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

时间:2019-05-14 12:2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

第一篇: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

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

徐敏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到今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今日有幸能和我校广大青年教师共坐一堂,一起回顾我党之艰辛历程,共同庆祝我党之伟大成就,我心中无限激动和感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一同见证我党走过的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90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90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 90 年。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21年7月,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会议的各地代表有12人,他们分别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会议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二、进行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方针。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学生和工人的“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爱国的革命风暴席卷了全国各地,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在工农群众支援下,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的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1927年8月1日,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起秋收起义,10月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长征顺利结束。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四渡赤河水,巧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重大胜利。1935年,红二、四方面军也先后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至此,历史一年的长征胜利结束。

三、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1937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卢沟桥,“七七事变”由此发生,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937年2月至7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和以蒋介石、顾祝同为首的国民党代表进行了四次关于国共合作抗日谈判。

1937年9月23日,企图攻占太原的日军先头部队进抵平型关附近,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设伏并将其歼灭。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对指导抗日战争的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两篇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江苏溧阳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分别任正副指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弗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等依次签字。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顽固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三大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23万大军进攻延安。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开始转战陕北,毛泽东在转战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蒋介石依靠美国支持挑起内战,激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怒。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群众斗争,形成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经过8个月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我军经过两年多的内外线作战,提高了攻坚作战和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改善和加强了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大增强。国民党军队则越战越弱,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在战略上无法摆脱全面被动的局面。

解放战争转入第三年的时候,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情况下,党中央于1948年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今后三年建设人民解放军500万,在大约5年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敌人,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四、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底,党采取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遭受严重影响。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覆灭。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浩劫。

五、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再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回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的新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我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正要讲话。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接着,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快速发展的新情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中粮积极性,我国连续七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一系列改善民生的举措,大大提升了人民生活的品质;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夺取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伟大胜利;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际性盛会,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用9年时间迈过了美苏40多年的航天路程。

历史的光阴片段谱写了我党伟大的发展篇章,见证了我党九十周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我党一系列的伟大成就,在整理我党这些珍贵党史过程中,我看到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与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感受到了我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与责任,使我更坚定自己的意志永远和党站在一起,我歌颂我们伟大的党,请您带领我们再创辉煌。

第二篇:磨难铸就成功

磨难铸就成功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但我坚信磨难必将铸就成功。毛毛虫经历了痛苦挣扎才破茧成蝶,那段磨难是痛彻心扉的;河蚌久经阵痛终能强壮自我孕育出璀璨的珍珠,那段磨难是刻骨铭心的;凤凰在烈火中铸就,再涅磐重生,那段磨难是脱胎换骨的。是啊!只要我们经历了磨难并克服困难,便能化险为夷,走向成功。

从古至今,那些举世闻名的大家,哪个人的生涯中是“无雨也无风的”,都是经历过痛苦磨难、羁绊、坎坷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我国残联主席,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迄今为止,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楷模。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无独有偶。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聋哑人,但她却不放弃自己,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从学习音标、字母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最终成为作家,写出那么多精彩绝伦的文章。这再一次证明了磨难使人坚强,从而走向成功。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困境与磨难中,重拾信心,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踏上新的征程。

毛毛虫能破茧成蝶是它能忍受蜕变给它带来的痛苦;河蚌能孕育出璀璨耀眼的珍珠是因为它能咬牙坚持,经得起考验;凤凰能涅磐重生是因为他肯在烈火中铸就。所以,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心,持之以恒的精神,用不懈的努力,来克服眼前的困难,把绊脚石,化为走向成功脚下的一块垫脚石。

磨练铸就成功。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瑞格中学初二:吴抒娜

第三篇:历经磨难成功的小故事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挫折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挫折是强者的圣水,是弱者的深渊,是成功的镜子,是砥砺心志的良药。小编为你整理了历经磨难成功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3、孙膑(?—前316年),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4、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5、桑兰(1981年6月11日—),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的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第四篇:信仰的力量铸就我党从苦难走向辉煌

信仰的力量铸就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

——学习《苦难辉煌》对我们的启示

坚定的信仰,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最近,本人学习阅读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撰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感触很深,重温我党我军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党继续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当前新形势下我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苦难辉煌》描述的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革命史,通览全书,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敌强我弱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她的纲领、宗旨是顺乎民意的,完全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坚信共产主义必定在中国实现的崇高理想,救国救民,不爱财,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始终捍卫心中的主义,追求不变的信仰。正因为信仰,从白色恐怖到五次反围剿,再到长征这段血雨腥风、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7万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英勇献身;到1932年前就达100 万人以上,其中还有大批的优秀领导者皆被杀害;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在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行进在崇山峻岭、江河、雪山、草地中饥寒交迫、衣衫褴缕的红军,尽管前面有地面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天上有飞机的狂轰滥炸,尽管湘江、赤水河、大渡河被鲜血染红,祁连山让尸首成堆,雪山草地吞噬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使长征开始的30万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2万余人。尽管在这期间出现了一部分叛徒和变节者,但真正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了。因此,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许许多多的革命者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无论面对强大的敌人还是面对极度艰难的环境,都能够做到坚韧不拔、英勇顽强、前赴后继,最终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坚如磐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坚定的信仰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保证,才能使我党从苦难走向辉煌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否则,中国的革命就会走弯路,就会付出很大代价,甚至失败。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要求当时的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结合实际,边实践边摸索,研究和探索出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革命之路。蒋介石发动的“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被杀害。在血的教训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认识到中国的问题不是占领几个城市那么简单,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只有团结占人口90%以上的农民,唤起他们的阶级觉悟,中国才有希望。正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第一代革命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基本性质,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才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三、坚定的信仰必须以创新为根基,这是我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部中国革命史,也是一部勇往直前、变革创新的历史。《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环境,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的情况下,没有开拓创新的魄力,不根据实际状况死搬硬套,不运用超常规的军事方法,不仅无法取胜,甚至连保自身都存在问题。然而正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导集体能够审时度势,开拓创新,通过游击战、开辟革命根据地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攻守策略,不仅扩大了自身实力,而且夺取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回首当年,我党我军历史上创造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定自己的信仰,并以开拓创新为根基,不断开拓创新,从苦难不断走向辉煌的过程,这期间无不体现了我党我军所独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

读完《苦难辉煌》不难得知,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书中所说: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不屈抗争和英勇献身”。他们的力量来自哪里?而是来自革命者自己追求的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之,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以坚定的信仰为力量源泉,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保证,以改革创新为根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带领中华民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灾难深重的国家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并使其逐步走向辉煌。

回顾历史,就是为了前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达39.8万亿元人民币,居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综合实力居世界第七,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GDP已达4200美元。当前,中国的崛起举世公认,但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也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和谐安定的环境和举世曙目的成就面前,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总结经验,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要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去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止,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坚持走自己的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数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可怜的孩子,谁的童年有你凄惨!”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小阿廖沙自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艰辛岁月。在外祖父家里,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事是司空见惯的,很显然,小阿廖沙在这里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胆战心惊的,生怕做错了事,但是,还好有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她成了小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童年》是高尔基的真实写照,也是19世纪70、80年代俄国社会的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好奇与活力。但是,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闹的阴影之下,面对凶狠、残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小阿廖沙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让。

在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外祖母阿库琳娜。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小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小阿廖沙听。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的庇护和疼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到了小阿廖沙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家中已没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会,独立谋生。这个不幸的孤儿从此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可想而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一定是风餐露宿,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也许,正是因为他历尽千辛万苦,看透了这险恶的社会,整个国家民不聊生,战乱纷飞,所以他从1892年后,就以笔当枪,用文章来批判这个社会,以至于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

自从看完《童年》之后,我觉得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2

俄国的高尔基的自传小说《童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他的童年里有许多曲折离奇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高尔基是一个生活在欧洲最底层的人,他不到10,就先后死了父母,移民到外公家。在他的童年时光,他见过许多暴力的事。特别是移民到外公那儿之后,种种事件接踵而至:先是两个舅舅打架,争执谁住农场、谁接手纺织厂,弄得家里天翻地覆;小刚茨为保护我,被外公打伤了;小刚茨在纪念日的时候,抬十字架,不慎被压死;妈妈觉得外公家呆不下去了,便离家出走了;米哈伊尔舅舅把仓库给烧掉了……外公终于不想与两个舅舅住在一起了,便卖了房子,卖了另外一座大房子,并把纺织厂给了雅各夫舅舅,农场给了米哈伊尔舅舅。可是,有一天,雅各夫舅舅突然跑来,告诉外公:米哈伊尔舅舅扬言要杀了外公,到处闹事,他便来保护外公。外公却偏要赶他走。后来经过外公与房客们的合作,制服了米哈伊尔舅舅。过了很久,高尔基一家又搬到了一所小房子,租了两间地下室,这时,他们的生活才渐渐平静下来……

生活中,像高尔基舅舅一样的人多得多,他们到处惹是生非,将社会搞的翻天覆地。几个月以前,网络上有这样一段视频:有一个小汽车驾驶员与公交车司机抢道,小汽车撞上了栏杆。小汽车驾驶员与公车司机扭打在一起,不管别人怎么劝也无济于事。后来,警方强制拉开了他们。可见,现在,人们的心胸多狭窄呀。有时,你让别人一点,就可以免去许多损失与麻烦。故事《让人三尺又何妨》就讲了两户人家从不团结到互相谦让的故事:古时候,有两户人家,房子造在一起,没法再造了。第一户人家去和对方说理,第二户人家的人也不让他,结果,弄得告上了官府。县令知道了,给第一户人家写了一首《让人三尺又何妨》,第一户人家看了,若有所悟,十分惭愧,让了第二户人家三尺。第二户人家见了,也让了第一户人家三尺。现在,不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吗?只要人人文明一点,世界将无比美好。文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久的事。

我相信,只要人人让人三分,世界将会十分美好。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3

每个人都经历了童年这段时光,童年时的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此时的我们对童年,有了更多的感想有了更多的留恋。对于每个人而言,童年的那段时光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

这个寒假期间,我满怀着好奇心阅读了高尔基笔下,一个俄国普通孩子的童年经历。《童年》这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阿廖沙童年的生活。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了两年小学,十一岁便到人间去谋生了,这本书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

阿廖沙童年的生活是悲惨的。他常常遭到外祖父的虐待,有一回竟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得了一场大病。后来当外祖父破产后,他又不得不以捡破烂为生……

我读着读着隐隐感到难过,心中产生了一股怜悯之情。为什么人世间会如此不公平?为什么让一个仅仅10岁的孩子受这样的苦?在同情阿廖沙时,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童年那快乐的生活。与阿廖沙的生活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甚至可以用无忧无虑来形容。有的孩子更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只顾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刻刻有家长的呵护,在家长的溺爱之下从来不会帮助长辈做家务,就连整理作业都需要家长的帮助。所以完全不可能像阿廖沙那样遭到家人的虐待,受到他人的歧视。我们与阿廖沙截然不同的生活相比,完全是天堂与地狱的对比。此时的我们是否对沉浸在安乐窝中的生活做一些反思呢?与他相比,我们无权抱怨今天的生活。

在读完整本书后,每个人都会不禁发出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以前习惯于依赖家长的生活方式做出改变。

阿廖沙由于生活在黑暗的社会之中,所以他没有幸福的童年,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们成长在和平的年代,比他幸运,比他幸福。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奋斗,去创造一个和谐世界,让一些像阿廖沙一样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微笑和温暖,让幸福的光芒洒满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4

《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廖沙,本书记录的大都是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到外祖父家生活的故事。在高尔基的童年里,是充满悲伤的。

高尔基在他外祖父那里生活得却并不怎样好,外祖父本性贪婪、吝啬,而且脾气特别暴躁,特别爱挑毛病;外祖母却与他截然不同,外祖母非常温和,就算是别人打她一下,她也不会计较。有一次,阿廖沙因为好奇,把桌布染成了蓝色,外祖母就赶过来安慰他,并让所有人都不要告诉外祖父。

一天晚上,他们正准备做祷告的时候,外祖父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他疯狂地把阿廖沙按在长凳上,疯狂的用湿了的树条抽击他,把他抽的几个星期都下不了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外祖父的残暴,外祖母在一旁说过这样一句话:“暴君,自己订规矩让别人遭罪!”这句话用来描写外祖父,是一点也没错。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

外祖父还是十分挑剔,他让家里的人,去买东西,在别人回来的时候,外祖父站在一旁,眼睛在东西上瞟来瞟去,嘴里还问道:“让你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吗?”外祖父都挑剔到连别人给他买东西都管。

本书里面有一个细节部分,写出了外祖父的吝啬。当他的女婿,也就是阿廖沙的父亲来见他的时候说:“我不是来向您讨嫁妆的。”外祖父顿时眉开眼笑。这里不仅让人感觉到他的吝啬,还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吝啬是人人皆知的。

没想到到了后来,祖父的这些缺点变得更加恶劣,他和外祖母喝茶,都要注意茶汁的分配均匀,而且还跟外祖母分家了,他分给外祖母的,都是一些锅碗瓢盆,而剩下的都是他自己拿着,连外祖母的衣服他都给卖了。为了生计,他只好和外祖母想办法挣钱。

阿廖莎的童年在他母亲去世时就结束了,他需要担负着重大的责任,靠捡破烂来维持生活。从此,他开始了在人间的坎坷旅程。想想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美好,这些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读过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在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中,在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5

对呀,童年是多么的美好与快乐,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荒废光阴,更要把握现在好好学习,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别样的童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歌咏忧伤、哀怨的曲调,勾勒出了一幅哀伤的场景。这个寒假,我听着这首歌,走进了《城南旧事》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姑娘,叫英子。她住在北京城南惠安馆附近的一个胡同里。她是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在骆驼旁学骆驼咀嚼,嘴巴一张一合的样子,多么可爱。惠安馆里住着一个疯子,叫秀贞。很多人都怕她,起初英子也有一点怕她,但英子后来和她接触久了,觉得她并不可怕。她还有一个孩子,叫小桂子。英子知道了秀贞的悲惨经历后,很同情她,决定帮助她。通过观察,英子发现可怜的小伙伴“妞儿”的脖颈后面有一块青记,得知妞儿的妈妈就是秀贞。于是,她让她们相认了。久当秀贞打算带妞儿逃出去找孩子她爸时,母女俩竟惨死在火车轮下,英子被雨淋湿透了,也病了一场。这个结局真令我痛心啊!

不久后,英子搬了新家。她在她家附近的草丛中碰到了一个人,和他聊天,那人对英子很好,一点也不像坏人。小英子最喜欢背那篇课文《我们看海去》,她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她念一句,他点头“嗯”一声。念完了她说: “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它也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后来,我知道,英子碰到的这个年轻男人,其实是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迫于无奈,选择了偷窃这条路,最后被警察抓走了。在他被抓时,英子十分伤心,年幼固执的她怎么都不相信一个“老好人”竟然是名小偷。当看到他被抓住示众时,英子黯然神伤,她知道,他们“一起去看海”的约定,永远也实现不了了。她也难以分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就像我们分不清模糊的海天边际一样。因为对于英子来说,他就是一位“大哥哥”。

后来,英子的爸爸生病去世了,英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就结束了。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童年是快乐的,也是美好的,我们要把握当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时光。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6

在假期里,我看了不少书,其中,高尔基的《童年》让我印象深刻。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给吸引了,我便一口气读完了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四岁就失去了父亲,跟随着痛哭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搬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到外祖父的狠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保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亲戚,这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在挨到外祖父的狠打的时候,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压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打架……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和蔼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灿烂的,是多么欢乐;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争吵之类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有人说,我们是小皇帝、小公主,这一点也不假。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奢侈,不能再浪费;我们要开始为长辈们着想,学会体谅他们;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开始懂得自己是多么幸福,自己是多么幸运呀!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7

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吗?!所以这本书都会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不快和压抑,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

处在这样丑陋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期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蔼、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应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以他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期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能够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构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至这天还在继续……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8

读书是人修生养性的最好良方,读书是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读书是一种习惯。

小学时代曾读过一些文学作品,除中国的四大名著外,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就是高尔基的童年。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之一,他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高尔基出生于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童年》这本书是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题材编写的。

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是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除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这个家庭还有两个为争夺财产整日争吵打架的舅舅,还好,有善良的外祖母安慰她,保护他,外祖父就像一只脱了绳的疯狗似的,疯狂得殴打无辜的外祖母,外祖父先是瞪着外祖母,随后慢慢的开始用语言去斥骂她,后来就开始了拼命的捶打,一次,他竟将粗发针的朝外祖母的头皮里扎进。而善良天使般的外祖母却无怨无悔,连工人小茨冈也帮助阿廖沙,当外祖父毒打阿廖沙,小茨冈用自己坚硬的身躯挡下了外祖父挥手而下的响鞭,一道道伤痕再现了外祖父粗野自私的面容,更是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对于童年,我想最好的诠释应该就是幸福了,像大头儿子在三口之家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像派大星似的,能够无忧无虑的玩耍;像熊二似的,憨态可掬,能与伙伴们团结在一起。但是自从读了《童年》,才让我认识到了主人公,过着与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我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的亲人对我更是百般宠爱,阿廖沙正处在黑暗边缘,束手无策时,是外祖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鼓励他,陪伴他。阿廖沙才从小就有了坚强正直的性格。在文章结尾,阿廖沙不再依赖外祖母,在社会上开始了谋生,也可以说阿廖沙结束了童年生活,小小的体魄,却有强大的内心。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与美满,都是先人创造而来的,我们需尊重自己的父母及亲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他们给了我们所有。对于一位21世纪的孩子来说,当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时刻要珍惜,要向主人公一样坚强。

我们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

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我们要做祖国的花朵,做弟弟妹妹的榜样,做父母的防弹衣,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想这会是一本令我受益终身的书……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9

在冬日的阳光下捧读一本高尔基名作《童年》令人惊叹十一岁的阿廖沙竟能进入社会独当一面,与他三岁到十岁的童年悲惨命运有关,这是他不能选择的命运。书中虽然阿廖沙幼小心灵饱受过很多伤害,经历生死离别的疼痛,眼见世间丑陋,被外祖父毒打,幸好,有爱她的外祖母,以爱的目光鼓励她面对一切,以爱的怀抱去扶平他心灵被伤害的地方。用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让阿廖沙童年生活因此未得遗憾。

每一个小孩出生都想幸福的活着,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小孩子的童年没有大人那样为了牟取利益而强迫的伪装自己,背后是锱铢必较的你争我夺,为了那些虚名,不择手段。尖酸刻薄永远没有小孩子的心那样澄澈,因为小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想有一个干净的童年。阿廖沙也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童年的开始却像恶魔一般的存在。外祖母给他开着一盏明灯,尽管看清了这样现实,即便是孤军奋战,也要开出自己的先河。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所不知道现实有多现实,真相有几个,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们承受的痛苦是有价值的,只要在这种真实中幡然醒悟,然后成长。我的童年与他无法相比,因为我远比他幸福的多,没有看到亲人洒向凶狠的目光,扬起抽人的皮鞭,没有经历过生死诀别伤痛,好比幸福光杂。可是,却没有蓬勃生长力,虽然幸福,却只为想定安一借口的保障。恰好,我们需要的是寻找挫折,让我们在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时拥有圣鞠期样处变不惊的能力。

现如今,生活被我过得一团糟,每一种隐隐的压力推向我跳过悬崖,成功的人那么多,好看的人那么多,身边有所成长的人是那么的多。好像只有我,浑身上下,没有一处闪光点。做着寻常的事,早已埋没在这堆学习的人里面,也许,我们是要明白自己的缺憾和不完美,但是并不能说我们不能努力,不代表我所不能拥有自己的故事和精彩。

总归,看清楚真实也要充满热情的航帆。别让挫折乱了你的航标。和阿廖沙一样,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未必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0

这本书是苏联时期的作家高尔基写的一本自传体小说,是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这本书讲了阿廖沙十分的心酸的童年经历,其中主要讲了阿廖沙在他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跟着他的母亲与外祖母前去“投奔”他那自私又粗暴的外祖父,从而体会到了人心的险恶与丑陋,但因有疼爱他的外祖母,才感受到了光明,温暖的事。

这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最喜爱的角色并不是主人公阿廖沙,而是阿廖沙的外祖母—那个疼爱后辈、宽容、和善的老人。外祖母的性格恰好与外祖父相反。外祖父暴戾、自私,常常毒打阿廖沙,甚至一次阿廖沙只是错把桌布放入染桶,就被打得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大病了一场。当时,只有外祖母护着阿廖沙,拦外祖父,从中,可以看出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疼爱。外祖母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阿廖沙的小小心房,她是阿廖沙在这个黑色家庭的光明,让阿廖沙感到温暖。

像外祖母这样的人也不少。例如你的好友啦,父母啦,老师啦,他们都会在你受挫时给予你帮助,让你有了前进的动力,对未来有了希望。像外祖母这样的人,她们就是一个小太阳,时时刻刻都在发光,照亮他人,给大家带去温暖。而我,就遇到过一个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的小太阳。

那是一个平静的午后。

第一节,是数学自修。这节课讲评第三单元卷。试卷发下来了!我伸出手,想去翻试卷,只是,一不小心,试卷从指间滑出。我一咬牙,“啦”的一下将试卷翻过来。93.5!鲜红的字在试卷上,仿佛嘲笑着我,试卷上一个个鲜红的叉,仿佛一根根刺密密麻麻地扎在了我的心上,我的心一颤,这样的成绩犹如一盆凉水,浇灭了我对学习的热情。这时,旁边的姝羽探出了一个脑袋,看见我的成绩,读懂了我的心情。她握住我的手,对上我的视线,认真地说:“张,我们一起努力!”姝羽没有说太多,因为她知道,我们之间,有时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一个眼神,就够了。我望着她,心中豁然开朗,是啊,一次成绩能代表什么呢?只要下次,下下次,超过了这次,这就是进步!我回握住她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

她是我的小太阳,能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力量。姝羽,谢谢你!

这本书,讲述的是高尔基的童年。对比一下我们的童年,我们是不是幸运儿?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希望大家也去读读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就会了解到幸福的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每个“小太阳”吧。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1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童年就是人生的起点。有的人的童年是色彩斑斓的,而有的人的童年却是历经磨难的。

我读了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深有感触。高尔基的原名叫做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此什科夫,所以大家都叫他阿列克塞。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 亲染上霍乱去世了。而就在父亲即将去世的那一天,阿列克塞的母亲又生了一个男婴。父亲去世后,他的外婆带着阿列克瑟和阿列克塞的母亲上了轮船去外公家。小 弟弟刚出生后不久就死了,他们在轮船上度过了几天几夜,还认识了一个水手,最后到达了外公家,外公家住在一个小山坡的一条街道旁的一座低矮结实的平房里,房子很大,但里面被分成了许多个小房间,房间里大人们怒气冲冲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小孩子则在那里乱窜,院子里也让人很不舒服,还有人大声地说着奇怪的 话。从此,他的悲惨生活开始了。

阿列克塞还有两个舅舅,一个是米哈伊尔舅舅,另一个是雅科夫舅舅。他们两个正缠着外公闹分家,有一次,他们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因为这一件事情发生了 争吵,米哈伊尔舅舅当场打了雅科夫舅舅一掌,结果他们俩打了起来,然后学徒伊凡骑在了米哈伊尔舅舅的背上,则格里高里师傅拿毛巾把米哈伊尔舅舅捆了起来。争吵结束了,阿列克塞在炕上翻了一个身,不小心把熨斗碰掉了,外公看见了用异样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从此外公给他留下了一个可怕的印象。

有一次,米哈伊尔舅舅让萨沙戏弄一下格力高昂师傅,结果,这时候外公来了,他们不小心就把外公戏弄了。结果,萨沙挨了一次打,外公打完了萨沙,又说 要打他,因为学东西学得太慢,然后外公就把他打晕了。几天后,他醒了看机了伊凡坐在他的旁边,他告诉阿列克塞那天他晕了过去,是他帮阿勒克赛挡了几鞭子,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伊凡爱偷东西,所以没有人跟他玩。没过几天伊凡死了。因为雅科夫舅舅伊凡背着又大又重的十字架去墓地,伊凡摔了一跤,十字架压死了他。伊凡死了之 后,舅妈也因为生孩子死了。接着,他又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好事情”,一个叫“彼德大伯”。“好事情”不受欢迎,不过,阿列克赛很喜欢他,而彼德大 伯却惹人讨厌。他们两个的共同点是都不容易生气。不久后,母亲回来了,刚回来不久,她说她嫁人了,结果又跟他的老公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几个月后,母亲带着 他后爸爸回来了。母亲要求阿勒克塞上学,他一到休息日就去捡破烂补贴家用。离开了学校后,他们变得很穷,连一口水都很难喝到,母亲被渴死了。外公让他去 “人间”。

文中我喜欢阿列克塞,因为他本性善良,书中他非常坚强,就算没有了父亲的关爱,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中我讨厌米哈伊尔舅舅,因为他非常的坏,书中他是一个非常邪恶的人,他整天和雅科夫舅舅一起跟外公闹分家,有时还想害死外公。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高尔基的`童年很悲惨,因为他四岁丧父,跟随外婆到了外公家,在外公的家里还经常受到舅舅的欺负,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十一 岁自己开始了谋生。这样的童年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虽然高尔基的童年历经磨难,但是,高尔基最终还是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相比我们现在,我们的童年显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的童年有时玩,有时学习,还有父母的关爱,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仇恨之中。好好珍惜童年吧!因为童年只有一次啊!

教师点评:作者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高尔基的童年,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虽然文笔幼稚,但却有新意。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2

对于《童年》中的阿廖沙来说,虚幻与现实之间只距离瞬间。

人生,如一杯茶,浓郁的香气中微微透露些苦涩。

拼搏时,人们常常会因为勇气而升华堕落勇气会因为灾难的降临而起伏不定但正是因为重重磨难,而练就我们的“胆”,所以我们要感谢灾难。生活如何变得美好?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生命中真的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感受美好的存在。

阿廖沙经过的童年如此跌宕起伏,生活是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的难以形容并以惊人的速度奔流,他想的对,生活原本就是一片孤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永远不会风平浪静。

黑夜中灿烂的笑容,睡梦中晶莹的泪滴是生活的标志。酸酸甜甜就是人生,任凭阳光在书本上跳跃出音符,让我们去倾听心灵的感悟。

“梦一般的疲倦悄悄在大街上流动,他挤压着人们的心灵和眼睛。”心情的乌云暗淡而沉郁,但时常阴云中会钻出一丝丝亮光,也时常亮光会被另一块阴云遮住试着想要赶走它,困惑又接踵而来,让我们措手不及。

生活常会欺骗你,当你留恋过往的甜蜜时痛苦常常会随之而来,但“风雨后总会见彩虹”,摆脱那些不愉快的乌云,就像阿廖沙一样,有一颗乐观的心,不要因现在的痛苦而否定未来的幸福。

无可奈何,我们也许并不懂得生活,可生活缺少美吗?罗丹曾经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平凡而又不是神秘的眼睛,他能观察到世上的惆怅,迷茫,欢乐与忧伤。

白中的黑,黑中的白,交织出神秘莫测的“黑白梦幻”。

生活中泛着点点的银光,它被淡淡的金圈包围着。美丽的官光环罩你时,你会觉得至高荣耀,但当灰色的天空破碎你透明的滴泪时,你会显得那样无助。

因为悲伤而常常躲在那个小角落里哭泣。人世间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贫与富,虚伪与真诚,太多的悲欢离合,使我们过早体会让人内心灵魂的扭曲,但同时,人内心的纯洁也被我们发掘出来。

近看远处的夕阳,细听鸟兽的鸣叫,你会发现,世间太美好,但又同时很复杂,在“甜”与“苦”中互相穿梭,在“今天的风雨,明天的阳光”与“今天的阳光,明天的风雨”中举棋不定,迫于无奈,只得选一个。

开始,洗刷过去,终于,乌云散开。

请不要给心灵涂抹一层灰色,因为心灵永远不属于灰色。

让七彩彩虹停留在我们心间,直到永恒。

保存心中那块小小的空间,请记住“哪里的天空不下雨?”风雨总是在洗礼着污浊的心,永远……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3

苦难就像一杯热咖啡;你快乐了,这杯咖啡就格外香甜;你胆怯了这杯咖啡就格外苦涩。阿列克谢早年丧父,随母亲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他、母亲、外祖母,常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他每天都过着非人的生活,时刻受着.黑恶势力的摧残,家庭环境的黑暗时刻困扰着。但他依然坚强地活下来了。无可厚非,作者在展示和批判落后、野蛮、腐败的丑恶现实,但也让我清楚地看到主人翁阿列克谢的顽强和乐观精神,并展示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从外祖母身上看到最光辉的人性: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确,生活总是向我们袭来更多的苦难与困惑,但我们不应该做的是逃避、胆怯,而是应该迸发出自己内心一种坚强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童年》中有这样一句:“无疑,从这层土壤里仍然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出善良----——富有人生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对光明的人性的生活必然苏醒这一不可摧毁的希望.”作者以犀利的文笔,更加激起我们心中无比希望,给予我们人生更多的启迪.苦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鲁迅,为唤醒人们快死去的灵魂,不甘屈服用自己手中的笔作刀枪与旧社会作斗争;杜甫,因为厌恶当时腐败的政策和封建制度,辞官归家,用犀利的诗篇抨击当时社会......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它们却明明白白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莫大深刻的哲理:不要因为一时的苦难而悲伤,我们应该在苦难中成长,在困难面前鼓起勇气,经受考验。让乐观主义精神不断地洋溢在我们心中。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穿梭在人生的驿站。苦难、挫折难免会困扰着我们,当困难,挫折到来时,我们不应该垂头丧气,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面对痛苦,挫折,关键的不是天神,而是你自己……

记得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说过:“要坚强、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虑压倒你,要保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的确,当我们在被困苦所缠绕的时候,不要让心中燃烧的一团顽强的烈火熄灭,应该燃烧,燃烧,再燃烧,照亮这一片苦痛的黑暗。苦难成就了人,人造就辉煌人生,乐观直面困难,让挫折为之动容。勇敢追求,成就人生!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4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的极大的盛誉,《童年》也可以说成是他的代表作。

20天后,我终于读完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关掉网页,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了许多许多。高尔基那悲惨、令人怜悯,令人感叹,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顿时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肮脏和丑恶,那幼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许多次沉重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成算是阿廖沙的亲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难历程。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用真实优美的文笔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童年,我为自己而庆幸——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种痛苦,自己没有失去亲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说我很幸运,被家长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龄人一样幸福,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养育成人,我同样感到了温暖,同样感到了幸福,同样感到了同龄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尔基,他却不同,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他必须要承受这我们这个年龄所不能承受了,但他还是想我们一样成长,在那样可怕的环境里都可以出高尔基这种大师,我们这样的环境还不出人才的话,那真是愧对于父母。

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15

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高尔基以自我童年为基础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可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我从来就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童年。同很多的的人一样,童年都是在父母的宠爱、溺爱下度过,直至自我长大,然而,在这过程中,殊不知自我已经走过了童年。但我清楚在这过程中,拥有的,不只是父母的宠爱、溺爱。

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可是自幼丧父的他,从未对人生失望。

“我十分害怕外祖父,总觉得他的绿眼珠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看。”外祖父的种种行为,仅有读过《童年》的都会清楚,会有一种莫名的愤怒。晓得时候,严厉的慈祥的婆婆与严厉的外公总是吵吵闹闹。虽然,外公很少给我好脸色看,可是他从不会打我,会在我受伤是用他异常的方式关心我。

“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立刻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高尔基的外祖母是一个乐观、慈爱的老人,虽然生活并不好。外祖母喜欢讲故事给阿廖沙听,并且异常疼爱他。外祖母就像一个朋友是的关心他,鼓励他。一向就很喜欢阿廖沙的外祖母。这个幽默、乐观的人。

“在人们心里,欢乐和忧愁几乎纠缠在一齐,以不可捉摸的,令人不解的速度互相交替着。”也许,这就是童年,阿廖沙的童年,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的童年……

闭上《童年》,午时的阳光依旧那么明媚,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彩斑斓的,童年的那个自我,永远的活在自我心中,伴随着自我成长。无论过多久,他依旧存在……

下载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经磨难,铸就辉煌,共庆我党的伟大成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毅力铸就辉煌

    毅力铸就辉煌 作者:宋昀 料峭寒风,冷冽中原,有一种树盘根吐苞,那是木棉;重重丝茧,次次冲击,有一种虫破茧蹁跹,那是帝王蝶;弱翼独翔,刺喉歌唱,有一种鸟含泪圆梦,那是荆棘鸟。其必曰:毅力......

    汗水铸就辉煌

    汗水铸就辉煌 小小银球,凌空飞转,在北关学校乒乓小选手的手中,画出优美的曲线。2010年9月20日,我们的小选手力战群雄,脱颖而出,捧回三个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多么辉煌的战绩!多么......

    平凡铸就辉煌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 —平凡铸就辉煌 礼县雷王乡初级中学王登鹏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朋友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铸就辉煌。我是一位农村的教......

    信仰铸就辉煌

    信仰铸就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阅读时下最畅销的《苦难辉煌》一书,颇有感触。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的辉煌?这是一本以优美的文笔、独特的......

    生命铸就辉煌

    历史,是事实的存在,阅读历史,理解许多事物的真相。所以我喜欢读关于历史的书。几天前,我读了“历史选择”这本书,从书中我学到了许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拿着书,我不会把它放下来。......

    勤奋铸就辉煌

    勤奋铸就辉煌 自古以来,勤奋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勤奋,才能学业有成,事业鼎盛。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都以勤奋作为成功的座右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水滴石穿,绳锯木......

    铸就辉煌之路[范文模版]

    铸就辉煌之路——《担当》观后有感 担当是一部电视文献记录片,记录了几代中国人为了中国能源工业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承担为国家贡献能源的历史责任。用真实的采访和拍摄,呈现了......

    勤奋铸就辉煌

    勤奋铸就辉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在这落叶纷飞,万物凋零的初冬,我站在这令人瞩目的讲台上,心情异常激动。因为这几月以来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看到今天的成绩,......