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福建漳州事业单位招考出现蹊跷加分引质疑
吉林市华图教育
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福建漳州事业单位招考出现
蹊跷加分引质疑
【导读】吉林公务员考试:福建漳州事业单位招考出现蹊跷加分引质疑
在今年的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李想(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的成绩在其报考职位的所有考生中排名第一,排在他之后的,是一名许姓考生。
原以为能顺利进入体检环节的李想,在体检对象公示出来后却傻了眼:许姓考生因为获得5分加分而超越了他,成为这个只招聘一人的职位上唯一获准体检的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在这次招考获得体检机会的考生中,除两人是仅凭“裸分”入围外,其余考生全都获得了2.5分或5分的加分。像李想这样因为别的考生获得加分而落榜的考生,一共有4人。
事业单位招考为何能获得加分?加分的依据是什么?究竟在何种情况下能获得加分?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李想一直没能找到答案。他认为,自己报考的职位可能已经被“内定”了。于是,他在网络上发帖称,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事业单位招聘“黑幕重重”。
第一名被毕业7年还是“未就业毕业生”的第二名蹊跷加分超越
李想报考的职位是“石亭镇中心卫生院财务人员”,他的考试成绩是78.3分;而报考同一职位的第二名——即许姓考生的成绩是75.5分。
7月7日,芗城区人事局在网站上发布《首轮复核排名结果(总成绩含加分)公示暨进行第二轮复核通知》,该通知显示,李想未获得加分,但排名第一,进入第二轮。
上述表格并未显示许姓考生获得了加分,但漳州市芗城区公务员局7月20日公示的体检名单显示,上述许姓考生在获得5分的加分后,成绩为80.5分,从而超越了李想,获得了体检资格。
吉林市华图教育
李想了解到,芗城区人事局对许姓考生的加分理由是“漳州户籍的,就加5分”,芗城区人事局在网上公示中提到,这样做是按照“漳委办发[2006]24号文件规定的加分对象及标准”。
记者查询后发现,上述文件的全称为《漳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暂行办法》,2006年9月8日由漳州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布,是漳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第29条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享有笔试成绩加分待遇。
加分对象被分为四类,前三类分别是获奖运动员、符合条件的军人、省级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第四类是“漳州市常住户口或漳州生源的未就业毕业生加5分”。
李想认为,芗城区人事局按户籍给许姓考生加分明显不符合文件精神——要获得加分,必须满足漳州市常住户口或漳州生源,以及未就业毕业生两个条件。
于是,他向漳州市市委办公室、漳州市政府办公室和漳州市人事局反映问题,获得的回复正如他的理解:“按照政策,漳州户籍是不能加分的,必须是未就业毕业生同时又是漳州户口,才能加分。”
“2012年7月25日下午,漳州市人事局的副局长和调配科主任开车到芗城区人事局,纠正错误加分。”李想在给中国青年报发的邮件中写道,“结果,芗城区人事局向漳州市人事局承认错误,表示单单是漳州户口的,不能加分。”
但不承想,芗城区人事局还是给许姓考生加了5分。“加分理由换了一个,说‘许某是漳州户口的未就业毕业生,所以加5分’”。
李想说,许姓考生根本就不是未就业毕业生。他了解到,许姓考生是2005年7月大专毕业的,早已在企业工作多年。“我不明白,在企业工作就不算已就业吗?现在,全国大多数人都在企业工作,按照芗城区人事局的说法,那所有在企业工作的人都是未就业,这说得通吗?”
他还提出一个更为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许姓考生和他一样都是助理会计师。“国家报考简章规定,助理会计师职称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会计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否则不能报考,会计工作年限、经验的证明要单位盖公章,出具证明信,考试部门审核,等等。所以,有助理会计师职称证明许姓考生实际上早就工作了,也证明他根本不是未就业毕业生,不能按政策加分。”李想说。
吉林市华图教育
然而,李想告诉记者,芗城区人事局的答复是,虽然许姓考生已经毕业7年了,虽然该考生提供的报考简历也说明他在企业工作多年,虽然助理会计师职称证明他已经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但是,该局就是认定他是未就业毕业生,就是要给他加5分”。加分规定与国家文件相冲突
芗城区人事局关于许姓考生是“未就业毕业生”的认定是否存在猫儿腻?
“有人事局的朋友告诉我,许姓考生是某人的表弟,所以特地‘内定’他的。后来我去反映情况时,也有人当面跟我这样讲。这次招聘被错误加分超越的就有几个,每年都有好几个人被错误加分超越。”李想说。
李想还反映,其间,芗城区人事局有工作人员向他劝解道:“你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收入挺高,那个卫生院连工资都发不出,你干脆放弃好了。”
对于芗城区人事局的做法,李想表示不满,他继续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前,芗城区纪检委等部门已经约见他,并表示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调查。不过,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他表示不方便对此事再发表看法。
对此事的进展,记者在芗城区事业单位招聘网上看到一则发布于7月31日的公告,称虽然这次招聘的公示期已满,但“公示期间个别职位考生对加分政策的执行提出不同看法。为慎重起见,经研究决定对加分条件进行复核,结果另行公布”。
但记者在发稿前联系李想时得知,时至今日,他仍未能获得明确消息,只能继续等待。据悉,已经有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据了解,还有其他考生遭遇了和李想一样的问题。因为在芗城区公布的体检对象公示表格中,除两人没有获得加分外,其余64名考生全都获得了加分,其中有4人因“加分超越”成为总成绩第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加分的考生中,有一半左右的考生获得了2.5分的加分,但记者在《漳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暂行办法》中并没有看到这一加分分值。
对于李想的遭遇,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方平认为,抛开内情不说,按户籍加分属于一种变相歧视性行为,因为早在2006年,原国家人事部发布的《事
吉林市华图教育
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十条就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1月24日公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也明确表示:“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这些都表明,所有不合理壁垒都是不应当存在的。”李方平说。
李方平告诉记者,歧视就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制定限制性条件进行区别对待,“按户籍等限制条件进行加分就属于这种情况,而且,根据高考加分等情况来看,这种加分也很容易变成腐败通道。”
8月14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漳州市公务员局,询问该局如何界定“未就业毕业生”,该局调配科工作人员答复称,他不能作出回答;但他表示,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在就如何界定“未就业毕业生”起草文件,几天后就会出台。
对于《漳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暂行办法》中加分的规定与国家相关规定相冲突的问题,这名工作人员称,漳州市的文件是2006年制定的,对于加分的规定,“准备从明年开始,可能会删除掉”。
由于李想向该部门投诉过,记者问是否已形成处理意见。该工作人员称,此事由芗城区公务员局负责处理。
记者随后拨通了《体检对象公示名单》中所留的芗城区公务员局的监督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对于李想的问题,“我们还正在研究,还没有处理结果。对这个事情,因为牵涉到考生的利益,我们比较慎重。‘未就业’这种表述怎么来界定,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总归要有一个标准,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
记者问:“出现这个问题,究竟是对政策理解出了问题,还是如李想所说里面有黑幕,你们有没有进行调查?”
该工作人员称,政府部门不能私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跟宣传部门联系。
(吉林市华图教育)
第二篇:2012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改革
2012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改革
120多万事业单位,3000多万从业人员,900多万离退休人员……在中国,事业单位,这个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法人组织,正在迎来命运的巨大变化。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发布。这一改革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朱光明表示,这是继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央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中国社会又一次重大变革。
中国事业单位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样本
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忆及多年前的医院改革,不禁感慨万千。“一路走来,仿佛攻克一个个碉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打破“大锅饭”,按照企业方式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可很快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有些人开始开大处方,多买药,多赚钱。”老中医禤国维说。
吕玉波意识到医院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做法。“我们继续探索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分配制度改革。”
到2000年,广东省中医院将收入高低与工作量和科室的费用控制水平挂钩,分配与医务人员贡献大小和学术水平高低、业务能力强弱挂钩。如此一来,彻底切断工资和业务收入的直接关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但作为公益单位,医务人员的收入并不能无限提高。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吕玉波发现,对医务人员来说,能否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要让每一个进入省中医院的医务人员都能看到一个铺设好的成才阶梯。”
于是,广东省中医院加强培训等内部机制的改革,把全国著名的专家请进来培养人才,其中国医大师中就有13人。该院医生张忠德说:“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医院要制定这么严格的培养计划?谁不能顺利完成,谁就不能升职称。一些人称其为魔鬼训练,叫苦连天。可坚持过来以后,大家明白了医院的良苦用心。和一起毕业的人相比,我们确实成长得非常快。”
人事制度改革是困扰事业单位的一个难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一潭死水,几乎成了通病。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全员聘用合同制,变“相马”为“赛马”,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了“想干有机会,能干给岗位,干好有地位”的良好的竞争氛围。
医院人事处处长陈裕说:“在医院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他们各有擅长。我们提出了,让合适的人流动到合适的岗位的理念。比如有些人原来做科主任,可大家觉得他更适合搞业务,那就选择更适合的人上来做主任,离开主任岗位的人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堪。在医院,上上下下成了常态。” 正是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广东省中医院服务患者人数位居全国公立医院首位,年门诊人次超过630万。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9个;近5年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而且还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成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类似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试点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纷纷开花。比如,2005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分别成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管理中心,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了转企改制的历程,探索事企分离;由台塑集团与厦门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共同投建的福建省厦门长庚医院,被视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典型。
20年酝酿 一朝结果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前期行业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表示。
最早参与到《指导意见》制定工作的朱光明说:“与此前的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等相比,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从整体制度设计到政策准备,做的都是最好的。”
据介绍,从2005年起,朱光明等人就已经开始准备《指导意见》,到2011年3月制定完成。
在这过程中,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通过试点,对《指导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朱光明说,“事业单位改革的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经验积累绝不止这六七年。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截至2011年底,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达90%。
事实上,在本月与公众见面前,《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已于去年3月制定完成并下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
张崇和介绍说,中央建立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为召集人。201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对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各地陆续召开了改革工作部署会议,普遍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序地推动改革。
2011年5月,中央编办印发了《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如今,清理规范工作已基本完成。
张崇和表示,分类工作平稳推进。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分类工作进展较快,两个试点省市基本完成了分类工作,其他试点省市已基本完成模拟分类,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经验。其他地方已着手研究分类工作,有的还进行了模拟分类。“中央编办正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细化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目录,指导地方制定区域性分类参考目录等工作。” 改革推进需解5大难点
按计划,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地区,应于2010年底结束并向全国推广经验,但由于遇到诸多棘手难题,试点工作仍未结束。
“事业单位的改革非常复杂,面临的任务也很艰难。”朱光明直言,后续的改革推行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指导意见》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而言,第一步的困难是分类。“因为这个关系到将来的利益保障,许多单位都想争取归入利益没有损失的分类。同时,地方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和财政结合在一起,政府压力很大。”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最大的风险。”朱光明说。在广东推进事业改革试点过程中,以高校教职工为代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内,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他们认为,若不申请提前退休,退休金将大大缩水。
第三步的困难是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伴的人事制度改革。
朱光明说,事业单位里存在编制内、编制外的人员,改革任务之一是把这种差别从事实上消除或基本消除,这种改革阻力较大。
“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其在编人员均为学校在编人员。如何处理好老员工的安置问题成为了改制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方论证,出版社找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退休之前,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签订人员借用合同,广西师范大学与其签订派遣合同,出版社与其本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退休后回到学校,与其他退休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对于新体制员工,出版社仍继续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第四个就是事业单位的去行政化。朱光明说,事业单位有很强的官本位意识,并且日益强化。“改革成不成功就看去行政化去得怎么样。”
“第五个难点就在于推进改革的组织协调。”朱光明说,“《指导意见》关键在贯彻落实,还需中央加大支持力度,改变一些部门不愿改、不敢改的局面。”
改革需要“长征”的耐心
德国洪堡大学社会学家茨姆曼尔对中国的改革十分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德国改革事业机构用了几十年,至今仍在摸索。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更需要耐心,就像完成一次“长征”。
既然路线图已经画好,时间表已然挂出。接下来,事业单位改革将沿着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四分”工作方针有序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这一基调,在记者采访中,中编办的同志始终强调着。
事业单位改革回顾 1995年·拉开序幕
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郑州会议”正式开启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2001年·分领域推进
国家陆续下发关于调整学校管理体制、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区市厅局报刊结构等若干决定,事业单位改革分领域推进。
2006年·收入分配改革
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收入分配改革,事业单位随即实行了岗位绩效工作制度。
2008年·117个地级市铺开
国办印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当年底117个地级市开展相关改革。
2012年·公开招聘全覆盖
人社部表示,2012年,公开招聘制度将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
其他国家也在砸“铁饭碗” 德国
与城市交通、水电供应、托儿所、老年护理、垃圾处理等有关的“公共服务行业”都算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在接受私营化改革。德国公共事业单位的雇员虽不是公务员,却享受类似公务员的待遇。调查显示,80%的德国大学毕业生把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雇员看成理想职业。
韩国
韩国的事业单位按照资金和人力资源分为三类:公共企业(如韩国电力公司和高速公路集团等)、准政府机构(如韩国国家养老基金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和未分类事业单位(如政府投资的研发中心和国立大学附属医院等)。韩国的事业部门改革的主要措施和中国类似,包括:合并与取消、裁员、私有化、功能调整、变卖给投资公司和薪酬改革等。
越南
2006年,越南政府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出台了关于公共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机构编制、财务等自主权的规定。越共中央政治局也于2011年提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一些公共服务社会化,将以往的财政拨款改革成为购买公共服务。
第三篇:2019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知识分子要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9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知识分子要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导语:吉林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知识分子要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作者: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研究基地 李梦云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7年历程中,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提供新舞台。广大知识分子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勇于创新创造,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勇担道义,兼济天下。天下为公、勇担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个“大”就是勇担道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观念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推崇。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秉持高远的理想与情怀,以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安康为己任,坚守正道、追求真理,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勇担使命,爱国奉献。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发扬爱国奋斗精神,以生死不移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不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赵忠贤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谱写出一曲曲爱国奋斗的英雄赞歌。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李保国、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不愧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人民赤子。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新时代的大潮中铸就精彩人生。
勇立潮头,引领创新。这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不少领域尚处于“跟跑”地位,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急切需求,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滚滚潮流,知识分子尤其要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坚定创新信心和决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为改革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广大知识分子要坚定舍我其谁的自信,强化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树立大志向、甘坐冷板凳,遵循科研规律、发扬团队精神,瞄准关键领域潜心钻研、孜孜求索,勇攀科技新高峰,建功立业新时代。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第四篇:2016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文艺座谈会总书记引用了哪些古诗文
2016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文艺座谈会总书记引用了哪些古诗文
湖北人事考试网时政热点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文艺座谈会总书记引用了哪些古诗文?
善引文用典,是总书记讲话的鲜明特色之一。14日公布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恰到好处地引用古文诗句。这些凝结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文字,寓意深远、精准传神,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引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出处:《论语·季氏第十六》
——释义: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要修明文德教化招致他们。
——原句: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引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
——释义:文章的变化受到时代情况的感染,不同文体的兴衰和时代的兴衰有关。
——原句: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3、引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出处:白居易《与元九书》
——释义:文章应该贴近现实,贴近实际,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而写,诗歌应该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事的看法而写。
——原句: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引文:“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出处:韩愈《病中赠张十八》 ——释义:形容文笔雄健,文章气势极大
——原句: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5、引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出处:赵翼《论诗》 ——释义:诗文要与时俱进,日日更新
6、引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出处:陆机《文赋》 ——释义:将广阔的天地概括进形象之内,把纷纭的万物融会于笔端之下。意为写文章要心有天地万物,这样才能格局开阔。
7、引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出处: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释义:闭门造车不是做诗之法,亲近自然,投身实践,诗文自然会成,意为作家必须深入生活。
——原句: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8、引文:“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出处:李渔《闲情偶寄》
——释义:要想写出能流传于世间的文章,作者必须首先具有能够流传于世间的思想。
——原句: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9、引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原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0、引文:“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出处: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释义:运用古人总结出来的创作基本法则,开创自己新颖独特的创作局面。
——原句: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出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彀,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愧,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
第五篇: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以“尺寸之功”立“为政以德”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转发注明出处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以“尺寸之功”立
“为政以德”
3月10日上午,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很快,“政德”一词成为两会热议的关键词,映照出总书记对怎样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养的深切关注,更传递了新时代如何治国理政的思想启示。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一直是秉持的重要政治思想。正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政者的德行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令的实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德施政、道之以德,就构成了我国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真剖析总书记对“政德”的表述,就会发现其内涵与意义不止于此。“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提纲挈领的总结,深刻揭示出“政德”在党员干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不仅要信念坚定、党性可靠,也要明确宗旨、执政为民;不只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还要廉洁修身、慎独慎初。可以说,从总书记对“政德”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感知新时代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能够体味总书记选人用人导向的良苦用心。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对“政德”的高度重视,实则是对政治生态的深度审视。政治生态是总书记两会时间的高频词。“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与政治生态有关的金句频出,背后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今年两会上,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正是这一理念一脉相承的生动实践。
如何讲“政德”?“多积尺寸之功”的叮嘱,传递出简洁却并不简单的答案。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境界,“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还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堂最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解开了一把锁,点燃了一团火”。有代表如此感慨。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以此观之,背负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身肩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讲政德、立政德,党员干部才能到达“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国家社会才能实现政通人和的局面。
作者: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