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联中的历史故事
对联中的历史故事
以下对联是本人平时积累,自感颇有造诣,且耐人寻味,推荐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希望大家多学习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1.金蛇狂舞旭素一笔草,艺海泛舟包康双楫文。(赞书法艺术联)2.韩信屈身未必怯,羲之坦腹何曾愚。(含韩信受胯下之辱,坦腹东床两个故事)
3.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赞西汉两位文学家和诸葛亮联)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赞项羽勾践及自勉联)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赞蒲松岭联)6.冬芍药夏牡丹,春兰秋菊,臣乃探花郎,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乾隆皇帝试探新科进士探花的对联)7.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总结韩信一生联)
8.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河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要用火攻。(赞诸葛亮功绩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古有一考官见一考生与己同名,不悦。出上联难之,生不惧,对出下联)10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乾隆南下,在南通州突出上联,求下对,身边一随从左右顾盼,见街边当铺很多,随对出下联)
第二篇:对联故事
对联故事
华罗庚巧对钱三强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是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中国战胜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辉煌战果。胜利的喜讯传到成都,全城顿时沸腾起来,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兴得把手中的帽子往天上抛。卖水果的也将摊子上的水果往人群里扔,叫大伙儿都尝尝“胜利果实”。第二天,家家贴对联,庆祝胜利。其中有一副对联写道: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横批为:抗战胜利。从字面上看,上联为三个国名,下联为三个市名,而其含蓄之意,则令人称奇。上联中的“捷克”虽是国名,但“捷”与“克”又分别为动词,“捷”有战胜之意,“克”有克服、制服之意,连起来理解,便是中国战胜日本。下联中的“重庆”是市名,但“重”与“庆”也分别是词。“重”为重新之意,“庆”为庆祝之意。连起来,就是南京重新庆祝它成为都城。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横批 “抗战胜利” 看似平常,其实不然: 亡国奴的悲愤, 人民的苦难,统统过去了!悲喜交集之情, 在这里爆发, 读了叫人动容!
第三篇:对联——对联故事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2012-07-22 17:23:07| 分类: 对联大全 |举报 |字号 订阅
对联大全——对联故事
对联赏析
对联故事
1.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拋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
2.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宋代寇准出上句,杨大年对下句)
3.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時,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掛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
4.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上联为张之洞,下联为梁启超)5.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听见,接口应了下联。
6.武侯祠的楹联
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
其一(南阳武侯祠):
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
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
其二(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
7.三味书屋
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回嗔作喜,连说对得珠联壁合。
8.巧用词牌
苏东坡有一次出上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9.朱元章的妙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另对:江上红霞,江染红霞霞染江 珠落碧荷,珠滚碧荷荷滚珠
10.英雄气概
这是李自成作的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11.梅子酸牙
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伍文定对道:
“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清?梁章钜《巧对录》
12.爱铜钱
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句与他开玩笑说:
“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马承学应道:
“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
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
——清?梁章钜《巧对录》
13.医生对
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锻料出句说:
“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
“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 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对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清?梁章钜《巧对录》
14.无钱赎当头
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场,手提着钱串说道:
“万事不如钱在手。”
旁边马上有人应道:
“一年几见赎当头。”
——清?梁章钜《巧对录》
15.双月与半风
有个人同朋友一块回家来,正碰上妹妹在窗前捉虱子。妹妹出对子说:
“阿兄门外邀双月(朋)。”
哥哥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风”之繁体为“風”,“半风”隐指“虱”字)。”
——清?梁章钜《巧对录》
16.刻意求对
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罢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7.不改父业
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
学生对出:
“家君头上戴鹅毛。”
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读书作文临帖。”
学生忙对:
“传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对:
“读书宜朗诵。” 学生对道:
“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
“七篇古文。”
学生又对:
“四十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打胡说。”
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
“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18.朱督学书联杜后门
清代有一姓朱的督学,浙江人。一年,回浙江监考,为防同乡来走后门,便书一联,悬于堂上: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19.蒲松龄落第自勉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万阳听了大笑。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21.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2.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
“虎皮褥盖学士椅。”
大宾立即对道:
“兔毫笔写状元坊。”
老师很惊奇。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书》上说:‘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23.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清?褚人获《坚瓠集》
24.诉衷情母女巧联对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 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 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 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 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25.乾隆出对点探花
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个独眼人。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才识卓著,就给他功名。乾隆帝出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浩应电报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此对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许,又念出一联再试他出道: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刘凤浩的捷才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
第四篇:历史故事中的绩效考核
历史故事中的绩效考核
蔺相如在秦国用计将和氏璧完好无损的送回赵国并全身而退之后,又在绳池之会上为赵王挣回了面子。经过两次立功,蔺相如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很快升迁为比大将军廉颇职位还高的上卿,这让久居将军位置且屡立战功的廉颇很不服气,于是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其与蔺相如不和。
那么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种不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的上级,也就是赵王的失策导致的。
首先,赵王对廉颇与蔺相如的考核违背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原则。廉颇曾经的功绩并没有得到赵王的认可,至少是得到的没有像蔺相如得到的那么多。廉颇屡立战功,却仍只是个将军,而蔺相如只是立功两次,就跃升至廉颇之上,表面看来的确有失公平。
其次,赵王对属下的考核也违背了严格原则。考绩的严格性包括:明确的考核标准;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严格的考核制度;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很明显,赵王的考核根本没有明确的标准,更没有严格的制度、程序与方法,完全凭借主观臆断,很难服众。
再次,赵王的考核也不符合结果公开原则。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也可以使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如果赵王不对廉颇公开自己的评价,就无法令他心悦诚服。
最后,赵王的做法不符合绩效考核的客观考评的原则。虽然在绩效考核中,我们无法考核员工的全部工作,只是使用关键指标进行考核,但是赵王对考核项目的数量、程序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并且对于考核结果也没有公开与解释,所以引起廉颇的不满与质疑是必然的,也是导致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第五篇:成语中的历史故事
一、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韦编三绝(孔子)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手不释卷(吕蒙)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舌战群儒(诸葛亮)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草船借箭(诸葛亮)
言过其实(马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程门立雪(杨时)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夜郎自大
郑人买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愚公移山
杞人忧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三、神话传说中的成语: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海市蜃楼 天衣无缝 牛郎织女 开天辟地
火眼金睛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点石成金
歇 后 语
1、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5、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6、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9、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0、擀面杖吹火——窍不通
11、竹篮打水——一场空
1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3、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14、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7、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8、竹篮打水——场空
19、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1、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3、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24、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25、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6、打开天窗——说亮话
27、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满载而归
28、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9、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0、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31、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32、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5、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36、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37、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38、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39、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40、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4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2、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43、刘姥姥进大观园——满载而归眼花缭乱
诗 句 民 谚
吃一堑,长一智。
听其言,观其行。求大同,存小异。
雷声大,雨点小。挂羊头,卖狗肉。前怕狼,后怕虎。既来之,则安之。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