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篇习作的教学设计,我是遵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而设计的。
在教学实践操作中,根据习作内容和学生能力特点,拓宽习作思路。联系本组课文,以教科书范文引路,指导写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验作者对生活得情感。注意激励学生的习作和评改热情,让学生学会表述,享受作文的快乐。我在课堂中主要实践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联系本组课文,以教科书范文引路,指导写法。首先明确我们课本里的范文的线索,然后让学生加以运用。
首先,这几篇课文分别按“时间”“地点”和“空间”顺序进行
描述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空间方位),《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时间),《香港——璀璨的明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地点)。
其次,作者也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去进行说明,抒发情感。三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璀璨的明珠》分别以“富饶”“美丽”和“璀璨”对景点进行简明的概括,并对重点的景物进行了具体的分述,层次性比较强,是逐步深入剖析的。
再次,注意引导学生撷取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好词句,进行厚积,并用到实际习作当中去。
从评改的结果来看,这一点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的。
二、学生构思,自主习作,释放情感
在习作中,题目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为此,我借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等文章的构题方法教授给学生。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这些题目均以一个形容词来粉饰题目,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文章的精髓表达出来。在后来的习作中,我就发现了学生中有“迷人的„„”“动感的„„”等好题目。
第二篇: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上完口语交际课《风景优美的地方》后,我对口语交际课萌生了以下的疑惑,并尝试在这些疑惑上提出我个人的拙见。我发现现时的口语交际课上,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都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师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老师布置说话任务,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口头作文。学生说话的对象,是全班同学,是老师,大部分时间用来训练单向说话,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却很少。而《语文课程标准》却提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学生仅仅是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所培养的仅仅是倾听和表达的能力,这样的课,只能是口语课,并不是口语交际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口语交际课上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是一种交流上的互动,而不是单向说话呢?这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地方。
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的教学中未能很好地达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学生仍然停留在单纯地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层面上,我认为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了解得并不多,让学生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进行介绍,很难达到生生之间“针锋”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话题,课前的准备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有资料才会有话可说,但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学生水平来说,要实现这效果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老师也可以事先搜集比较热门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进行介绍。
其二,老师应该捉住任何一个可以启发学生进行面对面交际的机会。例如,在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做导游,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对导游作进一步的提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导游与旅客之间就存在一个面对面交际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导游和游客的对话作为一个情景,为学生建立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如此一来,也就能够达到生生之间的面对面互动了。
其三,充分发挥小组交流的作用,而不应该将小组交流架空,流于形式化,又如,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分小组地介绍自己想去或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是小组讨论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我认为,在小组交流完后,可以尝试让小组上台表演的方式,那样老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点拨,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就不至于让口语交际课变成单向的口语课。
第三篇:风景优美的地方
《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宋雅明
本知识点是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的习作内容,这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将习作和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向学生作些习作方面的提示,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在之前的口语课中,我充分让孩子们说一说你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本节课主要就是把你认为风景优美的地方写出来,那么怎样写呢?学生们都存在会说,但写时再具体,再详细,就不会了,于是,我主要通过了我们校园里的花池为例,让学生们先观察,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发挥想象,用一些学过的优美的词语,说几个比喻句,拟人句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校园里花池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看一看花池里有哪有植物,再从颜色、形态等各方面指导学生具体来描写。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还是较积极的,能用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来描写校园的花池,但我在设计教学时,有些局限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把学生引到了校园的花池,而不是本单元习作中要写的你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这节课属于一个片段教学。
李霞老师曾说过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写去过的感兴趣的地方,而是以教定学,让学生写了花池。李老师说中段习作注重培养学生习写兴趣,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学生才有兴趣,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写作、观察的具体方法,不能一句话就过去,让学生去想,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写的,自己先要写。
通过李霞老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我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后,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使自己的习作教学有更大的提高。
第四篇:风景优美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第六组《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展开想像,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说清楚,说生动,让听的人也想去。.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三年级,对习作比较陌生不知道怎么写,老师需耐心指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老师应放手让学生有自由的想象空间大胆表达。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板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同学们刚才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老师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 学会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把它吸引人的地方写清楚具体。(板书:抓特点)
二、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
我们平时所说的景物的特点 就是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具特点。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这些就是“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所写的风景中代表性的景物的特点。
我们在写风景的时候,要抓住让人难忘的景物,而景物的特点要仔细地去观察。
三、怎样才能抓住我们要描写景物的特点呢 ?
描写优美的风景时,我们首先要选好到底要写哪一种景物。一般情况下,我们所选择的景物都是自己最熟悉的或者印象最深的,特别是那些给我们美感的景物。只有选择了这些景物,我们描写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顺畅,文章才能生动。对所写景物能否抓住特点,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牢牢地记在心间。
四、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1、首先要捕捉景物的颜色、姿态、声音等方面的特征。自然界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式各样的。我们在观察时要善于抓住景物的这些特点。比如描写早霞、晚霞等自然景物,可以(从景物的色彩方面入手,把景物的颜色和它们的色彩变化写出来);描写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可以(从它们的声音入手,这样描写就会给读者的印象深刻)。2、当然,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还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思考这些景物的变化情况。① 比如树木,它一年四季都有变化,什么时候抽出新芽,什么时候枝繁叶茂,什么时候赤裸着树干; ② 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那么我们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呢? 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写作方法。板书:学方法)
五、学习课文,重积累
北京、香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这些地方通过作者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这些作者究竟有怎样的描写本领呢?这些作者的本领在于他们对这些优美的风景有非常好的描写方法、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则与第一自然段相互一致:“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这样的描写使得大家对西沙群岛的特点一目了然。
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写景的文章中经常被采用,有时我们称之为“前后呼应”,有时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总之,这样使用的主要作用是让景物的特点牢牢地深入到读者的脑海中。、“总——分——总”结构
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牢记优美的风景,我们常常采用“总分”的方法将一处景淋漓尽致地描写清楚。
比如《“东方之珠”》就是一篇典型的例子: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这里采用的就是“总总”的方法。分写的内容都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特点的景色。
这样的描写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了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港美丽,不愧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描写一处优美的风景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对这处风景的一年四季的描写来展示它的美丽,《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围绕树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季景色的特征,夏天的树木的旺盛长势和森林的茂密也一览无遗。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无论是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还是雪花飞舞,银花满地,都显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六、写景可穿插写事
同学们,边看边想想,在你去过的这些地方,都发生过什么事呢?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呢?不妨把记忆深刻地几件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然后确认自己会写哪一件。
七、必不可少的抒情。
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我们是否可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呢?对!这点不能忽略掉。
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更主要的是两者之间都具有天然的美,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湖不管是晴天还是其他时间,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诗人借助景色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八、拿我们要写的这篇习作来说,应该怎么来列提纲呢?
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是地名)(题目)
开头:介绍优美风景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总写)
中间:(分写)
方法一:可以按照四季的变化情况来描写。
方法二:可以按照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来描写。
……
结尾:总结自己对优美景色的内心感受。(总写)
请大家拿起笔来,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把看到的景物的颜色、样子、动态写出来,要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介绍的吸引人,就要学着我们学过的课文那样,用上合适的好词,好句,还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写有趣;注意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九.自我欣赏,佳作展览:
(1)写好后,小组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自己也来当小编辑。再读一读、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2)工整地誊写本子上。放在展示板上展示,一起欣赏。
教学反思:
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把自己习作写具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把句子写生动、写吸引人;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并写清楚明白,使之形象生动。
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学会自评、互评,增强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第五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
习作:《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的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教学准备
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搜集的几处风景优美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导语:我们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璀璨的“东方之珠”。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
2、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看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师:把书翻到77页,自己读一读,划一划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写作内容:写一个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写作重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三、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光。
同学们,口语交际课上,大家已经互相介绍了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下面我们请一些小朋友为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光,说说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介绍时,都抓住了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抓特点)
四、展示片段,引导学生把景物的特点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
1、回顾课文,回顾把景物写清楚具体的方法。
师:咱们来回顾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把第三段修改了一下。
修改后的第三段:夏天,树木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太阳出来了,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出示原文第三段: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家一起读一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见小兴安岭茂盛的大树,浓浓的白雾,太阳发出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你觉得原文写得怎么样?(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板书:写清楚,写具体。
师: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生)
师:是的,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2、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处风光来写一段话,注意选择其中的2——3个景物,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为学生提供几个家乡美景的图片,(学生可以写这两处风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地方的风光。)
4、全班展示,评价。
同学们把喜欢的这个地方的一处风光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相信我们的这次习作“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写的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