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三月份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韦伯的两篇演讲——伦理之业》 韦伯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马克思 在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原话,意图通过这本书对资本的一整个流程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作规律。在马克思的严重,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乃至是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结构,所以对经济规律认识清楚之后就能够看清整个社会的运动规律,并从中得出马克思最终的结论,资本主义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发展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书中的人,并不是一种实体的人,只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载体。正如吉登斯在对古典三大家进行评述的时候说,一切经济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样。马克思在这里只是将人作为一种载体,作为经济领域里的买者或者卖者,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这与马克思对于人、社会的定义有关,社会是人的关系的总和,同时人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通过这样的论述自然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词之中存在阶级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这些词语。
资本论从总体的三卷来说就是在讲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第一卷主要是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它前面叙述的商品、工资等部分只是在为剩余价值论的叙述做一定的铺垫。《资本论》第一卷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商品的交换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论、资本的积累。
劳动价值论,通过交换解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在同一商品中不能同时存在的矛盾。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劳动二重性,一个人在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中的一个,同时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完成这种让渡,商品的拥有者只有让渡其手中的使用价值,才可以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这个让渡的过程就是将商品投入到交换领域中去。在这种交换的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引入了关于货币的论述,从最初的物物之间的偶然性交换,到扩大之后以一种商品作为媒介的扩大的物与物的交换,再到以贵金属乃至出现稳定的货币作为中间媒介的交换。在这样的逐步扩大的交换过程中,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商品的交换的公式是:W—G—W,从总体的方面来说商品交换的本质仍然是物物之间的交换,只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交换的都是双方都需要的物品,因此就产生了货币这个中间的媒介。商品的这个交换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商品出卖换成货币,在马克思的叙述中,这个过程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失败后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也就是说商品生产者为了实 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失败的商品则不能称之为商品,只能是生产者手中的凝结了一定的劳动量的劳动产品,同时没有货币生产者自然也不能得到对他而言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有一段话,论述十分中肯: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的支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独立为物的全面的依赖的体系所补充。历史性。。)第二个阶段是从货币再到商品的一个变换,或者说是最终的形态变化,是因为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转换形态,或者说是他们普遍让渡的产物,所以它是绝对可以让渡的商品。货币的力量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商品的一切的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德,......,这黄色的努力,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剩余价值的生产论,以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为前提,追逐利润,获得对于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有着一种矛盾,即总公式的矛盾。W—G—W,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怎么转化为资本的?等价交换原则怎么可以产生资本家所需要的利润呢?首先是关于资本的界定以及资本的特点。资本就是追逐利润的,如果不能产生利润,货币仍然是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但是从这个交换的流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出利润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说利润的来源并不是交换,而是来源于劳动,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继而马克思引出了绝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叙事,资本家的利润就是商品的剩余价值,假如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个小时,其中有六个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足以抵得上资本家给予工人一天的工资,那么这剩余的六个小时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这就是利润的来源。只是这六个小时被资本家用工资掩盖了而已,因为工资是资本家名义上给予工人的十二个小时的报酬。工人的工资的水准最低的限度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得不到就无法维持劳动力的更新,最高的限度就是还要生存资料、生活资料、后代的延续(持续的创造劳动力),从这个叙 述可以看出,商品最后出手所获得的货币总数扣除工人工资、生产原料成本、生产工具的折旧费用等,余下的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恰恰就是为了获得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的增殖的过程就是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它来到人世间,每一个毛孔里都是肮脏的。资本的积累与原始积累是不同的。最原始的积累,马克思用英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从圈地运动、政府的法令、海外的移民、海外的资本投资等这些手段,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自由的工人,人身的自由,同时又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两样使得农民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除了进入工厂,别无它路可以走。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原料,有了土地,可以生产亦可以获取地租,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这个样子。
从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可以大致看出来这个过程,资本、劳动、土地,三个要素,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阶级,资本的占有者形成了资本家,土地的使用者形成了农民,劳动力的出卖者形成了工人。在资本的原始积过程中,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了无业游民。在这个意义上农民是自由的,但是同时又完成了农2 民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样这种无业游民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就一无所有,这就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而资本与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资本家这个阶层,要进行商品的生产就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就需要雇佣劳动。为了保证生产的不间断,又需要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就有工资的界定的标准。
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之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却是是血与泪的历史,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在马克思所罗列的有关工作日的叙述中,现在的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作条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人际的关系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居住条件应该是欧洲后来疾病频发的原因之一了;其二是资本的魔力,消除了一切的不平等,消除了一切的差别,改变了一切。
但是资本论第一卷引人思考的地方有三处:其一是有关分工的叙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必然是要消灭掉小农业、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使这一切都卷入到市场中去,但是在大工厂里面的分工在马克思的叙事里面确实对人性的摧残。原来的没有机器时期,工人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虽然这也是遭到马克思批判的,但是在大机器出现以后,工人只能盯着机器看着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身心状况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在涂尔干的叙述里面,社会分工应该是人们相互依赖的一个前提,但是人们如何能有这样的觉悟以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生产作为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崇高了。这是二者之间关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认知。第二在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的核心是剥削,而韦伯的核心却是新教伦理下的资本主义精神,那么资本主义精神的勤俭节约能够产生这样的疯狂的资本社会吗?也许马克思的话也是有所偏颇,所以接下来梳理三者的时候想要好好的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以及出发点所在。第三,是马克思关于印度的公社的论述,在亚洲政治的形式不断变迁的形势下,印度的村社制度却是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基层的制度的稳定与上层政治的脱节又该怎么解释?还没有思考清楚。
2014/3/20 张贯磊
第二篇:《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由卡尔•马克思著作,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晚年,他继续撰写《资本论》。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为了它,马克思倾注了毕生心血。
《资本论》共四卷。马克思把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把第四卷称为历史批判部分。因为第四卷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故通常所说的《资本论》指前三卷。第一卷从简单的商品入手,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作为阶级关系的资本的本质,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共分三篇,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及其内在的深刻矛盾。第三卷探讨剩余价值如何在资产阶级内部分配的问题。《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全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人类思想体系。《资本论》这部“稿费甚至不够支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的伟大著作,不仅深刻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诸多方面,而且使人类世界的一半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有限,所以我只读了《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商品和货币
①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成为商品。
②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其中,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③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某种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③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值额,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用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① 通过延长工作日总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与此相反,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②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发生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的劳动组织发生巨大变化。② 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公式一: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 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
劳动∕必要劳动
公式二:剩余劳动∕工作 = 剩余价值∕产品价值 = 剩余产品∕总产品 公式三: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无酬劳动
∕有酬劳动
(5)工资
①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提法虽然荒谬,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作为劳动的价值,工资的确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② 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的工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6)资本积累过程
① 资本积累的两个两个假定条件:条件一,假定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商品转化而来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条件二,假定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所有者。
②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从被剥削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剥削者的商品。不管怎样,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的追加资本。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生资本”。
第三篇: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三月份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韦伯的两篇演讲——伦理之业》 韦伯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马克思 在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原话,意图通过这本书对资本的一整个流程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作规律。在马克思的严重,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乃至是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结构,所以对经济规律认识清楚之后就能够看清整个社会的运动规律,并从中得出马克思最终的结论,资本主义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发展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书中的人,并不是一种实体的人,只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载体。正如吉登斯在对古典三大家进行评述的时候说,一切经济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样。马克思在这里只是将人作为一种载体,作为经济领域里的买者或者卖者,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这与马克思对于人、社会的定义有关,社会是人的关系的总和,同时人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通过这样的论述自然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词之中存在阶级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这些词语。
资本论从总体的三卷来说就是在讲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第一卷主要是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它前面叙述的商品、工资等部分只是在为剩余价值论的叙述做一定的铺垫。《资本论》第一卷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商品的交换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论、资本的积累。
劳动价值论,通过交换解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在同一商品中不能同时存在的矛盾。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劳动二重性,一个人在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中的一个,同时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完成这种让渡,商品的拥有者只有让渡其手中的使用价值,才可以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这个让渡的过程就是将商品投入到交换领域中去。在这种交换的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引入了关于货币的论述,从最初的物物之间的偶然性交换,到扩大之后以一种商 1
品作为媒介的扩大的物与物的交换,再到以贵金属乃至出现稳定的货币作为中间媒介的交换。在这样的逐步扩大的交换过程中,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商品的交换的公式是:W—G—W,从总体的方面来说商品交换的本质仍然是物物之间的交换,只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交换的都是双方都需要的物品,因此就产生了货币这个中间的媒介。商品的这个交换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商品出卖换成货币,在马克思的叙述中,这个过程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失败后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也就是说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失败的商品则不能称之为商品,只能是生产者手中的凝结了一定的劳动量的劳动产品,同时没有货币生产者自然也不能得到对他而言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有一段话,论述十分中肯: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的支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独立为物的全面的依赖的体系所补充。历史性。。)第二个阶段是从货币再到商品的一个变换,或者说是最终的形态变化,是因为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转换形态,或者说是他们普遍让渡的产物,所以它是绝对可以让渡的商品。货币的力量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商品的一切的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德,......,这黄色的努力,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剩余价值的生产论,以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为前提,追逐利润,获得对于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有着一种矛盾,即总公式的矛盾。W—G—W,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怎么转化为资本的?等价交换原则怎么可以产生资本家所需要的利润呢?首先是关于资本的界定以及资本的特点。资本就是追逐利润的,如果不能产生利润,货币仍然是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但是从这个交换的流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出利润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说利润的来源并不是交换,而是来源于劳动,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继而马克思引出了绝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叙事,资本家的利润就是商品的剩余价值,假如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个小时,其中有六个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足以抵得上资本家给予工人一天的工资,那么这剩余的六个小时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这就是利润的来源。只是这六个小时被资本家用工资掩盖了而已,因为工资是资本家名义上给予工人的十二个小时的报酬。工人的工资的水准最低的限度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得不到就无法维持劳动力的更新,最高的限度就是还要生存资料、生活资料、后代的延续(持续的创造劳动力),从这个叙述可以看出,商品最后出手所获得的货币总数扣除工人工资、生产原料成本、生产工具的折旧费用等,余下的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恰恰就是为了获得这部分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货币的增殖的过程就是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它来到人世间,每一个毛孔里都是肮脏的。资本的积累与原始积累是不同的。最原始的积累,马克思用英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从圈地运动、政府的法令、海外的移民、海外的资本投资等这些手段,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自由的工人,人身的自由,同时又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两样使得农民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除了进入工厂,别无它路可以走。
2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原料,有了土地,可以生产亦可以获取地租,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这个样子。
从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可以大致看出来这个过程,资本、劳动、土地,三个要素,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阶级,资本的占有者形成了资本家,土地的使用者形成了农民,劳动力的出卖者形成了工人。在资本的原始积过程中,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了无业游民。在这个意义上农民是自由的,但是同时又完成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这样这种无业游民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就一无所有,这就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工人。而资本与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资本家这个阶层,要进行商品的生产就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就需要雇佣劳动。为了保证生产的不间断,又需要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就有工资的界定的标准。
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之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却是是血与泪的历史,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在马克思所罗列的有关工作日的叙述中,现在的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作条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人际的关系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居住条件应该是欧洲后来疾病频发的原因之一了;其二是资本的魔力,消除了一切的不平等,消除了一切的差别,改变了一切。
但是资本论第一卷引人思考的地方有三处:其一是有关分工的叙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必然是要消灭掉小农业、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使这一切都卷入到市场中去,但是在大工厂里面的分工在马克思的叙事里面确实对人性的摧残。原来的没有机器时期,工人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虽然这也是遭到马克思批判的,但是在大机器出现以后,工人只能盯着机器看着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身心状况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在涂尔干的叙述里面,社会分工应该是人们相互依赖的一个前提,但是人们如何能有这样的觉悟以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生产作为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崇高了。这是二者之间关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认知。第二在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的核心是剥削,而韦伯的核心却是新教伦理下的资本主义精神,那么资本主义精神的勤俭节约能够产生这样的疯狂的资本社会吗?也许马克思的话也是有所偏颇,所以接下来梳理三者的时候想要好好的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以及出发点所在。第三,是马克思关于印度的公社的论述,在亚洲政治的形式不断变迁的形势下,印度的村社制度却是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基层的制度的稳定与上层政治的脱节又该怎么解释?还没有思考清楚。
2014/3/20
张贯磊
第四篇: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1867年9 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助于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的观念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的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他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四个会圣火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 辨证方法和认识论犹记得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重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放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的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突破,在《资本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
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的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最彻底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1)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而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也有相对应的客观条件:①.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②.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③指导、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2)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3)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①.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的反应,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②.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③.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贡献。
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资本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定
律,而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状况下的指导规则。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完善和革新。而《资本论》本身就是一个给我们很大发展空间和完善空间的理论体系,而且其提出的各种哲学理论,更是要求我们不拘泥于教条、书本和经验,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去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借鉴与反思,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和发展。当然,对于其中不合理、不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要勇于剔除,使我们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断前进发展进步。
第五篇: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作者:卡尔·马克思
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老师布置作业就是《资本论》的读后感,而且听别人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读过《资本论》,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从德文到英文再到中文,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精髓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我能力与精力有限,所以就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作者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并且《资本论》也是他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思想武器和理论根据。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但是说实话读了一遍《资本论》的第一卷,感觉内容很多也挺难懂的,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深刻理解的。所以对第一卷总体内容的概括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内容有点多我只是对自己感觉深刻的内容进行了一下概括可能也不是特别全面。
以下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概论: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马克思在文中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在书中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就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土地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将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有以下四点出发: 第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二是自由劳动者,即劳动的出卖者。
商品市场的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第二: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
2、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3、特殊商品:货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可见,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并且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交换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变换中完成的:商品—货币—商品。第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就是工资,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要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让劳动者误认为工资就是他们劳动所得的全部报酬。第四: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二者都成了货币额,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数额。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结合对《资本论》第一卷所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我有了一定的感悟。老师在课上讲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这让我感到不太理解。
而且我对文中一段话感触很深:“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感觉作为劳动者在被无极限的剥夺,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更为严重。与资本者相比深感作为劳动者的无助和悲哀。
结合实际,让我想到,以后我们进入工作,是作为被剥夺者呢?还是作为剥夺者呢?一般我们将来会作为劳动者,而现在一般劳动者的工作极限是否超出了生理界限或是道德界限呢?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我会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没有读过《资本论》就不会不懂得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看一看,读一读啊!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懂,但是我会尽力去理解的。因为读完《资本论》的第一卷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了不同的认识,真的感觉自己原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太肤浅太表面了。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