开始持续收购万科A股票。由于收购方分成多个账户进行,因此成功规避监管方面披露信息的义务。宝能系目前已经拥有万科超过两成的股票,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万科实际上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品牌、信誉度、业界口碑以及管理规范都在业界首屈一指。但万科从管理结构上讲,强调股权分散,在宝能系入股之前,最大股东华润集团持股也仅有15%左右。这样的持股结构与西方的一些知名公司比较类似,但在资本的强势攻击下却显得比较脆弱。
对于宝能系收购股票的行为,很多人表示就像是一个野蛮人突然出现在贵族门口。其实对于宝能,万科方面有过态度转变,一开始对于购买股份持欢迎态度,今年中国股市曾经经历过一波大幅下跌,很多企业都拿出资金增持自家股票,万科也不例外,当时有人愿意买当然很受欢迎。但半年前,当宝能系持有万科股票达到10%的时候,王石就曾找姚振华面谈,提出了“不欢迎”的观点。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宝能的信用不够。有很多人质疑,宝能系的问题可能不光是信用,资金来源本身可能有问题。特别是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的出身以及发家史,也引发很多争议。不过,各种传言是否属实,目前没有权威消息。而作为政府方面的证监会则将其认定为是市场行为,称市场主体之间收购与被收购行为是属于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层不会进行干预,但前提一定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12月18日,万科紧急停牌,理由是万科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意图就是旨在稀释宝能股份。同时,在股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宝能系继续增持也会提高成本。不过,任何资产重组计划都需要股东大会通过,现在宝能系的持股已经超过两成,万科能否找到更多赞成票以通过自身的计划、以及是否有资金愿意高价来参与购买还不确定。实际上,对于中小股民来说,股票上涨才是王道,他们可能并不在意谁是大股东,这也增加了王石拉拢小股东的难度。
万科和宝能之争,基本撕裂了中国整个社会群体,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在哪个微信群,支持万科和支持宝能的两派都泾渭分明,都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场商战,让整个族群分离和对立。中国过去是一穷二白,为了解决温饱而努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重要观点,鼓励大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追求金钱和利益,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财富的积累,中国已经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如果继续鼓励一切向钱看,而不管获取金钱的途径和手段是否合法,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险。
在这场纷争中,如果我们只谈论道德和情怀,只争论出身和资本,实际上我是支持宝能的,但是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谈论道德和情怀,更需要追寻资金的合法、合规性、是否涉及内幕交易等,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焦点,也是万宝之争不能回避的事情。如果我们只看重股价的短期上涨,而不追究资金和操纵股价是否合规、合法,那么就是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必将使得大量投资者追求短期投机,而不顾未来的长远发展,会使得整个股市健康的价值体系受到摧毁。
宝能大量通过高杠杆资金,通过短期资金进行长期并购,已经为下一次股灾埋下了重要的隐患,而且这些保险资金是杠杆上加杠杆,杠杆已经远超股灾前的券商杠杆,这已经比过去股灾还危险得多,不仅仅是股灾,可能会导致整个保险资金体系发生金融危机,因为这些举牌和并购的行为是建立在杠杆加杠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资金来源并不合法的基础上的,如果放任下去,虽然短期股价上涨了,但是随时可能发生新一轮的股灾,发生中国历史上的首次金融危机,这是很可能的。保险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资金是否涉嫌洗钱,是否挪用银行贷款,以及来自银行存款,都是我们需要深究和弄清的事情,而且这些都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当前中国,最有价值的不是货币,因为货币已经高达130万亿,而且还处于高速增长中,也就是中国不缺资本,但中国最缺的是优秀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在中国是非常稀有的资源,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保护。如果我们放任高杠杆资金的恣意妄为,放任高杠杆投机资金的违法、违规,那么中国整个社会的企业环境将会急剧恶化,所有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都将处于高度不安状态,今天是招行,明天是民生银行,现在是金地和万科,接下来是格力,中国所有的优秀企业都会被高杠杆的投机资金一一斩首,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总而言之,这场收购与反收购战,就看万科管理层能把股权稀释到什么程度和宝能到底能撬动多大杠杆了。资本都是逐利的,这场百亿级别的资本大战让人见识了资本的力量,很多人感慨努力创业最后都可能是为资本打工。资本如此强势介入,是否会推动社会进步,目前还是未知数。但可以预知的是,这一大战无论如何收场都会对资本市场乃至经济本身产生影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资本非常重要,但如何善用资本是每个创业者甚至监管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经济,金融,资本,杠杆,股权稀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便是最好的收获。总而言之,在拜读完这部高深的著作后,我觉得我看问题的视野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我想,这便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吧。
第二篇:《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总共三卷,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一卷开篇就讲了商品与货币的问题。介绍了关于货币的一些概念,什么叫做劳动二重性,资本总公式G-W-G与商品流通公式W-G-W的对比。接下来第二卷是关于资本的流通。资本循环有三个阶段,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然后介绍了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这两个时间是资本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劳动过程的休止的时间。流通时间包括商品转化为货币所需要的时间和货币转化为商品所需要的时间。然而在流通中必然会有流通费用的消耗,流通费用又分为纯粹的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第二篇讲了资本周转,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阐明资本的各种形式。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了解马克思理论思想,必先通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因为有了剩余价值的发现,在对资本主义的“战争”中才立于不败之地,首先,我们来看剩余价值的产生和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是超过资本家预付价值的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首先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这些时剩余价值的直接定义,如何深刻揭示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呢?首先,资本家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这种交易中是等价的没有产生剩余价值也没有资本增值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劳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产力发挥着作用的即由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具体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个过程也不会价值增值的,真正的价值增值过程是由生产关系发挥作用并由抽象劳动创造并实现的过程。于是真正的剩余价值产生于商品生产过程中而不是在商品(包括劳动力)的流通中,任何时候来看,商品的流通和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但这并不与多出剩余价值矛盾,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实现价值增值和资本增值转化积累的过程。
资本家是如何剥夺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资本的本质是生产资本的,但是只有在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下它才能生产资本。按照剩余价值的产生形式可以划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表面上看这两种剩余价值的形式基本是一样,但是,资本家在剥夺这两种剩余价值的方式上却是大相径庭。绝对剩余价值在早期 的工业生产中占绝对的优势,资本家剥夺这种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后来产生的“计时工作”模式,他们往往“想饿狼一般贪求剩余价值,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纯粹的身体极限”。长此以往,不仅对工人,就是对资本家自身也是不利的。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夺模式则采用的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加强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衍生出来的剥夺方式就是“计件工作”模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卓别林喜剧片《摩登时代》,虽然是一部喜剧片却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资本家贪婪的本性,为了加强劳动强度,资本家不断催促工人劳动,就是在吃饭时也发明了“自动餐具”,工人一边吃饭一边进行劳动,最后基本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和惯性动作,包括雇佣童工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资本家就可以最大限度榨取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当然,资本家要实现剩余价值的提升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只有资本家自己的商品价值高于社会平均商品价值才能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我认为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改变,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本质不会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就必然导致生产资料往往集中于少数资本家的手中,必然有人为了生存要沦为工人(当然社会主义也有工人),而由于资本家的本性他们就会榨取一部分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自己的资本。为家了掩盖资本榨取剩余价值这一本质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不仅整天对工人宣传所谓“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本质”进行麻痹工人要求更好工作条件和待遇,而且用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掩,那就是工资。在本质上来讲,工资实际上只是一种分配方式的问题,它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衡量,它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价值而不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工人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还是归资本家所有,只要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本质的问题不改变,那么工人受剥削和压迫的本质就很难改变,虽然表面来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普遍比我们国家的工人过得好,但是他们所得到的只是一些大资本家的施舍和同情,在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为了安抚和稳定工人所做出的一些让步而已,而它的受剥削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也不会消亡的。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都有着不可言语的渊源。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占有了自 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国家迄今为止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归功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和正确运用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本身发展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明确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的经济原理和规律。不管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理论,其实在我国的经济理论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充分尊重和发挥价值规律,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市场配置资源的论断和理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践的论证,《资本论》中有的理论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不可置疑的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巨大的,而作为后辈的我们,唯有将这一巨大的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之以修改,使其更受益于后人。
第三篇: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 读书笔记
第1部分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唯物史观的认识视角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资本论》,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核心范畴是资本。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体现为生产力;人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联系,体现为生产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时,把生产关系看作一个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关系组成的体系,主要研究这些关系的内在结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研究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谈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一般关系时,认为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关系是特殊,消费是个别。生产决定后三者,而后三者对其有反作用,它们两两之间又有决定、反作用和同一关系:1)生产和消费: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在生产劳动力的生产,两者具有同一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拓宽丰富,消费使生产成为现实的生产,使其区别于自然存在物,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两者相互决定。2)生产与交换:生产之前要先进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生产之后要进行产品的交换,市场对产品生产的调节就反映交换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生产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的广深度决定的。3)生产与分配: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和方式,比如现代企业制度中,投资者参与股票的分红,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债权人以利息方式参与利润分配;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决定生产的方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分配对生产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会影响生产的效率,因此,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对经理阶层的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计划,以使其朝着股东利益行事,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4)各环节间都有关系:社会生产成果在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以及积累与分配之间的分配决定着消费力,当今社会中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导致社会的消费力不高,储蓄率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的程度或在是市场中实现的价值量的多少决定企业可供收入分配的量,因此,在市场营销理念中,顾客就是上帝,企业要做的就是消费导向型的生产,甚至像海尔这样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来征得更多的消费者。
资本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采用科学的抽象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即从完整的表象到抽象的规定再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如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抽象力,抽象出商品范畴,进而用使用价值和价值来规定商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从商品价值形态的发展得到货币范畴,资本则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等更复杂的经济范畴,揭示客观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第2部分《资本论》第一卷(节选)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使商品可以相互比较从而按照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现出来,满足社会不同成员的不同效用;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结合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条件;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其唯一的源泉,具有社会历史性。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政经的枢纽,在此基础上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W-G-W,它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解决了商品以物物形式交换的困难,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现代信用货币,如银行券、纸币甚至电子货币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货币支付关系的发展,赊销方式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长串的债权债务链条,如果其中一人到期不能支付,支付链条就会中断,整个债权债务关系就会陷入混乱,出现支付危机,导致商品生产与经营无法顺利进行。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是它们不同的流通形式:一般货币流通形式是W-G-W,而资本流通公式是G-W-G‟(其中,G‟=G+△G),△G即资本的增值额,表明了资本运动的内在动机。但是G-W-G‟中,若是等价交换,那么资本的增值额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产生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劳动力非劳动成为商品,则解决了这个矛盾。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因此货币所有者就把货币转化成了资本。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可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劳动者需要生活资料来再生产、延续及提升劳动能力。工资还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不同的社会甚至同一个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劳动力价值量会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的说来,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水平是上升的,人们有了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时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还有差距,我国低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应该抓住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中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因此,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就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归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因此,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想区别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劳动者的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的制约,实际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是其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存在工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机构,它在工人阶级的工资和工作制等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联系工人和资本家的桥梁和纽带。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比率,表示资本的剥削率。当今市场经济中,它已经被转化为利润率,即利润(剩余价值实体)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提高利润率的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构成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衡量盈亏的界限;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其回收状况关系到原油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资本围绕利润率高低在投资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状况的一般现实。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生理和道德的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要在工作日时间不变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就形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值,提升了剩余价值率。现实社会中,社会普遍的生产率提高是个别企业生产率提高、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动机的结果。追求最大化利润(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推动了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组织的形态演进是一种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会交织使用这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同时也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工人本身生存必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剩余价值量随着劳动的自然条件而变化,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使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六篇 工资
资本主义的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是现象上,它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虽然它表现为多劳多得和少劳少得,且从长期趋势来看其名义值是上升的,但是在不同国家具有工资差异,且在通胀下其实际值可能是下降的;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工人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财富量是增多的,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数量和种类增多,在长期劳资斗争中社会保险和福利增加……但是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其相对工资(如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占制造业国民收入的比重)很可能是下降的。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其实质是用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来扩大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权力。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即可变资本V相对减少,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越多。
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起点。马克思认为原始积累历史中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直接的暴力(圈地运动、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和殖民掠夺)来实现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意味着生产者被剥夺,也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这种剥夺首先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用,也就是通过资本集中来进行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资本家不断打垮和吞并中小资本家,推动科技进步,形成垄断甚至跨国企业,推动资本的国际化;同时,受剥削者日益贫困和受压迫程度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被激化。因此,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这是社会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但是,无可否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存于同一个地球村,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国家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我们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努力构建和谐世界,为自己的发展谋得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努力达到互利共赢。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定期的、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运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它可以采取原始的实物借贷形态,也可以采取货币借贷,以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具有双重作用:
一是促进作用:1)信用制度的形成对利润平均化及其过程起中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2)货币流通费用的减少,相当一部分交易用不着货币,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金币为纸币所取代;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也加快了。3)股份公司的成立,单个资本不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4)在资本主义体系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的股份制度越是扩大并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消灭私人产业。信用制度把集中起来的闲置资本借给资金需要者,赋予其把资本投入于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资本增殖的可能性,是一种资本创造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使大企业得以形成,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有效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促进其发展。
二是消极作用:1)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2)当信用造成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时,由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锐减,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就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混乱,引发货币信用危机。3)刺激投机,结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市场信号失真,生产盲目扩张,加剧经济危机。如,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1世纪初美国IT产业的泡沫经济以及当前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金融危机。
因而,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信用制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尽量避免其消极方面,以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篇:《资本论》读书笔记
从会计角度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本诞生于150年前的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下面,我结合会计知识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1、对资本总公式的理解
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的经济行为,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在流通中存在两种流通形式,即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简单的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循环的最终止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的运动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在G-W-G的形式中,货币又流回起点。G-W-G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商品、货币是它一般存在的方式,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为卖而买,或者说为了贵卖而买G—W—G′(G′=G+M)。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简化地表G—G′,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自从13世纪产生了借贷记帐法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从着“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同时遵守会计平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金以股本或贷款的形式流入企业,开始资金周转循环,投入到工资、原材料、动力、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即不考虑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反映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共同获利。假设价值等于价格,则息税前利润等于剩余价值。
2、对劳动价值公式的理解
劳动价值公式:W=V+C+M,C代表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V代表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M代表剩余价值。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为被称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部分。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一般在成本核算中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在在会计工作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概念极易与劳动价值公式中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概念混淆。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其基本特征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所以不变资本不等于固定成本,可变资本不等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劳动力要素的支出,如人工费、制造费用中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可变资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设备折旧、制造费用属于不变资本。
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本环节的产品即是下一环节的原材料,W=V+C+M,W1=V1+C1+M1,C =W1, 通过循环替代,最终,W=V+M,而剩余价值M=息税前利润。价格=人工费+剩余价值=人工费+税金+权益资本收益+留存收益。其中人工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而剩余价值则政府、资本、企业分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因此他们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工人的消费产生了“需求缺口”。而且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在增殖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大,这种需求缺口也越大。当然资本家也消费其部分利润,这有助于填补一部分缺口。但是资本家的大部分利润不是消费掉而是储备起来的;部分产品就销售不出去。
我国自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那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调节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更要做好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导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选读部分:第二卷 第十章至第十五章
资本论第二卷总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卷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及其运动规律,它是第一卷的继续和补充,又是第三卷的基础,构成一、三两卷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一卷中,我重点阅读了第十章到第十六章的部分,其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主要是评述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研究周转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第十五章则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下面就按照章节顺序具体介绍每一种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精彩语句。
在第十章中,介绍的是重农学派的魁奈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魁奈把生产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资本,以价值转移方式作为划分标准,他正确地把这种区别说成是生产资本即并入直接生产过程的资本内部的区别。然而,这种理论还是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只承认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农业生产资本才有此划分。
在第十一章中,介绍的是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提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价值规律的例外,即工资率影响价格的各种情况,此外,李嘉图还把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相混淆。
在第十二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中劳动期间的影响。首先,马克思将劳动期间定义为由许多依次进行、互相连接的工作日构成的工作日。其中,马克思指出生产行为持续时间的差别,不仅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发生,而且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内也会发生,因为所要提供的产品的规模有大有小。劳动期间的长短由产品的性质、规模和生产技术条件决定。他重点说明了劳动期间对资本周转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1)劳动期间的差别必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2)劳动期间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断和受到扰乱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后果;(3)劳动期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动资本的预付量。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加速资本周转必须缩短劳动时间,而劳动期间的缩短通常和在这一较短时间内预付的资本的增加联系在一起,这样,预付资本的量就随着预付时间的缩短而增加。也就是说,缩短劳动期间需要增加预付资本。同时马克思还说举办劳动期间相当长而规模又很大的事业,只有在资本积聚已经十分显著,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为资本家提供方便的手段,使他可以不完全用自己的资本而用别人的资本来预付、来冒险的时候,才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事情,显然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制度发展的一定程度的时候,劳动期间的缩短才有可能。
在第十三章中,研究的是生产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劳动期间小于等于生产时间。首先,生产时间受的自然力作用的影响,这是与产品的性质和产品制造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的,然而,如果超过劳动时间的生产时间,不是像谷物的成熟,像树的成长等等那样,由永恒的自然规律决定,那么,资本周转期间就往往可以通过生产时间的人为的缩短而或多或少的缩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科技进步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其次,生产时间受到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必须有一定的或大或小量的可能的生产资本,也就是要用在生产上的生产资料,以或大或小的规模处于储备状态,以便逐渐投入生产过程,同时还指出,对一定的企业或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来说,这种生产储备的大小,取决于它在更新时困难的大小,取决于供应市场的相对距离,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等等。最后,马克思概括性的指出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可以有种种极不相同的情形,所有这些不同都取决于流通领域内的情况。
在第十四章中,研究的是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我们知道,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而流通时间又分为两个阶段: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出售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一个阶段,马克思把出售时间的产生归因于商品的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的存在,而影响出售时间的因素有距离、运输条件、契约范围。马克思用辩证的思想看到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么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同时,供货契约的规模也会引起周转时间的差别,具体来说,供货契约的规模会随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和水平一同扩大,而且,这种差别与支付期限和信用关系无关。在这里,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流通时间的差别,有的是个别的出现在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单个资本之间,有的也出现在不立即支付现款而有不同支付习惯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从以上可以看出信用制度度流通时间的缩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购买时间是流通时间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的阶段,购买时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离远近和运输条件,市场距离所造成的资本束缚在商品资本形式上的时间的延长,直接造成货币回流的延迟,因而也延迟了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
在第十五章中,研究的是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在序言部分,马克思就阐明了他的两个观点:(1)由于流通时间的存在,要使生产在流通期间也不中断,要么缩小生产规模,要么追加资本;(2)耍使生产正常进行,产业资本必须将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本,一部分作为流通资本,这就要增加预付资本的量。在接下来的部分,马克思分别就劳动期间等于、大于及小于流通期间作考察,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再加上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考察。第一种情况,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实际上只是偶然的例外,但是必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都只为自己的周转期间而预付;第二种情况,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的劳动期间和周转期间互相交叉,而不是互相交替,同时还会发生资本游离;第三种情况,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在这种情况下,三个资本相互独立。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使资本的一部分能够在其他部分处在流通期间的时候不断处在劳动期间,必须把资本分为不同的部分;(2)当劳动期间不等于流通期间,且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就会产生游离资本;(3)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游离资本必然是通例,而在生产过程中依次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的单纯交替的现象必然是例外;(4)由单纯的周转运动这一机构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只要信用制度发展起来,必然会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必然是信用制度的基础之
一。最后,马克思将价格变动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考察,指出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变动,都会对资本预付量发生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的心血,自从它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资本论》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二十一 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资本论》的精髓,将之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